柳如是诗词范例6篇

柳如是诗词

柳如是诗词范文1

关键词:古诗词 “柳”意象 审美内涵

“柳”是古代诗人最喜爱的意象之一,也是审美内涵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意象之一。诗人们通过“柳”意象的设置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和情感,他们或借柳写景,或借柳喻人,或借柳抒情,或借柳讽时,或借柳揭示人生哲理等等,“柳”诗已经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朵靓丽的奇葩。

一、借柳写景

“柳”是春天最有代表的景物之一,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写出了春风催着杨柳吐出嫩绿的新色以及万物复苏的景象。”“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没有出门,而江边的柳树已是一片嫩绿,写出了春天不仅来得快,而且来得早。“杨柳依依绿映门。”这句诗是说,在水边小村周围,杨柳嫩绿,依依可人,映照得各家各户的门窗尽是绿色,显得绿意葱茏。这句诗写出了田园村庄杨柳嫩绿,风光旖旎的景象。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中“一树春风千万枝”写出了柳枝繁茂,在春风吹拂下,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表现了春日垂柳风姿的美丽可爱。也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写道:“春风杨柳千万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句写出了春风杨柳的枝条之盛、舞姿之美。

二、借柳抒情

古诗词中借柳抒情的诗句有很多。如隋·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杨柳青青,绿枝下垂,杨花飞舞。一直等到柳条折断了很多,柳絮都飞尽了,还没有看到行人归来。这首诗借柳表达了依依惜别、切切盼归之情。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渡口岸边杨柳青青,在愁人的眼里,每枝每叶都是离情怨恨。这首词借柳抒发了优柔的离愁别恨。宋·万俟咏《诉衷情·一鞭清晓喜还家》: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这首词借柳抒发离人还家、不再伤春的喜悦之情。这几句是词的结尾几句,大意是说以往行人年年在异乡为客,年年为春去而伤怀,既伤大好春光不能与家人团聚,又伤自己伴随春去而变老。这回却不同了,行人不再为春去而悲,家人也不再为春去而愁,过去为为春去而悲愁的滋味,都交给了杨花,让它把所有的悲愁都带到天涯海角。还有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词既是这首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宋词中的名句,它通过了一系列的意象抒写了作者离开情人的依依不舍和离开情人后的寂寞凄凉、孤独愁闷的心情。同时“柳”和“留”谐音,抒发了作者想留又难留的愁绪。

三、借柳喻人

在写柳的诗词中,也有很多借柳喻人的词句。如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以杨花喻人,写思妇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细细看来,那空中随风飘落的似乎不是杨花,而更像是思妇的点点泪珠。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诗句表面上是写柳絮、桃花的“癫狂”、“轻薄”,实际上是借柳喻人,讽喻那些轻薄之徒,从古到今都习惯借用柳絮比喻那些没有血性、没有原则立场的攀龙附凤、随波逐流之辈。清·曹雪芹《临江仙·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首咏柳絮的词的结尾两句,作者以柳喻人,表现春风得意,平步青云的感受。

四、借柳讽时

柳如是诗词范文2

【关键词】柳如是;诗歌;意境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2。关于境界,唐末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讲“思与境协”;宋代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二中评陶诗说:“境与意会”;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讲“心中目中”互相融浃,情景“妙合无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是情随境生,诗人的情思意念都是由客观物境触发的,由境及意的脉络比较分明;二是移情入境,即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亦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三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即除了诗人之情以外,物也是带有感彩的。

意境之所以能够作为柳如是诗词的审美特质之一,是因为意境之中有着柳如是的主观思想成分3。好的诗词的意境总是个性化的,例如精于写的陶渊明,其笔下的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以致一提到就联想到陶渊明,一提到陶渊明就想起,陶和菊已经融为了一体。由于柳如是有着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角度,独特的情趣和性格,因而其诗词有着独特的意境。我们试看她的《春日我闻室赋》一诗:

栽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账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4

沦落十年以后,柳如是于崇祯十四年嫁给了一代名士钱谦益。当时她二十四岁,钱五十九岁,其结合的主要是因钱对她的尊重。而钱为了表达对柳如是的爱意,特意为柳建筑了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我闻室”,令柳如是十分感动。可在柳如是这首回赠诗中,却充满一股悲凉的意境。尽管她割断了“八千丝烦恼”有了归宿,但因为她与钱谦益尚未正式结婚,柳如是仍无安心的归宿,心情颇为复杂。诗人想到自己以前过的漂泊不定受人唾弃的的“柳花”生活,认为自己向来都与“烟月”般的爱情无缘,就算看到明亮宽敞的“画堂”、繁华美丽的“翠账”、富丽堂皇的“兰桂室”也始终高兴不起来。此诗写出了她自己飘泊无定之感慨和乐妓难得归宿的忧虑意境。这仅仅是个“归宿”,并无多少“闺房之娱”。外表的完整无法替代实际的爱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此时的柳如是并非枉自菲薄地沉缅于短暂、虚妄的欢乐得意之中,从中也可见诗人她有自己独立的追求和尊严。“中国古代诗歌不追求对客观物境逼真的模仿,而是力求创造和表现具有个性特点的意境,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 5 6。

乐妓的身份决定了柳如是独特的创作视角,进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意境。封建社会的女性处处受到父系文化的压抑、排斥。从事文学创作的女性虽然有机会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可是她们之中大多数的人生角色本质上同普通妇女并无多少区别。偶尔有个别女子因为环境特殊,写出了压倒须眉的作品,也往往负载着沉重的正统伦理观念的包袱。女作者们在封闭的生活状态中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往,她们主要是“顺应自己谋求心理平衡的情感需要而从事文学创作的” 7。大多数女子缺乏政治头脑和深遂的思想,她们在表现生活时具有明显的单纯性和朴素性。柳如是和其她女性一样受着封建文化的限制、束缚。但是,作为乐妓,她与同时代人的横向联系是非同一般的。她不必受制于礼教闺范的束缚,她活动的范围较开阔,可以广结社会名流而不受世俗的限制和非议,其诗作的社会生活内容更为广阔。除此之外,加上柳如是内心豪迈而有激情,诗作富有想象力,显现出更加与众不同的意境。如《赠友人》一诗:

霏微朵雾吹在野,朗月清灵飞不下。流觞曲沼层波青,金塘白苍凉夜。矜严之气通英词,神锋高涌涛声时。与君突兀论情愫,四座靓然皆凝思。君言磊落无寻常,顾盼纵横人不知。当年颇是英雄才,至今猛气犹如斯。我闻起舞更叹息,江湖之色皆奔驰。即今天下多纷纷,天子非常待颜驷。丈夫会遇讵易能,长戈大戟非难为。一朝拔起若龙骧,身帅幽并扶风儿。大羽插腰箭在手,功高跃马称精奇。偶然蠖落在榛莽,亦当结客长杨湄。甘泉五柞马虽下,兰田柳市人多推。千秋以是垂令名,四海因之争心期。嗟哉凤凰今满野,有时不识如山。君家北海饶异略,屠肆知为非常姿。一旦匿之心胆绝,三年天下无猜疑。君今负义亦如此,得非石室山人无。揽君萧壮徒扼腕,城头击鼓鸟夜呼。伟人豪士不易得,得之何患非吾徒?! 8

据考证,这首诗是赠给著名抗清复明义士孙临的[3]。孙临与名妓葛嫩曾经有过一段恋情,二人从事抗清活动,被捕后双双英勇就义。诗中表达了对这些勇士的一片崇敬之情,并为自己不能身为男儿驰骋疆场报效国家而感到遗憾的心情。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情景讴歌反抗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描绘出一种豪阔宏伟的意境。如诗中大刀阔斧的场面,身子威武的将士,驰骋沙场的骏马,让人的思想也沉浸在这种宏壮豪迈的意境里。很难想象,这就是出自一个青楼女子之手!

意境既然是个性化的,那么它必然同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评论一个诗人的风格,往往要从其作品的意境出发,着眼于意境的分析。柳如是诗词经常呈现给我们强烈的独立自主精神与浓厚的政治意识交织的意境,这是其创作风格的一个明显表现。另外,意境中既包涵着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而这些又都是一定社会存在反映,那么意境就必然曲折地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这个在柳如是诗词中反映得也特别明显。如其诗词内涵随着词人的人生境遇而改变,就像前期的感伤愁绪较明显,而后期如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昔日飘泊的心理伤痕亦渐渐地褪去了一样。

【参考文献】

1.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勇刚.试论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4.周书田,范景中辑校.柳如是集[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5.袁文雅.从钱柳交往看柳如是的精神追求[D].吉林大学,2007.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柳如是诗词范文3

关键词:柳贯;诗宗;江西诗派;考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80-01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与虞集、揭菟埂⒒貌⒊啤叭辶炙慕堋薄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曾师从于柳贯。《元史》称柳贯“作文沉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四库馆臣评价曰:“文章原本经术、精湛闳肆,与金华黄孟嗌舷隆!绷贯既以文名显于世,其诗名遂为文名所掩。胡应麟《诗薮》云:“元婺中若黄文献、柳文肃皆以文名,而诗亦华整。”这主要是就其馆阁诗而言。柳贯还有一部分诗写得古硬奇险,“蹊径f峭”。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柳贯诗宗江西诗派,属江西诗派一路,当然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争议颇大。

徐永明的《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在论及柳贯的诗歌创作时也提到了这一问题。在他引用的材料中,钱钟书认为柳诗风格接近江西诗派,《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柳贯崇拜江西诗派。查洪德在其近著《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中,则延续了这一说法。他说:“柳贯诗的生涩粗厉,显然受江西诗派影响……他又曾自言:‘诗成置我江西社’。他的同乡同门好友黄闷榔涫‘古硬奇逸,而意味渊永’,也是说他属江西一路。”先不论他的结论正确与否,仅是其后面引用的证明材料就存在着断章取义的问题。他引用了柳贯的诗“诗成置我江西社”,它的下句是“兔苑梁园隔几尘”。先不说引用这句诗本身的对错,同样是这句诗,钱基博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盖不安于江西之槎为横恣,而蕲于为唐诗之妥帖出高浑者也。”至于黄玫钠兰郏原句应该是:“老不废诗,视少作尤古硬奇逸,而意味渊永,后学之士争传诵之。”徐永明根据这句话认为:“这表明柳贯诗歌的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变化。但邓绍基先生主编的《元代文学史》在引述黄玫恼庖痪浠笆彼盗贯‘少作尤古硬奇逸’,显然是断章取义,不符合黄玫脑意。”查洪德在这里显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诗成置我江西社,兔苑梁园隔几尘。”双方因为对这句诗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了分歧:《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查洪德认为柳贯宗江西诗派,钱基博认为柳贯诗主晋人和唐人。徐永明则延续了邓绍基的观点,以为柳贯受杜甫和李白的影响较深,对这句诗的解释却不置可否。因此,柳贯的这句诗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句诗出自柳贯的《春尽日,雨中宴坐,次刘士斡宪使见贻之作》:“诗来慰我苦吟身,黄绢中间见受辛。……诗成置我江西社,兔苑梁园隔几尘。”这是一首宴会上的诗,末句也点明了这一主题。柳贯使用“兔苑梁园”这个典故,意思是说今天的宴会就好像当年梁孝王在兔苑梁园举行宴会一样,吟咏歌赋,名士云集。这完全是应酬之词。这样看来,“诗成置我江西社”中的“我”不是仅仅指柳贯自己,而是“我们”的代称,代指来参加宴会的名士团体。退一步说,即使柳贯自己崇尚江西诗派,宴会中的各位名士也不可能都主江西诗派。因此,“江西社”在这里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代称。“诗成置我江西社”隐含的意思是今天在宴会中吟咏歌赋的诸位名士,就如同江西诗派中的人物,都是文采非凡。这里柳贯要传达的信息同“兔苑梁园隔几尘”一样,都是宴会上的应酬之辞。

需要强调的是,“诗成置我江西社”,柳贯在这里的用词是“江西社”,而不是“江西派”,这句在诗歌中并不要求押韵。这里所指的“江西社”和元初由方凤、吴思齐、谢翱等人结成的“月泉吟社”一样,是指一个诗人团体,并不存在宗派问题。这首宴会之作中还有一句与“诗成置我江西社”相似的诗,即全诗的首句“诗来慰我苦吟身”,苦吟是中晚唐诗人的典型特征,如果非要把“诗成置我江西社”这句诗说成是柳贯宗江西诗派的证据,也可以根据“诗来慰我苦吟身”称柳贯主中晚唐诗风,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柳贯又有诗云:“何庸夸险绝,吾实厌神奇。”明确反对江西诗派“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技法。柳贯主张作诗要“出于心”“清水出芙蓉”,反对精雕细琢。这种诗论观,在其集子中多次出现,如“颇愿濯出清芙蓉”“苦为江梅欠好歌,更愁琢句损天和”。这些创作观点,与江西诗派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柳贯的部分诗作写得古硬奇险,“蹊径f峭”,这一点各大家均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柳贯论诗并不主江西诗派,也不崇拜江西诗派,只是在诗歌创作中或多或少受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柳贯的诗论和诗歌创作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他不属于江西诗派一路。

参考文献:

[1]柳贯.柳待制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2]柳贯.柳贯诗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3]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柳如是诗词范文4

关键词:杨柳意象; 审美文化背景; 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泱泱大河中,“杨柳”这一意象,早已成为惹人注目的一股急流。它曾带来春的暖意,曾传递离别的哀愁,曾寄托高洁的理想,曾暗指卑劣的小人。杨柳意象何以以经久不衰的姿态立于古典诗歌之林?现从审美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蕴的演变两个角度稍加分析,借此领略杨柳意象的深邃意蕴。

一、柳的审美文化背景

古人爱柳缘于对柳的崇拜之情。众所周知,原始母性生殖崇拜是人类早期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原始居民们对子孙的渴求,同样体现在他们将目光在生殖力或生命力较强的植物,比如杨柳之上。杨柳的易栽与易成活以及柳絮随风飘散犹如子孙遍布四处各地,这些都成为生产力水平地下的先民们对其崇拜不已的原因,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一种眷恋情怀。

其次,中华文化多崇尚阴柔之美。儒家讲求“温柔敦厚”,孟子曾言“性犹杞柳”,老子则说“贵柔守雌”,无一不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柔色彩。柳树的外形以柔著称,纤细的纸条,似女子柔软的腰肢,似黛色的娥眉,似柔顺的长发,这一典型特征正巧与中华文化的崇尚阴柔的审美心理不谋而合。

因此,柳意象潜藏在五千年文化河流的深处,以它独特的缄默与温柔,挑动着文人墨客跳动的思绪,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宝藏。

二、柳的审美意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1因附着感情的各有不同,古典诗歌中柳的意蕴也特色纷呈。

首先,杨柳带来早春的气息。贺知章在《咏柳》中写下千古佳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早春时节,柳叶初醒。只见那齐整的绿色,似春光里少女柔媚的双眼,无一不透露出灵动活泼的气息。而结尾一句则将春风拟人化,侧面烘托出诗人对早春柳色的喜爱。张敏忠在《边词》中写道,“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垂杨”即“垂柳”, 在古典诗歌中这两个称呼并无区别。在此句中,柳成了春的使者。西北边陲,气候极寒,春色姗姗来迟,正是由“柳”这一典型意象此刻的缺失,才让人深刻感受到不见一点春色的荒寒景象,心生悲凉。

其次,杨柳暗含离愁别绪。“折柳送别”已成为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情境。3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细雨过后大地清净,杨柳犹如初生的婴儿般惹人怜爱。然而离愁别绪却在如此美妙的早晨滋生,唯有折下一支杨柳,递过一杯清酒,送友人踏上远行的征程。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它俨然已化身为离别的同义词。诗人并未伸手折柳,却依然被这一曲《折杨柳》唤起了往昔的回忆,与故乡长久的离别,犹如折柳这一典型情境,深扎于内心底层。隋代无名氏在《送别》中写道,“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纷繁的柳枝与飘飞的杨花,犹如诗人无边无际的想念与哀怨,以折柳的固定姿态,等待着远行之人的乞怜。

再次,柳亦可比喻美丽的女子。譬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眉如新生的柳叶般细长灵秀,足以见得杨贵妃倾城之貌。再如张先在《醉垂鞭》中写道,“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腰身如杨柳般细长柔韧,只瞧背影便知这女子清丽可人。

此外,魏晋时期柳也曾借指过高洁傲岸的品格。陶渊明就曾在《五柳先生传》里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无论或者柳树,都是陶潜个人品格的象征所在。

总而言之,柳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已然在无数华章佳句留下纤巧的身影。文人墨客借助柳这一载体,将他们的离愁别绪、志向品格、美好守望传递至今,让我们依然能在喧嚣都市中领略柳意象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彭玉平.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柳如是诗词范文5

一份辗转两地的纪念册

说起这本纪念册的来历,结合柳亚子的后记和相关档案文献,可以勾勒出如下梗概。柳亚子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认识的旧友。柳亚子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为宣传部长,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柳亚子坚定地站在一边,明确支持中国共产党,受到的尊敬,两人结下友情。1945年明,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重庆谈判,期间多次会晤社会名流,也与柳亚子重逢。故友见面,分外激动,柳亚子多次向呈诗,并“索句”留念。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回信:

“亚子先生吾兄道席:……初到陕西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随即便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题写了《沁园春・雪》词,与信一同寄给了柳亚子。柳亚子收到信和诗词后,非常高兴,但细心的他也发现,信笺上的题词没有题上、下款,也没有的署名和用印。深谙书法墨宝收藏之道的柳亚子不想留有遗憾。于是,他抓住离开重庆前的宝贵时间,准备好纪念册,请他再题写一遍。果然,这次题写在柳亚子纪念册上的《沁园春・雪》就加上了“亚子先生教正”的上款和“”的落款。此时,柳亚子觉得还不完美,他又提请盖章,奈何没带印章。后来,柳亚子自己请篆刻家曹立庵连夜刻了两方印――白文为“印”,朱文为“润之”,盖于落款之后。不仅如此,柳亚子还请郭沫若手书“北国风光”列于墨迹之前,将自己的和词及后记抄录在墨迹之后。

及至此时,纪念册也仅是完成了一 半。在纪念册的附件档案中,我们看到,当时中共中央的办公室于1945年12月6日发出一则通知:

“柳亚子先生从重庆带来纪念册一本,托代请延安党政军民文各界诸负责同志题词,并托周副主席在最近带出给他,因时间迫促,希接到纪念册后,即在纪念册上题词签名,交来人带下。(据柳亚子先生意见,题辞用毛笔、钢笔都行,字体不拘,如能写篆隶则更好,写些什么,听便。)”

同时,该办公室还准备了一份当时延安各方面负责人名单及住址,由工作人员逐一请名单上的人员在纪念册上题词。关于这段经过,我们从《谢觉哉日记》1945年12月14日的记载中也可得到印证。

十二月十四日

往西北局开会。

题柳亚子纪念册(录中秋诗)。

柳册上有初到陕北看大雪词,沁园春,似未见过,录下。

1945年12月16日,将纪念册带回重庆,又请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的有关同志在纪念册上题词签名。至此,这本不仅载有和柳亚子手书墨迹,还汇集了延安重庆两地党政军民文各界负责人及干部近70人手迹的纪念册终于完成了。

柳亚子此后一直将纪念册随身保存,遇到挚友相聚时,便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赏鉴。国共和谈破裂后,柳亚子不得不从上海迁往香江,其家人将纪念册匿藏于上海家中四层楼的复壁中间,直到解放后才取出来。1950年lO月,柳亚子南归后又北上,纪念册也随他一起来到北京。后来,柳亚子过世,纪念册由其家人交给国家,几经流转,终收藏于中央档案馆内。

含英咀华见深情

这本珍贵的纪念册是褶本形式的册页,其封面与封底均用花丝绸装裱,封皮长22厘米、宽13.5厘米,整个册页展开长度为675厘米。封面书笺是郭沫若题写的“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即源自柳亚子和《沁园春・雪》词的最后一句。翻开纪念册,第一页是郭沫若手书的“北国风光”,这不仅是取自《沁园春・雪》词的第一句,也恰似一个标题,统领了整个纪念册的内容。其后是题写的《沁园春・雪》和柳亚子的和词及后记。随后大量篇幅便是等党政军民文各界负责人及干部为柳亚子题写的纪念诗文和签名。细细研读这本纪念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表现出鲜明特色。

首先,从纪念册的题词签名者来看,共计有近70位,可谓人数众多,群贤汇聚。我们可将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延安党政军的主要领袖元老,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刘少奇、、任弼时,“延安五老”――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还有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陆定一、八路军参谋长,以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李鼎铭、教育厅厅长柳浞、法制室主任时等。二是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当代鸿儒,如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家潘梓年、经济学家许涤新、翻译家张仲实、生理学家沈其震等。他们不仅是国内各自专业领域内的翘楚,而且都在延安或者重庆的中共机构部门中担任要职。三是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及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的干部,如王若飞、徐冰、张晓梅、宋平等,他们平时在工作中与柳亚子熟识,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如此众多党的领袖、元老及军政民文各界代表人物,同时为某个人的纪念册题词签名,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都是极其罕见的。可以说,小小的纪念册中承载的不仅是友情,更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柳亚子这样的民主人士的敬重;从另一个层面看,延安红色政权内也是群贤毕至,人才汇聚。

其次,从纪念册题词内容来看,可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文采斐然。在纪念册的附件档案中,我们看到当时下发题词通知时,还提供了一些诗词名言供题词者参考。可事实上,参考者甚少。大家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柳亚子的敬意。

有的效仿和柳亚子互相赠词和词的形式,如,他抄录了柳亚子的诗和自己的诗。

亚子先生:我敬将你的四句诗与我和你的写在你的手册上,聊作纪念。

山河还我金汤固,百万青年子弟兵。

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

莫将胜利归麟阁,咱就人民子弟兵。

不爱金钱不惜命,愿为民主作长城。

和于延安

有的用精辟的文词高度概括了柳亚子的革命经历,颂扬了他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气节。如: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亚子先生纪念

――刘少奇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亚子先生

――

非松柏不耐岁寒非岁寒不显松柏亚子先生留念

――任弼时

四次革命再接再厉书奉亚子先生留念

――李鼎铭

有的如前文提到的谢觉哉抄录了自己创作的诗,赠给柳亚子,与其共勉。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

尝胆卧薪一百年。虎待全擒须扫穴,鱼还未得莫忘筌。

拚将福祉贻孙子,嘉陵山头看月圆。

录中秋作呈亚子先生正之

――谢觉哉

柳亚子的旧友、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的柳浞则抄录注解了当时边区民间创作的诗歌。

一条妖蛇在乌江,乌江岸上放毫光。

妖蛇吸尽乌江水,乌江水尽妖蛇亡。

这是边区一个文盲诗人孙万福的一首口头诗,录此以博先一笑,诗中妖蛇系指民主之敌,独哉此。这里现在开始了人民文化,但忙着的还仅在数人,讲卫生,识字、闹秧歌、改遣瞎子说新书等等,然人民中以出现了天才歌手、文盲诗人,虽然词意有些土里土气,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它是真正的人民声音。几年来,自己还在作人民的学生,还在改造自己也,也弄得有些土里土气,愧无佳句留在先生纪念册上,乞谅之。

亚子先生留念――柳浞

在所有题词中,篇幅最长的是徐特立专门新创的五言长诗。

寄亚子并侯陪都诸友好

亚子五十九,而我长十年。若论开国功,我难与比肩。越老越辛辣,却是伯仲间。苍桑多变易,差幸骨节坚。回忆许史,新旧两判然。时代方闪电,瞬刻勿流连。前辈我之师,不觉落后边。不止暂落伍,甚至别忠奸。南海我拜祷,既忽反民国。汪氏刺摄政,后乃成奸贼。孙黄同伟大,临歧异车辙。前茅住足顷,后卫越前列。男儿世所重,有时愧巾帼。香凝庆龄外,罕守民国节。少年昔所轻,而今光史册。五四划时代,谁堪比功烈。革命新纪元,永与前史别。

革命之动力,工农商学兵。范围之广泛,五四奠与京。伟哉大革命,承先启后人。九―八、七七,又有新典型。国亡在眉睫。民气大沸腾。

壮哉马襄伯,示威长街行。长龄整百岁,竟忘年齿尊。在朝与在野,群老俱奋兴。辛亥诸老人,亚子其中一。守正不苟同,因而失党籍。

覃邵孙诸公,献替谋裨益。岂无赫赫功,所争在正气。吾华列五强,其名不虚五。惨哉战胜后,内战燃眉急。干戈化玉帛,并非不可必。谈判门未关,赖大家努力。复巢卵无完,漏舟塞点滴。

这首长达340字的五言诗,不仅是送给柳亚子的,也是送给在重庆其他民主爱国人士的。诗中追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历数梁启超以来的民主革命代表人物,盛赞像柳亚子这样的民主斗士,坚持信念,刚正不阿,并对国共和平民主进程提出希望。可以说,这首诗为我们了解当时国共和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形势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总之,无论是题诗、和诗还是抄录的民间诗歌,所有的内容都体现出同样的主题,即对民主精神的颂扬与追求,而这应该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由此看来,这本纪念册的史学价值不言而喻。

柳如是诗词范文6

【关键词】灞桥;章台;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伤别在古代是一种文化现象,别离的悲哀流传到了后世成了一种传统的情调。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由于古人所处的环境条件艰难,因此,使离别后的重逢十分不易,有的甚至成为了永别。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痛苦,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离别蒙上了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

历代诗人词人对此都有深刻的体验,留下了无数多情伤感的诗词曲赋。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白居易的“别时茫茫江浸月”;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卢纶的“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杜甫的“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

在这么多的伤别诗词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章台”、“灞桥”这两个词眼频出现。如韦庄的“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章台夜思》);刘迎的“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乌夜啼》);欧阳修的“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蝶恋花》);王建的“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送从侄拟赴江陵少尹》);柳永的“章台柳,邵阳燕”(《柳腰细》);姜夔的“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探春慢》);史达祖的“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东风第一枝〈咏春雪〉》);黄公度的“灞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青玉案》);陆游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等无不提及这两个地名。

“章台”、“灞桥”本是两个地名,缘何那么多诗词会提及他们呢?他们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意蕴呢?

首先,这两个地点都是在古城长安。灞桥为陕西长安古都近东郊区古迹之一,当长安东郊之要道,横跨灞水为桥,是因桥而得名。章台本为战国时期秦国宫。汉代在长安城此台下设有一条繁华大街沉称着章台街。作为大唐帝国首都的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古时要离开长安有两个方向:一是出东门,经桥到灞桥折柳送别然后再分赴不同方向的水路和陆路;一是出西门,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出东门多为政治失意或落魄归乡的;走西门则多为去国远征,建功立业的。离开繁华的长安,走向未知的远方,毕竟是件痛苦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古诗词里都有所反映。其次,两个地方的含义各不相同,也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灞桥”它是“伤别”的代词,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就首开了咏柳寄情惜柳伤别的先河。“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字谐音,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到了唐朝,折柳送行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柳树,供人们离别的时候攀摘。据《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以来这儿不知上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既然如此,那么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中的“灞桥烟柳”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由此可知在灞桥握手离别的离情究竟有多深厚了。此外,附近有座汉文帝墓,所以此地在诗歌中有时也称“灞陵”、“灞源”、“灞上”。如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韦应物的“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长安遇冯著》);马戴的“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灞上秋居》)另外它还有“启发诗思”的意思。如宋朝孙光宪在《北梦琐言》记载:“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思诗在灞桥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后来用“灞桥风雪”称启发人诗思的地点、事物。如范成大《南塘冬夜唱和》诗“为问灞桥(在长安东)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就是这个意思。

上一篇爱父母

下一篇节约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