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范例6篇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1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左传》的经典课文,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烛之武的说辞和形象是教学的重点。而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应当以积累为主,从文言和文化两个方面体会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3.掌握“辞、说”等实词的含义;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2.掌握“之、其”等虚词的含义

3.掌握文言句式“夫晋,何厌之有”

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掌握课文内容大意;

2.合作探究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古话:弱国无外交。历史的发展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有例外---春秋时期郑国在敌人兵临城下的危机时刻,起用贤才,分化敌人阵营,成功地通过外交活动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发生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三、教师带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全班齐读文章内容

第二段重读字词示例(加点字为重读):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四、核心人物——烛之武形象分析

1.出场背景:郑国大敌当前、秦晋兵临城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合下,人物的个性将会显现的更加突出。

问题探讨:阅读第一段,分析秦晋攻郑的原因。

明确:①无礼于晋。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②且贰于楚也。郑国从属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并且在城濮之战中出兵助楚。③秦国想要争夺霸权,就要通过向外扩张来充实实力,被晋国拉拢出兵攻郑也就不足为奇了。

2.闪亮登场:前有背景渲染,后有人物烘托。

佚之狐位居高官,但审时度势,没有争强好胜,独自逞能,而是果断举贤;郑伯一国之主,面对老臣,能果断放下架子,“求人”在前(今急而求子),“自贬”在后(是寡人之过也);这两个人物烘托出烛之武的“才华、胆识”非比寻常。好个烛之武!虽然此前受了委屈,长期未得到重用,但他不摆架、不使性,更不抓住时机和郑伯讨价还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临危授命,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忠心耿耿的光辉形象。

3.只身赴敌:第三段共计151字,烛之武一个人的话就占了125字。结果秦伯未发一语便同意与郑国结盟(秦伯乐,与郑人盟)。烛之武之功可谓大矣!烛之武之才可谓高矣!

问题探讨:为何区区125字就一下子说服了秦伯?烛之武的劝说有何“魔力”?

①示人以弱,动之以情。“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的话先稳住秦伯,使人听了又觉得可怜,同时也让秦伯来了兴趣:既然已经知道灭亡的结果了,还来说什么呢?说“郑既知亡矣”却不说“我知道已经要灭亡了”给秦伯的印象是他与秦晋围郑这件事无关,不是来当说客,而是来简单聊天的,也就打消了秦伯的疑虑,为下面的陈述创造了条件。

②阐明利害,晓之以理。用郑亡到底对谁有利来启发秦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席话说到秦王心里去了,亡郑只有利于晋国。

③替秦着想,诱之以利。既然亡郑只有利于晋国,那么保留郑国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此处,“君亦无所害”不能理解成“对郑国无所害,对秦国也无所害”,因为这样就暴露了自己来见秦伯的真实目的。而应当这样理解:就算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为使者提供缺少的东西,你也没有什么坏处,更别说其他的重要贡献了……且秦强郑弱,保留郑国,对秦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秦伯自然心动。

④引史为证,晋不可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抓住敌人的弱点加以利用,达到分化敌人的目的。且他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让秦伯不得不深思。

⑤大胆推测,劝秦防晋。烛之武大胆对郑亡后的形势做出推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厥秦,将焉取之?厥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意思很明确,晋国吃掉郑国后,必然要和秦产生矛盾。秦伯不得不防。

完成使命:“秦伯乐,与郑人盟”晋文公“吾其还也,亦去之。”

问题探讨:为何烛之武的一席话就能成功说服秦伯而分化秦晋联盟?

明确:春秋无义战。各个诸侯国明争暗斗、互相讨伐都是为了能称霸。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看似强大的秦晋联军被烛之武分化也就不足为怪了。后文中“子犯请击之”就应证了这一点。秦晋联盟只是在眼前利益上的暂时和平共处而已。

五、品味语言,鉴赏细节

夜坠而出,见秦伯:其一,“夜”不能换成白天,此事属于高度机密,外已经是兵临城下,围之数重。敌人正密切监视观察,选择夜晚出城也能看出烛之武遇事沉着,计划周密。而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军未驻扎在一处也为烛之武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提供了客观条件。其二,缒,用绳子拴着人从上往下吊。安全起见,大门都无法再打开了,担心敌人乘机攻城,从侧面渲染出了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六、课堂练习

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驻扎军队)

夜缒而出:(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厥秦以利晋(厥,使动用法,使削减)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文言句式:以其无礼于晋 正确语序为:以其于晋

无礼 介词结构后置

夫晋,何厌之有? 正确语序为:夫晋,

有何厌?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

晋军函陵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古今异义: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行李 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辨析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

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 的

③子犯请击之 代词 代秦师 他们

④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亦去之 代词 代郑国

其:①以其无礼于晋 代词 代郑国 它

②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 那

③吾其还也 表示商量语气 还是

④其孰能讥之乎 表示反问语气 难道

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②停数日,辞去 告别

③不辞劳苦 推托

说: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2

《三国演义》中董卓横行宫里,大臣们痛恨得咬牙切齿,但无计可施。司徒王允就是用“美人计”让貂蝉周旋于董卓、吕布父子之间,让董卓与义子吕布大闹凤仪亭,从而父子反目,最后董卓死于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一回中,司马懿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水扫街,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大疑,便叫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诸葛亮正是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群英会蒋干盗书》一回中周瑜有意让蒋干盗得书信,曹操中了“反间计”,从而斩杀手下张、蔡二大将。

谚语“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正是说黄盖利用“苦肉计”假降曹操,使曹操八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

我国历史悠久,文学源远流长,古人用计策和善用计策的故事比比皆是。那么,历史散文集《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又让我们看到了郑国大臣烛之武是用什么计策使秦师退去的呢?读该文不难看出文中烛之武就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运用“离间计”使得秦不但退兵,还与郑人结盟并派杞子,逢孙、扬孙帮助守卫郑国。

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大意是利用、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这就是俗称的“离间计”。“离间计”必须要有“间”可离,那么,烛之武是找到了秦、晋之间的哪些可“离”之“间”呢?

原来,烛之武正是看到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使用“离间计”提供了条件。

文章第3自然段烛之武对秦伯的说辞可佐证: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一言亡郑容易。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再言亡郑无益。

(3)“邻之厚,君之薄也。”

――三言亡郑有害。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四言舍郑有益于秦。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五言晋国言而无信。

(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在反思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它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为最终目标,通过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在“新课程标准”和积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时的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要求,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表演、朗读、体悟、想象来体验“围城”的紧张形势,感受烛之武纵横捭阖,救国于危难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获得爱国教育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烛之武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学目标设定为: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形势;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法指导: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第三册“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第一个板块“因声求气”。这个板块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学会文言文的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人物情感,从而把握文章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本专题的文章多选自《左传》《史记》,人物往往性格鲜明,文章又有很强的故事性,因而在设计上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改编成几个电影分镜头,利用表演的形式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

《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而屈人之兵,需要的是一种战斗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而不战而屈人之兵需要的是智谋。最上乘的用兵首先想到的就是破坏敌人的战略意图,即伐谋;其次呢,就是破坏对方的盟军,即伐交。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个主人公就是用不战来破坏敌人的战略意图,最终凭借一己之力退却秦师的一位英雄。上节课我们梳通了“烛之武退秦师”的文言内容,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认识一下这位智勇双全的主人公。

二、批文入境(利用学生编排的烛之武退秦师小故事,展开课文)

课前将学生分为三方,一方为秦,一方为晋,一方为郑。扮演秦晋军队的学生用课桌把扮演郑国的学生包围起来。各方的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第一幕:秦晋围郑(对应课文第一段)

(秦晋军内,开场要造成一种气势)

(,秦晋军士大呼,播放古代行军乐曲)

晋国兵士:(高喊)为君雪耻,踏平郑国。

秦国兵士:(高喊)活捉叔瞻,助晋报仇。

(用不同的口号展示出秦晋双方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为下文的退秦作铺垫)

第二幕:临危受命(对应课文第二段)

(郑国内廷)

佚之狐:(从外上,疾走,显出一种焦虑之态)主上,如今晋人已经进驻函陵,秦军也已经攻下锬希正在合围国都。

郑伯:哎,大军压境,城破只在旦夕之间!都怪寡人当初不听叔瞻之言,才致今日这种困境。

佚之狐:如今外边大呼“活捉叔瞻,踏平郑国”。怕是……

郑伯:为之奈何啊!

外上(报):大王,叔瞻闻说大兵压境,已在家中自尽,临死时他请大王将头颅献与晋君,以保国都。

郑伯:啊!(惊叹,扼腕)爱卿好糊涂啊!秦晋围郑,难道只是为一个叔瞻吗?他们是要灭掉郑国,向东扩张啊!(郑国焦急地走来走去)

佚之狐:为今之计,若使烛之武见秦军,秦师必退。

郑伯:哦,快请。

(烛之武上)

郑伯:如今大军压境,敢烦先生一行,以纾国难。

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怕是无能为力了啊。

郑伯:寡人不能早用先生,现在国势危急而劳烦先生,是寡人的错。就算先生不恤寡人,也请看在郑国二十万百姓的面上,劳烦走一程。

佚之狐:求先生为百姓计。

烛之武:诺。

生:(上台展示)通过观看刚才的表演,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

1.面对危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朗读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国君:礼贤下士、屈身待人、善听臣下意见。

佚之狐:主动进言,能识人才。

烛之武:深明大义、智勇双全、能担重任、敢于牺牲、同时对自己早年不被任用含有牢骚。

朗读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国事的担心和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朗读时,“矣”可以适度重读,并适当延长,突出形势危急。“师必退”,要重读,突出对烛之武的信任。

(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点拨)

第三幕:却退秦军

(夜缒而出见秦军)

(秦军大帐内)

兵士:报,抓到一名奸细,自称是郑国使者,要见大王。

秦伯:带进来。

(秦伯凝视烛之武)

秦伯:来者所为何事?

烛之武:来劝大王退兵。

秦伯:(怒)来人,推出去斩。寡人与晋君乃是翁婿之好,秦晋乃兄弟之师,岂容你从中挑拨、离间军心。

烛之武:(被兵士押着、大笑)人人都说秦公见识不凡,有霸主之气,我看不过是乡野村夫,鼠目寸光之辈。哈哈……

秦伯:停,寡人倒要问问我怎么鼠目寸光,若是说不出个因果,五马分尸。

烛之武:容吾道来,秦晋围郑……唯君图之。

秦军:善,杞子、逄孙、扬孙听令。

三人:在。

秦君:你三人速随先生回归郑国,助郑守城。

三人:得令。

生:(上台展示)通过观看刚才的表演,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2.烛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说什么和怎么说了。这段说辞只有一百多字,却包含了多层意思。请你说一说这段说辞包含了哪几层意思。朗读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1)主动示弱,解除秦国戒心

(2)为秦着想,邻厚君薄

(3)舍郑利秦,东道主,共其乏困

(4)晋国无信,曾失信于秦,又难以满足

朗读时要注意:主动示弱的时候要表现出谦卑,为秦着想要表现出诚恳,舍郑利秦要表现出自信,晋国无信要表现出仇恨。

(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点拨)

第四幕:晋军撤退

(晋君大帐)

兵士:报,秦军已从汜南退兵,而且派三员大将助郑守城。

子犯:主上,臣请出战,西击秦师。

晋文公: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寡人不愿成为不仁、不知、不勇之人。退兵!

生:(上台展示)通过观看刚才的表演,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

3.秦郑达成协议的条件是什么?而晋国为什么又在最后放弃了攻打秦国。

我们认为秦晋达成协议的条件是:

(1)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

(2)秦国以军队驻守郑国

生:(补充)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条件是秦国把郑国作为前方的据点,因为秦穆公上台之后积极向东扩张,而晋国一直是秦国东扩的障碍,因此跟郑国签订协议实际上是为了把郑国作为前方的据点。后来秦国趁晋国国丧前去攻打郑国。可见,秦国退兵实际上是用一种迂回的策略来实现其东扩的目的,而他本身与晋国联盟也是为了在占领郑国之后可以分一杯羹。现在在烛之武的分析之下,秦穆公便采取这样一种两全其美的计策,既卖了郑国一个面子,同时又实现了东扩的目的。

晋国放弃攻打郑国的原因有四:

(1)以怨报德,不可,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不符礼法,因人之力而敝之

(3)失去援助,失其所与

(4)战斗力下降,以乱易整

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失其所与”,与“以乱易整”,因为这两点展示出了晋国战斗力下降,同时失去了援助,所以这才是晋国退兵的真正原因。

师:以上就是关于文本内容的梳理,在大家的展示讲授以及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烛之武的人格魅力,看到了春秋争霸时代下,各方为各自的利益争夺的场景。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在本文中我们看到了秦晋虽为翁婿之国,但在涉及各自的国家利益时可以说是用尽了计谋与手段。我们也看到了烛之武在那样的形势下,只身入秦最后退却秦军,挽救国家于覆亡之际的高大形象。

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由内源性动机激起的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也称外源性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学生努力学习,其满足不在活动过程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1)“积极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能够唤醒学生学习的内源性动机。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探求知识、感受语文魅力,进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课的教学就是通过激发学生求学的内在动机,通过改编、表演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影响去获得对烛之武这一人物的深刻体验,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5%-90%不等。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用眼睛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本课正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操作实践”“向别人讲授”的方法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表演历史剧的形式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去感受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不同表现,体会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形势,感受到谋士、策士风采,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深刻把握。

在课堂组织上主要采取学生讨论、合作、展示的形式,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梳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参与中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从而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高效教学、高效课堂。这种课堂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4

一、迂回策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纠纷,当调解人进行说合时,如果直接进行调解往往效果不好。有经验的人会避开矛盾不谈,从其他生活细节谈起,慢慢引入到中心话题,给矛盾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双方都能接受,从而达到调解的目的,烛之武采用的也是这种方式。

公元前630年,秦国和晋国两大强国联手进攻弱小的郑国,来势汹汹,势不可挡,郑国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郑国国君派烛之武出使。烛之武见到秦王后只字不提让秦国退兵的事,而说了现在秦国与晋国两个超级大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肯定要灭亡了。一开始让秦王内心感到高兴,看怎么样,郑国那么弱小,还未开始攻打就害怕了,连忙派人来了。让秦王产生沾沾自喜的情绪,与紧接着让他感到害怕形成强烈反差,容易使秦王进行沉思,继而达到预期目的。

有许多外交故事运用了这种迂回策略,如触龙为了劝说赵太后让公子去齐国做人质,从而得到齐国帮助,见面后不提主要问题,从自己脚有毛病不能快走谈起,接着关心太后的身体情况,让赵太后心里感到温暖与感动。再请求赵太后安排孩子到宫中工作,以解除后顾之忧,由孩子说起家常,无形之中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紧接着说出赵太后也应为公子后路考虑,不要顾眼前得失,要长远打算的道理。最后赵太后同意公子到齐国做人质。

迂回策略是一种处事技巧,它能很好地避免双方直接面对问题焦点,给对方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对方从心理层面有一个接受的机会,给双方创设一种相对和谐的相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击中要害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各个国家都在为发展而绞尽脑汁,有联合、有结盟、有合纵,也有连横,这些举措都离不开利益二字。烛之武正是看到这一点,围绕利益展开劝说,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烛之武先用迂回策略让秦王沾沾自喜,闭口不谈让对方退兵的事。接着话锋一转,如果灭了郑国秦国能从中得到一些利益,那也值得这么做,让秦王顿时一愣,不知对方话中什么意思,与刚才的喜悦形成对比,从而专注地听下去。烛之武紧接分析了具体情况:郑国在最东方,西方是强大的晋国,而秦国又在晋国的西边,也就是说秦国与郑国并不相连,中间隔着一个晋国,假若郑国被两个国家所灭,那么郑国的土地、人口及资源等一定会划分给晋国,即使一部分划分给秦国,秦国如何能相隔晋国来管理那片土地?晋国一定不会让秦国在他们的地盘上自由来往的,最后还是归晋国所有。郑国的许多资源归晋国所有,无疑增大了晋国的整体实力,对方实力增强就是自己实力减弱啊!“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能抓住利益的要害处,极大地震动了秦王。接着烛之武又分析了晋国,晋国一直是贪得无厌,他们的野心是有目共さ摹=裉焖灭了东方的郑国,实力壮大了,明天他就会向西方扩大,他们的胃口什么时候能够满足啊?

烛之武从战争于秦国的利益出发,分析即使灭了郑国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只能是秦国出力,让晋国得到利益,这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其次是晋国称霸天下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晋国实力增强,很快就会来侵略秦国,到那时秦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太不划算了。秦王心中产生极大震撼,天平很快向郑国倾斜。

三、推心置腹

烛之武从利益方面为秦王作了分析,使其心中的天平明显倾向于郑国,并趁热打铁婉言相劝,让秦王彻底打消进攻的念头。他是这样叙说的:如果您让郑国保留下来,郑国在东方,秦国在西方,将晋国夹在中间,我们两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晋国形成震慑使之不敢轻举妄动,让秦国无以为忧。再者让郑国保留下来,每年都向您秦国朝贡觐见,如果有一天秦国的人到东方去,我们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在途中给您提供补充的资源、停留休息的地方,不也很好吗?这一番话让秦王感觉非常有道理,对秦国非常有利,于是决心停止战争。

烛之武让郑国以东道主身份对待秦国,让秦王感觉这对秦国以后的称霸非常有帮助,停止战争不仅仅是为了郑国,更是为了秦国的发展。最终秦王转变了态度,使战争平息下来。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5

关键词:委婉;层次;衔接;转折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26-01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左传》的经典文本,烛之武智退秦师的说辞是其赏析重点。这段说辞的特点主要为“委婉”、“层折”,其中“委婉”是说辞总的特点,而“层折”侧重于其结构特点。层,为层次之意,折,指句与句的衔接与转折。“层折”之美,既要懂得烛之武游说的层次,同时要品味各层次之间衔接与转折的特点。

一、游说的五个层次

我们可以把烛之武的说辞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第二、三、四句为第二层;第五句为第三层;第六、七、八句为第四层;第九句为第五层。

第一句“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目的在于恭维秦伯,抬高秦国的实力以示郑国之弱小,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暗示郑国命运皆掌握在秦国手里。这是游说的第一层次。

接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是一种假设,语句委婉,但是与现实对比,反而意图非常明显。其意为假若亡郑对秦伯有好处,我烛之武是不会打扰你秦伯的。很遗憾,这是一个“假设”,因为现在我就站在你面前,正在打扰你,那暗含的意思就是亡郑不会给你秦伯带来好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点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地理位置。紧接着”亡郑以陪邻”则“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后,则晋厚秦薄。“邻厚”、“君薄”为并列分句,对比明显,利害得失立见分晓。因此,烛之武从事实说话,晓之以害,其实已经动摇了秦伯的心,这是游说的第二个层次。

接下来烛之武渐渐转入自己的真实意图,即说服秦伯放掉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前者说灭郑于秦“无益”,现在说舍郑于秦“无害”,一害一利对比明显,此为第三层,舍郑于秦“无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开始,烛之武援引史实,指出晋国言而无信且贪而无厌,又来一个以事实说话,以史诫之,从而瓦解同盟,此为第四层。而最后一层,“唯君图之”,语重心长,又让秦伯自己思考,于是,秦国退兵。

五个层次的游说委婉之极,如开头先避其锐气,处处显示为秦伯考虑的情感态度,又如多次出现的“君”字,都显示出烛之武谦卑的态度。

二、“层折”的文本体现

说辞的五个层次分明,逐渐递进,且十分具有设计感。层次间的衔接很有讲究,且递进中有转折,可谓有条不紊。也正是如此严密的层折的游说设计,才使秦伯落入其彀。

烛之武见秦伯,劈头就直截了当来一句“郑既知亡矣”,却不先从两国关系讲起,或先说“舍郑”的好处,或直接把“阙秦利晋”的要害一下子捅破,体现了“折”的特点。

接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同前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同为假设句,句式一样,实际意义却有递进。前者是就事推论,而这里是烛之武开始下套,以利诱惑秦伯。前者说灭郑于秦“无益”,现在说舍郑于秦“无害”,一害一利对比明显,所以虽然都是假设句,意思已经推进一层,晓之以利。

文中用词是“无害”,但实际上舍郑是对秦有利,为何不直说“君亦有利”?因为把利害说得太明显,那下面的说辞岂不是完全没必要了。再者,这也太过直接,立马暴露烛之武真实目的,可能会引起秦伯的戒心。因此,转折一下,引导秦伯自己思考,反而使其正中下怀,进入烛之武层层的游说之中。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字与前面两个“若”字来说,明显更进一步。而“君之所知也”,与“君知其难也”,一讲历史事实,一讲地理事实,其实就是向秦伯表明这都是客观事实,您一定懂,并不是我烛之武无中生有。

“夫晋,何厌之有?”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一个讲晋国贪而无厌,一个讲其言而无信,二者相加愈有说服力。“若”、“且”、“夫”读下来,颇有气势,其实烛之武的说服已经层层推进,而在此达到高潮。“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是个反问句,也就是必定要阙秦,这是烛之武的合理推测,一来,晋国既东封郑,必然欲肆其西封,二来晋国素信无义,才不管与秦国是否盟友,让秦伯终于幡然醒悟,辨清敌友。

回顾整个说辞,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体现了整个游说“折”的特点。先不入主题,避其锐气,此为折一;两个假设句看似一样,实则暗藏递进,此为折二;不直接点利,而说无害,此为折三;假设句、反问句的大量运用,此为折四;以秦伯的角度看问题,引其落入其彀,此为最后一折。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6

关键词 晋文公 秦穆公 商榷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Qinmu Gong Image

LI Jinx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njecture of Qin" from the text "Zuo Zhuan", can be said to have reached in the portrayed characters themselves freely realm. Character analysi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se narrative text. Qinmu Gong image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based on these controversial points, combined with the text in doubt, in the history and text on the basis of re-reduction and positioning the image of the Qinmu Gong .

Key words Jinwen Gong; Qinmu Gong; discussion

1 客踞主位,可窥其强国风采

这里的“主”、“客”是特指围郑时秦晋充当的角色。烛之武退秦师已然乃历史上不争的事实。但只要对秦晋围郑原因和题目稍加分析就可知其中微妙之处。文本开篇就直陈秦晋围郑的缘由:“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见,秦晋围郑原因(外交辞令曰借口)应归结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推断担当进攻主角的是为“主”的晋,配角是为“客”的秦。秦无非就是因秦晋之好盟友关系而被晋邀请去协助的,真正想灭郑的是晋。然而鲜有人去追究为何不是退晋师而是退秦师?

从辩证法中矛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来看,矛盾有主次之分,处理问题应首抓重点和主要矛盾。按常理说,郑应抓住晋这个主要矛盾而展开外交工作方可事半功倍。但恰其相反,佚之狐向郑伯进言时地强调“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可见其对自己的策略极为自信,从而把外交重点转移到次要矛盾上来,何以见得?这里无疑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郑真正惧怕的是秦而非晋。虽然晋文公执政时期国力虽盛于郑,若单凭晋灭郑,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于是,才有了秦晋围郑的局面。秦作为后起之秀,国力强盛,气势逼人。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强盛由之开始。李斯谏言秦王嬴政《谏逐客书》曾明确指出:“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二十国,而霸西戎。”①由此可见,秦穆公广纳贤士,逐渐兼并了西部小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方霸主。

综上所述,郑这样不抓主而抓次的微妙,既揭露了佚之狐洞察时势的敏锐眼光,也无形地塑造了秦穆公所代表秦强大的国力和军容。客踞主位,锋芒毕现。于是才有了郑不抓主而抓次要矛盾的由来。

2 知遇之恩不图报,纵是毁约亦可谅

在对晋文公形象的分析上尚存在的争议之处,无疑直接影响到秦穆公的形象公正性。苟大权(2011)我们知道,秦穆公出卖盟友,背约而倒戈,这在当时是最不道义的行为。②这个观点未免有失妥当。历史记载,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在外,靠的是秦穆公的帮助才得以回国重掌朝政,晋文公理应对此应感恩戴德。但烛之武对秦穆公谏言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晋文公的不义之举的事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秦穆公有恩于晋文公,既许焦、瑕两座城池作为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但其作为一国之君却出尔反尔,难道晋文公就是守信之人?。碍于秦晋之好,秦穆公不计较一池一城的得失,晋围郑,其出于友好邦交关依然应允助晋一臂之力。晋文公不仁在前,秦穆公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才被迫弃约,但也并没有对晋国造成实质性的利益损害,如果单就出卖盟友一说就对秦穆公下结论,无疑有失公允。

苟大权(201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晋文公是冷静理智的,他并没有泯灭人性地干出过河拆桥的事来,而是表现出十分宽容的气度和“仁者无敌”的胸怀。③与此持相反的观点是白海飞(2011)晋文公明知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和代郑设防,是背弃盟约之举,但面对长辈舅父子犯要求反击秦伯的建议,却作出“吾其还也”的决定。貌似知恩必报,宽宏大度,既仁又智,但三年后的秦晋之战却证明了他是个颇有心计、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报复的中原霸主。④这里有两观点(以下苟大权及白海飞简称苟、白):

(1)苟认为晋文公乃宽容之人,但白却认为其笑里藏刀,颇有心计。笔者赞同后一观点。理由在于:首先,晋文公面对秦郑既已结盟的事实,其一番话也不过是给(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34页)其自己一个下台阶,摆脱尴尬的局面罢了。其围郑这等小国尚且借助秦的余威,如果当时还击秦晋联盟,必是以卵击石。其次,其心虽有怨恨,但也自知理亏,对给予秦焦、瑕二城池违约在先,秦此时毁约晋也哑口无言。最后,师出无名。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样的理由出兵他国,显然就是以霸主身份,实行上对下的“伐”。可见,倘若晋文公是宽容之人,就不会有历史上之战袭击秦军的事件了。

(2)无论是苟还是白,二者所陈秦穆公背弃盟约之举,从道义上说是对秦穆公所为的指责。但我认为,秦穆公毁约并非背信弃义、过河拆桥之人。春秋七国争雄,皆欲统一中原,烛之武指出: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而晋已然有此谋略,其野心昭然若揭。秦穆公作为西戎霸主,亦持一统河山的气概。成语有曰“各为其主”,若把“主”理解成国家核心利益。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推敲,秦穆公都并非非道义之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基于秦利益而言,国家核心利益远比秦晋关系要重要得多。晋文公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只许州官点火不许百姓点灯”而对秦穆公的正常举动加以指责呢?结合晋文公的所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穆公毁约,却也在情理之中。关于秦穆公毁约一事,应该说是其幡然醒悟的意味更多。

3 文韬武略,一四海而平中原的夙愿

烛之武与秦穆公的郑会话过程,秦穆公可谓一言不发。但烛之武谏言的利弊分析,无疑被秦穆公所捕获并酝酿自己的策略。文本末尾记载:“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这又是文中疑点之一。按理说,既已结盟,秦引军而去则可,大可不必遣三员虎将替郑戍守。这个疑点,要结合《蹇叔哭师》进行分析。《蹇叔哭师》记载“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⑤综合所有因素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秦穆公当初使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不仅仅是担心晋仍执意地围郑而使自己的计谋破产,更重要的是为取得郑的信任和情报,为秦灭郑创造条件(虽劳师伐远而郑备之而失败)。由此可见其计谋的前瞻性和目光的高瞻远瞩。

(2)从地理地缘位置上分析,秦居西,晋为中,郑在东。倘若秦灭郑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晋将处于秦的包围之中,成了国中之国,唾手可得。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客观地说,烛之武退秦师的同时实质也在为秦灭郑和统一其他诸侯创造隐性的条件(虽失败)。秦穆公一石二鸟计谋,不可谓不为上上之策。纵观秦穆公之举动,可窥其步步为营,一四海而平中原的夙愿。

4 小结

《左传》关于人物的塑造刻画,成绩斐然。寥寥数语,却可把人物的个性和重要信息嵌入其中。只有仔细推敲,方能较客观、全面地把握事实的来龙去脉。

注释

① 郭锡良.古代汉语(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386.

②③苟大权.晋文公形象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11.2/A:35.

上一篇机床维修

下一篇新年短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