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平台范例6篇

大唐平台

大唐平台范文1

大唐电信集团贯彻“创新型国家”战略,坚持自主创新,走新型发展之路。大唐电信集团面向市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追求高价值回报;积极发挥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与国内低成本制造资源相结合的双重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新跨越;大力推动系统性创新,实现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生产运营、商业模式、产业协调、市场运作、资源配置的创新,提升综合竞争优势。

大唐电信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科技创新的突出代表,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积极践行创新型国家战略,主导提出了TD3G、4G国际标准,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对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垄断,推动、实现了我国电信领域的结构调整。

大唐电信集团秉承“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国际化”方针,一直致力于推动自主创新的TD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增强我国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竞争中的优势。

一、大唐大学的发展历程

大唐大学作为大唐电信集团旗下从事学历教育、员工培训、工程实践教育等经营管理工作的直属部门,从2009年起,以原有研究生培养资质和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试点单位为依托,与国家“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互动,以大唐电信集团人才强企战略目标为指引,打造中国通信行业吸引、培养尖端人才的平台,建设中国通信行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

大唐大学目前的业务领域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员工培训和工程实践教育三大版块。

1.学历教育

1978年以来,以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为平台,至今已经办学36年,包括工学硕士、工程硕士、MBA、EMBA、工学博士、工程博士以及博士后工作站,毕业生累计超过2000人。各项学历教育旨在为员工打通多种学习深造的渠道,全面、深入地为大唐电信集团培养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为集团“人才强企”战略给予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大唐大学每年向社会统招通信类硕士研究生81名,历年学位授予率均达到95%以上,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10年,教育部批准大唐大学工程博士、工程硕士联合培养资质,大唐大学成为首批博士生联合培养试点的9个工程科研院所之一。目前,大唐大学已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就通信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大唐大学现有硕士生导师1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同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并具有独立招生资格。

2.员工培训

大唐大学有着承担集团内部员工培训的职责和职能,联合集团内各业务单位,建立开放统一的培训平台,整合各单位共性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要求,建立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大唐大学从广大员工中提炼培训需求,按需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目前重点培训项目包括新员工培训、基层管理干部培训、知识产权系列化培训、信息保密系列化培训、工会干部培训、各专业人才队伍培训、特色公开课等。

大唐大学通过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已经搭建起员工内部培训体系,课程包括针对企业高管层的高管班、中层管理者的MPDC项目、基层管理者的履职轮训等三大培训课程体系。通过实施技术、管理、销售、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课程,为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落地提供支撑。

3.工程实践教育

大唐电信集团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依托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作、特种通信三大产业主体,肩负起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家使命,利用集团的资源优势,树立起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通信人才的典范。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指引下,2012年,大唐大学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信息通信类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心以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为己任,承担全国各高校信息通信类教师和学生的工程教育,培养适应信息通信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建设信息通信专业工程教育示范基地。中心可支持TD-SCDMA全网络实验、TD-LTE全网络实验、物联网实验,主要面向高校学生和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及实习项目。

中心通过认知实习、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参加工程实践的教师、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信息通信产业的状态和趋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投入使用将为各高校学生、教师提供实践教育基地,承担起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大唐电信集团的高效协同研发战略落地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唐大学自身的生存及发展之道是建立内部的、以人为本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当代企业大学所处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附加值是由人力资本创造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唐大学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并使其服务于大唐电信集团的发展战略,从而转化成为大唐电信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样的前提,大唐大学对员工进行培养便成为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大唐大学的发展历程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历史潮流,并成为大唐电信集团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

二、大唐大学的未来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而不仅仅是企业规模、职位高低、薪酬多少、工作环境等因素。因此,大唐电信集团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空间,是否有意愿并有能力提供一个供人才自由学习发展的平台,是否将重视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作为大唐电信集团发展的核心战略,成为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筹码。送员工参加零星的培训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员工对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大唐大学为员工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发展路径,甚至是量身打造的学位项目。因此,人才个体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关注,也使大唐大学的未来发展成为集团核心战略之一。

1.大唐大学对集团“人才强企”战略的推进作用

人才第一、人才强企战略指引着大唐大学业务的持续加强和发展。

(1)学历教育:拓展国际办学资质,申请工学博士、工程硕士独立招生资质,申报工学硕士新专业,扩充员工学历深造专业渠道,与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学历教育项目。真正实现通过学习培养、项目实习,留用优秀的学生、学员,在企业内形成闭环培养模式。

(2)员工培训:高效执行集团人力资源战略培养计划,组建内部讲师队伍;打造集团精品内训课程和对外畅销课程,大量开设专项培训,成立专业培训学院;建设集团文化、战略宣讲基地;梳理员工知识结构,提升员工工作技能。

(3)工程实践教育: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承担全国各高校信息通信类教师和学生的工程教育工作,培养满足信息通信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建设信息通信专业工程教育示范基地。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分中心,使各中心联动推广业务;留育工程实践中的优秀学生,面向高校教师打开企业访问的大门。

2.建设卓越高效的企业大学体系

企业大学的卓越运营离不开清晰的战略定位与规划、系统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以及高效的运营组织。

在师资体系建设上,大唐大学根据ASTD讲师胜任力模型(2013版),建立了一套符合大唐大学特色的胜任力体系,并基于此,向社会各界以及企业内部进行讲师选拔并进行资质认证,制定出一整套讲师培养、评价与评估以及激励机制与办法,为大唐大学的有效运营提供师资储备。

在课程体系上,打通全员培训通道,将业务内容细分为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技术维护人员培训以及党工团与文化培训四条线路。

在工作方式上,积极联合集团总部各部门,打破下属公司培训壁垒,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立高效协同的培训工作体系。

在组织架构上,建立一体化管理组织结构,为大学运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职能与人员的支撑。

3.建立学院式组织架构

企业办大学绝不仅仅是企业大学本身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内各成员单位联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有效结合,拧成一股绳。基于此出发点,大唐大学力图将全集团各所属单位纳入大唐大学的办学体系中,充分发挥集团各所属单位的专业力量,依托各自的业务特点,办出具有大唐行业特色的企业大学。

大唐大学已经开始实践构建学院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学院,由集团内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学院院长,最终形成“大学中是大唐,大唐中有大学”的目标。

四大管理学院:领导力学院、财经金融学院、营销学院、企业管理学院。

五大专业技术学院:信息应用与服务学院、无线移动通信学院、数据信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仪表科学学院。

由集团相关部门或所属公司负责人作为大唐大学学院式架构中的院长,能够有效调动各专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资源,服务全集团有需求的员工;学院式架构可以充实大唐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提升大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式的管理架构使得大唐大学成为真正服务于企业员工的大学,并在大学学习中发展企业、提升员工的通识技能和专业技能。

4.扩大工程实践教育的影响力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建立多部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协调机制,建立行业指导、校企联合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机制,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工程型人才,扩大来华接受工程教育的留学生规模。

5.投资建设教育基地

建设生态教育园区,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教育基地,在满足大唐员工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将基地整合运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ECO愿景校园”的模式下,通过资源整合与核心竞争力的互补,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共同体,在校园中实现学历教育、通信行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研究项目、执业职格认证项目、高效协同研发项目、社会合作共建项目等各类教育培训项目,以求培育、保留、发挥、展示一流的通信行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并促使他们为大唐电信集团、中国的通信行业做出贡献,最终让大唐大学的ECO愿景校园成为与社会联系最紧密、行业内最受尊重、最著名的人才生态园。

6.成立大唐大学理事会

大唐大学在大唐电信集团内蓬勃兴起,有赖于集团内各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为使各单位能充分获得教育资源,同时对大唐大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或发展方向进行监督和领导,未来将成立一个集团性的、非营利性团体―大唐大学理事会。

大唐大学理事会的宗旨应当是为大唐大学会员服务,以促进大唐大学的健康发展为中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参照国际规则,进行行业自律和管理;围绕提升大唐大学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培训行业从业者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维护大唐大学合法权益,反映大唐大学的建议和要求来开展各项活动;为大唐大学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供服务。

大唐大学遵循企业化运作是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和趋势的。那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唐大学的管理效率、如何提高大唐大学运作的专业化程度、如何在大唐大学的运营中引入更专业化的流程体系,也是大唐大学的建设者们仍须继续思考的问题。

大唐平台范文2

[关键词]青海;乐都;湟源;烽火台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58-03

烽火台亦称烽燧,是我国古代军事通讯的一项伟大发明,遇敌白天燃烟(烽),夜间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一般认为它脱胎于原始社会狩猎过程中的燃火报警,后来运用于信息传递并逐渐制度化,形成了以声、光、信号等为介质,通过接力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据《清史稿・兵志》记载,其传递速度一昼夜可达7000余里,因此,也被誉为中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建立了完善的烽燧预警系统,此后,历代王朝均十分重视烽火台的修筑,直到清代晚期,随着电话、电报的广泛使用,烽火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青海境内唐代烽火台虽然文献略有提及,但具体的形制、数量、规格等详细信息都没有记录。本文在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对其略加考述。

一、乐都县境内的唐代烽火台

公元618年5月,李渊建立唐朝,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繁荣昌盛的唐帝国。为了实现对全国的政治掌控和军事控制,唐朝建立了严密的军事预警系统,烽堠是军防的重要组成部分,“烽燧,军中之耳目,豫备之道,不可缺也”,“烽堠,谓从缘边置烽,连于京邑,烽燧相应,以备非常”。①唐武德二年(619),在今湟水流域置鄯州,治湟水县(今乐都县),辖地大致是今天的湟水谷地及门源县。在其设置之初是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烽堠系统,史无明载,但是据仪凤二年(677)“(吐蕃)或攻围镇戌,或驱抄羊马,烽燧频举,烟尘不息”②可知,最晚此时湟水流域就已经使用烽火台传递信息。

唐代鄯州所辖烽火台的数量不详,根据武德至贞观时期,吐谷浑多次对鄯州进行侵扰,鄯州已经成为防御吐谷浑的战争前沿的历史背景推测,唐鄯州地区应当筑有众多烽火台。目前,矗立在乐都县洪水坪上的店子村1号烽火台,俗称唐墩,可能就是唐代鄯州烽燧网的组成部分。此烽火台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度0.16米,在南壁发现一木孔,孔径为0.12米。烽火台平面呈圆角方形,剖面呈梯形,从台体底部向顶部逐渐收分。残高5.7~6.4米,台体底部呈长方形,东西宽10米,南北长10.5米,顶部略呈方形,边长7.8米,顶部有一圆形坑,直径1.7米。从形制来看,此烽火台与汉代及明代烽火台有明显区别,疑为唐代修筑,可能是联络鄯州与唐长安城之间的烽火台之一。

文献中明确记载唐代在青海境内设置的烽火台属河源军辖,“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余所”,为黑齿常之所筑,“常之以河源军正当贼冲,欲加兵镇守,恐有运转之费,遂远置烽戍七十余所”。③“烽戍逻卒,万里相继”。河源军为陇右节度使所辖诸军之一,“河源军,州西120里,仪凤二年(677)中郎将李乙支置,管兵一万四千人,马六百五十匹”。④驻所在鄯州(今乐都县)西120里的鄯城县(治今西宁市东郊),“城应在今西宁乐家湾一带,城已无存”。⑤由于历史的变迁,河源军所辖烽火台今已不详。

二、湟源县境内的烽燧

据实地调查,目前可以确定的主要分布在今湟源县境内的唐代烽火台共五座,自西向东分别为若药烽火台,克素尔烽火台,光华1、2、3号烽火台。文献虽然缺载,但从其形制和所处的位置及构筑形式等分析均属唐代,自日月山向东、南排列成线,组成烽燧线,可能是唐代设置于今湟源县的白水等军的军事信息传递系统。

唐初,随着吐谷浑势力的逐渐消失,青海的西、南草原地区出现政治真空,吐蕃趁势占领,唐王朝虽然屡次出兵意图控制,均以失败告终。尤其是咸亨元年(670)大非川战役,导致“十万汉军零落尽”,吐蕃占领了日月山以西的广袤地区,唐、蕃战争的前线推进到青海湖附近,日月山成为双方分界的天然屏障。湟源县地处日月山以东,是鄯州城西部屏障和向青海湖进攻的前沿阵地,为阻止吐蕃东进,开元五年(717),鄯州都督、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置白水军,白水军因白水(即药水,又叫察汉素水,蒙古语,意思是白色的水)而得名,驻地绥戎城即今湟源县北古城。北古城地处湟源峡西口,控守西入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的要道,形势险要,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以及青藏交通往来必经之地。光华1、2、3号烽火台即围绕北古城而筑。保存较为完整的2号烽火台位于城关镇光华村东1.2公里处的二架梁上,北靠八宝山,南对湟水河,系在自然基础上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土质坚硬,夯层清晰,厚0.1~0.15米;夯层中夹有木,已朽,径0.08~0.12米;每隔6~8层平铺有一层木,由底部向上共6层,横向间距0.1~0.13米。烽火台整体略呈圆柱状,由底部向上收分2米,截面呈梯形;台体高7米,底部直径15米,顶部直径11米。该烽火台东距北古城0.15公里,西北距光华1号烽火台0.167公里,东北距光华3号烽火台0.35公里。首先,从选址看,烽火台所在的山丘地势较高,可以观察到北古城以西的大部分地区,符合文献所载唐代“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的选址原则。其次,从构筑方式上看,这种在夯土中大量放置木的做法,是青海唐代高台建筑的典型特征,其广泛应用于古城城墙等建筑之上,在北古城边垣的建筑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三,排除自然损毁等因素,符合文献记载唐代烽火台的建筑规格:“烽台……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⑥

若药烽火台位于日月乡下若药村东南0.4公里处的北京台上,东临药水峡,隔河与大小方台(石堡城)相望,该烽火台东侧山丘之下即为唐代定戎城――北京台古城,⑦烽火台用含有砾石的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08~0.1米。台体残高3.5米;底部被堆土所掩埋,尺寸不详,堆土底径13米;顶部略呈长方形,东西长1.8米,南北宽1.6米。台体周围有环形围墙一道,内径14米。围墙底宽0.6米,顶宽0.3米,残高0.3~1米,系用含有砾石的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米。该烽火台所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监控日月山口以东的大部分河谷地带,其修筑主要是为了加强北京台古城的预警。此外,烽火台外侧的围墙,可能是文献所载的羊马城,“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⑧临边城修筑羊马城在唐代比较多见,查《资治通鉴》知,唐河阳城(位于今河南省孟州市)即筑有羊马城。该书卷221载,肃宗乾元二年(759)十月,史思明寇河阳,与守将李光弼接战,光弼命荔菲元礼出劲卒于羊马城以拒贼。胡三省注云:“城外别筑短垣,高才及肩,谓之羊马城。”可见羊马城系城垣外侧另外加筑的仅及肩高的一道矮墙,可用以拒敌,对城垣起屏蔽作用。此外,唐代敦煌城垣外侧亦筑有羊马城,惜因文书太残,其详况不明。唐晋昌郡(瓜州)城遗址为今甘肃省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处残留的锁阳城址,该城东、南二垣外侧羊马城遗迹历历在目,尤以南垣外侧显见,西、北垣外侧则形迹隐失。唐代在烽火台外侧修筑羊马城的实例,在青海境内目前仅在湟源县发现这一处。显然,烽台与羊马城是一组建筑,即以烽台为中心建筑成一个简易的小城堡。羊马城既是烽台防御工事,又是烽官、烽子以及烽官家属的居住之所。从修筑时间看,作为北京台古城的预警防御设施的组成部分,若药烽火台的修筑应该是与北京台古城同时,即天宝八年(749)。

除独立的烽火台之外,唐代还有以烽火台为中心外筑城池的做法,也就是《唐六典》卷5“兵部职方郎中员外郎”条所载:“其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典型代表是克素尔烽火台。克素尔烽火台位于克素尔古城东北部突起的土丘顶部,系用含有碎石、砂砾的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0~0.12米;中部夯层中夹有一层木,已朽,孔径0.1~0.13米,横向间距0.2~0.3米;墩台残高3.5米,大部被堆土所掩埋,南侧出露部分底部边长4.8米。其构筑方式与光华2号烽火台基本相同,可视为同时代产物。克素尔古城位于青藏公路71公里处的克素尔村北面山上,北距湟源县城约20公里,南距日月山口约20公里,城北为孙家沟,城南、城西均有洪水沟,山势陡峭。城顺山势而筑,形制不太规则。城墙已全部倒塌,仅留下一周土塄,轮廓清楚可辨。城南墙长147.5米,北墙长137米,东墙长110米,西墙长213米。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各开一门,宽约10米,城门外有折墙。城四周有马面残痕多处,城内中央偏北处有一处边长50米的墙基,南面有门道。城内地面散布有大量泥质灰陶片和瓦片,笔者曾采集到一枚“开元通宝”。此城形制与北古城相同,李智信先生认为,“此城应为当时的军事据点之一”。⑨实则不然,这座古城可能是当时烽火台正、副烽帅以及其所统领的“士兵五人,称为烽子”的生活之处。古城性质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⑩之“城障”。

三、青海境内唐代烽火台的废弃

青海境内唐代烽燧系统的废弃缘于“安史之乱”。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青海的全盛时期,但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剧烈变化,唐朝在青海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低谷,不得不退出河湟地区,烽燧系统也随即废弃。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的军队,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闻风而降。天宝十五载(756)占领长安、洛阳。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之后,尽征陇右、朔方、河西之将兵,入靖国难。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部的势力。与此同时,吐蕃正是赤松德赞执政时期,他平定内乱,任用尚野息、尚悉东赞、尚赞摩和论悉诺(汉籍作马重英)“三尚一论”辅政,国势大振。因此,吐蕃对河陇地区的蚕食日趋加剧。肃宗至德元年(756),吐蕃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翌年(757),再取廊、霸、岷等州及河源、莫门等军。宝应元年(762),“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代宗广德元年(763),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于是“陇右地尽亡”。青海境内的唐代烽火台也随着河湟地区的沦陷而废弃。

青海境内唐代烽火台因军事需要而兴废。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设施,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唐代的政治、军事策略,更是统治阶级在以农耕经济为核心的社会框架结构下的民族观念和对外关系在军事工程中的表现,折射出古代河湟地区与中原王朝在政治、军事上的一体性及社会经济的联系性。目前,随着民族大团结局面的出现,烽火台作为军事设施,在狼烟散尽之后,失落于荒野之中,孤立千秋,伴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而失去了其固有的功能,但其所凝结的烽燧精神却永存千古。

[注 释]

①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8《卫禁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9页。

②《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备御第四》,高宗仪凤二年(677)十二月敕。

③后晋・刘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94页。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⑤⑦⑨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第135~136页。

⑥杜佑:《通典》卷152《兵五・守拒法附》。

大唐平台范文3

【关键词】大众传媒 城市文化 文化名城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积淀。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最重要、最高效的载体,深深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在整个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唐山的各项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唐山的经济影响力将逐步扩大。探讨大众传媒如何承担唐山城市发展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研究大众传媒塑造文化名城的途径及方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用媒体的影响力助推唐山文化名城建设

按照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唐山市把建设文化名城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的要求下,大众传媒应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唐山文化环境的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唐山各新闻媒体应紧密联系实际,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城市文化气息,对提升唐山城市文化品位和水准起到助推作用。

2、用媒体的公信力塑造成熟的城市心态

在塑造唐山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大众传媒要高度重视媒体文化内涵建设,强调干预社会生活、为受众服务、遵守道德规范等;要统一思想,以务实、开放、负责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通过自身的公信力塑造成熟的城市心态。《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环渤海新闻网和《唐山手机报》等几大媒体应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树立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形象,不断拷问唐山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科学、不和谐因素,为塑造文化名城提出理性和科学的建议。

3、用媒体的权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唐山自1990年1月始持续22年开展“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对此,全市各新闻单位加大了工作力度,扩大了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农村有线广播等传统载体,手机短信、单位滚动字幕、地方或单位的网站等新兴传播平台,大力宣传学雷锋十佳事迹,在全市营造“学雷锋、作奉献、全力打造爱心城”的浓厚氛围,在提升市民素质、推进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唐山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广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开通的“六频一网”要清晰分工、明确定位,提高日播出节目总量,搭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播平台。通过频网互动,拓展宣传舆论平台,提升宣传的影响力,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担当起主流传媒的社会责任。

二、成为构建文化名城的先锋

1、重视文化内容的整合传播

整合传播基本要求是一致性和协调性。在城市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①唐山市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对全市的文化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划、运作,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进行统一设计。然后充分利用传媒的特质,在多个传播平台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手机网络上进行传播,构成整体宣传唐山、推介唐山的集团优势和规模优势。

2、建设多元的城市文化传播生态

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观。②这些价值观或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为市民提供了行为的参照,也为媒体提供了指导标准。唐山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流报刊、网络媒体以及手机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应通过多渠道加大对唐山城市精神及创建文化名城的宣传。报纸可以专门开辟专栏宣传介绍唐山的文化,电视台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节目让更多的唐山市民了解建设文化名城的目的和意义。而在议程设置上,既可以是专题板块、系列板块的宣传,也可以是有规划、长时间的宣传,还可以是对一个突发事件的集中报道,从而引导公众朝着媒体设定的议程去关注和思考,使市民时时刻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投身到文化名城的建设中。

3、助推文化产业化

唐山新闻媒体要围绕建设文化名城这一战略目标,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吸引投资的载体,注重与各类资本的对接融合。传统媒体如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必须对接新技术,创新传播形式。唐山的媒体集团也应充分运用数字互动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数字出版、手机电视、手机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

三、构建富有唐山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性因素。③因此,要正确认识全市文化价值潜能,并将其传承与发展。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1、挖掘、传承历史文化资源

大众传媒应以“大唐之山”做好“大唐文化”、“滦河文化”和“远古文化”的探索、发掘、传播和推介。如唐山电视台可以推介唐人文化园、滦南北河水城、曹雪芹文化公园、呔商系列文化产业项目为切入点,制作专题片专门介绍唐山历史文化内容,展示独具魅力的唐山根源文化,着力打造唐山历史文化品牌。对于、曹雪芹、成兆才、张爱玲等历代名人,做好“历史名人”的挖掘、整理和介绍。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也应开设专门的宣传渠道,整合各自优势,构成立体式的新闻媒介,共同对唐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广泛和系列报道。

2、展示厚重的工业文化资源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北方工业重镇”,拥有工业发展史上的“五个第一”。在确立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之后,唐山通过挖掘水泥、陶瓷、煤炭、钢铁等工业文化资源,构建起以工业文化为符号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大众传媒应借此在打造唐山工业文化品牌上有所作为。如为展示“北方瓷都”的风采和实力,从1998年开始唐山已连续举办了15届中国陶瓷博览会,唐山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等主流媒体对此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使“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成为唐山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唐山对外形象的窗口。为动员更多的市民关注、支持、参与陶博会,唐山劳动日报社2012年8月就开展过“两报一网”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的“我为陶博会献一计”征文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还可以在环渤海新闻网开辟《从开滦看唐山》专栏,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展现具有唐山特色的工业文化史,使媒体成为大众阅读唐山工业文化的“实物读本”。

3、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唐山能否成为“文化名城”,要看唐山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宣传的最佳模式,莫过于通过网络媒体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一些大型网站类似于新华网、新浪、网易等都开设了旅游频道。唐山本地的网站如中国唐山、唐山热线,虽开设了旅游板块,但内容乏味,呈现方式单调。环渤海新闻网可以增设旅游频道,进一步扩充内容、增加板块、创新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唐山电视台也可小成本拍摄一系列以旅游为关注点的微电影,全面展现唐山旅游亮点。

4、诠释、强调唐山的文化符号

三十多年来,英雄的唐山人民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铸就了新唐山的崛起之魂。《唐山大地震》、《唐山绝恋》等影视剧的热映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成功提升了唐山在国内外关注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众传媒应以此为榜样,充分发挥自身号召力,协调、组织更多的单位、民盟拍摄真正属于唐山人的影视作品或者宣传片,采取大手笔全面诠释、强调唐山大地震的文化符号。中国网络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大地震幸存者回忆录》、《512汶川地震纪实》便是成功的典例。

2006年6月,由《沂蒙晚报》和《烟台晚报》共同组织的参加过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部分医护人员“重返唐山”活动,引来国内众多媒体的共同参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河北电视台、唐山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纷纷聚焦这次山东部分医疗队员的“回唐之旅”,并以大篇幅报道。国家、省、市三级媒体联动,使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活动的报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唐山大众传媒可借鉴上述经验,报刊、电视、电台及网络四种传媒频繁联动,大力推介唐山抗震纪念碑及其广场、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和唐山地震博物馆这一系列景区,这是唐山的标识,更是唐山精神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现代城市人们的精神食粮之一,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唐山的大众传媒要凭借自身的传播功能和宣传效力,推动唐山文化名城的创建,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合作,推动城市与公众的互动。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大众传媒自当有责任与唐山一起创建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①吴江文,《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误区探析》[J].《新闻界》,2009(1)

②林映梅,《城市精神的文化解读》[J].《教育文化论坛》,2011(6)

③④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8(9)

大唐平台范文4

在5G标准方面,非独立5G新空口标准将于2017年12月完成,2018年3月冻结。3GPP公布的5G进展时间表显示,2018年6月将完成5G标准的第一个版本(3GPP Release 15)。同时,在2017年12月份将增加一个非独立组网的5G新空口的版本,以满足部分运营商在2019年商用5G的需求。5G标准进程在加速。

技术产业方面,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MWC2017)上,世界各地运营商、设备商们展示了各自的5G研发成果。中国移动也在香港发出了2018年构建5G核心网,2019年推进5G无线网建设的声音,有望进一步拉近5G预商用的时间点。

结合工信部5G技术试验验证“三步走”的规划,大唐移动也制定了自己的5G发展战略,积极进行新技术验证、新基站产品开发以及新网络验证等方面的工作。

参与5G一阶段技术测试,

大唐测试结果优异

2016年9月,工信部组织的5G第一阶段技术测试完成,验证了5G关键技术性能,进一步推进了5G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工作。

在此阶段的测试中,大唐进行了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两方面的测试工作。

其中无线部分,大唐利用统一的5G综合验证平台,进行了包括大规模天线、非正交多址、超密集组网三个方面的技术验证测试。大规模天线方面,大唐测试了业内规模最大的支持3.5 GHz频段、支持256天线的有源天线阵列,小区峰值速率超过4 Gbit/s,可支持20个数据流的并行传输,频谱效率达到4G的7~8倍以上;针对物联网大连接能力的提升,大唐引入非正交多址技术,通过PDMA图样分割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可实现3倍以上多用户接入,接入能力得到提升。超密集组网方面,大唐是业内首家实现并验证3.5 GHz频段小基站超密集组网的厂商,在300 m2范围密集部署8个小站,测试结果表明,流量密度>10 Tbps/km2,充分验证了5G对超高流量密度的支持能力。

而在网络部分,大唐搭建了业内首个基于Openflow标准的5G测试系统,测试验证了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控制承载分离以及网络功能重构等技术,实现了端到端的完整系统级验证。

加速5G产品研发,致力构建5G新网络

为了进一步验证5G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正在进行的5G新网络的测试验证,2017年,大唐开发了5G预商用产品,包括5G基站产品以及5G核心网,同时还开发了用于网络测试的5G终端设备。

在基站设备方面,大唐开发的BBU预商用产品具备单板100 M的处理能力,支持5G架构中CU/DU分离功能;大规模有源天线阵列(Massive MIMO AAS)设备适用于室外网络宏覆盖场景,该有源天线阵列工作在3.5 GHz频段,具备64通道、128天线,可支持200 M信号带宽,小区峰值速率、频谱效率等较之4G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能更好地满足5G网络业务的要求。除此之外,大唐还开发了小型化4通道PAD RRU,可用于网络微覆盖及超密集组网(UDN)等场景,该款产品可工作在3.5 GHz和4.9 GHz频段,支持U/C分离、双连接等功能,体积小巧,功能强大。预计2018年,大唐5G基站平台将反向支持4.5G,形成4.5G/5G兼容的商用基站平台。

在5G高频段产品方面,大唐与中电集团合作,开发了一款工作在25 GHz―27 GHz频段的毫米波样机,该设备支持1G工作带宽,拥有较小的体积和较优质的性能,适用于室内覆盖场景。这些基站产品的研发,使得未来大唐或具备5G高、低频混合组网能力。

针对5G核心网设备的开发,大唐主要进行了包括云平台、5G NGC网络新功能、W络功能切片部署与迁移以及5G新形态网络设备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大唐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电信云平台可满足电信业务高吞吐和实时性的要求。在快速部署方面,可实现5G边缘及核心DC的快速部署,满足5G的多样化场景;而相应的操作系统平均延迟为2~5 μs,具备高实时性,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同时,MEC单节点可提供100 G大容量虚拟交换,可堆叠实现400 T的交换容量,吞吐量较高,并且具备400万条5G业务数据大连接能力。在5G NGC网络新功能方面,支持网络功能单元的灵活部署,实现包括SMF、UPF、NEF、PCF等5G功能;网络功能切片部署与迁移方面可实现SSF、Slice-Controller及网络切片生命期管理(上线、扩缩容、迁移、重构、跨DC部署等)等,支持多场景网络切片构建,未来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及应用场景定制网络,帮助运营商快速、高效地服务于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业务。同时,大唐开发了通用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等5G新形态网络设备,进一步构建5G网络云平台。

未来,移动边缘计算(MEC)是5G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在基于5G网络能力开放的MEC方面,大唐进行了先进云平台技术及高性能业务支撑技术的研究,使得第三方应用可被部署到网络边缘。基于大唐统一的云平台,MEC可灵活支持多业务集成及多场景解决方案,兼容目前网络及未来5G网络架构,致力构建5G新应用环境。

为了支撑5G技术试验,大唐同步开发了5G测试终端。该测试终端支持3.5 GHz和4.9 GHz频段的各200 M带宽、4天线4T4R,支持定点和车载等多种安装方式;软件功能方面支持eMBB、uRLLC、mMTC等多场景测试,支持新多址,可模拟多终端接入,支持移动性、增强双连接等功能。同时,大唐联仪还进行了5G仪表的开发,从而实现对5G的系统模拟、业务模拟以及空口测试等。至此,大唐具备了提供5G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

构建5G试验网,大唐全力推进5G系统验证

为更好地验证5G网络及5G基站设备的性能,大唐已经展开了相关的测试准备工作。目前,在北京怀柔进行了站点勘察与建设,将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宏微立体覆盖5G试验网,以进行外场速率与覆盖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完成5G新网络的技术验证。

2017年3月,基于怀柔外场测试环境,大唐完成了业内首次5G低频段宏微基站切换,同时,完成了室外定点速率、移动拉远及4G/5G覆盖对比等测试。此外,大唐携手产业链伙伴启动了大唐5G产业合作伙伴计划,并成立了5G无线网络与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积极构建5G产业生态圈。

大唐平台范文5

找兼职零花费、信息确保100%真实、遭遇陷阱先行赔付、符合要求无须面试直接上岗……正是在这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给力政策加持下,由唐六一团队开发的APP“一米兼职”上线9个月时间就积累了20余万注册用户,其中不乏麦当劳、农夫山泉、小米等一批知名企业。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该平台已经获得三轮共计2600万元的风投资金,保守估计,市值已经突破1亿元。

“未来,我们要打造学生兼职领域的京东,实现产业链的全覆盖!”

头顶光环,唐六一没有丝毫懈怠,平台的“第二场景”设计已经初现端倪。他打算利用学生兼职期间的大数据打造“职商体系”,切入兼职后市场,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实习、就业等学生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

当下,“一米兼职”尚未找到盈利点,但唐六一并不在意,“互联网时代,流量和场景都有了,盈利还会远么?”

流量为王

想找兼职?抱着一摞简历跑人力资源市场?你OUT了!

点开“一米兼职”APP,填写想要从事的岗位、空余时间、目标薪资,系统会自动从2万多条兼职信息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企业。一番精挑细选后,下单,联系企业,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一切都能在寝室搞定。一位使用过“一米兼职”APP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过去做兼职,是企业挑人,现在则是倒过来,感觉倍儿爽。最关键的是,零花费,再也不用给中介费了。”

利用便捷性优势完胜线下传统中介,“一米兼职”与众多线上平台厮杀之时,又祭出了杀手锏――闭环系统,并借此杀开了一条“血路”。

当下,国内大多数学生兼职O2O平台扮演的是一个信息中介的角色,只是简单地运用软件在网络上“抓取”企业兼职信息放到平台上供学生选择,而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后期薪资发放的及时性并不关注。

“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如果没有平台的保驾护航,很容易上当受骗!”

正是看到了学生兼职市场的痛点,唐六一开创了“兼职信息逐条审核”的先河,同时承诺,一旦出现企业单方面少发、不发工作报酬的情况,平台将先行赔付。

更为学生用户称道的是,平台还在一些门槛较低的兼职领域上推出了“米姐保送”业务,学生只要符合企业的招聘条件,无须面试就能直接上岗,这大大缩短了应聘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给力的政策换来了学生客户的趋之若鹜,上线短短9个月时间,“一米兼职”就斩获了20万学生端注册用户,其中10万用户产生过实际交易,活跃度超过50%;同时,由于平台对企业端信息也实行免费政策,麦当劳、农夫山泉、小米等1万余家知名企业也迅速成为平台拥趸。

然而,一片喝彩声的背后却是运营成本的高位运行,由于目前平台收入仅来源于一些特定招聘企业支付的佣金,亏损也就不可避免。

唐六一直言,当下平台并未找到合适的盈利点,但他并不着急,他深知,如果贸然追求流量变现,只会适得其反,丧失来之不易的流量。好在,他的理念得到了平台合伙人以及风投的一致认可。“平台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磨好产品,吸引更多的流量。”

“我们计划到今年12月12日APP上线一周年之际,注册用户数量能够翻10倍,突破200万!”

面对记者的瞠目结舌,唐六一倒是显得很淡定。他判断,发端于2013年前后的学生兼职O2O市场目前正在步入大调整、大洗牌的“窗口期”,一些跟风进入行业的非专业平台已经无力支撑。

“在窗口期,市场能够接受产品出现微小瑕疵,甚至是扩张过程中的‘试错’行为,而互联网行业的窗口期最多不过两年时间,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正是基于这样考虑,唐六一决定趁早走出合肥“大本营”,征战全国市场,从规模上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打造学生兼职招聘细分领域的NO.1。

今年6月起,“一米兼职”开始在芜湖、长春、西安等全国十个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寻求加盟合作,与当地学生兼职中介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将中介掌握的企业和学生资源引流到平台上来。

在唐六一看来,吸引当地中介加盟不仅能够节省一大笔市场拓展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可复制性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扩大平台规模,提升影响力。

而与传统中介加盟收取加盟费、品牌使用费不同的是,手握重金的唐六一将“盈利换流量”的互联网思维发挥到了极致,“一米兼职”不但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会根据流量导入的多少给予中介一定的资金补贴,甚至导入流量在平台上交易产生的收益,“一米兼职”也是分文不取,全部归中介所有,这招显然让众多中介动了心。

“十个城市联动,你说200万用户的目标能不能实现?”解释完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之后,唐六一反问道。

规划第二场景

在这个言必称“风口”,行必“互联网+”的全民创业时代,唐六一的经历显得有些特殊。他既不是毫无经验的草根创业者,更不是“风口”行业的投机者。事实上,在开发“一米兼职”APP之前,他已经在校园招聘领域混迹多年。

大学时代,一次偶然的实习,让会计科班出身唐六一对人力资源产生了兴趣;毕业后,身为大学教师的他会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教授就业指导课程;2009年,他辞职创办一米人力资源公司,专攻线下校园招聘市场。

起初的几年,业务开展得比较顺利,唐六一要做的就是对接高校和企业,举办校园招聘会。据他回忆,2013年以前,每场招聘会都能吸引两三百名学生参加。但之后,形势突变,随着58同城、赶集网等网络招聘平台的兴起,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

2013年3月,唐六一主动触“网”,创立“团招网”,从事线上就业招聘,但无奈由于PC端技术不够稳定,没过多久网站就关闭了。

2014年,不甘心的唐六一卷土重来,但这一次他显得尤为谨慎。不仅召集了一众供职于大众点评网、乐职网、超级课程表的业内精英,还做了600多份调查问卷,对区域内学生的兼职需求摸了个“底朝天”。

最终,79.8%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在校期间做兼职,50%表示曾经遭遇过兼职“陷阱”。这样的数据让唐六一决心进军“高频次”的学生兼职领域,而载体则从PC端转移到更符合学生使用习惯的手机APP。

经过几个月的开发,“一米兼职”APP于去年12月12日上线。本以为产品有前期调研数据和优厚政策作为支撑应该万无一失,可没想到问题还是来了――APP的推广走入了“误区”,“资金”竟然成了流量增长的决定因素,钱砸得多的时候,流量增长明显;相反,流量就停滞不前。

更让唐六一尴尬的是,平台还陷入B端(企业用户)和C端(学生用户)发展不协调的窘境,供与求之间总是找不到一个平衡点。

思前想后,唐六一及时调整思路,不再计较一时的流量增长或是B、C端的拓展情况,而把全部精力放到产品的打磨和完善上。在“产品驱动”战略下,今年6月起,平台的流量实现了稳步增长。

回想起平台最艰难的时光,唐六一不甚唏嘘,他直言,支撑他走下去的唯有对产品的信任和团队对他的信任。与此同时,风投的追捧也让唐六一看到了平台的价值和未来。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一米兼职”已经先后获得三轮2600万元的风投资金。

回顾一年来的互联网创业征途,唐六一最大的感慨是:互联网时代下,不进则退,翻过一座山,等待你的是另一座更高的山,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基于此,即便目前平台流量陡增、品牌号召力不断增强,唐六一也不敢懈怠,“一米兼职”的“第二场景”布局工作已经展开。

“兼职,是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产生很多数据,包括学生的性格、情商、善于从事的领域等,我们将基于这些数据为每个学生打造‘职商体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帮助。”

在唐六一的规划中,“一米兼职”会把触角伸向实习、就业等兼职后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兼职领域中的京东,形成全产业链发展,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

身处万亿规模市场、独一无二的闭环设计、风投资金的热捧……这一切让唐六一明白,“一米兼职”能做的远不止于此。“我们计划用3~5年时间挺进A股市场,成为兼职招聘领域的第一股!”

创业项目如何吸引风投?

Q&A(Q=徽商 A=唐六一)

Q:你认为投资人对哪些领域创业项目更感兴趣?

A:投资人感兴趣的项目无非两类:一是品牌;二是品类。前者指的是规模较大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差异化或者其他特质的项目;后者指的是开拓“空白行业”的创业项目。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创业项目必须要有社会价值以及便捷性,能够实实在在提升用户的体验性。

Q:你认为创业者应该如何吸引投资人为自己的项目投资?

A:在这个创业项目“泛滥”的年代,切忌与投资人大谈梦想和情怀,如果你的项目符合品牌或品类原则,又确实有社会价值,那么不妨用数据说话,向投资人展示现有流量、行业地位和成长性。同时,坦诚地告诉投资人项目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流量变现模式,以及实现这些愿景所需的时间、资金、条件。不要妄图忽悠投资人,因为他们见过的创业项目数量超出你的想象。

Q:对创业企业来说,风投能够带给企业怎样的帮助?

A:在“二八原则”尤为凸显的互联网时代,要么做行业老大,要么被淘汰。所以互联网创业项目前期往往需要用盈利换流量,而风投能够为这种战略模式提供资金支持。

大唐平台范文6

关键词:凤台 茅仙洞 清天观 寿唐关 摩崖石刻 慰农亭 罗平

淮南市凤台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偏北、淮南市的西部,南隔淮河与古城寿县相望,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凤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峡山口就有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动物骨骼和陶器,夏商时期淮夷人在此繁衍生息,西周时建立了有史可考的州来国。但是,由于野外考古发掘工作的滞后,在凤台县境内遗留下的遗迹发现较少。淮南市文物管理所先后通过开展三次(1958年、1985年、2007年)全市范围内的全国性文物普查活动,最近几年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陆续申报了四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可以粗略地了解凤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若干历史面貌。对此,我做一简单的梳理,希望能有助于促进凤台文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凤台县境内现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它们是:

一、茅仙洞、清天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仙洞、清天观,是位于凤台县城南约3.5公里处的茅仙洞风景区内的两个景点。

茅仙洞,秦代时称子期洞,因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茅氏三兄弟曾在此修炼而改名。茅仙洞位于八公山余脉淮上双峰山(古称三峰山)之阳,洞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传说西汉时期茅盈、茅固、茅衷曾在此修道。茅盈,汉景帝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人,字叔申,十八岁弃家入恒山(古称横山)修道,后隐居江苏句容句曲(茅山),修炼兼采药为人治病。相传,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其弟茅固、茅衷也弃官寻之。兄弟三人在此边学道边建观,世称“三茅真君”,茅仙洞也由此得名,故三峰山又称“西茅山”。 茅仙洞踞于双峰山南侧,依山面淮,旷视原野,淮水自东向西倒流,是久负盛名的淝水三湾之地,古往今来,历史演绎,涌现出众多古文化名人,有“碧溪百里传佳话”之说,洞口上筑三茅殿。自汉至今,多次废兴,现保存完好。

凤台县及其东部的淮南市区,西汉时期是淮南国的京畿要地,淮南王刘安曾分封于此。在汉代,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十分风行,上自皇帝下至平民,都召集方士炼丹制药、磨玉食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自江苏的三茅兄弟隐身于八公山上,苦心炼丹就显得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了。

清天观,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秋由当时住持道长苏理纯监修,二进院落并留有碑记。其建筑布局巧妙利用山势建成戒台式宫观,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东西走向中心轴线,汇集了南北建筑风格,有歇山式、悬山、硬山式飞檐等。1985年增建前山门使其为三进院落,现由前山门、中殿、后大殿组成。除右侧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为后期修复。清天观于1984年恢复对外开放。

清天观是在茅仙洞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两千多年来,茅仙洞历经沧桑,几经兴衰,僧道交替居守,几易其名。历代名人辈出,有着丰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至民国时已是江淮一带有名的道教圣地。茅仙洞(清天观)历代涌现出无数名人高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西汉茅氏三兄弟、唐代高僧道树和尚、明代高僧昭果、清代莲谷大师等。清天观道院为道教圣地,是安徽省内三大道教名观之一,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重点宫观,同时又是全国稀有的“佛道并尊”宗教活动场所。

二、寿唐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唐关位于凤台县城南三公里、三峰山东1公里处。关隘现仅存拱形关口,为块石条砖混合式拱券结构,南北走向偏东10度。南北通长18.80米,东西宽2.56米;南向通高4.41米,北向通高3.87米。南向券门两侧各用块石砌筑,共8皮,其高1.96米,块石规格不一,用白灰膏嵌缝;块石之上用条砖起拱,先站砌一皮,再扁砌一皮,然后又站砌一皮,最后扁砌一皮收拱,并向外挑出6厘米。北向拱券做法与南向同,因地势高于南向,因此券门两侧块石砌筑只有6皮,拱券内先用块石砌筑,共6皮,其上是条砖起拱,共37皮,错缝扁砌,白灰膏嵌缝,灰缝宽1-1.3厘米不等。东西两边石墙有收分,比例为10%。拱券顶上现为土墩。

凤台是古代战争中的屯兵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春秋战国时吴楚于此争霸,五代后唐时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寿唐关始建于公元95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兵马被后周军队围困于寿州,南唐主帅石景达率兵救援,据八公山于后周对峙,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为对付南唐的援兵,周世宗命令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相呼应,便遗留下了重要军事要塞遗址――寿唐关。

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得名。传说,北宋乾德年间,赵匡胤率兵讨伐南唐军,结果被南唐大军围困于寿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况危急时,刘金定选精兵五千,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勇解寿州之困,大破南唐。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将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今天楼阁虽已荡然无存,但那雄关漫道仍赫然在目,关下一块突出的巨石上,还留有深深的马蹄印,据说那就是当年刘金定操练兵马时所留下的印痕。

寿唐关不仅是军事上的要塞,同时也是交通关隘。历史上重要的鄂君启节车大道,就从寿唐关通过。这条重要的交通命脉,据说是楚幽王时期修建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尽管这条陆路交通线因科技的发达和桥梁的建筑而重新改道,但基本的路线相差不大,只不过避开了土岗和洼地。可见古人在交通路线的勘测上,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

三、摩崖石刻、慰农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位于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东南侧,北距慰农亭约80米。石刻文字在西硖石南端面淮的东侧峭壁上。摩崖石刻面积27.28平方米,字若碗口大小,由于近800年的风雨剥蚀,现字迹漫漶。

南宋度宗淳熙十年(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南下,兵至寿县正阳关一带,南宋度宗深知硖山口是阻御元兵从水上南下的重要军事关隘,于是“朝廷以银二万两命寿春措置边防”,寿阳都统夏松奉命筑硖石城。筑城告竣,夏松亲书《筑城记》,全文为:“硖石两岸对峙,旧立二城,以为长淮津要。去腊巳城筑东岸,西岸犹榛芜荆棘。今负松弛檄总统舟师,攻剿正阳虎巢,给假。秋,奉阃命创筑,同都统孙位、都统彭宗位,都统孙应武,率步将士,协力用工,不一月城成,以复版图之旧。咸淳甲戊仲秋朔日,寿阳夏松题石。”该石刻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为研究南宋咸淳年间南宋兵与元兵对峙、攻防的历史实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淮南地区在南宋末年的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慰农亭位于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东南侧淮水边侧孤岛之上。慰农亭,又称禹王亭,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四柱方亭,石柱飞檐,亭柱上刻有光绪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杨手书对联,由石匠刻勒于迎淮的两石柱上,文为“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石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该亭柱为石质,共四根,亭栏为石质,亭顶为木结构,亭盖内面中部绘有太极图,顶上有脊兽蹲立坐卧,下有兽面瓦当走檐。临河一面,以两只精美石雕镇水牛头作基础。亭西南侧有一古皂角树。

清初,凤台属凤阳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廷批准,与寿州分设一县,因县北有凤凰山而得名“凤台”,县衙设在今寿县城东北角。同治二年(1863年),移县治于下蔡,下蔡遂改名为凤台,沿革至今。

1992年,因该地水利拓宽工程,致使慰农亭现伫立在西硖石孤岛之上。

四、罗平烈士墓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平烈士墓位于凤台县南平山公墓内。原在古店集,1964年秋迁入凤台县城南南平山陵园内。

罗平(1909-1948),原名罗怀德,安徽省寿县仇集人,于1931年在皖南参加红军,1934年入党,参加过皖南红军游击队,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延安抗大学习,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副团长等职。罗平烈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声名远扬,功勋卓著,全身负伤达72处。其中有: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战;1946年涡阳攻城战,率部一举歼灭一个团;1947年的颜寨战斗,消灭了伪亳县长警备队的一个中队和一个镇公所的卫队,缴获长短枪一百七十余支;以后又进行八里庄夜袭战,伪凤台县长警备队的三个中队如惊弓之鸟,未敢抵抗闻风而逃;1948年5月在凤台潘集区王圩孜(现属淮南市)战斗中,罗平亲临指挥,表现英勇顽强,将新编七十四师一个营打得落花流水,罗平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时年四十岁。

罗平烈士墓现为凤台县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上一篇网络编辑培训

下一篇汪涵语录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