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常在范例6篇

与我常在范文1

林老师年纪不大,自己是教授,先生是诗人,我以为这样的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哪知后来聊聊,竟然是一个非常家常非常生活化的人。这让我有了许多的感慨。

现在,社会对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各方面对老师的素养、对老师的继续教育也有不少的规定,但要我说,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就是要学会生活,会生活,并且热爱生活。我碰到以前的学生,首先询问的就是他们的生活状况,会不会料理家务,菜做得怎么样,有什么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有没有几个知己的朋友,逢年过节走不走亲戚,如此等等。看到学生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比听到他们在业务上取得进步还要高兴。

这样的要求和理想是不是低了?是不是有些太世俗化了?是不是与他们的职业太不沾边了?我不这样认为。要把这些关系说透,认识到会生活对一个老师的重要性、对教育的重要性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也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中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其日常生活则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贡献、杰出,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相应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趣味、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无所不包,它涉及了人们与这个世界,人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与我常在范文2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改革 概念解读 具体特征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018-02

一、概念解读

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提出了“新常态”,这是国内首次用于描述经济状态的提法。强调:“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而在国外,将“新常态”用来概括新的经济发展状态的提法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开始兴起的。

实际上,国内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解读不是相同的,欧美国家认为“新常态”指的是后危机时代全世界的整体经济特征,而这些特征包括“经济的低增长、低投资回报、高失业率”等。西方认为所谓经济“新常态”是在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增加的背景下,社会经济体制与政策等开始“向左转”,强调的是对诸如金融市场等市场机制的约束性,分配的公平性,同时提高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是通过改革,使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正常化,从根本上实现国家对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由高速但不均衡、不可持续、不协调、效益低下的状态向速度合理、既均衡又可持续、高效、协调的状态逐步发展。用四个字概括即为“增效提质”,而要实现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改革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与新趋势体现在:增长速度将变缓,发展方式从粗放快速的增长模式向以质量效益为第一诉求的增长模式,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逐步转变为中高端水平。

二、具体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对经济发展的质量不够重视。现阶段,我国正逐步脱离这种状态而步入一个新阶段,在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时也追求一种稳定的经济发展状态。中国经济新常态与西方“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的新常态不同,也具有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经济结构的优化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粗放式发展虽然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但是这也将很多问题掩盖。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资源消耗过快但产品产出数量与价值却较低。此外,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自主创新,发展成果中科技创新的作用成分较少,使我国对他国产生了技术依赖性,往往受制于人。

新常态下,我国将深度优化经济结构,新兴产业将得到很大发展,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缓解。从2005-2015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关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以砦夜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的GDP比重逐年降低,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最终将占主要地位。这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良好体现。

(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新常态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增长速度放缓,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从改革开放至2010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而从2010年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步下降,GDP增速逐年放缓,这表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稳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之前,我国经济增速将会维持在6.5%至7%之间。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这并不是经济质量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调整发展节奏。

(三)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新常态的另一大特征是经济驱动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投资有着密切联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出口导向型模式等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说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属于投资驱动的阶段。从2009年开始,由于外需大幅萎缩,出口受阻,大量的投资活动与产出比例失调,经济增速亦随之下滑。面对能耗过大、资源利用存在瓶颈、内需利用不充分等困难,一种新的增长驱动力逐渐兴起。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正如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所提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增加就业,又能增加人民收入,利于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与公平正义。

(四)更多的风险与挑战

风险与挑战增多也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一大特征。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卓越成果但其背后埋下诸多隐患,步入新常态之后要面临很多风险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经济减速。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基础并不雄厚,经济增速放缓必然会给社会主义市场带来冲击。若经济减速呈波浪式的忽快忽慢,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也将会一波接一波,所以新常态下的经济减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是一种风险与挑战。

2.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过度投资的直接后果,近年来水泥、钢铁等行业的萧条,就是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典型代表。这些过剩的产能将何去何从成为一种挑战。尤其是东三省等以重工业为发展依托的地区,去产能的过程以及去产能之后如何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一个重大挑战。

3.金融债务风险。在“旧常态”中,房地产对促进我国GDP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房地产与银行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而且大多房地产企业的债务数额往往特别巨大。随着房地产的不景气,其债务风险日益增加,不但对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亦随之锐减,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也因此受到影响。所以,金融债务风险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

4.创新驱动面临的风险。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能否顺利进行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体制改革、管理改革能否有效推动创新的发展,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能力能否提供足够的动力等,这些问题对于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也是重要风险来源之一。

三、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之路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常态下我们的经济发展要着重从“提质”、“增效”、“升级”三方面来开启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常态下的种种风险与挑战,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的步伐,全力以赴稳步发展。

1.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所谓“提质”就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新常态下单位GDP的增长将会消耗更少的资源,排放更少的污染物。在各大产业结构中要逐步降低制造业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消费成为新常态下的增长主体。同时,逐步将落后生产力退出历史舞台,重点促进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在资本市场中,要建立与完善经济体制,形成健康的资本市场,以利于企业融资信贷,这既有助于新兴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实体经济的生存。

要想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就必须扩大消费。我国人口众多,在扩大消费上较有优势。因此,我们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扩大居民消费以拉动内需。这就需要相应地提高居民收入,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调整。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福利薪酬体制,完善各类技术设施,逐步将知识、管理与技术等纳入分配机制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2.增加发展效率。“增效”即为增加发展效率。在创新作为主要经济驱动力的背景下,发展效率的增加应着重从创新着手。科技与创新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投入来更大程度地推动经济增长,因而是增加经济发展效率的关键途径。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较好发展成果,但是由于行政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科技成果与资源仍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新常态下我们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将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切实将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纲领下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除了科技创新,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也同样重要,通过创新让制度体系更加灵活充满动力,才利于进一步高质量的改革开放。我们要积极探索诸如上海自贸区等新的思维模式,跟上新形势下的发展步伐,激发市场活力,增加经济发展的效率。

3.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升级”指的是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顽疾,虽然我们一直在致力于调整与改造,但产业结构已然问题不断。工业虽然大但是不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不快……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新常B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是自主创新,将技术进步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树立世界品牌。此外,要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与任务,制定落实措施。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投资的方向。对于外资,仍要积极引进,但要通过相关政策导向,使外商投资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致,改善外商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吸引外资时将以往的规模诉求向质量诉求转变,选择性地引进外资项目。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GDP增长速度的减缓,我国逐步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将逐步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同时经济发展也将面对更多新的风险与挑战。新常态作为一种客观形势存在,我国的社会价值取向一目了然,需要我们从主观上判定战略方案,调整战略思维与心态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了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我们要在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通过创新来增加发展效率,同时对产业结构进行持续升级改造。

总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更上一层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陈鹏.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城市规划,2015(11):9-15

[2] [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沙菲尔.稀缺:我们是如何陷人贫困与忙碌的[M].魏薇,龙志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 张秀生,王鹏.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问题,2015(04):6-12

[4] 郭旭t.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GDP中高速增长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02):5-9

与我常在范文3

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明明各不相同的材料,写来写去却总是那几句话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始终不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素材的累积就是生命记忆的绵延,材料的分析就是生命与生活的认识与理解,笔墨的流淌就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一个真正严肃生活着的人,一个深刻理解生命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积累素材、分析材料这种说法,他提笔就写,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思考忧虑,他的性情气质……尽在笔底奔流,这样的文字是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因为他本来写的就是生活与生命。而我们的学生何曾有过对生命与生活的深刻认识呢?又何曾真正明确地为自己生活过呢?可怜他们过着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别说是深刻,就是正常亦不可得,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写出真正的生命文字呢?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过着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完全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道德至上主义等意识形态所左右,导致思维单一,再加上家庭和学校教育对他们的个体生命完全施行一种集中营式的管理,他们与复杂变幻的外部世界是脱节的,所以根本无法从那个外部世界里感受到自己所受的教育,这是一种非生活、非生命的教育。

所以,要想真正写出好的文字,首先就得有对生命与生活的正常认识,再次得有基于这种正常认识的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价值判断与剖析,另外,还有对自己平时所写作文材料的基于生命热度的反思。

中学生的写作素材一般是给定的,即使不给定,无论写什么题目,教师总是对主题予以道德化引导,所以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写道德八股文,无论是写什么道德价值,最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种道德价值无所不能,能成全人,成全国家,成全民族。今天写心灵的选择,要选择诚信,诚信能解决一切问题,举几个正面的例子,再举几个反面的例子,正反一对照,诚信就是好,比智慧、财富、能力等等都要好,没它不行,没别的没关系;明天写淡泊,也是这样一个写法;后天写责任,自然还得这么写,其实换个词就行了。这样写来写去,能不老是那么几句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吗?这是多么荒唐啊!这是写作文吗?这是作贱生命。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真正的道德感吗?他们不成为道德虚无主义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正常的、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吗?他们的思维不平面化而成为思想,那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他们还能有基本的情感感受与倾诉能力吗?他们不粗野迟钝,成为空心人,那才是怪事。

我想,学生要想写出真正的文章,就得认识生命与生活。其实,认识生命与生活并不难,尊重常识就行。关键是我们被长期的高蹈的意识形态教育弄得不懂常识了。什么是常识,常识就是关于生命的最基本的正常认识。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加衣,脏了要洗澡,要有住房,要受教育,要说话……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是自然法则,是天赋人权,人要争取、捍卫、发展,这就是基本的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物质很重要,绝不是光有诚信之类的精神或道德糖衣就行了的。有时候,精神一个钱不值,而一个钱可能就能救我们的命。从这里更可以看出来,所谓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的吃饭权、住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等。说到底,所谓常识其实就是关于生命权利的理解与认识,这些认识是一个系统,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上面所说的生命的基本权利。但是这些权利我们经常会失去,所以还要有另外的权利作保证。什么权利呢?言论自由权、参政议政权、选举权、监督罢免权。这些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起源于一个更为基本的常识性思想:人活着,其实就是一个权利有无与多少的问题。那么,法律高于一切,就当成为每个公民深刻认同的常识公理。当然,法律高于一切,并不意味着就能管住天生趋于腐败的权力,法律高于一切必须首先确保一切公民权,也就是上述一切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要成为法律认定的公理,其次,还要有限制权力的制度安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道德虽然重要,但并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能够解决的,是法律。

总之,常识是无比丰富的,有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是所有常识的基石;有关于生命与政府权力关系的,是所有常识的内核;有关于制度设计的,把权力关进法律与制度的笼子,这是人类思想史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使人的生命尊严有了永久的力量性保证,使人的生命伦理不断趋向更为合理的存在;有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这些思考使人类关于生命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使人类的生命伦理日益周密精细……一言以蔽之,只有把握这些常识,人类才能趋于合理的生活。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常识在思想层面的把握总是逻辑地导向其他常识在思维层面的生成,而思维层面的常识生成又会逻辑地导致其在制度与法律层面的物质化力量的生成,也就意味着一种人性化的、合理的生命伦理的生成。这就是说,所有这些常识真正地支配了我们的生命伦理,那么,我们就有福了。

所以,这些基本的生命常识必须要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说穿了,要想真正地好好活着,就必须是一个拥有一切正常生命权利的公民。只有公民才能有人的正常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才能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我们把个体生命对生命的正常认识称为人的理性能力,人拥有了理性能力,就明白人的权利是生命的内核,没有了这些权利,生命就是一具空壳。当然,人的理性能力不是天生的,他来自于教育,所以,人性化的教育、尊重生命常识的教育是人的理性能力成长完善的保证。人若在人性化的教育下有了理性能力,能够明确并守卫自己的神圣权利,才能明白,只有在一切权利都有法律保障的社会,道德才具有强大的伦理力量,否则,道德会变成伪道德,甚至非道德。只有这样才会明白,一个人活着,其实是一种自我成全,并在自我成全的基础上成全他人与社会。

如果所有的常识真的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我们将顺理成章地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与否的最好检验。因为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或者说,我们自身对常识的认识、践行、守卫形成了我们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这种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与他人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互为镜像,将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认识生命常识,促进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事实上,我们的写作素材其实就是他人的生命与生活,是他人生命伦理的文字载体,我们对这些材料的理解认识与分析判断其实就是基于我们所持守的生命常识对他人生命与生活的观照与审视,这种观照与审视本身就是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生命经验的交流互渗,是不同生命伦理的碰撞融合。观照与审视他人,也就是观照与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将因此而丰富对生命的认识。

与我常在范文4

关键词 中国佛学 和谐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地位日益凸显,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有话语权。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这些社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从某种程度上阻碍我们顺利地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利用中国佛学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佛学的主要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1 社会管理与和谐的含义

简要的说,社会管理是系统研究社会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社会管理的客体包含人、财、物、事等,其中人是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

国家主席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表述如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主席的表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可想而知,和谐社会管理与构建是一项宏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本身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和谐应该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和谐社会亦应当是人类共同期望的理想社会。

2 佛学定义

佛学即是心性学,即心理学。他是研究人类、众生心理活动规律的哲学。注重对人的思想进行规范管理。

3 佛学与社会管理功能互补分析

社会管理学对人类外在的肢体行为具有约束规范指导作用,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积累和社会管理经验的延续与进步,他侧重对人类外在行为进行管理;而佛学则侧重对人类心理即外在行为的源头进行根本约束。这是两者的侧重点所区别。

4 当今社会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如:食品安全、物价、腐败、教育、环境保护等。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社会问题是改革开放中伴随的必然现象,唯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措施,力图突破才是正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兴盛在中国,并且独成体系,具有中国特色。佛教在这2000多年里,已经和儒道共同融合成中国文化的重要血脉。佛学具有浩如烟海的典籍,包罗一切的哲理体系,完整的轨范仪式,从古至今,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佛学必然会对和谐的社会的构建继续起到巨大作用。

5 中国佛学的主要思想及现代价值

佛学的主要思想主要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佛学诸行无常的含义。《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万法没有是常住不变的,用现代话说即是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因此说是无常。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讲,宇宙万物诸法刹那变动不止,既然是时刻变动,就是无常。所以,人觉经和阿含经上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有聚有散,有生有死。万善同归集则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所以无常;诸法缘生,所以无常。

其次,解释无我观点。按照佛学观点,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我的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说「无我。

按照佛学观点,世人一味贪嗔痴无非是执着身体思想为我,以假我为中心的结果是社会逐渐蔓延出无量虚假存在。佛学认为,人们平常执身体为我,以明明有我之身体存在。然试为逐一观察,其身体中之属于地者为我呢?属于水、火、风者为我呢?全体为我呢?脑质、神经、五脏、六腑为我呢?如一一为我,则我亦多矣!若指人之形状为我,其形状由少而壮、而老、时时变迁,亦不可名为我;以数十年相续不断为我,则数十年前、或数十年后,何以无我?况时间变化无常,有何自体?其实人之身体,秒秒都在新陈代谢,试问前秒钟的肉身与后秒钟的肉身一样否?一年前之我,三年后之我,甚至每秒钟的我的肉身都不一样的,如此一生中的肉身千变万化(无常),到底哪一秒钟的肉体才是真正的我呢?所以痴执肉身是我的观念是错误的。或许有人会说,肉身虽不是我,可是在我的身内,确实有我的思想,而那个思想就是有我。我们的思想,前念后念,念念相异,忽东忽西,昨日认为对的,今日也许就又了,前念认为错的,后念却又认为对了,如此反复无常,颠颠倒倒,到底哪一个思想才是真正代表我呢?

通过以上对佛学的无常无我理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人们能洞澈肉身、妄念之无常、无我,便不会认假为真,便在极大程度上遏制等自私自利的行为,国家政府部门则一心为公,积极进行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其他任何行业则必会效仿。如此假我破,则真我立,则自然没有自私自我的颠倒执著而去广造一切不合理的不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行为,从而开辟创建人间净土。体悟无我义之人,即不会再被自私所覆,而解脱因自私所引生出来的三毒与名利缰绳。如古今中外精神流传不朽之大忠大孝与贞洁廉明之人何以能舍己救人、杀身取义、顶劫护道?此皆是领悟无我后所生起的公心。

6 中国佛学人间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净土思想在大乘佛教理论体系中随处可见。在近现代,涌现了很多具正见、具远识的佛门高僧对佛教进行了应时、应机、应理的改革和创新。他们的主要思想即: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高僧太虚法师说:“佛学所指的净土,是指一种良好之社会,或优美之世界。土,谓国土,对世界而言。凡世界中的一切人事物物理心理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者,即为净土。”

从社会学的概念来分析,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它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物(包括一切动物)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具体包括:经济与精神,体能与智能,物理与心理,政治与民主,有阶层无差别,愿望与现实等的和谐。

总体说,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晶,体现人类众生共同的美好愿望。从佛教人间净土的层面看,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己、与他人、与自然这三种关系,三种关系协调至圆满无缺,社会即能和谐,人间亦成净土。

7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佛学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缔造和谐世界,创造人间净土的伟大工程上具有一定作用,佛教人间净土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佛学的理念倡导在诸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都有相通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与我常在范文5

一、“题材”电视剧的

历史性崇高

“题材”内在的囊括了中华民族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内忧外患之中团结一心、英勇不畏、奋斗不止的红色精神的集中表现。崇高在其中作为审美范畴,不仅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到自我精神活力的焕发,血热上涌,体验到肩负责任刻不容缓的感觉。崇高精神是中国当代主流文化的关键词语,作为体现美的本质的经典范畴,一直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社会文艺所推崇,在当代文化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崇高在一定范围内是非日常化的一部分,是人的社会实践超越平凡现实的存在方式。

“题材”电视剧的主要特征即崇高,是内容和形式双方面的崇高。崇高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为当代大众所熟知,无论是对于中华民族还是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都有着莫大的贡献,享有崇高的地位。同时,“崇高”作为重要的审美范畴一直是电视剧主流审美形态,在“题材”电视剧中以非日常化的历史宏大叙事方式予以展现。如《长征》中与战友在暴雨里趟过泥泞的草地,众人疲惫,而挽起战友们高声唱起《国际歌》,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激起观众心中崇高的精神力量。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红军东征》《八路军》《新四军》等电视剧展开了一幅幅宏大的史诗画卷,集中表现了在战争的不同时期的真知灼见和运筹帷幄,描述了与战友之间的深切友谊,向观众再现了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难险阻与困难重重,越发衬托出的伟大形象。“红军三部曲”以史为镜,抚今追昔,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宏大叙事背景,史诗般地再现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中与红军完成奇迹般的伟大征程。电视剧所描述的均是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基本上严格遵循历史,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表现出带有强烈历史性的崇高精神。

二、后现代语境下非日常化与日常化的对立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世界上重要的思潮,继承和发展了现代性对传统的颠覆,并将其推到极致,又表现出对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主义引领了全球的“文化转型”,即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话语的颠覆,对中心、秩序以及权威的消解,能指链条的断裂导致语义成为滑动的游戏,使知识与社会的原本结构和层次具有模糊性和断裂性从而丧失了其中心地位。以日常化的平庸经验来消解和颠覆非日常的精英文化,一元中心走向了多元化,精英文化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文化,即消费文化的兴起。在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题材”电视剧的非日常化遭遇了消费文化日常化电视剧的狙击。“题材”电视剧遭遇了后现代主义,非日常化的崇高撞上了日常化的消费文化。

在日常化的基础上,消费文化在电视剧与受众之间充当引路人,培养和构建了电视剧庞大的受众群体浅表化的感性需求。在消费文化的大潮中,无论就数量上和受欢迎程度而言,“题材”电视剧的崇高处于大众的视野的边缘。消费文化以日常化的方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需求和空虚的精神,给日常欲望塑造不断滋生和满足的幻象。非日常化的道德与精神丧失,人在社会中倍感彷徨,追求日常化和符号化的自由、自恋与自我满足。比如,穿越剧与偶像剧的风行,主要是碎片化剧情的堆积,代表着对英雄的祛魅以及历史的消解。

针对日常化对历史的消解和英雄的祛魅,“题材”电视剧,如《长征》与《八路军》等,带着对崇高的弘扬和英雄的歌颂走入了民众的视野中,集中表现了在非日常化的战争时期所表现的出真知灼见和对事物发展的运筹帷幄,向观众再现了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难险阻与重重困难,以此衬托出这位“史诗作者”的伟大形象。一个民族断不能缺少英雄、缺失崇高,若在琐碎的日常化中深陷,民族将缺失信仰、丧失希望。“题材”电视剧以崇高的英雄形象对消费文化所推崇的日常化予以抨击。在文化转型时期,英雄主义与崇高精神的重建,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存亡,也是“中国梦”先进文化的表现和追求。《开国领袖》《东方》切实地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及建国初期这段特殊时期里,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心路历程与伟人风采,再现了新中国创建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功及其公正廉洁和知人善任的领袖气度。《延安颂》与《新四军》等电视剧中,描绘作为不畏艰险追求民族自强和国家独立,再现作为领袖人物的顽强革命信念,为中华民族的自由和人民的解放而不懈奋斗,表现出其人格魅力与杰出品格的崇高性。在这类型电视剧中,大都称之为“”或“毛委员”,其称谓即显出非日常化的特性,代表着理性和与众不同。“题材”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国家形象,在社会文化转型中不以娱乐为上而是重现崇高,再建信仰。

然而,“题材”电视剧中的非日常化,如,的泰然、睿智及其红色精神等,其主要内容,即革命历史之中的崇高精神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传播,却不甚理想。《庄子·外篇·在宥》道:“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世俗的人,都乐于见到人与我相同,而厌恶人与我相异,与我相类似的人或事,即日常化则乐于接受,与我不同的人或事,即非日常化,则没有兴趣,而心中渴望自己出众,即渴望自我的非日常化。这本身即是一个矛盾:大众沉浸于日常化的琐碎与感性中,却期待着自己能够成为非日常化的表现。于是,缺乏批判性的大众在后现代主义的日常化中感受着虚无与彷徨,在日常化中渴望自我的非日常化。日常化与大众消费紧密关联,传播着无深度的类似性,以吸引大众,以感性消解非日常化的历史与崇高。

三、非日常化与日常化的发展与杂糅

“题材”电视剧面对日常化步步为营,其表现的非日常化与日常化也趋向对立与统一。在对立的维度下,“题材”电视剧在非日常化的持续深化,表现革命历史与英雄形象,称之为“题材”史诗剧。 “红色三部曲”中的《长征》精心营造长征环境,追求波澜壮阔、气贯长虹的非日常化品格,构造史诗的形式,以教条主义的错误衬托的英明决策,再现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垂败而功成的完美神话。《红色摇篮》以人情、人性和情感将一个个革命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在国家动荡时代、生死存亡的时局中,党的发展到巨大的阻碍和挫折,以此突出坚守中的沉稳与淡然,面对质疑与打击的泰然和宽厚崇高品格,再现了一个共产党力挽狂澜的不屈精神和雄伟气度,对革命历史与英雄人物予以诗意表现。特别是《红色摇篮》中临时中央政府最后的会议上,一席话使得闻者无不昂扬斗志:“我们在这片红土地上奠定的革命道路、建党思想、执政观念和治军原则四块基石,终将会构筑起新中国的大厦。”《八路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表现了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史诗性地再现了八年抗战的辉煌历程,颂扬了中国人民为国家、为民族顽强不屈和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该类型大都取材于重要历史事件,如长征、抗日以及抗战,允许虚构,但严循历史,即莱辛的“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在史诗剧中主要塑造睿智的革命领袖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形象,以自由、责任、奉献与坚守等主题在电视艺术中呈现崇高。“题材”史诗剧力求再现历史,以此弘扬革命精神和民族力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批判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对历史和英雄的消解。

这源自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批判,针对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下电视产业的不断膨胀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电视过多的生产了威胁我们真实地感知现实世界的影响与信息。符号文化的胜利导致了一个仿真世界的出现,记号与影像的激增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的差别。”①照此下去,将导致历史消解、真实的丧失,人类现实社会的解体。“题材”史诗剧以浓墨重彩渲染革命历史和革命英雄,深入挖掘其非日常化的本质,以史诗形式再现抗战救国的革命历史中代表共产党人的宏伟气度与红色精神。以历史真实的强化,反抗“仿真世界”的消解,延续并发展“题材”的历史性崇高。

日常化与非日常化作为矛盾是暂时对立,统一是趋向。“题材”史诗剧亦然,是以电视剧影像符号和非日常化的方式,对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日常化和符号化予以批判。在非日常化不断自我深化和对日常化批判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日常化。在“题材”史诗剧中不仅是对非日常化的革命自觉与理性予以渲染,同时也描绘了以及其他革命者的日常化感性。

“题材”电视剧在历史的空白处进行诗性发挥,在日常化中展现平凡的一面,当然还有非日常化的伟大的一面,称之为“题材”日常剧。《少年》所表现的是一个伟人孩提时代与成年的界限,的童年必然是异于常人却又不超越人之常情的,也与伙伴们偷偷下河洗澡,怕挨打而离家出走,充满童真的与私塾先生论辩,善良的小手捧米送给乞讨的祖孙,均是童年在日常化表现。来自普通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简单却又难得的品质如诚实、勇敢和正义,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以此对大众消费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如自我与享受,予以批判。

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恰同学少年》大结局在中央一套收视率是9.86%,打破了“一套黄金时段”的收视记录;《新闻联播》还连续报道了该剧。《恰同学少年》达到如此的全盛,源于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以在长沙求学为背景,选取学生时代这个创作空白,刻画未来领袖不平凡的品格,如胸怀天下、勤奋刻苦、知行合一,展现了伟人的不随波逐流。在剧中为人代考作弊,偏文科厌理科以及朦胧爱情又将描绘成一个平凡普通的青年,似乎与我们并无不同。无论是的优秀与众不同的领袖气质还是其青春期冲动与向往,均属于日常化的表现。的心怀天下,从其不喜李煜《浪淘沙》,偏爱杜甫《春夜喜雨》里的“润物细无声”中悄然铺开;勤奋刻苦不仅表现在成绩优秀上,在读书读报时的刨根问底,也在一周抄写杨昌济老师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知行合一、关注社会,在长沙城面临兵祸,全城恐慌而仓皇逃命时,挺身而出,带领一师学子们将三千溃兵的枪械全部缴获,使长沙城免遭涂炭。

《恰同学少年》创作的初衷,便是对当下的教育问题的感触,针对消费文化与青少年自我中心,进行批判和对比,从而为受众展示出真实的价值。鞋这个日常化的意象在剧中有多处表现。徐特立艰苦朴素,身正为范,位高权重却穿草鞋授课;刘俊卿的父亲为杂工,妹是佣人,自己却追求奢侈而不顾家庭困难以高价买高档皮鞋;拿着杨昌济给他买鞋的钱,为理性与文化,放弃代表体感舒适的千层底布鞋,购买了书籍《伦理学原理》。三者一出,高下立显,紧贴生活、悄无声息地在日常化中批判享乐主义和浅薄的自我表现。

“题材”日常剧《恰同学少年》中日常的非日常化,贴近生活,以理性直面矛盾,强调自觉、自立和自强;同时其非日常的日常化,凸显生命意义,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自身完善的渴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消费文化进行批判。大众在彷徨中,感受着一致的消费文化的日常化,却期待着自我的与众不同。《恰同学少年》在日常化中直面现实,提倡崇高,指引受众走出空虚和彷徨,走向自我批判和自我升华。

四、在高雅与大众文化之间架一座桥梁

“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是为了提升观众的精神文化层次,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但绝非一味迎合。主旋律的电视剧是弘扬主流文化,塑造社会集体价值观,鼓励积极健康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电视剧。“题材”电视剧再现其形象及崇高的精神,鼓舞人民奋发前进,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梦”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题材”电视剧是主旋律中的主旋律,让民众了解和认识真实历史,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引导民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有突出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必然包含着日常化与非日常化的对立,即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以往的“题材”电视剧大都注重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刻画的英雄形象,传播和弘扬红色精神。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下,消费文化对历史祛魅、消解以往占据话语权的精英文化,非日常化被搁置,大众消费文化盛行。

日常化与非日常化的对立在“题材”电视剧中体现为史诗剧和日常剧的转向,两者共同点即对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批判和反抗。在史诗剧中,强化历史背景,以史诗般的宏大气势,多层次立体化的阐述历史,并以此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批判后现代主义对历史与英雄的消解,唤起大众对崇高的向往。在日常剧中,在强调具有节点历史事件的前提下,淡化了历史背景,紧贴生活,直面当代社会问题,批判消费文化,以非日常的日常化赋予其新的时代色彩,让红色精神“润物细无声”。“题材”电视剧中的日常化与非日常化的杂糅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一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追根溯源,只有在在双重性的杂糅中,作为“人”的观念和信仰的发展对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方能得以表现。当然,这个“人”观念的变迁与发展必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应当从革命历史中努力探寻和汲取生命轨迹中的丰富养分,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热点表现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以日常化和非日常化的有机融合在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唤醒大众对自我提升和灵性精神的追求,铺设一条更为宽广的,走向大众的路。

注释: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与我常在范文6

我叫王玉,33岁,家住纳雍县雍熙镇织纳路68号,2000年,我大专毕业后,成为纳雍一中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在工作中,我认真努力,积极向上,多次得到学校肯定和奖励。2002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班组管理中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通过认真学习,我于2003年考入贵州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深造学习。在此期间,我又获得2003-2004年度贵州省教育学院中文系“三好学生”的称号和2004-2005年度贵州省教育学院“三好学生”的称号。

在生活中,我同样以一颗积极进取心对待生活。我从一个只会读书不会理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工作能力强,生活能力强的好媳妇。我是家中的幺女,父母较为疼爱加上自己一直忙于学业,对家务事一窍不通。2006年我与丈夫结婚后,从来不会做家务的我认真向婆婆等长辈请教、学习。通过锻炼,我不仅能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亮、干净整洁,而且还能做好几个拿手的菜,成了婆婆的好助手。

结婚时,考虑到婆家建设新房欠款,我与丈夫商量后,决定将婆家给我的彩礼钱送回婆家作为新房建设款,而我与丈夫则利用我们的工资置办了其他结婚用品,此举拉近了我和婆家的距离,为我和公婆的和睦相处奠定了基础。

结婚后,我与丈夫没有单独居住,而是与公婆住在一起。丈夫是一名警察,工作性质特殊,整天忙于工作,顾不上家,我便担当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工作之余,我总要挤时间为公婆洗衣、做饭,陪伴老人说话、娱乐,而公婆见我工作繁忙,也主动为我带孩子,做好饭菜等着我下班,大家你敬我爱,和睦相处。

中国传统是百事“孝”为先,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平日非常注重对公婆的孝道。逢年过节或是公婆的生日,我总要为公婆准备礼物,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却是十分适用。每次收到礼物,公公、婆婆都非常开心。婆婆总说:“儿媳比儿子强多了”,公公对人对事要求非常严格,也常对人说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就是这样,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公公、婆婆一定要留着等我,我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公公、婆婆比我还急。我怀孕初期已近冬天,经常感冒,公婆想到可能是家中气温低的缘故,就专门为我买了一个回风炉放在我们的屋子里,并经常为我把火添旺,我也真的就再没有感冒了。为此,丈夫还非常嫉妒我,常笑言我比他地位高多了。

我不仅与公公、婆婆的关系相处得好,与婆家的亲友的关系也相处得十分融洽,谁家有个大务小事,我一定尽力帮助,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就主动承担家中小孩子的学习辅导任务。我的真诚得以回报,家中无论大人、小孩,有什么事都愿意找我诉说,听听我的意见,并且也真心的关心着我,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家人也及时为我排忧解难。

由于我十分注重家庭关系的协调,我的父母与我的公婆关系也非常和谐,两亲家经常相互往来,增加感情联系。

人们说“养儿才知父母恩”,自从女儿出生后,我更加体会到做父母的不容易,对自己的父母以及公公、婆婆更是多了一份感激与敬重。

上一篇文书写作

下一篇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