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病范例6篇

情志病范文1

【关键词】  奔豚 情志病 关系

    奔豚为古病名,又名贲豚、奔豚气。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后《难经·五十六难》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喘逆、骨痿、少气等症。多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现代医家借鉴古人治疗奔豚的理、法、方、药,结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的方法,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当代情志病,每获良效[1~3],究其原因,奔豚与情志病在发病机理和症状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

    情志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心藏神,在志为喜;肝藏魂,在志为怒;肺藏魄,在志为忧;脾藏意,在志为思;肾藏志,在志为恐。这些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而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脏腑功能的正常是情志活动正常的保障。情志活动又反作用于脏腑功能,当人情志过激时,可损伤心神,因心主神明,情志之变必先 影响 到心;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而致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常,则邪容易乘虚而入,产生诸种病证。

    奔豚的发生与情志密切相关

    文献 中早已有关于情志引发奔豚的记载。《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载:“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 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夫奔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伤志动,气积于肾而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车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饮食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

    奔豚的发生亦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脏腑功能失调是奔豚发生的病理基础,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

    肾气奔豚《难经·五十六难》云:“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知奔豚发于肾。《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第3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此条乃误汗肾气乘外寒而引发奔豚,汗出过多而阳气受伤,寒邪从针处侵入,阴寒内盛,上凌心阳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至心下。其病机有关心肾两经,当内外并治,外用灸法,温经散寒,内服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以降逆气。其他 文献 记载还有《医宗金鉴》:“烧针即温针也……加针之时,心既惊虚,所以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金匮要略论注》:“此言太阳余邪未尽,而加奔豚,兼又核起者,立内外两治之法也。……奈烧针则惊发其奔豚之气,所以气从少腹上至心。……故以桂枝汤主太阳之邪,加桂以伐奔豚之气。而赤核则另灸,以从外治之法,庶为两得耳。”《金匮要略心典》:“此肾气乘外寒而动发为奔豚者。发汗后烧针复汗,阳气重伤,于是外寒从针孔而入通于肾,肾气乘外寒而上冲于心,故须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而以桂枝汤外解寒邪,加桂以泄肾气也。”《金匮玉函经二注》:“奔豚,北方肾邪也。烧针令汗,纵不合法,与少阴何与而作奔豚?盖太阳相与表里也。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吾知前此之邪未散,而后此之邪复。”

    肝气奔豚仲景论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因为惊恐恼怒而致肝气郁结,化热上冲,故见气上冲胸、腹痛;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则少阳之气不和,故见往来寒热,是肝气奔豚的特征。治宜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方中重用甘李根皮,据《别录》记载:李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奔豚气。葛根、黄芩清火平肝,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当归、川芎养血调肝。

   

其他文献记载还有《金匮要略浅注》:“此言奔豚由肝郁而发者,当以奔豚汤平肝气而去客邪也。第此为客邪立法;若肝脏本病发作,以乌梅丸为神剂,此即《金匮》之正面处,寻出底面也。”《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盖谓肝主风,风为阳邪,肝风生火而上逆,则为火逆之奔逐也。”《金匮要略心典》:“此奔逐气之发于肝郁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肝欲散,以姜、夏、生葛散之;肝苦急,以甘草缓之;芎、归、芍药理其血;黄芩、李根下其气。桂、苓为奔豚之药,而不用者,病不由肾发也。”

    奔豚与神志病都以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基础,与肝肾关系尤为密切。情志之变使其心气内虚作为诱发因素,内外相引,而发奔豚上冲心,故而临床表现以气起自少腹,上冲胸咽,其状若奔豚为特征的情志病即可按奔豚证辨治。

 

情志病范文2

1情志与人体生理

情志是情绪和意志的总称;主要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意志(神、魂、魄、意、志、智、思、虑)。它隶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是生命机能的一种表现。生理状态下的情志变化,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没有这类情志反应、人类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医认为情志活动有物质基础,即脏腑气血。情志活动是神的一种表现,神的含义之一就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活动。如《内经》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类经》中也普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脏功能活动正常,则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人的活动有节制才能调节内在脏腑气机,如喜能使人心气舒畅,气血调达,营卫通利,怒而不暴,能发泄郁闷之气,使肝气疏泄调达,常思而能做到有劳有逸,则思维敏捷,而又不影响脾胃正常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的食欲。

2情志与人体病理

中医学特别注意到情绪,意志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若情志失节、精神过用,则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反之脏腑病变亦可导致精神失常、情志改变。

生理状态下的情志变化是不致病的,但情志刺激过久,则可造成疾病。刺激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或称耐受性,是因人而异的)如大怒,久悲能使旧病诱发。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怒伤气"此气指人体正气及脏腑功能,即情志不畅或过用,正气相对虚弱或脏腑功能紊乱,邪气易于侵入机体而发病。

2.1对情志刺激的敏感性、耐受性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类型意志勇怯,思想修养存在着差异,对社会心理紧张性刺激的敏感性,耐受性是不同的,如《灵枢通天》篇根据人的阴阳盛衰及"态"的方面将人分为五态人,以划分人的性格类型。五态人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如太阳之人,其特征,一般说来是开朗、乐观的,但性情刚暴而粗扩,易于激动,自我控制力不强。具备这种特征的人,对怒致病具有明显易发性。按人的意志,勇怯分,可分为勇士和怯士两类,《内经》中指出,勇士者难感,不易遭受惊骇,其气易行,神不易伤,怯士者易感易伤而为病。惊恐常常成为怯士者产生疾病和病情加剧的重大心理因素。从年龄来看,小儿精神怯弱、易受惊吓,如大惊卒恐常易引起病变,《温病条辩解儿难》说:"或见非常之物,听非常之响,或失足落空,跌补之累……,皆因于惊吓也,证见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时青时黄,梦中呓语,手足蠕动"。成年人,血气方刚,又处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多易为怒、思致病;老年人,常有孤独感,多易为忧郁、悲伤、思虑致病。

2.2情志致病的机理 异常情志的刺激何以引起疾病?中医认为:它可以直接伤及内在脏腑,使脏腑气机失调,如气滞不行,气机升降失常等。《内经》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忧刚所聚"。(气上、气缓、气结、气清、气乱、乱聚是中医用来概括不同病理机制及病理表现的概念)。"怒则气上"是指过于愤怒,使肝失疏泄,气逆于上的病理变化,外可见大怒,面红耳赤、黄眉、竖目、头疼眩晕、甚则晕厥。"喜则气缓"是指过度喜笑、使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外可见大喜以至精神情绪不稳定,甚则发狂。"思则气结"是指思想过度,使肝气郁结或脾运不振,外可见唉声叹气郁闷不舒,胸胁胀满或胀痛,脘腹痞满,食欲不振,甚则身倦懒动。"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衰以至意志消沉。"恐则气下"是指过于恐怖,以至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外可见面色苍白,呆若木鸡,惊惶不安,心悸,甚则二便失禁。"惊则气乱"是指突受惊吓,心神不安,惊慌失措的状态,外可见心悸不寐,甚至痴呆,不省人事等。"忧则气聚"是指过度忧伤,损伤肺气,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以至气聚不行,外可见其人忧郁,闷闷不乐。

2.3异常情志刺激所致的疾病 情志致病的范围很广,它不仅可单独致病,也可以与生物致病因素相合伤及于人;既可引起精神方面的疾患,也可引起躯体疾病,它致病几乎涉及到内、外、妇、儿各种,我们临床上常见的眩晕、心悸、失眠、咳喘、胸胁疼痛,某些血证,虚劳、癫狂、郁证、中风等大都与异常情志的刺激有关。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也证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脑心管病、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于现在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癌症等都与不良的精神刺激因素有关。

3调神养生

情态因素不仅可以致病,而且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为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患者的精神调养,应设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3.1不断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所谓挫折,心理学的解释是:人在某种动机激发下产生的行为,在达到目标过程中受到障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自身,使机体与心理保持稳定(这也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挫折情境难以避免,社会的复杂、生活的不安定、政治上的失意、经济地位的改变等,都可成为情志异常变化刺激因素,损伤人体正气,使躯体对病邪呈易感状态。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这些现象,面对现实尽力克服面临挫折的情绪,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3.2经常保持心境的平静,避免七情过极 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人们的心理总是动而难静的,有善动怒者,动 暴跳如雷;有常忧郁者,每每触景伤情……。这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常此以往,必扰乱脏腑功能,耗气伤精,不仅易招致疾病,而且促人衰老。因此,平常应当修养性情,遇不顺心的事,能排解自释,以静制躁,以静定乱、以静止怒。虽然不忧伤、不生气难以做到,但少忧伤、少发怒还是能够做到的。"心能执静"保持头脑的冷静,对维护心理健康,显然是大有裨益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恬淡虚无",主要指的就是平静的心境。通过意志努力,克服个性的缺点,以达经常保持心静,确是防病,去病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的很好的训练方法。

3.3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 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可以从生活中、劳动中得到乐趣;热爱事业,可以在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获得成功的欢欣,凡此种种、可以使人愉快,使人朝气蓬勃,常保心理上的青春。一个心情舒畅,时常乐观的人,由于生理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而不至于被内外各种刺激因素所冲击,有益于健康。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症治百问》说:"人之性情最善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清代著名高寿画家桐轩将自己的养生延寿法概括了十条,颇有见地,如:

3.3.1 耕耘之乐 耕耘虽劳体肢、然颇健身心。伏案一曰,把锄半天,既享田家之乐,又能健壮人身;既不望耕耨之劳,又有秋收丰食之望,何乐不为。

3.3.2 教子之乐 教子以诗文书画,名循其意。倘子弟朴实长厚,能以艺立身。自食其力,令吾无忧于后,岂不快乐。

3.3.3 畅谈之乐 田间把锄,劳而歇于地头,与野老田夫纵谈天下世外事,或测天气晴雨,或计年景丰歉,坦胸畅谈,其乐陶陶。

3.3.4 漫步之乐 饮不可过量,饭不可过饱,酒饭用量过多,未免令人昏沉。作画亦然,时久则疲,宜起身散于中庭,或漫步于柳岸花畴,心神焕然爽朗,襟怀为之一畅。

这种主动在生活中寻求乐趣,以怡情畅神,是很值得提倡的。

4在临床工作中因人而宜辨证施护

工作中多与患者交流,善于发现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并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劝说开导,积极暗示等,及时解决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鼓励其增强治疗信心,教会其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

4.1退步思量,减轻烦恼(知足常乐)

4.2吐露交谈。消除烦恼(及时疏泄)

4.3培养兴趣爱好,充实生活(移情易性)

总之,调神养生首先在于保持心境怡情愉快,这样便可适应各种环境,对各种紧张刺激应付自如,保持心身健康,达到养生健康的目的。养心长寿诗:

无忧无虑亦无求,何必斤斤计小筹。

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

情志病范文3

【关键词】古代;情志病症

在中国古代医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情志病症的理论认识和医疗实践,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兹按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简述如下:

1先秦――两汉时期

有关情志及其与健康和病症的关系问题,在先秦诸子的一些著作中,已多有涉及。关于情志致病的思想,在《管子》、《左传》以及汉初的《淮南子》等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并进一步认识到不同的情志刺激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对情志病症开始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内经》中有关情志病证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为中医情志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为诊治多种心理病证和情志病证确立的理、法、方、药,弥补了《黄帝内经》临床部分的不足,被后世医家尊为规范。因此可以说,到了仲景时期,中医对情志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临床医学新阶段。

2晋――五代十国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医对情志病证的认识更为广泛和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由于((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在这一时期取得很大成就,因此,《内经》中有关情志病的理论也得到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例如王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注释中把“悲怒喜忧,想慕忧结……病生于内”等情志活动明显作为“病生于内”的致病因素之一,为后世中医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在情志病症的临床研究方面也有进展。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的医学著作中,如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侯论》以及王煮编纂的《外台秘要》等都分门别类记载了许多情志病症。此外,关于中医的心理治疗和养生保健也有论述,

2.3在药物学和方剂学方面,这一时期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本草著作和方书,在这些书籍中,收载了大量治疗情志病证有效的方药,药物和方剂的进一步积累,丰富了情志病证的治疗与内容。

3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陈无择七情学说的提出,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推动了中医对情志病证的进一步认识。南宋医家陈无择编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有关中医病因病机学方面的重要专著。他提出“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他的“三因学说”突出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他还创立了“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营蒲益智丸”等方剂,为中医认识和诊治情志病证提供了新的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

金元四大家为中医情志病症学说充实了新的内容。刘完素创立了“火热论”,认为五志过极亦能化火。李皋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立论,他认为情志不和,内伤脾胃是导致病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他在论述“阴火”产生的病机时,也强调情志因素,、张从正对七情病机及其临床表现在《内经》的基础上重新做了归纳,在临床治疗方面重视心理因素,是杰出的中医心理治疗大师,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中有许多关于情志病症的精辟论述,并创立了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健忘,怔仲的名方--一归脾汤。陈师文等人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收载了不少治疗情志病症的方剂,其中以逍遥散一方尤为著名,成为中医治疗情志病症应用最广的一个方剂。综上所述,中医对情志病证认识的发展,到了宋金元时期,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明清时期

情志病范文4

【关键词】 情志因素 妇产科疾病 情志疗法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乃人之常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在精神情志方面的反映及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人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调节范围,从而导致脏腑气血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备急千金要方》也指出:“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说明妇产科疾病之所以难治,不仅在于女子有不同于男子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而且还在于女子心理变化的复杂。因为女性较男性内向性强,易产生抑郁,女性普遍具有羞涩心理,古人所谓积想在心,隐曲不利。又如一些特殊情况,如未婚先孕、不幸婚姻及被侮辱等都会产生一些特殊心理。从心理特点看,女子偏于感性,不耐情伤,情绪易于波动。《校注妇人良方》谓女子“郁怒倍于男子”,说明女子更易受情志因素影响。女子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相互滋生,伤于血可影响到气,伤于气可影响到血。《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即情志太过可导致气机失调,最终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生一系列妇产科疾病。若七情分属五脏,则可以怒、喜、思、悲、恐为代表,分属肝、心、脾、肺、肾五脏,称为五志,五志过激,则直接损伤对应脏腑,例如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忧,过忧则伤肺;肾主恐,过恐则伤肾。但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且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某一情志对某一脏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或者说以本脏为主,同时也可能伤及他脏。五脏中肝藏血、主疏泄,心主血、藏神,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肺朝百脉、主宣降,肾藏精、主生殖,脏腑功能失调可影响气血而导致妇女经、带、胎、产、杂诸疾。

早在《内经》时代已认识到情志因素可导致妇科疾病。《素问·痿论》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内经》认为悲忧伤肺,悲哀太甚,肺金受损,不能制约肝木,导致肝火内炽,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而致血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女子有难言苦衷,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而致心病不主血、脾虚化源不足而闭经。《素问·痿论》谓:“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乃为白淫。”指出思欲太过则伤脾,入房太甚则伤肾,脾肾受损,水液代谢失调而导致水湿内停,水湿下注冲任、胞宫,伤及任带则发为带下类疾病。《金匮要略》亦对情志因素导致妇科疾病证治有详尽的描述,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主之”,二者皆由情志不遂所致。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如《傅青主女科》全面地论述了情志因素可导致多种妇产科疾病,诸如郁结血崩、子悬胁痛、大怒小产、郁结乳汁不通等。

情志失调可导致经、孕、产、乳、杂诸疾,其中与妇产科疾病关系密切的情志因素主要是思、怒、恐。例如若思虑过度损伤脾气,可致气不摄血、冲任不固的一系列妇产科出血性病证,如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胎漏、恶露不绝等。若素性抑郁、情志不遂或忿怒伤肝,则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可致月经失调、闭经、异位妊娠、鬼胎、子肿、子晕、胎位不正、难产、缺乳、癥瘕、不孕等;若肝气郁滞、冲任不畅,“不通则痛”,则可导致一系列妇产科痛症,诸如痛经、经行身痛、经行乳房胀痛、妊娠腹痛、产后腹痛、妇人腹痛等;如气郁不达,肝气横逆而上,扰及肺胃二经,可致经行吐衄、恶阻、子悬等;若肝郁日久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则可致前面所提到的一系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若惊恐过度伤肾,肾失闭藏,则冲任不固,可致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阴挺、不孕等,其中尤以崩漏、胎漏、胎动不安为多。

现代医学也比较重视精神因素对妇产科疾病的影响。有统计数字表明,许多肿瘤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长期的情志异常或重大的精神打击[1]。子宫肌瘤属于妇科的一种良性肿瘤,情志因素对其发生和生长也具有一定作用。临床治疗发现,75%~80%的子宫肌瘤患者患病前后都会有情志的不畅,情志损伤愈重的患者其症状改变愈明显,如经量增多,肌瘤增长迅速,肌瘤数目增多等[2]。现代医学认为,女性特殊生理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某些心理因素可扰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干扰该性腺轴的分泌功能,导致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从而出现各种妇产科疾病。例如西医认为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等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而诱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精神创伤、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使机体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扰乱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间的功能,从而影响性腺轴的调节,使排卵功能障碍,卵泡发育受阻而致闭经、不孕;神经性厌食也通常由于内在情感的剧烈矛盾或为保持体型而强迫节食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经前紧张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也与精神因素有关,因为二者部分患者均有精神症状,且情绪紧张时常使原有症状加剧。另外,西医也认为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可导致妊高征,而且精神因素也可能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而影响分娩导致难产[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诊疗疾病手段亦从以往单纯以清除组织病灶、抑制体内致病菌毒为主的对抗性治疗,向同时充分考虑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转变,这与中医的“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医学观念是一致的。

由于情志因素与妇产科疾病有很重要关系,因此治疗妇女疾病时应重视心理治疗,所谓“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对于情志所致妇产科疾病中医除采用药物疗法,如养心安神(代表方如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疏肝解郁(代表方如逍遥散、丹栀逍遥散)、交通心肾(代表方如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等,还采用中医独特的情志疗法,常用情志疗法有“移精变气”“情志相胜”等。《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所谓“移精变气”,既是通过转移病人精神意念和注意力来调整紊乱的气机而治疗疾病。如“经期前后诸症”及“经断前后诸症”等,通过引导患者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可减轻甚至消除症状。所谓“情志相胜”,即是以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以治疗这种情志所产生的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喜胜忧”“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悲胜怒”。例如朱丹溪曾疗一女子疾,该女婚后不久其夫外出,久无音信,该女终日思念,不思饮食,日久以至卧床不起,其家人请丹溪诊疗,征得家人应允后,朱丹溪遂以“怒胜思”,在女子脸上打了三巴掌,并大声斥责,女子大怒,哭闹之后竟感心情舒畅,病情大减。《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一曰治神,二曰养身,三曰知毒为真,四曰砭石小火……”,由情志过激导致的疾病,应以“治神”为主,针药其次。对于因情志因素如怒、思、恐等损伤肝、脾、肾而引起的妇产科疾病,只有针对病情,用心理疗法先除去或减轻其病因,然后根据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即《妇人良方》所谓“改易心志,用药扶持”,才能真正做到改善和消除症状,治愈疾病。

参考文献

[1]赵宇明.情志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5):67.

情志病范文5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情志 分期施护

随着老龄社会及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口逐渐增多,青壮年严重创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下肢骨折在骨折中占较大比例,且病人对护士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自2002年本院成立骨三科以来(本院原有骨一、骨二科),我科改变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在完成日常治疗护理工作及相关知识健康指导的同时,重视病人心理活动状态,对下肢骨折不同时期的病人实施分期情志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现总结如下:

1 骨折早期(伤后1-2周)的情志调护:当病人骨折时,因健康突然受到威胁,环境改变,肢体疼痛,担心预后欠佳,产生恐惧不安、忧虑情绪变化,不配合治疗护理,如有些病人经过反复的手法整复效果不佳,尤其是伤情严重或肢体伤残病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出院后有不能恢复劳动及工作,产生悲观失望,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病人对手术产生恐惧,担心手术效果;有的病人因经济条件差而产生忧虑,针对这种情况,病人入院后,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介绍环境、目前医疗技术水平及主管医师技术水平,给予精神安慰。说理、疏导,释疑解惑,,如详细说明夹板或石膏固定、骨牵引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事项,告知病人过度紧张、忧虑恐惧会使骨折愈合受到影响,且介绍同种病例与疾病作斗争使骨折愈合的事例移情相制,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因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给予抬高患肢,牵引者保持有效牵引,多与病人交谈或通过听音乐、与来访者交谈,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疼痛剧烈遵医嘱予止痛剂,以保证睡眠;对经济条件差的病人,与医生协商,尽可能应用较廉价的内固定物,使其情志舒畅,气机条顺,最终接受治疗,这也是医患合作的体现。

2 骨折中期(伤后2-4周)的情志调护:病人病情相对稳定,肢体痛苦明显减轻,但由于同室病友更换频繁,人际陌生,医院各种管理的规定约束,生活单调无聊,加之亲友渐渐离去,忙于各自的工作,疏于探视,医护人员忙于其他重病人或新入院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与其交谈相对减少,也会使病人产生孤独寂寞感。此期,医护人员应主动接近病人,经常与其交谈,特别是责任护士,每天保证2小时下病房的时间,做好病人的健康和心理指导,介绍同病室的病人相互认识,病室安装电视,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允许病人间进行适当的消遣活动,并提醒亲友多探视、陪伴以消除病人的孤独感。

情志病范文6

【关键词】 肝主疏泄;情志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19-01

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其文载道: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由此预防情志疾病是肝主疏泄的重要表现,由此本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进行探讨,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肝主疏泄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心理活动是与人体七情六欲及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精神上得刺激和不良的环境的相互影响,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同形式的消极心理,均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气血运行,而引起各种疾病。消极的心理活动在中医治疗中属于一种异常情志范畴,肝主疏泄可以调节人体机体的血气平衡,调理和顺情志。临床治疗表明,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肝脏是患者心理调节的重点,肝脏能否正常功能运转,取之于肝之疏泄调达。中医理念中,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由此肝主疏泄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志变化,以此促进血液运行,气血平衡,最终达到通过肝主疏泄理论来预防情志疾病。

2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

肝主疏泄主要表现为维持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调节精神状态[1]。患者机体气机失调就会郁闷、急躁易怒而引起胸部气胀、月经不调、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腹痛腹泻、呃逆嗳气等临床症状。正常的情志表现,主要是依据正常的气血运行,如果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血气运行紊乱,引起气机失调,肝郁不畅,而诱发多种相关疾病。

日常生活中,患者因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气郁、犹豫不决、心事重重等均会引起肝火气滞,气滞的部位不固定,表现为胀痛、攻痛、牵痛等,时轻时重,疼痛随肠鸣、矢气后而逐渐减轻[2]。情志阻滞、气闷内伤所致的肝气郁结、血气受阻,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胸肋胀痛、肿胀、胃脘胀闷、小腹胀痛、不定位置的关节和肌肉酸胀疼痛、舌苔薄白、舌部淡红、脉弦。上述病情会引起患者在精神状态上愈加低落,表现为心情压抑,郁闷不言,急躁易怒。

3观察与预防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世界,肝脏属木,喜条达,具有调节精神情志,对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在对症治疗的时候,要将临床常规治疗与预防情志疾病相互结合起来,以此从内到外的得以疏泄调理。在进行观察预防的时,要通过以下项目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

3.1做好心理预防

患者愉悦的心理可以有效预防心理不良状态,增加患者信心,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康复作用[3]。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情志变化,从患者的情志及行为揣摩患者的心理活动。影响肝主疏泄最大情绪就是怒和气郁。针对急躁易怒的患者可以对其讲悲伤怜悯的事情,引起患者慈悲之心,理顺怒气,以“悲”缓解“怒伤肝”;针对气郁型患者,以鼓励、积极诱导为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治疗。注重肝主疏泄在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防止病情加重,对康复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3.2辩证疏导调理情志

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辩证的疏导患者情志。若患者紧张的精神得不到有效缓解,会是病情反复发作,使得症状恶化,由此在临床中对由情志引起的内伤,需要辩证的疏导患者情志,通过调节情志,减轻情志异常进行治疗[4]。据临床验证,对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诱导,可以使患者大脑皮层产生良好的兴奋作用,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从而使患者免疫力增强。

3.3治养同步预防

在对症治疗时,常规治疗与情志预防同步进行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调养的作用。肝脏失调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引起患者腹胀腹痛等症,而不思饮食。为此在临床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建立科学的营养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水分含量高的润肠饮食,以此缓解患者不愿饮食、面红目赤、口干便秘等症状。

3.4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

临床治疗中,会有很多慢性病及疑难杂症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就会对治疗及治疗效果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不安情绪,情志失常导致患者气血紊乱,从而加重病情,使之进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治疗。由此对于情绪不稳定、悲观失望的患者,应该多给予关心照顾,开导患者,讲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的必要性,以此宽慰患者不安的心情,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让患者了解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疏泄道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情志疾病[5]。

4总结

综上所述,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情志变化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致病主要因素,临床中采用常规治疗,并不能完全得以治愈,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观察患者的情志变化,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通过重视肝主疏泄,关注患者精神活动,调节不利情绪及心理变化,再结合常规医疗措施给予施治。以符合中医传统的治疗为原点,按照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提高情志疾病的预防理念,在临床上给予有效预防和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的理论基础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03):248―249.

[2] 王宪龄,崔姗姗,张影,等.肝主疏泄理论的应用及其整体调节作用探析[J].中医研究,2010,23(9):146―147.

[3] 徐淑平.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情志病的心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