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英文范例6篇

落后的英文

落后的英文范文1

关键词:《离骚》;秋菊;落英;观点

“按陆佃《埤雅》:菊,本作^,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1]929今“^”字基本上不再使用。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山海经》中已经有关于的记载,“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其草多菊”。[2]此外《别录》中提道:“生雍州川泽及田野。”[1]929雍州即今湖北东部。在先秦时期,楚国曾一度兴盛,其管辖地大致包括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等广大地方,可见屈原所处的楚国应有。从古人对特性的各种描述,可以肯定屈原所见的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同,不存在《离骚》中“秋菊”与现在的秋菊不同的说法。当然,现今出现了一些古代没有的人工培植,这另当别论。本文通过查阅前人对“秋菊落英”的各种看法,总结概括出四种:1.秋菊的叶子;2.秋菊的落花;3.秋菊刚开出的花;4.采摘。

一、秋菊的叶子

沈约《宋书・符瑞志》中说:“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他认为此处的“英”作为“叶”。《菊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书中将“落”训为“始”,“落英”指的嫩芽。这种观点本质上与沈约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区别,都认为“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英”是指秋菊的叶子。对于沈约的观点,吴仁杰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否定,笔者认同吴仁杰的否定。的确,的叶子可以采食,用于泡水喝,类似于茶叶,但菊叶的采摘有时间限制,《本草纲目》提道摘采菊叶的时间,即“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1]929从诗句看“木兰”与“秋菊”相对应,可知“秋菊”是指花,采花的时间是在九月,这时的菊叶已经变得苦涩,不适合食用。沈约混淆了采叶与采花的时间,所以沈约的观点不宜采取。当然,另一个“秋菊的嫩芽”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二、秋菊的落花

王逸认为“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英”指落花,他解释此句为“暮食芳菊之落华”。《离骚草木史》中说“《水经注》:郦县城南,菊水注之,菊水即今名菊潭,源傍悉生菊草,所云食菊是也。《花木释异》曰:南阳甘谷水,其山上有大菊落水,从山涧流出,饮其液者多寿。合二说考之,乃知菊有落英不诬也”[3]。此外《警世通言》中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此故事中有一个情节涉及到对“秋菊落英”的看法。小说讲道苏轼去拜访王安石,在东书房,看到有一首未完的咏菊诗,前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诗句后认为开于深秋,只会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他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到诗后就将苏轼调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苏轼到黄州上任之后,有人送给他,他将其种在后院。有一天大风过后,他看见散落满地,才知道会掉落。对于“秋菊落英”是“秋菊的落花”观点,笔者有异议。《本草纲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霜落,叶枯不落,花稿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平和”[1]930。李时珍从秋菊本性上说其不会掉落,《西溪丛语家室旧闻》“今秋花亦有落者,但菊药不落耳。”[4]“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秋菊”毫无疑问是指野,楚国的地理条件适合生长野,况且野的特性也符合屈原那种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质量。并且野有调中止泄、破血的功能,属于菊药,自然不会掉落,所以王逸的理解有误。但在苏王和诗的故事有所例外,原因是宋朝时期,的品种已很多,况且苏轼的是友人送的,属于欣赏类型,不应是野,而且还在大风后,所以会掉落的可能性很大,与王逸的观点不同。

三、秋菊刚开出的花

吴仁杰在《离骚草木疏》中有写道“考落之义,非陨落之落。《尔雅释诂》文:m落、权舆,始也。郭璞引访予,落止为证。盖成王访群臣于庙中,谋始即政之事。邢m乃云:落者,木叶,陨坠之始,失其义矣”。[5]从句意中可得出,黄仁杰认为“落”是“始”的含义,同时他也否定邢m的说法,结合他在《离骚草木疏》中也否定沈约的观点,可得出他认为“秋菊落英”是指秋菊刚开出的花。关于“落”的含义,《屈辞精义》中作“始”,马其昶《屈赋微》认同并采用吴仁杰的观点,“落英谓始华之时”。在秋天开放,食用其刚开出的嫩花,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放入诗中看“落”解释为“始”仍有问题,这在后文会解释。

四、采摘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说“秋花无自落者,当读如‘我落其实而取其华’之落”。[6]他认为“落”不是“自落”,而是“他落”,是屈原自己弄落菊实,食用菊瓣。汪瑗《楚辞蒙引》中提道“夫落者不必自落而后谓之落,采而取之脱于其枝即可谓之落,如取露于水兰之上,亦可谓之坠也。若果谓坠之于地,则露岂可饮乎”[7],这里指出凡脱离“枝”就是“落”。这种观点把“落”得含义复杂化,屈原果真要表达采摘等意义,就会直接用与此有关意义的词,不会拐弯抹角用“落”来表示,并且“落”在诗中也没有体现出特别的意义,所以笔者按此处的“落”不应如此解释。这同时也解释了上文“落”作为“始”的含义在诗中行不通。

对于“秋菊落英”,笔者认为是指秋菊的落花,但此“落”不是“自落”,也不是洪兴祖所说的那种“他落”。这里的“落”主要是指自然风雨,动物触碰等造成的掉落。正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苏轼看到满地的菊瓣是在大风之后,而且《本草纲目》中记载不零落,是从的本性来讲,而并不包括其他外在条件的作用,自己不会掉落,但在外力的作用影响下是很可能会掉的。狂风暴雨或者动物的触碰都会使掉落,所以《离骚》中的“夕餐秋菊之落英”极有可能指的是食由此原因造成的菊瓣。此外,会掉落在古代文人的诗句中也有体现,如唐代杜甫《宿赞公房》诗“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诗中的一个“荒”字突出的掉落。私下认为屈原只是看到秋菊掉落在地的花瓣,他没有考虑秋菊的花瓣是否会掉,以及是怎样掉的。

其次,从《离骚》的写作来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两句诗中“坠”与“落”都有“掉下”的意思,只是字不同。屈原在这两句中都有想表示“掉落”的含义,但他为了避免重复使文章更具美感,他就采用同义不同字的方式。这也是屈原惯用的方式,在《离骚》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中的“搴”与“揽”都有“采”的含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中的“滋”、“树”、“畦”都有“种”的意思。此外《湘君》中也有,如“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中的“采”与“搴”也是有含义相同的一面。所以总结以上,笔者认为“秋菊落英”是指秋菊的落花。

关于诗句“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秋菊落英”,笔者认为从更符合全诗形式,以及屈原的写作特点来看,“秋菊落英”就是指由外力条件(非屈原本人)导致掉落的。也因为屈原的这句诗,后人多把屈原看作是第一个采食的人,很多文人都效仿屈原,如张耒、张虻龋现今流行茶也许就与此有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着. 本草纲目 第1、2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929

[2]史礼心,李军注. 山海经[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125

[3]《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续修四库全书 集部 楚辞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2002. 81

[4](宋)姚宽,陆游. 西溪丛语家世旧闻[M]. 北京:中华书局, 1993:104

[5]吴仁杰撰. 离骚草木疏[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4

落后的英文范文2

关键词:段落翻译 水平提高 非英语专业 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55-0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出的一般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1]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测试题型将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四六级的要求分别为30分钟内翻译140~160个汉字和180~200个汉字,也就是学生的翻译能力要超过上述的一般要求,要达到较高甚至更高要求,学生在译文时既要保证质量还要追求速度。

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学校一般不会给他们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而且他们所学的英语教材对于段落翻译也涉及得不多。那么他们如何才能提高段落翻译的水平呢?首先,了解翻译的本质和标准。其次,学习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再次,掌握段落翻译的过程和步骤。最后,进行必要的翻译实践和知识积累。

1 翻译的本质和标准

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其风格而言。[2]由此可见,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准确而完整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中外的翻译家们对翻译标准作了很多重要的探讨。在我国,最著名的就是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译文流畅”,“雅”指“文字典雅”。[3] 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翻译时应该遵循“忠实”和“通顺”这两个原则。

2 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有着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在形态和句法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共性,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又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在段落翻译时,学生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和段落结构以及上下文语境等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方法或者兼用两种方法。

翻译时不能简单机械地逐字翻译,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理解确切含义,然后选择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应使用一些基本技巧。

2.1 词类转换

词类的形态变化,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种最主要的词类,大部分可以直接转换使用,或者稍加词缀即可转换为另一种词类。因此,词类转换是汉英翻译中很重要的技巧之一。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使译文忠实通顺,也能反映出英语语言的风格特点。除了最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转换,其它的词类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互相转换。

2.2 词义增减

翻译时词义的增加、删减都是为了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语,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是隐含在原文中的。删减则是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避免拖泥带水。

2.3 语态转换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学生在翻译时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行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如果一味按照原句的语态来翻译,往往会使译文显得十分别扭。所以我们在汉译英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态之间的转换。

3 段落翻译的过程和步骤

3.1 理解

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段落翻译不同于孤立的、没有上下文的单句翻译。学生在翻译之前首先应当通读并理解整段话,并对这段话的内容和风格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认识,这也是保证译文内容忠实、行文通顺所不可缺少的前提。

3.2 传达

紧紧抓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透过语言的表层现象,深入到文章的深层结构,找出中心信息和外层信息。组织译文的结构,根据信息的主次关系选择句子结构,搭起基本框架。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手段,特别要按英语的表达来安排语句之间的衔接。要做好汉英段落翻译,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汉译英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一词一句,而是要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在理解原文思想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来选择适当的词汇和句式,处理好译文的层次和重心,翻译出言下之意,才能提高译文的忠实和通顺程度。

3.3 校改

这是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在最后校对时一定要对照原文,这样才能检查出译文在理解和表达上有什么问题,是否有错译和漏译,以便及时改正。好的译文不仅要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而且还应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具有与原文相应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4 翻译实践和知识积累

翻译是语言的实践活动,当然离不开练习。从考试大纲看,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因此学生平时要尽量多留心阅读此类的文章,多进行此类文章的翻译,才能在练习中更好地领会翻译的相关理论和技巧。

翻译的核心是理解,离不开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首先,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比如:它们在形态、词义、句式等方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熟悉英汉语言的各自特点。其次,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渊源、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能够准确而完整的理解并进行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可能,这就要求学生多关注此类知识,才有可能在翻译时做到相对的忠实。

综上所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提高段落翻译水平,必须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翻译的水平可以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单句翻译还是段落翻译,其根本问题都在学生的语言水平上,各种翻译技巧只是手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技巧,前提是打下扎实的汉英语言的基础。当然,学校可以设置翻译、文化等选修课程,使得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技能和文化知识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随着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熟悉、相关的翻译练习和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翻译的水平自然会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落后的英文范文3

关键词:英语四级;新题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98-02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是大学生十分重视的一个部级考试,它衡量了一个大学生基本的英语能力的高低。国家主要通过组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来了解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同时,其成绩报告单作为一个学生基本英语水平的证明,在日后用人单位根据不同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情况,进行的人才考核和录用中,会把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定要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变革的背景

1.变革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部分,是必修的基础类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以英语知识、语言技巧、策略方法、英语文化为主,所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两种并用,一种教材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另一种教材主要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具备自学能力,提高英语文化素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大学英语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考察手段,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性考试,对学生的词汇水平、语法掌握情况、英语阅读能力、写作翻译能力都会有考察和测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测试题型和测试内容会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落后性逐渐显现,因此,测试手段也应该根据时代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变革。

2.变革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测试手段单一,测试题型陈旧,在题型难易程度和分数设置方面存在偏差。测试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阅读测试部分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测试点过于集中在分散性的小知识点上,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测试题型的陈旧之处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和翻译方面,完形填空的测试点分散、内容单一,无法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水平,而翻译方面,简单的单一句型的翻译无法反映出学生的整体语言构造能力,而且在翻译内容上,基本没有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方面,对学生的素材积累考察较少;在题型难易度方面,通过实践发现听力中的听写部分难度设置过高,导致其区分度降低。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完成其功能和作用,给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正确的指导和建议,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对于以往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题型改革。

新题型的改革核心是整体调整听力、阅读、翻译、写作这四项基本考察点的布局,使考察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分数设置合理。在听力方面,要删减掉一些难度过高而导致区分度低的题目,阅读的题型要能够做到整体感知的考察与细节的考察兼顾,将听力中的句子听写改为单词、词组的听写,降低考试的难度;同时对于写作和翻译,要加强考察,尤其是翻译,不但要增加难度,避免句式单一,还要广泛加入文化、生活、社会等元素,丰富考察内容;阅读方面,快速阅读题目改为段落匹配,直接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段篇章的含义理解。

3.变革的意义和导向作用。因为其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考的考试,覆盖面广、普及率高,这也就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新题型的变革意味着社会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将这种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由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安排的考试中体现出来,无疑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学生日常英语学习中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和方向,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新社会要求的大学生人才,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变革,对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符合时代特征,对推动教师的英语教学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变革,解决以往考试中已经发现的矛盾和弊端,对促进教育考试公平公正、提高英语四级考试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有重要意义。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新的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的考题类型和内容作为目标进行备考,也可以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通过考试的复习、备考、巩固等环节,在大学期间迅速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和英语技能水平,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四级新题型变革分析

1.四级听力部分的变革分析。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最后一题段落听写的题型,将原先题型中考察的7个单词和3个句子的听写,改为10个单词词组的听写。原先的题型中,单词听写还比较简单,但最后的3个句子听写学生往往只能够记下零星的几个单词和词组,无法按着所听到的内容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导致绝大多数考生拿不到该项的分数,试题几乎没有区分度。新题型的改革后,对于该听写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平衡了10个空的难易程度,整体而言难度有所降低,但对学生段落篇章的听写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空缺处所填答案的设计上,将依然以四级考试所规定的基本考察词汇为主,不存在超纲现象,单词拼写上要力求准确无误,动词时态和名词单复数准确给出才能得分。短语词组听写方面,选取的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组,且长度一般不会超过3个单词,考试时只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与理解,根据听力的语境,应该不难写出。

2.四级阅读方面的变革分析。阅读部分的最大变革在于快速阅读部分,改革前的要求是15分钟内考生完成10道题,题目形式有选择和填空,这对于快速阅读来讲,过分注重细节考察,却忽视了对篇章理解。其实在快速阅读的环境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文章含义,把握文章行文脉络、文章结构以及段意串联,因此新的改革题型可变为段落信息匹配。

段落信息匹配题的文章难度和长度不变,但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要快速理解和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根据题目的信息提示,将符合要求的段落标号写在该题目下,同一个段落可以对应两道题目的答案,同一道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也存在某一个段路跟任何一道题目都不对应的情况。

该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文章,把握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阅读题目提示信息,定位答案所在的文章区域,对于相关的段落仔细甄别,掌握每一个段落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最终确定出该题目的答案。题目信息一般是由命题人对文章中几句话中心思想的提取、重组和改写,考生读到这些信息,则要会对信息进行拆解、扩充和同义变换,进而再加上对段落定位的重新理解,确定其答案。

3.四级翻译题型变革分析。改革之前的翻译部分是考察依次来完成5个单独的句子的翻译,将汉语翻译为英语,五个句子无直接关系相互独立,翻译的题材来自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改革后的题型为段落翻译,将一整段有着明确的主题、中心思想、语意前后关联的汉语段落用英语书写出来,这就要求考生不单单具备单句的翻译能力,还要把握整体意思,句子之间有过渡、承接、转合,翻译的段落要在原汉语段落语意上进行,做出基本完整的表达。

新的翻译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更高,对语篇理解能力重点考察,学生要能够清晰地认识和分析语段前后的联系,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该题目的解答。在翻译素材上,将会更加多样,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等息息相关,对学生的日常积累知识综合性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当然,对于一些特定的、生僻的、专业术语性的词汇,题目中会直接给出。

三、简要分析新题型的应对策略

1.提高听力水平,把握准确度。听力依然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难点,得分率也较之其他题目偏低。尽管新题型把最难的语句听写去掉了,但短对话、长对话、文章理解、复合听写这样的阵容依然强大。考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重视听说练习,杜绝哑巴英语,另外,日常学习中注意词汇和短语的积累,背诵记忆要提高准确度。

2.抓住阅读理解依然是关键。阅读是四级考试的核心,得阅读者得天下。抓住阅读理解,在新的题型模式下有了新的要求,首先,读取文章一定要快,快速阅读并掌握文章大意;其次,分析概括能力一定要强,对于段落、语意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最后,注重细节和局部,通过大致的定位找到文章内容,细节和局部理解显得十分重要。

3.注意留心积累,才能做好新翻译。新的翻译题型的素材任意性更大,不仅仅是要求有较强的语段综合能力,能够把多个单句串联疏通成为一个完整的语段,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性积累和词汇积累都必不可少。

四、结语

四级相对于六级的题目更加基础,难度也低一些,是日后考六级的一个阶梯,也是衡量大学生基本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四级的考试模式和考试题型逐渐曝露出一些弊端,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变革和发展体现着的新的发展时期对大学生英语能力和英语技巧的需求,其变革也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对于变革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分析和应对,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及时把握改革动向,分析改革和变化内容,对应考备好都有很大好处。

参考文献:

落后的英文范文4

一、明确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时出现的常见错误

新牛津英语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因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英语交际成功的保证,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和新的的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毫无疑问无论是学生的英语口头还是书面表达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停留在比较低的表达水平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单词拼写错误和不规范书写。很多简单的常用单词,学生经常出错,从而影响信息的传达。(2)普通词连篇。英语中很多大众化的普通词,如:very/many/happy/good/bad等连英语初学者都会用的词在初中生书面表达中仍屡见不鲜。(3)句型结构简单。初中课本中好的句式随处可见,而不少学生还是未加采用。比如“我们知道”这个语言结构,很多人用“We know that”等简实的句型,而很少有人用“As is known to us all”,“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或“As we all know”等长句形式。(4)意思表达不具体。有些意思表达能体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很多学生缺少这方面的能力,且用词单一。(5)专业术语缺乏。英语中很多专业术语,学生在表达当中未能熟练运用,而使文章读起来有些生硬,并会出现信息表达错误的现象。(7)情景转换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对初学时语言情景较熟悉,甚至能背诵其中语句,而在具体写作时却不能抓住机会运用表达类似情景。(8)汉式英语泛滥。受汉语影响,学生不时会用一些汉式表达,如:“I verymuch like it”,“Everymoming,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park do exercises.”等等。

二、在日常的学习中,加强与书面表达相关内容的学习:

1 重视词汇、固定词组和优美句子的积累。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语言表达的工具。没有扎实的词汇基础,就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地思想和应对各种情景的交际需要,正确输出与获取信息。因此,重视词汇、词组以及英语固定搭配的积累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书面表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优美句子和句型的使用可以为英语的表达添色加彩。

2 重视英语语法的学习。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正确输出的关键。语法是链接词汇和短语的纽带,语法是语言使用的工具,对语言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对获得言语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语法的学习就是为了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和使用法则,进而进行准确的表达信息,所以,语法知识也是英语达表准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重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结合。书面表达是文字表达的记录,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量的实践活动,采取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先口头练习,再书面表达,将口头和书面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4 重视听力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的结合。目前所使用的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每单元后面基本都提供了听力训练,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对于同学们了解英美文化、熟悉英美习俗、扩大视野、为语言的输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听力材料的示范作用的优势,认真听、读这些精美的句子、段落,仔细体会他们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并准确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书面表达中。

5 重视阅读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的结合。阅读可以为书面表达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多种题材的范例,对文章段落结构进行分析,还能增进我们对写作要旨和写作过程的了解,也能扩大词汇量。对文章中出现的名言名句、精彩段落、典型句型等加强理解记忆,能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这样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很有帮助的。

6 重视学生平时写作能力的训练。在平时训练阶段我们应多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信、日记等来写情记事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评价,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训练中得到不断的确良提高。

三、掌握必要的英语书面表达技巧

英语的书面表达也是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杆,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测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必须要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技巧,加强自己的书面表达和书面信息传递能力。

1 认真审题。对于给出的固定的写作目标,学生首先应认真对写作目标进行分析,抓住写作重点和要点,并且整理自己的写作思路,还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搜索与此写作内容相关的内容、词汇和句型等。

2 确定写作顺序和基调。对于罗列出的要点,要确定表达的先后顺序,以免表达混乱,层次不清;同时,还要注意该文章所需要的人称、语气、时态等,以及表达每一个要点所需要的词汇、句式等,尤其是文章的起始句和结尾句的选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起着导入正题及总括全文的作用,必须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3 正式写作时,学生的主题句一定要简洁、明确表达出中心思想。一般是直接出现在句首,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陈述自己的观点态度,这样既简明扼要又突出了写作的中心思想。

4 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段落是若干相关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或为表达一个统一的主体而组合在一起的。好的段落应该清晰地、有条理地、有依据地表述一个中心思想。具体来说,好的段落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中心要突出。段落的中心突出会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突出段落中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主题句;思想上要保持一致。主题句确立后,还要注意说明、解释主题句的内容是否与主体相符,总之,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中心,段落中所有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内容上要连贯,连贯的段落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过度自然,表达准确。

落后的英文范文5

【关键词】山区小学教育现状;师范英语影响

位于西部边陲的四川凉山地区,其文化及其他各项社会活动发展因其区域环境的闭塞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多雨潮湿且温差较大的气候不适于多数日照种植作物的发展,因其多山则间隔区域的水文状况则使其气候表现为凸显的立体型特征。

1.四川老凉山地区小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偏远山区的教育受众群体在不断地增加,从光明日报的一份调查不难看出当地的受教育学生群体在扩大,但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教育问题[1],山区小学的宿舍环境较差,人均住宿面积偏低,厕所以及洗浴的配套设施都比较落后,此外校舍的管理水平落后,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出现一个老师一个管理方法的局面。此外,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山区小学的师资队伍力量偏弱,大量的山区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山区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因此,只有发挥师范英语教育在山区小学教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现象。

2.师范英语教育对于老凉山地区小学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师范英语教育特点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并重视阅读,提高基础文化知识面。这符合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层次要求,便于填补该学科知识。小学师范英语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强化记忆教育,这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山区师范英语教育有利于矫正小学各学科地位不平等的认知,调整各学科结构均衡发展,促进山区小学教育水平整体进步,进而接轨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其主要的作用与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师范英语丰富了山区小学教育学科结构

山区小学学科主要以语文、数学为主,在英语学科上存在大量空白。部分学校甚至在初中阶段还缺乏英语学习课程。《科学咨询:教育科研》一文指出了山区小学教育学科结构不完整,在教学报告上未显示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育成效。其他调查显示山区小学仅仅在部分人口比较集聚区英语师范化程度化也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师范英语学科的融入使孩子们多了新的课程,丰富了课程项目内容,优化小学学科教育的结构。

2.2师范英语推动了山区的小学教育理念改革

山区小学在教育依然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上循规蹈矩,毫无创新。卓玛才让在《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中指出了当前山区小学教育中的守旧思想观念,并提出了注重学生成业与生活相互融合的新理念。而师范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成绩。

2.3师范英语推动了山区小学教育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接轨

基于山区交通的闭塞以及地方经济落后等,山区的小学教育明显与发达城市的小学教育在各个方面上存在严重的脱轨现象。如何接轨对于统筹区域教育发展,落实教育公平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搜狐新闻在《农村小学VS城市小学入学,教育差别到底有多大》中概述了当前社会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指出了当前缩小课堂教育,人性化管理以及教育阅读等上的差距已迫在眉睫。而师范英语的融入必将推动山区小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方法以及模式等方面的快速提高,从而逐步实现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接轨的目标。

2.4师范英语教育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提高

增加师范英语教育不但没有影响其他学科的教育,反而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提高,有研究发现,师范英语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调查显示在融入师范英语教育后,学生因为有了新的学习方面,新的知识文化让学生有了新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之前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带动其他学科教学工作。

3.结语

总之,师范英语教育在该地区的人才资源以及相关教育资料的资源性输入势必大力补充当地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不足,从教育理念、方式以及方法等上全面推进山区小学教育的改革,促进山区小学教育跟上信息时代下的教育发展节奏,促进山区小学教育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更好地接轨。

参考文献:

落后的英文范文6

那么如何进行英语阅读课教学呢?我想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阅读,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采用整体语言教学的方法,重点解决词汇认知,背景介绍,理解教材内容,掌握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技巧等。主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阅读导入

导读是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的指导。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涉及历史人物、环境保护、工作生活、科学技术、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体裁有记叙、书信、日记、诗歌、说明文等。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和不同体裁,适当地讲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如Lesson 30, Book III,Christmas Day可先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如关于中外节日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分别列出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重要节日,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就有关的话题开展讨论。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吸取信息,掌握新的知识,丰富经验。这样还可以适当降低阅读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单刀直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与新授课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达到发现新知识并解决新问题的目的,将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目标阅读

任务型教学活动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三、分析阅读

阅读是一种言语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被称为“阅读能力”或“阅读理解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一个拥有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的人,在读有关内容的英文材料时,要比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轻松得多,理解得也会透彻得多。他不仅能够理解文中所说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将文中所讲的内容与文中未讲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他就不可能达到对文章的透彻理解。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除了具备上述的能力外,还要具备篇章的知识。可通过细读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分析文章与段落的组织结构,寻找主题句,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主题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一个段落中关键性的句子。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段落的中心思想,就抓住了段落的纲。主题句的位置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主题句位于段首;二是主题句位于段末;三是主题句位于段中。主题句位于句首的情况最为普遍,通常为段落的第一句或第二句。理解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篇章的整体理解。

四、导读及朗读

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体态语、投影片等方法设置情景来呈现词汇、句子等,使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感知词汇和句型,扫除障碍,疏通课文大意,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有些词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意思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大声地读,让他们读得流利,朗朗上口。选择部分段落,可让学生进行对话与陈述的互相转换,然后进行表演或复述等。如Lesson 30通过呈现大量的圣诞节的图片,让学生边欣赏边理解有关词汇,老师做适当的点拨、解释,为课文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五、泛读

根据教学情况,在课堂上可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原则。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类似的读物,并提出阅读要求和任务,完成相应练习。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在练习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六、写也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与语言的交际和阅读是分不开的。动手写作,好处有两点。第一练字,可写出一手干净、整洁漂亮的handwriting;第二可查错补缺,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便于老师、同学帮你修改、订正。它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一些常用的练习外,在日常交际用语中,鼓励学生使用已学过的知识,组织自己的语言,在课内、外“写”一些真实的情况。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