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角分练习题范例6篇

元角分练习题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1

一、强化练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1、以趣引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通过趣味性练习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就会要求释疑。就会产生求知欲。

例如,教学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最简分数,然后教师很快说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经过验证确认教师的判断百分之百的正确。这时学生头脑中便产生了“老师用什么方法判断出来”的疑和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学会判断的方法。

2、以趣诱奇。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推动他们去观察、思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趣味性练习,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诱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设计一个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练习: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又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口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抽出这个三角形,一看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3、以趣促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就是学生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又如在教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时,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挥想象力。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让学生目睹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对圆的面积公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在实际中应用。

二、强化练习的开放性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下面就谈谈在各类知识的教学中,如何把封闭式统习改良成开放性练习。

1、概念教学中开放性练习举例。

①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A、3+3+3+3=( )×( );B、3+3+3+3+4+5=( )×( )

A是封闭式的,答案是唯一,B是开放性的,答案可以是:3×8、4×6、6×4等。在改写B的过程,学生已经从模仿(相同加数的改写)走向了创新(把不是相同加数转化成相同加数后再改写)。

②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的练习。 A、判断下列各数能否被3整除:3568、938…… ;B、在里填上什么数字,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56

B在A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到不同的答案。可以先确定千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再确定千位上的数字,不同的思路可得出不同的结果。

2、计算教学中开放性练习举例。

例如两步计算式题。 A、封闭式:18-3×2;B、开放式:1832。

B的答案可以是:18-3×2、18+3×2、18÷3+2、18×3-2、18×3+2等。

3、应用题教学中开放性练习举例。

①条件开放。

A、封闭式: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B、开放性: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B题中,可以是项角的度数是底角的2倍,也可以是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因此,它的条件是开放性的。其答案分别为:90°、45°、45°和72°、72°、36°。

②问题开放。

A、封闭式: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多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好。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B、开放性: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多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好。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B题中可以求出:乙队每天挖多少米?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甲乙两队分别挖了多少米?乙队比甲队多挖了多少米等问题。

③条件和问题同时开放。

A、封闭式:妈妈去商店买2元一只的杯子,她付给售货员20元钱,找回了2元,问妈妈买了几只杯子?

B、开放性:妈妈去商店买杯子,杯子的价格有2元一只与3元一只两种。她付给售货员20元钱,找回了2元。请指出妈妈买杯子的所有可能。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2

在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学生的认知任务是要唤醒旧知,从旧知中寻找要素,引发新知学习的兴趣,在新旧知识之间寻找连接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准备性练习,通过激趣、铺垫,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展开新知学习。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特意安排了这样的准备性练习:很多同学都要过十岁生日了,结对的医院阿姨们打算要送给大家价值25元的《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生日礼物,如果按照月份来送,猜猜这个十月份阿姨们要花费多少钱?猜猜十一月份又会花费多少钱?学生猜想有9、10、11、12人会在十月份过生日,那么阿姨们的花费可以列出算式为:25×9,25×10,25×11,25×12,学生能够口算得出分别可能会花费225元,250元,275元,300元。此时笔者提出,根据统计,本月过十岁生日的有12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大约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列出算式为25×12,估算可能是250元,也可能是300元。要想答案更精确,那就需要进行计算。学生由此开始进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环节。以上练习设计中,笔者将学生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不但让学生复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还通过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数感。笔者认为,这种情景和练习结合的准备式复习练习,能够为学生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同时使导入与复习有机融合,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做题时设计形成性练习

在新知学习阶段,为了促进学生的新知建构和技能的有效生发,教师要安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即时练习,这就是形成性练习。这种练习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新知形成的阶段,并在每一个阶段配备精心设计且具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以强化新知的内化和生发。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生发式练习:一个馒头4角钱,1元2角能买多少个馒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列出算式:1.2÷0.4=3(个),12÷4=3(个)。学生这样算:1.2元就是12角,一个馒头是4角,就是求12个里边有几个4,12÷4=3(个),因而这样两个算式相等。通过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学生理解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弄清了怎么算的问题。紧接着笔者又设计了一道内化练习:(1)1.25÷12.5=()÷125,(2)5÷0.05=()÷5。这项练习主要训练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且两道题也各有侧重,前者是被除数的除数够移的,后者则是不够移需要在后边加0的。通过两项专题练习,学生能够在新知建构中获得生发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力。

三、巩固时设计应用性练习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3

[关键词]课堂练习 针对性 合理性 目标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63

合理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维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课本知识,学会将知识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和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才能提升整体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本文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探讨出合理设计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几点措施。

一、课堂练习设计的针对性

由于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师安排课堂练习的方式和时间不能过于固化,以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加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教师安排的练习题未区分出难易程度,就无法有效锻炼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基于此,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要实现针对性,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课堂作业,并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了人民币的类型及分、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出具备不同难度的梯度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理解和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编写练习题,如1元=( )角,2角=( )分等,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竞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换算的方法,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高练习难度,为学生创设在商场购买东西的情境,向学生提问,如“铅笔0.8元,给营业员1元后,应找回多少元?”等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假设每个学生有10元钱,根据教师展示的商品进行购买,并提出如何购买可以买到最多的商品等,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计算完成练习。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更多的思考和练习空间,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练习设计的合理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每一节课都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领会和接受教学内容。40分钟的课堂时间是固定的,教师需要对课堂练习时间实现合理化安排,优化教学的效果,让课堂练习发挥基础巩固和创新发展的作用。

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认数”时,教师教会学生认识和书写万以内的数之后,需要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数目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经过知识的讲解后,课堂练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为利用好课堂的有限时间,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如我国国土面积为960000平方千米,世界上的昆虫种类为700000种,我市的人口为320000等,让学生通过抢答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字并画出等级线,再请学生相互交流,并总结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纠正,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只有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练习的效果。

三、课堂练习设计的目标性

教师设计课堂练习的题型、区分习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均能为课堂练习的设计起到一定的优化效果。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还需要教师认识设计目标性的重要性,即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安排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课堂练习。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加和减”时,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学会列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减法。那么在课堂练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学习的内容,对小数进行大小排序,如1.9、0.7、0.5,接着引出习题。习题内容尽量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以方便学生联想和思考,如在文具店里,铅笔0.7元、橡皮0.5元、圆珠笔1.9元,教师提出问题“铅笔比橡皮多多少元”“圆珠笔比铅笔多多少元”“如有3元钱,买了圆珠笔后还剩多少元”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列式时,可将“3元”表示为“3.0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保证课堂目标的完成。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4

一 我市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情况

1.练习随意性大

老师们都知道,在数学课上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都会安排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但是老师们布置练习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随意性较大。

2.练习时间不足

一节课40分钟,用于练习的时间不足10分钟,尤其是公开课、参赛课,教师们让学生合作、探究占用过多的时间,造成课堂教学前松后紧,仓促地进行蜻蜓点水似的练习后就下课了,甚至出现没有时间练习的情况。

3.练习形式单一

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式的练习比较多,大多都是计算类的、独立完成的练习,很少将练习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

4.练习缺少思维含量

一个班的学生层次不同,需求也不同,单一、机械、重复型的练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

二 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备练习题的安排和设计。如果是书本上的习题,一定要进行筛选和二次设计,切忌随意挑选、盲目布置、机械操作。在设计练习时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个环节上设计这个练习,它巩固的是哪个知识点等。设计的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要有针对性,教师要能自圆其说。“只有老师跳入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

2.层次性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有位教师曾说:能力就和肌肉一样,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退化、萎缩。同样,我们在巩固新知识时也是这样,要让学生在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上得到锻炼,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一定负荷的思维劳动,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孩子在思维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般的练习顺序是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或对比练习)——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题一般出现在一节新课后的第一次练习或一个知识点后的跟进练习,一般都是再现新授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题目。巩固练习是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稍高层次的练习,可以是对比型、变式型、综合型,还可以是迁移型。如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一课中,当老师讲完“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总结出口算除法的算理后,就设计了这样一道变式练习题: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每班19个呢?这道练习题不能直接口算,需要先估算再运用刚才的知识口算,既增强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巩固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又如“圆的周长”,老师与学生共同推导出C=πd后教师出示了一道练习题:r=2cm,C=?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继续追问:你能从这个计算中推导出另一个周长公式吗?学生已有C=πd的经验,自然会迁移出C=2πr。

在练习设计中,我们不能止步于练习的检查、巩固作用,还要考虑练习中的问题是否有思维含量,是否对学生学习数学素养有增量。可采用开放题、典型题、说理思辨题等,这些类型的练习是知识的纵向引申、横向扩展或者解题思路的拓宽设计而成的。作用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渗透思想方法。例如,在学习“连加、连减”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题:学校打算组织一次秋游,可以带一些好吃的,如果妈妈给10元钱买这些东西(火腿肠2元,果冻4元,面包3元,饮料3元,薯片5元),你会怎样买?让学生灵活运用素材中的数量进行计算。

再如“比的应用”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三角形内角的比是6∶1∶2,如果按角分你能快速的判断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吗?为什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有序合情地说理,既增加了思维含量,又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趣味性原则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5

〔关键词〕小数 计数器 数位 单位名数

教师教学实践的创新之一是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展示实物(教具的使用)是一种古老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7)小数的初步认识例1知识及相关练习某日,应三年级新老师之邀,上一节示范课,重点是复习。阅览课本及同步精练时,发现多数同学对于小数的换算掌握较差。于是我决定把这部分知识重新纳入课堂带领同学们一同进行复习。可面临的困难是对于例1学生都已经学过了,而单位间的进率知识又较繁杂。如何解决枯燥乏味的机械复习呢?

经过观察我发现:米――分米――厘米,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都是10,我灵机一动。决定借助竖式计算数来把过去的部分知识重行进行复习。上课了,我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计数器,利用读数写数(如:百位是3,十位是2,个位是O这个数写作____读作____)让学生熟悉数位,这个内容学生在二年级就学过,现在特别容易。 然后我在把数位换为:米分米厘米(米后带小数点)让学生添数3米18厘米=( )米、3米5分米=( )米、2米8厘米=( )米、1分米3厘米=( )分米、7米26厘米=( )米、1米9分米=( )米。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知识很快被消化了。再此基础上我又把名称改为:元――角――分,让学生自学1元3角=( )元、4元2分=( )元、5元12分=( )元8角9分=( )角、10分=( )元、3角9分=( )元。看到同学们借助计数器把所有问题都正确解答了,我又借机把竖式计数器立了起来

分(厘米)

角(分米)

元(米)出示了问题:2角5分是元。再让学生观察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明白了由分到元的进率是100的基础上,解决了2角5分=元教师带动学生再次横过汁数器来观察,还得到:2角5分还可以写成0.25元;同理23厘米=米,还可以写成0.23米。针对学生们在头脑中形成了“竖式理念,我随机出了一些相关习题(用小黑板的形式展现),对知识进行了巩固。经过同学们的抢答、笔答,可以看到准确率都达到了100%,真的出乎意料。

四十分钟的课堂结束了,但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小学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历程,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教师对学生建构知识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的引导可运用知识的对比、迁移等方法。此节课上,就应用了数位(百――十――个)与单位名数(元一――角――分)(米――分米――厘米)的对比、迁移学习,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还帮助学生将多个知识建构到一个知识系统中。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6

[摘要]练习课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新授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建构和内化,提升思维的能力,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为了改变练习课容易给学生带来机械重复、疲劳无趣的感觉,并且期望赋予练习课更多的思维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从练前先忆、练中有变和练后讲评三方面入手,深度挖掘练习题的作用,把练习课上得生机勃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70-04

[作者简介]季璇(198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练习课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巩固新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梳理、建构和内化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最不喜欢上的就是练习课,认为练习课就是做题、讲题,没有新课有意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练习课所承载的意义,上练习课时就题论题,机械处理习题,组织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活动的支撑。为此,笔者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能够深度挖掘练习题的作用,把练习课上得生机勃勃。

一、练前先忆,练习应有“数”

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之后都会安排一节练习课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其中一些大的单元会有相应的复习课,小的单元则没有。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知识的建构和连接,学生很容易遗忘。因此,笔者在平常的练习课中也加入了一般复习课才有的元素: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和绘制相应的知识结构图。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哪些,本节课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开门见山地把知识框架和盘托出,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稀里糊涂跟着老师走。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练习三”,是对前面所学的三角形知识的认识、分类的一次综合练习。做练习前,笔者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让他们先自主地把知识分成几大块。学生基本能够想到把知识分成两大块:三角形特征和三角形分类。笔者再让他们尝试着把每大块知识细分成几小块,如果此时回忆不清,允许他们翻看数学书。最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制作知识结构图或者思维导图出示给学生。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结构图,这样效果更好。可能有些教师会觉得让中年级的学生自主制作知识结构图有些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教师在日常练习课和复习课中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到了中年级他们是能够将知识结构图做得有模有样的,如图1:

图1学生对于四年级上册“角”这个单元的所做的知识结构图

形成自主构建需要有一个训练过程的。一开始,是老师“扶着”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在介绍几种常见的整理方式之后(如框架图,思维导图,表格,文字列举等),笔者就鼓励学生用自己觉得最清晰的方式进行整理,允许他们有所创新,可以画得色彩缤纷,也可以配上想要的插图,还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到后来,学生很主动地进行知识整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敏感起来。

二、练中有变,练习应有“魂”

练习课的练习设计应该以教材练习为基准。除了一些必备的基础训练题,教师还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形式的改编,融入一些综合性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练习,特别要注意根据班级情况补充一些易错题的练习。

(一)一题多变,对比反思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练习三”第1题: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这里,在变换底的位置后,让学生画出每个图形的高。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到:同一个三角形改变底的位置后,高的位置也有所改变。这样的练习会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底和高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在画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一定要垂直;勿忘标上直角符号和“高(h)”;垂直不是“竖直”,要看清底在哪里。这样下来,学生对于绘制三角形“高”的操作技能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由易到难,形成题组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被一种现象困扰:平时上课感觉学生解决书上的题目还可以,但是一遇到作业或者考试中的题目有一点变化就犯晕。笔者认为,这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掌握了书本上较为常见的题型的解决方法,因为题型的相似,所以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不多,因此在能力层面的目标达成就不到位。题组训练是个好方法,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思考,思维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教材中,“混合运算”这个单元的数量关系相较于前面更为复杂,有些学生理解题意就有困难,更别说列出综合算式了。书上P41-42“练习四”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

习题1: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390千克,运来橘子7筐,每筐重30千克,运来苹果4筐,每筐重多少千克?

题目出示之后,笔者先让学生复述题目的意思,接着引导学生勾画出习题中的关键词句,帮助他们理解,最后总结出审题的几个步骤:认真读题,符号勾画,默默复述,画图示意。经过审题的训练以后,笔者让学生独立解答该题。学生解答得还比较顺利,列式:(390-7×30)÷4=45(千克)。在学生说完列式的想法后,笔者又相机引导学生概括此题的数量关系式:总数量÷筐数=每筐数量,接着进行第一次变式。

习题2: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390千克,橘子每筐重30千克,苹果每筐重45千克,已知橘子有7筐,运来苹果有多少筐?

题目刚一出,就有学生在下面叫起来:“跟上面一样。”不过随即就有人反驳:“你好好看题了吗?”这是多么好的审题教育啊,相信那位叫起来的学生已经体会到好好审题是多么重要。只要认真审题了,学生解答起这道题来也很轻松。学生列式:(390-7×30)÷45= 4(筐)。接着组织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

生1:两道题都知道总量、橘子的筐数和每筐千克数。但是前一道题是告诉你苹果筐数求每筐多少千克,后一道题是告诉你苹果每筐千克数求筐数,所以不一样。

生2:感觉两题是相反的。我们可以用上一题的条件来检查下一题的结果。

师: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呢?

生3:总数量÷每筐数量=筐数

师(总结):要想解决好实际问题,必须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因此,审题是至关重要的。

再进行第二次变式。

习题3: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390千克,橘子和苹果都是5筐,已知一筐苹果比一筐橘子重16千克,每筐橘子和每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且方法不止一种。这时候学生主动提出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笔者当即答应。随后学生展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生1:补充橘子的数量,先求大数。列式:(390+5×16)÷5÷2=47(千克)(苹果);47-16=31(千克)(橘子)

生2:减少苹果的数量,先求小数。(390-5×16)÷5÷2=31(千克)(橘子);31+16=47(千克)(苹果)

生3:先假设橘子和苹果每筐千克数一样,再还原。390÷(5×2)=39(千克),39+16÷2=47(千克)(苹果);39-16÷2=31(千克)(橘子)

通过一题多变,笔者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逐层深化。在第一道题里笔者着重进行了审题技巧的训练。在第二道题里则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数量关系的相互变化。而在第三道题里,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道题的思维难度更大,并且借此题让学生感受一道题的不同解法,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练后讲评,练习应生“巧”

学生练习,绝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练习是为了获得经验,总结和概括一些“画龙点睛”的东西。当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总结和概括,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练习成果。

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错误率较高。因为此时他们已经掌握了5个基本运算规律,当这几个运算规律混合在一起,让学生灵活进行运用以达到简算要求,特别是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的时候,学生们显得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因此,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对题型进行分类和归纳。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练习五”中,笔者加入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复习了各种运算律的表达式 ,然后让学生做了几道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接着引出问题:

师: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有几种不同类型?请你举例子说明,一时想不起来可以参考教科书。

请不同的学生上黑板写出所举例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所举例子是否雷同,是否具有明显的简算特征。

生所举例子如下:

①46×7+54×7②128×7-28×7

③25×(40+4)④25×(40-4)

⑤999×19+19⑥101×19-19

⑦102×15⑧98×15

师:为了加强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给这8种不同类型的练习进行命名。

师生共同命名:

①46×7+54×7②128×7-28×7

(加法合并式)(减法合并式)

③25×(40+4)④25×(40-4)

(加法分配式)(减法分配式)

⑤999×19+19⑥101×19-19

(特殊加法合并式)(特殊减法合并式)

⑦102×15⑧98×15

(特殊加法拆分式)(特殊减法拆分式)

对简便计算类型的归纳和总结,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简算的认识。通过对比不同的简算类型,师生总结出解题方法。

教师是练习课的设计者,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只有深入教材,把握本质,贴近学生,才能够让练习课充满灵性,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