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饥饿营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范文1

这条新闻如果出现在一两年前也许能造成轰动,而在“饥饿营销”满地开花的当下,这条新闻造成的轰动则是―网友直指小米涉嫌制造虚假抢购。

对于被一贯指责的“饥饿营销”,小米方面保持了惯用的说辞:产能不足,供不应求。而实际上,3000台小米电视对于庞大的市场而言,近乎九牛一毛,抢购成功是小概念事件。

无论此前的小米手机,还是小米电视,价格一直是打动消费者、燃起购买冲动的主要因素。从诞生那一刻起,小米走的就是“发烧+平民”的品牌路线。再配上“挤牙膏”式的供货,“米粉”总在排队,小米在饥饿营销上“屡试不爽”。

事实上,饥饿营销已经成为商家最喜欢的一种营销方式。

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

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饥饿营销”的终极作用还不是调节了价格,而是对品牌产生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分正负。

饥饿营销到底如何运用?

1、心理共鸣

产品再好,也需要有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拥有足够市场潜力,饥饿营销才会拥有施展的空间,否则一切徒劳无功,甚至还会患上一身病。不断探究人的欲望,以求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个性,组织品牌形象,自我表现,情感关系的打造要符合区域市场的心理,与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这是“饥饿营销”运作根本中的根本。

2、量力而行

商家需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人才资源、销售渠道等量力而行。一味地高挂消费者的胃口,注定要消耗一些人的耐性,一旦突破其心理底线,猎物势必落入竞争对手的口中,这是大家所不想见到的。

3、宣传造势

消费者的欲望不一,程度不同,仅凭以上两个规则,还有些势单力薄。欲望激发与引导是饥饿营销的一条主线,因此,宣传造势虽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家常便饭,但却是必不可少。新品上市,前期的软硬兼施,电视广告的普遍撒网;电台、报纸、杂志、电梯等媒体的重点培育;明星代言等众多策略与手段,各有千秋。

4、审时度势

饥饿营销范文2

刚打了个订票电话,居然奇迹般的一次打通,昨天可是连打了100来个都没进去的,赶紧掏出银行卡,饥不择食的想,甭管什么比赛,能订到就行了。但随后的话音提示却是“奥运门票销售已经暂停”。

想起昨天早晨9点第二阶段销售开始的时候,一登陆购票官网发现网速奇慢,而且后来干脆登录不上去了,立刻心生一计,边上网边打电话订票,可是电话拨过去都是忙音,还以为号码拨错了。上网、电话两个取巧的办法统统失灵之后,马上边打电话边跑出去骑车去街口的中国银行,一进银行大门,平时停车的地方一辆车也没有,不由窃喜,谁知靠近发现一个牌子“请到后院停车”,推车到后院,晕倒!已经快没什么停车的位置了。进了银行大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辈儿的人挤得到处都是,听银行职员说,晚上两点就有人来排队了……至于奥运官网为什么瘫痪,后来的消息说,网站的瞬间登录量已经达到800多万了!

虽然买不到,不过人们这次可是知道奥运门票的金贵了!体会之深、范围之广,绝非第一阶段门票销售可比。搞了一次很好的消费者教育。

第一阶段抽签订票的时候,机会太平等了。机会平等让人们觉得参与门槛很低,不用紧张,两个月之内登记了就行;抽签决定,又让大家觉得好像摸彩票似的没谱。结果没有刺激起购买门票的热度和氛围。220万张订票,居然在付款时间一拖再拖之后还有60万张放弃。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重庆,两个月里居然只有700余人到银行预订。这么冷清的售票,真是让人难以想象这可是北京奥运会的门票啊。

这就好比开发商卖房子,开盘之后发现自己的明星地段居然少人问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开发商会怎么办?一定要把消费者胃口高高地吊起来!营销人冠之以名曰“饥饿营销”,让人们切实感觉到什么叫“物以稀为贵”,什么是“饥不择食”,哪怕是人为制造短缺。

“先买先得”的第二阶段售票,和“平等抽签”的第一阶段比起来,就是典型的饥饿营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且人们都知道有无数只“狼”在和自己抢“肉”,去晚了连草的没得啃。饥饿营销的效果,还不仅仅是网站瞬间访问量达到八百万次,短时间内出现380万人次试图电话订票的高峰,后续的持续震荡作用更大,买奥运门票的“饥饿感”将在社会上持续传播。这对民间的门票“二次分配”市场将是极大的利好。

饥饿营销范文3

在实际制订市场谋略的时候,我们总是要遵循一定的常识与基本的逻辑思维。而任何营销都是谋略,是在缜密的逻辑思考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提出之后被推翻,然后再如小强一般具有生命力的,都是需要有极为理性支撑的。

不管是饥饿营销还是口碑营销,核心都不是理性诉求而是感性诉求,假如你让在其中的参与者对所享受到的快感和恐慌的程度有一个量化与具体描述,那么ta是根本说不上来的,因为那本身就是难以言表、难以复制、经不起推敲的个性化感受。

任何感性的表达与传播,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沙漠上的宫殿与堡垒,不仅长期看无法阻止下陷并被沙子“吞蚀”,而且在短期之内随时会被风浪击碎的。

遗憾的是,我们常规所说的饥饿营销,不过是拳头产品与核心服务的试用装,是在企业战略中被用做先锋与敢死队的,实际上与战争中的炮灰无异。而指挥官的整体谋略,或许就需要在这一些有生力量打光了,摸到了市场的脉搏之后,真正的拳头产品与主力部队才会以截然相反的策略推向市场。

饥饿营销也是需要具备基本要素的,在这些不能具备的前提下,就是死路一条。

符合市场趋势。在全民崇尚虚华浮躁,都过度包装并夸夸其谈的时候,你在简朴方面做到极致,就会被抛弃;相反当全社会都鄙视奢华浪费,都在倡导清廉并在享受方面如履薄冰的时候,你偏偏要推出奢侈品与帝王般的享受,以奇高的价格标榜自己的高品质,这就是逆市场潮流而动,是寻死的策略了。

在制订市场谋略的时候,大的金融环境、政策环境、产业与行业现状,甚至供应链与舆论导向等因素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基础功课,这些基础功课没做好就瞎指挥,能取得成功才是咄咄怪事。

独特的定位,你所提供的绝对不能是模棱两可的东西,绝对不能跨界,让人感觉你是“四不像”你就完了。你需要找到市场空白,在特定消费人群的痛点上做文章,即使是在细微的点上,以偏执狂的境界去做,要做就做到极致,不管是在设计环节、包装环节,品控环节还是在市场营销环节,都需要有苛严的要求。

做到极致的品质,至少专业人士都对你的品质有所认同,拥有一些对手想拥有,想模仿却又偷不走的东西,那是你所打造的优势资源,也是为自己营造的市场壁垒,同样是取得客户认同的核心标志。你需要得到权威认证,不单纯是“赞不绝口”,还要以公认的方式确定下来。

去货币化的门槛。当你的产品具有独特性,你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消费者,对他们提出基本的硬性要求,为了显出难以取代的独特的气质,需要为自己的领域设定进入门槛,绝对不允许任何不合条件的蒙混过关,在客户体验方面,也需要用挑剔的标准来要求。同时必须注意,那并不是以金钱这个数量为评判标准的。

财务数据是最直观,也是最害人的。当你设定的标准,假如是以财务数据与规模作为核心的,那么除了被鄙夷被抛弃,什么都得不到。在财务标准执行的过程中,有钱人觉得是包养了你,不会给你基本尊重与话语权,没钱的人觉得你势利眼,由于你的肤浅也会远离你。

没有争议的代言人(与机构)。你的供应量可以少,但必须能有人推崇。所以你必须有明星级别的代言,或许那个代言人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却是一种健康阳光、身价与地位的象征,成为市场粉丝的偶像与教父级别的人。

粉丝的拥趸。没有脑残粉还想玩饥饿营销,那是自取灭亡。网络时代流行一个说法“脑残粉”,含义是“即使被嘲笑为脑残,都要去成为粉丝”,脑残粉会在市场中迸发难以想像的力量。由粉丝之类的忠诚拥趸所形成的支撑是生命力的源泉,那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珍惜。

饥饿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东西,从感觉到饥饿到由于饥饿而死的整个过程,理性仅仅是在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其他的时候都是在贪婪与恐慌的心理状态中,而这些心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基本都是感性的。

渠道是支柱。一本万利的逻辑只适合投机性的市场领域,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你需要有广泛的市场传播,让从同行业的从业者到分销渠道,街头巷尾都知道你的名号,即使你的身影不在,都不用担心被人忘记。你所卖出的高价之中注定有难以忽视的成本,而在很多时候,针对渠道、同行与行业性的专业媒体机构的传播更重要。

切记——不要用特供的方式把自己孤立起来,那是自绝地气的孤岛思维,当你做成了特供的东西,没有人会到陋巷之中去苦苦寻觅。

最后说说口碑营销。

其实口碑营销是最奢侈的,也是最指望不上的。因为任何口碑效果都建立在不容忽视的巨大投入之基础上的,有很多投入都是你所看不到的,而且口碑营销通常仅仅可以是众多营销策略中的一个微小部分。

口碑是谁都可以说,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做到的,因为口碑意味着被试用试驾试吃试品试用,而所有的“试”都是免费的,都是不需要花钱的。而在那之前的精准客户的寻觅到重点客户的关系维护,从免费到付费,从无价到天价,这中间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这个已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任何资源、商品、服务都具有可替代性,甚至你跟不上更新换代的节奏,都会导致客户流失。所以那些靠粉丝生存的,不管是苹果还是小米,不管是文体明星还是学者作家,如果中断了炒作,最终只有落得个被边缘化被遗忘的结果。

你用什么策略解决市场通路问题?解决从虚拟的意淫到可以被尝试并触手可及的问题,从浅尝辄止到上瘾并欲罢不能的问题,解决那些尝试过的人的心理诱因问题,确保他们不会单纯是贪图小便宜,而会由于吃人嘴短心理,为你鼓吹呢?

当然,ta们为你鼓吹之后,你如何建立健全那种“鼓吹”的苦劳与市场收益的“功劳”之间的价值评估以及论功行赏的激励机制?这是维持口碑营销的润滑剂,是不可或缺的。

饥饿营销范文4

饥饿营销的定义、发源与理论基础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究竟什么是饥饿营销7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关于饥饿营销的定义,但在这里,我们要引用《营销三维论》中关于饥饿营销的一段定义,我们认为,饥饿营销是指企业有意控制某种产品的出货量,来掌握供需关系、制造市场上相应产品紧缺的事实,来达到维持产品更高销售价格的目的。

那么,饥饿营销这一概念来源于何处呢?传说,古代有一位君王,吃尽人间一切的山珍海味,却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饿。因此,他越来越没有胃口。有一天,御厨提议说,有一种天下至为美味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饿”,但无法轻易得到,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不可。君王当即决定与他的御厨微服出宫,寻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在月黑风高之夜,饥寒交迫地来到一处荒郊野岭。此刻,御厨不失时机地把事先藏在树洞之中的一个馒头呈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这就是叫做‘饿’的那种食物。”已饿得死去活来的君王大喜过望,二话没说,当即把这个又硬又冷的粗面馒头狼吞虎咽下去,并且将其封之为世上第一美味。

营销顾问机构认为,这一来源之说虽然无从考究,但却非常实用,一些商家将这种手法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推广,被界内冠以“饥饿营销”之名。

那么,饥饿营销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为“饥饿营销”奠定了理论基础。“效用理论”(即消费者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认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而效用则是消费者的满足感,是一个心理概念,具有主观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某种产品或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和满足感,这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就会被极度放大,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目标。就像那个在饥饿状态下及时呈上的馒头,在当时,它的效用是平时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

根据《营销三维理论》,人是欲望性的动物,而欲望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化,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永远也无法满足自己,人类的心理特性为“饥饿营销”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著名的幸福公式,即: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者的欲望被拉动提升,为了保持一定的幸福水平,消费者必须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更高的效用,为满足欲望的消费也就应运而生。这时,在市场上,卖方即享有相当的主动权。何时、何地、什么环境下为消费者提品或服务,无论是价格还是数量,卖方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发达的现代传媒体系,使商家的“饥饿营销”战略实施更加便捷有效。聪明的商家从前期产品预热造势,面市报道,缺货抢购报道等方面形成完美的传播曲线,扩大了饥饿营销战场的深度与广度。饥饿营销策略与苹果品牌的销售实战

在有关于饥饿营销的各种实践案例中,做的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当属苹果品牌。从2010年iPhone4开始到最近备受热捧的iPad2,我们看到苹果产品在各地屡屡脱销的场景。一方面是消费者狂热的追捧,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全线缺货,在这样的供需矛盾下,市场总是处于某种相对“饥饿”的状态,这有利于苹果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对产品升级的主导权,以及对渠道,甚至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控制权。虽然苹果公司的确有可能存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但我们仍能看到饥饿营销策略在其品牌推广中的成功运用。

以iPhone4手机的饥饿营销为例,先是避而不谈有关新一代iPhone的任何别的信息,只告诉市场,有新一代的iPhone将要面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关于iPhone4的信息近乎没有,等消费者极端渴望从所有渠道获得产品信息时,苹果总裁乔布斯现身苹果的开发者大会做了隆重的产品介绍,说iPhone4“再一次,改变一切”。而后iPhone4面市,各种广告铺天盖地,与之前形成强烈反差,消费者在这段期间被吊足了胃口,此时如在沙漠中看到绿洲,热情高涨,于是纷纷踊跃购买。但自该产品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通过与运营商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分享运营商收入的方式,耐心地开拓市场,在下一款更新的产品上市之前,不时的让消费者处于缺货的等待之中。我们看到苹果产品全球上市的独特传播曲线:会一上市日期公布一等待一上市新闻报道一通宵排队一正式开卖一全线缺货一热卖。

根据《营销三维论》课程,我们把在苹果品牌推广过程中对饥饿营销策略的成功运用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贯穿品牌因素。饥饿营销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高价出售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这一点从整个手机产业的有关数据和苹果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即可得到显示。根据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苹果手机仅占手机市场份额的5%,而iPhone系列产品的利润却占据了整个手机行业利润的55%。一个成本价格约为150美金的iPhone4手机,零售价格却高达500-800美金。

表面上看,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利润。而从实质来看,饥饿营销运行的始终一直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四位定价论”,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品牌要是去限量限产,提高价格,不仅不符合实际,还会丢掉原来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剑用好了,可以使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产品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更高额的附加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一贯强调精品战略,要求设计师能把苹果的商标设计的非常精美,以至于要能吸引他看见这个商标时就想去吻一下,力图使每一件苹果出品的产品都是一件艺术品,这让iPhone产品被寄予厚望。依托苹果母品牌在市场上良好的声誉,苹果手机系列产品顺势运用饥饿营销策略,使iPhone成为万众期待的对象,并形成强烈的购买渴望。iPhone出世以来,果然也不负众望,严承苹果一贯的精致作风,市场对其好评如潮,为苹果品牌提升立下汗马功劳。

二、选择正确产品。产品是否拥有市场,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进行品牌推广种重要的一步,否则饥饿营销也是徒劳无功。产品需要有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拥有足够市场潜力。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认为,想要成功的开发一款产品,通常需要不断探究人的欲望,以便让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个性、品牌形象、诉求情感能符合市场

的心理,与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

三、制造适度紧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益繁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限量的前提是提高产品的独特竞争优势。消费者注重时尚已成趋势,切忌随大流。而制造适度紧缺,则是运用了人们的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不少经销商反映,“从iPhone4过后很久也拿不到货”,同时,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iPhone4在黑市普遍实行加价销售,加价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值得深思之处呢?归根结底,苹果产能释放速度落后于消费市场增长速度,造成市场上供需关系紧张,这是加价销售的最根本原因。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认为,苹果利用消费群体追求品牌和品味的消费心理,配合“饥饿营销”,一次次高明地使用撇脂定价策略获取高额利润。

四、专业媒体传播。消费者的欲望不一,程度不同,品牌推广需要进行合理专业的立体式传播。传播策略、传播时点、传播媒介、传播形式等都要进行细致规划。同时,为了保证品牌的神秘感,宣传之前要在一定时期内做好各种信息的保密工作。这也是乔布斯为什么要某个科技博客作者的原因,因为对方提前泄露了一些iPhone产品的信息。

另外,根据《营销三维论》课程中的饥饿营销论,“饥饿营销”成功与否,与市场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息息相关。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饥饿营销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苹果品牌推广中的饥饿营销策略非常成功,但为了能长期有效的将这一策略运营下去,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认为苹果以及类似饥饿营销策略的实施企业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饥饿营销策略要灵活应变。消费者的部分欲望受到竞争对手市场活动的影响,欲望组合比例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购买行为关键性因素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动,感情转移,冲动购买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密切监控市场动向,提高快速反应的机动性,也绝不可小视。

作为全球性营销战略,饥饿营销有它的优势,但是针对各地国情,则应做更适度更有效的调整。比如在中国,中国手机市场的活跃度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有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只有美国和欧洲用户的一半,市场更新速度明显高过全球,这也为希望长期占领中国市场的品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在中国市场过于“矜持”实际上等于在这一市场上让位于竞争对手。同时在中国市场上,黄牛囤货等情况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企业要能推出适当的策略来加以应对。

二、饥饿营销策略要掌握好“度”。根据营销三维理论中的“创新节奏论”,一味地高挂消费者的胃口,会消耗一些人的耐性,一旦超过其心理底线,猎物将会落入竞争对手的口中。厂商需根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任何盲目的经济行为注定会失败。“7分饿,3分饱”,给市场预留适当弹性,把握好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消费者长期买不到苹果产品,就让山寨机也钻了不少空子。国内南方多家山寨厂商都曾透露,他们生产的首批“仿iPad”平板电脑已经流入销售渠道,有的已经在重点城市完成分销商招标工作,而且销量持续猛增。山寨平板电脑的售价将在2000元人民币上下,仅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上网本价格相当。

不管是iPhone,还是iPod,又或是iPad等,苹果全系列产品线都是国内山寨厂商仿造的重点,早在第一代苹果手机上市时,山寨版苹果机hiPhone就曾经创造过销售量超过iPhone的记录,hiPhone甚至在功能上更为强大,待机时间超长,双网双待,外带电池充电的便利。显然,过度的饥饿营销在中国市场是行不通的。

饥饿营销范文5

苹果或玩“饥饿营销”

俗话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苹果公司是不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的心理,采用“饥饿营销”的手段来为自己的产品铺张声势呢?iPhone4在国内到处“缺货”现象,不免有业内人士认为:是否苹果有意制造市场“饥饿感”的嫌疑呢?“饥渴营销”就是以供货不足保持其市场地位和价格体系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手段可以很有效的“圈”住消费者,引起他们关注提高自身吸引力,确保了一定时期内iPhone4的售价,以保证较大的利润同时可使iPhone前代产品逐渐消化,减少存货压力。

不过,苹果能在市场上制造“饥饿感”,可想而知他们拥有多雄厚的资本与实力,能让消费者疯狂,能让“黄牛党”跟风排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似乎擅长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饥饿”。从iPhone第一代出来,这种局面就开始出现了,每到新机发布后的几个月,就是“市场饥饿期”。事实上,苹果其它产品的发布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玩过头了

2012年1月4日消息,小米手机于今日13点开始第二轮开放购买。但未到发售时刻,小米手机官网便出现无法访问或访问缓慢情况。

小米官方表示,今日开放购买共发售10万部手机,预计一周时间发货完毕。13点之前,小米手机官网访问缓慢,或因大量网友同时访问所致,有网友质疑小米系统亟需升级。

对于小米官网出现无法访问或访问缓慢情况,有网友评论:“到底是让不让我买呢?我看见购物车都一个钟,每次点进去就是让我登陆每次登陆就是找不到服务器。”“刚刷进去了,所有增加的配置都缺货了,只有裸机!”“我进去了,但是提示超出限制了,估计没戏了。”“真火大!”

在面市之后,小米手机的售卖模式便与别家不同。它采用网络渠道销售的模式,让消费者都只能在小米官方商店上买到小米,并且需要预定,而物流的权利也仅给了凡客诚品,由凡客诚品支持小米手机的仓储与配送。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两天内预订数量超30万台,这样的火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但之后的事情却出乎了消费者预料,就在小米手机供不应求之时,小米网站却立刻宣布停止预定并关闭了购买通道,让消费者无处可买。

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消费者望之兴叹。从小米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不难发现其“饥饿营销”手段的影子。何谓饥饿营销?书面一点的说法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卖早点的商家想让你多买他两个馒头,必然会先断粮馒头出售一个礼拜,让你心里抓挠似的想它,然后饿虎扑食。

饥饿营销要适度

张艺谋的饥饿营销是成功的,人们对《金陵十三钗》投注了如此之多的关注度,很难说没有之前宣传造势的原因。然而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现在一不留神很可能就会滑向负面评价的深渊。

不同于张艺谋所打造的影片是精神产品,小米手机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而且是生活中必需的物质产品。因此这就要求小米手机无论从质量上还是品牌口碑上都要有所保证,毕竟电影看完了就完了,而手机还要常用。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难免少不了山寨。不少分析师指出,这种“饥饿营销”在中国或许很难受到在其他国家那样的良好效果。原因是中国诸多生产厂家强大的仿制能力,使得“山寨”苹果产品将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挤掉苹果“饥饿营销”的销售预期。

苹果的卖点在于优秀的外观设计以及丰富的应用程序,劣势在于高昂的售价以及并不丰富的扩展端口,还有平庸的硬件配置。这恰好满足了山寨商们的胃口。相似的外形是山寨仿造的优势,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可以用开源软件取代,丰富的扩展接口与配置完全可以从上网本照搬,亲民的售价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听起来,似乎山寨苹果更能满足国人的需求。

饥饿营销怎么做?

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它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

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想,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饥饿营销”的终极作用还不是调节了价格,而是对品牌产生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分正负。

饥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首先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势的品牌号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这个因素,饥饿营销会是一把双刃剑。

剑用好了,可以使得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但是,在这里人们还必须明白,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以下几点是如何让做好饥饿的营销模式:

1.不断探究人的欲望,以求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个性,组织品牌形象,自我表现,情感关系的打造要符合区域市场的心理,与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这是“饥饿营销”运作根本中的根本。

2.在一些汽车厂商需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人才资源,销售渠道,行销能力等量力而行,任何盲目的、自我膨胀的经济行为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饥饿营销范文6

饥饿营销带来高关注

如果没有360特供机,小米手机或许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雷军,也会因为小米手机的成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人物。意外的是,360出来搅局,周鸿祎微博大战雷军,靠营销杀出一条血路的小米,被周鸿祎“流氓式”的营销手法打得节节败退。

古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那么小米手机今天的遭遇,与这一典故遥相呼应。一年前,小米手机风光无限;一年后的今天,小米手机在诸多对手的围剿之下颓势渐显。当然,说小米手机现在已经失败为时过早,但小米手机确确实实败在了营销上。

一直到现在,雷军也不承认,小米手机的成功,饥饿营销功不可没。而饥饿营销,是苹果惯用的手法,也是一个成功的手法。自封为“雷布斯”的雷军,也想“借鉴”苹果成功的营销。事实证明,小米手机在营销方面确实很成功,而且不逊于苹果,仔细回顾一下小米手机在营销传播上的轨迹就不难发现。

1、打造“发烧”手机:智能手机的竞争一向以激烈著称,小米手机还未上市,就已经将硬件“发烧”的理念打得火热。当时,双核手机还是稀有品、奢侈品,而装配了双核处理器的小米手机,以1999元的价格出售,不仅勾起了手机发烧友的好奇欲,还吸引了媒体关注的目光。

双核处理器,1999元的售价,巧妙借助营销,让小米手机的形象迅速提升,成为最NB的智能手机,最具性价比的智能手机。小米未上市,舆论上已经炒得火热。不过,这仅仅是小米营销的第一步。

2、饥饿营销:凭借双核处理器和1999元售价的优势,小米手机备受媒体和手机发展友的关注。在营造了巨大的舆论声势后,小米手机又效仿苹果的饥饿营销。在公众对小米特别关注,纷纷抢购的时候,小米手机缺货了,米粉只能焦急的等待。现在,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已经非常成功,甚至超越了苹果。

苹果饥饿营销的轨迹:产品消费等待销售抢购全线缺货

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的轨迹:产品消费等待销售抢购全线缺货销售抢购 全线缺货

不难看出,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手法,比苹果更胜一筹。

3、炒作话题:在小米手机还未上市时,曾针对手机配置和价格进行了一系列的炒作。事实上,小米的话题炒作从未停止。最近,小米手机又在网易、盛大和360推出手机的舆论热点之下,向用户赠送优惠券,出售官方翻新手机的营销活动。最经典的是,小米青春版手机缺货,小米手机毅然将高配置小米手机给用户,这一变相降价在公关的炒作之下格外火爆。正因于此,小米手机至今才会保持相当的热度。

不得不承认,小米手机在360“流氓式”营销的围攻之下热度不减,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小米手机昔日借助营销炒作的热点,也成为了被攻击的目标。当初让小米手机引以为豪的双核处理器,被指是市场淘汰的性价比最差的处理器;而1999元的亲民价,也被指为暴利;缺货实则是小米手机刻意所为也被曝光……

一时间,小米手机负面不断,雷军甚至亲自上阵与反驳小米手机者叫板。客观地说,小米手机当下的营销是非常失败的,而其产品在360特供机、网易手机、盛大手机上市后必将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小米手机:成也营销,败也营销!小米手机之所以有这样的尴尬遭遇,笔者认为还是内功没有练好。

期货销售拉低成本

小米2代1999的价格真的碉堡了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小米2手机为什么看起来性价比那么高?答案是,那是期货价格!事实上,到了十月中旬你也不一定能够买到,可以想象首次发售一定是限定很少的数量,然后几分钟内抢光。

之后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等到绝大多数网友能够随时以1999元的价格买到时至少已经是6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小米2性价比高的秘密是,你是用6个月后的价格来和其他手机此时此刻的售价进行比较。

雷军宣告小米手机的价格四核处理器、2GB RAM、16GB ROM、视网膜屏幕,这款被雷军形容为“碉堡了”的小米2手机让众多“米粉”为之疯狂。1999元的价格,甚至被“米粉”称之为“无敌低价”。雷军声称小米2成本高达2350元。

一张小米手机2代与主流Android机型参数对比图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小米2的各项参数均高于其他品牌手机,但是售价却远远低于其他手机。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小米2手机为什么看起来性价比那么高?答案是,那是期货价格!

我们先来看一下小米一代销售的时间节点吧。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售价1999元。

——8月29日,接受线上预定,总量10万台。

——10月20日,正式发货,每日1000台。

——10月26日,泰国洪水拖累,发货配额减为每天500台。

——11月2日,发货量升至每天8000台。

——11月18日,发货量升至每天15000台。

——12月6日,官方宣布出货量破10万台。

——12月19日,第二次开放购买10万台。

——12月28日,联通版开售,合约价格为2699元。

——2012年1月13日,第三轮开发购买50万台,2月1日发货。

——2月28日,电信版开发购买总量15万台,3月底发货。

——4月6日,宣称联通版销量过百万台(注意联通版价格远高于普通版)。

——1月13日至6月7日,一轮一轮的开放购买,每次数量不等,多数为10万台。

——6月7日,全面开放购买,一周后发货。

——6月15日,通过优惠券变相降价300元,售价1699。

——7月10日,宣布总销量破300万台。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用户在正式后要等待长达10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花1999元买到小米手机。而在之前的时间里,尤其是刚刚的头四个月中,发货量可谓杯水车薪,仅有区区30万台。

截止昨天,小米一代总销量达到352万部。也就是说,前四个月发货量只有总发货量的8.5%。

回到“小米手机2代与主流Android机型参数对比图”。在这张图中,除了小米2以外的任意一款手机,你都可以立即买到。而小米2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答案是十月中旬。

事实上,到了十月中旬你也不一定能够买到,可以想象首次发售一定是限定很少的数量,然后几分钟内抢光。之后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等到绝大多数网友能够随时以1999元的价格买到时至少已经是6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小米2性价比高的秘密是,你是用6个月后的价格来和其他手机此时此刻的售价进行比较。

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硬件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因此,手机的降价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

硬件生产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是,生产数量越多,摊薄到每一部手机的成本也就越低。对小米手机来说,前几个月当然不能多卖,因为那正是利润极薄甚至是亏本销售的时候。

上一篇听我对你说

下一篇操心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