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战争结局范例6篇

兄弟战争结局

兄弟战争结局范文1

[关键词]《投名状》;英雄;悲剧

一、影名含义

《投名状》是一部由擅长文艺类电影的导演陈可辛创造出的另类雄性影像,影片有着不同的风貌,它没有局限于风月情浓与爱恨纠葛,也没有气氛和反战的诉求,而是更多的展现人性的复杂、官场的腐败以及政治的黑暗等。虽然是一部战争片,但仍然带着陈可辛文艺片的气息,作为一部古装大片,《投名状》虽然有着大量暴力和血腥的场面,但是在情感方面仍然拥有直触人心的力量,可以称之为一部“文艺战争片”。

影片定名为“投名状”,投名状贯插影片始终,并且在片尾让姜午阳在杀嫂刺庞时反复念叨“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的结拜誓词一再点题,旨在强调影片的核心是代表或象征兄弟间的情义与承诺的“投名状”。陈可辛尝试“以战争反战争”的手法,拒绝无根的叙述,重塑“刺马”故事。然而,对此,庞、赵、姜三人在面对相同环境时的心态以及所做出的选择却各不相同。

二、影片简介

这个故事着重描写了兄弟三人纳投名状到反目成仇的心理过程,庞青云和赵二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迥异,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姜午阳口中反复说的投名状足见乱世的众多纷扰对人性的摧残和毁灭。这部电影通过所有人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来改变每个人的命运。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陈可辛的《投名状》就是对人物内心的精致诠释。电影公司对《投名状》的定位是战争电影,观众更关注的是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个兄弟之间的人物感情戏。而战争仅仅是用来推动三个人物内心世界变化的一个辅助工具。

如果说前半段是几场惨烈的战争吸引观众的注意,那么影片的后半截,导演则用文戏进一步揭示出人性黑暗的一面。复杂的人性和人际关系,只用文戏里几场京剧和朝廷大臣下棋的场景,就让局面明朗化。两位朝廷重臣以黑白两军对垒,以棋喻兵,庞青云利用赵二虎、姜午阳和众将士成就自己的功名,赵二虎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死在大哥手上,可悲!庞青云熟练地运用自己手中的每一颗棋子,可他没想到自己其实也是大臣手中的一枚棋子。可怜还没坐上巡抚宝座,就被太后派来的暗杀。

情意和杀戮是贯穿《投名状》始终的两条主要线索,互相制约,无法分开,三个男人的情意因为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又因为野心和杀戮而土崩瓦解。他们之间因为出身的不同,看重的也各不相同,大哥庞青云更在乎自己的大事或者说野心,而赵二虎和姜午阳更看重兄弟间的情意,这也是为什么兄弟三人最终无法继续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台上兄弟三人的脸谱各不相同,台下的结局却大同小异,被兄弟而杀,为守投名状之约而伤,为自己的野心最终以性命作为代价,三人的死伤让投名状的约定终于实现,留下的只是声声哀叹。一切其实都是一场戏,兄弟之情,战场硝烟,还有儿女情长都是一场戏,戏完人散场。这些文戏与志梦的破灭,无奈的命运。量的隐喻,而武戏的交叉呼应,让电影画面更加鲜明!

三、导演手法

《投名状》的基调极灰暗压抑,采用了大部分灰暗带点青色的色调,加上少量颗粒点缀,既写实又极具质感。故事的视野极广,动作戏与战争场面气势宏大,有着粗犷的美感,画面颗粒感鲜明,苍凉悠远。这种回归写实的风格相对真实和诚恳地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重新用影像的形式来塑造古中国。影片中时常会借助荒凉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强化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在视觉效果的营造上《投名状》场面气势恢弘,几段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甚为壮观,且都令人印象深刻。陈可辛把战争的惨烈与残酷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大量的行军与战争的段落配合出色的音效,战火隆隆,掷地有声;大量的近景远景的镜头不断切Q,大大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因为其更多的人性力量的展现、真实的战争场面,《投名状》从战火纷飞、千人混战、硝烟弥漫的“舒城之战”,到久攻不破横尸遍野的苏州战壕,极其写实的场面描写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丝丝寒意让人战栗。可谓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其尽量模拟真实的场景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把尸横遍野、残酷血腥、末世混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叫绝!造就了一部气势磅礴的大片。

《投名状》的直白与不羁让人们为之震撼。回到一般人的情理判断,其实很简单,就是打仗要死人、打仗折磨人、老百姓受苦、女人被,绝没有浪漫和炫技,陈可辛的新路说到底就是直面“百姓苦”三个字。武戏方面,他没有设计灵动飘逸如舞蹈般优美的武打动作,而是改走真杀实砍的写实路线,弃他以往舞蹈化、仪式化的武术指导模式,通过灰头土脸的鏖战,已经迫近近代战争的真相,这样更符合影片的总体风格;服装造型方面,人物的扮相不再光鲜亮丽,大多时间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在某些桥段中甚至有些惨不忍睹,但却贴近时代背景,符合角色自身定位;场景设置、场面调度方面,他尽量避免过于血腥的画面,最大限度内尽量还原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以给予观众强烈视听震撼……

表现手法同样浪漫。陈可辛赋予了《投名状》浓厚的中国韵味,战壕的追逐、京剧的借用、游戏对阵与战场厮杀的平行剪辑等,故事情节高潮迭起,画面切换错落有序。片子不仅有比较壮观的大场面,也有人物的细微描写,各种声音的效果配上一些画面显得更加的能够打动人心,而战争的画面并没有一味的用人海战术,评书和唱戏的引入与画面的更替掩盖了不少血腥的元素。他运用了大量的隐喻,不同的牌坊、京剧脸谱,都是用来暗示三人不同的人物性格的。

而庞青云、赵二虎和姜午阳三兄弟存在的意义,在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两头都不靠岸,陈可辛还是有一些二元对立的处理,无论是“投名状”的非生即死,还是官场潜规则和战场潜规则,这当然和陈可辛的人文价值观有莫大的关系。投名状专栏

四、人物分析

庞青云所演绎的或许已经不再是一个角色,而是他内心的一种展现,或者是他的一种追求,他的性格具有复杂性。

一方面他属于那种有着极强野心的男人,他是一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之所以与二虎、午阳纳“投名状”,在所谓“生不同时、死同穴”的兄弟情谊表象下,完全是为实现个人野心,彻彻底底是以牺牲“山字营”兄弟性命作为换取自己在清朝的地位筹码。即便是歃血为盟立下的投名状,在他的眼中也只不过是成就他的宏大野心的一个工具而已。正如姜午阳所描述的那样,庞青云根本就不相信“投名状”,他只是相信他的两 位兄弟,而他的“相信”,又只是建立在当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时可加以利用的基础之上;反之,当共同利益发生变化――特别是他的个人利益受到威胁时,“投名状”就不过是个形同虚设的仪式加几句幼稚可笑的誓言而已。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深谙此道。所以他在穷途末路、攻城略地时能与兄弟同生共死,亦能在平步青云之后,为了荣华富贵、权势地位等而对兄弟痛下杀手。影片加强政治斗争的描述,通过大哥庞青云对功业欲望的追逐过程的描摹,将战争的残酷性、人心的复杂性、牺牲的有无意义、承诺的存续湮灭,背信弃义有了真实的可能。

另一方面庞青云当然不是一个贯恶之徒,他纪律严明,执法如山,身怀绝技,执著坚定,够优秀,真丈夫。庞青云经历了从将军到土匪,又从土匪到巡抚,大起大落,虽然他能看到战争给大家造成的伤害,也良心未泯想为百姓做点事,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牺牲别人,但内心却也是痛苦至极。在沙场苟且偷生之后会有负罪感,证明他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装死也好、组建对抗火枪兵的敢死队也好、与何魁交易也好,现实主义的乱世求生之道终究不是本心。无奈为实现抱负而迫切往上爬的心态,在赌命攻城、兵不厌诈、按时辰就任等环节又让他不可避免地陷入急功近利的窠臼。加之几经挣扎,终究斩不断儿女情丝,所以仓促上位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便在上层下层的夹攻中饮恨失足。所以如果说姜午阳的行刺是他违背“投名状”所遭受的报应的话,那么他身后远处墙头的那几记暗枪则是他混迹官场难逃的弃子宿命,这样一个身兼现实主义但到底难忘理想的矛盾角色,十分符合今人的价值观。成为齐家治国理想破灭的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尽管偶有不择手段,但可以理解也很可怜。

与庞青云相比,赵二虎是个悲剧英雄式的人物,一个重情重义、爱憎分明的凛然汉子。虽粗犷豪迈,却朴实淳厚。二虎虽然出身土匪,但是一个忠肝义胆的人,他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就像他们投名状里面说的“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杀”,将之对兄弟致死真诚与对信义执著的信念,淋漓尽致地渗出银幕,深入人心。他起而从军,乃是为了乡民不至于受欺负;拿下南京后,他明知大哥已对他心存芥蒂,却仍义无反顾地慨然赴会。乱箭穿心的那一刻,他不明白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成为羁绊兄弟前程的石头,他只愿相信对他痛下黑手的卑鄙小人仍然是过去的政敌。他可以将满城兄弟的性命集在自身,也可以凛然大怒的反对射杀南京降兵,最后虽被庞青云背信弃义地射杀在地,仍然口念大哥而死,赵二虎的天性中的纯良正气足以感动每一个人。目不识丁的他思想单纯,胸无城府,不知人性的丑恶,始终恪守着他心中对承诺和责任的重要性,死到临头却还不知是大哥庞青云加害于他。

而三弟姜午阳在整个悲剧故事里所扮演的是一个“投名状”的坚决履行者的角色。他虽混迹于匪,但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义”是姜午阳生命的全部价值。当他面临“外人乱我兄弟者,杀之”的投名状的时候,他虽然于心不忍,但是义无反顾,兄弟情重于一切,当他面临“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他的角色是一个最纯净的角色。纵情搏杀的豪迈、挣扎于道义与现实的隐忍、试图挽回惨痛结局的悲情,他的底线与原则远比赵二虎要有弹性得多。只要不违背“投名状”这一大前提,他都会根据现实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譬如亲手斩杀奸淫民女的士兵,跟庞青云一起去和魁字营做交易,听完庞青云的分析厉害之后忍痛杀降兵……但反之,他必是义无反顾的全力抵制,杀嫂刺庞便是最好的证明。三弟的愚昧,以为杀了大嫂就能挽回兄弟情,他天真地认为只要杀了“乱我兄弟者”就可以救二虎,全然不知庞青云杀二虎的政治意图。而“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结拜信条更是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

徐静蕾扮演的二嫂莲生,在庞青云和赵二虎的矛盾纠葛当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她本是三兄弟情感的微妙平衡点,孰料最后竟成了“投名状”的红粉祭品。莲生纠缠在二虎和青云之间,因为对二虎的感激而和二虎在一起,因为对大哥的依恋而和大哥,一次次的逃跑,一次次的回来,一次次的,把一个女人矛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在影片中话语不多,靠眼睛和表情来旁白自己的内心感情。徐静蕾将女人的无奈和渴求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她的情并没有用语言来表达,而是透过无声的泪水和那些无奈的神情,一切都是恰到好处,让人怜惜。庞青云和赵二虎,究竟谁在她心目中更重要一些?这是莲生所分不清的,她的悲剧所在不是她的左右为难和矛盾心理,而是她一直所寻找的安全感的破灭,作为影片解构兄弟情的牺牲品,她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电影主线,也为分析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另外一条路径。

五、结 语

中国人的悲剧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英雄史诗片,《投名状》的悲壮依旧是在一个“义”字上做文章。本片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电影,挖掘人性,力透纸背。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各有人生目标,善与恶的体验和认知经常改变,庞青云的野心和狠心,赵二虎的单纯和匪气,以及姜午阳的天真和自作聪明都让他们断送在更大的权力阴影中。庞青云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但相对于其身后的黄雀来说,他和赵二虎、姜午阳一样,都有些单纯、天真,总以为别人是棋子,自己何尝不是。

兄弟战争结局范文2

[关键词] 《投名状》兄弟情谊 现实理性 冲突 抉择

2007年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以其四千万美元的制作经费和单个演员的最高片酬创下国内影片的多个之最,在影迷们的关注与热议中,最终以在亚洲各地票房累计超过3亿元的业绩,成为2007年度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

投名状,语出《水浒传》林冲投奔梁山时,“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的典故。

“投名状”是电影的片名,同时也是影片的情节中心,是构成故事的关节点,更是展现人物性格的主要线索。影片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都是围绕着投名状而展开、而发展的。

《投名状》的着力点,是表现男人之间兄弟情义的纠葛与碰撞,是这种兄弟情谊面对现实理性的价值、利益和情感的冲突与矛盾中的生死抉择。

从战场上死人堆里捡回一条命的庞青云在一次争斗中与时为草莽的赵二虎、姜午阳结识。在影片开始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劫粮大战中。还没有结为兄弟的三人在敌阵之中携手杀敌,庞青云从敌人刀下救了姜午阳的命,并以“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及其高超的武功,刺死押粮的头领,取得了夺粮的胜利。在这个段落里,男人之间那种真挚而豪放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心头为之一震的冲击。

“天大地大,没有兄弟情大。这年头没有兄弟,活不下去。”这话是赵二虎得知庞青云因何魁出尔反尔、临战按兵不动从而导致他手下一千多名弟兄战死疆场时流露的心声。如果说男女之情最终的表达方式离不开肉体接触的话,那么兄弟之情必不可少的是心灵上的撞击与共鸣。这又何尝不是相互间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呢?

就在赵二虎他们自以为有了粮食可以过几天好日子的时候,何魁的副将率领魁字营的人马乘夜色冲进赵二虎们所在的山村,把他们用血和命换来的粮食及物品尽数掠走,抽在赵二虎脸上的那两鞭子,实证着赵二虎们地位的卑下与力量的微弱:“你以为抢了粮车粮食就归你了吗?而今给你们个机会,报效朝廷。”

身为败军头领的庞青云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时机,劝赵二虎弃匪投军,投靠朝廷:“有军饷有枪炮,就没有人可以欺负了。”

其时,三人心中都埋藏着急于改变现实困境的强烈愿望,尽管相互间的目标并不一致。但他们最终接受了姜午阳的提议:纳了投名状结为异姓兄弟。

“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这是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是用生命为担保的庄严承诺。

在攻舒城的那场激战中,庞青云被枪刺中。危急之中,投名状的誓词“生不同生。死必同死”铸成了弟兄三人拼死的决心,最终,当满脸血污的姜午阳效法庞青云直取敌军的首领并把该首领的头割下来高高举起时。投名状的兄弟情谊得到了具体而震撼人心的表现。

但纳了投名状,并不就意味着在异姓兄弟之间的一切都将如誓词那样圆满,那样相安无事,不同的价值追求,不同的道德选择,不同的人生理想。不会因有了投名状而趋向同一。

在攻下舒城之后,投名状兄弟之间的第一次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攻取苏州的战役中。为了尽量减少攻守双方的伤亡,赵二虎只身潜入苏州。以让百姓和士兵活下去为承诺。换来苏州守军放弃抵抗,将苏州城门打开。

此时,赵二虎身上的光环和赖以救命的粮食,成了城内城外所有人心与目光关注的焦点。赵二虎要分发口粮给已经放下了武器的苏州城守军,而庞青云坚决不答应,他的理由是绝不能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分给昨天的敌人。尽管他们已经放下了武器:“你看这馒头,本来是我兄弟要吃的,你要分一半给这些人。再分一半给城里的百姓,弟兄们围城围了九个月,饿了九个月,你说这馒头是给我们还是给他们?他们拿起枪就是兵!”但赵二虎同样很坚决,因为他曾答应过对方,只要开了城门。就让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活下去:“我不管,发粮。我答应过要让他们活着。人无信就是畜生!”

此时,庞青云回答赵二虎的,却是一句极其关键的劝导与警策:“兵不厌诈。这是战争。”

兵不厌诈,是庞青云的人生信条,是他的谋略心机。也是他这个人物的性格基调。影片中。庞青云的所作所为,从他因“装死”而逃生到对投名状兄弟设局的暗算,可是说都是以“兵不厌诈”为其价值取向的。

对白虽然简短,却深刻表达了投名状弟兄之间不同的道德追求及其不同的价值取向。此时的庞青云,作为军队的统领,思考问题时关注的是一己的功利。是征战面临的残酷及粮食对自己所统领的军队的意义,而赵二虎更看重的,是安身立命的道德与人格。在苏州城里。苏州城主之所以把自己的百姓与军队托付给赵二虎,是因为他相信赵二虎的承诺――对道德与人格的信任与崇拜。在城楼上赵二虎与庞青云之间的冲突不仅表达了兄弟之间不同的情感世界,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他们二人在人生观及价值取向上的深刻差异,并为之后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奠定了基础。这种被激化了的关系的第一个具体表现。就是从那天以后。赵二虎再也没有和同是结义兄弟的姜午阳说过一句话――因为姜午阳站在了庞青云一边。

在庞青云的指使下,赵二虎被打倒了,然后,赵二虎被架走了,接下来。赵二虎被粗粗的铁链牢牢的拴在空空的庭院里。

姜午阳流着泪执行着庞青云的命令,飞蝗一般的箭雨射向了手无寸铁的、已经放下了武器的苏州城的守军们。

看着那满地的尸体,赵二虎立志回家,并一呼百应。庞青云一面拦住赵二虎冷冷地说:“这样走就是兵变。”一面又以解救南京的百姓为理由并以下跪来挽留赵二虎。一向以百姓的疾苦为重的赵二虎流着泪痛苦的留了下来:“进南京,我看着你,你对,我跪还你,你错。我就杀了你。”

至此,投名状面对现实理性的尖锐对立,已经走上了名存实亡的不归路。

投名状弟兄之间的又一次危机,发生在攻下南京后的军饷之争。

面对黑压压的一片劫后余生的弟兄们,赵二虎激动地对弟兄们:“我们发过誓,一辈子都是山字营的人。只要这世界上有人挨饿被欺负。有人是非不分,我们山字营永远都在。”并大吼:“发军饷。”尽管庞青云警告说私分朝廷军饷是重罪,但赵二虎不但没有接受庞青云的劝告,反而让弟兄们谢谢庞大人。

这次投名状弟兄们之间的分歧凸显的,是不同的人生观及其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深化,赵二虎看重的,是弟兄们的衣食保暖,是基本的是非善恶,而庞青云看重的。却是自己的前途及朝廷的眼色。

尽管他们之间的分歧是极其严重的。但赵二虎的矛头并没有指向庞青云,也没有因 此而忘却了投名状的誓词承诺,兄弟情谊在他的心中依然存在。

在庆功酒宴上,面对何魁劝赵二虎对庞青云的反戈,赵二虎的回答是给何魁的随从一顿暴打。

当庞青云的随从告诉二虎:“庞青云要做江苏巡抚,何魁要兵变,庞大人进不来城,约你到城外江浦镇商量对策。”时。赵二虎便立即告诉庞青云的随从:“让午阳带人到江浦镇集合。”然后,为解庞青云的围。只身独骑奔向江浦镇。

在渺无人迹的江浦镇,为了兄弟情谊的赵二虎倒在了无数的暗箭之中。而让观众痛心且惋惜的是,赵二虎至死也不知道夺去他生命的暗箭竟来自他要去相救的大哥庞青云之手。

而此时的庞青云,独自一人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手里端着一杯酒,眼里含着泪。心里在对赵二虎说“苏州你要造反,我本可以杀了你,可是我不舍得,可是现在朝廷要你……你说我怎么办……二虎。安心上路。”

这就是投名状的兄弟情谊。

赵二虎死了。他死得很坦然。但他一定死不瞑目。

与赵二虎的这个结局并行的另一条线,在姜午阳与庞青云之间进行着。

姜午阳。一个率直、血性、还有些单纯的汉子。

看着府上卫队的更换,姜午阳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在河边。他看见庞青云登上了载有莲生的小船,看见庞青云重重的关上了船的舱门,看见这条小船慢慢地消失在河的远处。

之后。姜午阳闯进庞青云屋子,直问庞青云:“你要动二哥?就为了嫂子?你忘了投名状?”

再之后。姜午阳来到生莲屋子,为了救二虎,为了履行投名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的誓言,姜午阳亲手结束了他一向敬重的嫂子――莲生的生命。随后。姜午阳来到庞青云屋前。对着关着门窗的屋子大声说:“大哥,你不要动二哥了,因为嫂子已经死了。你没有杀二哥的理由了。”

豪爽、简单、甚至幼稚的姜午阳,他把庞青云与赵二虎之间的分歧,仅仅看成是为莲生而引发的情爱之争,杀莲生这个情节生动的告诉人们,姜午阳是一个只知道讲义气,但却缺乏政治眼光,缺乏人生目标。缺乏理性判断能力的血性武夫,因此,发生在他们兄弟之间的许多重大分歧他无法看透。作为投名状诺言的忠实执行者,他把二哥当作亲人,把大哥视为偶像,当大哥要杀狗子时,当大哥要杀苏州城里放下武器的守军时。他不需要思考就义无返顾的去执行。从这个角度讲,姜午阳虽然执着得可爱,但这种可爱却使人心痛。

莲生的死最终没有换回赵二虎的生命这个残酷的现实。如同一剂猛药唤醒了姜午阳一直沉睡的思维:“他竟然杀了二哥。他以前说,杀狗子,杀那一些俘虏,是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受欺负,他撒谎。他只为他自己。可他忘了,我们纳了投名状……”

在为庞青云升任巡抚举行庆典的那天。一个近景,是一排庆典用的礼炮,一个中景。是巡抚的宝座,一条幽深的石板小径把通向巡抚宝座的路显得格外的遥远。当庞青云志满意得的向巡抚宝座走去时,姜午阳手中的尖刀刺向了庞青云。就武功而言,姜午阳当然不是庞青云的对手,他虽然想置庞青云于死地,但却被庞青云打得浑身是伤,就在投名状的弟兄二人处于生死搏斗的时刻,镜头不断的在陈公、姜公、狄公三位军机处大人开怀畅饮间切换:

“庞青云是个人才,可不懂为官之道。南京是重镇,太后想安定天下,怎会依仗一个外人?”

这时,不论是姜午阳,还是庞青云,都万万没有想到,在一个隐秘处,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早就对准了与姜午阳对峙着的庞青云。

良辰吉时到了,在轰鸣的礼炮声中,子弹从背部穿进了庞青云的胸膛。而姜午阳的匕首也因此得以刺进了庞青云的心脏。

结尾,留给观众的,是姜午阳那一句令人惋惜且痛心的承诺:“在那一刻。我那时脑子里只有结拜时的一句话:生不同生。死必同死。”

曾经轰轰烈烈的投名状三兄弟,以他们的悲惨结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和玩味的东西。

兄弟战争结局范文3

三势力绸缪大选

目前,外界猜测副总统苏莱曼为首的亲穆巴拉克派、草根出身的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以及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总干事・巴拉迪(Mohamed M.El Baradei)为代表的亲西方改革派,将成为角逐9月总统选举的三大力量。

过渡政府能否顺利调处各派纷争,获取民众信任,是其角逐总统宝座的重要前提。不过,在接受美国ABC电台采访时,苏莱曼表示他本人无意参选,但殷罡认为不排除届时苏莱曼改变主意的可能。

从1980年开始,穆斯林兄弟会试图通过结盟其他政党进入主流政坛,2005年其代表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获得人民议会(即议会下院)20%的议席,这迫使穆巴拉克修改《宪法》,禁止以宗教为基础的政党参加选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高祖贵告诉《财经》记者,现在的穆斯林兄弟会已经不是一个宗教极端组织,而是一个有政治诉求和力量的政党;他们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在埃及社会长期存在,代表了普通穆斯林和草根阶层。

“埃及的盟友美国,最怕看到政权倒向穆斯林兄弟会一边。”高祖贵告诉《财经》记者。穆斯林兄弟会与伊斯兰教势力保持距离,也正是为了消除美国等西方国家对 “原教旨主义”的忧虑。

高祖贵说,从政治理念来看,穆斯林兄弟会如果上台可能会用《古兰经》里的原则来治理社会,但会不会像伊朗那样搞政教合一,现在不好判断。

在示威发生后回国的IAEA前总干事巴拉迪,也被看作可能的总统候选人之一。但在殷罡看来,巴拉迪并无太多胜算。“1月25日游行,27日他才回来;他二十几岁便当了外交官,搞‘洋务’,为西方媒体熟悉,但没有选民基础和军队的支持。”

埃及阿尔-阿赫拉姆(Al-Ahram)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的分析师奥卡沙(Said Okasha)对媒体表示,埃及军队有一个特殊的文化传统,他们只尊重行伍出身的领导,军队很难接受一个平民出身的总统。

避免颠覆性变化

哈佛大学对中东革命史颇有研究的教授阿米特奇(David Armitage)对《财经》记者表示,“也许埃及政府认为自己的社会结构比突尼斯好很多,也许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机器非常自信。而美国政府也完全没有针对反政府游行的预案,他们满脑子都是中东的战争与和平,还有以色列。”

游行爆发后,尽管面临道义上的指责,美国最初并不愿意穆巴拉克立即下台。埃及《宪法》规定,总统下台后必须在未来60天内选出继任者,美国担心士气正旺的穆斯林兄弟会捷足先登。

此外,美国媒体也一片悲观。美国学者哈迪克(Robert Haddick)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文章称,不管穆巴拉克下台后谁将执政,美国要和埃及继续保持盟友状态,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田文林对《财经》记者分析说,游行一开始让美国为难的是,穆巴拉克是其在中东的长期盟友,如果倒穆,谁来替代他才能保障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公司在2月2日至5日进行了一项调查,让美国人评选“哪个国家发生的事对美国最重要”,结果显示,45%的美国民众认为埃及发生的事对美国“至关重要”,34%的人认为重要,18%的人认为无所谓,综合排名第9位,排在中国、朝鲜和伊朗等国之后。

美国国会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埃及对美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历史经验表明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埃及的社会、政治、军事往往是他国的标杆;第二,埃及在阿拉伯国家里立场最中立,让它游走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和美国之间最为合适;第三,埃及1979年和以色列签订的《埃以和平条约》对中东局势贡献显著,需要埃及继续维护;最后,美埃军事合作在1991年科威特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让美国获益匪浅。

据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除了有战事的伊拉克和阿富汗,2001年至2008年,美国对外提供的经济援助里,以色列和埃及是最大受惠国。

但美国从一开始就并非毫无保留地支持穆巴拉克。去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华盛顿会晤了埃及外长盖特(Ahmed Aboul Gheit)。当时,埃及正在举行每五年一届的人民议会选举。美国官员对埃及政府无视他们要求派驻国际投票监督员的请求非常恼火。

经过一周酝酿,美国政府的态度从开始的暧昧、逐渐谨慎转向了对民众运动的支持。1月31日,白宫发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表示:只要穆斯林兄弟会放弃暴力、支持民主,美国将接受他们出现在新政府中。

兄弟战争结局范文4

2003年8月4日,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在位于汉城中心的现代集团总部跳楼身亡。于是在许多媒体中关于郑氏家族之争的历史又一次被翻起,20世纪末,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身体状况不断恶化,1996年其次子突然将叔父郑色永赶下台,自己登上董事会主席宝座。对此郑周永十分不悦,很快就任命自己最宠爱的五子郑梦宪担任了集团的董事会联合主席。从此围绕在郑氏兄弟间的纷争就一直没有停息过,据称此次郑梦宪的自杀与兄弟内讧有较大关系。

此次前往奥克斯途经杭州,与一直神交已久的中国营销传播网的版主——“船长”俞雷小聚了一番。他送了我刚刚出版的蓝狮子财经丛书中的一本——由陈炎的、许晓晖编著的《家族的力量》,此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近二十年来著名家族企业一些幕前幕后。其中涉及到很多家族企业中兄弟之间的各类案例,从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的分家与共同壮大;到以兄弟相称的正泰南存辉与德力西胡成中的一起创业、和平分手及彼此壮大;同样也涉及了远大兄弟张跃、张剑不为人知的分手谜局,以及“万里平川一片新”唐氏四兄弟十分低调的共同打造德隆资本航母的辉煌,既揭示了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与发展的高效性,又反映了企业壮大后家族成员的不同经营观点而引起的企业震荡。

回到成都后,又收到《智囊·财经报道》记者殷高峰寄来的刊物,这本其中有他采访重庆宗申集团左宗申与其兄弟左宗庆分家的专题文章——《宗申震荡》。这对曾经参与过宗申项目的我来讲也是十分关注的,因为在目前宗申集团面临着较快发展的宝贵时机,主管营销工作的副总裁左宗庆的离去,不仅对其原先的战略部署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左宗庆又迅速成立了宗庆机车有限公司,并于近日也可以在四川一些地方看见其宗庆摩托的广告宣传。一个对自己所有情况知根知底的人成为了自己的正面竞争对手,2003年的这个夏日一定让“重庆首富”左宗申十分不爽。

同在浙江的企业,20多年前,李书芳、李胥兵、李书福、李书通等兄弟4人一起开创了吉利集团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曾在某一阶段对吉利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吉利集团发展的几年中,四兄弟中有两兄弟先后出局,目前老二李胥兵从吉利总裁位置上“虚化”,这事实上等于说,吉利集团已是李书福一人独掌;据称,被赶出吉利两年多,沉寂已有些时日的老四李书通也随“美麓”轿车在民企轿车行业中“重现江湖”。

在目前中国家族企业寻找接班人的工程中,能够较为平稳形成过度的就是“父子交棒”。同辈之间的很多关系似乎更难处理一些,当年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为妥善处理之间分家的产权关系,都是在没有告知家中妻儿老少的情况下进行的。兄弟之间之所以容易出现一些冲突与争执,一方面缘于大家发展理念的相互差异,例如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的几次分家以及远大张跃、张剑的关于企业发展理念差异所引起的分手;另一方面就是直系与旁系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以宗申为例,左宗申占了宗申集团股份的80%,其妻袁德秀占10%股份,袁的哥哥和弟弟分别占有公司4%和3%的股份,而作为公司的副总裁,负责营销的左宗庆只占余下的3%的股份。从某种角度而言也许正是面对成绩与结果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心理失衡导致了宗申的此次震荡。

从可以获得的公开资料了解,宁波三星集团总裁郑坚江有两个亲属在相关媒体中有所提及,其一就是在两年前任命的弟弟郑江为该集团总经理副总裁,全面主持工作,郑江在三星也是打拼了十余年了,从事过各种岗位,目前也主要负责集团的营销工作。其二就是主管明州医院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何副总经理,他是郑坚江的大舅子,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他在房地产建设规划很有经验,而且与政府相关部门都有长期良好的关系。

目前恐怕奥克斯没有人愿意提及关于家庭成员利益冲突这种担忧,一方面企业正在以高速发展的势头向前行进,另一方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谁也不愿意去评论这些事情。但是奥克斯这个家族企业的航母沿着郑坚江所描绘的蓝图向前行进时,如何防止出现在中国民企中频频出现的兄弟反目?如何防止出现最得力的事业合作者、有着浓浓血脉关系的手足成为自己不得不面对的事业对手?同时又如何来协调隐藏在兄弟与妻子背后不同的利益集团以及可能引发的冲突?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族企业有时候影响发展最为关键的并不是什么技术、营销、品牌,而是家庭的和睦、利益的均衡、权力的制衡、相互的宽容。企业大了,从产权上讲是企业主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但从社会性而言他又不是孤立的,大的企业是一种社会财富,他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个人、集体、国家都十分有益,所以处理好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发展关系是民营企业的一个战略问题,是不可不重视的关系企业能否二次辉煌的重大决策。

郑坚江交权郑江,这本身在中国民营经济中就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交班,但愿这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能够成为5年再造5个三星获得成功的关键一步;能够为“父子交棒”提供另一种备选方案…… 企业标识是否更换?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很多著名的企业都更换了自己的标识,包括家电及IT行业中的一些企业也成为了这次风潮中的参与者。

2002年,可口可乐新任总裁史蒂夫·海亚上任后就领导了可口可乐全球新市场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给可口可乐产品换形象。2003年2月,在可口可乐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新商标揭幕启动,中国也加入了这项全球耗资数亿美元的庞大换标计划中。此次换标为了在年轻人心目中保持年轻有活力的形象,通过更改企业名称或品牌标识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以新的形象来表现自已的潮流和时尚。据称,可口可乐的这个全新的品牌视觉标识通过三个方面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信息:功能诉求、感官诉求和情感诉求。

2003年4月,北京三元桥附近一块属于联想集团的永久性广告牌,“Legend联想”被换成了“lenovo联想”。4月28日,柳传志新手将自己开创的有着“传奇”意义的“Legend联想”标识送入了历史,他的接班人杨元庆则开启了另一个有着创新的联想意义的新标识“lenovo联想”。杨元庆对此的解释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国际化的需要。

2003年7月28日,已有22年历史的厦新电子宣布正式更名为“夏新”,作为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新品牌的一字之差代表着由厦门起步的这家企业走向更为广阔市场天地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企业的英文标志也更新为“Amoi”,原来的“Amoisonic”中的sonic(声音)被省略。“Amoi夏新,汉字含义是‘华夏之新锐’,英文含义是A-lassmobility,翻译成中文则是‘A级动感’,意味着脱胎于影碟机的夏新将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昭示了夏新3C融合的产业布局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晓忠这样解释说。

同样也是前不久,曾被权威评估部门认定无形资产价值达18.3亿元“太太”两个字。被太太药业董事会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健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改了英文名称。据称由于太太药业近年来已逐渐将自已原来的女性保健产品的定位抛弃,而定位于从预防到治疗的整个健康产业。1997年太太收购了海滨,2002年收购了鹰牌,控股了丽珠,太太口服液在其总体的营业额里面实际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可见“太太”这个过于女性化的名字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显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的名字必须要变得大气,具有更广的涵盖性。因此才痛下决心更换了企业名称与标识。

对于这些已经获得不俗成绩的企业更换标识所付出的成本是很大的,但可以通过上述案例看出这些企业对标识的更换无一不是出于一种战略上的考虑。可口可乐是要保持其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号召力,体现一种新锐之气;联想是想利用标识更换,打破拦在其实施国际化路线所面临的商标纠纷;厦新则是希望通过表示与名称的改变,打破其地方企业的形象局限,将其新形象与全国企业的形象相吻合;而太太药业的更名是缘于其经营范围的扩大,仅仅定位于成熟女性的企业定位已与其的发展战略相抵触。所以这些企业为了保证自己战略方向上的统一,可以讲是不惜代价的。

目前关于宁波三星集团在媒体中有着较为混乱的称呼——三星集团、奥克斯集团、三星奥克斯集团,同时也有不少人员将宁波三星与韩国三星联系起来,认为宁波三星是韩国三星在华的一个投资项目。我在宁波奥克斯的时间内收到八张名片,却有着五种不同版式,说明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建立的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在企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前三星生产的是电能表,虽然目前在生产空调与手机时都使用的是奥克斯商标,但奥克斯手机的三星公司以及三星手机的三星公司不久可能就会在市场上打起一种莫名奇妙的品牌战,而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使消费者觉得奥克斯还仅是一个“模仿秀”。其实目前奥克斯的实力已具备了一个挑战者所应该具有的各种条件,为什么还在公平竞争中最终形成一种竞争误解呢?

兄弟战争结局范文5

关键词:华谊兄弟;内部控制;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J9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2015年1月9日,网络新闻媒体北京商报发出一则瞩目的新闻报道――《华谊兄弟跌出电影市场前三》,其中说到:“日前艺恩票房给出的智库数据显示,2014年民营影视公司发行国产片票房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乐视影业,而在2012年,2013年均为冠军的华谊兄弟则意外跌出三甲,位列第四,电影票房收入只占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7%。”华谊兄弟出现这一现状并不是因为某类原因导致其电影产业发展缓慢,而是该公司有意为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华谊兄弟在2011年开始就逐渐实行“去电影化”的庞大战略。而对于“去电影化”,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曾作出这样的解释:“去电影化,不是不拍电影,而是不能只拍电影”。曾经作为中国影视巨头之一的华谊兄弟近年来选择深耕转型,现在的华谊正在以新的架构重写业务布局。

一、“去电影化”战略实施前的风险分析

企业外部风险的评估和应对策略。

重视企业内部风险的同时,也要关注外部风险。尤其是对于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传媒企业,外信息,形势,变化等对于该企业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要提前分析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完成“去电影化”战略的过程中,应当关注下列外部环境因素:

1.整体经济形势、国际国内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同行对于市场的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对于“去电影化”战略中的实景娱乐产业发展,华谊兄弟应当考虑到的风险便是房地产价格变化形势和国家对于房地产的相关政策。近几年的房地产走势持续飙升会导致华谊兄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完成实景娱乐计划,因此该企业应提前做好投资准备,做好全面预算,以免因投资地产而引发了公司的财务危机。

2.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包括新的法律和监管。华谊兄弟需要随时跟进有关法律法规的提出和修改,尤其在对国外市场的新的开放或者限制进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社会信用、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对于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中国大陆知名综合性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可能牵扯到的社会因素很多,因此,华谊兄弟在管理旗下艺人行为时应当格外注意,典型事例正如2015年1月华谊兄弟旗下艺人陈赫的“离婚门”。这种舆论类型的风险是华谊兄弟这种传媒公司无法规避的,因此,就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公关团队,在旗下艺人牵扯舆论时及时站出来进行危机处理,这样才能防止华谊兄弟的股票发生波动,公司信誉降低,最终才能保证“去电影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4.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针对“去电影化”战略中的游戏产业环节,华谊兄弟应当重视起科学技术因素可能引起的风险。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游戏开发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公共的信息和消费者的喜好偏向对游戏进行创新和改造,与此同时,黑客很容易地就可以入侵游戏网站窃取信息。因此,对于华谊兄弟来说,不仅要在创新技术上牢牢把关,同时也丝毫不能忽视外来入侵者可能导致的风险,对此,应当提前做足技术防御准备。

二、完善的内部控制战略机制

华谊兄弟在实施“去电影化”战略的过程中对于内部控制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1.合理的组织架构应对股东撤退危机

华谊兄弟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成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为更加妥善的贯彻落实“去电影化“战略,华谊兄弟重新打造了与战略相对应的内部业务架构:将过去的三驾马车搭配电影院、音乐和娱乐营销构成影视娱乐事业群,由总裁王中磊兼任该事业群的CEO;品牌授权、电影公社、文化城、主题乐园、实景演出构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事业群,由董事长王中军兼任该事业群的CEO;游戏、新媒体、粉丝文化、在线发行构成互联网娱乐事业群,由副总裁胡明兼任该事业群的CEO。由这三位高管人员负责管理新的事业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于“明星股东撤退”而导致的股票波动也同时避免了这类风险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这一合理的组织架构为企业内部的整治和“去电影化”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2.华谊兄弟对于控制活动的重视

2015年3月26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出示的201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提到:“为有效贯彻实施《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所要求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华谊兄弟将其日常经营管理分为基本控制,业务控制,资产管理控制和财务管理控制。”华谊的管理控制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进行相对应的分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为“去电影化”战略的顺利进展提供了保证。

3.各环节严密的内部监督机制

华谊兄弟“去电影化”战略的内部监督部分与其他要素有效的协作配合,并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企业实现“去电影化”战略的最终目标。在控制活动环节,华谊兄弟设立独立于内部控制执行的机构进行监督,授权内部审计机构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职能等。

综上所述,根据其战略规划的稳定发展,华谊兄弟的一体化布局在2014年就有了显著的效果,华谊兄弟2014年年度报告中出示的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两年之间数据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14年利润总额比13年增加60%,说明该公司在2014年整个年度发展良好。“去电影化”战略实施之后更加细化的成效总结如下:(1)小成本电影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例如:2014年上映的几部低成本电影《私人订制》、《前任攻略》等;(2)品牌授权及实景文化地产业务因为签约多个新项目,取得品牌授权费从而该业务版块的收入迅猛增加;(3)互联网游戏业务中的各项目发展良好,尤其是在实现了对银汉科技的合并之后,华谊游戏产业便大幅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4)投资建造的电影院取得良好的票房盈利;(5)影视剧、艺人明星与相关经纪服务呈现稳定的发展状态,在2014年通过和引进韩国《running man》而制作的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之间相关的实景娱乐以及明星参与等相关合作,首次开拓了与地方电视台新的综艺合作模式;(6)对外出售所持的北京掌趣科技一定股份从中获取投资收益。

三、“去电影化”战略的评价

“去电影化”战略发展至今是相对成功的,华谊兄弟董事长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现了危机,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危机打倒,反而是抓住机遇勇敢实行改革,将一个以影视行业为主的传媒公司成功打造成一个拥有全面产业链的娱乐媒体集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华谊兄弟也同样在内部控制环节下足功夫,尤其在内部环境和风险分析环节尽力做到细化。从之前的分析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提出“去电影化”战略后,华谊兄弟将电影主业分散,逐渐开始投资低成本电影,而把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了其他产业上。在这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下,华谊兄弟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文化、管理模式在发展“去电影化”战略的同时提升了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提前分析“去电影化”战略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而做出了及时妥善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公开、透明的信息则更是如实反映管理层的努力,有助于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中小股东了解企业的真实业绩,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保证了自身企业经营管理的合规有效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树立了诚信的社会企业公民形象。这些优点都值得其他同行公司进行借鉴。照此趋势,我相信华谊兄弟只要积极地根据发展变化调整战略规划,“去电影化”战略会越来越成功。

兄弟战争结局范文6

2017年的夏天,阿拉伯海湾地区的政局风云变幻。中东各国同卡塔尔的断交风波还未落定,沙特6月22日又搞了个大新闻:82岁的沙特国王宣布,废黜王储・本・纳伊夫,改立王储继承人・本・萨勒曼为新任王储。

这事相当有看头。毕竟,这已经是老国王上任三年来,换的第三个王储了。

权力格局

1932年,沙特阿拉伯建国。作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带头大哥”,沙特的政治核心,是沙特王室。开国国王是个强人,光老婆就娶了38个(不算情人),生了127个孩子(其中58个儿子);80多年过去,这些儿子们继续繁衍生息,于是沙特王室现在有5000多个王子。理论上说,这些王子,每个都有继承王位的可能。现实中,并非所有的王室成员都享有均等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

按照开国国王的政治安排,核心逻辑是“兄终弟及”,哥哥当国王,弟弟当王储,哥哥去世之后弟弟继承。

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继承方法,匈奴、蒙古、突厥、鲜卑等部落都是这样的方式。其好处是部落领袖始终是成年男性,坏处则是有继承权的人太多,一旦没有外敌威胁,就容易陷入内部动乱和分裂。毕竟,要等到自己的兄长去世,那还是得熬年头的。现任国王萨勒曼,19岁就从政、20岁就当省长,然后……79岁才当上国王。

目前沙特王室的权力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两派:“苏德里七雄”,或称“苏德里兄弟”是一派,其余的亲王则是另一派,制衡这一集团。所谓“苏德里兄弟”,是开国国王与宠妻哈萨・宾特・艾哈迈德・苏德里所生的七个儿子。沙特现在的国王萨勒曼,就属于这一集团。

换人

前任国王离世前,把自己的心腹、开国国王最小的儿子穆格林德立成了第二顺位王储。和“苏德里兄弟”不同的是,穆格林德母亲地位比较低下,属于政治背景不深的那种。

然后,萨勒曼国王即位后三个月,就把这位王储废掉了,断绝了这位异母兄弟上位的可能。之后,他把堂兄之子・本・纳伊夫立为王储和内政部长,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本・萨勒曼,立为王储继承人(副王储)兼任国防部长和国王办公室主任。同时,成立由・本・纳伊夫领导的政治和安全事务委员会,而取代此前由班德尔・本・苏尔坦亲王主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换句话说,本来王室的权力是在“苏德里兄弟”和其他分支之间交替,但这一来,王室里的“苏德里兄弟派”就牢牢掌握住了国家权力。

但是隐患依然存在:一旦苏德里集团确立垄断地位,集团内部再次分化成不同派别,沙特原有的继承纷争则会继续在他们之间上演;同时,由于现任国王年事已高,一个正当盛年的王储和年轻有为的副王储之间,难免对王位继承互有算计。

于是,现任国王不仅把权力递交到了“苏德里兄弟”派手中,更准备把王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打破“兄终弟及”的古制。

两个

本来,在这场沙特王储和副王储的王位争夺战中,西方国家是历来青睐本次被废的王储・本・纳伊夫的。

而新任王储、国王的儿子・本・萨勒曼呢?30出头(沙特从未公布过他的真实年龄,外界推断为32岁),西方的印象一向是“冲动,冒进”――当然这种印象也不是没有原因。这位30出头的年轻王子被委以经济改革和国防重任,同时还是沙特最大的钱袋子、沙特阿美石油最高委员会主席,更曾经亲自开着战斗机,飞到也门空袭胡塞武装。

但在坐稳王位三年后,德高望重的现任国王萨勒曼早已拥有绝对权力,且扶持自己儿子继位的意图明显,阿拉伯世界早就盛传,纳伊夫王储被废黜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候,搅动海湾政局的最大变量出现了:特朗普入主白宫。

通过巨额的军备贸易和对中东地区格局的共同谋划,沙特时任副王储・本・萨勒曼和阿布扎比王储・本・扎耶德,成为了特朗普所依赖的地区盟友。今年3月,萨勒曼国王带着500多吨行李、2架镀金飞机舷梯、1500多人的随行团队在亚洲巡回访问了一个多月,而他的儿子彼时正在美国见特朗普。

在美国新任总统的默许下,沙特和阿联酋联合发起了对卡塔尔的外交封锁,同时也坚定了他们执掌国内权力的决心。可以想象,沙特此次更换王储,也已得到了美国总统的提前认可。

大变局

前文已经说到,这是对“兄终弟及”制度的打破,因此绝对称得上是重磅新闻。

从建国至今,这一制度一直得到沙特王室的遵守。其构建的权力制衡体系,也避免了权力滥用,确保了家族稳定。但是,当第二代亲王纷纷老去,甚至出现在任王储连续去世的情况下,兄终弟及制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如何延续有效的继承制度,或者说如何将第三代亲王引入王位继承序列,成为近年来一直困扰沙特王国的问题。

此次更换王储,无疑彻底打破了这一制度――这意味着,权力从以前在老国王直系在世儿子中平行继承,变成现在“父传子”的垂直继承;这也意味着,王室基本制度第五条“国王和王储不能出自阿布杜・阿齐兹子孙中的同一支系”(权力制衡)的规定,最终将被更改。

同时,王室继承制度中的长幼顺序也被颠覆。现任王储不仅是开国君主的孙辈,同时也是孙辈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如果说2015年萨勒曼国王即位,意味着苏德里集团在王室中的权力垄断,那么如今其子成为王储,则意味着沙特王位从此转为在萨勒曼家族内部延续。

不夸张地说,新王储的诞生,不仅将改变沙特国内政治的面貌,也将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面貌。自从担任副王储和国防部长以来,他就显示出惊人的抱负。从立志改革沙特经济结构的“2030愿景”,到在也门开展沙特史上最大军事行动“决断风暴”,这位年轻王储,无疑准备为沙特王国开启全新的地区政策。

首先,以近期和卡塔尔断交为标志,沙特王储和阿布扎比王储扛起了反对“阿拉伯之春”的大旗,其中重c打击的对象,就是在2011年地区动荡后崛起的政治伊斯兰势力。其次,为了配合美国特朗普政权的中东政策,沙特和阿联酋会加快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并彻底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与激进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革命潮流不同,沙特和阿联酋将提出对伊斯兰思想的中正解读,并积极融入美国所主导的地区秩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