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讲故事范例6篇

给他讲故事

给他讲故事范文1

爱听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哪怕再顽皮的孩子,只要听说您要给他讲故事,他也会立即安静下来,坐在您的身边,希望您能给他讲一个迷人而动听的故事。

您千万别小看了讲故事对孩子文字语言及创作的启蒙作用,这个作用发挥好了,甚至能关系到孩子的美好前程。以语文考试来说,如果试卷满分为100分,作文分一般为40分,所占比例实在不少。而作文要做得精彩感人,其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文字运用是否生动恰当,写作手法是否推陈出新,文章立意是否符合时代的精神和人们的道德水准等,将是判定作文分高低的重要标准。当然,这是对长大以后的孩子说的。对于幼儿来说,只要他们编出的故事生动富有幻想,有童趣般的描写,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就可以了。梁晓声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回忆过母亲。他说:“幼年时的我,就经常蹲在母亲的身旁,听母亲讲那些娓娓动听的故事。”可见讲故事对激发幼儿时期孩子的创作激情是何等重要。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作文方面,甚至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所作为,那就用您自己讲述的故事去启蒙、引导孩子们自己讲述的故事吧。

瑞典有一位动物学家叫波特曼。他在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儿与各种动物的胎儿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人虽然是各种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但他却是在大脑发育不成熟的状态下出生的。鹿、羊、马等弱势食草动物生下的羔儿,生下来不久,就能随母亲奔跑,在遭遇狮、豹、狼等食肉动物的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它甚至能趴在树草丛中一动不动,来逃避灭顶之灾。而人类的新生儿则在出生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做其他哺乳动物的“新生儿”所能做到的事情。这说明人类新生儿是在出生后,不断在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大脑才逐渐发育成熟的。一般来说,大脑发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满3岁以前;第二阶段是从4岁到6岁;第三阶段是8岁左右,这时的大脑发育才基本成熟。而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这也就是说,我们为孩子讲故事,以增强他们文字与写作才能的时间越早越好。这样才能使我们所讲述的故事在孩子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用我们所讲述的故事中的“火花”去点燃孩子心中的创作激情:“我也能编个好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讲故事是语言艺术,特别是给学龄前儿童讲故事,更应在语言上下功夫。最好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收到较好的启蒙效果。讲故事时,应尽量避免成人化的语言,如讲到“山路崎岖不平”就要改成“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孩子的知识和经验都比成年人缺乏,但孩子的想象力却极其丰富,他们每日的游戏和活动都是在想象中进行的,很少受成年人思维的那种约束。讲故事时,要注意启发孩子的创作灵感,这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重要目的。例如,孩子如果在家中抢吃抢喝,就不妨给他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讲完了,能否让孩子再就这个故事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情节?例如,孔融又裁了许多梨树,他是怎样为梨树浇水的?遇见了干旱没水怎么办?有一天飞来了许多害虫,他又是怎么消灭害虫的?后来梨树结了许多又大又水灵的果子,他是怎样处理这些梨子的?只要能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应鼓励他们在故事的王国里自由地翱翔。

给他讲故事范文2

我儿子南南上幼儿园中班了,是个挺聪明的孩子。一天下午我去接他放学,老师对我说:“南南今天画了一幅毛毛虫吃菜叶的画,活灵活现。我表扬了他,然后请他上台发言,讲讲虫子吃菜叶的故事。他磨蹭了半天才勉强走上讲台,却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只好另外请了一个小朋友上台来讲这个故事。”说完,老师建议我多鼓励南南勇敢表达。

南南胆子小,不愿意当众发言,这一点我早就知道。平时他除了跟我和他爸在一起时说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人时总是不愿开口。老师的话让我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培养南南当众表达的能力与勇气。

几天后,幼儿园准备举办小朋友讲故事比赛,我决定借这个机会实施我的计划,便没有征求南南的意见,直接在老师那里替他报了名。

南南平时很喜欢听我讲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拿着故事书让我念给他听。听过的故事他一般都能记住,假如我再给他念的时候念错了,他就会立即纠正。这天晚上我讲了三个故事以后,认真地对他说:“南南,幼儿园下个星期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老师说了,你也要参加,所以得准备一个小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你从妈妈讲过的故事里挑一个背出来,到时候参加比赛吧!”

南南一听很不高兴,拉过被子蒙住了脑袋。“谈判”顿时陷入僵局。

南南平时虽然不太爱说话,可他的好胜心却很强,我决定以此为突破口说服他参加比赛,便笑着问他:“南南,妈妈讲的故事你喜欢听吗?”

南南躲在被子下面应了一声:“嗯!”我继续说:“南南啊,你们班里别的小朋友,晚上也会听妈妈讲故事!”

南南把头从被子里伸了出来,说:“那又怎么样?”

我说:“他们把妈妈讲的故事再讲给班上别的小朋友听,别的小朋友知道他们的妈妈每天给他们讲那么好听的故事,肯定会羡慕他们呀!”

南南的小脸上果然露出了不服气的神情。我趁机开导他:“如果你也能把妈妈讲给你的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他们肯定也会佩服你呀!”

经过一番“激将”,南南终于答应参加比赛了,我心里不禁暗喜。

接下来,该选一个什么故事呢?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简单好记又有趣,孩子容易掌握。

我翻了好多故事书,从中选了一个《小熊的雪人》的故事,大致内容是:

小熊和小狗、小猪一起堆雪人。堆完雪人,小熊打着哈欠向他们道别,回去睡觉了。第二天,不见小熊出来玩,小狗和小猪就去小熊家门口叫他,没有人应声。小松鼠告诉他们,小熊正在冬眠,要睡整整一个冬天。等小熊睡醒从树洞里出来时,发现雪人不见了。小狗和小猪告诉他:春天到了,雪人化成水了。于是小熊和小狗、小猪一起,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地玩耍。

我教南南讲这个故事,分了三个步骤。先带读,让他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我在南南晚上要听故事的时候,给他念这个故事,我夸张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让他对故事产生了兴趣。念了几遍以后,我改变以前只让他听不让他开口的模式,指着书上的词句让他和我一起读。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词句的了解更加细致,初步开启孩子对故事的认识。等南南与我一起读了几遍以后,他就能抢在我前面读了。接着是提问,比如讲完故事的开头我问南南:“堆完雪人以后,小熊想去干什么呀?”南南想了想,回答:“要去睡觉。”再讲一段,我又问:“第二天,小狗和小猪到小熊家叫小熊,小熊有没有出来呀?”南南答:“没有。”通过这样的问答,孩子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参与到故事中来,有了参与感,主动性就会提高。最后一步是做游戏。我找了邻居家和南南年龄差不多的两个孩子,让他们扮演小狗和小猪,南南扮演小熊,我扮演小松鼠。夏天没有雪,我用白纸撕碎了代替。我们玩起了情景表演游戏。三个孩子演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南南,扮演小熊睡觉的时候可认真了,比我平时哄他睡觉时表现得都好。他们还抢着轮流扮演,直玩了一个下午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幼儿园讲故事比赛那天,南南很顺利地讲完了《小熊的雪人》的故事。讲的过程中,他还很自然地摆了几个姿势,大概是那天玩游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后,南南得到了老师的奖励,小朋友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南南才发现,原来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还能得到参与比赛的乐趣。

南南拿着奖状回家时,路上碰到熟悉的叔叔阿姨,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别人不理不睬或是躲到我身后了,而是高兴地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奖状,回答他们的提问时声音也响亮了许多。

给他讲故事范文3

睡前故事有奇效,亲子感情更融洽

睡前故事时间灵活性强、方便操作、对宝宝有吸引力、便于亲子交流等,因此深受宝宝和家长喜爱。

睡前故事是亲子交流的纽带,是建立亲子感情的最佳时机,是宝宝优质睡眠的催化剂,是宝宝发展的良好契机,能促进宝宝语言、情感、思维的发展。

睡前常给宝宝讲故事,对父母和宝宝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睡觉前你给宝宝讲故事了么?是经常讲还是偶尔讲?

你在给宝宝讲睡前故事时,对故事内容有选择么?是直接照本宣科讲,还是自己改编一下?

你是怎样给宝宝讲睡前故事的?是自己将故事单独地讲完,还是关注宝宝的反应,不时地变换讲述方式?

相信,上面几个问题,你自问自答之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级别了。讲或不讲,会讲或不会讲就一目了然了。

无论是哪个程度,都不要紧,给你一些小诀窍,变成个会讲故事而且受宝宝喜爱的故事妈妈或故事爸爸。

出奇效有诀窍:

1关注宝宝――目中有人

睡前为宝宝讲故事主要为了让宝宝有一些良好的情绪体验,与父母多一些感情交流,因此,爸爸妈妈们在为宝宝讲故事时要注意:

睡前故事不是 “睡前教育”

宝宝的愉悦体验是睡前故事的出发点,而宝宝的语言发展、识字教育、技能培养等并不是这一活动的根本追求,因此,你最好不要对睡前故事活动要求太高,期待过大。如强求宝宝听故事时学习书中的文字、知识等。其实,只要让宝宝喜欢听故事,有愉悦的感觉即可。

不能只顾自己讲不顾宝宝听

讲故事时要注意宝宝的反应,倾听宝宝的声音。看看他是不是想听,是不是在听,是不是有什么其他需要。2~3岁正是疑问句快速发展时期,此时宝宝的思维具有跳跃而不稳定的特点,当宝宝想问题时,你要积极关注,并及时予以反应。

重复讲故事要有“心机”

2~3岁的宝宝特别喜欢看固定的一本或几本图书,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要求大人反复为他们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到既有耐心,又有“心机”。虽然是讲同一个故事,但是重复讲解要力求不同效果:第一次注重让宝宝听,第二次侧重于故事细节的完善,第三次让他联系生活或展开联想,第四次扩大给宝宝说的空间范围等等。尽量做到让宝宝听老故事,有新感觉。

2慧眼识材――心中有书

精心为宝宝挑选睡前读物

平时爸爸妈妈们会经常给宝宝买一些故事书,但是睡前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早期阅读活动,它的活动时间比较短,宝宝有可能在刚刚讲故事时就睡着了;它的目的也不同,不宜使宝宝太兴奋,长时间不入睡。所以,要选择适合入睡前讲的故事。

宝宝适宜的睡前读物:

利于亲子交流,感情丰富的书

跟宝宝生活相近的、熟悉的内容

如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给宝宝讲这类睡前故事,气氛十分温馨,既加强了亲子之间感情交流,又给宝宝入睡前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而结合宝宝生活经验的故事内容,便于吸引宝宝的兴趣,还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如良好生活习惯、态度培养方面的内容――小熊宝宝系列“睡觉”、“尿床”等为主题的故事。

不适宜的睡前读物:

动作幅度较大,易兴奋的书

情节内容激烈,较刺激的书

宝宝听故事时很投入,喜欢做动作,而那些情节激烈的,需要宝宝做大动作的故事内容,易导致宝宝过于兴奋,导致宝宝多梦、睡不踏实,不利于宝宝的睡眠。如《兔兔跳绳》、《调皮鬼、恐怖心》就不宜作为宝宝的睡前故事。

悉心为宝宝准备故事讲解

你千万不要把给宝宝讲故事想的太简单,即兴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那样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睡前故事的效果。其实,你只要提前三五分钟仔细地阅读一下故事,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让整个活动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你还可以有计划地搜集一些宝宝身边或是他很喜爱的素材,自己编故事或是提前储存内化一些故事,直接讲给宝宝听。这样自然讲出的故事,更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营造好的心理氛围。

3灵活变通――手中有法

在给宝宝讲睡前故事时,家长既是好的讲演者,又要具备指导者的品质,让睡前故事在宝宝身上产生奇效,家长们手中可要有点法宝。

语言温暖,讲述投入

讲故事时,讲解的语气要轻柔,声音不要过大,给宝宝创设一个温馨的听故事的环境;尽量要用宝宝听得懂并且喜欢的语言方式;可以就某些情节进行发挥,与宝宝进行一些小互动,像学学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等等。如《鼠小弟的小背心》中角色很多,家长在讲故事时根据不同的角色转换音调,让宝宝饶有兴趣地听完整个故事。

亲近宝宝,多多

给他讲故事范文4

复兴路小学 五年级(3)班 马驰原

每当晚上父亲在家时,我都会学到一个小故事,那故事和书上的不一样,是不寻常的。

夜幕降临,我和父亲都坐在椅子上,父亲找出前一天收集到的我感兴趣的故事,让我坐在身旁,听他讲有趣的故事。虽然是照着书读,但和书上的差别很大,有时我会看到故事书上写满了父亲改编的小故事,虽然语言用的并不规范,但每次都把我搞的前仰后合。父亲对我很有耐心,他讲到某个我感兴趣的地方,我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但父亲从来没有厌烦过,而是一个个地为我解答,直到我满意为止,他才接着往下讲。

就这样一天天地积累,我脑子里的故事越来越多,甚至比父亲讲得更有趣儿、更生动。在和其他的亲朋好友聊天时,我也给他们讲一些故事,每次都能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他们说我人不大,肚子里的东西倒挺多,听了这些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因为有了晚上,每天都很充足;因为有了父亲,晚上就显得绘声绘色;有了父亲给我讲的故事,晚上则生机勃勃。

伴随着我一天天的成长,自己已经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不像小时侯那样自由了,很少有时间听父亲讲故事,而父亲也为了这个家,很晚才能回来,没空儿给我讲故事,我也就没有了听父亲讲故事的福气。

给他讲故事范文5

关键词: 幼儿 故事 认识 能力

孩子经常缠着大人讲故事,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一、选材很重要

故事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否则,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事,对他们又没有吸引力。

二、身体语言不可少

给孩子讲故事时,身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所以当你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表达故事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因而你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欢迎。

三、让孩子开口

一个故事讲完了,可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几个问题。如讲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你可问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给了谁?”“孔融自己吃了个什么样的梨?”……这样既能帮助孩子回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孩子开口,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当孩子对你讲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你就应该让他自己试着讲述,在忘了的地方给他提示,让他接着讲下去,这样无疑会鼓励他讲故事的积极性,天长日久,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加深词汇记忆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幼儿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象生动地讲些什么,才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故事。这就要求讲故事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边作解释。特别是对年龄小,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幼儿,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方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形手势或借助实物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幼儿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词语的记忆。要让幼儿加深对故事中词语的记忆,还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复习,灵活运用。教师

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提问幼儿,以复习的形式巩固幼儿对词语的认识与记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词语的记忆,而且能让幼儿学会如何运用该词语。

五、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只让幼儿听故事,而不试着让他们讲故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幼儿在听完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记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这时可以让幼儿尝试复述故事。起初,教师和家长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幼儿回忆故事的重要情节及发展过程,从而把握好故事的整体。但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复述故事内容。当幼儿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了。幼儿刚学习复述时只能讲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把这些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多次的复述训练,幼儿慢慢地能从复述片段过渡到复述完整的故事。在复述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与表现力

当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后,就应当教幼儿进一步学习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和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神态表情、手形手势等。不同的语音语调,丰富的神态表情,夸张的动作等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听故事时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同时也给了幼儿模仿的榜样。在听故事时,幼儿会知道大灰狼的声音是粗声粗气的;知道伤心的时候紧皱眉头哭泣,惊讶时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知道老爷爷的形象是驼着背,捋着胡子……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对这些声音、表情、动作等加以模仿,让幼儿知道怎样讲故事好听,怎样做动作形象,并把这些语调手势等运用到复述故事中,

大胆投入地把故事讲出来。在生动形象的复述训练中,幼儿提高了模仿能力与语言表现力,为将来绘声绘色地表达语言奠定了基础。

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

八、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

给他讲故事范文6

面对这一串荣誉,同事、邻居羡慕得不得了,纷纷打听使了什么教子绝招。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绝招,我们只不过是得益于故事――这个并不新式的教育武器。

儿子一出生,我就与妻子达成了教子共识――用故事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他智慧的大门。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7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是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孩子的。

儿子3岁时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词语,并能运用它们表达简单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就教他读(唱)《大雪天》、《宝葫芦》等儿歌,念《挂铜铃》、《荡秋千》等绕口令,也背些《鹅》、《画》、《柳》等童味较浓的古诗,这样既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普通话,又能给他积累一些高雅的词汇,为他以后的使用打下基础。

大约是4岁以后,我们就开始给儿子讲故事。开初的故事当然是很简短的,一个小小的道理,一件稀奇的往事,一次惊险的奇遇,一场短暂的矛盾……都可能成为儿子一顿精彩的精神快餐。渐渐地,儿子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听了《农夫和蛇》之后,咬牙切齿地说,蛇真是个大坏蛋,它怎能咬死救它的农夫呢!听了《实火柴的小女孩》,又为那个小女孩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很快,儿子成了故事迷了,每天不听一两个故事,决不上床睡觉。

我们趁热打铁,在故事里作起“文章”来。先是故事讲完了,向他提些小问题,如讲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我就问他:孙悟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怎样……儿子听得津津有味,回答起问题来也就有鼻子有眼了。有些问题稍难,我们就作必要的提示,他很陕就能转过弯来。

有时,我们在故事中又有意无意地加人一些数字,让他加强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练习简单的数字运算。例如听完《黄鼠狼》的故事,我觉得儿子还不会利用数字去说明问题,就启发他黄鼠狼第一次吃鸡,只能吃1只,第一次不吃,第二次就能吃到6只鸡,6比1多5,所以狡猾的黄鼠狼就宁可第一次不吃了。

待儿子对数字的简单运算比较熟练之后,我们就在故事中融进较为复杂的乘除运算。

我们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培养儿子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上。从小锻炼他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儿子5岁以后,我们在给他讲故事时,又增加了他“听”的难度。

先是将一个精彩的故事讲掉一大半,剩下结尾部分不讲,让他自己去想象出故事的结局,我们叫这为“找尾巴”。起初,儿子听惯了现成的,找不到,后来几经锻炼,他不但能找出一条较好的“尾巴”,有时还能找出两条或多条。有时找出了“瘾”,在我们的故事刚刚讲到高潮时,他就要求暂停,找好几条“尾巴”,问我们哪条最好?很多时候的故事结局真的让他“不幸言中”。

伴随“找尾巴”之后是锻炼他编故事的能力。一个故事讲了个开头,就问他后面会怎样发展:讲到发展之后,又问他接下去高潮应该怎样。这很像故事接龙。有时先讲个开头,后讲个结尾,留下中间让他用故事去“填空”。这样既锻炼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的思维想象能力,从儿童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创新,确能起到一石双鸟之效。

接下来我们又搜集了大量的训练儿童说话的图片,先是单幅的,要他用一句或几句话说明图片内容,然后是双幅的、三幅的、四幅的。甚至更多。要求他串联起来说一段完整的话或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时候,我和妻子就成了他的“忠实听众”。随着训练的加深,儿子的综合能力逐渐扎实起来。我们曾拿小学高年级的看图说话让刚入小学的儿子去说,竟也说得头头是道。

上一篇龟兔比赛

下一篇水处理设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