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范例6篇

王尔德童话

王尔德童话范文1

1、这本书里包含四个童话故事,分别是《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和《小国王》。

2、这些故事都是用纯真善良的人性变化悖谬的世界、美丽黑暗的心灵。王尔德童话中微妙的哲思,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读起来都会有深刻的感动。

3、故事中,王子用自己的东西换来了别人的幸福。夜莺用生命换来了一朵红色的玫瑰。小男孩使自私的巨人拥有了宽阔的胸怀。小国王因为梦见很多人在受苦,而不穿豪华的衣服,却去穿粗皮外套。

4、他们善良朴实的心灵,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令我们敬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故事里的这些好人学习,做一个勤劳、善良、胸怀宽广、拥有爱心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王尔德童话范文2

摘要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一生都大力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夜莺与玫瑰》是其童话代表作之一,充分彰显了他的唯美主义思想。本文主要对故事中的意象的理解进行探讨,进一步解析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实际体现。

关键词:王尔德 唯美主义 意象 解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思想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是19世纪英国著名剧作家,童话家,散文家,诗人。他生于爱尔兰都柏林贵族之家,从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学院毕业后获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了沃尔特・佩特(Walter Pater)及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并最终成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思潮,就是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德一种艺术主张。它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强调超然于生活之外的纯粹的美,反对任何艺术上的功利主义。在王尔德看来,艺术极大地优于生活,因此艺术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现实。在《深渊的呼唤》一文中,王尔德曾公然声称:“我把艺术视作最真切的现实,而把生活仅仅看成一种虚构的模式。”他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艺术不受道德约束,艺术家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他强调“艺术的本来目的就是讲述美而不是真的事物。让生活来模仿……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这种艺术至上的观点不仅构成了王尔德文艺理论的核心,而且也具体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王尔德一生作品颇丰,有充满睿智的喜剧《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诚实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Lady Windermere’s Fan),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和《石榴之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其中第一部收录有《快乐王子》(The Happy Prince)、《夜莺与玫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自私的巨人》(The Selfish Giant)、《忠实的朋友》(The Devoted Friend)、《了不起的火箭》(The Remarkable Rocket);第二部收录有《少年国王》(The Young King)、《西班牙公主的生日》(The Birthday of Infanta)、《渔夫和他的灵魂》(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星孩》(The Star Child)。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创作,都体现和贯穿了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其中,童话《夜莺与玫瑰》是对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 《夜莺与玫瑰》梗概

这部童话收录于王尔德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第一场景,一个青年学生在大橡树下徘徊,痛苦地自言自语,说他多么需要一朵红玫瑰花,才能与他心爱的姑娘――教授的女儿跳舞。可是在寒冷的冬天,他是无法找到这样一朵红玫瑰的,因此也就无法满足姑娘的要求和自己的愿望。正当他在绝望之际,树上的夜莺听到了他的哭诉,以为这个青年是一个真正的恋人,真正懂得爱情,因此决定帮助青年。第二个场景,夜莺千辛万苦去找玫瑰树借红玫瑰,可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碰到的是白玫瑰树和黄玫瑰树,第三次才找到学生窗外的红玫瑰树,可是红玫瑰树告诉它,冬天已冻僵了它的血管,霜雪已摧残了它的花蕾,如果想要一朵红玫瑰花,需要整夜地歌唱来造出,并用它胸中的鲜血来染红,即用死亡来换一朵玫瑰。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可是夜莺认为爱情胜过生命,“爱情真是一件奇妙无比的事情,它比绿宝石更珍贵,比猫眼石更稀奇。用珍珠和石榴都换不来,是市场上买不到的,是从商人那儿购不来的,更无法用黄金来称出它的重量。”因此它毅然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整整一夜,它唱个不停,并用胸膛顶住花刺,一点点儿刺进心脏,用自己的鲜血成就了一朵象征真爱的玫瑰,而它却躺在草丛中死去了,心口还扎着那根刺。第三个场景,青年学生早晨起来,发现了这朵红玫瑰,马上摘下它跑去见教授的女儿,根本没去想玫瑰花的来历。可是那女孩却拒绝了他,说玫瑰花与她的衣服不配,而且宫廷大臣的儿子已送她珍贵的珠宝,人人知道珠宝比花更值钱。青年非常气愤,顺手把玫瑰花扔到大街上,玫瑰落入阴沟里,一辆马车从它身上碾了过去。他一边说着爱情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一边回到自己的屋里,拿起满是灰尘的书,读了起来。这个故事篇幅不长,内容也浅显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下面主要从故事中的意象这个着眼点来解析它所包含的寓意。

三 意象解析

1 主要意象解析

(1)夜莺与玫瑰

夜莺是爱的信徒,爱的使者,它给人类诠释了一个真爱至上的永恒的主题。当认为那个青年学生是一个真正的恋人时,夜莺就下定决心帮助他寻找红玫瑰,这也代表了王尔德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决心。为了寻找玫瑰花,夜莺不辞辛苦,飞越千山万水。它在空中循环往复的飞越历程体现了作者在艺术道路上的艰辛;当它知道需要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一朵玫瑰时,也曾有过斗争:

“拿死亡来换一朵玫瑰,这代价实在很高,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宝贵的。坐在绿树上看太阳驾驶着她的金马车,看月亮开着她的珍珠马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山楂散发出香味,躲藏在山谷中的风铃草以及盛开在山头的石南花也是香的。”

这也反映了王尔德当时面对人们的批评指责,对自己艺术至上的追求的犹豫,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执着地践行唯美主义艺术观。正如夜莺所说,“然而爱情胜过生命,再说鸟的心怎么比得过人的心呢?”并最终忍着剧痛用鲜血铸就了世界上最红的玫瑰。它的死也象征着王尔德对美的信念和艺术的追求,并也准备随时为之付出一切。王尔德借夜莺这一意象诠释了生命与真爱的关系,奏响了一首感人肺腑的乐曲。玫瑰象征着纯真的爱情,也象征着王尔德一生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艺术、至高无上的美。当玫瑰花最后完全绽放时,红宝石般的颜色鲜艳夺目,体现了这种至美的图画,象征王尔德用毕生时间和精力来创造的至高、至真、至美的艺术,也是他把这种艺术的“美”用来同卑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的手段;当穷学生遭到拒绝后,随手把玫瑰扔到了大街上,对夜莺用生命换来的这朵花毫不珍惜,玫瑰花最后的命运是被马车碾压过去时,这都表明当时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追求不为人理解和重视的现实。

(2)学生与女孩

年轻的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爱,他的苦恼仅仅只是一时的失望而已。表面上他很痛苦,说自己多么需要一朵玫瑰花,可他却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去寻找,只是一味等待,而且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后来虽然得到了玫瑰花,但当教授女儿拒绝他时,他便把玫瑰花随便扔掉,可见他并不是夜莺心目中的懂得真爱的人;当然他也是听不懂夜莺的歌声的:

“这种鸟的歌声中带有感情吗?恐怕没有。事实上,她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只讲究形式,缺乏感人的内涵……”。

学生的态度也正代表了当时人们对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怀疑和不信任。教授的女儿开始说只要有一朵红玫瑰花,她就和穷学生跳舞,可是后来当她面对珠宝时,却断然拒绝了他,并说道:

“我担心它与我的衣服不相配,再说,宫廷大臣的侄儿已经送给我一些珍贵的珠宝,人人都知道珠宝比花更加值钱。”

当学生说她忘恩负义时,她却说:

“忘恩负义!我告诉你吧,你太无礼;再说,你是什么?只是个学生。啊,我敢说你不会像宫廷大臣侄儿那样,鞋上钉有银扣子。”

我们知道,作者所处的19世纪正是英国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工商业的发达,“物质至上”、“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金钱原则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王尔德故意用这个外表美丽的女孩来象征丑恶、肮脏的社会现实,这也符合作者的美学原则之一,即人们往往要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读者从王尔德所塑造的女孩这个形象就可以看出当时大多数人是庸俗的、肤浅的、功利的、一切都要讲究实际。

2 次要意象解析

(1)橡树和月亮

橡树历来是木质坚硬,高大挺拔的,总能给人以遮风挡雨的力量。在本童话中,它从头至尾目睹了夜莺为学生寻找红玫瑰的艰辛,当夜莺决定牺牲自己去为学生换取一朵玫瑰花时,只有橡树能懂得夜莺的心思并为之感到伤心,它说,“给我唱最后一支歌吧,你这一走我会觉得很孤独的”,这表现出对夜莺的理解和支持。另一个持同情和支持意见的是月亮,当夜莺竭尽全力唱出最后一曲时,它听着歌声,竟然忘记了黎明,只顾在天空中徘徊,久久不愿离去,情愿为夜莺多争取点时间来绽放那朵生命之花。这两个形象说明,尽管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不理解、批评、指责王尔德,但也有少数人对王尔德在唯美主义艺术道路上孜孜追求所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2)其他

故事开头,当学生为找不到一朵红玫瑰而痛哭时,文中写道:

“他为什么哭呢?”一条绿色的小蜥蜴高高地翘着尾巴从他身旁跑过时,这样问道。

“啊,倒底为什么?”一只蝴蝶说,她正追着一缕阳光舞动着翅膀。

“是啊,倒底为什么?”一朵雏菊低缓的声音对自已的邻居轻声说道。

“他在为一朵红玫瑰而哭泣。”夜莺告诉大家。

“为了一朵红玫瑰?”他们都惊讶地叫了起来;“真是好笑!”小蜥蜴说,它是个爱嘲讽别人的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由此可见蜥蜴的自负、势利,蝴蝶的随波逐流,雏菊的愚昧无知。

这些动植物无疑代表了那些批评指责和怀疑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一部分人的思想,他们是世俗社会的盲目追随者,不懂得艺术,不懂得美。在金钱和物质的概念已渗透到多数人的思想的社会里,还能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至美、至爱呢?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只有物质是第一的,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真正的爱情都是不存在的。故事结尾当学生被拒绝后,他抱怨说:

“爱情是多么愚昧啊!它不及逻辑一半管用,因为它什么都证明不了,而它总是告诉人们一些不会发生的事,并且还让人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事。说实话,它一点也不实用,在那个年代,一切都要讲实际。我要回到哲学中去,去学形而上学的东西。”

这里所谓的“实际、逻辑、哲学”等正是当时工业迅速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原则。

四 结语

《夜莺与玫瑰》这个童话故事情节简单,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寓意,体现了反对唯物质论和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表达了王尔德追求理想艺术的初衷,突显其“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和唯美主义艺术观。故事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折射出这种唯美主义思想的表达,尤其是作者所塑造的各个意象更是功不可没,王尔德的唯美追求在这些意象身上表露无遗。

参考文献:

[1] 陈文:《“唯美”与“颓废”――对王尔德的文艺美学思想的重新考量》,《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 黄汉平:《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杨立民:《大学英语修订本》(第三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版。

[4] 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赵德全:《英国唯美主义文学运动及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观》,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版。

[6] 赵波、徐京安:《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

王尔德童话范文3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童话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但是,他创作的童话比他其他的作品流传更广,传播到了世界上每一个有孩子的地方。王尔德生于都柏林的贵族之家,毕业于牛津大学,从小就受到浓郁的文学熏陶。在都柏林三圣大学读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再加上本身才华出众,很快就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王尔德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稍带点女人气。他衣着奇特,经常从历史书画中得到灵感来装饰自己,像个别出心裁的花花公子。王尔德富有一种诗人气质,大学时曾得到圣三一诗歌大奖,但后来他并没有走上写诗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写评论小说和剧本。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王尔德在巴黎与伦敦遇到一些当时的印象主义画家作家评论家,他从各种观点中汲取养料。他从一个传统美学的拥护者转化为唯美主义的创导者,成为唯美主义的先驱。

         1884年,王尔德结了婚,生活富裕,心宽体胖。1885—1886年,王尔德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当了父亲的王尔德在和儿子们在耳鬓厮磨之中获得许多灵感。他与儿子们在乡间度过的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写下了优美动人的童话。他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有时会趴在育婴室的地上,轮番装成狮子、 狼、马,平时的斯文形象一扫而空……玩累了时,他会让我们静静听他讲童话故事,讲冒险传说,他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王尔德的这种童心正是他童话的源泉。王尔德在伦敦警局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被发现有狎亵行为,还被证实是个同性恋者。他爱上俊美不羁的年轻爵士道格拉斯而遭到爵士父亲的控告。当时的英国法律不允许同性恋。于是,他被诉讼,公众对他厌恶不堪,落井下石,他的书被查封,戏剧停演,房子里的名画与青花瓷器都被贱卖,最后被判入狱。王尔德1897年经过两年监禁后出狱,化名隐居巴黎,1900年死于一家廉价的小旅馆,终年46岁,身边没有亲人。

王尔德对童话的独立创作,充分体现在作品中蕴含的深深的唯美主义倾向。美妙的富有文才色泽的语言,是其童话吸引众人的一个很大原因。周作人曾经明确地指出:王尔德童话“是诗人的,而非是儿童的文学”。王尔德很注重语言的表达效果。他的童话讲述性的特点很强。看他的童话,犹如听着琅琅上口的叙述,韵律无穷。凡是认识他的人回忆他,都会提到他无以伦比的口才。看他的童话,每每让人觉得,这位生活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依然和我们娓娓交谈,而我们被他的谈吐迷惑了、折服了,象所有听过他讲话的人一样。童话中,他善于用华丽的笔法和生动的比喻造成机趣的描写风格。比如《夜莺和玫瑰》中,对各种玫瑰的描绘,美丽的让人感动: “我的玫瑰是白色的,白的就像大海的浪花沫,白的超过山顶上的积雪”;“我的玫瑰是黄色的,黄的就象琥珀宝座上的美人鱼的头发,黄的超过拿着镰刀的割草人来之前在草地上盛开的水仙花”;“我的玫瑰是红色的,红的就像鸽子的脚,红的超过海洋洞穴里飘动的珊瑚大扇”。对三种不同颜色的理解,王尔德用了最朴素的几种实物,但是给人留下了魔幻的永恒的想象,艺术的美顿时侵袭二来。这种语言朴实单纯,即使没有什么阅历的儿童也能够明白玫瑰的黄白和红;同时这种语言又复杂的超越了单纯的颜色,带有活泼俏皮的动人形象。紧紧围绕在唯美主义中的王尔德童话还表现在死亡和悲剧的意识。前头介绍唯美主义的时候,已经说过了,苦闷、彷徨、悲观颓废的思想情绪是唯美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社会情绪。深受着唯美主义浸透的王尔德童话中,这种悲伤、凄惨随处可见。这种破坏完美结局的童话是与以往童话的最大区别。

王尔德童话范文4

叶圣陶是现著名的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童话对于我国教育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西方童话对叶圣陶早期童话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童话;叶圣陶早期童话创作;影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集《稻草人》。文学界一般认为,《稻草人》这部童话故事集开创了中国本土童话故事的先河,这部童话集里面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也正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情况。叶圣陶说,他的童话受到了西方童话的影响,这指的是安徒生和王尔德两个人的童话写作风格。

一、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叶圣陶曾经有过一段小学教员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五、四”前夕,但是孩子们的童真给叶圣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一直在努力要给儿童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但是,当时熏陶孩子们的读物大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怪力乱神之说,迷信色彩严重,并且其中蕴含的暴力思想并不适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叶圣陶便有了想要自己创作的思想,想要以一己之力创作出适合儿童读的童话。

这个时期,安徒生童话传入中国,其中对儿童纯真思想的描写,拟人的动植物的清新之感给叶圣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物与事物的选材上,安徒生极力避免暴力的人物冲突,更不用严格的道德说教来指导小读者,没有情节的紧张和善与恶的激烈交锋,安徒生的童话用他那颗不老的童心娓娓道来他构想的童话世界,在平和温馨的世界里,描述他心目中和谐美丽的生活。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思想与叶圣陶不谋而合,叶圣陶也不同意让孩子接触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迷信神怪,他认为儿童文学应该是远离迷信、扫除腐朽经验,能够荡涤儿童心灵的存在。出于这种儿童本位的思想,叶圣陶自然对童话的选材方面更加接近安徒生,在这个过程中,叶圣陶童话作品的选材、思想、主题等方面,都与安徒生童话非常相似,也是温顺的动植物和美好的人物,在平凡与宁静演绎着人生的美好。

但是,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氛围正是处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丹麦,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安康。可是叶圣陶所处的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处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为救亡图存的热血青年叶圣陶,他逐渐发现自己营造的美好的纯真氛围逐渐将自己的创作挤入了死胡同,他的祖国疮痍满目,人民水深火热,但是他却歌颂着美好的生活。这时候叶圣陶的童话创作与早期的《小白船》、《燕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尽管主角依然纯真善良,但是与其身处的环境却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表明叶圣陶在接受了安徒生单纯化创作思想的同时,逐渐引入了人性复杂性对儿童的影响,这是与当时深刻的社会矛盾息息相关的。

二、王尔德童话创作的影响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僵化腐朽的道德观念,许多新生代的思潮的出现对其造成一定的冲击,王尔德就是在这种传统与颠覆的社会现状中创造出了属于他的童话风格,这与叶圣陶当时所处的情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候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就表达了这种情感,孤独地站在麦田里面的稻草人,既不能为主人驱逐害虫,也不能救主人于危难之中,是叶圣陶对祖国母亲的笛声倾诉,这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王子面对着他的臣民,既不能改变社会现状,也不能代替人民受苦,只能默默地流泪。这个童话,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情绪,叶圣陶的创作初衷,已经从单纯的歌颂生活慢慢过渡到了替民众发声,表达了对恶势力和侵略者的控诉和对祖国母亲承受苦难的深深悲伤。然而,王尔德由于深刻的基督教背景,在童话的结尾之处总是能够让黑暗的势力走向地狱的门槛,让善良的化身回到天堂的圆满,但是叶圣陶的童话结尾却很难找到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这是因为叶圣陶没有基督教的背景,不可能写出关于上帝的用意的童话,而当时所处的时代,也不能将自己的愤怒诉诸笔端,叶圣陶的这种苦闷在作品中都被表达了出来,如稻草人的最终倒掉,就表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这是一种人间欢乐的终结,代表着需要面对的惨淡的人生。

尽管思想上的沉重不由自主地诉诸笔端,但是叶圣陶还是尽可能地维护其童话叙事风格的抒情性。这与安徒生和王尔德的童话风格相类似。叶圣陶发现,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感受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而且任何事物都是与自己相关联的,这正是儿童的纯真的表现之处。叶圣陶对儿童的情感的表达正是出于这样一个目标,他们快乐都是自然的,所以这样的表达也符合儿童的想象力。但是出于当时暗淡的现实状况,叶圣陶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几乎都是转瞬即逝的,就像他说的一样“中国的儿童就是要憧憬美好,但是这不意味着就要在丑恶面前只能害怕地闭上眼睛,我们尊重儿童的天性,我们更加能够面对生活的苦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叶圣陶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中国童话先河的开创者,自然受到了安徒生和王尔德创作风格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原因,他又加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创作的特点,这才是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

[1]代宇辉. 打开另一扇门――论叶圣陶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D].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李元. 中国现代童话的诞生[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5).

王尔德童话范文5

1、出自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1812年的《格林童话》。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皇后(格林兄弟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历史学家巴特尔思据称白雪公主的历史原型是1725年生于德国西部美茵河畔洛尔城的玛利亚·索菲亚·冯·埃尔塔尔。

2、故事概括:美丽的白雪公主受继母的嫉妒而被多次置于死地,最后在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下获得新生。爱慕虚荣、贪恋美貌的王后总是爱问镜子:“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当镜子说是白雪公主时,王后就伪装成巫婆,骗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吃下毒苹果的白雪公主被随后出现的王子救了,最终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来源:文章屋网 )

王尔德童话范文6

主演: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查理兹·塞隆

类型:动作、奇幻

出品:环球

上映日期:2012年6月1日

剧情:

中世纪欧洲,皇后拉文娜(查理兹·塞隆饰)通过吸取别人的生命保持自己的美貌,残酷无情地统治她的国家,在征服了几个小国后,她开始筹划并吞英格兰。拉文娜察觉到被她关在高塔里的继女白雪公主(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正成为心腹大患,白雪公主不仅将超过她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还有可能取代她加冕女王。魔镜告诉拉文娜只要拿到白雪公主的心,她就能长生不老。可是白雪公主逃进了没人敢去的黑森林,拉文娜强迫猎人埃里克(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饰)去抓捕。埃里克同情年轻的公主,不但不抓她归案,还把她训练成了战士。在埃里克、八个小矮人、英国骑士,以及儿时玩伴英格兰王子的帮助下,白雪公主向继母拉文娜开战……

披着经典童话外皮的狼

童话故事也需要与时俱进。1937年版的迪斯尼经典动画片《白雪公主》里,皇后要白雪公主吃毒苹果,得装扮成老妇人哄骗她,而最终干掉皇后的,也是雷电而不是白雪公主,让白雪公主从昏死中醒来的,是王子的亲吻,这种种情节忠实于格林兄弟的原著,也充满了二十世纪的保守味道。二十一世纪是颠覆的世纪,童话显然不能再这么拍,白雪公主自然也不能仅凭运气对付仇人。抢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和人生,她得自己动手。

《白雪公主和猎人》的制片人是曾炮制《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乔·罗斯,在他看来,童话要想在陈腐中重生,适当的颠覆和新锐的视效才会令新生事半功倍。所以不拘一格的他找来导演鲁伯特·桑德斯,虽然他只是电影界新人,但他拍摄过不少大受欢迎的广告片,而且在视效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预告片中我们就能看出他凌厉黑暗的视效创意。

预告片中白雪公主的出场已经用彪悍注解了颠覆,斯图尔特饰演的白雪公主看似柔弱,却眼神坚毅,她偷袭奉命来杀她的皇后侍卫,然后以不逊于特工伯恩的矫健身姿溜出了城堡。再后来,修炼后的她干脆率领王子、小矮人和骑士打了回来。3月末上映的同题材影片《魔镜,魔镜》,玩的也是颠覆,但招式也不过是从“公主的故事变成皇后的故事,最后又变回公主的故事”,颠覆多少显得只是在表面上下了点功夫。《白雪公主和猎人》就彻底得多,不光王子成了小跟班,就连影片类型也全然不同,童话的幌子下,讲了一个带有魔幻暗黑色彩的复仇故事。

在导演鲁伯特·桑德斯的镜头前,《白雪公主和猎人》改头换面,奇幻类型里加入了规模浩大的史诗动作片元素,就连背景也从虚构变成半虚构的欧洲,而战争和动作戏是这部影片的重头戏。通过这番改造,影片的童话意味减弱不少,而具有了凝重黑暗的气氛,明显是要吸引成年观众。桑德斯说:“我想要创造出那种真实的奇幻感觉出来,在那个时代,人们真的相信树林里存在童话世界,会有黑暗精灵,魔法师和妖精会变化成任意形状。”

影片的男一号是童话中原本无足轻重的猎人埃里克,这次他甚至出现在片名里。猎人埃里克酗酒而且生活缺少意义,而白雪公主的坚强触动了他,所以他愿意帮助白雪公主,传授给她所有的本领。在两个女人争斗中游走纠结的猎人埃里克这一角色曾引起约翰尼·德普、休·杰克曼和维戈·莫坦森等明星的兴趣,最后落到了“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手里。28岁的海姆斯沃斯是澳大利亚出品的新一代性格演员,他饰演的猎人埃里克将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猎人不再是传统故事中的跑龙套角色,他既是白雪公主的朋友,也是她的功夫导师。在高大铁血的猎人面前,以至于将那位风度翩翩的王子衬托的像是一个舞男。其他关键角色上,经典角色的七个小矮人增加一个为八个,地位也有所下降,只剩下搞笑和活跃气氛。

归根到底,就是一场嫉妒女人之间的战争

饰演白雪公主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是童星出身,12岁就在《战栗空间》中饰演朱迪·福斯特的女儿,最近几年,她凭借在《暮光之城》系列中的贝拉角色大红大紫。耗资7000万美元,在英国取景拍摄的《白雪公主和猎人》是斯图尔特离开《暮光之城》之后主演的第一部高成本影片。谈到自己的新角色,斯图尔特说:“她有点普通,对人和善,可是远不是个完美的人,她最大的特点是能一眼看到别人最本质的地方,猎人追捕她,她却在被猎杀的过程中看出猎人心里最痛苦的柔软,她反过来开始帮他解开心结,然后两人竟然化敌为友。”

白雪公主的死对头拉文娜皇后由获得过奥斯卡影后的查理兹·塞隆饰演,她强大的气场让她成为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也给影片增加了不少眼球砝码,无论是对白雪公主还是斯特尔图,塞隆女王都是个异常危险的对手,无论容貌身材都全然落在下风的斯特尔图需要拿出她的全部才能,才有可能让观众相信她勉强可以打败风华绝代的塞隆版皇后。塞隆非常欣赏比自己小15岁的斯图尔特:“我被她的成熟彻底震撼了,尤其是回想起我自己这个岁数的时候还是个只会疯玩的傻丫头,她非常非常特别,她能为故事发展想出很多匪夷所思却很感人的点子。”

无论在会还是访谈中,斯图尔特面对前辈塞隆时,都会刻意保持低调,她和几乎所有的影迷心中其实都背负着一个巨大沉重的问号——为什么那个魔镜会坚持认为屌丝公主要比白富美女王更美丽?魔镜心中一定怀有阴谋!就像希腊神话中间接引发特洛伊之战的金苹果,对于骄傲的美女们来说,一场选美完全值得引爆一场世界大战。

其实更另类

1.在格林兄弟童话的最原版手稿中,迫害白雪公主的竟然是她的生母。

2.解救白雪公主的并不是王子,而是他凯旋而归的生父。

3.当时那个年代,确实有一种能发声的玩具镜子,出产地就是白雪公主的家乡德国洛尔地区。

4.原著中的白雪公主肤色异常苍白、黑发红唇、喜欢红色、性格孤僻,与同时期传说中的吸血鬼形象基本吻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