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的故事范例6篇

鸿雁传书的故事

鸿雁传书的故事范文1

手机短信、电话、QQ、MSN等各种通信工具,让人们的沟通毫无障碍。而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亲人、朋友之間的联络,远不及現在便捷。

鸿雁如何将书传

提及古时的通信,有不少故事流传至今,鸿雁传书可谓是最有名的一个了,“鸿雁”也因此成为书信往来的代名词。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苏武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朝和匈奴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前往匈奴,要求放苏武回到汉朝,单于不肯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关于鸿雁传书,民間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l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l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呢?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有人可能得问了,这鸿雁是如何认得道路将书信传递呢?其实,鸿雁传书应该实际指的是信鸽传书。早在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了,并且常常用信鸽在战争中传递信息。

古代称信鸽为“飞奴”。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信。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曾经用鸽子向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間,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信鸽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

几多故事话通信

虽然古代通信技术不如現达,但是古代官府为了传递信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在奴隶社会,我国已建立驿传制度。到了唐宋时期,这套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通信设施建设已相当完备。現在,人们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古人擂鼓传信、烽火告急、飞奔报佳音、驿马递文书等场景,这些都是当时官府信息和公文传递的反映。

烽火台是早期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用的,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間点柴草。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現,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現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不过,最后悔使用烽火台的人,可能得算周幽王了,烽火戏诸侯博得美人一笑,却丢了大好河山。

除了烽火之外,驿传是古代官方的主要通信方式。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在汉代,官府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由专人和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間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間,以明责任。

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有2万多人,其中驿兵1.7万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3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鸿雁传书的故事范文2

上联:传邮万里

下联:送信千家

上联:置邮传命

下联:为政在人

上联:传递千家语

下联:往来两地书

上联:传平安喜报

下联:送热恋情书

上联:飞车迎万户

下联:银线串千家

上联:机关原敏捷

下联:消息自流通

上联:佳讯从天降

下联:喜音逐电来

上联:绿车通四海

下联:银线串千家

上联:能传千里话

下联:可省百人劳

上联:能传千里话

下联:可通万种情

上联:平安劳远报

下联:消息喜常通

上联:平安劳远报

消息赖沟通

上联:日送千家信

下联:时通万户情

上联:送九州书信

下联:传四海佳音

上联:消息从天降

下联:音书逐电来

上联:电信九州枢纽

下联:邮局四化桥梁

上联:从此谈心多捷径

下联:何须握手始言欢

上联:电波银线传情意

下联:鸿雁绿衣报好音

上联:电波远播千家讯

下联:绿使遥传万里书

上联:捷报频传山海事

下联:佳音快达故人情

上联:苦苦辛辛修电话

下联:勤勤恳恳做邮差

上联:千里春风劳驿使

下联:三秋芳讯托邮鸿

上联:胜利消息劳远报

下联:平安书信喜常通

上联:通江越岭飞鸿雁

下联:乐水嘉山赞楷模

上联:通信通邮通电话

下联:送书送款送佳音

上联:万里飞鸿书致意

下联:五洲通报电呈情

上联:万里远牵乡国梦

下联:一丝长系故人情

上联:渭北天长吟远树

下联:江南春早寄寒梅

上联:消息可通九万里

下联:往来像是一须臾

上联:一纸音书传万里

下联:四方喜讯送千家

上联:异地音书凭一线

下联:远方信息托微波

上联:邮传四化新成果

下联:电送八方好讯音

上联:德政流行置邮传命

下联:尺书遥递顷刻开通

上联:繁事纷纭送音驰檄

下联:好凭线索递羽传书

上联:红线达传九州芳讯

下联:电波播送万国新闻

上联:梅寄一花江南春早

下联:月明千湾海上潮生

上联:涉长江波传边塞讯

下联:跨黄河信寄岭南情

上联:涉鸭头波传鱼腹筒

下联:盼渭北树寄江南梅

上联:四海九洲鱼来雁往

下联:千家万户信达书传

上联:送佳音飞车连万户

下联:传喜讯银线达三江

上联:送佳音飞骑连万户

下联:报喜讯银线达九州

上联:消息可通九千里外

下联:得来只要一须臾间

上联:喜讯邮传千山如咫尺

下联:佳音电报四海若毗邻

上联:邮传喜讯万里如咫尺

下联:电报佳音九州若毗邻

上联:越水穿山送四方讯息

下联:披霞踏雪传两地情书

上联:方便安全邮系千村万户

下联:往来准确电传四面八方

上联:鸿雁翱翔为祖国传捷报

下联:铁骑驰骋替人民送好音

上联:一路铃声捎去丰收喜讯

下联:万家笔语带来富裕佳音

上联:银线根根地北天南通话

下联:轻鸿只只三湘八皖知音

上联:邮政繁忙日日播传喜讯

下联:电波迅速天天报告新闻

上联:鸿雁来宾破雾穿云传捷报

绿衣使者翻山越岭沐春风

上联:进进出出佳音送五洲四海

下联:来来往往登报传万户千家

上联:九囿风和一寸邮花开万里

下联:三胞韵美八行笺月照双心

上联:绿影鸿飞邮路春风播四海

清音雁递电波喜讯报千家

上联:万道电波江南塞北手携手

下联:一条红绳前线后方心接心

上联:一路送春风温暖千家万户

下联:八方传喜讯鼓舞北地南天

上联:邮局鸿雁一声喜讯三春暖

下联:绿色红娘千里姻缘一线牵

上联:邮连四海常送佳音千里喜

下联:电贯五洲频传捷报万人欢

上联:通信值勤银线贯穿东西南北

下联:优质服务用户满意春夏秋冬

上联:邮路惠春风片片邮花飞万里

下联:电波传喜讯声声电讯印双心

上联:短话长波沟通四海五洲济世利民辉大地

下联:经天纬地织就蜀都华夏高歌浩气震苍穹

上联:鸿雁传书封封书信大书南北东西开放喜讯

下联:绿车送报种种报刊快报党政军民改革佳音

上联:传信息邮电职工暮暮朝朝为华夏富强而奋进

下联:利人民绿衣天使分分秒秒促神州崛起以腾飞

鸿雁传书的故事范文3

 

一、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塞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高台上有驻军把守,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二、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并流放到北海牧羊。后来,汉匈和亲,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去,单于不肯,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汉使打听苏武的真实情况后,为拯救苏武想出一计,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去。从此就有了“鸿雁传书”的故事。

 

三、鱼传尺素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做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来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指行格)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四、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做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夜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作者: 来源:学习报·中考语文人文阅读 2013年11期

鸿雁传书的故事范文4

(一)常见鸟类特征与内涵分析古人之所以将日常所见的事物化作诗中的意象来宣泄情感,并能由后人约定俗成的传承千年。

是由于该种事物,如鸟类本身的习性、气质、形象、生活习惯同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之间存在着关联,并且这一关联被后人不断加以证实、发展、认可,才最终得以确立。例如鸳鸯,常常被用来表现情人间的真情挚爱,夫妻间的生死之恋,是因为鸳鸯出现在世人眼中时,大多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古人认为鸳鸯经日结伴并游,用情专一,其一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1]这里形容的就是鸳鸯。尽管现实情况中鸳鸯伴侣并非生死相随,只是在繁殖期间接触密切频繁,令人产生“鹣鲽情深”的感慨。但是,鸳鸯成双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用以歌颂爱情的忠贞不移,婚姻的牢不可破。杜鹃也是常见的一种鸟类。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的传说。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杜鹃啼血还有另一个典故传说,是有关古代望帝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而思望帝。”[3]还有一种说法,它的叫声类似"不如归去",所以代表思乡之情。被迫流离他乡的人们,每当听到它那“惯作悲啼”的鸣叫,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尤其是在面对战乱之后,半壁江山、举国飘零、无处可依,这种情感在此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升华与宣泄。杜鹃被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杜鹃吟咏诉冤,杜鹃被定位为一种哀惋、至诚、悲愁的象征。大雁在古代曾被用来传递书信,因此常常被作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景便是如此:每当鸿雁飞过,总盼望着能借它之口带一声问候;又因为大雁秋日南归,春日北去,所以经常被世人作为思乡代言。薛道衡所作《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鸽子特征与内涵分析

自然物的特征中融入深厚的人文精神,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同以上几种具有明显个体特征的鸟类相比,鸽子的生活习性也颇有趣味,足以成为文人墨客们宣泄心中块垒的代言。1.归巢性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同时它又具有本能的爱巢欲与很强的归巢性。鸽子雌雄不双飞,古人“飞鸽传书”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鸽子的这一特点。《开元天宝遗事》卷一:“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寄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说。”[4]宋代江少虞撰《事实类苑》卷六十三《鸽寄书》:“古诗云: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诗意以燕春去秋来,似可寄书,故偶然耳。今人则养鸽通信,皆非虚言也。虽至外数千里,纵之辄能还家。蜀人有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达。及贾人船浮海,亦以鸽通信。”[5]可见,在宋代信鸽通讯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性情温顺不同于身手敏捷、残酷锐利的老鹰,不同于高傲脱俗的鹤;也不同于作息时间异于他人,性情乖戾的猫头鹰,更不同于食腐肉的乌鸦。鸽子性情温顺,容易驯养,同人类关系密切且悠久。据现存资料所载,我国养鸽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可追溯到殷代,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精美的艺术品玉雕鸽。据四川芦山县汉墓出土陶镂房上的鸽棚推断,最迟在公元206年民间已有养鸽之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七《蜀无兔鸽》引戴祚作《西征记》云:“开封县东二佛寺,余至此见鸽大小如鸠,戏时两两相对。”[6]戴祚是晋宋间人,晋末从刘裕西征姚泓,至开封县始识鸽。“戏时两两相对”,这句话正说明人们已熟悉了鸽子习性,把鸽子作为驯养。至北朝时期,由于鸽子长期被人驯养,与人相处时对人已不惧畏。《魏书·崔光传》记载:“(崔光)崇信佛法,礼拜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禾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7]鸽子“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正是由于人类的驯养使得野性逐渐泯灭,鸽子才可以如此随意、轻松自在的与人玩耍。3.信鸽竞翔鸽子被驯养后,其温顺的性情、强烈的归巢性以及较快的飞翔速度,使得它们成为新的娱乐项目。唐明皇虽然身为皇帝,同样喜欢为自己争取民间的乐趣。鸽子在古代又称“鹁鸽”,据史料记载唐明皇曾养过鸽子,并被呼之为“飞奴”。《开元天宝遗事》:“明皇宫中养鸽;号曰半天娇。”“飞奴”“半天娇”等是唐明皇给鸽子取的各种优雅的名字,并常以“斗鸽”为戏,打发时日。南宋高宗赵构同样迷恋养鸽,以至于到了不理朝政的程度。有一首打油诗讽刺的就是赵构的行为:“万鸽飞翔绕,朝暮收放费工夫;何如养取云边雁,沙漠能传二圣书”。明代中叶,人们已用鸽子竞翔取乐,并组织了相应的“放鸽会”等团体。清朝时,养鸽业不断繁荣发展,并且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优良名鸽品种。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无论达官显贵、八旗子弟,还是走卒贩夫、顽童老翁,以豢鸽放飞者大有人在,少则畜养一二十只,多则至数百只。可以这么说,没有一项鸟类娱乐可以像信鸽这样老少咸宜,通俗皆可,人人都可以从这项活动中得到娱乐。4.与佛教的关联佛教故事中有着很多鸟类,曾有鸽子为怯懦小人的传说,当然这只是教育世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其他鸟类的明显区别在于,鸽子并非杂食性鸟类,它仅以粮食为食,不食虫蚁等活物。鸽子颜色多样,但最常见的通常以白、灰、黑、或以上几种颜色相间的雨点色为主。其中,纯白的鸽子给人以圣洁、宁静的秀美感,灰鸽子则具有朦胧的雾态美,其羽毛的灰色如同禅房中静谧香炉缕缕轻扬的青烟,又如同雨后的青石板,素洁端庄。鸽子叫声低沉而有节奏,这些特点与端庄肃穆的庙宇在一起,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无与伦比的和谐。

二、文学作品中的鸽子形象与其它鸟类对比

鸟类形象在托物言志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重。纵观一部恢弘浩荡的《全唐诗》,其中仅标题中有雁的便有九十多首,例如有鲍溶的《归雁》、陆龟蒙的《孤雁》、吴融的《新雁》,标题中乌鸦的诗有九十多首,如李白作《乌夜啼》。涉及鹤的有一百七十多首,提到鹰的有二百四十多首,而正文中含乌鸦的有七百三十多首,提到雁的有一千九百多首,写鹤的有两千一百多首。至于莺莺燕燕,雀鸠鹦鹉,杜鹃鸳鸯,鹧鸪鸡鸿,更是不计其数。相对比较冷门的是鸥与黄鹂,标题中写鸥的还有十余首,宋词中更是禽鸟争鸣。与它们相比,鸽子出现的频率未免过低,不过鸽子的出现场所比较集中,它们大多拥有同一个特殊的场景———寺院。

(一)现实色彩的佛门怖鸽与浪漫的其他鸟类

鸽子在佛教中最被广为传诵的故事是“怖鸽”的传说:从前有一只被老鹰追逐的鸽子,吓得到处乱飞,老鹰还在继续追逐。佛看到这种情况,就用自己的身影遮蔽鸽子,使老鹰找不到鸽子就逃走了。鸽子消除了恐怖,重新获得了安全。“怖鸽”的典故由此流传开来,翻开《全唐诗》,其中涉及鸽子的诗篇基本都是围绕佛寺展开:孟浩然《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钱起作《题延州圣僧穴》“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昼然灯。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昔日舍身缘救鸽,今时出见有飞鹰。”贺朝《宿香山阁》“暝上春山阁,梯云宿半空。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喻凫《寺居秋日对雨有怀》“隐几客吟断,邻房僧话稀。鸽寒栖树定,萤湿在窗微。”皮日休《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欲斋檐睡鸽,初定壁吟蛩。” 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石、山、树、藤是描写鸽子的诗篇中常见的自然景物,寂、默、静是与之相随的常见的意境,诗人们或者游玩,或者旅居,或者途经,于暝暝月色中登上富有历史感的古寺,朦胧静谧;听着钟声悠扬而深远的回荡,江潮一声声拍打着城墙,经过某扇亮着烛光的窗边,有僧人在诵读经书,鸽子与蝇虫清冷幽美,共同将这个静谧的夜晚添上些许生机。自从有了“怖鸽”典故,鸽子便常常在寺院中崭露头角,鸽子与山、石、水、灯、烛等共同组合成清幽古寺所特有的情境。杜荀鹤有《登山寺》,“有果猿攀树,无斋鸽看僧。”皮日休有《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山猿、果树、斋鸽、行僧、佛珠、佛像、宝幡,入目皆是与佛教有关的器物。鸽子能在唐代僧诗中占有如此高的比重是有原因的,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唐代佛教逐渐达到了鼎盛。武则天是精通佛理之人,不论目的是为了其权利虚张声势还是真心寻求解脱,她在位期间大兴佛寺,佛教得到充分发展。其后唐代各个皇帝也都崇佛尚佛,其间虽有唐武宗灭佛的事情出现,但这也同时说明了佛教的发展与兴盛。另外,唐代诗人大多漫游名山,借宿佛寺,于清雅幽静的寺院中无意瞥见一抹活跃的影子。同时,唐人追求圆润婀娜、生动柔和,这一信息我们从唐代佛像中就可看得出。佛像的造型也不同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而是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从外在形体而言,不同于鹤的飘逸劲健,黄鹂的婉转娇俏,鸽子的形体圆润饱满、色泽柔和典雅、姿态端庄、性情温顺,将其风度、性格、气质等人格化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将鸽子融入到有关寺院的题材诗歌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意象,通常情况下,往往是作者的情感代表,即作品中的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的化身、主观情志的投射。在描写鸟类的作品中,或者化身为思乡的大雁,于千里外辗转徘徊、顾影自怜;或者化身为失侣的鸳鸯,为另一半的离去而悲吟哀鸣;或者化身为梁间燕子,春日呢喃、岁岁相见,充满着温情惬意;或者化身为浅滩鸥鹭,隐逸于浮沙白浪,看潮去潮来、流年偷换。另一种情况是作者借某种约定俗成的典故来表达对某种情境的看法,诗人有意塑造用以比拟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他者形象,从而表达自己对社会中某类人或仰慕、或厌憎、或嘲讽、或批判等等情感态度。如以群鸡聚食表达对物以类聚的小人的厌恶,讽刺乌鸦的贪得无厌来影射社会某一团体。我们不难看出,鸽子在诗歌中的意象表达,大多属于后一种情况。与其它鸟类相比,鸽子在情感领域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人们看到喜鹊,似乎就有喜悦感油然而生,每年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可以鹊桥相会,可见人们对喜鹊的喜爱程度。乌鸦的出现令人不详,是由乌鸦的习性所决定的。乌鸦喜欢吃腐肉,皮毛颜色多为黑色,叫声过于喑哑,难以引起人们的喜感。另外,杜鹃令人叹惋,鸳鸯使人称羡,鸿雁让人产生春去秋来,一年将逝,游子未归的扼腕,白鹤与红霞并在,便体会到长寿与永生的意蕴。然而事实上,鸽子对于婚姻家庭的忠贞,丝毫不逊色于鸳鸯,传书的能力同鸿雁也足以抗衡。相对于其他鸟类富有浪漫情怀的文化内涵,诗人们似乎认为渺远静默的寺院更适合性情上与世无争的鸽子,与青山灰石的搭配不至于埋没鸽子的清冷色调,将鸽子作为一山一石等物质形象来刻画。所以围绕青灯古佛的“怖鸽”典型形象,便因为最能体现鸽子文化内涵而被保留了下来。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人们更愿意将鸽子拉入现实生活。作品中的鸽子在更多情况下是一种点缀场景的现实存在物,而非寓意深远的情感代言人。刘得仁《吊草堂禅师》:“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杨衡《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宋之问《游云门寺》:“入禅从鸽绕,说法有龙听。劫累终期灭,尘躬且未宁。”在苔井边玩耍;于屋檐间隙栖息;围绕在游客脚边踱来踱去……读者读过诗篇后,这些鲜活生动的场景似乎立刻能够浮现到脑海中,不需要太多晦涩的典故,也不需要曲折的诠释解读。与其他鸟类相比,鸽子的形象在世人眼中,不仅简单,而且现实。

鸿雁传书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 朱敦儒 南渡 孤雁 心灵轨迹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南宋、北宋之交著名词人。“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临江仙》),一直到45岁,朱敦儒的人生是平静安逸的,与他相伴的,除了诗、酒,就是歌舞、美女。然而,另一方面,词人是自视甚高的,大有超然物外的气概。《宋史・朱敦儒传》记载:“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朱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鹧鸪天・西都作》)一个鄙视权贵、狂放不羁、豪气冲天的才子形象棱角分明地出现在后人眼前。而靖康之变,如同狂风暴雨般摧毁了词人往日养尊处优的生活,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真是有如三更梦。被现实惊醒后,他发现自己被狠狠抛在人生的低谷。以南渡为界,朱敦儒的生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本是飘然高洁之人,视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然而南渡后,因时局所迫,不得不进入仕途。“绍兴二年,宣谕明橐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靖退。诏以为右迪功郎,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白首岩谷乎?’敦儒始幡然而起。”北宋的政治政策对文人还是优待的,基本没有公然杀害知识分子的事情发生。然而当时的宋高宗,为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宝座,以中兴为名,召集名士并排除异己,因不合其意而被杀的文人不在少数。在这种高压政治下,朱敦儒别无选择,又怎能像当年一样“几曾着眼看侯王”呢,只能仰人鼻息、忍辱负重。这种天上地下的巨大落差,给词人造成的负面情绪可想而知。朱敦儒的孤雁词,都是南渡以后,在愁肠百结、志向难伸的心情下创作的,其孤雁词,反应了时代巨变给他所带来的种种创伤。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D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卜算子》)

从词作内容来看,此词应作于南渡期间。全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形象贴切、刻画深邃。“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南飞的大雁,在风雨交加当中与群体失散了。喻指当时时局突变,人们不得不向南逃离。“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大雁在旅途奔波当中饱受辛劳、寒冷、饥渴、风雨的折磨,这些使得它无力再前行,只好独自到湿冷的小洲上暂时休息一下。从此处,读者不难想象南渡的难民,都经历了怎样的苦痛屈辱,含泪南去。这只孤独的大雁羽毛全部被雨淋湿了,身心俱疲,只能耷拉着翅膀茫然四顾。因为孤独,想要寻找能够陪同的伙伴,然而,鸥鹭非同类,这满腔的忧郁无从倾诉。“鸥鹭苦难亲”,在动乱发生和南逃的过程中,妻离子散,骨肉分离,这种与至亲分离的断肠之痛,让人情何以堪?没有同类相伴也罢了,孤雁还要时时刻刻担忧着会遭到袭击和捕杀。“D缴忧相逼”,凄风苦雨、孤苦伶仃,在那逃难的路上,谁都不知道还会遭遇多少不测。看着无尽的地平线,天地茫茫,心也茫茫,哀鸣阵阵,又有谁能理会和帮助?“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词人以失群的孤雁喻南渡的难民,表达鲜明形象而感人肺腑,可谓描述当时南渡惨状的代言之作。纵然相隔千年,当后人再读这首词的时候,也禁不住为这“孤雁”潸然泪下。此词叙事抒情,感人至深。以孤雁来自喻,与北宋苏轼的《卜算子》相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词中的孤雁,表现了孤独高洁,虽受尽打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姿态。同样是以孤雁自喻,由于时代的变异,朱敦儒词中的孤雁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悲凉氛围。

在经历南渡的苦痛之后,故国沦陷的屈辱,壮志难酬的苦痛,给词人的心灵烙上了不能抚平的伤痕。如南渡后流寓扬州时所作的《木兰花慢・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

指荣河峻岳,锁胡尘、几经秋。叹故苑花空,春游梦冷,万斛堆愁。簪缨散、关塞阻,恨难寻杏馆觅瓜畴。凄惨年来岁往,断鸿去燕悠悠。拘幽。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但易水歌传,子山赋在,青史名留。吾曹镜中看取,且狂歌载酒古扬州。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

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金人之手,已经有几番春秋了。试想故国此时一定是一片悲苦凄清的景象……这种奇耻大辱所堆积的愁恨,如果能用容器来衡量的话,一万斛肯定也是不够的!这些被敌人驱遣而丧失家园的人啊,就如同那失群的孤雁和燕子一样,徒然春去秋来,而无计回归故土、重见旧时风物。词人最后将一腔愤懑全部倾泻于狂歌载酒,故作狂放之态,然而,在这狂放表象的背后,凝聚了他辛酸悲痛的眼泪,倾诉着被压抑的对朝廷苟安一隅的强烈不满,其悲愤至极的心境显而易见。“断鸿去燕悠悠”,看孤独的鸿雁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迁移,承载着词人年年岁岁多少殷切期望和随之而来的彻骨失望。

而故国沦陷,带给词人的是不尽的漂泊感和凄凉感,最能表现词人这种心绪的是漂泊江南时写的《忆秦娥》:“吴船窄。吴江岸下长安客。长安客。惊尘心绪,转蓬踪迹。征鸿也是关山隔。孤飞万里谁相识。谁相识。三更月落,斗横西北。”带有江南特色的小小船只载着词人孤独地漂泊着,这窄窄的吴船不禁让人想起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试想“物是人非事事休”,流离失所的南渡词人们,又怎能不“欲语泪先流”?如飘蓬般失去根基的“长安客”流落到了“吴江岸”,异乡的风物让长安客触目惊心、感慨万端,反复的咏叹让后人倍感心酸。同样的风景在心境不同的人看来,必然染上不同的感彩,此时,在流落江南的长安客眼中,天地只是无尽的孤寂。想到无法归去的故土,竟然认为那征鸿也为关山所阻,如同词人一样,万里漂泊、无法返回。“孤飞万里谁相识”,既是写孤雁,又是写词人自己,也是写因国破家亡而不幸南渡的一代人。

《宋史・朱敦儒传》记载朱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一生三次隐逸,三诏而辞。早年隐于洛阳之时,时代承平,家境殷实。此时的朱敦儒,风流而又清高,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于秀水青山中优游自得,于秦楼楚馆中自在逍遥。此时的隐,并非隐于深山,只是避开政治,游走于山林与酒楼之间,大有魏晋名士的风采。这时的隐,对于朱敦儒来说,是没有任何痛苦的,没有对国家的担忧,没有受到莫名的打击,也没有对现实的失望与逃避。此时的隐是风流才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疏狂不羁与高洁清雅。然而,世事无常,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包括词人在内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对于一向顺利的朱敦儒来说,这翻天覆地的惊天巨变彻底将他抛入了生活的深渊,使他在风雨凛冽的变更中摔爬滚打,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心态,词人在苦难中重生了。南渡后,词人一方面抱着报国的心愿,另一方面也是迫于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出仕,希望能够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但是自绍兴三年入仕,在词人十几年的仕宦生涯当中,由于秦桧等人当政,南宋朝廷一片黑暗。词人抗战的坚定立场、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为国效力的一腔热血,都无从实现。词人内心高洁,不愿同流合污,想要超越污浊的朝廷之外,同时又怀着报国的心志,不能安心离去,矛盾的心情时时都在煎熬着他。《朝中措》应作于此时:“夜来听雪晓来看,惊失却尘寰。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世仙官。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作者借咏雪表达了自己想要超越现实而又不能放下心中牵挂的矛盾心情。表现了作者的高洁与现实的污浊之间的强烈对比。上阕描述了雪后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惊呼是否这不是人间,而是仙界,不禁想要“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相呼应,以“不怕”凸显了词人信念的坚定。“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这里的孤鸿,是词人灵魂的化身,是词人不能舍弃收复故土的迫切愿望的艺术化表现。正是对祖国的一片热情与自身的高洁品性,使他离开与留下的愿望都是如此强烈而又如此矛盾。

然而,他的抗战立场及言行与汪勃等人相悖,遭其诬陷而不得不退出官场,再次隐居。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应征入仕、遭人暗算等等人生困境之后,此次归隐,比早年有了更深沉的人生况味。绍兴十九年至绍兴二十五年,隐居嘉禾的这段时间,是词人隐逸词创作的高峰阶段。《好事近》即作于此时:“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全词将词人超尘脱俗、归隐山林的意趣表现得闲定淡雅,然而,隐藏更深的意蕴却是志向不得伸展的愁闷。“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表现了词人逍遥出世,自由自在的精神及生活状态。好似又回到了疏放的年少时期,然而仔细品味,不难察觉出其中笼罩着历经世事的沧桑感,“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似是故意与红尘庸俗的对比,透露出对恶俗龌龊现实的强烈不满。下阕写景清新开阔,展现了一幅隐居中的完美图景,只是在词人气定神闲的面貌下,“孤鸿”泄露了他真实的情绪。那只劝他“何如且在人间”的孤鸿再次出现在其视野,提醒着他未能实现的报国爱民的心愿,同时也反映出词人不入俗流的高洁人格。绍兴二十四年,朱敦儒在生日时作《如梦令》:“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欢会,欢会,坐上人人千岁。”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砺之后,词人只想过平静的生活,淡泊是他对人生的主要追求,从词中可以看到一个冲淡飘然,亲切潇洒的隐者形象。

如果生活一直如此平淡下去,时代给予朱敦儒的痛苦会在他的隐逸生活中,会在他的自我调试中慢慢隐去。然而,波澜再起,绍兴二十五年,秦桧“强起之”。“敦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秦桧当国,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桧子熹亦好诗,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复除敦儒鸿胪少卿”。词人因爱子心切被迫复出。秦死,朱敦儒被废。虽然只是做了十几天的闲官,在时人看来,却是关乎名节的大事。朱敦儒当时即遭到了别人的白眼和讥笑,“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一些没有资格嘲笑他人的人也对其进行裸的讽刺,如宋高宗说他“岂有始恬退而晚奔竞耶”在这种沉重的打击之下,一生的宦海浮沉、飘荡流离的苦痛再次喷涌而现。回首过往,既没能为国献策出力,又因此事晚节不保。词人悔恨、无奈,千头万绪,百感交集。“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从来颠怪更西风,做尽百般无用。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西江月》)这种打击让词人对人生产生了梦幻一般的虚无感,然而,虚无过后,更多的是无人理解的孤独。《桃园忆故人》应写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以后,词人志在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性,借孤雁深刻表达了孤独的情感。“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与苏轼《卜算子》极其相似,作者在词中同样表达了孤高自诩、无人理解的孤独与痛楚。“飘萧我是孤飞雁”,词人以孤雁自比,显现出词人卓尔不群的天性,很有“自古圣贤皆寂寞”的意蕴。“不共红尘结怨”,逍遥于尘世之上,惟有高雅的品性与姿态。“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暗指词人几次受征而未接受的事实,说明孤高并非自诩。“西真院”应指神仙世界。自己高洁的品行连神仙都是赞许的,而世人却昏聩无知,随便对他人曲解嘲笑。词人用孤雁,婉转表达了自己不为世人理解的孤独与愤懑。

朱敦儒写于不同时期的六首孤雁词,代表了他不同时期的处境与心情。南渡过程中“独下寒汀立”的孤雁,流寓江南时“孤飞万里谁相识”的孤雁,感叹国破家亡时“凄惨年来岁往”的孤雁,有志于为国效力时劝他“何如且在人间”的孤雁,受人排挤而隐居山林后在“千里水天一色”中明灭的孤雁,被世人讥笑时“不共红尘结怨”的孤雁,成了千古孤独之人的知己。这里的孤雁,是词人本人,也是与词人有共同遭遇的南渡难民,孤雁既代表了个人的心路历程,也代表了整个时代的悲剧轨迹。正是这种个人与时代的结合,使得孤雁有了浓重的个人情绪、时代氛围和历史厚度;正是得力于它贴切的形象和所能表现的真情实感,孤雁形象才会为后人所承传而愈加饱满和感人。汪莘在《方壶诗余自序》中说朱敦儒词“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清气自不可没。”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也认为,“在南北宋之交的词人之中,朱敦儒应是个巨擘”。朱敦儒的人生,的确因不幸的时代及个人遭遇,成为了南渡词人中孤雁词创作的杰出代表。“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赵翼《题遗山诗》),朱敦儒因所生年代的动乱,个人经历的不幸,使他酝酿并塑造了内蕴丰厚、意味深长的孤雁形象,其孤雁词,不仅表现了他个人天壤之别的遭遇,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心声。

参考文献:

[1]朱敦儒.樵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唐圭璋.全宋词[Z].北京:中华出局,1988.

[3]周必大.二老堂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

鸿雁传书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意象 固定意义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71-03

作者简介:邓燕(1974―),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简单地说,意象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一首诗有无诗味,是否韵味独特,说到底要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意象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一个术语,也是鉴赏评价一首诗的突破口。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通过诗歌了解作者写诗时的情感和志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象的存在,它如化石一样记录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信息。高考考查诗歌鉴赏,包含着对意象的考查,了解一些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对广大考生快速准确地鉴赏评价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一、月亮、夕阳、白云、杜鹃

月亮, 亦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夜深人静,忧思无眠时,诗人常会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若虚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唐五代戴叔伦的“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夕阳,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登高望远,送目临风,夕阳残照,更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于是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以“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纳兰性德的“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朝思暮想不得相见的伤感情思。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典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杜甫的“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诗人卧看行云,倦极而眠,借白云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刘长卿的“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白云把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同时,白云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南朝时,陶弘景隐居在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从此白云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杜宇,后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常与悲苦联系,多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的“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游子的乡愁乡思,如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鸿雁、尺素、双鱼、锦书、彩笺、青鸟

鸿雁常借指书信。相传苏武在匈奴牧羊十九年,他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从北海带回祖国,传递消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里的“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

雁书、雁足、鱼燕、尺素、双鱼、锦书、彩笺、双鲤等也是书信的别称。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晏几道的“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秦观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这些书信意象,有的写情人间的思念,有的表达家书不到的惆怅。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李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松、梅、竹、菊 、荷、蝉

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其来表现志向、气节。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格。如李白的“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魏晋刘桢的“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梅花,常被赋予高洁的品格。元代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发,散价乾坤万里春”,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梅在严酷的环境中卓尔不群的形象。

竹子,被人们认为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菊,常被诗人们用来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如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自陶渊明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东篱”成为菊的代称,如唐朝岑参的“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古案醉东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的象征。南北朝萧衍的“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此首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结同心,永远相爱。

蝉,在诗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用它比喻的人自然是清高的,指餐风饮露的雅士高人。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王沂孙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这些诗句都借蝉表达清高志趣。

四、梧桐、芭蕉、芳草、落花

梧桐用来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跟“愁”分不开,表凄苦之情,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芭蕉,“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如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李煜的“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元朝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芳草,常喻离愁别恨。《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离恨顿生;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有“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春草起兴,表达了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落花”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朝诗人刘希夷的“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五、南浦、长亭、西楼、折柳

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屈原《九歌・河伯》中有“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范成大的“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使南浦已成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驿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是陆上送别之所。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都表达了送别之意。

西楼,是相思之所。如许浑的“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折柳,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因“柳”是“留”的谐音,有挽留之意,后用“折柳”指送别,用“柳岸”指送别之地。如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南宋的“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赠故人,送秋行色”。

六、蟋蟀、捣衣砧、寒衣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古诗十九首》中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有“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古书蟋蟀又叫“蛩”,如白居易的“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捣衣砧,常代表闺妇思念外出丈夫的惆怅和迷惘。秋天到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无御寒的衣裳,思妇在阵阵捣衣声中寄托了无尽的牵挂和思念。如南朝民歌“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寒衣,和捣衣砧相关,今天民间还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诗中往往通过寒衣表现对亲人的关爱和思念,如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七、黍离、麦秀

黍离,黍,五谷的一种,离,茂盛。《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魏晋向秀“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的“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麦秀,意同黍离。“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八、五柳、东篱、三径

五柳,代隐者,起于陶潜宅前植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如王维的“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东篱,出自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情雅致。

三径,隐士的住所,或指家园,出自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如白居易的“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北宋叶梦得的“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九、鸿鹄、请缨、投笔、击楫、逐鹿

鸿鹄,秦末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于大泽乡,后以“鸿鹄”喻远大志向。汉《古诗十九首》“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南宋辛弃疾“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都表现了愿有所作为的志向。

请缨,汉武帝欲使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长安,后用“请缨”指报效国家。如唐魏征的“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南宋岳飞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投笔,出于班超掷笔从戎事,指弃文从武、建功立业。如唐代祖咏的“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近代秋瑾的“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