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例6篇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1

我也要向科学家们学习,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小发明。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科学家们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许多启示。例如:以前的电视塔不牢固,猛烈的风一秒钟就可以飞行80米远,像这样的风,就可能把电视塔吹倒,人们从杉树身上得到了启示,把电视塔修得像杉树一样的形状,这样就好了,不管风吹雨打,电视塔也倒不了;科学家还从鲨鱼的皮肤上也得到了启示,发明了游泳衣,减少了水的阻力……

我也要向科学家们学习,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小发明。

壁虎的手脚非常有吸引力,可以很容易地往墙壁上爬,而不会掉下来。我要设计出一种像壁虎手脚那样的鞋,这种鞋的名字叫“吸力无敌”。可方便了,在工人刷墙时,不用带上梯子,只需要一双“吸力无敌”鞋就可以开工了,它不仅吸附力,还可以减轻你的体重,即使是倒着刷墙也不会掉下来,鞋的右边有两个按钮,按一下绿色的按钮,它就可以让你在墙上上下移动,绝不会摔下来,按红色的按钮就可以下来了。你们觉得方便吗?等以后我真的发明了“吸力无敌”,我一定会送给刷洗、修建房屋的工人们。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我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设计出更多的小发明。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2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科学家们在各类生物的启示下,运用仿生学原理,为宇宙飞船的设计、工作、运行、故障分析等提供了最为可靠的参考。

人眼结构的启示

人眼可以对比周围的景物,使人感知自身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确定物体的远近、形状和相对大小。科学家们由此得到启示,研制成功了一种叫做“生物――电子位置传送器”的“人造眼”。这种技术装置可以用来自动控制宇宙飞船下降阶段的制导。

苍蝇的启示

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在蝇眼的启示下,人们制成了由1300多块小透镜组成的一次可拍摄1300多张高分辨率照片的蝇眼照像机,在航天上被广泛应用。

苍蝇能连续飞行几小时不降落,飞行时速高达20千米。它不需要滑行,能沿与地面呈30度的角度迅速起飞,可在空中急停、急转弯,垂直上升、下降,着陆动作也很轻快。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在苍蝇翅膀后面还有一对小的翅膀一一楫翅,它像船的桨和舵一样既能控制苍蝇的飞行方向,又能控制它们的身体平衡。科学家在楫翅的启示下,制成了谐振陀螺仪,用在火箭及飞船上,大大提高了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宇宙飞船上天要使用多级火箭。为了减少火箭的负担,飞船的体积很小,除了宇航员必需的工作、生活空间外,没有一点富余。在这极其有限的太空舱里除了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外,还不能有丝毫的有毒气体,否则在密封舱内的宇航员将有性命之忧。所以,必须要在太空舱内安装高效、高灵敏度的气体分析仪,以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人们经过研究发现,苍蝇就具有高效检测气体的本领。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成功仿制出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传送到分析器;分析器一旦发现异常,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马腿骨骼结构的启示

马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耐力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它们奔跑姿态优美,轻快如飞。那么,马奔跑时轻快如飞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美国科学家拉普夫经过长达3年的研究发现,马腿骨骼的构造十分奇特,其第三掌骨上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天然小孔,这使马腿能在奔驰中单腿承受身体重量和空气阻力带来的强大压力。

研究小组以电脑模型为基础,制造出一块“仿生板”,作为应用机或宇宙飞船材料结构的原型。他们特意在“仿生板”上做了一个小孔,孔的四周喷上聚氨酯泡沫塑料,以此来模拟马腿第三掌骨小孔周围骨的构造。科学家通过研究证明,“仿生板”具有超强的抗压能力,对于必须长期面对强大气流压力的宇宙飞船等飞行器来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蜂房构造的启示

为了使宇宙飞船达到足够的飞行速度,运载火箭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飞船自身重量越轻,就越能减轻运载火箭身上的“包袱”,也就能使飞船飞得更高、更远。为减轻飞船的重量,科学家们从蜂窝的结构中得到了启发。

蜂窝是由一些一个挨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六角小蜂房组成的。其实蜂房不是纯粹的六棱柱形,而是底部由三个菱形拼成的“尖项六棱柱形”。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精确计算后指出:在蜜蜂身长、腰围确定情况下,尖项六棱柱形蜂房用料最省。

于是,在制造飞船时,人们先将金属材料做成蜂房形状,然后再用两块金属板把它夹起来就成了蜂窝结构。这种结构的飞行器容量大,强度高,且自重轻,也不易传导声音和热量。因此,今天的宇宙飞船等飞行器都采用了这种蜂窝结构。

花瓣构造的启示

太阳帆,也被称为光帆,是使用轻质而巨大的薄膜镜片,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以太阳的辐射压作为推进动力的一种结构。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又无空气阻力,只要有少许外力,就会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这样一来,即使面积不大的太阳帆也可能作为飞船的动力派上用场。

但飞船在大气层升空时,若太阳帆打开,会产生巨大的阻力,而且由于摩擦生热,太阳帆的结构可能遭到破坏。航天专家从花瓣结构中得到启示:当花瓣关闭时,花瓣占用的体积最小,并且能够很好地保护花蕊;当花瓣完全开放时,其相互遮挡程度最小,让雌蕊最大程度地接受来自各方的花粉。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设计出了能像花瓣一样自主开闭的太阳帆。2010年6月11日,日产的太阳帆飞船在距地球约770万千米的太空中顺利展开了边长14米的正方形帆。研究人员希望在未来,这样的太阳帆能为宇宙飞船在各种情况下提供动力。

长颈鹿的启示

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部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两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使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与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首先,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时,让宇航员每天锻炼几小时,以防止他们血管周围的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出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飞行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同时,宇航员腹部以下部位是套入抽去空气的密封装置中的,这样可以减小宇航员腿部的血压,利于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输送。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3

I also want to learn from scientists, learn from plants, and design small inventions.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科学家们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许多启示。例如:以前的电视塔不牢固,猛烈的风一秒钟就可以飞行80米远,像这样的风,就可能把电视塔吹倒,人们从杉树身上得到了启示,把电视塔修得像杉树一样的形状,这样就好了,不管风吹雨打,电视塔也倒不了;科学家还从鲨鱼的皮肤上也得到了启示,发明了游泳衣,减少了水的阻力……

Nature is the teacher of human beings. Scientists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plants. For example, the former TV Tower was not solid, and the violent wind could fly 80 meters away in a second. Such a wind might blow down the TV Tower. People got inspiration from the fir tree and built the TV Tower in the shape of the fir tree. That's good. No matter the wind or the rain, the TV tower could not fall down. Scientists also got inspiration from the shark skin and invented swimming Swimsuits reduce water resistance

我也要向科学家们学习,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小发明。

I also want to learn from scientists, learn from plants, and design small inventions.

壁虎的手脚非常有吸引力,可以很容易地往墙壁上爬,而不会掉下来。我要设计出一种像壁虎手脚那样的鞋,这种鞋的名字叫“吸力无敌”。可方便了,在工人刷墙时,不用带上梯子,只需要一双“吸力无敌”鞋就可以开工了,它不仅吸附力,还可以减轻你的体重,即使是倒着刷墙也不会掉下来,鞋的右边有两个按钮,按一下绿色的按钮,它就可以让你在墙上上下移动,绝不会摔下来,按红色的按钮就可以下来了。你们觉得方便吗?等以后我真的发明了“吸力无敌”,我一定会送给刷洗、修建房屋的工人们。

Gecko's hands and feet are very attractive and can easily climb on the wall without falling down. I want to design a kind of shoes like gecko's hands and feet. The name of this kind of shoes is "invincible suction". It's convenient. When workers brush the wall, they don't need to take a ladder. They just need a pair of "suction invincible" shoes to start. It can not only absorb power, but also reduce your weight. Even if you brush the wall upside down, it won't fall off. There are two button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oes. Press the green button once, it can let you move up and down the wall, never fall down. Press the red button You can come down. Do you think it's convenient? After that, I really invented "suction invincible". I will definitely give it to the workers who brush and build houses.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4

一、启发式与体育教学

启发式教学,最早倡导于孔子。他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意思是说,当学生满怀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不成时,教师给以启发诱导,使之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在今天,启发式教学有它丰富的内容,那就是:注重启发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思考,自觉努力地获取知识技能。体育教学应将人们的认识规律和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作为体育教学是大脑思维和肌肉活动同时作用的结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逻辑思维,揭示动作的本质,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对当前改进体育课教学,提高课堂艺术及其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很重要的。

二、最佳的教学手段

教学的启发性表现在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善于思考,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体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是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技能,而且还要通过各种锻炼方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使教的活动激励学生,促进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技术、技能的本领,可见启发式教学是体育课教学最佳手段之一。

三、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一)激情发智

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学习的驱动力。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的结构,选择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内容纳入课中,唤起渴望学习体育的兴趣,置学生于欢乐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这时,教师应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调动视听等感官的作用,开启智力的门扉,增加信息量的传递,引导学生攀登智慧的高峰。教师所讲动作要领要明确,重点要突出,示范动作要优美、轻松,使学生真正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和技术细节,并在第二信号系统参与下,注意力集中,感知准确,思维活跃,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二)温故知新

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守从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的教法和规律。通过启发学生主动的思考,对遇到的一些问题直接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理论去理解、深化解决问题。使过去单纯的知识性教学向注重学生未来教学转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在体育课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了解未知的事物,注意新旧教材的结合,做到温故而知新。要不断改变练习环境与条件,逐步提高要求,巩固学习成果。

(三)直观形象

教师要运用正确和形象化的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典型分析研究运用图表、模型、信号、 帮助保护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具体感知客观事物的现象,形成鲜明的表象,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使学生从直观感性活动中获取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如教材中的各种游戏,教学比赛,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正确地判断事物发展的进程,在头脑中描述正确动作表象,使自己想象力在实践中技术动作得到巩固和深化。

(四)对比相长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结合的有机整体。在教学中有效地调动班里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培养体育骨干,让他们介绍自己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的亲身体会,然后教师再根据示范目的加以总结,这对学生来说就更有启发性和实际意义,让他们能有直观形象上的对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获良好的教学功效。教师对学生的每次练习予以观察分析,并不断加以指导,肯定成功之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身体练习与思维联系起来,即“思一练—思”程序,提高动作熟练性,掌握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多种信息反馈,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五)扬长避短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科学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含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它除了发挥自身的学科功能外,还将成为各种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说到科技教育,很多老师都认为那是科学老师的任务。只要你通读小学语文教材,就不难发现,在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蕴涵着科学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生物、化学、天文等科学领域。这些科学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启蒙体系。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语文学科的教学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科技教育的感染和影响。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元素

语文教材为我们的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许多课文中都蕴藏着科学道理:《狼和鹿》告诉人们不能破坏生态的平衡,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古诗《题西林壁》强调冷静客观地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揠苗助长》告诉人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办糟等。通过这些蕴含哲理的课文的教学,学生受到了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认识、看待客观世界。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如介绍环保方面知的《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美丽的丹顶鹤》、《云雀的心愿》等,介绍现代科技方面知识的《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奇妙的克隆》等,介绍文物方面知识的《莫高窟》等,介绍科学家的故事的《诺贝尔》、《装满昆虫的衣袋》等。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不难看到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敢于实践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献身精神。这一切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愫。这些知识,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加厚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底蕴。语文教材中的这类课文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利用课堂,适时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挖掘课文中的科技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探奇心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寓科技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1.了解科技知识,激发兴趣。

如《夜晚的实验》一课讲的是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人们对超声波进行研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就产生了一门新兴的科学――仿生学。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设疑,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人们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蜻蜓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复眼相机;从鱼鳔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从鸟儿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接着再请学生们想一想,自己从什么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觉得可以发明出什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学生兴趣盎然。尽管有的设想显得幼稚可笑,但闪耀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2.感受人物的魅力,培养科学精神。

人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要,常常主宰着学业和事业的成败。科学情感更是―切科学行为之源,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科学情感的培养。在教学科学家的故事的文章时,我就是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科学家的精神实质和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让科学家们成为他们的榜样和偶像,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夜晚的实验》这些课文时,我就提出“你敬佩他吗?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的心中涌动着对科学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课后,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利用班会时间举行“科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由此,学生明白了浓厚的兴趣加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三、课外阅读,延伸渗透

根据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向及年龄特征的状况,引导小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汲取科学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们必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有时间的保证。

我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课文需要去学校的图书室挑选一些科普书籍,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中,引导学生阅读,并且细化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及时抽检阅读效果。

2.通过电视、网络,开阔视野,接受信息。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6

【关键词】日光灯原理;教学设计;镇流器;启辉器

0 引言

日光灯属于一个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典型单相用电器,由日光灯灯管、镇流器、启辉器3部分及连接导线和单相电源共同组成。镇流器是一个带有铁芯的电感线圈,日光灯启动时,镇流器产生瞬时高压,结合启辉器的“自动开关”作用使日光灯点燃。

单对上述内容叙述或者讲解,很难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的:理解镇流器和启辉器在日光灯点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熟悉日光灯的点燃过程,掌握日光灯工作原理。作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出能够达到本次课教学目的的教学设计。首先,从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电路分析让学生了解镇流器是利用线圈的自感现象工作,并恰当地引入启辉器的“自动开关”作用;其次,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光灯原理相关视频,让学生熟悉日光灯电路的组成、日光灯发光的条件、日光灯点亮的整个过程;再次,通过实物展示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其每一部分在日光灯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并熟悉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

1 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

这一环节由一个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电路图来设计问题。问题1:图1a中开关S闭合,灯泡LA和灯泡LB是如何亮的,是立即变亮还是逐渐变亮?为什么?问题2:图1b中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灯泡L是如何熄灭的,是立即熄灭还是其他熄灭方法?为什么?组织学生复习感应电动势及楞次定律相关内容,并分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1.1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图1a中,闭合开关K,LA立即变亮,LB逐渐变亮。原因分析:与LB串联的是一个电感线圈,开关闭合时,电感线圈上的电流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于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磁感应,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I自的方向与I原相反,加到LB上的电流是由0逐渐增大的,因此LB逐渐变亮。

图1b中,断开开关K灯泡L先闪亮一下,再熄灭。原因分析:与RL并联的是一个电感线圈,开关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感线圈上的电流由有到无,由大到小,由于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I自的方向与I原相同,I自和I原同时加到RL上,因此,灯泡L先闪亮一下,再熄灭。

1.2 总结自感现象

自感现象:由于电感器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I自的方向:I原是增加的,I自的方向与I原相反;I原是减小的,I自的方向与I原方向相同。

由于日光灯工作需要有某种设备在日光灯点燃时能够感应一个高压,让这个高压和市电电压一起同时加在灯管两端,它们所形成的强电场使灯丝溢出的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而使灯管导通。图1b断电自感实验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就可以充当感应高压设备的角色,它也正是日光灯电路中的镇流器,其作用是在日光灯点燃时感应一个高压,前提是需要一个开关断开的动作,使得通过电感器的电流瞬时减小,而这个开关断开的动作恰恰就是日光灯原理中启辉器所起到的作用。

2 视频演示及实物展示

通过一个时长为4分钟的视频,让学生熟悉日光灯的点燃过程:电路原理图如图2(a)所示。闭合开关,电路仍是断开的图2(b),电压都加在氖泡内两触点间,氖气被220V电压击穿而导电,氖泡发光。氖泡发光并发热,双金属片要膨胀,当动触片与静片接触,电路被接通,氖泡不再发光图2(c),两端的灯丝被加热,氖泡内温度下降,双金属片又收缩,与静片分离,电路被断开,在断电的瞬间,镇流器的自感线圈产生瞬间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管内气体开始放电,日光灯正常发光图2(d)。

日光灯点燃的整个过程有三个关键步骤:1.闭合开关,氖泡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2.双金属片收缩,氖泡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电路被断开。3.在断电的瞬间,镇流器的产生自感作用,产生瞬间高压,加在灯管两端,日光灯发光。

展示日光灯灯管、镇流器和启辉器,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其每一部分在日光灯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

3 实验环节

带领学生到电工电子实验室,做“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进行一系列实验内容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并熟悉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实验内容设计如下:

3.1 启动阶段,电阻是否可以代替镇流器

灯管已点亮,为镇流器并联灯泡即电阻,灯泡发出不太强的光,断开镇流器灯管仍发光,说明此时(在灯管点亮时)电阻可以代替镇流器。

断开开关,使灯管熄灭,再闭合开关,只看到灯泡闪亮,而灯管不亮,说明在启动阶段,电阻不可以替代镇流器。

3.2 启动阶段,自动开关是否可以代替启辉器

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请同学们先思考,再做实验。

灯管点亮后,启动器拆下,灯管可正常工作,但断开开关后,就不能重新启动了,灯管不亮。按下与启辉器并联的按键开关,即(短路)可以看到灯脚处灯丝发光,说明有电流流过,松开按键开关,灯管也可以点亮。说明在启动阶段,按键开关可以代替启辉器。

3.3 为日光灯依次并联电容,观察功率因数变化

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后,总电流减小,但是当电容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总电流却又上升,说明,在感性电流两端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必须并联适当容量的电容器。

4 总结

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了日光灯原理探究式的教学设计。首先,引入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初步引导学生了解日光灯中的镇流器就是利用线圈的自感现象;其次,通过视频和实物展示环节,使学生熟悉日光灯电路的组成、日光灯发光的条件、日光灯点亮的整个过程,理解启辉器所起的“自动开关”作用。最后,通过实验环节,进行一系列实验内容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参考文献】

[1]陈显盈,尤爱惠.“日光灯”教学设计[J].技术物理教学,2011(18).

[2]邓旭学.《日光灯原理》的实验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04(22).

[3]周纪良.“自感现象 日光灯原理”探究式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06.

[4]张明星.关于“日光灯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物理教学探讨,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