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少年范例6篇

铁血少年

铁血少年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R 591.1 R 5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0-0916-02

【关键词】 贫血;食品,强化;大豆食品;儿童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各类人群都可能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体内铁不足或缺 乏,导致缺铁性贫血。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儿童的贫血发病率为25%, 其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在我国普遍存在,尤以儿童少年 患病率较高[2],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改善和降低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发病率, 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干预措施,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10月开展了6个月的 铁强化酱油干预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柳州市城乡结合处和企业的幼儿园4所、小学2所以及融水苗 族自治县中学3所,以食堂为单位,随机抽取3~18岁健康的儿童少年共2 499名,其中干预 组1 263名,对照组1 236名。

1.2 试验材料 铁强化酱油由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10 0 mL酱油中含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187 mg。对照组所用普通酱油与铁强化酱油 的质量相同,只是不添加铁营养强化剂NaFe-EDTA。

1.3 方法 选取贫血患病率较高的儿童少年,用铁强化酱油开展为期6个月 的随机对照双盲调查。调查对象被集体告知,经知情同意参加铁强化酱油干预试验。干预组 的食堂每天烹饪均使用铁强化酱油,每人食用量为10~15 mL(含NaFe-EDTA 18.70~28.05 m g);对照组的食堂烹饪使用普通 酱油。采用年级班别整群抽样方法,对2 499名儿童少年进行血红蛋白干预前基线调查,服 食铁强化酱油6个月后第2次检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检测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现场采 血20 μL,加入5 mL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转化液。用5020型血红蛋白仪进行现场定量检测。

数据统计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运用t检验、u检验进行血红蛋白的均数比较, 贫血患病率的差异用χ2检验比较。

1.4 诊断标准 按WHO推荐的贫血筛查标准[3]进行判定:6个月~6 岁<110 g/L ;7~14岁<120 g/L;14~18岁<120 g/L(女)或<130 g/L(男),均判定为贫血。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儿童少年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比较 见表1。干预组男、女儿童 少年的血 红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升高;干预组干预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较,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

2.2 干预前后儿童少年贫血患病率比较 由表2可见,服食铁强化酱油营养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贫血患病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对照组贫血患病率除女性3~18岁组外,其余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第3次全国营养调查(1992)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贫血发病率为15%左右[4],且 主要为轻度贫血。贫血不仅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且对智力、性格及免疫功 能等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5],并可引起成人后劳动生产率降低。

调查结果表明,采用铁强化酱油进行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干预,按照日常生活需要量及 其生活习惯就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贫血率。铁营养强化酱油是一种良好的营养强 化食品,具有不影响酱油的感官性状、稳定性好、人体吸收利用率高[6]及安全等 特点,适合于大规模的人群营养干预,是解决学校、幼儿园少年儿童贫血患病率高的有效营 养干预方式。

4 参考文献

[1] WHO.Iron deficiency anemia, assessment, prerentive and control. A guidefor programme managers.Genera:WHO,2001:8.

[2] 王惠群,孙建琴,沈莉,等.上海市948名中小学生贫血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学校卫 生,2003,24(6):563-564.

[3] 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3.

[4] 葛可佑.90年代中国人群中的膳食与营养状况(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儿童青少年分 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3.

[5] 武桂英,汪玲,慧静,等.轻度营养性贫血对儿童智力和性格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1995,16(1):19-20.

[6] 霍军生,朴建华,苗虹,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铁在人体中吸收率的研究.营养学报,2 001,23(2):126-129.

铁血少年范文2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选取我院临床上血液检测患者142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70例。年龄15~63岁,平均34岁。

1.2 临床症状: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症状和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1.3 方法:

1.3.1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是缺铁性贫血筛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红细胞的典型改变为大小不一,体积小者多见,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形红细胞,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1.3.2 血象检测: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高低不一。

1.3.3 骨髓检测:骨髓检测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确诊,骨髓涂片见红细胞系增生活跃,以中幼红细胞增多为主,但骨髓增生程度与贫血程度缺乏明显的平行关系。各阶段幼红细胞多数体积较小,胞浆量少,染色偏蓝,核小而致密。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项可靠的指标,骨髓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可作为诊断缺铁的“金标准”,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缺乏,严重时可完全消失,与血清铁蛋白呈明显的正相关,细胞外铁阳性可排除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细胞内铁多数消失或仅少数幼红细胞有很少的铁粒,其诊断价值不如细胞外铁,但较血清铁准确和可靠。

1.3.4 血清铁蛋白检测:血清铁蛋白检测是反映机体贮存铁含量的有效指标,而且储铁下降是血清铁蛋白降低的惟一原因,可以检出最早期的缺铁,诊断符合率高,可达95%以上。当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蛋白一般小于14μg/L,铁剂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在治疗后4周开始升高。

1.3.5 生化检测:生化检测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以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改变明显,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的增高表示血红素的合成有障碍,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时,FEP都会增高。

2 结果

经过我院的检测,在142例患者中患有缺铁性贫血者57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6例。

3 讨论

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当机体对铁的供需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典型病例贫血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型。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二是铁的吸收不良,三是失血过多等,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而发生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最多见的贫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最容易遭受贫血的人群依次为孕妇、学龄前儿童、低出生体重婴儿、其他女性、老年人、学龄儿童和成年男性。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孕产妇贫血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营养问题,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它不仅危害母亲健康,而且会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儿童、孕妇缺铁性贫血研究较多,但对特定人群的缺铁性贫血研究较少,而且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缺铁性贫血可以引起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生长发育迟滞、抗感染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婴幼儿、生育期的妇女是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因此,采取准确的检测方法,并且加强对高危人群贫血的防治工作,改善贫血状况,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是一项紧迫及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常素英 葛可佑 我国成人贫血的营养因素分析 营养学报1998,20(2):132~137

铁血少年范文3

中国人群中患贫血的人比较普遍,老年人中有30%以上的人患有贫血。而在女性中,则差不多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患有贫血,尤其是孕龄妇女,贫血的情况更为普遍。即使是男性,现在也有差不多12%的人患有贫血。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如果膳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长期缺铁会引起血红蛋白合成不足,造成红细胞变小、变少,引起缺铁性贫血。身体里的铁不够,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就低。它会直接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人的生存质量。所以,缺铁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的。

根据国际上提出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贫血的人口达到12%,那就已经是一个中度的公共卫生问题了。如果一个国家有12%的人贫血,人群当中就可能有很多人缺铁了(并不是贫血)。

用铁锅炒菜做饭,并不能解决缺铁问题。经常吃一些猪肝、猪血、鸡血、鸭血,可以补充铁。动物的肝、血中铁的含量比较高,人体较易吸收。

有人说,动物血不好,里面含有“毒素”。理由是在宰杀动物的过程中,动物因为恐惧,有一些肾上腺素等物质会释放入血液,或进入肝脏内。其实,在宰杀动物的过程中,动物体内是会释放一些毒素,但是它的本质是无害的。

铁血少年范文4

关键词: 去铁酮;重型β-地中海贫血;铁过载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唯一根治的手段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多数患儿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及供者来源困难,只能接受定期输血的治疗方法,由于长期输血,最终导致铁的大量沉积,而机体排铁的生理功能极其有限,大量铁沉积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引起机体各系统脏器功能损害。目前临床常用的去铁药物有去铁胺、去铁酮、地拉罗司三种。去铁胺需静脉或皮下注射,注射时间较长,病人依从性较差;地拉罗司价格昂贵,大多数患者家庭无法接受;去铁酮为口服剂型,方便服用,依从性好。我科采用足量去铁酮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65例,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至2012年我院共收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10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1岁2月至16岁,中位年龄5岁6月。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每月输血1~2次。43例患者不规范使用去铁胺及去铁酮除铁,65例患者足量服用去铁酮治疗。

1.2方法

1.2.1 输血 保持患者每次输血前Hb>90g/L,根据不同年龄体重患者每隔2~4周输血1次,每次输浓缩红细胞0.5~1单位/10kg,每次输血时间大于3~4小时。输血后Hb维持在120~140g/L。

1.2.1除铁 去铁酮75mg/kg.d,分3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kg.d。

1.2.3 铁蛋白检测 采用ELISA方法,每3个月检查1次。

1.2.4其他 血常规每2~4周检查1次,肝肾功能每3月检查1次,心电图、心脏彩超每6月检查1次。若出现粒细胞减少症(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t检验。

2.结果

65例患者足量使用去铁酮2~3年,除铁效果良好,血清铁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治疗第1年,发生率为13.84%;治疗第2年发生率为7.7%。其次为关节症状,发生率为6.1%。粒细胞减少症3例,发生率4.6 %。未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见表2。

3.讨论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遗传性慢性溶血性疾病,目前唯一根治的手段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多数患儿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及供者来源困难,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能依赖于长期输血及祛铁治疗维持生命。由于每输入1单位浓缩红细胞将会带入200~250mg的铁,长期反复输血将导致患者体内铁负荷过重,当体内铁累计达到20g以上时,即可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糖尿病、心力衰竭、生长发育障碍等表现,其中心力衰竭是重型地贫患者死亡的主要死因[2]。因此,高量输血联合去铁治疗对重型β-地贫患者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除铁药物有去铁胺、去铁酮、地拉罗司三种。去铁胺需静脉或皮下注射,注射时间较长,病人依从性较差;地拉罗司价格昂贵,大多数患者家庭无法接受;去铁酮为口服剂型,方便服用,依从性好。去铁酮是一种小分子螯合剂,以3:1比例结合3价铁离子,口服吸收好,与Fe3+结合后形成复合物,能快速通过细胞膜而清除细胞内的铁。不少研究认为去铁酮较去铁胺在清除心肌铁方面更有效[3],提示去铁酮对心脏铁负荷过度的患者更有临床价值。

本组资料显示,足量口服去铁酮治疗2年,患者血清铁蛋白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但治疗2年后患者血清铁蛋白仍处于较高水平,尚未达到治疗目标,可能与本组资料患者早期治疗不规范,血清铁蛋白治疗前基础值较高有关。如单药效果不佳,则应考虑与去铁胺联合用药除铁。

治疗期间我们重点观察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从本组资料来看,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道反应,治疗第1年发生率为13.84%,治疗第2年发生率为7.7%,可见第1年初始治疗时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时,建议其从推荐量一半开始服用,分3~4次,2周后逐渐加至足量,使得患者有效的耐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从本组资料亦可以看出,第2年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下降;其次为关节症状,发生率为6.1%,当患者出现关节症状时,我们建议患者减量服用,症状缓解后再加至足量,如关节症状无缓解,则停用该药,改用去铁胺或地拉罗司。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去铁酮治疗地中海贫血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本组资料发现粒细胞减少症3例,发生率4.6 %,一旦出现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用去铁酮,动态监测血常规,粒细胞恢复至正常方可服用去铁酮。本组资料未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本组资料提示:足量去铁酮口服治疗地贫铁过载,服用方便,效果理想,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若足量去铁酮单药除铁效果不佳,应与去铁胺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黄有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M]//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9-58.

铁血少年范文5

【关键词】补铁治疗;亚临床缺铁状态;效果

【中图分类号】R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06-01

铁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铁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营养不良性疾病,全球约有20多亿患者[1]。按照WHO估计,铁缺乏的发生率大约为贫血的2.5倍,某一年龄段如有10名儿童患缺铁性贫血,就会另有10-30名儿童处于尚未出现贫血的铁减少阶段[2]。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称为隐性缺铁[3],隐性缺铁即亚临床铁缺乏,多见6-24月小儿。进行小剂量间断补铁治疗,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硫酸亚铁冲剂治疗亚临床铁缺乏小儿,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发现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降低的6-24月小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正常值参考范围:血清铁蛋白(SF)含量为(50.83±33.09)μg/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含量为(489.44±219.61)μg/L。

1.2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2名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硫酸亚铁冲剂(含铁量10mg/g)进行补铁治疗,

1.3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治疗前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基线情况比较

*两组性别构成完全相同,故未进行假设检验

2.2 补铁治疗的效果

经过补铁治疗后,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干预组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达到正常范围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干预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的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数据见表1

表3干预组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达到正常范围的比例

3讨论

亚临床铁缺乏的阶段血红蛋白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人体在尚未出现贫血症状时,就会引起做功能力、身体素质和智能行为的改变呈现疲劳状态[4]。铁缺乏导致整体代谢发生异常,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缺铁性贫血本身。尤其是快速生长的婴幼儿,对铁缺乏的承受和应变能力非常脆弱。血清铁蛋白检测是诊断铁缺乏的重要指标,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也是反映铁缺乏较重要指标。干预组及对照组小儿均予以添加含铁丰富的营养米粉及食物,但造成铁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与当地饮食习惯及对添加含铁丰富食物的依从性差有关,本地多食自制的营养米粉,含铁量不及加强铁的营养米粉。对于如动物肝脏、猪血、肉类、木耳及芝麻酱等食物很少食用或几乎不食用,而摄入频率较高的食物为米、面、蔬菜及水果等。这些均与对照组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差值低于干预组有一定的关系。

本次研究通过比较补铁治疗组及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变化,探讨补铁治疗在改善婴幼儿亚临床铁缺乏阶段的效果中的作用。通过补铁治疗,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干预后达到正常范围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补铁治疗对改善亚临床铁缺乏的状态,提高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有明显的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婴幼儿缺铁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本研究通过硫酸亚铁进行铁干预,对亚临床铁缺乏状态采用间断补充铁剂,取等了满意的补铁效果,表明及时发现与纠正亚临床铁缺乏是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开玉. 营养性铁缺乏症的调查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11(6): 619-620.

[2]WHO/UNICEF/UNU.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a guide for program managers. Geneva, 2001:1-132.

铁血少年范文6

【关键词】 多糖铁复合物;缺铁性贫血;疗效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贫血症状,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口服铁剂进行治疗,但是研究显示,铁剂容易引起患儿肠胃不适。临床发现,多糖铁复合物对患儿的肠道影响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了进一步分析多糖铁复合物在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方面的效果,南阳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对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8月来本院治疗的8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6个月~3.5岁间不等,平均2.2岁。根据贫血划分标准:轻度28例,中度11例,重度3例;治疗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8个月~2.9岁不等,平均2岁。其中轻度26例,中度14例,重度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贫血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硫酸亚铁片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5 mg/kg,1次/d;治疗组则采用多糖铁复合物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5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随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清铁蛋白等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治疗期间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如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即血红蛋白超过110 g/L,治疗效果即为痊愈;如果治疗后,血红蛋白虽未恢复正常,但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10 g/L以上,那么治疗效果即为有效;如果治疗后,血红蛋白没有发生改变或者上升幅度低于5 g/L,则治疗效果即为无效[1]。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组中痊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组患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等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对于患儿的智力发育具有严重影响。传统的服用铁剂治疗由于口感不佳,且容易引发患儿发生肠胃不适,不适合在儿童治疗中推广。目前,研究发现,多糖铁复合物中不含游离铁离子,对患儿的肠道黏膜刺激较少,可以有效地控制患儿的病情[2]。本院通过对比用药发现,治疗组患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指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多糖铁复合物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帮助患儿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耐磨材料

下一篇我爱科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