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文章范例6篇

萌芽文章

萌芽文章范文1

关键词:尾巨桉;萌芽林;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81-2

桉树,为桃金娘科桉树属的总称,其原产地为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及附近的少数几个岛屿,共有945个种和变种。中国自1890年引入桉树,由于桉树的生长快、用途广、效益高以及良好的适应性,在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广泛种植。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是桉树属尾叶桉和巨桉杂交的品种,速生、干形好,木材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目前,我们在生产上培育的多是尾巨桉。尾巨桉第二代第三代萌芽林能很好的保持第一代林的优良特性,具有早期生长旺盛的特点,对尾巨桉萌芽林的生产经营技术的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尾巨桉人工林的产量与效益,促进桉树可持续发展。所以,以下将就实践生产经验,初步总结出尾巨桉萌芽更新林一些主要的技术措施。

1 尾巨桉萌芽更新的基本技术要求分析

2007年起,笔者参与了所在单位的尾巨桉采伐管理及萌芽林技术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生产技术经验,在此简要阐述尾巨桉萌芽更新的主要几点技术要点。

1.1 林分的选择标准

由于萌芽林的产量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与第一代林产量差不多,因此产量太低的林分不适宜进行萌芽更新。一般来说,林分标准为:第一代的尾巨无性系林分,林分密度70株/亩以上,林龄4年以上,林分出材量必须达1.0m3/亩.年以上。

1.2 砍伐时间的选择

培育萌芽更新林林木的砍伐,原则上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不同的树种特性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萌芽更新的最佳季节也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季节影响萌芽的速度、萌芽条数量、林相整齐度及萌芽林的抗性等。一般萌芽更新应定在气温相对较高、降雨量相对集中的季节,这样有利于萌芽条的生长。比如为了避免台风之类的自然危害,尽量在秋冬季节完成砍伐。

1.3 采伐措施要求

主要要求包括四方面:(1)为利于萌芽更新,应全部采用皆伐方式,用油锯或手锯伐木,伐木时伐桩高度5cm为宜,伐木时要求伐桩锯口平整或适当斜面、不能开裂、不撕皮和伤皮;(2)最好边伐木边拉山,拉山时避免在有伐根的斜坡上溜木,以免把伐根的树皮损伤,影响后续萌芽;(3)若不能边砍边拉,也必须在伐木后20天内完成拉山工作,同时防止拉山时损坏萌芽;(4)伐木时应按一定的顺序采伐,当伐木时间超过20天以上时(以200亩面积为一个伐区区间)杜绝到处插花伐木,以免因伐木时间间隙过长,萌芽时间差异过大,影响后续的经营管理。

1.4 萌芽林地的清理措施

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1)萌芽更新林不准炼山,因此必须进行伐区清理;(2)伐区清理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派出专人沿种植带逐株检查伐桩,发现伐桩上有覆盖物的应全部扒除,让伐根得以完露在大自然之下,利于伐桩萌芽;②当伐区内还保留有较多的藤类、杂草、杂灌时,应采用砍荒的方式清理伐区。砍荒时要求将林地上的藤类、杂草、杂灌全部伐除,伐根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全砍后再扒除伐桩上的覆盖物。

1.5 萌条的处理措施

由于萌芽时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所以要除萌及时,注意施肥以及次数。一般的尾巨桉林可连续萌芽更新2代。一般应做到如下两点:

(1)除萌、定萌要求:当大部分伐桩萌芽条长到1.0-1.5米时,进行第一次除萌,如果在有台风危害的季节进行第一次除萌,每个伐桩先保留两条最健壮的萌芽条。第一次除萌后,大部份非保留萌芽条再长到0.5-1.0米时进行第二次除萌并定萌,此次定萌时,在林缘伐桩、隔个伐桩、株行距间隔偏大的伐桩、成活率较低的林地的伐桩、林中空地四周的伐桩均要保留2株最健壮的萌芽条,其余的伐桩只保留1株最健壮的萌芽条。第二次除萌后,大部份非保留萌芽条又长到0.5-1.0米时进行第三次除萌,直到没有萌芽条再长出为止。通过除萌、定萌后,最终保留100株/亩左右的萌芽条。

(2)除萌方法:①方法一,用人工将要除去的芽条折断压伏贴地面,最好压断的芽条还保持树皮与树桩相连接,以抑制第二次萌芽;②方法二,用人工剥除或者用刀背敲除,让芽条的根部与树桩的皮层完全分离。避免用刀刃砍除,否则,会剌激更多萌芽条萌生。上述除萌方法,以效果来衡量当然是方法一最佳,方法二则更方便操作。

1.6 垦带与清杂抚育措施

(1)垦带:第一次除萌时,沿种植行对林地进行带垦松土,带垦规格是以树桩为中心两边各垦70cm,深度20cm,垦复时将杂草进行翻埋,并给萌芽植株根基培些泥土,覆盖萌芽植株蔸部与伐桩接合处,避免大风将萌芽植株吹倒。

(2)清杂:行间未垦复部分的藤本、杂草、杂灌若影响到植株生长的,要将其砍除,伐根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

1.7 施肥措施

为了保证幼树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达到正常的木材产量。首先,第1次追肥在首次除萌后进行,第2-3次追肥应在对应年分雨季来临前完成;其次,施肥时间选择在挖带后雨水将林地土壤湿润时进行,施肥时在两植株的中间挖30cm长,宽度以锄头阔度为限,15-20cm深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撒在施肥沟内,施肥后盖土。施肥量为:35%桉树专用复合肥,0.75公斤/株。

1.8 病虫害防治措施

原则上,病虫害防治应坚持实行“预防为主,除治为辅”的措施。为了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有效防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等灾害环境,应采取合理、科学的造林经营措施。比如萌芽林少有病害发生,有时会受白蚁危害。检查伐桩受白蚁为害情况,若有白蚁为害,可采用白蚁灵按1:1000对水配制成药液淋、灌被害植株根部,或结合施肥每株施入3%呋喃丹20克,可有效防治白蚁。

2 对尾巨桉萌芽更新林的技术改进,成效有了提高

这几年,根据上述管护技术要求操作,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灵活应用,并在单位的原料林生产基地选择了几片林地做了萌芽林管护试验,经过多批萌芽林除萌试验,总结出适合自身实际的培育桉树萌芽林管护技术,以下就尾巨桉萌芽林培育实践经验技术归纳如下:

2.1 除萌时间的选择

在伐根萌芽长到2米时,才进行第一次除萌,除萌后立即追肥。此时,保留的萌芽占领着顶端优势,生长较快,新萌出的非保留的萌芽较弱小,生长竞争不过保留的萌芽条,没有生长优势,再进行一次除萌就可以了。实践表明,采取适当推迟除萌时间,减少了一次除萌工作,在生产成本上,也减少了一次除萌投资,降低了成本。同时,肥料主要被保留的萌芽吸收,肥料有效利用率提高。

2.2 萌芽株数的合理保留

尾巨桉一般是4-5年采伐,生产期短。提高收益的途径,除了采用提高营林生产技术来达到提高单位出材量外,另一个就是适当合理的密植,通过最大限度的增加株数来增加产量。笔者研究的林地,第一代尾巨桉保存株数大多为70-74株/亩。尾巨桉采伐后,能萌芽的伐根一般在65-70株/亩。每伐根保留一个萌芽,下一轮伐期的单位出材量与第一代采伐的单位出材量基本相同。保留的萌芽株数大于130株/亩,林木生长受到抑制,出材量下降。最好的留萌是采用大部分伐根保留2根萌芽,保持萌芽株数在110-120株/亩,林木生长没有受到抑制,单株生长比留一个萌芽的萌芽林略差,但株数增加了,单位出材量也随之增加。而且,每伐根保留2根萌芽后,株数较多,林分密度增大,在这种密度下,林木前期生长快,郁闭快,杂草减少。从管护的角度看,减少了抚育的工作量,减少生产成本,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目的。目前,我们在培育尾巨速丰桉萌芽林时,均采用在萌芽高度2米左右,萌芽条开始木质化后,进行除萌;造林密度2×4米的伐区,均采用每伐根原则保留2个萌芽,保留林木110-120株/亩,提高尾巨速丰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单位出材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尾巨桉的萌芽能力很强,采用萌芽更新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第二代、第三代林有助于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而且经过实践,也表明适当的推迟除萌时间,最大限度的保留合理的萌芽株数,保持适宜的林分密度,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出材量,也是一条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各个地区与桉树品种等差异,要促进桉树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我们对其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陈少雄,刘杰锋,孙正军,吴志华.桉树生物质能源的优势、现状和潜力.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S1).

[2] 何金元.不同造林密度桉树经营效果初探[J].林业建设,2008,(02).

[3] 柳迎春,苏义臣,苏桂华,侯长希.2009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J].农业与技术,2010,(05).

萌芽文章范文2

1、将糙米用清水冲洗后,在18~24摄氏度下用清水浸泡2~4小时;在35~45摄氏度条件下使米粒萌芽11~25小时,每隔8~12小时换一次清水;将萌芽后的米粒放入循环通风干燥箱,在40~50摄氏度下干燥4~12小时,制得水分含量为12~14%的发芽糙米。

2、发芽糙米系指糙米经过发芽至适当芽长的芽体,主要由幼芽和带皮层的胚乳两部分构成。萌发的方法是,将糙米置于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的条件下,吸水膨润,胚芽萌发,突破种皮,长成新的个体。

(来源:文章屋网 )

萌芽文章范文3

关键词 芽接;嫁接方法;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85-021 芽接嫁接方法

1.1 “T”字形芽接

“T”字形芽接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芽接方法,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也高。一般在夏、秋季皮层易剥离时进行,以选择直径1~3 cm的砧木为宜。在已去掉叶片仅留叶柄的接穗枝条上,选健壮饱满的芽,在芽上方1 cm左右处先横切1刀,深达木质部,再从芽下1.5 cm左右处从下往上削,略带木质部,使刀口与横切的刀口相交,削面为盾形芽片,然后用拇指横向推取芽片[1]。

在砧木距地面10~15 cm处选择背阴面的光滑部位,用芽接刀横切1刀,再从横切口中央垂直纵切1刀,长1.5~2.0 cm,切断皮层,在砧木上形成一个“T”字形切口。用芽接刀骨柄撬开砧木切口,将芽片插入“T”字形切口内,并向上推一下,使其横断面与砧木横切口皮层紧密相连,芽片被挑开的砧木皮层包裹。再用塑料条绑扎紧,仅露出芽及叶柄。

1.2 嵌芽接

嵌芽接也被称作带木质部嵌芽接。此种嫁接方法不受树木离皮与否的季节限制,能提早或延长芽接时期,尤其适宜在早春树皮不易剥离时嫁接。这种嫁接方法利于嫁接苗生长,结合牢固,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从接穗芽的下方1.5 cm左右向下方斜切1刀,深达木质部0.3 cm左右,再从芽上方1.5 cm左右稍带木质部向下平削,与下端横切口相交,取下芽片。在砧木上选平滑部位稍带木质部向下纵切,切口大小要与芽片相当(勿小于芽片),再从下端斜切,去掉切块,嵌入芽片,使二者形成层对齐[2-3]。如果砧木切口过宽,要使一侧形成层相互对齐。接好后用塑料条绑扎严紧即可。

1.3 块状芽接

块状芽接所取的接芽块大,与砧木形成层接触面积大,成活率较高。该方法多用于柿树、核桃等较难嫁接成活的树种,但操作较复杂,工效较低。生产中用“工”字形芽接刀进行块状芽接,工效较高。

用“工”字形芽接刀在饱满芽等距离部位横切1刀,再在芽两侧纵切1刀,深达木质部,撬开芽片一侧的皮层,取下芽片。在砧木上开切口,用“工”字形芽接刀先切横向的2个切口,再在2个切口中间或一侧纵切1刀,切断韧皮部。开切口有3种形式:①门。纵切口开于横切口中间,呈“工”字形,砧木的韧皮部可以向两侧打开。②单开门。纵切口开于横切口的一侧,呈“ㄈ”形。③块状。在砧木上取下与芽片同样大小的皮层,将接芽嵌入其中。

用刀尖将砧木切口的韧皮部挑起,把长方形的接芽嵌入,将砧木韧皮部覆盖在接芽上,用塑料条绑紧即可。

1.4 凹形芽接

凹形芽接是带木质部芽接的另一种方法,适用于粗度3 cm以上的砧木。如果砧木皮层过厚,可先将接口部位的粗皮刮掉再嫁接。

削取芽片时,先从芽的上下方各1.0 cm处分别横向朝外斜切1刀,深度达到木质部0.3~0.4 cm,再从芽上方横切口以上入刀,沿横切口深度向下平削,使之与下方横切口相交,取下芽片。然后在砧木上先纵向按芽片宽度和长度切2刀,再将其中间的皮层切掉,长度约1.5 cm。撬开切口两端的皮层,从一侧横推嵌入芽皮。接好后绑扎紧密即可。

2 嫁接后管理

2.1 检查成活与补接

芽接在接后7~15 d即可检查成活率。如果带有叶柄,用手轻轻一碰,叶柄即脱落的表示已成活。若叶柄干枯不落或已发黑,表示嫁接未成活。不带叶柄的接穗,若已萌发生长或仍保持新鲜状态的即已成活;若芽片已干枯发黑,则表明嫁接失败。秋季或早春进行芽接,接后不立即萌芽的,检查成活率可以稍晚进行。

枝接或根接一般在嫁接1个月左右检查成活率。若接穗保持新鲜,皮层不皱缩不失水,或接穗上的芽已萌发生长,表示嫁接成活。根接在检查成活时须将绑扎物解除,芽萌动或新鲜、饱满,切口产生愈合组织,则表示成活。

嫁接失败后,应抓紧时间进行补接。如芽接失败且已错过补接最好时间,可以采用枝接补接。对枝接失败未成活的,可将砧木在接口下剪除,在其萌条中选留一个生长健壮的进行培养,待夏、秋季节用芽接或枝接补接。

2.2 解除绑缚物

夏季芽接在成活后15 d左右即可解绑,秋季芽接当年不发芽,则应至第2年萌芽后松绑。松绑只需用刀片在绑缚物上纵切1刀,将其割断即可。随着枝条生长,绑缚物就会自然脱落。

枝接由于接穗较大,愈合组织虽然已形成,但砧木和接穗结合常常不牢固,因而解绑不宜过早,以防风吹脱落,最好在新梢长到20~30 cm时解除绑缚物。接穗上套有塑料袋保湿的,当接穗芽长到3~5 crn时,可将套袋剪一个小口通风,使幼芽经受外界环境的锻炼并逐渐适应,5~7 d后脱袋。

2.3 剪砧

剪砧即剪去接芽上部的砧木,以利于接芽的萌发和生长。一般夏、秋季芽接的应在翌春萌芽前剪砧。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桃、李芽接成活后可立即剪砧,促进萌芽生长[4]。春季芽接可在嫁接时或芽接成活后剪砧,枝接在嫁接的同时剪砧。剪口应在接芽以上1 cm左右,并稍有倾斜。剪口过高会影响接芽萌发生长,过低则伤害接芽。有些树种如桃、李、杏等,采用先折砧、再剪砧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成活率,即折断接芽以上砧木的大部分木质部,仅留一小部分韧皮部与下部相连接,等接芽萌发后长至10 cm左右时再剪砧。

对于嫁接成活困难的树种,如五针松、龙柏、山茶、桂花等,可采用二次剪砧,即第1次剪砧时留下一部分砧木枝条,以帮助吸收水分和制造养分,供给接穗,1~2年后再进行第2次剪砧。

2.4 抹芽与除萌

为了集中养分供给新梢生长,要随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和根蘖。抹芽和除萌一般要反复进行多次。嫁接未成活的,要注意从萌条中选留1个壮枝,留作补接之用,其余也要剪除。

2.5 立支柱

在春季风大的地区,为了防止接口或接穗新梢风折,要在新梢长到20~30 cm时立支柱绑缚新梢。如果是地面嫁接,可将支柱插入土中;如果是高嫁,可将支柱绑缚于砧枝上。绑缚的新梢不宜过紧,稍稍拢住一点即可。也可以用砧木的枝干代替支柱,即分2次剪砧,第1次剪砧时在接口上留一定长度的茎干用以拢缚嫁接新梢,待风季过后再进行第2次剪砧。

2.6 其他管理

嫁接成活后,要根据苗木生长状况和生长规律,适时灌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促进苗木生长[5]。为了防止嫁接品种混杂,要及时挂牌。

3 参考文献

[1] 李仕香,吴青松,章定青.核桃苗砧嫁接大田育苗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0(6):14-16.

[2] 石晓龙,解彩虹.凯特杏低位嫁接育苗技术[J].新疆林业,2005(5):33.

[3] 冯福明.枣树嫁接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国土绿化,2008(9):57-58.

萌芽文章范文4

关键词 森林认证;固定样地;速生桉;植苗;萌芽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66-02

速生桉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南方,包含巨尾桉和尾叶桉2种。造林过程中,所需的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成本,人工林全部砍伐之后,一般采用萌芽更新的方式,而通过森林认证的原则和章程进行桉树人工林的经营,可以达到环保和可持续经营的目的,现在很多营林单位都引进了森林认证的经营方式。

1 森林认认证的目的及意义

1.1 目的

森林破坏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严重,并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产生比较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森林经营的过程中实施森林认证,通过认证及评估,将市场与森林经营相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森林的经营水平提高为森林认证制定过程中所需要坚持的原则和标准,同时还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森林经营单位与木材加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森林认证,对其进行科学评估,保证各个单位的经营均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意义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森林众多,但从覆盖率来看,受到森林破坏问题的影响,覆盖率比较差。在森林长期发展过程中,采取粗放经营的方式,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森林认证之后,经营单位在经营森林时,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有利于实现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十分有利。此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通过森林认证可以实现平衡发展[1]。

2 试验样地环境

我国西南部的两广及云贵地区为速生桉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包含巨尾桉和尾叶桉2种。本文以广西高峰林场南宁造林部位于广西武鸣县两江镇伏江村村委3林班的固定样地的尾叶桉林作为试验样地,选择不同的2个小班的林地用于对比分析植苗桉和萌芽桉的生长。

2009年,广西高峰林场在全场范围内开展森林认证工作,依照森林认证的相关规定,管理林场中的全部林地,同时在不同地点的森林中,设置了固定的标准样地,用作森林生长的固定检测点,每年对生长数据进行收集。为了对比分析植苗桉和萌芽桉的生长状况,本文以广西高峰林场场外造林范围内同一个村屯的林地不同小班的2片林地为试验样地,收集5年内的生长数据,观察尾叶桉萌芽更新和植苗更新的生长速度。

广西高峰林场建立于1953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经营土地面积为9.33万hm2,场内面积3.20万hm2,地跨3个县及城区,分别为武鸣县、宾阳县、上林县和南宁市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剩余逾6.00万hm2为场外造林面积,是场内面积的近2倍。本次研究所选择的为场外造林南宁造林部位于广西武鸣县两江乡伏江村的3林班的林地,固定样地号为122和123。在研究所选林地中,种植的速生桉种类为尾叶桉,2009年3月分别进行样地造林。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武鸣位于南宁市北部,马山县南部,与隆安县和平果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2°59′~23°33′,东经107°49′~108°37′。总面积3 378 km2,其中山地的面积为227万km2,平地的面积为702 km2,丘陵的面积为2 139 km2,此外,还包含其他的地形[2]。从气候特征方面看,武鸣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的温度比较高,降雨量大,春季和秋季时,降雨量少,比较容易发生干旱,冬季时气候比较温和[3]。从植物方面来看,主要包含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此外还包含比较多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

3 植苗桉与萌芽桉的生长数据对比分析

3.1 生长量测定

2009年,人工林全部砍伐之后,为了研究植苗更新与萌芽更新方式桉树的生长情况,选择122号林地和123号林地作为试验样地,其中122号样地采用萌芽更新的方式,而123号林地采用植苗更新的方式。自2010年开始,定期对2个样地中速生桉的生长数据进行收集,数据中包含速生桉的胸径、树高,并计算出蓄积量,数据收集于2015年结束,分别对5年的数据统计、分析之后,计算出胸径及树高的平均值。在平均胸径方面,2010―2015年间,122号样地桉树林的平均胸径分别为7.6、8.6、10.5、12.4、13.4、14.3 cm,而123号林地桉树林的平均胸径分别为7.9、8.8、9.1、12.4、13.7、14.5 cm。经过对各组数据比较可知,122号林地和123号林地桉树每年的平均胸径并无显著差异;在平均树高方面,2010―2015年间,122号林地桉树平均树高分别为10.6、12.6、13.2、18.7、20.2、20.8 m,而123号林地桉树的平均树高分别为9.7、11.0、11.5、18.6、20.1、20.7 m。通过对各族数据比较可知,2个林地桉树每年的平均树高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而在蓄积量方面,需要依据桉树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动态模型和林分密度计算出来。2010年,122号林地的蓄积量为3.07 m3,123号林地蓄积量为1.65 m3,122号林地的蓄积量显著高于123号林地,而在2011―2015年间,122号林地的蓄积量均显著高于123号林地,122号林地蓄积量分别为4.53、6.71、11.93、14.92、71.32 m3,123号林地的蓄积量分别为2.43、2.82、7.73、10.06、11.51 m3。

3.2 数据对比结果

通过对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以及蓄积量的对比分析可知,相对于植苗林来说,尽管萌芽林的平均胸径与平均树高与之相差比较小,但样地内各年的蓄积量明显高于植苗林,这说明萌芽林所具备的生长速度更快。森林经营单位在实施森林认证之后,管理森林时,应该在人工林砍伐之后采用萌芽更新的方式,提高桉树的生长速度,从而使经营单位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并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但对萌芽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密切观察萌芽条的高度,在适当的时间除萌,并定时清除杂草,促使萌芽林快速而又健康的生长。

4 结论

植苗更新及萌芽更新是速生桉造林中2种不同的更新方式,在实施森林认证之后,森林经营单位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的规定对森林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生长量数据的收集、对比和统计可知,萌芽林的更新方式具有更为快速的生长速度,在森林经营的过程中,应在桉树林中广泛的采用此种方式,并强化生长管理,以确保桉树林生长正常[4]。

5 参考文献

[1] 李登秋,居为民,郑光,等.基于生态过程模型和森林清查数据的森林生长量估算对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10):1647-1657.

[2] 汤建福.桉树不同更新方式效果与效益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0(4):93-97.

萌芽文章范文5

1、花椒灌水最佳时间:花椒有4个浇水时间,分别为封冻水、萌芽水、花后水和秋前水,封冻水在冬季花椒休眠时浇灌一次,萌芽水一般在3月浇灌,花后水在坐果期浇灌,秋前水在果实采摘后浇灌。

2、萌芽水:北方地区,冬春少雪缺雨,这时正值花椒萌芽开花、坐果期,需水量大。此时若水分充足,可以加强新梢生长,加大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使之开花坐果正常。此期浇水非常重要。在春季泛碱严重的地方,萌芽前灌水,还可冲洗盐分,有霜冻的地方,萌芽灌水能减轻霜冻危害。浇水时间是在发芽后的3月中旬,这次浇水量不宜过大,次数不宜过多。

3、花后水:又叫坐果水,一般在谢花后两周浇一遍水,应浇足,这时正值花椒幼果迅速膨大期,也是花椒花芽分化期,及时灌水,不但可以满足果实膨大对水分的需要,同时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从而在提高当年产量的同时,又能形成大量花芽,为连年高产创造条件。此期对水反应敏感,应灌足,对保证当年产量、品质和第二年生长结果都有重要作用。灌水量应适中。

4、秋前水:又叫果实膨大水,特别是北方产椒区,7月干旱少雨,果实膨大中后期仍需灌水一次。八九月份采收摘果实后,常发生秋旱,这时要结合施基肥浇一遍水,一来可促进肥料分解,二来可防止秋旱造成早期落叶,有利于花芽质量的提高和树体养分的贮藏,从而促进第二年春季花椒的生长发育。但灌量不宜大,保持土壤水分中午树叶不萎蔫,秋梢不旺长为宜。

(来源:文章屋网 )

萌芽文章范文6

“开开心心不动脑筋可可爱爱没有脑袋白白胖胖充满希望”是网络上的萌句,可以表示自己非常开心可爱的样子。

萌语是可爱、幽默话语的意思。

萌,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植物发芽的过程,或者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的状态。事物如同草木发芽一样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受,可以谓之以萌。然而现在的人们将“萌”更加形象化的代指“可爱”。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