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日记范例6篇

好人好事日记

好人好事日记范文1

1.写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学生对玩很感兴趣,因此,我就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写玩。把玩的过程有顺序地写清楚。写玩中发生有趣的事。

2.写事。生活中,学生经常经历或听到、看到一些好人好事,这都是记日记的好材料。要指导学生把这些事写进日记,还可以写一些坏事或不好的现象。写好事,使学生受到教育,写坏事,会使学生认清假恶 丑,并且进行抵制。不但写别人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缺点,但不要停留于检讨,可经解剖缺点,认识缺点,逐渐改正缺点。通过这样的日记,培养学生叙事能力。

3.写人。日常生活中,学生要接触许多的人。可是如果让学生说出某个熟人的特点,往往又无话可说,这说明对人的观察只停留在“认识”。要把人写活,就要抓住这个人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日记中注意抓住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描写。在日记中,可以不面面俱到。这次注意写外貌,下次注意写动作。坚持下去,对提高作文水平写有好处。

4.写真实感情。小学生是有喜怒哀乐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日记,把心理活动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日记内容,也可学会表达情感的方法。

好人好事日记范文2

但是做了几年的老师,我还没发现有一个十分爱写日记的学生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写日记,乐于写日记呢,现在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 从写一句话入手。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写日记也是一样,不能操之过急,要学生一开始就长篇大论是不现实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开始只能要求他写完整的一句话。从写一句话入手,学生也不会觉得很难,就不会排斥它。当学生的一句话中有一两个好词时也应给予表扬,让他们觉得写日记不难,很容易写好,这样下去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它了。

二、 先说后写。

老师们都知道有的学生说起来嘴巴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但是如果要他写可就麻烦了,好不容易写的两句话还语句不通。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就让他们“先说后写”。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我先让学生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有的学生说春天草绿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有的学生说雪融化了,河水哗哗地流;还有的学生说小朋友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衣,开心地在公园里玩耍……听到学生们说得那么好,我就鼓励他们把刚刚说的话写下来,写完后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看看谁写的春天最美。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很快写完了,赶紧找好朋友读给他听。为了使自己写的春天最美,小朋友们吸取别人的优点,把一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描写中,这样一来学生写日记也不再觉得枯燥,说、写、读、比结合在一起让他们感到很有意思。

三、 写身边的景、事。

有的学生不是不想写日记,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写什么?针对

这种情况,我让学生们写自己见到的景或事:早上上学时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进了校门后其他的同学在干什么;校园里有什么变化等等。有了写日记的素材,学生们也就不再怕日记了。

四、 仿写。

在批改学生日记时,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写得语句不通顺,还有

的学生根本是在记流水账。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日记语句通顺又有实质内容呢?我通过平常的教学发现,有的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例,如果在教学时结合作文进行课文的学习,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文,课文第二、三、四段分别介绍了猴子爬杆、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学完了课文以后,我让学生说一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有的学生说每一段第一句都是告诉我们是什么表演;有的学生说最后一句都是写观众的;有学生说中间的句子写的是小动物是怎样表演的。然后我就让学生仿照课文说一说小狗做算术、熊猫骑车、马钻火圈。有了课文作为参考,学生们很快说出了这些马戏是什么样的。互相进行补充后就让他们写下来,效果不错。

五、 绘画、剪贴日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不喜欢写日记,但是他对画画剪贴却很感兴趣,既然这样,我就让他们在日记里画上与日记内容相近的画或剪一些喜欢的图片贴上,写、画或贴都好的日记就贴上“学习园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写日记的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学生写的是早上上学路上看到的花和树,他就在日记下画上几朵小花几棵小树;有的学生写的是在车上发生的一件小事,他就在日记边贴一辆小汽车;有的学生写的是春天的校园,那他的日记里画了许多粉红的桃花、茁壮的小树……对于一些写得不太好的学生,我就在评语中写到“画得真不错,但是如果写的和画的一样好,那该多棒呀!”对于写得还不错而画得不认真的学生,我也会写“看到你的日记写的这么好,老师真高兴,要是你能把画也画得漂漂亮亮那老师就更高兴了!”多用一些语言鼓劲学生,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一直高涨下去,写好日记也就不难了。

六、 老师也拿起笔来,和孩子们一块儿写。

好人好事日记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日记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5-01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科学习经验,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鼓励学生写日记,进入高中阶段教师依然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日记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抒发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进入高中阶段教师依然要对学生的日记写作进行有效指导,本文就高中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日记写作教学进行探析。

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记写作习惯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记写作习惯。所谓日记,就是要求学生每天对发生的一些事情展开写作活动,而目前高中学生的日记写作却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学生不能坚持写日记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学生更愿意将课余时间用于复习各门功课,而不愿意进行日记写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日记写作习惯,不仅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教师的日记写作教学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日记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日记写作虽然是学生的一种自由写作行为,然而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日记写作提出要求,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进而达到督促学生写日记的作用,在教师的督促下,使日记写作成为学生每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

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记写作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将写日记视为一种精神的享受。那么在日记写作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呢?

2.1 让学生认识到日记写作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每天写日记的重要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学生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写日记,就能够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同时每天坚持写日记,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2.2 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展开日记写作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白写作日记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使学生对日记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即使教师会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学生写日记,教师也应该使学生明白,学生写作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写一天当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对日记写作的兴趣才能越来越浓厚,进而收到更好的写作效果,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3.鼓励学生在日记写作的过程中发表个人的观点

时间在不停的向前推进,因此每天也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有些事情也在不停地重复,学生在日记写作的过程中如果每天都在写重复的事情,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十分枯燥,相反,如果学生以每天新发生的事情为切入点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又能够有效的发表个人的见解,那么每天的日记写作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上文已经提到,写日记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绚丽的语言,而且还要有个人的观点与情感,这样学生的文章才能脱颖而出。而目前高中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的应用,在通过文章发表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方面存在一些的欠缺,日记写作为学生发表对事物的见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练习机会,因此教师在日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善于发表个人的见解。

4.引导学生将日记写作作为抒感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进行日记写作,并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教师还要使学生对日记写作的认识得到扩展,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日记写作并不单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学生抒感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同时学生的自尊心又极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时候不愿对家长、老师与学生倾诉,日记写作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抒感的"场所",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以日记的形式书写出来,使学生内心的压力得到排解,进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写日记的这一功能很多高中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因此教师在日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日记写作的功能与作用,更大范围的发挥日记写作的作用。

5.提高日记写作的针对性

虽然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写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为了通过日记写作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以及写作学习,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提升写作的针对性,在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为了提高日记写作的针对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5.1 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摄取的知识量十分大,有些知识学生仅仅从理论上掌握并没有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需要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进行有效应用,才能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效果。日记写作为学生及时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练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骑虎难下"这一成语讲解之后,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该成语进行应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

好人好事日记范文4

想青史留名的人,得先干出点过硬的事,惊天动地,名震一时,让史学家觉得值得记上一笔。谢东山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少胜多,把符坚打得落花流水,肯定要青史留名。谭嗣同凛然不屈,舍生取义,菜市口慷慨赴死,为变法流了第一滴血,也非青史留名不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前无古人,想不青史留名都不行。

想青史留名的人,最好再有点豪言壮语。事干得漂亮,再说上几句漂亮话,就好比优良产品配了个好说明书,珠联璧合,更容易流传广播。谢东山打了那么大的胜仗,人家只轻描淡写说了句:“小儿辈已破贼兵了。”真是举重若轻,大将风度。谭嗣同刑场上那句绝命词“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是大气磅礴。还有鉴湖女侠秋瑾,死得气壮山河,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更让人难以忘怀。阿姆斯特朗登月时那句话则说得很有哲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即便没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能写几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好诗或说几句气吞山河的话,照样能青史留名。陆游在抗金复国方面没什么具体作为,连一场像样的仗也没打过,但一首《示儿》就已让他千古不朽。孔子高足子路,论功业本来没什么值得说,可人家与敌人搏斗,临死时扔下一句话“君子死,不免冠”,被砍成肉泥也执礼如常,把孔子感动得连刚煮好的肉酱都倒掉了。

想青史留名,书信也要写得好。历史名人的家书尺牍中,做人做事的心得、经国济世的道理、慷慨激昂的言论比比皆是,一套一套的,根本不像“抵万金”的家书,更像在“百家讲坛”作报告。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大抵如此。厚厚几大本的《曾国藩家书》更是集大成者。曾先生在给子侄们的家书中,大讲孔孟之道,大谈修齐治平,除了讲家事交代具体问题的很少一部分,其他内容完全可以当标准的道德教科书来读。曾国藩正是靠这些书信给自己赢得了“立言”的美誉,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千古一完人”。相比较而言,《傅雷家书》似乎更近人情,更具私秘性,当然,受认识的局限,为了趋时也为了保护自己,其中的大道理也不少。也正因为包含了太多可以公开的内容,容纳了太多的“普遍真理”,才被公开出版,成了道德教育的畅销书。

好人好事日记范文5

中国最好色的男人,大概要算皇帝了。皇帝不仅最好色,记“日记”也是出色的,某夜幸哪个妃子,幸了多长时间,幸了几次,都会有详细的记录。与普通男人不同的是,这个“日记”不需要皇帝自己动笔,他只管发挥就行了,会有太监在一边看着,帮他记。皇帝“日记”是大内秘档,由专门的太监保管,绝对不会如烟草专卖局前局长那样,让人把隐私捅出去的。

记“日记”最讲究的,大概要算清朝皇帝。据梁溪坐观老人著《清代野记》“敬事房太监之职务”条,清朝的皇帝有专门给他记录“日记”的太监,这就是“敬事房太监”――“敬事房太监者,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皇帝“日记”记录时要看对象。若是皇帝和皇后,太监不能多问,只管记录,除了记明年、月、日外,连几点的,都要写清楚。如果皇帝和妃子,情况则有不同。决定夜里与哪个妃子,时间一般在皇帝吃晚饭时。敬事房总管(大太监)捧来一盘子“膳牌”,供皇帝从中挑选。这膳牌又叫绿头牌,上面写着每一个妃子的名号,皇帝对哪个妃子有意思,就将绿头牌翻过来,这叫“摘牌”。不知道每年足球联赛开幕前的所谓“摘牌”大会是不是受此启发。皇帝摘牌后,大太监心领神会,到了夜里,会让小太监把那妃子悄悄送到皇帝的床上。

皇帝规矩多。妃子先脱得,用大衣裹好,由小太监把妃子背到床上。据说,这样做是防妃子成刺客,害皇帝性命。这种说法只是想当然。把妃子送到皇帝床上,其实是满清后宫的一种习俗,或者说规矩,主要是防止皇帝沉湎于女色,不让皇帝与妃子缠绵时间太长,送来的妃子要限时离开的。

皇帝与妃子在房间里翻云覆雨,太监可不能走远。大太监和小太监,都会等候在窗外,如果皇帝与妃子时间过久,大太监会提醒一声:“是时候了!”如果完事了,皇帝就会让小太监进去,把妃子用大衣重新裹好,再背出来。第一次提醒往往不行,“是时候了”要三番五次地喊,最后连皇帝也不好意思了,就会放妃子走。

妃子出来后,还要注意,大太监会向屋内喊:“留不留?”这可不是询问皇帝是否把妃子留下,而是另外一层意思――如果皇帝说“留”,当即就要写进皇帝的“日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如果“不留”,大太监负有给妃子避孕之责,他要把“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

上面说的是皇帝在宫里日常的程序。如果皇帝带着妃子出去郊游,或者在其他场合,相对就自由了,但大太监也要给皇帝记好“日记”,以备查。

除了太监外,不少朝代设立“女官”制度。女官除了负责皇帝的性生活,还要管理好庞大的后宫“红粉军团”。当然,替皇帝记“日记”,也是他们的日常事务之一。

好人好事日记范文6

您好!惠寄的《日记杂志》第五十八卷妥收了,办得很好,有浓郁的书卷气。前几年多次蒙您惠赠书刊,我因忙未能写稿,很是不安。此次,我回答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再逐一抄录题目,只是将您提出的问题归为两大类(“我与日记――写与读”、“我对日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看法”)――从回答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您所提的具体问题;又增加了“孙犁论日记”作为第三部分。

我与日记――写与读

我从20世纪初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至今。感到有些事情必须写下来,包括读书体会。人的记忆力十分有限。每天都记,如因事耽误,事后补记。内容是当天的可记之事,人事来往,上课、读书与写作情况,有时也写写感想之类。偶尔,还写诗。至今已有10多本了, 100万字左右。以前是在本子上写的,用电脑后,就写在邮箱里,过一段时间打印出来,加以保存。以后,家人看看,也是一种乐趣。多年后,一个人的日记,就会成为他怀旧的触媒。

我记日记,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得其乐而已。前几年的日记,偶尔翻翻,觉得挺有情趣。膝下有一小孙子,2014年11月满6岁。自己是教师,本能地关注他的成长。在四年多来的日记里,尽量扑捉他的思维、语言及其他方面的表现,记下来,是我精神上的一大享受。开始,用博客的形式,引起了外地一些网友的兴趣。通过记载小孙子的成长过程,我深切地体验到了幼小生命的可爱,亲情的刻骨铭心!

小孙子4岁时,我给他教成语。也用实际的例子讲什么是“概念”(如“水果”的种类),他双手捂住耳朵说:“我不听!”因为确实难懂。后来,我用生活中最通俗的例子,如“单行道”和“双行道”的区别,“垃圾车”和“垃圾桶车”的区别;“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学校,我们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是具体的“大学”;各个城市都是城市,“重庆”、“北京”、“曼谷”、“广州”(他去过这几个城市)是具体的城市等例子,说明什么是概念,以及概念的概括作用,他慢慢有一点懂了。他说:“姥爷,你给小朋友讲‘概念’,要举生活中的例子。‘概念’也是概念,‘生活’也是概念。”“说全班同学学习好,不要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说一遍。”后来,我“得寸进尺”,还给他讲“概念”的道理――这明显超越了他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他就不爱听了,表示厌烦。给他教成语,起初他兴趣大,但多了他也就拒绝。于是,我读了一些西方儿童教育的著作,方悟得不能超越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硬性灌输,应该发展儿童的天性,让其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方面,我通过记日记,自己也有所进步,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日记里,有个体生命的时间刻度,有生命的跃动,有主体精神的微观景象。

我没有辑录日记中的材料,将其连缀为作品。日记里有一些诗歌,但因忙碌而未拿出去发表。在我的日记里,保存着与我交往较多的文化人一些可用的资料。

因为专业关系,我读过鲁迅、胡适、贾植芳、卫俊秀的日记。他们四人坚持记日记的毅力,对我有所鼓舞。胡适的勤奋(其日记中经常抄录几千字的材料)激扬了我的意志;鲁迅要言不烦的文风,启发我追求文字的简洁;贾植芳的大胆直言,令我惊心动魄;书法大家卫俊秀处于逆境之下对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的高度发扬,灼热了我的灵魂!孙犁的《书衣文录》是片断的日记,并不是逐日写的,因其是在特殊语境下所记,且情感异常真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笔法至为精妙,完全是文学性的日记――我为它写了两篇论文。我研究它,读过不止10遍,书都快翻烂了。我认为,它是现代中国日记史上的一个杰作,是艺术的精品,值得研究。他在这部文录里,把自己对“”的悲愤心情,表达得很充分,很决绝,其高洁的人品令人高山仰止;而他在当日斯文扫地、文化被“革”的情况下,痛切地拥抱作为文化载体的“图书”,显示了睥睨权势、追求真理的雄大气魄。

还从一些文集和《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读过其他作家和学者如萧军、王林等人的日记。

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日记不一定是文学形式――当其具备了文学性之后才可以说它是文学形式(日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功力,包括叙事、状物、抒情和修辞等方面)。日记的功能主要是实用,许多人写日记并不是为了创作或者为创作做准备。强调了日记的文学性,就对初写日记者,是一种束缚。青年人,记起了日记,就会慢慢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形式,在练习中趋向得心应手。现代社会生活繁杂,节奏快,信息多,日记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有益的文体形式。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自然,也有人出于猎奇心理,阅读名人的日记。

应该怎样写日记,这不能有统一的模式。人们的职业、性情、习惯和关注中心不同,文字功力也有差别,故而日记的写法自然也就不同。我觉得,作为一般原则,写日记要简要、明确,把亲历的事情交代清楚就行了。生活中的重大变动,思想感情的起伏,涉及家庭和个人重要事项(包括经济方面)的原始状况,应该记载下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件可以复制于日记之中。重大事情,要写得详细一些。日记面对的是自己,理应完全说真话,杜绝假话――对自己说假话者,其人品就值得考虑。简短的三言两语式的感想,可以记于日记;如果是成篇的文学作品,那就另外单独写好了。

至于日记的定义,我看没有必要下。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是西方人的习惯。如要给日记下定义,似乎可以说: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逐日记下来的文字就是日记。当然,这里的“事情”包括主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也包括周围和家庭的大事以及世界、国家的特大事件。作为文体的日记,比起小说、诗歌、艺术散文和剧本来,它的含义比较简单;人们不会在这上面有太大争议的。它,平易近人,不会与人为难。它往往于不经意间,走到你的笔下。现在网络发达,记日记的人,会以千万计。然而,把日记作为文体来认真研究者,是不多的。

人们的日记写作,本意不在发表,主要是为了备忘或有所寄托。普通人的日记,发表的价值不大(除非因偶然机遇记载下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史料)。大人物的日记,可能或者应该具有史料价值。但关键问题在于:写日记时,作者的态度是否真诚,能否坚持实录的精神?鲁迅、孙犁就怀疑一些大人物的日记之真实性,因为有些人的日记,是涂抹又涂抹了的。一般人,也并不想出版自己的日记。当然,作为一个大国,考虑到文化的繁荣和积累,搜集和研究日记,还是必要的――因为一般人容易忽略它的存在,从而使它被湮没。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但是,我们看到:发掘日记资源,万分不容易。本人和家人,往往很不愿意把日记拿出来――这里有政治、人事、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障碍。中国日记资料馆对此不知有何“秘密武器”?

日记对人生经历作逐日记载,能够起到备忘的作用。于作者,写日记可用来练笔――既能纪事,又可抒情;也是磨炼文字、培育文心的好办法,养成个体和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超越流行观念的好途径。于社会,提倡记日记,可以激扬普遍的人文精神,为将来的历史(包括家族史)研究提供材料。这样,日记就不仅与文学有关,也就与历史有关――它是野史的分支。从哲学维度说,日记是个人的王国,是精神现象的实体,是散落的、隐性的宇宙精神。日记又是神秘的、阴性的。它的常态,是隐藏。它是文体中的隐士。它是深层的、和世面捉迷藏的精神潜流。它记载着人的精神历程,在暗中充实和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日记发表了,它就由阴性变为阳性,成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但历来发表的日记,恐怕不到1%(以实际写日记的人为底数)!

日记的私密性是它的天性,也是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神圣权利。政治上的放言无忌,个人的恩恩怨怨,重要人事、场景、言论的记载,都可能进入日记。这多方面的情况,是日记发表的妨碍。历史上,抄家抄日记的事件不少。因此,日记在事实上的作用,大半是私人的用途。钱钟书曾说过,社会不可能完全透明。我们可以说,个人同样也难得完全透明。按现代文明的要求来说,孩子的日记,父母也不能看。日记是个人的精神家园。万物负阴而抱阳,日记是阴性的文体,但它里边有着阳性的核子。深夜凝望星空,繁星满天,亮光各异,闪烁不定,深邃无穷――这就给人一种启示:作为大散文文体之一的日记,有它自己的职分和定位,要把它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是不大可能的;要把许多人的日记公之于众,也是不大可能的。当然,也要给日记的搜集、保存和研究一定的地位(您多年前领衔创办中国日记资料馆就很好,很有必要)。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

日记的私密性,其根源是人的本性。日记的研究,其深处是人学与历史的秘密。何兆武先生说,历史是人性的试验场;我们也可以说,日记是个体人性的试验场。日记文体,既平易近人,又铁面无情――它考验着人性的真伪。

微博、微信如果写得像日记了,自然就是日记。但由于字数限制,它们往往难以被写成日记。形式是次要的、表面的,有了日记之实,孙犁写在书皮上的文字,也被看作日记。

孙犁论日记

我的读书范围很狭窄,对日记文体没有什么研究。据我所知,孙犁晚年读了一些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的日记,并作了中肯评论。他读过清代的三大日记,还读过《郭天锡手书日记》、《使西日记》、《汪悔翁乙丙日记》、《三愿堂日记》、《西征日记》、《能静居士日记》、《郭嵩焘日记》等。他说:“看来,小人物的日记,比起大人物的日记,可看的东西就多了。这是因为小人物忌讳少,也想存些史实,传名后世。”孙犁的《书衣文录》里有一则《日记总论》,对日记的性质、作用及其写作,进行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其要点是:

人之喜读日记,主要认为日记是一种可靠的史料,可反映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的风貌。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曾国藩、翁同日记,这是政治家的日记,然研究政治历史的学者,想从他们的日记中,寻觅当时的政治材料,并非如入宝山,美不胜收,却似披沙拣金,十分不易……正因为他们是政治家,所以对于政治问题,才讳莫如深,守口如瓶。日记是私人著述,不易传播,但向来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危险品,一旦遭抄家之厄,要首先上缴。政治家对此尤其敏感。

日记,归根究底,是个人的生活史。话虽如此,一个人既生存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那么他个人的历史,也就必然或多或少反映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某些面貌。

日记各有风格,各有目的。有的记事失实,有的多存恩怨。有人甚至伪造日记,涂改日记,以作自我修饰。另外,日记亦如名人字画,传者不必佳,埋没者或有真正价值。

总之,日记并非读书之要,然藏书家颇以收藏名人精印本为荣。

以上抄录的文字不少,为的是省却读者的翻检之劳。孙犁对日记的论述,显示了切实而又严峻、明辨而又直逼人心的目光,启示着我们对于日记文体,应该抱持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

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是为答问。

上一篇翩跹起舞

下一篇财经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