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都城范例6篇

赵国的都城范文1

1、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用十五座城给赵国,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众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不给吧,又怕秦兵打过来。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到秦国。

2、秦王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

3、蔺相如看出秦王并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他对秦王说:“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4、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快要撞击在柱子上。

5、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便婉言道歉,坚决请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6、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都。

7、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没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因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便派人拿着璧,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8、秦王与大臣们面面相觑,无可奈何。侍从中有人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处治。秦王表示:“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与赵的友好关系。不如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都去。”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将他送回赵都去了。

9、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而不受辱,就任命他为上大夫。

赵国的都城范文2

从文本的事实看,蔺相如“完璧归赵”是重点,而且是他仕途成功的开始。他似乎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但是,仔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令人十分后怕——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我们今日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教材,应该教导学生能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以此为例,在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另类辨别力。这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之一。当前语文界的教者,普遍缺乏这样的实际解读能力,却只会在那些概念上争来争去。

若想在世俗观念统治的背景下显示一点儿反潮流的珍贵辨别力,面对众人说“是”的情况能非其所隐含着的“非”,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方法。作为语文课的教者应该有这种能力,应该培养这种能力。本文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培养学生另类的辨别力所需要的方法就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所谓“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指客观事件已经客观地发生过了,它已经成为事实,但对它进行评判的时候,不要局限在已经发生的事实上,就事论事,而是要认识到任何事件都可以从初始状态走向两种以上的可能的结束状态。为了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世界实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而且应该知道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它的情景会是另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即从与事实相反的角度作假设性想象、判断,看一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因为它们未成为现实而予以排除,从不考虑这些可能的替代项,显然对事情的评判和认识是不会深刻的。列昂·托洛茨基就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假如列宁在1917年被刺身亡,十月革命还会成功吗?”他的回答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不’”,“因为这个个体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一个事件,必须把实际事件放在与之相反的可能性的空间里,建构起一种反事实的情景,恢复事件过去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重新打开已经关闭的事件的另一扇可能性大门,从而想象到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假设性判断,从中汲取已发生事件隐含着的可能的经验教训。一个思考者能对客观事件有这种假设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说明他对事件有深入的辩证理解,显示出思辨洞识的能力。有人明确地说:“当代的认知研究表明:‘智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进行反事实推理,更宽泛地说,是对可能性进行想象。’”甚至说:“电脑计算和设计将会使反事实历史更具吸引力和精确性。”(《新叙事学》,【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第202页、197页)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就很推崇这种辨别力,他说:“这种辨别力还涉及那些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的。”所谓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的”因素,就是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上并没有发生的却可能发生的与事实相反的事件。怀特海继续对此解释说:“譬如,以滑铁卢之战为例。这场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并且以这场失败为基础,建构了我们现实的世界。但是,那些表达了由他的胜利可能会导致的另一种历史路径的抽象观念与那些现实发生的事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这些可能性,甚至在不考虑它们时,也会承认它们的相关性。”(《过程与实在》,【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第337页)这位哲学家显然很重视与客观事件相反的并不存在的可能存在的情景。

方才我们充分讨论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其实从操作实践上讲是很容易的,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它是这样的:“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举个例子说,苏洵在《六国论》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时便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另一种情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就是说,当年韩、魏、楚不向秦国赂地求安,齐人勿附秦国,燕国不靠刺客,赵国不残害良将,众诸侯“并力西问”,显然“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样一种可能的存在,对于韩、魏、楚赂地力亏,最后导致六国相继灭亡不是一种很好的反证批判吗?所以,掌握“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客观已发生的事件是很有益处的。

也许性急的读者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想问,上面讲的这一切怎么能在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和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发生联系呢?

当教者明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我们便可思索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过程中,有什么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其他可能的事件发生,特别是想象一下有没有危及赵国安全、给赵国造成被动的可能事件发生。比如,当秦王按照蔺相如的请求,准确地说,应该是按照赵国的请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廷”,非常隆重地准备接受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给秦王当头浇了一桶冷水,告诉他和氏璧已被暗地送回赵国了。秦王和群臣“相视而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秦王表现得很大度,制止了左右要惩罚蔺相如的举动,“毕礼而归之”。这里就有作“反事实假设思维”的由头了——假如秦王没有克制,而是恼羞成怒,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要寻找发泄怒气的出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显然,学生会想象到下面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成为“完璧归赵”原事件的替代项。

秦王命人将蔺相如囚禁起来,然后遣使入赵,向赵王讨说法。秦使者可以堂堂正正地说秦王如何“斋五日”,如何“设九宾于廷”,诚恳地要与赵国做这笔以城换璧的交易,但蔺相如却如何戏弄秦王,这是赵国对秦国的无礼,要求赵王给予赔偿。

甚至秦王当庭让蔺相如受汤镬之刑,然后再以赵国侮辱秦国为由,兵临邯郸,不赔偿国格受辱精神损失费绝不退兵,要求赵国给个说法。赵王将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诛蔺相如九族,奉璧求和等等。

本来,赵国得了和氏璧,秦国以十五城易璧,在赵国没有将璧给秦国之前是不能断定赵国诈璧的。在秦国“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的情况下,接下来就应该由赵国特使授璧,而后看秦国是否予城。但蔺相如先发制人,暗地“完璧归赵”,他自己都承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这样蔺相如就把秦赵易璧的外交博弈主动权完完全全地奉送给了秦国,授柄于秦,归直于秦。他“完璧归赵”的举动给赵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切皆由秦王做主,他怎样做都有理由,都得体。秦王大度,不与赵计较,如事情本身那样,放掉蔺相如;秦王理性一点儿,扣押蔺相如,遣使入赵,责备赵王,赵王只有赔不是的份儿;秦王火气大一些,兵犯邯郸,责赵国不信,若让秦罢兵,不知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落得这些结果中的哪一项,都是赵国被动,何必派蔺相如赴秦呢?当初婉言拒绝秦之所请,至少还不会伤害秦国。蔺相如作为弱国使者,绝不能主动,诱发强国的不满,“完璧归赵”是轻率、无理、无礼的失败外交。携璧入秦,一看形势不妙,偷偷把璧送回国内,这样的特使谁都能当。作为赵国的易璧特使,他的职责应当是既要保证赵国和氏璧不受损失,赵国尊严不受伤害,同时,还要小心翼翼,不开罪秦国,不驳秦国面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保证“双惠双赢”。秦国本来有诈璧之心,而赵国势弱担心被诈,本来两难的事如果能做成两全的事,这才是蔺相如“智勇双兼”之体现,而非简单的“完璧归赵”。

这时,我们还需要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反思蔺相如一开始在赵王面前请缨赴秦时所犯下的错误。他对赵王说:“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于是,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蔺相如夸下海口,他单车赴秦怎样能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呢?他事前没有任何充分的预案,只是见机行事赌一把而已。冒险主义者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主义者。在这里,我们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与蔺相如当初相反的做法,就会充分认识到他的轻率错误。

赵国的都城范文3

2.秦王见赵国不仅没献出城池,反而与其他诸侯联合对抗自己,十分恼怒,便派王陵率二十万秦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3.赵国上下一心,拼死抵抗,击退了秦兵的一次次进攻,无奈城里粮草短缺,赵王急忙向魏国和楚国求援。

4.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大军前来救援,却因害怕与秦兵交战,只是让他远远地驻扎在一个叫荡阴的地方。

5.魏王又派将军辛垣衍偷偷地潜入了邯郸城里,通过平原君劝说赵王尊奉秦王为帝,这样秦王就会放过赵国。平原君一时拿不定主意。

6.此时,齐人鲁仲连恰好在赵国游历,也被围在了邯郸城。他听说魏将劝说赵国尊奉秦王为帝的消息后,拜见了平原君。

7.鲁仲连见平原君仍在犹豫不决,便提出要见魏将辛垣衍,平原君欣然同意。辛垣衍本不想见,无奈平原君已经引见,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8.鲁仲连见了辛垣衍,一直没有开口。辛垣衍讥讽地说:“现在邯郸城里的人大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先生看起来不像,为何还呆在这座孤城里呢?”

9.鲁仲连答道:“秦国只是一个不讲礼义的野蛮国家,一旦秦王称帝号令天下, 我只会跳进东海自杀了。我是想借将军来帮助赵国。”辛垣衍问:“先生打算怎么帮呢?”

10.鲁仲连说:“你们魏国不曾想到秦王称帝的危害,反而像仆人一般侍奉秦王,魏王最后只会自身难保。”辛垣衍答道:“愿闻其详。”

11.鲁仲连接着说:“以前,鬼侯、鄂侯、文王辅佐残暴的纣王,都没得到好下场。我倒是替你们大王担心了。”辛垣衍听了,面露惧色。

12.鲁仲连又说道:“齐闵王称帝时,想摆出天子的威仪到鲁国去,鲁国人关上城门,不愿接待;经过邹国时,邹人也不让他入境。魏国为万乘之国,臣子们反而比不上邹、鲁的小民啊!”

13.听到这里,辛垣衍连忙起身,冲鲁仲连一拜再拜说:“先生不愧为天下贤士,我再也不敢谈尊秦为帝了。”

14.秦国的围城将领听说辛垣衍被鲁仲连劝服的消息后,退兵五十里。这时,魏国的信陵君夺取了晋鄙的军权,赶来救援赵国。秦王见大势已去,急忙撤回了军队。

赵国的都城范文4

赵惠文王(约前307年—前266年),原名赵何,赵武灵王次子,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不以出身论贵贱,唯才是举真明君

首先,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用人不分高低贵贱,这是他作为贤明君主的突出体现。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有战功,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卿”。蔺相如本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可谓地位卑微,就连后来与之同朝为官的廉颇都鄙视他的出身,而赵惠文王却不计较蔺相如的出身,当他从缪贤的介绍中得知蔺相如是“勇士”、“有智谋”以后,马上召见蔺相如,当即委以重任,“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由于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由于蔺相如智勇双全,跟秦王斗智斗勇,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王有功必赏,“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半部分记述的赵惠文王重用赵奢的故事也能反映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的品格。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因大公无私,英勇善战,赵惠文王就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赵惠文王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堪称一代明君。

善纳忠言不独断,从谏如流为国家

其次,赵惠文王善纳忠言,从谏如流,这是成为一个贤明君主不可或缺的条件。历史上的贤君圣主大都以此闻名,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他听取了邹忌的意见,广纳善言,使齐国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赵惠文王在为秦王要以城换璧而左右为难之际,能眼光向下,虚心采纳宦者令缪贤的建议,召见蔺相如,并接受蔺相如的建议,“宁许以负秦曲”,争取了主动。在渑池会前,赵惠文王“畏秦”,不敢去渑池赴会,廉颇蔺相如进谏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惠文王就接受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意见,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毅然去赴渑池会。当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这一个“许”字,看似轻松,其实重如千钧,他关系到赵王的生死存亡,但他义无反顾,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刻,赵惠文王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国事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一位封建时代的君王能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

冷静分析不盲从,审时度势有主见

赵国的都城范文5

师:当我们把文言文的字句疏通之后,对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看法?

生:我喜欢廉颇,他是一位可爱的将军。当他得知蔺相如顾大局不与自己争高低之后,立即负荆请罪,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师:你说得不错。但还不够全面,尤其是没有看到廉颇的担当精神和谋略。请再看文本,有谁能做补充?

生:赵王赴渑池之会,廉颇送赵王到边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里显示出廉颇有担当精神,有谋略。

师:是的,廉颇提出赵王外出未按时归来时主张立太子为王的预案,这显示了他对赵国的忠诚,不怕引发赵王的不快与怀疑。读书要仔细,否则就看不出这一点来。“渑池之会”这一段文字,一般的教学只会讲蔺相如,忽略廉颇。

好了,廉颇在传中的表现大体就是这些事。下面讨论蔺相如,你们对他有何评价?

生:有眼光、有勇气、顾大局。

师:何以见得?

生:从缪贤的话中可以看出来。当时缪贤犯事打算逃往燕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燕王曾私下里说愿与他交朋友。但蔺相如帮他分析,说这是因为缪贤是赵王身边的红人。如今犯事逃燕,燕王就不会因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而得罪赵国,定会引渡他回赵国,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认罪,请求宽恕,“则幸得脱”。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有智。

师:你说这里体现了蔺相如智,我很赞同。原文说缪贤“以为其人勇士”。由此看来,这句话没有根据,请注意,这是司马迁行文的败笔。好了,继续分析蔺相如有勇气、顾大局。

生:“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蔺相如在秦廷之上以璧有瑕为计从秦王手中骗回宝玉,并怒斥秦王无诚心,要求秦王“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然后暗地送璧回赵国,这里体现了他有智有勇。面对廉颇的羞辱能包容、不计较,这是顾大局,讲团结。

师:同学们的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自《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入教材以来,大家都是这样分析的。正如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所说:“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但是,蔺相如果真如此吗?有没有不同的评价?

(生思考)

师:很显然,同学们过分看重结果了,特别是“完璧归赵”这件事。大家受司马迁的影响太深了。司马迁对蔺相如崇敬有加,在《史记》中赞其“智勇可谓兼之矣”。但是,徐江老师不这样看。这件事充分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蔺相如出使秦国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思维方法,然后一起分析,你们甚至要置身于故事之中,设想一下“如果我是蔺相如应该怎样做”。

二、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为重新分析人物做准备

师:有人说“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我反对这种说法。你们“自主学习”的所得不就是前面我们所讨论的那些认识吗?对人物的分析不能停留在那样的水平上。我们要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为重新分析人物做好准备。老师今天给你们讲的思维方法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什么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呢?我们先从字面含义来理解。先说“反事实”,你们怎样理解?

生:“反事实”,就是与事实相反。

师:是的。某件事客观地发生了,它已经成为事实;“反事实”就是人们没有这样去做,而是按相反的方向去做了。下面我们再谈“假设思维”,你们怎样理解?

生:“假设思维”,就是去想象根本就没有发生的事情,“假如”那样发生了会怎么样。

师:某一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就是“假如记忆能够移植”。就是说,“记忆移植”还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科学幻想性推断,它成为事实会怎么样?

生:这样就能够解决现实中许多问题,实现记忆信息的异体转移。某科学家病危,但他的研究还没有完成,这时科学家就可以让人们把他的记忆移植到别人的头脑里,研究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师:下面把它们结合起来理解,“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给“假设思维”规定了一个条件,或者说一个方向,当我们做“假设”的时候,是按照相反的情况做“假设”,并且以这种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为前提,去思考会发生什么情况。把这一思维方法概括为一个模式,是这样的:“假如……不是……,而是……那么就会……”

我们以《赤壁》为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老天爷不起东风,甚至刮起了西风,火烧战船的计谋可能无法实施。胜利的也许就是曹操,大乔、小乔就会被俘,被关在铜雀台。这是天助周瑜,得“天时”。所以,今天人们对天气变化很关注,它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同学们继续举一个“反事实假设思维”的例子。

三、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质疑“完璧归赵”

师: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情,关键是找到反事实假设思维点。现在大家要把自己的思维集中在“完璧归赵”的过程中,去想象有哪一状况可以不按照事实本身进行,从而发生与此相反的事件。大家要围绕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去思考。比如秦王“斋五日”“设九宾礼于廷”要接受璧的时候,蔺相如却将璧暗地送回赵国。这时,你们说,谁是主导因素?

生:当蔺相如向秦王说明已经趁他“斋五日”的机会把璧送回赵国以后,这时决定事件如何发展的因素是秦王。比如,当时群臣对蔺相如很愤恨,“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是秦王制止了群臣,并且“毕礼而归之”。

师:我们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从这里开始。“反事实”就是反什么呢?

生:反向思考秦王没有那么大度,他两次受蔺相如的耍弄,震怒了。

师:假如当时秦王因两次遭到蔺相如的欺骗,而不再克制自己,而是要报复,那么会怎么样呢?假如你就是震怒的秦王,你会怎么做?

生:把蔺相如关押起来,派使者向赵王讨说法。

师:你再转换一下角色,充当秦国使者,见了赵王你会怎么说?

生:我家大王按照你们的要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廷”,很庄重地准备接受你们的和氏璧,然后再和你们商量交接十五城的问题,但你们的使者却趁此把璧偷偷送回赵国。如果我们不相信你们,把驿馆封锁起来,你们怎么能“完璧归赵”呢?我们相信你们,你们却戏耍我们,当众给我家大王难堪,这件事赵王你说该怎样了断?

师:这位同学既可以当政治家,又可以当外交家。这番说辞很有意思,将秦看成一个很正派又受了伤害的国家。而且把蔺相如“完璧归赵”归因于秦国的诚信,这与赵国的行为形成对比,谴责赵王更有力量。在这种外交攻势之下,哪位同学能为赵王辩解?

生:赵王无法辩解。重复蔺相如在秦廷的那些话吗?什么秦强赵弱,秦国给了赵国城池,赵国肯定给秦国和氏璧。这都无法否定蔺相如戏弄秦王的事实。蔺相如的做法是一种无赖的做法,不是堂堂正正的外交手法。正因如此,他使赵国处于被动局面。

师:刚才我们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想象了秦王震怒之下但有所克制的做法,向赵国进行严正交涉。我们再想象,秦王不那么大度,不那么克制会怎么样呢?谁来替秦王出个厉害的主意?

生:当场把蔺相如放到大油鼎中煮了,然后派大将以赵国无礼于秦为口实发兵邯郸。这时的赵国若要求得安宁,则必须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除了奉璧之外,恐怕还得割城。

四、置身故事之中,再论蔺相如应该怎样做

师:认识人物,不仅要认识他做得不对,而且还要认识他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在“不对”与“对”的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不对”。因此,我们要置身于故事之中,设想“假如我是蔺相如应该怎样当这个特使”。在这样的设想探究中,辨别人物的行为,提高我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我们的生存智慧。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

要讨论这个问题,仍要立足于文本,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为指导,去分析文本中人物另类做法的可能结果,并与事实构成比较。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看看蔺相如请缨赴秦犯了什么错误。

请问蔺相如在出使前是怎样向赵王做保证的?

生:他说:“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师:蔺相如“奉璧往使”,单车而去。一般情况下,到了秦国就是秦王做主了。蔺相如在没去之前凭什么许下这样的承诺呢?“城入赵而璧留秦”这是当然的,无需再议。倘秦使诈,璧入秦而不予城,他凭什么保证“完璧归赵”?有预案吗?

生:他没有预案,而是见机行事,但他成功了呀!一看形势不对,就用计骗了秦王,并且把璧送回国内。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分析了他的冒险主义如何给赵国埋伏下了危机。在临赴秦前,他对赵王说得很清楚,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赵国是“宁许以负秦曲”。也就是说,宁可舍了这块璧,也要让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但是,事实上蔺相如违背了自己开始说的正确原则,在没有授璧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偷偷把璧送回赵国,这就不是“宁许以负秦曲”,而是显示出赵国的不诚不信,从而陷于被动地位。蔺相如太看重这块璧了,没有看到自己这样“完璧归赵”给赵国带来的潜在危机。

这一切都源于蔺相如事前没分析,没预案,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分析,有预案。要打有准备、有把握的外交之仗。既保证赵国的物质利益和国格尊严不受损失,又不会伤害秦国的面子,做到双惠双赢,这才能显示出蔺相如的智勇。蔺相如一开始就应该预设几种解决方案,哪个方案是应该争取的最佳方案。现在你们就想一想这些问题。

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婉拒秦国之请,难道他秦国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东西就开战吗?

生:我想到两种:秦国以十五城易璧,或者以十五城诈璧。

生:我也想到两种:赵国能说服秦王愿罢易璧之议,或者以其他的物品易璧。只要赵国有面子,有安宁,吃点儿亏也是可以的,不一定坚持要十五城。

师:第一种办法很好,但秦强赵弱,赵国不愿驳秦国面子,一开始赵王为易璧事发愁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排除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于赵十分划算,但于秦不划算,虽然秦主动提出,其实不易实现。第三种方案,如果赵国真的以为能实现第二种方案,抱着玉璧西入秦,就有可能被骗。璧入秦,而不予赵城。为防止这一点是不能“奉璧往使”的。第四种方案,用充足的理由说服秦王停止这个交易,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这是互利的。第五种方案,也是不错的。有句俗话说“好东西怕人想”。因此,若有合适的机会把和氏璧处理掉,也就省心了。留那个中看不中用的奢侈品不如换点实用的,还免惹秦国不高兴。

综上,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标就是游说秦王主动罢以城易璧之议,或者以他物做交易。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呢?让我们一起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来想象一番。第一步反事实假设思维点就是“奉璧往使”,怎样反事实?

生: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

师:假如蔺相如不是“奉璧往使”,而是空手单车西入秦,那么会怎么样呢?

生:假如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那么就不存在“完璧”归赵与不归赵的风险,不但避免秦国以城诈璧,而且也避免了原事实中两次伤害秦王尊严的问题。

师:第二步反事实假设思维点就是向赵王许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反事实怎么反?

生:既然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就根本不想城入不入赵、璧留不留秦的事。

师:这个反事实假设思维是这样的——假如蔺相如巧说秦王罢以城易璧的念头,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说明以城易璧乃至以城诈璧的负面效应,这样做会怎样?

生:那就要看这种游说是否真的能打动秦王。显然,这种游说话语我们还说不好。

师:那你们大家就都是秦王,我就是蔺相如,这些话应该这样说:“璧乃一物件尔,而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居所也。以十五城易璧,则陷大王于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为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这番话,排除了什么做法,肯定了什么做法?

生:直接排除了以城易璧的做法,很有道理。而且又主动委婉地打消了秦王可能以城诈璧的想法。很得体,没有冒犯秦王的尊严。

师:假如蔺相如能够超脱以城易璧的思维框架,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讲清弊端,就有可能促使秦王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

生:但是,秦王确实很想得到这块璧,他坚持自己的主张怎么办呢?

师:所以,临行前要想好各种情况,要有预案啊!蔺相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么说:“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怨,赵之民有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于群臣孰计议之。”你们看,假如这样回答的话怎么样?

生:很得体。交换价值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条件,让利秦王,自己也得实利,更重要的是也有面子。这比以城易璧更有操作性。秦王自然也无其他话来要挟。

师:赵国提出以谷易璧,这是预备方案,进一步考验秦国的诚意,也给秦王台阶下,他既可换,亦可不换。从原事件来看,秦王在两次遭欺骗的情况下,尚且大度地“毕礼而归之”,而上述说辞诚惶诚恐之情昭然可见,焉能刁难蔺相如乎?如此不卑不亢,真诚无诈,怎能不打动秦王呢?从而让秦王决定要么罢易璧之议,要么以谷易璧。这比“完璧归赵”的风险小多了。原来蔺相如之所以成功,没有别的解释,天助他。在当时,就是秦王一念之间的大度占了上风。这实属侥幸。但真正的智勇是我们今天所做的反事实假设行动。前后两种对立的做法,即“奉璧往使”与“空手单车西入秦”都是正确的吗?在这个事件的处理思维中,两个对立的做法,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就是我们假设的。

课后作文:

赵国的都城范文6

关键词:长平之战;地名文化;饮食文化

高平,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浣城泫氏,高平始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初属韩,次属赵,秦赵长平之战后为秦所据,秦以其地置高都县,属上党郡。”[1]公元前262年,秦赵在长平拉开战争序幕,最后以“赵卒四十余万皆坑之”[2],秦亦死亡过半而结束,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时光飞逝,历史的战争仍然沉甸甸的压在人们的心头。丹河两岸,赵将廉颇,赵括以及秦将白起成为了这里的著名人物,两千多年以来,名声不衰,如沉郁而凝重的泪滴一般,凝结成一个个经年不化的琥珀,已经成为高平著名的文化标志。

首先 ,对高平地名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与参战双方进行整理,可以得出以下地名与秦、赵双方有着很深的联系。

(一)与赵军相关的地名由来与遗存

公元前262年,赵国老将廉颇率领四十五万大军,进驻长平,“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3]赵括代廉颇为将后,主动出击。秦军面对鲁莽轻敌的对手,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最后把赵国士卒全部坑杀。赵国的老百姓,为了吊念坑杀的将士,就用地名的方式记载他们的活动痕迹。据考证,以下地名的由来都与赵军有着密切关系。

企甲院,原名弃甲苑。赵军被秦军围困于此筑城固守,后来被秦军打败,丢盔弃甲,故名弃甲苑,后演变为企甲院。县志记载“弃甲院在县北垫头、王庄等地,赵降军弃甲处,农人掘地多见髑髅人骨及铜制戈头、箭头,盖赵军所弃也”[4]。唐代,诗人李贺《高平箭头歌》诗云:“漆灰谷末丹水砂,凄凄古血生铜花。”[5]现在读起来仍然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杀气。

谷口村,是当年坑杀赵卒的秦坑,最早称为杀谷,后改为省冤谷。长平之战末期,白起为了免除后患,趁夜把降军全部活埋在谷内,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里叫做杀谷,意为杀人之谷。唐代,又称为省冤谷,据高平县志记载,“省冤谷白起坑赵军处,在长平驿以南,旧名杀谷。唐志明皇幸潞更名,金皇统元年,邑令王庭直有省冤谷掩骼记,城西北十五里有地曰杀谷,乃秦将白起坑赵卒之所。”[6]高平县志坑赵卒考也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面皆山,惟前有一路可通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括自出搏战,为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7]村子是历史的缩影,而谷口村正是长平之战的见证和长平之战留下的一个标本。

(二)与秦军相关的地名由来与遗存

公元前260年,由于廉颇的坚壁固守,秦军无法取胜,于是暗中命白起为将,并用反间计,围困赵国士兵四十六天后,把赵卒全部坑杀,秦军撤出长平。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国将士,顿时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当地百姓也采用地名的方式来记录秦军在长平的活动,表达他们的愤恨。经考证,以下的地名都与秦军有关。

空仓岭,亦称为老马岭。县志记载:“空仓山,县西南四十五里。秦白起诡运米仓于此,以绐赵括旧建巡检司城。”[8]同时当地还流传着一句民谣“大粮山,廉颇虚库诈兵;老马岭,王空仓闹笑”。

康营村,此前一直叫做强营。因长平之战时是秦军的指挥所而得名,但强营的来历却有多种说法。一说长平之战初秦国大将王曾攻打这里,由于守军顽强抵抗,秦兵无法攻下,从国内调来强营的兵马才攻克,王就把这里叫做了强营。另一种说法则是长平之战中期,白起把自己的强营驻扎在这里,因为其后面就是秦兵的粮草重地,空仓岭和饮马河。但这两种说法都不确切,赵国人民对秦军的愤恨不可能让秦国人给自己的城池起一个名字,这对赵国人来说是一个耻辱。而且在村东面的街道上有一个古老的阁门,它的正面有一方青石匾,上书“古光狼城”四字,县志记载:“光狼城在县西三十里,秦白起伐赵,取代光狼城。括地志光狼故城在泽州高平县,今名强营村。”[9]《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也载有:“后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10]可见“光狼城”才是康营村最早的名字。

白起地,又名白西地。据当地百姓讲,长平之战时,这里是秦军的练兵场。他们在此操练军队,演练阵法。白起即将离开安贞堡时,将一部分俘虏全部坑杀在这个地方,所以后人就把这里叫做白起地。由于乡音的缘故,当地村民简称为“白西地”。

其次,对高平饮食文化的影响。

长平之战不仅给高平留下了美丽的地名传说。高平的饮食文化也受到深刻的影响。最著名的莫过于烧豆腐了。

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传统美食,从先秦时期就已存在。据传,其由来与“长平之战”有关。食烧豆腐源于当地群众对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抗杀赵兵的痛恨。把白豆腐当作白起烧烤后食之。其做法是先将做好的豆腐切成厚一寸,然后做成两寸见方的小块,用旺火烧至焦黄色,然后放入开水中熬煮,煮软后取出,在豆腐块上涂抹上蒜泥、韭花等调味品与豆腐渣拌成的蘸料,就可以入口了。而将豆腐切成小块,火烤水煮,寓意将白起千刀万剐,烤熟煮烂,而蘸料中的豆腐渣则象征着白起的脑浆,因而烧豆腐也称“白起肉”风味独特,乃全国仅有,可见,烧豆腐包含着浓厚的战争文化色彩。

最后,对高平文化精神的影响。

200多年的战国史似乎就是为了长平之战而书的,刀光剑影已然暗淡鼓角挣鸣已经远去,但长平之战却透过埋藏在地方的剑戟,透过香气袭人的烧豆腐,透过悲愤激烈的高平话,透过刺穿喉咙的烈酒,渗透进了高平人的血脉当中。

高平人是压抑的,长平一役“死者过半,国内空”,这种压抑转化成了高平人似颠若狂的性格特点,半真半假,肆虐非虐。言谈举止有些许夸张成分。说话办事颇有几分戏剧的色彩。同时高平人具有强烈的侠客精神。“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东汉大将陈龟;治理黄河,拯救黎民于洪水之中的元代水利专家贾鲁;宗代抗金名将岳飞的上司,大将王彦;清代重臣毕振姬,祁贡;还有商户遍布大江南北的晋商代表庄者赵家等等,都是侠气逼人。侠者,忍者也!高平人是压抑的。长平一战,家家出殡,户户发丧,集悲愤与恐惧于一身的情愫千百年来如影随形。所以,高平人的侠客精神中又多了些悲壮。

结语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雄阔、最惨烈的一页,它永远地逝去了。而它遗留下来的痕迹却以各种方式涌动着战争场面的蛛丝马迹和先人流淌的血脉情感。与之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有的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一直流传至今。有的因为各种原因,多次变换。但无论怎么,所承载的历史情怀和文化内涵早已在这里根深蒂固,为高平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一层浓厚的人文底蕴。(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3]高平县志编纂委员会.高平县志[M].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8.388.

[2]张箭.战国长平之战赵降卒被秦坑杀数新探[J].齐鲁学刊.2006(7):45.

[4][6][8][9](清)傅德宜.戴纯纂修.地方志集成─乾隆高平县志[M].凤凰出版社.1999:66.65.62.53.

[5]贺新辉.历代名人咏晋诗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