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的诗句范例6篇

冬雪的诗句

冬雪的诗句范文1

情趣:江南冬景之爱。“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意思是说,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词是情理的纬线;经线端正了纬线才织得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词才会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先来看作者所写的这段文字:“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作者拿北国的“夏夜”比江南的“冬景”,抒发了对明朗的情调的喜爱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之色彩”,就是作者寄托于景物中的情感。由作者构想的“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就是本文“明朗”的情感基调的见证。因此,郁达夫心目中的江南冬天晴暖温和可爱,优美闲适,和煦温润。如“午后冬郊图”,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着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等,色彩亮丽,蕴含生气;“乡村冬郊图”,长桥、杂树、乌篷船、细雨、灯晕,淡雅朦胧;还有,“江南雪景图”,围炉对酒、月映梅花、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给人高雅、宁静的情调。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无不寄托了作者“一片冰心在玉壶”――对家乡的爱之情结。

意趣:江南冬景之美。读本文感受之切,就是江南冬景充满诗的意境。这种诗的意境,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是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实写。且看:“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描写“晨霜”之“白”,所用之喻,对比强烈,白霜旨趣,可感可见;再如描写晨曦初照,鸟雀和鸣,地气升腾,余烟袅袅;尤其是描写人们冬阳晒背、谈笑风生的情景,让读者共同消受着江南的冬景所带给人们的如诗如画的意境和乐趣。一是文中对江南冬景的虚写。体现在行文上为引用古典诗歌,巧借诗句意境表达江南冬景。譬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雪景美丽,酒香怡人;生活悠闲,友情深厚。又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更静,有家倍温暖;“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通过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再如,作者还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句,如果说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政治的远见,那么,郁达夫的纯美之处在于说明“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冬景的自然美。所以作者自豪地说,“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这是读者感受到的作者在自然景物面前体现出的精神世界。

理趣:江南冬景之思。作者在本文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从文中两例可见理趣所在。其一,江南冬景的“迷人”。迷人,隐含在“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上。唐代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据载,李涉曾过九江遇盗,问“何人”?曰:“李博士也。”其豪酉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诗足矣。”原诗中的“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江南皖口小村井栏砂;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就连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的“绿林豪客”也“久闻诗名”而玩起高雅,尊重诗人。这里暗含的理趣可解读为:诗意的典型环境能够濡染人,改变人。所以,作者评介“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其二,以梅花素艳的风韵,寄寓高远的境界。文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诗句,出自齐己《早梅》。全诗的意境为: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蓄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冬雪的诗句范文2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诗意的语言,并感受其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2、体会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可爱、明朗、迷人等特点,感受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

3、明确文中所运用的对比、白描、避实就虚等写作手法,能说出其作用、好处,并加以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作者在写江南的冬景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好处所在。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

提问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菩萨蛮》韦庄 《忆江南》白居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日出江花红胜火,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春来江水绿如蓝。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能不忆江南?

开篇引入两首古人描绘江南春色的词,从而引入江南这一如诗如画,千古文人都为之陶醉的地方,那么江南的春天如此迷人,那其他季节又是怎么的风味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二、作者介绍

书下注释,可简单介绍一下其散文的特点,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浏览全文,理清思路,并思考一个问题,文章中除了写江南的冬景,还写到了哪些地方的冬景?

明确: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德国的冬天。(江南的秋天则可在讲课文时一带而过)

四、研读文本,掌握文章对比的写作特点

1、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其他地方的冬景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

2、明确:对比

3、请同学浏览文章1、2两小节,试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活动两方面来比较南北冬天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暖、可爱。

文章第三小节,由老师一带而过,这里简单和江南的秋天有一个小对比,学生能找出江南冬天的明朗这一特点,即可。

4、4、5两小节,主要是讲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着重写了江南冬季的植物,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提问:江南冬季的植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试着用书中的语句来说说看。

明确:芦花至冬而不败,红叶有三个月以上的生命,野草是野火烧不尽,寒风吹不倒下……

总结出江南冬景的富含生气这一特色。

5、第6段可作为对比探讨环节的结束,略微点下“恩惠”、“清福”、“德国的冬天也和我们江南的差不多”等,感受到作者的那种自豪、幸福、满足以及对江南冬景的由衷喜爱。

五、研读文本,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与意境

1、请一位同学朗诵文章的第7段,大家概括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最好能概括成一幅图景)

明确:微雨寒村图

2、从这一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它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细得同粉似的白雨,乌篷船,落日夕阳,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恬淡幽静,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展现了江南冬景悠闲、迷人的特点。

作者在这里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联想到岳阳楼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相同也。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虽是在写,实似在画。

那我们便再怀着平和的语调,舒缓的语气,齐声读一下本段,再次感受一下这幅微雨寒村图的美妙。

3、欣赏完了江南的微雨寒村图,我们再来看看江南的雪景。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下第8小节。大家思考一下,本段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引用古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写作手法。

赏析这八句诗,可以问问同学们,这几句诗是作者随便选的吗?他们的顺序能够调换吗?大家思考一下,这几句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雪景的?

时间顺序:日暮――入夜――夜深人静――第二天早晨

雪势顺序:欲雪――微雪――大雪――雪停

可见作者虽然以诗代文,但是行文的思路,顺序可谓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诗选得巧妙,安排得更为巧妙。

可以再点下引用诗句来表情达意的好处,江南的雪景给人的感觉是喜悦,悠闲,宁静……

六、结合背景,体悟情感

冬雪的诗句范文3

形容冬天的诗句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

5、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6、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7、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0、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1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17、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8、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19、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咏梅》

20、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2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6、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2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2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9、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30、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31、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32、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3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3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35、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3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39、冬天冬天过去了叶君健作品《冬天狂想曲》欣赏

40、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41、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4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4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44、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45、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4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4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4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50、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5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5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5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54、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5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形容冬天的成语

1、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2、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3、白雪茫茫: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白雪茫茫就是雪很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形容冬天雪下的很大。

4、朔风凛冽:相当于寒风凛冽。形容冬天寒风刺骨,非常寒冷。

5、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6、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7、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8、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9、林寒涧肃:寒:寒冷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0、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11、冰封雪盖: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12、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3、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14、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15、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16、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7、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18、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9、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20、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21、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22、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23、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24、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25、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2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7、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28、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29、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30、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31、冰天雪窖:形容极为寒冷。

32、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33、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34、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

35、粉妆玉砌:用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冬雪的诗句范文4

我想,唐诗里如果没有关于雪的诗。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没有,唐诗的百花园里就会少了一种花,它是雪花。雪花虽非植物的花,却有各种植物的的花所不具备的白艳、凄丽、冷峻和深刻本性的壮阔和深邃。唐诗里如果没有飘着雪花,就会少了一份美丽。

我这样想的时候,是在1964年的一个冬日。那天,我在甘肃河西走廊黑河边上一座破败的旧宅的断墙上坐着,读一本纸页发黄的《全唐诗》。下了几天的雪停了。南边的祁连山。北边的合黎山,中间的平原,都被白雪覆盖,倒淌的黑河在白雪中全无了踪影。明长城像一匹白色马,不知要奔向东还是奔向西。大太阳照着,天地一片大光明。我像读1000年前的唐诗一样,读1964年冬天的雪。读诗如同读雪,诗和雪同读。这时读唐诗,怎能不读唐诗中关于雪的诗呢?我这一次又被随手翻到的关于雪的三首诗感动了。

一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此时正在唐代武判官归京的路上的一段。但我这个后来者是见不到这位戌边之人了。却见过诗中的风景。虽是虚拟的春风,但片片真实的雪花中。每片都映现着中国历史中最繁荣强大时期大唐的雄伟气象。和唐代人民报效祖国、守疆扩土的精神理想。雪和人一样悲壮苍凉。我看见唐人东归的行列从历史深处走到我面前。这行列中的文人也和战士一样。精神强壮,人格尊严。不像现今一些知识分子那样懦弱无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我也是从东方过来的,正不知何时才能踏雪归去。

一首是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路”风景,正是我此身所在之地。唐代诗人强烈的乐观人生在黄云白日北风吹燕的雪中。安慰着我孤寂的天下无人能识的诗情,接受不久就来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炼火,也能在很久的日后,启发我写一首以《别董大》为参照系的描述。一个被通缉的边疆流亡者的诗。

一首是东方虬的《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这是江南风景了;也是唐人胸襟,不仅恢宏,而且细腻,只能在思想自由的盛世存在。我只能冥想,何时再到江南雪中,辨识梅树上哪朵是真梅,哪朵是雪花?

那时我想到,由于有了唐诗,唐代的雪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头的雪花;“雨雪纷纷连大漠”。恐怕雪花有六瓣,也和唐诗有关。唐诗关于雪的诗。是六瓣雪花的一瓣。唐诗和唐朝的雪花,还没有什么空气和精神污染。

那时以后,44个冬天的大西北的雪花在我眼前飘过,我还是像读诗一样读雪。读了44个冬天的大西北的雪。由于空气的污染和环境的损伤,我眼前的雪花越来越变形了,有些稀薄了,有些衰弱了。有些失色了。

前数年,我接到地处北国的黑龙江诗人沈学印的若干诗集。我想。一个常年生活在多雪地带的诗人的诗集中。必定会有关于雪的诗。如果真的没有,那该是很奇怪的。

果然,我在沈学印的诗集中,找到了关于雪的若干首诗。其中的10首,给了我雪的美丽。雪的灵动。雪的翱翔,雪的感悟。

沈学印诗中的雪。有着历史的纯净,似乎是由唐代的天空而生成,飘过了1000来年,又毫无损伤地落到诗人的身上。读沈学印的关于雪的诗,最好和唐诗中关于雪的诗联接起来读,这样则会由冷净之美变成炽烈之情,别有一番由历史到当下的大意味,大意境。

《吻雪》,飘洒着天然妙成的童趣。诗人用一颗完全的童心来迎接拥抱雪。在雪中,诗人自己变成了一个孩子。并且把雪也变成了一个孩子。两片雪花,两个孩子;其实是两片纯真。两片诗意,在进行最亲密的接触。“最后一场雪落在脸上/很快地溶化了/她舞着光洁的小手/轻轻拍打我/在我的额头间呓语。”――这是雪对诗人的抚慰。“迎着落雪的方向/我掬起了一片/捧在手里淌成了透明的梦/吮吸流向心头的涓涓细水/我把孩子般的笑脸贴在了/雪的肌肤上。”――这是诗人对雪的真实回应。“春天来了/我也该寻找来路回家”。双方在爱的交流中有了共同的方向,向着春天进发。沈学印的诗笔。在这里挖掘出了自然和生命深处的原始性灵,给雪以人性,让人返回童贞。雪和人都做出了孩子的古朴动作,象征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赖。彼此融洽,共生共存。

《飘雪》,以其强大的比喻力量,使无声的雪片,有了声音,有了轰响,有了穿透的力量。雪仍然是一个可爱的孩童,“舞着洁白的小手/拍打纷纷的电键/唱出声声信息/发来片片报件”。而人却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受惠者:“我捧起了一片两片/给山里寄去一个初绿欲来的春天。”雪落有声――拍打键盘;片片雪花――电码行行。这种新颖而贴切的比喻,在中国诗歌中是首次出现的,而其姿态,却是妩媚悠然,摇曳生姿的。

《雪的馈赠》。像崇敬大自然无限力量的虔诚信徒一样,表达了对雪的感恩。也是对“瑞雪兆丰年”的中华农谚做出的最美丽的解读。诗句像祷语。“开花的棉田”。“小鸟的翅膀”。是具有宗教象征的符号。“一个缠绵剔透的季节”堆砌起来以后,“一枚枚白色的蝴蝶结挂在来时的路口,”这又是现实世界的人间语言了。天上人间,幽邈灵动。

《暖冬》。由雪的两幅画面构成。一幅是市井的风俗画:“今冬的雪下的大而且勤/路都被镀上一层脑白金”。鸟儿觅食和檐滴春韵都是常见的,但把雪不寻常地比喻成“脑白金”,却是雪的美学价值陡增。一幅是建筑工地的繁忙景象:“今年的建筑工地格外地攀升/雪都下了好几个时辰”,这也是常见的,但“脚手架上的人却嫌阳光离得太近/要不打着花伞的你怎么给冬天发来了短信”。又猛然使画面飞离沉重的尘世,幻作成光明绚丽的仙境。诗人对暖冬之雪,情景互生。先写一会。宕开一层,又有新见,极现生活繁华乐观的一面。

《融雪》,是给正在融化消亡的雪所作的一首挽歌。对必然不永之物的留恋,本是诗人性情。“季节的尽头已悄然改变了颜色/苍白的天国淡化哀伤的离愁”。诗人把雪放在春天的祭坛上。凄美的诗语如舒缓低回的哀乐。旋律渐变后是明丽的祝辞:“天穹下渐暖的晓日微拂初醒的绿柳。”死亡诞育生命,安魂的余音袅袅。离情虽也缱绻,但格词是健朗的。

《走出冬至》。这一天的雪景很不寻常。雪花不再轻盈,颜色有些灰暗。因为这一天是2 4节气中的冬至,是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冬天走到了极点,此后便是最寒冷的“三九”。虽然诗人有些误解,并不是“冬至,冬天真的轻盈而至”,但诗中冬至的沉重阴冷的氛围却也弥漫而至:季节“把我扔在长夜飘雪的路口”。而更有“漫天的雪絮扬花在我的心口”,诗人已是像季节的弃儿一样在大雪中迷茫若失。雪花隐蔽了漫天欢喜的一面,露出了压抑悲凉的另一面。但诗人最后给这最长暗夜的“夜梦”开出了一副有效的解药:在“忧郁的 天空被春雨打湿”的时刻,有“另一片洁白如絮的梨花/翘首地迎候”。这副解药就是真实的梨花。放在诗境的两端,互相映照。由暗而明。足见诗人自我慰籍的乐观天性,亦是诗人遣情人物的功力。

《寒意》。勾勒了商品社会混乱无序的雪景。雪变得沉重,不再洁白,成了“干涩的脚步走过十字路口”后,被行色匆匆追求物欲的行人所踏过的商业步行街的脏雪。“雪地里有人拖着长长的影子/在冬天的额头叫卖红薯地瓜”;“雪后的人们都变得一片咳嗽”;广告牌挡住人们“困倦眼帘”的视线,嗓眼沙哑发干,已不是往昔雪后天地通亮,空气清新,人们心情舒畅的景象。这首诗或许是现代史诗第一首揭露商品玷污白雪。实质是商品玷污社会的诗作。冬天额头上的叫卖声和雪后的一片咳嗽,是失去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的标识性声音,说出寒意并非来自白雪。诗人的慧眼,不只是看到白雪之美,更看到了白雪下面简直就是白雪上面的社会之丑。且寄语警人,令人过目不忘。

《初雪,冬夜的心情》,把一样晶莹纯洁的白雪和爱情关联在一起了,一个人在“第一场雪下的纷纷扬扬中”思念流浪在外的恋人。“愿我虔诚的诗行/化作一枚吉祥如意的雪花/幸福地飘落在你的身旁。”白雪纷纷。天地连绵。远近交接;以雪传情,是可以到达恋人心中的。诗人所选传情之物极为妥当。是写成好诗的大意境,但失之诗语拖沓。意象不甚鲜明。

《雪中。柳枝笑了》,一棵雪中柳树的逼真素描。柳树被大雪“压弯了柳枝/垂向这边,那边/一半含玉/一半露干/然而,它笑了。热泪含着珍珠在闪,在闪。”因为“是太阳出来了/射出满天的红光和金线,银线!”这是一首很讨人喜欢的小诗。隐蔽的意象转折中,让人分明看到在遥远的小兴安岭上,一棵柳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由于身上的白雪融化而轻松起来,好像笑了,流出了喜泪。春天逼近中。太阳下融雪的一棵柳树,形象已被人记住,且神韵天然。

《春音伴着春雪来了》,以春音为春雪的背景音乐,使雪有了声音。春音配合着春雪的多样性,是多音部的;冰雪融化的声音。植物抽芽萌动的声音。归雁长空鸣叫的声音,在“雪影、雪晴、雪霁、雪光”的时序和“雪谷、雪野、雪原、雪涛”的空域中,一起欢乐鸣响。于是“枝干透着淡青/枝头绽放花苞,”春天唱响春音在春雪中前进。此诗精于用字(但亦有个别字不甚稳妥)。突出声音刻划,音响情趣韵度飘扬,使人在雪的声响中赏雪,别有情趣。

沈学印以诗写雪,是在年年岁岁有雪的日子,对雪观之思之感之,人在雪中,心中有雪,心与景会,而欣欣然写出的。他从第一场雪写到最后一场雪,从冬至写到融雪。从城市的雪写到农村的雪,从冬雪写到春雪。几乎在每首诗中。都从雪中看到春天。表达生命循环回复之情,他的雪不只是和冬天。而大多是和春天相伴的。他写雪中的人物、雪中的爱情、雪中的脚手架、雪中的广告牌和叫卖者、雪中倔强的树,等等,他写尽了北国的雪。把他这10首关于雪的诗排列起来,就是一幅银白色的绘画长卷。这极像现代派立体综合主义的画作。把遍布天地间的雪花进行美学分割。再把最美者或最具象征者缝接组合成诗。而诗人写雪,实际写的是有雪引发的人的感情。和在白雪中黑白分明更彰显了社会。在诗歌的雪中。诗人像一个孩子拍着双手迎向雪花,一派欢喜,对生活充满希望;又像一个哲人。在雪中思考着白雪掩盖不住的社会丑陋;也是一个在雪中净化了的恋人。雪花是他永飘不坠的情思;又是一个雪地里的鼓乐手。在雪中奏响了激情的迎春曲。

多雪的俄罗斯的诗人是善于写雪的。如普希金、阿赫玛托娃,晚近的叶甫图申科等等。当我再读着沈学印关于雪的诗的时候。不能不想到他们,想到了他们创造的雪的美丽形象――这些异国情韵的雪的形象。同时,我也想到了鲁迅散文诗中雪的美丽形象。他的南国的雪,北国的雪――这是祖国的雪的形象,是我们最强大的古代祖国唐帝国唐代诗人的雪的形象的现代版。当代诗人沈学印也创造了自己的当下的雪的美丽形象,有着异国和祖国的雪的天姿气韵。雪是易逝的,雪的美也是短暂的。但正如弗洛伊德在《论非永恒性》一文中所断言:“美的短暂性会提高美的价值,非永恒性的价值是时间的珍品。”一代一代的诗人的写雪的诗。就是时间的珍品。雪在诗中获得了自己的永恒性。

沈学印另外一些写雪的诗,如《雪悟》、《冬天》、《冬季》、《冰雪》等等。却都像是勉为其难,激情不足之作。在艺术表现上,显得语言粗疏,以概念词语代替直性真情,缺少天然浑成的情趣。再如《雪山》,其实像是一首歌词,作为诗看,则是浅显直露了。

我读沈学印关于雪中的诗,并发生上面的感想。是2008年1月在兰州的雪中。我重到生活数10年的兰州,原因之一是想再看一看雪。雪是看到了。由于兰州空气严重污染。看到的是小雪。而此时。大半个中国。中国的南方,下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雪。2月5日。我俯瞰着南中国无边无际的白雪,向深圳运动。这场大暴雪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大尴尬。我构想了一首诗《2008年1月中国大雪之一》,“大雪压断了高速公路/大雪压断了高压电线/大雪压断了人的神经/蓝口罩封住了人的嘴/黑口罩封住了人的嘴//大雪趴在人的假眼皮里面/大雪趴在人的假睫毛里面//人们害怕看见唐诗里的雪/人们害怕看见宋词里的雪//全中国没有堆起一个雪人”。中国人民是最有忍耐精神的民族。擅长吃苦,肯适应,也能奋斗,终于打退了雪灾。我又构思了一首诗《2008年1月中国大雪之二》:“衡山雪花大如天//大雪下得全社会一片白/自得人眼睛雪亮雪亮/看清了生活并不想雪那样轻柔//北方有雪现在南方也有了雪/东西南北中全国一片白/消灭了悬殊消灭了差别//中国的雪雪白雪白/中国的血血红血红/雪由严寒来雪向温热去//太阳出来了/雪回到春天过春天/人回到春节过春节//中国流出了黄河长江两条喜泪”。

由我的这两首关于雪的诗,我又一次想到了沈学印那首关于雪的诗《寒意》,他给我的“寒意”是很深刻的,我在彻骨的寒意中想到那个有名的诗句:“雪后人们都变得一片咳嗽”。这个诗句和俄罗斯文学那个有名的句子――在冬雪中“严寒而通红的鼻子”,同样具有表征温暖全无的痛苦的经典意义。沈学印的这首《寒意》,我特别要指出。具有普世性和普时性,具有极其锐利的穿透力,穿透白雪,穿透白雪下面的土地,最终穿透白雪下面土地上面的社会。《寒意》既便作为描述2008年1月中国雪灾的诗,也是很适时适事的。《寒意》像谶语,又像预言。为什么“雪后人们变得一片咳嗽”?想一想就明白了。

生活在下雪地方的人是有福的。生活在不下雪的地方、但肯读关于雪的诗的人也是有福的。中国的雪在今后无尽的冬天还将继续落下,中国的诗人们还将继续写关于雪的诗。沈学印也将会继续写雪的诗。我也会的。

中国今后的雪是什么样子?

冬雪的诗句范文5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绝:无,没有。

②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③径:小路。

④踪:踪迹。

⑤灭:消失,没有了。

【译文】

山山岭岭都见不到飞鸟的踪影,条条道路看不见行人的足迹。只在一叶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感受】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今山东永济县人)。他曾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期间写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内心十分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幽僻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更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天地间没有人烟鸟迹,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根据诗的内容,你是不是能很容易画出这样一幅画: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周围的群山都披上了厚厚的白色大衣,广阔的大地铺着厚厚的白色绒毯,广阔平静的江面上有一只小船,上面坐着一位身披金黄色蓑衣、头戴金黄色斗笠的渔翁,在这漫天风雪中独自垂钓。这是不是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呢?

雪是自然界的精灵,孩子们热爱它,成年人也同样喜欢它。古代的诗人也同样青睐于它,像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吴均的“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诗句,是人们喜爱的咏雪佳句,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冬雪的诗句范文6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鉴赏: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漫天皆白,遍地银装,所有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就仿佛是一夜春风至,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一般。这满树压枝的雪花正如绽放的梨花一般,让人仿佛置身温暖的江南,顿觉春意盎然。诗人巧妙地将南方春景比作北国冬景,以花喻雪,既将边境的壮丽景色描绘出,又表现出诗人不以为苦,反将塞外的雪景写得如此美好,展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后人常用此句形容雪花之美。

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出处:宋·卢梅坡《雪梅》。

鉴赏:只有梅花,而没有雪来陪衬的话,就感觉不出一丝神韵,只有雪没有诗来吟咏的话,那只不过是个俗人。作者一方面吟咏梅雪的争艳,一方面描写自己的赏雪作诗的高雅意兴。

3、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出处:唐·韩愈《春雪》。

鉴赏:白雪因为嫌春天来得太迟,所以穿庭过树,纷纷而至,仿佛要充当春天的花朵一般。诗句描写春雪纷飞的景色。诗人本意是想说春*来得太晚,但却不从正面领起,反而以拟人手法,写白雪嫌春晚而装点春景,读者的感受就由此而得到改变,就不因春*晚而不悦了。诗人用欲擒故纵的手法编织诗句,使作品充满奇幻诡谲的气氛,迷人之极。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处: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鉴赏】五月的天山,积雪覆盖。这里虽没有凌空飘舞的雪花,却充满了逼人的寒气。诗句言浅意深,举一反三。仲夏五月尚且奇寒,其余三时,当然可想而知了。“无花”一语双关,明写无雪花,也暗寓无鲜花开放,塞外荒僻自在不言中。

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出处:唐·李白《北风行》。

上一篇桑央嘉措

下一篇合肥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