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治理范例6篇

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治理范文1

关键词:盐碱地;综合治理;

玉米丰产方;建设技术

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肥、水利用率,创建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环境,使耕地质量稳中有升,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2010年,山西省怀仁县对600.00hm2盐碱地实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建成玉米丰产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项目区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涉及怀仁县马辛庄乡的鲁沟、小盐坊、小村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325.27hm2,其中盐碱地2067.13hm2(其中重度盐碱地636.67hm2,中度盐碱地872.67hm2,轻度盐碱地534.00hm2,盐碱荒滩涂23.80hm2),水浇地面积166.67hm2,现有机井5眼,农机230台辆,功率6100马力,种植业年总纯收入800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3400元;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西甜瓜等。2007-2009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0.21万hm2,平均产量约300kg/667m2;西甜瓜266.67hm2,平均产量约1200kg/667m2,农业年总产值8000万-9000万元/667m2。

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位浅,地下水矿化度高;排灌设施年久失修,排灌不畅,耕层可溶性盐分含量或碱化度超过限量,土壤理化性状差,板结严重,透水通气性能差,淋溶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综合生产能力差。

2.主要技术规程

2.1工程措施

2.1.1水源工程 1)机井。项目区地势北高南低,工程计划新打15眼水井,利用旧井5眼,作为灌溉水源,发展管灌266.67hm2。井深85-125m,井孔直径500mm,井管采用大丝扣砼管,直径为300mm,实管长66m,花管长34m,沉淀管长5m,采用缠丝过滤器,开孔率为15%,井孔垂直度小于2°,机井出水量为35-50t/h。2)井房。新建井房15座,砖混结构,开间3m,深3m,单间建筑面积9.0m2,动土方12m3,M5混合砂浆砌砖墙9m3,屋顶采用铁皮角钢三角架,白灰砂浆抹内墙,顶18.0m2,角钢铁皮门1扇(面积1.6m2)。项目区新打井15眼,原有机井5眼,以单井单日出水量600m3计算,20眼井日可供水量12000m3,需水量按毛灌水量50m3/667m2,灌水允许延续时间12.5d(以玉米为例),可控制纯井灌溉面积266.67hm2。

2.1.2田间道路 建设生产路9000m,采用河卵石路面,路厚20cm,路宽4m。

2.1.3田间防护林网 沿生产路两边栽植5cm松树、杨树、柳树,株距2m,共9000株。

2.2农艺措施

采取农艺、耕作、化学等综合配套措施,主要通过配套农机具来实现。

2.2.1秸秆还田 项目区虽有较丰富的光、热、水及秸秆资源,但近年来农民施用化肥多,而农家肥少,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严重影响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为此通过配套秸秆还田机对项目区600.00hm2盐碱地实施秸秆直接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0-20个百分点。

2.2.2加厚耕作层 由于多年未进行深耕深松,使项目区耕作层逐年变薄,一般为15cm,土壤保蓄水能力降低,供肥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综合生产能力。为此,通过配套深耕犁对项目区盐碱地实施加厚耕作层作业,使耕层厚度达到25cm。项目区配套深耕犁9台。

2.2.3沟垄覆膜种植 购置开沟覆膜播种机9台,每台控制面积66.67hm2,利用盐分上行规律,沟底种植玉米,减轻盐碱危害。

2.2.4测土配方施肥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收益,项目实施当年春季每66.67hm2取13个土样,共取117个土样进行有机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化验,并根据测土数据,进行施肥和化肥深施。

为减少水肥流失,需进行化肥深施。化肥深施一般在播种前12-15.0d完成,项目需配备化肥深施10台。

2.2.5化学改良措施 因项目区盐分主要是硫酸盐一氯化物型盐碱地,施用硫酸亚铁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盐碱危害,50cm/667m2,春季撒施均匀和农家肥一起耕翻入土。

3.主要技术示范面积及其效果

3.1怀仁县盐碱地综合治理玉米丰产方项目 主要技术示范面积600.00hm2,其中发展灌溉面积266.67hm2(鲁沟村);项目区600.00hm2盐碱地全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机深耕、沟垄覆膜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其中鲁沟村333.33hm2、小盐坊村200.00hm2和小村66.67hm2。施用硫酸亚铁400.00hm2,其中鲁沟村266.67hm2、小盐坊村133.33hm2。

3.2主要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工程、农艺等综合治理措施,0.06万hm2盐碱地综合治理玉米丰产示范田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工程田增产粮食60kg/667m2,粮食作物节本增效120元/667m2,项目区总增产粮食可过54万kg,增收节支140万元。2)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2%,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0%,降水利用率提高10%,使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提高了一个等级,为项目区今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项目的实施进一步缓解了怀仁县农业发展和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满足区域生态建设的需要。有效控制了土壤次生盐渍化,促进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使土壤自净能力和作物抗逆能力显著增强。

4.主要技术效果计算方法

667m2增产量=示范区667m2产量-对照667m2产量,增产幅度=667m2产量/对照667m2产量×100%,667m2增产值=粮食单价×667m2增产量。

5.主要问题

由于农民对盐碱地传统的粗放经营和肥源不足,使综合配套技术不能完全按照规定技术方案实施,农家肥施用量少,由于肥料涨价,磷肥施用量不足,大多数农民忽略钾肥的施用,各种肥料配合不够合理,不能够很好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发挥综合肥效,使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一定制约。

盐碱地治理范文2

吉林省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会展大街1108号。公司专门研制水田土壤防渗保水剂和防蒸发剂等农业节水产品。并经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水田土壤防渗保水剂”。经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湖北荆门市农业局和双辽市水稻研究所长达三年的时间,对上千亩不同土质,不同使用量进行测试,已得出节水30%-50%的可喜成果。这是农业节水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自主创新完成的农业节水重大项目。经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该产品为节水、节能、节肥、增温、增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确定为吉林省科技产品。同时相继开发了旱田保水剂、树苗保水剂、防蒸发升温剂、稻田防蒸发升温剂、盐碱地改良剂、生态性生物农药――植物生命酵素等产品。

公司组织专家又攻克了用硼泥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项目,它是利用生产硼砂产生的硼泥,再利用回收的二氧化碳生产碱式碳酸镁,该项目是矿产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的重大专项,该项目不仅拥有发明专利,而且已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该项目的落实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十年来,结合开发水田土壤防渗保水剂研究中重度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办法攻克世界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项目也已申请了专利,用四年多的时间在PH值10左右的重度盐碱地上进行了改良综合实验。探索出中重度盐碱地改良的方法,生产的盐碱地改良剂为中重度盐碱地改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总结前人的盐碱地改良材料和方法中发现盐碱地改良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和材料,必须搞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方法。综合治理的办法综合起来就是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水利改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我公司开发研制的盐碱地改良剂作用机理是在盐碱地表层淡化(耕作层)隔层防碱理论指导下,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改良办法,综合治理中重度盐碱地的集成技术。是一种经济型、实用型、环保型产品。是一种集化学成盐、中和反应,离子交换、吸附脱附、钝化固定以及防返碱、破乳沉淀等物理化学功能为一体的HZ-苏打盐渍良剂。

2007年在紧邻双辽市东明村与双辽市水稻研究所在轻度盐碱地PH值8.3用鸡粪发酵的稻秆、稻根有机肥为主改良盐碱地,搞生态农业试验三公顷,做到当年改良当年收获,每公顷18000斤的好收成。

盐碱地治理范文3

关键词:盐碱化,引黄灌区,脱硫副产物,“上农下渔”模式

 

盐碱化是指在灌区内水浇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据专家介绍,土壤的盐碱化是由于强烈的蒸发积盐在地表形成的盐碱土。具体到银北灌区,大致有两方面因素导致土地盐碱化。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据介绍,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宁夏遥感院和农发办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最新的遥感信息资料和先进的GIS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实地调查采样手段相结合,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引黄灌区661.6万亩耕地中,非盐碱化耕地为43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6.46%;盐碱化耕地221.9万亩,占33.54%,包括轻盐碱化耕地140.9万亩(占灌区总耕地的21.30%)、中盐碱化耕地51.3万亩(占7.75%)、重盐碱化耕地29.7万亩(占4.49%)。另外,盐碱荒地面积达83.5万亩。从总体情况看,包括引黄灌区耕地在内土壤盐碱化总体减轻,但局部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有所加重,仍有200多万亩盐碱化耕地有待进一步改造治理(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

1土壤盐碱化成因

从盐碱化演化过程看,自然因素是发生盐碱化的基础,人为因素是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条件,而人为因素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在开发利用盐碱地过程中,如何将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就成为重要问题。

灌区土壤盐碱化并不是灌溉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加上人为措施不当所造成的。在雨量少、蒸发强、径流不畅等条件下,土壤本来就存在盐碱化的威胁,如果在这类地区引水灌溉或蓄水防旱的措施不当,特别是大水漫灌,有灌无排,蓄而不泄或排水、退水系统不配套、不健全,灌溉渗漏水大量补给地下水,破坏了灌区地下水量的平衡,使地下水位急剧升高,导致盐碱向表土迅速积累,造成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宁夏银北灌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不足1m,在强蒸发作用下,盐分累积于土壤表层,土地经常受到荒漠化和盐碱化的威胁,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发展盐碱地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出路。

2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整体得到控制、局部加重的新情况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水资源利用不当、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的。若不加大治理力度,引黄灌区部分高产稳产田有向中低产田演化的趋势,这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我区的粮食安全。盐碱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更会影响灌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虽然全灌区土壤盐碱化面积下降,土壤含盐量降低,但仍是影响土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改造中低产田、防治土壤盐碱化仍是灌区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脱硫副产物改良盐碱地的应用研究

利用脱硫副产物治理土地盐碱化,以废治废,意义重大,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室内外研究,主要有:1999年清华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针对内蒙古土默川近20万hm2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在试验室研究的基础上,2000年在5亩碱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入800kg脱硫副产物后,其玉米出苗、成苗率比不施脱硫副产物的土地高39.1%,达到58.2%,株高平均高出20cm,达到155.5cm,产量达209.8kg/667m2,而不施脱硫副产物的土地玉米产量仅67.5 kg/667m2。2001年进一步在40亩土地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施用烟气脱硫副产物的土地,每亩草玉米(奶牛饲料)的产量比不施用脱硫副产物的土地高5~8倍,即达3200kg/667m2~5900kg667m2。同时有报道脱硫副产物可以改造沙漠化土壤(甚至沙漠)。

大田试验最终表明,盐碱荒滩经脱硫副产物改良后作物(油葵)能正常生长,而且生育期内降低了土壤表层的pH值和盐分,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肥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因天气情况油葵受灾,且错过最佳生长季节,从而生物量略低,效果也不太显著,有待今后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2.2 “上农下渔”模式研究

“上农下渔”模式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利用工程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采用灌排分开、抬高地面、大水压盐碱的方法,即先用淡水将台田盐分灌洗到池塘和排碱沟,再将池中盐碱水抽到排碱沟排出后在池中蓄足淡水,控制底层返盐和重新利用池塘肥水浇灌台田,能有效地降低耕层盐分和区域盐分,提高台田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治理盐碱。该模式通过池塘丰蓄枯供,形成池塘和台田之间水利循环的良性互动,能有效地解决种养用水与黄河来水不确定性矛盾,是融种养、蓄水为一体的盐碱地立体改良新模式。

“上农下渔”模式最初产生于山东东营农村,由于土地碱化和淡水资源匮乏,旱、涝、盐碱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村民们在苦苦探索中蓦然发现,村旁碱地里一条渠沿上庄稼长的好,土不碱。人们从这里得到启示:过去孤立治碱治涝,没有抓住降伏荒碱的“牛鼻子”,水往低处流,盐碱也往洼处走,盐碱是爬不到高处的。于是村民综合多种因素,集农业开发、淡水养殖、蓄水及发展“三高”农业于一体,挖池成塘,筑台为田,台上农牧、塘中养鱼。下池上田的开发给他们带来了惊奇的收获,昔日的不毛之地竟成了“聚宝盆”,1996年他们一鼓作气开发了2050亩荒碱地,“上农下渔”式农业开发模式初具雏形。

“上农下渔”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把此项目在全市推广,并进一步科学确定开发模式,实行排灌水系统分设,保证水产养殖的高产、台田的高效、台田压碱能力的提高,且坚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开发、统一承包、统一组织验收的“五统一”,在全市大面积开发。到1998年9月,全市“上农下渔”开发已达6万亩,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大片的盐碱地被开发利用,连片的鱼塘、成方的台田,汇成了一道“池中水肥鱼跃,台上林茂粮丰,平田稻花飘香”的田园风景。

3盐碱地改良技术发展趋势

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一直以来,宁夏土壤盐碱化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步更新,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引黄灌区土壤盐碱化的分布、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不断发生变化。鉴于以上原因,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盐碱化与可持续农业及生态环境作用的影响;盐碱化地区灌排管理与劣质水的利用;土壤盐碱化的评估与测量技术;盐碱化水盐动态及溶质运移;植物耐盐性及耐盐耐旱作物品种的应用;盐碱土的开发利用及改良技术;盐碱化形成、演变及地球化学作用;盐碱化与荒漠化的演替规律与防治技术等。重点宜放在解决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对盐碱地改良及干旱区灌溉农业防止土壤盐碱化过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4本文研究意义

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治理对于遏制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盐碱地资源在银北灌区土地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合理利用与否已经成为该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而土地盐碱化治理和预防对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食物安全性,以及达到人与盐碱的和谐共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盐碱地治理范文4

【关键词】盐碱绿地;绿化施工技术;科学养护;土地改良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越来越关注,社会群众对盐碱绿地绿化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关注,盐碱地一直都是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一块心病,盐碱地不仅对植物的生长损害很大,而且对土地发展,土地肥力再生长都是很大损失,另一方面,盐碱地的之前的任其发展也造成了盐碱地扩散程度大,所以,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我们对盐碱绿地绿化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1 施工前对盐碱绿地的准备

首先,要对进行绿化施工技术的设施设备要准备齐全,其中所要用到的所有的化学用品或防护品都要有完备的储备,以便在使用到的时候或突然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派上用场。其次,要派专门人员在盐碱地进行周密的勘察,使盐碱绿地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反馈,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使绿化技术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对绿化的技术探究。

2 改良土地,改善盐碱

盐碱地的根本是土地的盐碱化严重,也就是说,由于土地的盐分超过了土地本该含有的碱化含量,从而造成土地的种植能力,土地的防护能力,土地的微含量超标引起的生长能力都有一定的减低甚至消失,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绿化技术措施是对盐碱绿地的改良,只有先对土地的改良,才能基本先解决土地盐碱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2.1物理改良土地:物理改良就是通过人工手段对土地的直接物理性质改变从而得到盐碱绿地绿化的改善。其方法有在雨季来临之前,疏松土壤来获得土壤透气性的提高,疏松方法包括对土地进行翻耕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晒垡来增加土地表层的水分吸收度;合理灌溉淡水来控制土壤中的盐分微含量,也就是在自然降水和水库灌水的情况下,人为的控制咸水的摄入和淡水的排出,一方面是通过挖沟、梁、河道等方式在降水时及时把咸水排出,另一方面是适当的蓄存淡水,在盐分不受控制时再通过放出蓄水来综合土地的盐碱性,从而达到绿化的效果。

2.2化学方法改良土地: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从而得到最迅速的改良结果。其方法有施加化学肥料来调节盐碱绿地的化学性质,例如加酸性元素来综合盐碱地的碱性,增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来补充其他含量的元素使土地的微量元素多样化来改善土地盐碱化;也可以通过对土壤的有机质的增加来改善土地,使有机质肥料能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酸来中和盐分,达到改善土壤的作用。

2.3 生物改良:生物改良就是改变土壤内部的结构来达到改良的结果,其方法主要是种植耐盐或聚盐以及分泌盐的植物,紫惠槐、蚕豆角等,首先是种植后,砍伐后深埋其中,然后在绿化之后来套种达到完全遮土覆盖来压制盐分,从而达到最终的改良土壤,同时也能成功的为树木生长做出贡献。

3 绿化工程措施

对盐碱绿地绿化施工中,必须要结合工程措施来来保证盐碱绿地的科学合理的发展,采取科学的选择花木树种来保证盐碱绿地的绿化的发展。各种方法取决于各自的盐碱地绿化情况的特殊性和不同的条件。

3.1通过地形来合理种选择苗木,在盐碱地较严重的低洼处,要盐碱绿地绿化可以建设较高的花坛和数池,通过客土回填来提高土面,盐碱绿地绿化的关键环节就是回填可土,客土回填就是先把一块面积与周围隔离出来,然后边填边用机械向里推,同时必须用石块压紧隔离带,防止隔离带滑落,最后实现回填客土。从中可以看出其只是适合面积小的盐碱绿地,在面积较大的绿化施工中要注意微地形的差异,在凹处种植耐盐植物,在凸处种植并不十分耐盐的植物,这样可以保证既有生态效益又有景观效果。

3.2 加强地下管网来达到虑水排盐: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保证排水顺畅,并能够及时把大规模的盐分排出,这是搞好盐碱绿地的关键措施。

3.3适时种树,适时移接:盐碱绿地一般生长在风沙较大,干旱较严重的地区,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在盐碱绿地绿化技术施工时要考虑到该地的气候因素。绿化树木一定要适应该地的水分少,盐碱多的情况,所以要种植耐水和耐盐的植物,包括有白杨树、沟树、紫薇、月季、沙棘、法桐等,盐碱是有季节变化的,会有返盐季节,即春季是返盐最高的季节,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所以春季不适合种植树木花草来抑制盐碱,秋季是最好的时节,因为冬季容易土壤封冻,盐分也比春季低,所以秋季种植来年发芽生长能够有效抑制盐分的蒸发。

4 科学养护管理

只有对盐碱绿地绿化把科学的方法作为后盾,再通过对盐碱绿地合理养护,恰当的管理,就能够实现盐碱绿地的高度绿化,并且绿化施工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其方法有对绿地科学的灌溉,根据“大水压碱,小水逗碱”和“浇大水、浇足水、浇透水”的法则来进行科学灌溉,也就是说根本就是要大量的灌溉淡水,当然也要注意排水;另一个方法就是对病虫害有效的进行防治,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治早治小”的原则,决不能认为小病不是病从而放任自由发展而导致不可收拾的地步,同时也不能过分的用剧毒农药和强烈刺激性的农药,应该要通提高树木本身的抗病虫能力。在防治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治措施的安全性和对环境或者生态的危害性要降低到最低。

总结

本文通过对盐碱绿地绿化施工技术的准备措施,施工技术中的方法措施,施工技术后的防护措施方面对如何对盐碱绿地绿化进行有效的改善提出了多项措施,其中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盐碱绿地绿化问题,还有些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在治理盐碱绿地绿化的同时还能够解决其他问题是这些措施的附加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盐碱绿地绿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严峻的生态问题,只有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绿化方法,使盐碱绿地绿化施工后不仅为生态环境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兵、刘新颖;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工艺;现代园艺;2011(15)

[2]王风召;滨海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生产一线

[3]王连吉;沿海盐碱地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施工技术措施探讨;绿色科技2012(02)

盐碱地治理范文5

后来你湖水干涸、草木凋亡,抬望眼无尽荒凉,难觅生命痕迹;

今天你方田万亩,麦吐穗、棉开花、草生树长、鹤鸣鸭飞,满眼盎然生机!

实践产生科学,科学整理土地,造出的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奇迹。

“卤泊滩,卤泊滩,一年四季白泛泛。有女不嫁卤泊滩,男儿有志快出滩。”“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长盐蓬草,不长棉和粮。”几句直白的民谣,道出卤泊滩这片贫瘠荒凉土地上生存的农民世世代代的艰辛。

卤泊滩在哪里?在陕西省富平县和蒲城县交界处。当年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著名的渭华起义就是从富平、蒲城等地发起。穷人闹革命是为了过好日子,革命成功了,如果不能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好日子还是难以如愿。卤泊滩总面积12.24万亩,70%是盐碱地,根据1986年土地详查的数据,其中有2.37万亩未利用地,3万亩间歇种植,4.34万亩低产田。土地大面积的荒凉制造了难以摆脱的贫穷,像一块巨石压在当地人民头上,多少年了,多少代人不断努力,仍难以去除。

然而,2008年7月,记者来到富平境内的卤泊滩上,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尽是方方正正的标准大田,田边的蓄水沟高高的芦苇边,随处可见悠然垂钓的当地村民;棉田生得煞是整齐,到田里拨开看,每株少说坐桃二三十个。虽然我们摇头说不信,正在林网的棉田里劳作的一位河南农民还是不无艳羡地说,他对面那块别人承包地里的小麦已亩产千斤,棉花可亩产五六百斤。路边碰见滩北边下王村73岁的老人王景璋,他没有承包种地,也没有事做,就是骑自行车到滩里来逛,“看风景!”他指着芦苇丛说,“前些年这样的草都不长,解放后熬盐熬到六零年,几十年了寸草不生啊。就这几年好了,闲的时候就来这边走走,只是看看心里也痛快啊!”记者问老人知道盐碱地怎么变成现在这副模样?老人爽快地笑了,说:“怎么不知道?我念过书,识字,地头那大牌子(指土地整理工程标示牌)写得清楚着呢。这工程可不小,可效益挺大挺好啊!”旁边一个小男孩挽着刚打来的一篮草,好奇地看着我们。老人告诉记者,村民发现这滩上长的草居然可以喂羊喂牛了,也是这几年的事儿。顺着老人的指点看去,果然蓄水沟里的芦苇等植物有很多被齐整整割去的痕迹。

是谁?使出他怎样的翻云覆雨手,能让盐碱地短短数年间化作良田?

按传统治碱方法应该排出去的水,为什么竟然留在了田边?

这种不排水反而蓄水的治理方法难道不怕土壤返碱吗?

谁这么大胆又这么聪明,发明了这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还能大量节省工程造价的治理方法?

面对记者的一连串疑问,十年前破土动工向这片盐碱地要耕地、要生命的拓荒者、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的同志们,笑呵呵很得意,却都不好意思多说。然而,事实可以说话――作为我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耕地占补平衡异地开发的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卤泊滩沉甸甸的麦穗、一望无际的棉田、田边水沟里嬉戏的各种水鸟、路边逐年长大的小树、田里忙碌的土地承包者、水边怡然悠然垂钓的农民、到处转悠看风景的老人和孩子……这些春夏秋冬四季生命的更换轮替和热热闹闹来来往往的人群,都在无声地向我们证明:卤泊滩,已经彻底告别了那曾经延续数百年的荒凉和死寂,变成了生机盎然的乐园!

怎么做到的?

人与盐:恩恩怨怨千百年

卤泊滩的前身是卤阳湖,烟波浩渺,很长时间内是八百里秦川唯一的内陆湖。渔盐航运,杨柳渡头,当时不仅富庶,且多有诗情画意。盐,曾几何时也是当地人的财富。旧志载:“唐大历十年,东池生瑞盐。”可见卤阳湖产盐的历史已有千余年之久。到明末,卤阳湖慢慢死去,瑟缩成滩,露出白花花的湖底,空余“板桥渡”这样引人遐思的地名。明清时,当地群众就用卤水煮盐,名曰“锅巴盐。”八年抗战时期,山西的盐运不到陕西,卤泊滩出产的盐曾一度畅销省内,并有力地支持了陕北的抗日军事行动。解放后不久,“锅巴盐”终因盐质差而停产。今天,滩上未经治理的地方仍能看到不少当初熬盐遗留的小盐包。

卤泊滩的土壤化学类型是氯化物硫酸盐,滩上盛产芒硝。土壤长期以来由中度盐土和重度盐化潮土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对未整理土壤的检测数据显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0.70%,全含盐量平均为0.774%,PH值平均为9.33。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成槽型封闭式洼地,洼地南源和渭河三级阶地相接。洼地内开阔平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这里属大陆性干旱气候,1991年到2000年观测资料表明,10年间年平均降雨量472.97毫米,7月到9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9%。全年蒸发量在1000到1300毫米,是降雨量的二到三倍。

如此积重难返的盐碱地,其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卤阳湖在中更新世时属于三门湖的一部分,渭河形成时,卤阳湖分离出来,并渐渐堆积了一层厚重的湖积。而后,湖水时有时无,蒸发浓缩形成咸水湖,沉积层成为含盐地层,而今潜伏在卤泊滩60至100米的土层内,土壤易溶盐达1%~2%,是滩上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而封闭的洼地地形、蒸发强烈的大陆性干旱气候,以及不够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都助长了地面盐分的累积。虽然这片土地数以万亩计,在中国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度很让人眼亮,但高度盐碱化的土壤常常连“广种薄收”都谈不上!卤泊滩啊卤泊滩,你就是一大根鸡肋:种你吧,你比撒下的种子多收不了几粒粮食,不种你吧,眼看着你大片大片地闲荒着,而农民没有多少地种、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卤泊滩,你是当地民众心头的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卤阳劳教所最先对富平境内的卤泊滩进行过小面积的整理开发,人工开挖排碱沟,种植的抗碱作物甜菜收成尚可,帮助附近农民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后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灌溉制度,已经开发的地块大面积盐碱上泛,因无法耕种又撂荒了。

1974年,蒲城县政府组织群众修建排水治碱工程,修排水干沟两条,支沟和分支沟16条,毛沟298条,干沟由蒲、富县界开始,由西向东横穿滩区,最终排入洛河。但资金不足,设计标准偏低,排水沟比降不够,淤积日渐严重,若干年后工程整体瘫痪。

1979年,陕西省科委组织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渭南地区洛惠渠管理局等单位成立“渭南地区蒲城县卤泊滩盐碱地改良综合治理中心”,历时六年改良卤泊滩的盐碱地1.2万亩,治理区内几个农业村亩产翻了几番,生产面貌大变样。该中心六年的实验研究取得10项科研成果,于1986年9月通过陕西省科委的鉴定。鉴定结论殷切希望这项工作“进一步制定综合治理开发规划,扩大实施范围,提高治理

效果,不断改变卤泊滩的面貌”。然而这一希望落空了,此后20年间鲜有新举措,那1.2万亩新造耕地也日益次生盐碱化,遇到阴雨连绵的丰水年返碱尤其严重。

当过于丰富的盐分不再能为人类提炼生命必需品和财富时,它的唯一作用就是杀死意欲从土地中生长出的生命!土地是人生存之根本,是生命的营养基地,不生长生命的土地是人、尤其是农民所不能容忍的。人必然要向土地探索生命生长的方法,与盐碱进行持久的战斗。千百年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不认输!

改革开放二十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演进,人地矛盾突显,我国耕地面积锐减。1996年6月,“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战略目标”在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上被提了出来。次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即中发11号文),明确要求各地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1998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被写入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这样一个大时代,从未利用地里要耕地的渴求格外迫切。

翻看我国每年的“全国土地日”口号,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那四个字:“保护耕地!”保持足够数量的耕地,对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更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已经被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了的。

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五十五条说:“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随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应立足于现有耕地的保护和改造”,“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集中连片治理,力争平原地区大部分耕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如此,市场经济中的土地整理,既是现实需要,又有了制度上的保证,一片广阔天地展现在有志从事土地整理事业的人们面前。

不排反蓄,跳出盐碱治理旧框框

1999年初,一个寒冷而平凡的日子,却留下了温暖的记忆。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副总经理韩霁昌陪同原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局长谭道发,赴国土资源部汇报工作,在谈到公司发展战略时,时任副部长的李元对谭道发说:新的《土地管理法》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纳入了法制轨道,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你们公司可以将主营业务转变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上来。这一番话让韩霁昌茅塞顿开,公司前景与时代呼声的对接,让他激动不已。

同年4月,陕西省土地局在西安召开地市土地管理局长会议,部署实施新的《土地管理法》,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增加有效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应积极探索耕地开发整理新的管理形式和组织形式,开展耕地开发产业模式试点。此次会议后,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公司先后踏勘六处现场,走访咨询专家、领导五十多人,经过反复分析、论证和比较,决定在富平卤泊滩和大荔县沙苑开发造田,先后完成了两地开发造田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图。其中卤泊滩计划开发总面积8700亩,分三期实施,一期开发2700亩,二期3000亩,三期3000亩,预计最终实现新增耕地约6600亩。

经陕西省土地局批准,自1999年6月,该公司开始对卤泊滩盐碱地进行大规模的治理。起初,公司委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所作的施工设计,依循的是西北内陆盐碱地治理的惯例,强调冲洗排水,工程重点在于打通项目区到洛河约30多公里的排碱渠。工程按规划应先修路通电,然后确保排碱渠道畅通,再配套井、灌溉渠道和林网等设施。标准田块面积不超过60亩,南北长400米,东西长100米。共需开挖布设大小沟渠55条,占地300多亩,构成农田蓄水沟网。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陕西省领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视察和指导,对卤泊滩造田开发工程予以充分肯定:1999年6月18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安华出席了开工仪式,视察了施工现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1999年12月19日,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贾湘在原省土地管理局局长谭道发陪同下视察了卤泊滩新开发土地的种植情况;2000年3月15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在省政府副秘书长薛汉军、原省土地管理局局长谭道发等人陪同下考察了施工现场;2000年4月25日,时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视察了渭北找水项目卤泊滩深水井工程。

领导重视,是因为这是新生事物,也因为这种土地性质在我国很典型,搞好了意义重大。但是改造盐碱地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没有任何可以遮荫的植物,人白天在太阳底下一晒一天无处躲避;因为水里含盐碱成分太高而无法饮用,吃一口水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因为那地方群众都穷,施工队晚上只能住在简易工棚里……一句话:很辛苦。对于这些从西安城里来到这荒郊野滩的公司职员来说,如果没有理想精神,很难熬。加上那时候道路不好、汽车又少,来回跑一趟不容易。九年前,记者在开工之初就曾经到工地上采访,结束时已经天黑,公司陪同的成生权急着要去接运来的生活用的淡水,和记者告别后,他孤独的身影在苍茫的夜色笼罩下急匆匆走向工棚,那情景多年后记者想起来仍然心里感动。

截止2001年6月,一、二期工程共开发盐碱荒地3822.4亩,新增高标准水浇地3095.3亩,交通用地187.1亩,包括灌溉渠、蓄水池和排碱沟在内的水域面积328.6亩,其他用地(含防护林用地)212亩。渠、路、林、沟、田勾连一体,工程技术面做得干净漂亮,至少“看起来很美”。

然而,面对他们初步整理出来的土地,地产开发服务公司的决策者们心里却是百味杂陈。传统的治碱思路一贯认为,盐碱地治理工程的成败与否,就在于水能否排出去。排、灌、平、肥的系列工程措施,核心在“排”。原设计通往洛河的排水渠达数十公里,工程量大,工期长,后续资金已无法保证,排不出去的盐碱水在田间沟渠里徘徊荡漾。北京有人来看了,说:你们不把水排出去,就彻底失败了!本地也有人“痛定思痛”发狠说:全国那么多专家都改造不了,你们就能?以后陕西造地再也不要搞盐碱地治理了!

怎么办?

正在众人因为眼看排水系统无望而陷入苦闷时,作为生态区受到保护的红碱淖在韩霁昌的脑海里划过一

道闪电。从小在水利局大院里长大的他,对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和敏感,他的思路猛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为什么要将水排掉?谁说碱水不是资源?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农民在不得已的时候还得用碱水来保苗,饮鸩止渴。”他回忆当时的思路,向记者解释说:“盐碱水也是宝贵的资源。可究竟怎么利用,当时对我来说也是混沌不明,只是想放在这里也没有坏处,不影响作物生长,一旦返碱,就用水压。这里是二黄灌区的退水地,包括明水和潜水,明水是浇不完的水通过渠道退到这里,潜水是通过地下渗透排到这里,潜水比明水多得多。基于这样一种状况,我想到把潜水变为明水,这样使水体积变小。这里蒸发量大,刚开始,排碱渠里几乎没水,后来水随地形走。现在一挖就有水,明水总体上在增多。当时我的想法还不成熟,只是认定水从土中分离后对作物没有恶化作用,相反还有涵养作用。那水虽然浇不成地。可以养野生鱼,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经济效益,可有水的地方就湿润啊!能使咱这半干旱地区湿润,就有功!”

经过反复研究、咨询、讨论,公司取消了原设计中排水系统的建设,其中包括占地200亩的高位调节水池,及与之配套的截留排水沟、浆砌石护面水坝等原计划用于排水的工程设施,并取消了提水排碱向东的关键措施,增加根据20年一遇洪涝标准在治理区最东部规划出面积约200亩的淹没区。

“我想通了,”韩霁昌回忆说,“这么多水搁在那里,原设计想挖个湖,造一个生态景观,我想,生态景观虽好,但是改造不了土地,我们的目标是造地,造出高产稳产的耕地。而且我认定,把水搁田间的沟里比搁池子里更有好处。”

就这样,“水土分布共处、以蓄为主,自我修复”的盐碱土地整理及生态恢复新模式,在实践的磕磕绊绊中,以一种介乎自然选择和人为决策之间的临界状态降临到卤泊滩。

韩霁昌做决策时“胆大包天”,但内心总是忐忑:毕竟,这关系到几千亩田地的未来,关系到造地工程的成败,蓄在田边的水会不会是悬在卤泊滩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水里的盐碱分子能那么老实呆着不动吗?会不会刚整理好的土地能耕种几年,几年后再返碱,将一切打回原型?

看不到结局,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

当年年底,卤泊滩盐厂来人找韩霁昌,带来好消息:棉花长得不错,地块以每亩40元到80元的价格承包出去了。要知道,原来五块钱一亩都没人要啊。

第二年,富平县国土局领导来西安,告诉他卤泊滩周边农民都开始受益了。收入增加了。

2003年,他的副手成生权带来消息:土地承包价涨到了每亩120元。

带着微微的喜悦和仍然担心的复杂心情,此时已是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的韩霁昌做了一个保守的决定:对大荔盐池洼的盐碱地进行开发试验,这次他选用获得过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抽洛河泥水淤地压碱的办法,对盐池洼最西端(相对最高处)的土地进行了700余亩地的治理。2004年也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亩产籽棉400斤左右),但到了2006年,只有不到200亩土地仍能耕种,200多亩耕地完全返碱,还有200多亩土地大部分返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难道说,盐碱地就必须三年淤一次才能保证耕种吗?

2006年,几个人都传来消息:卤泊滩土地每亩承包价涨到了180元至200元,还包不上。要托熟人、走后门。成生权等人给他带回了在卤泊滩拍摄的录像。

成功了?!再试试。2007年,在王登记厅长领导的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新一届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在大荔县盐池洼将过去的办法彻底,按照卤泊滩造地的实践经验又造了4000多亩地,台田与蓄水渠共处,蓄水渠旁的台田里,庄稼长势非常好,蓄水渠里盐碱水没有对庄稼造成任何坏的影响。又成功了!

当面对这纵横有序的沟渠里的盐碱水,盐碱水旁边的高质量的耕地,耕地里的农作物,以及其他能叫上名或根本叫不上名的许许多多野生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新卤泊滩,记者心里是多么欣喜啊!2001年6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验收时,土壤PH值由9.33下降到8.29,而今天,经过几年小系统内的自我循环调整,土壤PH值普遍稳定在8以下。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韩霁昌心里对盐碱水和耕地共生的模糊观念也随之逐渐明朗起来:只要将盐碱水和土壤分离开来,按照一定的格局共处,不仅不会对作物产生不良作用,还会涵养水分改善环境。

后来,韩霁昌将这个观点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核心,进行了大量的水盐分子运移规律的实验。“我认为,水与土的布局达到某种平衡时,土地增值,宜于人居、耕作。依水而居从古至今就是人类的理想状态。卤泊滩的实践证明,盐碱水和土壤本身是不矛盾的。矛盾的地方是互相渗溶变成了不可利用的盐碱地。水土分离时相安无事,水涵养环境,生长芦苇杂草,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土壤成为可利用的耕地,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封闭的地形原是卤泊滩盐碱地的重要成因之一,通向洛水的路断了念想之后,水排不走,怎样控制地下水位而不产生次生盐碱化?盐随水走,治盐的关键还在治水,安排好水并不一定要排走水。卤泊滩的成功,就在于科学地认识自然规律,灵活运用了自然规律。

系统自我调节,和谐由科学而生

“水到这里就是尽头了。”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张宏凯、罗林涛等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绵延的蓄水沟在这里形成一片不大的水面。土地整理后新的封闭小环境怎样阻止或者延缓盐分的累积,让盐分含量不升反降?任何一个第一次踏上卤泊滩的人都会像西安理工大学的解建仓教授一样有此一问。蓄水沟里芦苇等耐碱植物和吸碱野生鱼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解教授说,此外,治理后盐分分布趋于均匀和二黄退水也可能是起到作用的因素。

而工程自身,通过控制单元田块间蓄水沟系的明水水位,可以调控田块土壤内的地下水位,实现盐分在土壤一水体一植物内部及界面的迁移转化,达到给耕作土壤排碱的目的。比如,在丰水年,顺应地势、靠台田高差调节蓄水沟网的水位,把多余的水通过蓄水支沟运送到下游;如遭遇洪水,则牺牲下游预留的200多亩耕地,将其临时转为淹没区,形成明水水面,待洪水退去,淹没区存水通过蒸发和整个蓄水沟渠的调节,又可逐步转换为可利用地,从而实现水土资源的动态转换与相对平衡。

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措施在卤泊滩也发挥了综合效应:

高包起盐,平地抑盐。对治理区的大范围平整,改变了原先的高部位局部水循环方向,消除了盐分富集的部分地形条件。

林木的蒸腾作用,也可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土壤返盐,促进土壤脱

盐。增大林木覆盖率,可有效减少农田蒸发,增大空气温度,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公司在在治理区植树约20余万株,林木覆盖率达11.64%。

此外,深耕晒垡和大水淋盐,仍然是新垦盐碱荒地改良的必经之路。不过,在卤泊滩的小系统内,新开发耕地只需两到三次大水漫灌淋盐,PH值降下来以后,水盐、水土即可在系统内部得到自我调节,无需再重复引淡淋盐。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给予卤泊滩盐碱土地整理新模式以高度评价:这实际上是把盐碱地里的土和水在治理区内重新分配了布局,互不影响,而且相互促进。传统方式只注重了土壤的脱盐碱问题,而这里不但做了土壤的脱盐碱工作,而且通过生物吸收排碱的措施降低了盐碱水的浓度,水留在区域中又能反作用于植物的深部根系,促进其生长,又能形成一个好的区域生态小系统。这是个新观点。你们通过十年实践取得了成功,有实践,有实验,再总结到理论高度,就是把实践成果变成了科技进步!

我国旱地领域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在听了项目研究成果后表示:我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盐碱土地治理的,但你们在治理的同时注重生态的恢复,并同时取得了农作物的丰收,这种方式很好,我要去看看,盐碱没走的去向问题你们要好好研究。这是一种新模式。

水利和盐碱地改造专家李佩成院士不无感慨地说:卤泊滩这个地方我很熟悉,周边华阳、刘集、施家,留古等乡镇我都去过多次,滩内生态环境恶劣,以前我们也想过改造,周边也试种过甜菜等抗碱作物,也想过要把排碱渠打通到洛河,把盐碱水排出去。但由于当时对耕地需求不迫切,加之投资大等种种原因没有做下去。你们用了十年时间。采取新的模式,取得了成功,改变了面貌。改善了生态环境,是个大好事。这是个科学,希望你们能进一步从机理上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我认为盐碱地去盐后水资源丰富本身是个优势,现在许多高产田都出在去盐碱化的土地上,这就更说明脱盐后的土壤里水的作用巨大。

的确,是实践和时间证明了优于传统方式的卤泊滩盐碱地整理新模式的成功,是科学还卤泊滩生态以和谐。而今的卤泊滩,蓄水沟渠构筑的水面体系形成了小气候。水地共生,各种鸟类、鱼类、野鸡野鸭等野生生物长年栖息于此,天鹅、灰鹤也把这里荣升为它们新的秋季度假胜地。算经济账的话,不仅新模式工程造价大大节约,1999年治理每亩投资约4200元,目前每亩产值约1500元/年。项目区2002年下半年进入正常生产期,截止2007年底已2倍收回投资。从社会效益看,卤泊滩的标准高产棉田,已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初步建成的现代规模农业格局,对卤泊滩周边地区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此外,在改造过程中形成的约300多亩网状水系,使原来周边二黄灌区退水渗透更加流畅。原二黄灌区设计中允许5%~10%的次生盐碱化面积被消化殆尽,变身为稳定的高产良田。

在工程治理中,校企合作一直被延续下来,尽管有争论,甚至出现观点对立,但并不影响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态度,原因?机理?为什么?随时会出现在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探讨当中。新模式的机理试验,特别是盐碱去向、水和土之间的水盐运移规律及生态模式恢复评价体系等研究,正在韩霁昌及其博导解建仓教授的领导下,由数十位教授、博士、硕士及工程师组成的科研团队进行攻关,大部分已形成成果,目前正准备申请做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有5亿多亩盐碱地,卤泊滩模式魅力无穷

目前,陕西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已着手把卤泊滩模式运用于周边类似地区。卤泊滩三、四期治理项目2007年动工,今年5月全部建成,它们完全继承了一、二期设计理念和工程措施,沟、渠、路与一、二期接合,建设规模8400亩,建成水浇地7826亩。其中新增耕地7126亩,整理原有耕地约700亩,形成网状水面(蓄水沟)300多亩。

卤泊滩一到四期项目的完成,标志着卤泊滩核心滩区权属清晰的盐碱地全部治理完毕,万亩标准农田初步形成。为滩区土地使用权单位新增设施配套完善、且具有系统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的耕地10200多亩,水面600多亩。同时也使得周边村约2000多亩耕地质量和设施得到全面提高。

大荔盐池洼位于大荔县伯士乡,是关中地区盐碱地的重灾区。地界上处处是泛白的盐包、废弃干涸的鱼池和杂草丛生的土丘。2003年当地用常规的筑坝引洪淤地方式零星治理盐碱,不想两三年后严重返盐。2006年12月,陕西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通过对盐池洼的盐碱成因进行综合分析,认定其盐碱成因和现有自然条件与卤泊滩类似,决定在这里应用卤泊滩模式。工程总建设规模4865亩,分四期实施,2008年5月全部建成,目前验收工作正在进行。项目营造水浇地约4500亩,形成网状水面310亩。预计根据当地的种植结构和习惯,实行西瓜和棉花套种后,土地年净收益可达5413万元。

卤泊滩“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盐碱土地整理新模式不仅仅是技术运用上的调整,更是理念上的创新和进步。盐碱地在我国国土上广泛分布,其成分和水文地理条件不尽相同,卤泊滩工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仙丹妙药。然而,它透露出来的科学理念,值得投身盐碱地治理、投身土地整理、甚至是所有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人们去关注,去思考:

长久以来以“排”为核心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仿佛为土地安装了一套人造的血管,时不时地为其换血。人类通过压碱与返碱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自己摆在了自然的对立面,阶段性胜利之后洋洋得意,时间一久又频频落于下风。反观卤泊滩模式,它只是通过人工措施调整了滩上小环境内的水土成分分布,然后将自然元素的调配权仍交还给自然。除了自然,还有谁敢称翻云覆雨能手呢?

工业时代,人类的欲望随着科学的演进而一再膨胀,没有约束地挥舞自以为科学的利刃将自然砍得遍体鳞伤。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在恶性扩张的反噬力作用下,总算想明白我们都包孕在自然之中。而今,“科学发展”的“科学”,不再意味着怎样征服,而是意味着怎样和谐共存。看似解决具体问题的卤泊滩模式,有科学发展的真意在内里闪闪发光。

盐碱地治理范文6

“这片海水造就了亚洲最大的晒盐场,这得益于曹妃甸地区土壤渗透性差,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但也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造成了绿化的‘先天不足’。”说话的是刘绍斌,滨海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与模式的创始人。

不过笔者发现,在曹妃甸工业园区,成排的行道树和遍地花草随处可见,一派生机的景象让人压根想不到这里曾因土壤重盐碱化而寸草不生。

盐碱地怎么长成绿洲?这还得问刘绍斌。

不曾想,很多专家都没治好这片盐碱地的“病”,却让刘绍斌这个“草根科学家”给号上了脉。这一“号”就是9年,还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了。

从零开始勇闯盐碱地

从事汽车维修,让刘绍斌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可要说治理盐碱地,谁也想不到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差事,竟被刘绍斌靠着一股拧劲儿给“拿”了下来。

“曹妃甸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制衡。”刘绍斌说。这其实也是他“转行”的初衷。

2007年,在曹妃甸管委会的帮助下,刘绍斌在工业区的一块地上搞起了试验。这就是现在的6+试验田。但准确地说,那里最初根本称不上是地。曹妃甸工业区土地是由渤海底积淤泥沙吹填而成,到了那里,刘绍斌看到的几乎是一片“沼泽”, 什么东西都“站”不住脚。刘绍斌先是花了一个月拉来石子铺地,下盲管排水,用拖拉机来回碾压,才整治好了这块地。在那段时间里,刘绍斌买了个小帐篷,累了就睡在里面,太晚就不回家了。

“当时,治理盐碱地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理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刘绍斌说,没有“师傅”领进门,他只好从网上查阅大量资料。盐碱地绿化是世界性难题。对毫无专业背景的他来说,搞研究的难度甚于盐碱地种树。但性格里充满着拧劲儿的刘绍斌说:“我觉得只要工夫下到了就能弄明白,我就不信我弄不懂。”

盐碱地的治理一般有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四种途径。目前,传统的治理方式都离不开客土置换,即从非盐碱地区拉来好土置换,这种“栽盆景”的方式不但消耗大量资源,还需高昂的后期维护成本。

有人劝刘绍斌,与其花大力气治理盐碱地,还不如找来耐盐的植物种,见效快还省钱。可刘绍斌偏不信这个“邪”,“植物再耐盐也不能超过千分之六,我要是把土壤改良到千分之三以下,只要是北方植物不就都能成活了吗?”在他眼里,刻意地去找耐盐植物是一条弯路,要走就走原良的路,不仅成本低,还能从根上治好盐碱地的“病”。

盲管法,化学法,物理法……刘绍斌在这片盐碱地上不断地重复试验。

刘绍斌还到处寻访治理盐碱地的专家,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盐碱地治理委员会的很多人都认识这个说着一口唐山话的汉子。

“不管哪个环节掉了链子,最后这些植物都会死。”比如买树苗,在运送过程中,车子抛锚,树苗在太阳下暴晒了三天,运回来以后,组织施工还出了问题——树坑没挖好,树苗又在阳光下暴晒了两天,可树坑挖好后,淡水又没及时跟上……像这样种种难以预料的困难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对常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可这些并没放缓刘绍斌的脚步,反倒让他拧紧了发条。前前后后,刘绍斌投入300多万元资金用以原良技术的研发。

短短几年,这块试验用地已由之前3.5%的含盐量降到了千分之三以下,白蜡、国槐、黑松等几十种绿化苗木郁郁葱葱。而仅在几米之外,没经他治理的盐碱地还是死气沉沉。刘绍斌用原良技术创造了“新国土”。

摸索中造就巧思巧手

刘绍斌爱动脑子,在摸索过程中,他将很多在一线积累的经验巧妙地转换成实用且具指导意义的智慧。

在山东农业大学,一位老教授对刘绍斌说:“要想治理盐碱地,第一要改变土壤的容重,第二要有充足的淡水,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正是这句话,让刘绍斌坚定了攻关的方向。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一般是通过掺加沙子等手段。刘绍斌因地制宜,想到了随处可见的麦秸秆。通过实验,他发现腐熟秸秆、适时耕作等方式既可改良土壤结构,还能大大降低成本,这是改良盐碱土的一剂良药。随后,他便在河北滦南县建有机肥生产基地,专为曹妃甸盐碱地绿化改良土壤使用。

排盐过程中刘绍斌发现,从荷兰学来的盲管技术,在养护过程中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苗木种植进入正常养护后死亡率很高,总是处于缺水状态。刘绍斌犯了难:排盐盲管对盐碱地排除土壤中的盐碱和控制地下盐水上升确实起到了作用。但这漏水漏肥,排盐盲管以下的咸水层永远得不到淡水的淋洗,一不小心就触及盐土死亡——水下不去,盐排不出,这可如何是好?

既然漏水,那“关上阀门”不就得了?

刘绍斌对排盐盲管进行了改进——采用二级排盐管技术方案,并在工艺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最终使土壤中的淡水有向下渗透的态势,从而降低盲管以下土壤中的含盐量,使植物根系土壤改良深度不断增加,为以后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良好空间。并且,刘绍斌团队还突发奇想,使用一种新工艺,给土壤反复“冲澡”,使深层土壤的含盐量更为快速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