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斗英雄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斗英雄的故事范文1
就是这样一个少年
白洋淀中一匹桀骜的小野马
在鬼不灵战斗中创下英勇的神话
在荷花淀中蹿来蹿去英姿飒飒
小小年纪
和我们一样如花的年华
可是他凭那聪明的脑袋瓜
早已在硝烟战火中摸爬滚打
这个可爱的嘎小子
温顺地伏在老钟叔腿下
出神地听着一个个战斗故事
眼睛里却闪耀着希望的泪花
这个真诚的好朋友
把友情看得比天大
甚至送出心爱的宝贝木枪疙瘩
还在淀水中和活泼的鱼儿一同戏耍
这个可敬的小英雄
哪怕硝烟再浓也毫不惧怕
对敌人的愤恨就像是眼中钉
对战斗英雄的崇敬却像是一朵圣洁的雪莲花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当不成小八路
不能为人民将热血泼洒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春日里的竹笋
缀成一幅生机勃勃的风景画
我那跃动的心脏就是绿色的家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夏日里的荷花
将自己所有的热情
都奉献在飘扬的党旗下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秋日里轻柔的凉风
在黑夜里拂去我心头的惧怕
哪怕人生的旅途中还有多少风吹雨打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风雪中永不低头的腊梅花
不管困难有多大
只知傲然挺立不肯将脊背弯下
可爱的小兵张嘎
你的音容笑貌在我脑中永远不会褪去光华
你的一颦一语在我心中深深把根扎下
原来,你的灵魂一直在说话
可敬的小兵张嘎
你的顽强不屈是对成功的回答
你英雄的丰碑时时在我眼前鞭挞
原来,你舍身杀敌的举动并不傻
或许
你的影子在我们这一代已渐渐退化
但你可曾知道
你的精神和我的心已经在一起融化
要是谁问我
你最敬佩的人是谁
战斗英雄的故事范文2
1959年,不满18岁的刘玉发应征当兵。在26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从一名战士到政委,先后被赣州军分区、江西省军区、福州军区评为模范代表。1985年,刘玉发从人武部转业到地方,先后任赣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
2000年,刘玉发从县人大主任位置上退休后,又挑起了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担子。他心系军队、情系国防事业的火热情怀丝毫未减。每年征兵期间,他都要到县、乡人武部,勉励应征青年积极进取、报效祖国、献身国防事业。每次民兵集训,他也要到场讲话,讲解时事和国防知识,传授技术要领。一次,他随县人武部部长去该县吉埠镇检查征兵工作时,得知该镇一位青年因父母强烈反对其当兵而苦恼时,刘玉发当即步行,翻山越岭来到该青年所在的山村,经过多次反复做工作,这位青年父母的思想终于通了。后经严格体检、政审合格,这位青年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并在部队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刘玉发退休后,甚至比在职时更加忙碌。他亲自担任了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每年的清明节期间,他都要受10余所学校的邀请,到县烈士纪念馆向给英烈扫墓的少先队员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勉励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像英烈那样,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他都积极地向广大青少年国、爱党、爱军和爱民等主题宣传。他深入全县各学校,结合自己在部队的成长经历,向学生作《让理想之花在不止的奋斗中盛开》主题报告50余场,听众达4万余人次。退休7年来,他持之以恒地向广大青少年讲解党史、军史,讲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讲解革命烈士和战斗英雄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国防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去年以来,他又结合纪念胜利70周年和抗战胜利60周年,牵头与县人武部、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以党史、军史和普及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国防知识竞赛和书画巡回展,深入全县19个乡镇,在青少年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反响热烈。
战斗英雄的故事范文3
2011年夏天,杰森·贝特曼和制片人斯科特·斯塔博正在牵头为电影《身份窃贼》寻找一个伪艺术家角色。贝特曼没想到这个问题会在一个这样的夜晚得到解决,那是电影《伴娘》首映礼,他亲眼目睹了梅丽莎·麦卡西作为天生的一个喜剧明星在自己的婚礼上伪装成一个严肃的女孩,这种反差有着奇异的效果。第二天早上,贝特曼告诉了斯科特一个大胆的想法:为神奇的麦卡西大幅度修改剧本,做到高度定制——尽管,梅丽莎·麦卡西年逾40。
天才般的麦卡西出现在影片的首款预告片中,与温馨的笑声相伴而生的,是巨大的票房。凭借《身份窃贼》,环球影业拿到了年度国内票房第六名,甚至跑赢了汤姆·克鲁斯的科幻大片《遗忘星球》。
麦卡西旋风式成功的故事表明,也许好莱坞一度痴迷于青年演员的气候已经解冻,为仅仅放在十年前便不可能上位的40岁+女电影明星铺平了道路。麦卡西带来的票房成功率可以6月28日福克斯的新片《辣手警花》得到进一步测试,现年42岁的麦卡西饰演一位暴躁的波士顿女警察,48岁的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是保守的联邦调查局特工,上级要求她们一起去追捕无情的大毒枭。福克斯对该项目的信心是如此之高,两位女星和同一位导演的续集计划已经准备就绪。
布洛克和麦卡西,这两位40岁以上的女演员,成为热火明星的全部原因是“她们是可以扮演这些角色的最有趣的人。”几十年来,好莱坞的中年女演员很大程度上被降级到制片厂的边缘地带,不是扮演战斗英雄的妻子就是母亲或老师。只有极少数的例外,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海伦·米伦和黛安·基顿,尽管她们的职业生涯比较长寿,但是最重要的电影角色一般都是40岁以下的女演员。
有趣的是那些十年前3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线女星的,现在40岁的她们依然在A-list中。卡梅隆·迪亚兹,第一次为《怪物史莱克》中的菲奥娜公主配音时是28岁,现在,年过40的她被视为收入最高的女演员。
当然,好莱坞不是突然地开明起来。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2012年美国国内电影票的消费来自于40岁或以上的人群,此外,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占据了美国最大的细分市场,达到了28%的高端。他们也是最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一群人,保留着以前的习惯。“他们习惯看那些脸熟的女明星”,一位制片厂的大佬说。
事实上,通过互联网对演员们进行评分是最近几年才建立起来的,桑德拉·布洛克、茱莉亚·罗伯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三位年过40的女明星得分最高,而新崛起的奥斯卡奖得主安妮·海瑟薇和詹妮弗·劳伦斯都比不上她们,“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更是差得很远。和布洛克、罗伯茨不一样,劳伦斯和斯图尔特只对年轻人有吸引力,安妮·海瑟薇还算是个例外,她有良好的各年龄段的交叉吸引力。
为了确保吸引大龄女影迷,在好莱坞的营销术语中,“老”是指那些在电影中超过了25岁的人,这甚至是卖座大片需要考虑的因素,希望能够吸引到所有受众。所以,现年40岁的小辣椒格温妮丝·帕特洛,成为今年表现最出色的电影《钢铁侠3》的关键营销点之一。“自从我满40岁的那一天,我感觉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年轻,更有活力”,帕特洛在《钢铁侠3》好莱坞首映礼上宣布,“我准备好了,我现在就准备采取行动。”
战斗英雄的故事范文4
一、发掘文本无意识点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以为就不应该暴露自己,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面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面露面一样。人算不了什么,作品才是正经。”②虽说作家在文本中没有露面,但是他的思想和情感还是凝聚在文本的语言和言语之中,有的甚至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察觉、没有意识到。因此,解读文本的一个突破口,就是留意文本的无意识点,从字里行间去寻找发掘“艺术家”刻意隐藏在作品中的“隐秘”。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第9自然段写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句中“Ade”一词,课本注释为:德语,意思是“别了”或者“再见”。普遍的解读是,作者无意之中运用了德语Ade一词,表现了童年的“我”告别百草园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但是,鲁迅为什么不用中文“别了”或者“再见”?不用自己熟知的日语或者俄语,而在此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德语呢?
对于这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无意识”点,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一是德语“Ade”本身词义。“Ade”为德语中告别时的简单口语呼号,多用于儿语中,表示一种亲昵、随意的语气,但感彩很浓,传意传神,简单音节里倾注了儿童惜别的感彩。鲁迅在文中借用德语儿语“Ade”,惟妙惟肖地刻画了童年的“我”对百草园中的“朋友们”所表现的恋恋不舍的稚态和依依惜别的深情。二是本文的叙述风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儿童的视角来写,语言的无限趣味性让其历久弥香。具体到“Ade”一词,“其趣味性就在于它给读者带来的新鲜感,这与百草园的新奇、神秘色彩,以及全文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三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鲁迅是在处境很“无奈”的情况下,想通过写作,让儿时的甜蜜回忆冲淡一下自己的“苦闷”。无限童趣和童年的欢乐注入笔端,让他有一种释放感和轻松感,写着写着“洋”起来了,突然冒一句非常时尚的语言了,看似意外,实属正常。这样深层次地探究这个“无意识点”,再联系其所处的关键位置:从百草园过渡到三味书屋,进一步探究本文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完成了从一个“无意”点到“有意”的解读文本的探索过程。③
“作家倾入作品的也不仅仅是意图。除了所欲表现什么,作品同时还显现了作家所欲隐瞒什么――后者常常是无意识的,甚至作家自己也未能觉察。这个时候,批评家毋宁说恰恰要看到作家如何突破原初的意图,形成意图之外的意义”,④所以,解读者要善于透过文本,在发现作家“所欲表现什么”之外,悉心体味“作家所欲隐瞒什么”,将隐藏在“潜意识”和“无意识”中的“意图之外的意义”发掘出来。否则就很容易被浮在文字表面的东西所“蒙蔽”。
二、透视文本重复点
重复就是反复出现。一些词语、句子或者毫不起眼的细节、景物、意象等等,如果在文本中的反复出现,肯定不是作者的大意疏忽,而是作者有意安排,都承载着某种特殊的使命。文本的重复点是最容易发现的,关键是我们不能轻易滑过,而要透视文本的重复点,从表层进入深层,把它承载的特殊使命揭示出来,从而完成对文本核心意义的理解。
例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开端部分在简单介绍“我”家拮据的家境后有这样一段描写: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勒是谁?为什么父亲要说这样的话?小说在回叙中介绍了于勒情况后,又重复叙写了父亲的这句话: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我”一家到哲尔赛岛上旅游时真的碰到于勒时,带给菲利普夫妇的不是他念念不忘的“惊喜”,却是“脸色煞白,两眼呆直”的惊吓。因而,这句重复出现的句子,在情节上造成悬念,形成了张力,与后面发生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强烈,有力地揭示了小说中人物的自私、势利的人性弱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主旨。
经典文本的丰厚而深刻的意蕴无处不在,我们在文本解读时,透视一些重复点,进行溯流探源,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世界和作者的精神世界“无缝”对接。
三、聚焦文本的矛盾点
矛盾点就是文本之中相互矛盾之处。矛盾点是解读文本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因此,文本解读不能绕过矛盾点,而应聚焦矛盾点,抓准矛盾点,并使之成为文本解读的突破点,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挖掘深藏在文本内部,经过深入思索和释疑而浮现出来的“意义”,发现文本更多的密码。
以孙绍振教授解读民歌《花木兰》为例:一般解读都是简单的概括花木兰是一个为国立功的巾帼英雄形象,孙绍振认为这样的解读是一种“遮蔽”。他主张,在紧扣文本基础上,文本分析的前提是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用“还原法”来揭示矛盾,分析就有了对象。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花木兰》在写作上表现了某种矛盾的倾向:写征战一共只有两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而且还不是正面描写战争的,只是概括性很强的叙述,几乎和花木兰没有什么关系。而在花木兰为父亲担心、出征前的备马、行军中对爹娘的思念、凯旋归来以及花木兰换妆却浓墨重彩,用墨如泼。一方面,文本中该简略的地方可以说是惜墨如金,连花木兰怎样打仗都不着一字。该铺张的时候,又可谓不惜工本,极尽渲染之能事。如果作者的意图是要突出木兰作为战斗英雄的高大形象,这就是本末倒置。这样看来,花木兰的英勇不是本文立意的重点,其重点突出的恰恰是花木兰这样一种非英雄的姿态,一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⑤
这样从文本出发,注重从微观出发,聚焦文本的细节,抓住文本或显或隐的矛盾点,深入挖掘,除去遮蔽,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非常具体的、微妙的矛盾点揭示出来,才不至于使文本解读从表象到表象,不着边际,套话不断,空话连篇。
四、寻找文本的隐秘点
前面说过,越是优秀的作品,作者的感情与思想表达得越含蓄,越隐秘。高明的作者不是把自己要表达的“意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要用形象的方式来暗示或隐喻,将自己的“意义”隐藏起来,或者是在最隐秘的地方略微显示一点点,以引导或者说是诱惑读者去发现,去琢磨。所以,作为读者,尤其需要在反复地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努力地发现文本的隐秘点,从“罅隙”中去发掘深意,进而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
例如,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表达的哲理较为直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但是,文章中间不经意地插入的一段话却表达的非常含蓄: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作者宗璞似乎在竭力地隐藏她真实的情感,但是“一直压在”自己的内心的“焦虑和悲痛”还是隐约地流露出来。原来宗璞就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在“”中,冯友兰受到迫害,他的儿女冯钟越和宗璞都因其父而受到牵连。本文作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之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可见,文中所隐含着的是作者内心那“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深沉而强烈的情感,隐秘的情感在文中也是很隐秘地流露。寻找出这个隐秘点,也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在文本所抒发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可以肯定,文本中这样的隐秘点恰恰是解读者容易忽略的,因此,这就需要解读者格外细心,探赜索隐,才可能解读出文本中所隐藏着的深刻意义。
五、留心文本空白点
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即模糊性,给解读者留下了不确定性的“空白”。空白点是一种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框架,其本身具有一种“召唤结构”,召唤解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德国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文学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正是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才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空白点在给解读者制造了障碍的同时,同时也为创造性解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结尾是这样写的: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是一段类似简笔的描写,作者勾勒了盛开时的色彩和状态,与前面的叙述部分断然分开,造成了很大的艺术空白点,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强大的阅读冲击力。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怀念,甚至对母亲只字不提?其实,作者表面写花,实在写母亲。“我”在妹妹的陪同下,“去北海看花”,是以实际行动告慰母亲:她惦记的儿女都在按照她生前的愿望“好好儿活”,像淡雅黄色的花,平平淡淡地活着;像白色的花,有尊严地、高贵地活着;更像紫色的花那样激情地活着,不屈服于挫折……解读时这样填补空白点,使文本的意蕴更加具体,更加丰满,对本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文本的空白点是文本解读过程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关键点。解读者要学会抓实这些空白点,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言外之意。
以上列举了文本解读的不同入口。其实,“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语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脚韵,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⑥这句话虽然指的是解读现代诗的技巧,但同样适用于文本解读。可以说,进入文本隐秘通道的入口无处不在,但是,它只对拥有慧心和慧眼的“智慧的读者”敞开。
――――――――
注释
①⑤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264页。
②福楼拜:《致乔治・桑》,《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3期。
③张斗和:《Ade:从无意到深意》,《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6期。
④南帆等:《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2页。
战斗英雄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 感动;五大定律;道德内化
[中图分类号] G4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9-0076-03
有人说:“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世界看待你的方式。”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可以这样说:“你看待学生的方式,决定了学生看待你的方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了!但我们可曾想过,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感恩呢?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战斗英雄的感人故事,可谁知道孩子们正在思考的是什么呢?我想他们缺少的是感动,缺少道德实践的内化过程。要让学生学会感恩,首先,必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感动,懂得怎样去感动他们。“感动”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先被感动,才能学会感恩。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感动学生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掌握“五大定律”。
第一定律: “感动”了然于胸 切莫以蠡测海
2008年5月,我在课堂上随机对四个班的九年级学生,共190人(其中男生115人,女生75人),做了这样一份问卷调查:“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什么事使你最感动呢?”
调查的结果如表1所示。能够让学生感动的事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生活上的细微关心。调查中选择“关心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学生占71%;选择“关心生病的同学,为学生买药,看望生病的学生等”的占37%,这说明让学生感动的并不是教师教的某一个单词,某一个定律,而是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第二,关注细节。细节往往决定感动的成败。感动人并不需要惊心动魄的大事,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从细节入手,感动学生。调查中选择“总是鼓励、激励、表扬学生”的占48%,选择“维护学生的自尊”的占52%,由此可见,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教师的及时呵护。第三,真心投入,热爱学生。真心投入是以一种最积极的态度对待教育,对待学生,“不歧视、侮辱学生”,“不放弃差生”,“微笑面对学生”,“对学生总是充满信心”,“总能原谅学生的错误”。选择这几项的学生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而选择“处处维护学生的利益”的学生占到了60%。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我想,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动的。第四,把自己当做学生,走近学生。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能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师,都是那些在课外时间能经常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聊天,没有很大架子的教师。调查中,选择“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占24%,选择“不随意向家长告状”的占19.2%,这说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很重要。第五,以身作则,以言动人。用语言去感动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在调查中,选择“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的学生占到了42%,这说明教师的典范作用也很重要。
第二定律:爱自己的孩子 也爱别人的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神圣就在于不仅仅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的孩子。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在坍塌的废墟里用双臂支撑,背起沉重的瓦砾,顽强地生存了48小时,最终得救,而她唯一的动力,便是为她五岁的儿子撑起一方生存的空间。我想这个5岁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母亲的爱。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琐碎的、细微的。现在有很多人对“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的崇高性产生质疑,我认为,他们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内涵。“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在强调教师要去爱学生,因为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感动学生的秘诀也是一个字――“爱”。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要如同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关心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像母亲一样,要鼓励、激励、表扬学生,要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将师爱的理性与母爱的细腻合二为一,真正宽容与赏识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真正感动。
第三定律:师爱无痕 润物无声
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当学生注意到你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教育的失败。”的确,任何爱都不需要常常挂在嘴边。就像母亲对孩子的爱一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随意的问候,就可以将爱心发挥的淋漓尽致。老师的爱也是如此。
其实,每个学生都会被感动,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在调查的过程中,有学生写下了老师最感动自己的事:“在假期结束时,打电话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返校和交作业;遇到学校活动,哪怕站在旁边看着,也和学生一起留到很晚才回去;在学生的周记、随笔本上留下一段很长的评语;在第一节课以后就记住学生的名字,并且在毕业两年内不忘记;能够注意学生的心情和身体状况,关心、帮助你;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感谢同学们的帮助”。教师的爱表现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是自以为很爱学生,常常对学生说“我这是为了你的将来”、“我这是对你的家长负责”之类的话,这种裸的表白根本触动不了学生的内心,学生根本不领情。因此,教师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关注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赞许的话,一束信任的目光,对学生来说,都会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尊重和关心,都会给学生成功、愉悦的心理体
验,使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第四定律:要想感动学生首先感动自己
庄子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让学生感动,教师自己首先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在此次调查中,笔者还得到这样几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中有这样一道题:“你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尽管有51.6%的调查对象回答“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但回答“不太符合”和“很不符合”的同学也占到了31.3%,这说明老师的爱并没有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并被接受。在“老师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是为了完成任务”的选项中,选择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或基本符合的同学竟然达到58%。当老师都不能被“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公益活动所感动时,我们又拿什么去感动学生呢?
记得有一次执教《我爱我家》公开课,我精心选择并播放了歌曲《吉祥三宝》以渲染情境,抓住一家三口“对话”的几次动情场面,充满激情地一遍遍为学生朗读课文,然而,学生却说“都听烦了”、“都是装出来的”。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失败了。面对学生们的冷漠,我感到疑惑而苦恼。现在,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思:如果一个教师总是不能感动孩子,我们是不是就以“现在的孩子都变得冷漠,不会感动”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呢?我们是否问过自己:当你想要去感动孩子的时候,你自己首先被感动了吗?后来,再讲《我爱我家》的时候,我总会给学生说到自己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每讲到动情之处,自己的内心都有很大触动,也能深切地感受到,有一种感动在教室的空气中流淌。有人说:“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已被打动。”作为教师,请一定记住:要想感动学生,首先感动自己。
第五定律: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教师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即使自己没课也整天守着学生,但学生却依然无动于衷,没有丝毫的感动。究其原因,现在有些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格式化的、成人式的、理想化的爱,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是母鸡呵护小鸡式的温室里的爱,是操心过度,不给学生多少自由的爱。如表2所示,在“老师最关心的是我们的学习成绩”的选项中,选择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或基本符合的分别占17.7%、32.6%、14.5%。也就是说,认为教师只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占64.8%。同样,认为教师刻意维护自己权威的占67.3%;选择“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他的课”的占51.6%。这说明,在学生眼里,教师总是维护自己的权威,没有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关心的只是教学成绩。教师的这种态度影响了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的态度。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师还没有学会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有人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才可以感动孩子。”凡事多为学生着想,用孩子的方式去爱。当学生犯错误时,想一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是否迟到过,是否逃过学,是否打过架,是否给异性同学写过小纸条,课堂上是否看过课外书,是否抄过作业……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几位同学在教室里打扑克牌,被班主任逮了个正着,班主任把我们叫到办公室,一阵“暴风雨”过后,他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叫家长。当时我真急得要哭了,幸好有一位老师在旁边说:“×老师,给他们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吧,相信这几位同学今后一定会改的。”当时,我好感动,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还向那位老师鞠了一躬。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教室里打牌。现在,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师,每当想发脾气的时候,我总会想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在想什么。我不会冷落学生,更不会挖苦和排斥他们。平时遇到学生犯错误,我会悄悄地将学生叫到一边,如同朋友一样,和颜悦色地询问,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