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例6篇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1

浅论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钱时马

(宣城市第二中学,安徽  宣城   242000)

 

 摘  要:民间谚语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即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关键词:民间谚语;艺术特征;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文学形式,是经过高度提炼而成的艺术品,是人民群众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 深刻认识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经验的宝库。在日常生活中,它常被人们 广泛运用,以增强表达效果。谚语之所以倍受人民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

一、精炼性

 所谓精炼性,具体而言,就是形式精短,言简意赅。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例如,在安徽宣城一 带流传的谚语“农村不作颠,街上不冒烟”就简练而深刻。尽管只有区区十个字,但它所包含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形象地表现了城乡之间紧密 的经济联系,说明城市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广大农民。只有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城市里商人才能生意兴隆。这条谚语对企业、对商家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必定大有 作为,商机无限。流传于甘肃一带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只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西北地区气候一日多变的特点。再如“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这条谚语仅有八个字,就把阶级剥削的实质揭示得十分深刻。“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这两条谚语都只用八个字告诉人们过日子不能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民间谚语的这种精炼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深刻的分析力、高度的概括力以及运用语言的才能。因此,可以说,谚语是最天才的炼句。              正因为谚语精短,便于记忆,易于流传,所以谚语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二、形象性

 谚语既是精炼的哲理诗,又是充满艺术形象的警句诗。谚语在长期流传中,经过群众加工、打磨 ,语言形象生动。例如“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用四种颜色这些视觉形象描写出草木由盛至 衰,黑夜白昼的交替,从而把时光飞逝的道理讲得十分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也是富于形象性的谚语,它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双脚跳”一旦情绪激动,就会暴跳如雷,但这种人往往把心放在表面上,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没有多少城府,人们往往愿跟这种人打交道做朋友。而“咪咪笑”这种人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阴险狡猾,颇有心计。因此,人们不愿与“咪咪笑”这类人交朋友。

谚语的形象性还体现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比如“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是暗喻,把栽树比作修水库,形象地描写出植树 造林对于调节气候、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又如“适时除稗草,秧如快马跑”,是明喻,用快马的疾驰来 描写秧苗生长之快,夸张地突出除稗草的重要。又如“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对比中含明喻,告诫人们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做事情都应节俭,不能浪费。再如“树老根多,人老识多”,起兴中有比喻,是说老人见多识广,如同老树自然根多一样,这条谚语旨在劝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向阅历丰富的老人学习。

 正是因为谚语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所以才会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

三、音乐性

 一般说来,民间谚语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押韵顺口,音调和谐,富有音乐美。

谚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整齐排列的双句。例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些谚语在韵脚上也十分和谐,节奏也匀称。

谚语用韵形式多样。有的以相同字尾构成声韵,如“人比人,气死人”、“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错过”、“人多讲出理来,稻多舂出米来”;有的字尾不同但韵脚相同,如“人心齐,泰山移”、“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富人四季穿衣,穷人衣穿四季”;有的交叉押头尾韵(头韵多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气”;也有头腰尾都押韵的,如“交人交心,浇花浇根”,腰韵有时也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种田不离田头,种园不离园头”;有的谚语虽不押韵,但平仄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味,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上句四字平平仄仄,下句四字仄仄平平。

谚语富于音乐性,使得它 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在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总之, 正因为谚语具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它不仅倍受普通百姓喜爱,也受文人墨客欢迎,表现在创作中吸收民间谚语,借以丰富作品语言。民间谚语就这样在百口交诵、广泛流传中不断被加工润色,成为民间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参考文献:                            .                      

[1]张紫晨.民间文学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2

关键词:汉英谚语 对比分析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的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具有持久性、通俗性、口语化等特点。早在17世纪,英国牧师罗伯特·索斯(Robert South)在其传道书的第一章里写到:“What a proverb, but the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of several ages, gathered and summed up in one expression.(谚语乃众多时代经验积累、观察所获而集中表达之炼语也。)”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有名言:“The 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谚语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文将从汉英谚语形式与内容上的对应、半对应及不对应现象着手,分析汉英谚语的异同之处,以期为汉英谚语的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谚语的来源对比

(一)汉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普通人民的日常言语

大部分汉语谚语都是由各行各业的人集体创作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很多谚语都同农业生活中的耕作、饲养、天气、季节以及许多在农民中广泛流传的事物相关。例如:

(1)瑞雪兆丰年。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来源于文学作品

(4)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唐寅《废弃诗》)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

(8)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曹雪芹《红楼梦》)

(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来源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

(10)名山不在高而在于景,人美不在貌而在于心。(朝鲜族)

(11)莫求金银堆成山,但原儿孙都成才。(回族)

(12)有桥的河流显秀美,有客的人家显和美。(蒙古族)

4.来源于英语

(13)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14)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15)闪光的不都是金子。(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16)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He that can not eat the grapes says they are sour.)

(二)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民间

和汉语谚语一样,大多数英语谚语来自于民间,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17)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ne.

(18)Ale will make cat speak.

(19)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20)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21)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

许多谚语来自古典文学作品,更准确地说,它们主要来源于经文、古代神话、寓言和传说等。

(22)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圣经》)

(23)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中世纪神秘剧David and Abigail)

(24)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口渴的鸽子》)

(25)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伊索寓言》)

(26)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局好就一切都好。(《麦克白》)

3.来源于其他语言

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希伯莱语、阿拉伯语、汉语以及其他语言,为英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27)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深流。(源于法语)

(28)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源于法语)

(29)Only an elephant can carry an elephant's load.巨象才能托重物。(源于印度语)

(30)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starts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源于汉语)

(三)汉英谚语来源比较

总体来看,汉英谚语大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其他语言,它们的起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大多是由于在地理、历史、宗教、文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例如汉英谚语中对“春风”的概念就存在差异。在中国,“春风”指的是东风、南风,而在英国则指西风。另外,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生产活动或经验的谚语,而英国则有着相当数量的关于航海和捕鱼的谚语,这和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中英两国的不同,相关谚语也有着较大区别。例如英语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比译成“谋事在个人,成事在上帝。”好得多。

三、汉英谚语的形式与意义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一)汉英谚语的形式与意义对比

1.汉英谚语中的对应现象

汉英谚语中有些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意象是一样的,虽然二者出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但出现了超越国家边界和文化限制而达到完全对应的状态。例如:

(31)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32)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33)Out of blows friendship grows.(不打不相识。)

(34)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

谭载喜先生在其著作《翻译学》中曾说道:“两种语言在选择词汇时,不可能出现绝对的一致,因为人们的生活经验往往是互不相同的。然而,我们都属于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终究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同之处。”他从词汇的角度解释了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民族在某些时候会采用完全一致的修辞方式及意象这一现象,这也是汉英谚语出现完全对应现象的原因。“人类文化的共同根基大于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虽然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各异,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生活和思考的基本方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尽管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中,整个人类还是共享着许多相同的事物。比如说,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阶段,整个世界都共同享受着太阳、月亮、星星、山川和河流等自然赋予的东西,而这些反映在谚语中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对应现象。

2.汉英谚语中的半对应现象

由于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一致,因而人们对同一概念产生的联想也会不一样,因此会采用不同的意象或表达形式来反映同一事物。汉英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反映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半对应现象。

(35)Three fools make one wise man.(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汉语谚语有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出自文学作品。而英语中虽然用的是“fools”和“wise man”,但是其含义和汉语谚语是一致的,都是表示多个普通人的智慧合在一起会超过一个天才智者的智慧。

(36)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

同样,这个汉英谚语含义基本相同,只不过采用了不一样的意象进行说明。

(37)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例(37)中的半对应现象与中英两国的社会地理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许多谚语都来自农业生产活动,而英国的航海业发达,其谚语很多都与航海业息息相关。比喻不注意小事可能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时,汉语中使用的是“堤坝”和“蚂蚁”,英语中使用的是“leak”和“ship”。

以下几例都是汉英谚语的半对应现象:

(38)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39)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40)An evil-doer is his own grave-digger.(多行不义必自毙。)

(41)You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2)It is too late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3)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

3.汉英谚语中的不对应现象

由于汉英民族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意象在汉英语言中会产生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概念。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有特征,谚语中会出现意象缺省的现象,这就是汉英谚语中不对应现象出现的原因。西施是中国历史人物,代表“美人”,如果英语国家的人不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的话,就无法正确理解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含义。在汉语民族中,“狗”往往是卑贱的动物,因此汉语谚语中狗的形象多含贬义。而英语国家的人一般将狗看作是人类的朋友,对狗有着怜爱之情,因此其谚语中狗的形象多为褒义,这就造成了二者谚语中的不对应现象。

以下谚语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英语中不存在相对应的事物:

(4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5)小卒过河,意在吃帅。

(4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同样,英语中也有包含其独有特征的谚语。如:“It’s better to reign in the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此句谚语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

下面的谚语表达了汉英语言对“狗”的不同看法:

(47)Love me, love my dog.

(48)Every dog has its day.

(49)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50)救了落水狗,反被咬一口。

(二)汉英谚语的翻译策略

谚语是人类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翻译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地运用汉英两种语言的表现手段,力求再现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1.对等翻译策略

汉英语言国家的人民因为存在着相似的经验与阅历,有些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意象不谋而合,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对等翻译策略不仅可以使译文通顺,还能够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译文。比如说“笑一笑,十年少。”译成“Smiles make one younger.”。

(51)人勤地不懒。(If man is diligent,soil is not idle.)

(52)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53)人靠衣装,佛靠金装。(Cloth makes the man.)

2.变通翻译策略

当汉英谚语存在着半对应和不对应现象时,采用变通翻译策略更为适合。变通翻译策略可以采用同义谚语套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与加注的方法。

1)同义谚语套用

(54)Don't gild the lily.(不要画蛇添足。)

(55)The burnt child fear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6)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57)Murder will out.(纸包不住火。)

2)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有时在翻译汉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和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以采取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5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A dog snarls at Lu Dongbin for it mistakes him as a bad man.)

(59)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words.)

(60)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Sun Wukong cannot jump out of Ru Laifu's palm——Be unable to jump out of another's grasp, however clever and capable one may be.)

3)加注

加注的翻译方法一般适用于汉英谚语中出现意象缺省情况时使用,特别是在涉及到双方历史文化人物或事件的谚语翻译时。加注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源语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或语义来源,既可保留源语谚语中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点,也有利于谚语含义的理解。

四、结语

汉英语言中的谚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象地反映了汉英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哲理及自然环境。要翻译好汉英谚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熟知相关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和等。翻译时,可采用对等翻译和变通翻译等策略,力求在准确表达源语意义的同时,再现目的语的内涵和本质。

参考文献:

[1]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1,(1).

[2]王福祯.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3]朱峰.英汉谚语的翻译[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 [4]周玉亮.英汉谚语对比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1.

[5]季成家.中国谚语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3

[关键词]嘉绒谚语; 藏族;嘉绒语;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2-0071-06

“嘉绒”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族群概念。作为地域概念,“嘉绒”是“嘉莫察瓦绒”的缩写。“嘉莫”是山名,即“墨尔多山”,“察瓦”是“温暖炎热”之意,“绒”藏语中是“农区”的意思。“嘉绒”是以墨尔多山为中心,地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大渡河流域地区的鲜水河、岷江流域少部地区的高山峡谷农业地区[1]。作为族群,“嘉绒”是生活在嘉绒地区的藏族。

嘉绒语是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藏族所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藏、羌、汉等多民族交合部。嘉绒话北部和西部接安多方言和康巴方言,东邻羌语区,南部毗邻汉语[2]。所以嘉绒藏族在文化信息上具有糅杂特征,如头帕、绣花鞋和腰带等服饰文化与羌族相似,生产模式以农业为主,风俗和性上又有汉族的特征。从文化上看,嘉绒语受以为中心的藏文化和以成都为中心的汉文化双重辐射,文化具有多元性。

嘉绒语分为三种方言:东部方言以马尔康四土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最多;西北部方言以草登话或日部话为代表;西部方言以二岗理话为代表[3]。方言之间语音差异大,互不相通。嘉绒话无书面语,曾经通行于嘉绒地区的藏文现在鲜有人能书写,嘉绒话靠口耳相传。以笔者所调查的米亚罗为例,当地的青年人大部分不会嘉绒话,中年人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但是涉及到谚语中深层次的引申义时,只有一些老年人能够听懂和解释。这就意味着嘉绒话随着年轻一代的自动放弃,呈现出濒临消失的趋势。人类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没有文字的语言,一切信息只能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当我们失去这种语言,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所承载的全部文化信息。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丰的艺术语句。谚语用一定的文化元素反映语言社团对社会现象、人生经验、生产规律的智慧认知,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文化元素是组成一种文化的可以界定的最小单位[4],每一个文化丛都是由若干文化元素构成的。谚语用什么文化元素作为表达形态,完全取决于该语言社团所处的文化圈子。如日语有“花中数樱花,人中数武士”的谚语,“樱花”和“武士”是大和民族的文化元素。嘉绒谚语有(汉译:喇嘛能飞上天,也少不了糌粑),“喇嘛”和“糌粑”是嘉绒藏族的文化元素。羌族谚语有“一个石头都有四两油”,“石头”是羌族的文化元素。汉语有“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玉”和“筷子”是汉民族文化元素。

因此,谚语以特定的文化元素,反映丰富深刻的族群文化认同,呈现出语言单位的构式意义,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开始,谚语的生存和传承环境逐渐丧失了土壤和空间,嘉绒谚语在年轻一代中也正处于这种状况。

关于嘉绒文化的研究,角度很广,有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角度的研究,有从民俗民物、歌舞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有从历史文献、宗教制度、地方志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但尚无从嘉绒谚语角度研究嘉绒文化元素的。因此记录嘉绒谚语并研究其文化信息是很有意义的。

四土话是指通行于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即四土地区的嘉绒话。“四土”地区不少地方为藏、羌、汉杂居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汇,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多元文化。四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独特,有着发达的农耕文化,同时土司制度十分完善,是嘉绒土司的最后标本。石碉建筑保留至今。四土话使用人口多。所以选取四土话谚语作为嘉绒谚语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嘉绒语是一种保留了古代藏语面貌的独特语言:复辅音极为丰富。在一个音节里,元音前面一次可以并列二至三个辅音作为复辅音声母,如“”(小的),“”(砍柴),元音后也可以并列二至三个辅音作为复辅音韵尾,如“”(房子)、“”(舀)。这是现代藏语其他几个方言所没有的,今天的康巴方言、安多方言和拉萨方言复辅音声母或复辅音韵尾都已大大简化或脱落,唯独在嘉绒话中还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藏语的读法[2]。嘉绒话是辅音占优势的语言,辅音时值短,音质弱,特别是(舌根、清、擦音)可以跟很多辅音构成复辅音放在音节开头,更增加了辨听的难度,给田野调查增加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在米亚罗进行了谚语的收集和注音工作,询访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操四土话的米亚罗嘉绒藏族群众,聆听他们的谚语发音,然后用国际音标将之记录下来,以期将嘉绒藏族的民间口头艺术语句用书面符号保存下来。

本次田野调查共收集到民间嘉绒谚语31条,它们用多元的文化元素生动反映了藏、羌、汉融合的文化信息。本文从嘉绒谚语的语言艺术和文化元素两方面探讨嘉绒谚语的特点。一、嘉绒谚语的语言艺术1.嘉绒谚语句式结构简洁,紧凑,一个谚语多由一个或两个小句组成,每句三至十个音节不等,前后两个小句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语,靠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逻辑关系。如:

(条件关系)

译:不跑一百次腿,当不了一次官

(并列关系)

译:鸡吃的不一定都是粮食,人说的不一定都是真话

(并列关系)

译:柴堆上少不了柴屑,猪窝里少不了猪虱子

(对比关系)

译:亲戚要旧的,衣服要新的。

2.嘉绒谚语讲究声律,押韵灵活,使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和传播。押韵灵活是嘉绒谚语在声律方面的一大特点:

押头韵,即每句话的第一个音节押韵,如:

(老鼠的诅咒于猫无用),和同韵;

押尾韵,即每句句末音节押韵,如:

(亲戚要旧的衣服要新的),和同韵。

押腰韵,即在前后两句中相同的位置押韵,如:

(野鹿已到房后,还在房前舂火药),和同韵。

对于复辅音极为丰富的嘉绒藏语来说,讲究声律和灵活的押韵极为重要,因为辅音发音时值短,音质弱,如果没有声律和灵活的押韵,就很难记诵和流传。二、嘉绒河谷地区藏、羌、汉杂居,嘉绒藏族谚语具有多元的文化元素1. 嘉绒谚语的藏族文化元素

嘉绒藏人称自己说的话为“”(音译:葛若斯盖特),“”是当地藏人对自己的称呼,既包括来自牧区的藏人也包括嘉绒地区的藏人,“”是“话”。“”就是“藏人的话”[2]。嘉绒人通过语言认同达到了民族认同:嘉绒藏族是藏族的分支。米亚罗嘉绒谚语中的藏族文化元素就是最好的证明。

(1)嘉绒谚语的藏族饮食文化元素

嘉绒藏族和三大藏区同属高原气候区,在饮食习惯上也大同小异。米亚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2000米,气候常年偏冷,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必须食用高热量的牛羊肉、牛奶、酥油茶、糌粑、青稞酒。嘉绒谚语常借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来比喻为人处世的道理:

(汉译:喇嘛能飞上天,也少不了糌粑。比喻x:做人不要太高傲)

“喇嘛”是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之意,“糌粑”是青稞磨成粉末与酥油、奶茶、奶渣、砂糖等混合制成的食物,是藏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这里用“喇嘛”比喻伟大的人物,“糌粑”比喻平凡的生活。

(汉译:老人嘴里有酥油,烂罐子里装的是酒。比喻义:人不可貌相)。

“酥油”是藏族人民生活的美味佳品,不仅用来冲酥油茶,拌炒面,还用融化的酥油炸酥油饼,除此之外还用酥油搽脸、搽头,佛事活动中点灯。“青稞酒”是藏族不可缺少的饮料,用青稞麦发酵酿制而成,甘甜香醇。逢年过节、一切喜庆的日子藏族人都要一边喝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

谚语中“酥油”“青稞酒”是美好事物的借体,“老人”“烂罐子”则是比喻平常甚至丑陋的外貌,即人不可以仅凭外貌判断其能力和财富。

(2)嘉绒谚语的藏族狩猎文化元素

聚居或散居在大渡河各分支流域的嘉绒藏族有猎神信仰,神龛上要供奉野牛头或盘羊角。狩猎分为打山子和吊鹿子。打山子主要依托猎狗搜寻,追撵猎物然后用枪射杀。吊鹿子是在鸟兽出没的山道上铺设绳套机关捕杀猎物。主要猎物是獐子(取麝香)。打山子最珍爱自家的“猎狗”和狩猎物“獐子”。嘉绒藏族以狩猎中的“狗”“獐子”“野鹿”“火药”“老虎”等文化元素为比兴对象,以此生动形象地总结社会人生的经验和教训。如:

(汉译:狗也没有,獐子也没有。比喻:鸡飞蛋打两头落空)

“狗”是打山子的重要依托,是猎人最珍爱的家畜,“獐子”代表一切猎物,同时是最好的猎物(可以吃肉又可以取麝香)。藏族人常以“獐子”和“狗”代表财物和利益,以此作为追逐的对象。没有了追逐的狗也没有被追逐的獐子,对于猎人来说就是两头落空。

(汉译:狗都不想了,獐子开始想了。比喻:没事找事,多此一举)

“狗”都不再想追逐獐子了,“獐子”还在想怎么逃命,对于獐子来说就是多此一举。该谚语以“獐子”和“狗”为比兴对象,生动形象地比喻画蛇添足的意思。

(汉译:獐子太聪明了要上树。比喻:聪明反被聪明误)

“獐子”擅奔跑,不擅上树,如果獐子爬上树躲避狗的追逐,其结果是獐子从树上掉下来反成为狗的猎物,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汉译:又叫獐子跑,又叫狗追。比喻:在两边煽阴风点鬼火)

一边让獐子快跑,一边叫狗快追,其结果只能让双方斗得更激烈,而挑唆的人在一边看热闹。

(汉译:野鹿已到房后,还在房前舂火药。比喻:错失良机)

“火药”是狩猎的重要工具,猎物“野鹿”到了眼前却还在制作火药,眼睁睁看着猎物从面前跑掉。比喻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汉译:老虎的位子不能栓狗。比喻:青出于蓝胜于蓝)

“老虎”是兽中之王,“狗”是老虎的口中之食,老虎的位置只能是老虎占据,如果换成了狗,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2. 嘉绒谚语的藏羌文化元素

(1)嘉绒谚语的藏羌土司文化元素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北、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推行的一种封建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四土”是我国土司制度存留最晚的一个地区,“四土”的土司制度一直保持至1956年:党坝土司,即党坝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松岗土司,即松岗安抚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卓克基土司,即卓克基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梭磨土司,即梭磨宣慰司,辖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红原、理县、黑水等县。

“土司”是世袭的,土司如果无子,可由兄弟或同姓近亲有势者承袭,土司的同姓弟兄或近亲即为土舍。土司都是富甲一方的人。如:

(汉译:土司再富有,也会向穷人借鞍衣。比喻:人总有求人的时候)

土司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管着当地百姓的一切事务,接受百姓的供奉和劳役,在嘉绒人心目中是富有的象征,谚语中将土司和穷人对举,土司拥有一切,穷人一无所有,通常情况下是穷人有求于富人,即使如此,富人也有求穷人帮助的时候。

(汉译:凡人无须担心仙人的事。比喻:在其位谋其职)

嘉绒藏区普遍流传着大鹏鸟卵生嘉绒土司的神话,在族群中土司是神的化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里的“仙人”从文化语境看应该是“土司”之意。

(2)嘉绒谚语的藏羌石碉文化元素

嘉绒藏族的住房与草原牧区的帐房和松潘、南坪一带的木板房相比,另具特色。建筑多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且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大多依地势择险而居。用泥土、片石砌筑而成,方正高耸。片石堆砌讲究,层层叠压,房屋四角上翘,立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一般三至四层。顶层半封闭式向阳敞开,设有经堂与客房,造型美观,冬暖夏凉,门窗装饰艳丽美观。具有独特的垒石为屋建筑传统和“邛笼”(羌族人称碉楼为邛笼)式建筑风格。石碉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最多达十三角。石碉种类繁多,有战碉、民碉、官寨碉、预警碉、界碉、风水碉等不同功能。建筑材料是片石加黄泥,与嘉绒一带的羌族碉牵ā摆隽”)有相似之处。嘉绒藏族和羌族都用石头砌房子,这是地缘所致,石头文化可以说是藏羌文化的交汇点。石头是嘉绒人生活中安居的重要材料,也是嘉绒藏族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元素,因此在嘉绒谚语中“石头”常成为比兴的对象。

(汉译:石头四处碰壁,水能四通八达。比喻:做人要懂得服软)

石头是硬的,与其它物质相处总会受到伤害,水是柔的,与外界的关系总是依势而行,所以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不可硬碰硬。

(汉译:同听不懂道理的人讲话好比往石头上洒水。比喻:对牛弹琴)

往土里浇水,土能吸收水分孕育生命,往石头洒水只能从表面流过,不起任何作用,和听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是像往石头上浇水一样。

(汉译:不要往山上滚石头。比喻:费力不讨好)

石头只能往山下滚,不可能往山上滚。地球有引力,物体就有了重力,即便用了外力也无济于事。

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藏、羌、汉等多民族交合部,文化融合构成了特定的文化丛。由于地缘所致,聚居在嘉绒一带的羌族也用石头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石头”也是羌族文化的元素之一,反映在谚语中,羌族人民也常用“石头”作为谚语的文化物象:

水清石子现(比喻:迟早会明白人心)

一个石头都有四两油(比喻:无论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

大石头离不开小石头(比喻:许多时候人们彼此离不开)

3.嘉绒谚语的藏汉农耕文化元素

嘉绒是藏语音译词,意为“大河谷农区”。关于“嘉绒”一词的含义有多种解释:靠近汉区的农人、靠近东方河谷地带的汉人、嘉良夷部落的后裔、嘉莫察瓦绒的简称。由此可见,嘉绒地区自古是藏汉聚居地。四土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与汉族一样有着悠久而神秘的农耕文化,种子和耕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四土地区在春耕期间,背种人、撒种人、耕地人、牵牛人是最重要的角色:背种人必须当年未参加过葬礼,撒种人要多子女且生殖能力强,耕地人身强力壮会唱山歌,牵牛人年轻俊美。“种子”“牛”是农耕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元素。嘉绒谚语中,以“种子”“耕牛”等农耕文化的物像,警示人生哲理的情况也有不少。如:

(汉译:好地要撒好种子。比喻:能干人要有好环境)

再好的种子没有好的土壤也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农耕文化的两大重要因素,“种子”和“土地”反映在谚语中成了文化符号,以此譬喻社会环境和人的关系。

(汉译:需要教育的人不会成功,需要鞭打的耕牛不好使唤。比喻:要会选择好的东西)

“耕牛”作为传统农耕的重要工具,是农耕文化十分重要的文化元素。农耕民族都知道,“牛”是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农人的合作者。嘉绒谚语中以“牛”和“人”比喻要善于选择本质好的东西。

(汉译:鸡吃的不一定都是粮食,人说的不一定都是真话。比喻:防人之心不可无)

“鸡”也是农耕文化的附带产品,农耕民族都会养鸡。鸡可能吃粮食也可能吃绿色植物,由此联系到人的表达,可能说真话,也可能说假话。

(汉译:求人用嘴要和善,使畜生用手要柔软。比喻:请求帮助嘴要甜)

这里能使唤的“畜生”应该是指“牛”。耕地时,强拉牛不会动,手上放点盐,牛就会跟着来,所以做事要动脑筋,不能粗暴,与有求于人是同一个道理。

汉民族也有悠久的农耕文化,种子和耕牛也是农耕文化的元素之一,在汉族谚语中也有很多用“种子”和“耕牛”作为文化元素的隐喻:

只要种子落地,早晚会有收获(比喻:事业上付出努力,必定会见到成绩)

种禾得稻,敬老得宝(比喻:敬重老人就能获得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里的“禾”可以看成“种子”)

牛劲不齐拉乱套,人心不齐瞎胡闹(比喻:人心不齐事难办)

牛大压不死虱子(比喻:大的不一定能制伏小的)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厉害也有办法制伏)

除上述族群特有的文化元素之外,嘉绒谚语中还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同元素,如:(亲戚要旧的,衣服要新的);(老鼠的诅咒于猫无用);(路是弯的,理是直的)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三、结语嘉绒四土话谚语,句式紧凑,一个谚语常由两个小句组成,前后两个小句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语,靠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逻辑关系。讲究声律,朗朗上口。押韵灵活,可以押头韵,押腰韵,也可以押尾韵。对于复辅音极为丰富的嘉绒藏语来说讲究声律和灵活的押韵极为重要,因为辅音发音时值短,音质弱,如果没有声律和灵活的押韵,就很难记诵和流传。嘉绒藏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文化丛,反映在嘉绒谚语中既有藏族文化元素,如“喇嘛、酥油、糌粑、青稞酒、獐子、野鹿、火药、狗、老虎、鞍衣”等,也有藏羌文化元素,如“土司、石头”,还有藏汉文化元素,如“种子、耕牛、土地、鸡”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是文化的聚光镜。嘉绒谚语的多元文化元素映证了嘉绒地区多民族聚居的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杨嘉铭.解读嘉绒[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6).

[2]王建民.安多话嘉绒话对比分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4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是文化的载体,又受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民族运用不同的语言传承文化、进行交流,每种语言都能或多或少的反映本民族的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状况。谚语是民间流行的简练且含有劝告或借鉴意义的熟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也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因此,本文拟以英语和汉语的谚语为载体,探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为中西两方人民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一. 价值观及道德观方面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历史的轮转、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的更替对人类的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道德观则属于社会伦理范畴,无论是法制健全的西方还是法制欠缺健全的中国,道德都能够与法律一起对人们的社会活动造成约束。而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谚语,能够生动且深刻的反映出两种社会下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1、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性解放,注重“自我”,认为“利己”乃人之本性。西方的很多谚语都反映了这一点,如“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everyman is nearest himself.(人人都最亲近自己)”。这种对个人价值的高度强调使得西方人十分注重隐私,“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别管闲事)”生动体现了西方国家的隐私观念;英国也有句谚语叫“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直译过来就是“英国人的家就是一座城堡”,城堡需要守卫,这充分体现了西方对个人空间的尊重。同时,对个人价值的尊崇也使得西方社会鼓励竞争,倡导人们应无所顾忌的去追求发展,如“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恋爱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目的正当就可不择手段)”。而且,也是由于对个人作用的高度关注,西方人倾向于将宇宙分为“天”、“人”这两个对立的世界。如“Man is the soul of the 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这些都体现了西方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观念。再如“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God.(真理是上帝之女)”、“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这些谚语表明,西方人认为,人只要掌握了真理和知识就可以改变世界。另外,西方价值观由“个人价值”又延伸出了“平等原则”,西方社会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在谚语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Men are born equal.(人生来平等)”、“Human blood is all of a 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对比西方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倡导并秉持的是个人服从集体、先集体后个人的集体主义思想。中国人行事提倡团结合作,这同西方人的“独立性”迥然不同。能够反映这一点的谚语有很多,如“团结就是力量”、“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与西方相比,中国人的隐私保护观念较弱,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存在诸多设防的禁地,有颇多中国人对于古代的“门不闭户”表示向往。此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传统思想给中国人的价值观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这使得中国人习惯于谦让而不是争取,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庄子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特征,经由后世的传承发展后,更是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同时,儒家思想重伦理,以“忠孝节义”为核心,认为“仁爱”有差等,如此才能维护“上尊下卑”的社会秩序,这与西方的“平等原则”大相径庭。反映这种思想的谚语也有很多,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事小,国家事大”。

2、道德观

在道德观念上,中西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较早,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人们的道德观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落难的朋友)”。而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后,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历代都有诸多道德准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如“寸金难买寸光阴”、“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二、生产生活经验方面

1、“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狗头,不为狮尾。)”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两句谚语的意义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英语中用到的原型是狗和狮子,而汉语中用到的原型则是鸡和凤凰。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这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有关。在西方,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用“狗”来描述人或事物时带有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会有走运的一天)”。而在中国,“狗”却带有贬义,人们将为坏人服务的人称作“走狗”、“狗腿子”,关于“狗”的谚语也大部分是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尾续貂”、“鸡零狗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等等。这说明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中,有时即使原型义项相同,文化语义却不同。类似的例子还有“A dead mouse feels no cold”,即“死猪不怕开水烫”。

2、“There are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ever came out of it.(海中的好鱼捕不尽)”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这组谚语体现出,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对语言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域狭小,发展农业的自然基础并不好,然而英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水产资源丰厚,再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使得英国的河海很少结冰,因此自古以来英国人十分重视捕鱼业。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有着广阔的平原和丰富的水资源,气候也适宜种植农作物,再加上人口众多,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农业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类似的例子还有“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民以食为天”。

三、方面

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之一,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与发展产生了不可抹杀的影响力。从谚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对中西方文化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众所周知,基督教是西方最重要、教徒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只承认一个上帝,认为人是上帝的孩子,而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主宰着世间万物,因此,人必须绝对的服从上帝。这从英语中关于对上帝崇拜的谚语就可见一斑,如“Heaven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助的人)”。而中国主要有三大宗教:儒教、佛教和道教。然而不同于西方的是,儒佛道三教在本质上是泛神教。儒教承认天命,但这种天命只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没有一个明确主宰的神;佛教承认佛,但佛并不是唯一的神,只要心中有佛性,人人都有机会成佛;道教承认神仙,但这神仙是人修炼而成的,神仙做错了也会被贬下凡做人。谚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算不如天算”、“天无绝人之路”等中可以体现出中国宗教中的泛神性。

结语

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为载体,通过二者的差异性探析它们背后不同的社会文化,以期帮助人们跨过文化差异的障碍,进一步准确把握英汉谚语、进而把握英汉两种语言所独有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中外不同文化的内涵,不仅能使人们正确理解不同语言的谚语中所包含的趣味性与哲理性,进而吸收这两种语言的精髓,从而培养和提高语言使用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便利,同时,促使语言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宿春礼.常用谚语大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 杨曾茂.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5

一、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 is half 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 mouth maintains silence in order to hear the heart 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 single arrow is easily broken,but not in a 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图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6

摘 要:谚语是语言的精髓,文化的精华,具有民族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笔者从习俗差异、、环境差异及历史典故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差异的文化根源。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谚语差异文化根源习俗差异环境差异历史典故

何为谚语?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受该民族的生存环境,,习俗差异,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一、习俗差异

关于英汉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He is a gay dog. (他是个快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等。

二、宗教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谚语中与宗教有关的谚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中有些谚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 “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 ”、“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 “Go to hell(下地狱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贫困如洗)”等。而我国是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道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谚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谚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汉语反映老子道教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混迹则乱等等;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则体现了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环境差异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所以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不可分。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谚语;例如, spend money like water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 go by the board表示“(安排)落空,(计划)失败”; 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而中国则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与此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读者一定能体会到莎翁的“爱”。

四、历史典故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起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是由历史典故形成的。 西方谚语“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谚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 “Love is blind”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 the blind god ),其对应的谚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虽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 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在和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古国,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谚,这也是汉谚的一大特色。

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英汉谚语必须建立在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宜先按照原文的预期风格进行直译,然后附进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点出其寓意。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章.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