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日记范例6篇

苏菲的日记

苏菲的日记范文1

我并没有计划来波兰寻找苏菲,我只是想来这里驱散一下阴翳的心情。找寻一丝安慰。我的丈夫两年前,也就是1989年,去世了。他的姐姐建议我去东欧旅行。当我告诉我妈妈这件事时,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你能不能找到苏菲?”她问,我告诉她我会尽力,可是我总觉得这不太可能。

1916年苏菲从KRAKOW来到美国新泽西州SUMMIT我祖父的家工作。她的工作是照顾当时只有几个月大的我妈妈。

当年苏菲只有21岁,是一个小巧的女孩,一头浅褐色的头发盘在脑后,而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她的微笑。

当时我妈妈常生病,这就使苏菲总是为她担心、发愁。她会坐在我妈妈床边,照顾她,让她退烧。当我妈妈身体好的时候,苏菲又会带着她散步。夏天的时候,她们会驾着马车出去玩。

每天下午,苏菲都会把我妈妈拉回来午睡,然后自己回到自己的房间。我妈妈却常常会从床上溜下来,如果她可以偷偷地成功经过我祖母的房间,她就会踮着脚尖上楼来到苏菲的房间。她常常边在地板上听苏菲讲波兰的故事,而苏菲则边讲故事边做一些针线活。因为,在空闲的时候,苏菲常会用布拼凑起来缝制一些裙子,带花边的衬裤和丝织的围巾。“圣诞前夜,”我妈妈这样说:“她至少要去两次客厅,她总是准备这么多礼物。”

也许,美好的记忆只有在失去以后才会显得格外珍贵。“当时我只有七岁,那天我刚好从学校回家。”我妈妈说。“我正在客厅里陪我妈妈喝茶。这时苏菲拿着一封信抽泣着走了进来。‘我父亲病得很重,他需要我回家照顾他。’她说。几天后,我们都坐上车为苏菲送行,连我的小狗巴蒂都上来了。我爬上苏菲的膝头,坐在她的腿上。去纽约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哭泣,到了纽约,苏菲下了车,登上轮船。汽笛响,她站在甲板上,不停地向我们挥手。船终于慢慢地启动了。我们站在码头上,使劲地挥手,忍不住地流泪。直到船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海的尽头。”我妈妈每次讲起这段往事,总忍不住热泪盈眶。“我们以为她很快就会回来的!”

一连几个星期,他们都没有苏菲的消息,苏菲以前用波兰语教过我妈妈一首歌―――我漂亮的姑娘在海的那一边。“苏菲走了以后,我们常唱‘我们的苏菲在海的那一边。’”我妈妈说。

终于,苏菲来信了,可那是一封让人心碎的信。她写道,当她到达Krakow的时候,她的父亲去车站接她,看起来一点病也没有。他还带来了一个年轻人,并且介绍说,这个年轻人将和她结婚,那个男人曾拿着苏菲的照片,对她的父亲说,只要苏菲能够回来,以后的一切事情都由他负责。

足有二十多年我的祖父母没有得到苏菲一点消息。可是二战以后,苏菲来信了,她的丈夫在战争中死于饥荒,她有了三个孩子,可是他们几乎没有食物。

于是寄包裹给苏菲成了我家的例行公事,苏菲收到包裹后就会兴奋地给我们回一封简短的信。

大概二十年前,我们收到了苏菲寄来的一张复活节卡片。“在我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她写道:“是与你们共渡的那段时光。”这张卡片让我妈妈很激动。她立刻准备了一个包裹送给苏菲。那里面有治她的关节炎的阿斯匹林,有卫生纸,罐头火腿,葡萄干,肥皂,糖果。这些东西带着我们的问候被寄到苏菲的手中。苏菲格外高兴,她不但写信谢谢我妈妈,还把礼物一一列出,这样一来我们知道所有的东西都安全地寄到了苏菲那儿。

我一个月以前写信给苏菲,告诉她我将要到波兰去。可是她没有回信,她去世了吗?

离开之前,我去看望了我妈妈,我给她看了我旅行的日程,包括在布拉格小住几日,在华沙停留几天,还要去布达佩斯看看,当我起身要走的时候,我妈妈给了我一个信封,那里面有几张我家的全家福。“苏菲一定想看看这些照片。”她说,我妈妈还准备了一个装满很多东西的大盒子让我带给苏菲。我告诉她我的行李会超重的,于是她挑了几块香皂。几瓶香波出来。随后她又给了我一个小信封,信封里面是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信封上是我妈妈颤抖而难认的字迹。“给我亲爱的苏菲。”

到了Krakow,安迪和我就开始寻找苏菲住的那条街。一看到行人,安迪就会摇下车窗,询问苏菲的住处。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苏菲。就这样一直到了中午,没有任何结果,而我还要赶晚上七点的火车去布达佩斯。

最后我们在一条安静的小街上停下车,向一位老人询问。他点了点头,伸手指向前方,原来苏菲的家就近在咫尺。

那是一栋砖砌的二层小楼,绿色的常青藤爬满了墙。一圈低矮的链状的栅栏在房前围起一个小院子。一丛丛娇艳的玫瑰向着大门怒放,安迪犹豫着不想进去。“你一定要和我一起进去。”我说:“没有你,我什么也听不懂。”他笑着走出了车子。

我们走近大门,我敲了敲门,一个矮小的上了年纪的妇女给我们开了门。她一头花白的头发,可是苏菲好像应该没有这样年轻,我说:“我来找苏菲・珂汀斯卡。”

她的脸一下子焕发出了光彩。“你是艾迪?”她边问。边走出大门,来到我们面前。

“我是。”我回答,突然我有了一种很强烈的如释重负的感觉。“噢,噢,噢!”她紧紧地拥抱我,在我的身边手舞足蹈地跳了一会儿,然后说:“苏菲在等你们呢。”

这位妇人原来是苏菲的儿媳妇,德娜塔。她把我们带到房子的另一头,打开了一扇门。一个老得不可思议的瘦小的妇人站在了我们的面前,她的腰上还系了一个围裙。

“苏菲?”我问。她用手捂住了脸,泪水涔涔而下。“七十年了。”她重复着,“七十年了。”她拥着我,在我肩上伤心地哭了起来。

她们一直在期待我的到来―――多蒂(我妈妈的名字)的女儿,罗赫曼夫人的外孙女。桌子上放着许多糖果和三明治。德娜塔指了指那些糖果。“我们……”她忧郁了一下,然后走到壁橱前,拿出了我写的信。“我将要来波兰。”她读道,不太准确,可很有感情,她抬起头,满眼的笑意:“是的,是的,是的!”

我把安迪介绍给她们,通过安迪,我开始和她们交谈。苏菲的儿子瓦迪斯洛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我们五个人围坐在餐厅的桌子边,苏菲坐在我旁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向我讲述她的故事。那可怕的战争,她死于饥荒的丈夫,他们差点儿被送去西伯利亚,她的一个儿子死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我提到我们曾去参观了离这儿只有75英里的奥斯比茨,整间屋子一下子静了下来,苏菲痛苦地抽泣了一下,原来她的妹妹、妹夫,他们的孩子们都是在那里被烧死的,虽然他们都不是犹太人。

生活中并不总是悲伤的故事。瓦迪斯洛是一位工程师,最近他退休了。德娜塔也从工作了30年的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苏菲常提起她最爱的女儿特丽莎现在住在瑞士,而特丽莎的女儿也在准备结婚了。

苏菲的家里没有电话,没有流动的热水,厕所也不能冲。尽管如此,整间房子布置得很舒适,桌椅上垂挂着刺绣的花布。在一个挂在墙上的书架的正中间摆着一面镜子和两只水晶的花瓶。

我告诉苏菲我妈妈总是说起她刺绣手艺的高超,说起她缝制的那件我祖母在我曾祖父的葬礼上穿的黑色丧服。

提到我祖父母的姓氏“罗赫曼”,苏菲又忍不住热泪盈眶。“罗赫曼夫人。”她喃喃地说:“罗赫曼夫人是这世上最好的女人。”她的声音慢慢低沉下来,仿佛她已沉醉在梦里了。“她是最好的女人,最好的,最好的,最好的。”她反复说着这句话。

那个下午我们的眼眶里一直擎着泪水。我们坐在一起聊天,苏菲大大的,被泪水弄得有点儿发红的眼睛总是定定地看着我,那里面充满了不敢相信的意思。我们互不认识,可却又像老朋友一样熟稔。

我家的每个人都清楚地记得那时的苏菲是那么年轻,她总是忙碌地走来走去,辛勤地工作。我们还记得苏菲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我听说她会跪在房间的地上为所有的人祈祷。正是她的这种信仰帮助她平安度过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她告诉我,自从她离开那天起,她就开始为我的祖母和母亲祈祷。“每一天,每一天。”她说。

是的,即使现在也是这样。

我把我家的照片拿给她看,并且送给她许多礼物,我想尽量多和她聊聊,可是我要赶晚上的火车。

当我起身要走的时候,苏菲又用手捂住眼睛,然后紧紧地拥抱我。“你会再回来的,对吧?”她问,我保证说,我一定会。

当我走出大门的时候,苏菲从门内叫道:“等一下,等一下!”她向我招手,让我进去,她颤颤巍巍地走到客厅的书架前,拿下一个水晶花瓶,那是一个滴漏形状的雕刻精巧的瓶子。“送给多迪。”她说。

“不。”我说,“不。”因为这也许是她所拥有的最值钱的东西了。

“送给多迪。”苏菲说。

在苏菲的卧室里有一个书架,那上面挂了许多镶了框的照片,有教皇的,修女特丽莎的,还有我祖母,我母亲的,以及她姐姐的,在我妈妈的卧室里的一面镜子上则镶着一张一次成像的苏菲年轻的时候充满喜悦的照片。

她们最后分开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苏菲现在98岁,我母亲77岁,在没有彼此的日子里她们从少女长成了,她们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度过了她们的人生,她们虽然相隔万里,却始终牵挂着双方,这份感情胜过了一切,我相信没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得了这样的爱。

我一回到家,就去看望我妈妈。我把那只花瓶和我拍摄的苏菲的照片拿给她看。我妈妈现在也像苏菲瘦小而虚弱。她抽泣着收下礼物,听那些故事。看到苏菲被艰苦的生活折磨得这样苍老,她伤心地哭了。“这不会是苏菲!”她看着这满是斑痕的脸说道。可是随后,过去的记忆又回到了她眼前―――曾经在午睡的时候悄悄溜进苏菲的房间听她讲故事,看她缝衣服;曾经和苏菲一起架着马车出去玩;曾经最爱看的就是苏菲的笑容。

在寻找苏菲的过程中,我觉得我和这两代人都贴近了,我回来两周后,我妈妈收到苏菲的一封信。恐怕只有在这时候,苏菲才会使用英语,她的英语像古文一样晦涩不清,可是她的信对我们来说却像诗一样美丽。

苏菲的日记范文2

7月21日,比利时王储菲利普在布鲁塞尔宣誓成为比利时第七位国王,其父阿尔贝二世

>> 141期人物志 “2013中国慈善名人榜”人物志 《激荡三十年》人物志 牟氏幻觉 十年人物志:个性的浪漫人族ToD 人物志 达喀尔人物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人物志 2013年21期 人物志 2013年21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菲利普:登基

7月21日,比利时王储菲利普在布鲁塞尔宣誓成为比利时第七位国王,其父阿尔贝二世同日正式退位。菲利普在议会宣誓时使用弗拉芒语、法语和德语三种语言承诺将“遵守宪法,捍卫比利时领土完整”。菲利普现年53岁,与妻子玛蒂尔德育有子女四人,12岁的长女伊丽莎白成为储公主。

在比利时国内,一直有人质疑菲利普没做好准备。最新的民意调查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弗拉芒区受访者相信菲利普是个好国王,瓦隆区持相同观点的有三分之二。 安倍晋三:表态

7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秋叶原进行参院竞选的最后一场演讲,并表明了对修改《宪法》的热情,他说:“为了创建令人自豪的国家,也要改变《宪法》。”

早在7月6日,安倍在大阪市和京都市街头演讲时也宣称要“挑战修宪”。在7月15日放映的长崎国际电视台采访节目中,他也表示有意在今后修改《宪法》第九条。但有意见认为,选战的争论焦点集中在经济,安倍的这番表态,可能是考虑到秋叶原聚集了保守派年轻人。 曼苏尔:修宪

7月20日,埃及临时总统曼苏尔签署总统令,宣布将组建法律委员会修改于去年底通过的新宪法。曼苏尔在总统令中任命总统宪法事务助理阿里·阿瓦德·萨利赫为委员会协调人。萨利赫随后表示,委员会将不设主席一职,所有成员将团结一致,合作完成对宪法的修改工作。

依照曼苏尔先前宣布的计划,该委员会将在组建之后30天内对宪法进行修订,然后提交给一个50人的专门小组在60天内审议。新宪法草案将在随后30天内举行全民公投。待新宪法草案获得公投通过,埃及将在15天内举行议会选举。 海伦·托马斯:逝世

苏菲的日记范文3

在成为专职作者前,会计师科班出身的爱丽丝・施罗德是摩根士丹利颇受好评的明星级保险业分析师及董事总经理,但她的影响力仅限于特定的圈子。《滚雪球》出版后,施罗德的名字越来越多的和巴菲特联系在一起,这本被亚马逊誉为“2009年最重要的图书”让她成为一个明星式的人物。

“滚雪球”的过程

衰老是所有人都敌不过的敌人,即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也会老,也会回忆。书店里从来不缺少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无论是投资指南还是财富人生,呈现出的都是一个活着的传奇。但巴菲特向朋友抱怨,没有一本书是他自己认可的,而他希望有这样一本书来记载自己。于是,2003年的一天,巴菲特做了一个与投资无关的重要决定――授权爱丽丝・施罗德成为他的传记作者。

对于向来不喜欢华尔街分析师的巴菲特而言,施罗德是个例外。因为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施罗德与巴菲特结识,她分析师般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巴菲特的喜爱,此后两人成为忘年交。

巴菲特在电话里非常简明扼要:“亲爱的施罗德,我希望你能来写这本书,我想我并不擅长写作。”

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施罗德放下了摩根斯坦利的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对巴菲特跟踪观察,翻阅众多他未曾公开的私人信件,并对其周围的亲朋好友实地采访。而巴菲特也主动地向她提供了一份确认两人合作关系的信,表示在采访时她可以向受访者出示。

施罗德期望通过她写的传记达到一种“作为公众人物的巴菲特与生活中的巴菲特相互和解”的效果。

“巴菲特对我说,如果听到有关他故事的不同版本,任何时候都应该采纳那个谄媚程度低的。对于这一点,他表现得勇气可嘉。”施罗德说。

2005年秋天,施罗德的作品人大卫・布莱克向纽约多个出版商提交了一份160页的出版建议书。班坦姆图书公司的出版人阿普尔・鲍姆和兰登书屋出版人吉纳・森特雷罗迅速做出回复。此后,两人被要求分别飞往奥马哈与巴菲特面谈。

“巴菲特要求出版社保证在推广这本书时。不做不实的声明,把他宣传成半个作者。”施罗德说。最终,班坦姆图书公司以720万美元的稿酬获得了巴菲特传记在北美地区的出版权。

不过巴菲特本人事后的表现,并不如他此前的决定痛快利落。那些有关他曾经失败、人之为人的动情段落,让“股神”颇有不适。

施罗德承认,巴菲特看到手稿中的某些内容时,他觉得“与想象中自己的形象相去甚远,有些章节读起来甚至充满痛苦”。但他还是遵守了最初的承诺――施罗德拥有书全部的编辑权。

“书中所有重要材料都有多个消息来源。”施罗德补充道。

然而,传记《滚雪球》出版后,作为传主的巴菲特并未就此书接受任何采访,“他的表现就像是这本书不存在”。

巴菲特的一名助理澄清道:“巴菲特因对书中的内容不满而减少推广支持的说法并不属实。至少,这本传记会在2009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销售,销量应该不错。”

最近,施罗德应邀参加了一次巴菲特的宴会。席间,两人相谈甚欢。巴菲特谈笑风生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众人,他已经不怎么介意施罗德的“揭老底”了,因为“他90%的朋友告诉他,喜欢我的这本书,而且他们认为巴菲特本人也应该喜欢这本书”。看来,两人一度尴尬的关系逐渐进入恢复期。

让巴菲特不适的段落

通过《滚雪球》,施罗德让人们看到了巴菲特作为人而非“神”的一面――这个美国老头儿热爱垃圾食品:薯片,糖果、可乐、汉堡,对子女严格,一生都爱他的妻子苏珊,但与另一个女人阿斯特丽德共同生活。

施罗德认为,正是那段“自1977年,苏珊如何离开他并与他分居的段落”,让巴菲特“不舒服”,而“两人分居之后,各自都有了新的感情伙伴”。

1952年,巴菲特与苏珊结婚。1977年,两人分居,苏珊搬至旧金山,但始终没有离婚。可以说,巴菲特的婚姻关系是非常规的,正是苏珊安排了自己的一位女朋友阿斯特丽德与巴菲同生活。三人长达27年(1977年-2004年)的“婚姻”关系维持至苏珊去世。

起初,施罗德对此表示怀疑,她认为巴菲特和苏珊维持表面的婚姻不过是做给外界看。直到她亲眼见到巴菲特每天都给苏珊打电话。“情感上,他依然对妻子非常依赖。即使两人不住在一起,但他们的一生还是紧密地联系着。”

“我的本意是希望读者能明白,巴菲特是在家庭方面做出巨大牺牲的情形下,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在他人生中的很多时候,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不多的,因此他的妻子感到过孤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施罗德说。

其实。巴菲特的三人婚姻以前也被公开讨论过。1995年,曾为《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罗杰・洛温斯坦出版的《巴菲特:一位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中就提到了这段匪夷所思的关系。只是,这次巴菲特没有料到施罗德会找到并采访那么多了解苏珊生平的人。当然,如果说她这么做是为了达到“巴菲特的公众形象与私人角色和解”的效果,巴菲特或许可以谅解?

“距离我开始写书后6个月,苏珊被诊断患有口腔癌。当时,我在奥马哈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他给医生打电话,讨论苏珊的病情,询问如何带她就诊、做手术。对巴菲特来说,这是很动情感伤的一段日子。当时巴菲特告诉我,那会儿,他总是哭,需要人安慰、交谈。而且200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业务展开得也不是特别好,只收购了一些小企业的股票。当时,巴菲特因为家庭原因,对股市也没有做特别多的关注。不过,那年的股市也不乐观,对巴菲特的投资业务来讲,没有过多的关注可能反而是件好事。”施罗德说。

苏珊的去世令巴菲特非常忧伤,有两个月的时间,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不过,和大多数人一样,他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性格中的刚强最终让巴菲特走出痛苦,而且让他学会了适应和超越。

“苏珊在家中的角色空缺后,巴菲特不自觉地替代了妻子的位置。”――正如巴菲特的妹妹伯蒂所言,苏珊似乎把她的力量、情感和慷慨都留给了巴菲特。而他的内心世界似乎在突然间开阔了许多。他开始处理过去一直由苏珊负责的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开始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我愿意做专职作家”

完成《滚雪球》后,施罗德转行成为职业作家。目前,她的身份是彭博社的专栏作者。 “和巴菲特相处的经历促使了我职业的转变。他鼓励我写书,鼓励我当作家。巴菲特喜欢我写书的方式,我也愿意做专业作家。现在,我可以充分发挥我曾是分析师的优势,把它运用

到写作当中。写作不仅让我对股票买卖发表看法,也让我更多地了解到人的故事,人生体验,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做专业作家时,我的人生体验范围更加宽广。”

如今,爱丽丝的名字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和巴菲特连在了一起。从投资银行的低调生活转变为聚光灯下的高调,施罗德享受着这份巴菲特给她“新工作”。除了“会收到更多的电子邮件’,这一点外,这份工作堪称完美。

“我接受采访,回答和他有关的问题,巴菲特是知道的。而且我现在收到的信件更多,接受的采访也更多,不过,我不会回答那些本应问巴菲特的问题。我写这本书时,巴菲特就说,我可以接受任何采访,和人们谈论他。他希望我明白,这永远是一份给我的工作。我可以花上余生的时间来接受有关他的采访。巴菲特喜欢别人写他的故事,喜欢别人采访谈论有关他的故事。书是写完了,但我的工作远远还没有做完。”

爱丽丝・施罗德:中国依然是“价值投资”的最佳地点

过去的2008年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4年来业绩最糟的一年。根据伯克希尔股票账面价值和标准普尔指数显示,该公司股价下挫45%。巴菲特的个人资产也从2008年的620亿美元锐减至今年的370亿美元。在2009年2月的“致全体股东信”中。巴菲特开诚布公地写道:“2008年我们的市值缩水了115亿美元。”面对颓势,哈撤韦公司的股东们“既困惑又遍体鳞伤”,每个人“仿佛都是闯入羽毛球比赛现场惊慌失措的小鸟”。

即便是巴菲特2008年抄底得意之作的两只股票,高盛与通用电器,它们的表现在2009年也并不是很好。高盛的股指较之巴菲特注资时只是略有增长,而通用电器则让巴菲特损失惨重。

难道巴菲特错了?施罗德并不这样认为,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足够好的企业总会有业绩回升的一天。

面对面

《新周刊》,高盛和通用电器目前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如人意,巴菲特毅然出手购买它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施罗德:巴菲特告诉过我,在一场危机中,现金加勇气是无价的组合。意思是,如果你有没被占用的现金,并且你是勇敢的,在金融危机时,你会变得非常富有。在巴菲特的一生中,曾有三次这样的时刻。2008年抄底是第三次。而且因为巴菲特一向讲求决策,动作彻底。当高盛、通用面临危机时,他出手了。只要巴菲特认定这家企业彼时廉价的股票未来价格一定是向上走的,他就会对这支股票进行投资。而世界上任何企业,就像经济体一样,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只要它足够好、足够强,这家企业的业绩一定会上升。

《新周刊》: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即便采些股票暂时表现不佳,但如果从几十年的长远时间来看,它们仍会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人们都能理解“价值投资”,但能做到的却很少。

施罗德;因为很多人在投资时,会受到情绪的干扰。这是运用‘价值投资’的大忌。

《新周刊》:巴菲特通常只会购买自己熟知产业的股票,但他去年购买了中国比亚迪公司的股份,这好像有悖于他的投资原则。

施罗德:在入股比亚迪的问题上,巴菲特听从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芒格的建议。芒格对能源业非常了解,他很看好对这支股票所做的投资。当时,他们还展示了一辆比亚迪的节能车。车是由一位比亚迪的高管开出来的,巴菲特的一位朋友坐在车里。芒格对比亚迪公司评价很高,他认为,这家中国公司的老总王传福是一位爱迪生加杰克・韦尔奇式的人物――他既能解决科技问题,也能处理其他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正因为有了芒格的支持,巴菲特才下定决心购入了比亚迪10%的股份。不过,他是否会像持有四年再抛售中石油一般对待比亚迪,没人知道。

《新周刊》:中国经济也处在转型期,巴菲特会把钱投在中国哪些行业?

施罗德:巴菲特一直认为,中国是最重要的、值得投资的国家。中国有很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一批科技企业在成长。所以巴菲特相信,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前景非常好,科技类公司的股票前景也会非常好。

苏菲的日记范文4

关键词: 《苏菲的选择》 灵魂 死 生

一、前言

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斯泰伦的扛鼎之作《苏菲的选择》讲述了人在极端境遇下的生死抉择,即二战中,波兰女子苏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艰难的选择:让哪个孩子活下来呢?她无奈地选择把小女儿送入了纳粹的毒气室。战后幸存下来的苏菲在精神失常的内森和文学青年丁哥之间,选择了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最后双双服毒自杀。在集中营里,苏菲有着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她不惜向纳粹卖弄姿色,并愿意为纳粹效力。但是,幸存下来的苏菲,有了重生的机会,却无意求生,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苏菲为什么又选择了死亡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菲之死。

二、精神支柱的倒塌――虽生犹死

“她的身材真的很美,凹凸适中,曲线合宜,但却有点奇怪――那是肉眼难以觉察的缺失,但它明确地存在着,我能看到”。[1](P35)这种缺失究竟是什么呢?经历了集中营百般折磨的苏菲,虽然侥幸存活下来,但是留下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损伤,更是烙印在心里的伤痕。她的一口牙齿荡然无存,头发也快掉光了,两腿发痛,还有坏血病。肉体上的伤痛已经摧毁了她的身体,精神上的伤痕更摧垮了她的意志。那些痛苦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苏菲虽然活着,但她的灵魂已经不存在了,她就像一具骷髅,只有一具形体,没有任何精神支柱,这样的苏菲虽生犹死。

侥幸生存下来的苏菲在二战后的世界里能否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呢?是否能体会到人之善呢?作为一名茫然无助、精神几近崩溃的二战受害者,苏菲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关爱,反而又一次次地受到。当她去图书馆借书时,因为记错了作者的名字,而受到图书管理员的,继而昏倒。更可怕的是,她在地铁里又遭到了之徒的指奸。可见人间的恶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它并未因二战的结束而消失。然而苏菲作为一个受害者,除了被动地接受、忍受,又能如何呢?

苏菲对人失去信心,是否对上帝还存有虔诚的信仰,是否相信上帝会拯救她受伤的灵魂?德军入侵波兰之前,苏菲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里过着平静而安详的生活,她还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音乐家。然而,战争爆发了,索菲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二十个月的集中营生活令苏菲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难,这些变故打碎了苏菲的心,她感到自己不再关心上帝是否还存在,她不知道是上帝离开了她,还是她抛弃了上帝,但她清楚地意识到她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她坚定地认为上帝已经背过脸去,对她的苦难视而不见。

由积久的虔诚与时代的冲突所导致的顿悟在苏菲的心里形成了障碍,使她的行为发生质的变化:她开始酗酒,纵情,甚至还想在教堂里自杀,因为“既然上帝已经抛弃了我,那么我恨他。为了表示我的愤恨,我要在他的教堂里做出我能想出的最大亵渎”。[1](P491)上帝并未因为苏菲虔诚的信仰而拯救苏菲和她的亲人,苏菲怎么可能继续信仰上帝呢?一个失去信仰的人,一个失去精神支柱的人,靠什么生活下去?苏菲伤痕累累的灵魂难以让她负重前行,她的人虽然还活着,但她的灵魂早已消失。

在纳粹集中营里,人像畜牲一样,被驱赶着走进毒气室;像小白鼠,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幸存下来的苏菲无法忘记过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她“仍然承受着那种恐怖下的痛苦”。[2]对个体的生命而言,战争不过是以人为对象的屠宰场罢了,即便有人能侥幸逃脱死神魔爪,却再也找寻不到曾经宁静的精神家园。意大利作家李威说:“那些真正掉入底层的人,那些亲见蛇蝎恶魔之人,不是没能生还,就是从此哑然无言。”[3]苏菲正是哑然无言的最典型代表。对于她所经历的苦难,她是不愿提及的,因为那是她心灵上永远的痛,她不愿轻易揭开这个伤疤。

三、罪恶感的折磨――生不如死

“本质上的梦固然是稍纵即逝的,但是有一些梦,却会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中”。[1](P31)对于苏菲而言,集中营中的噩梦时时索绕在心,永远难以忘却。更可怕的是那挥之不去的罪恶感。苏菲的双重身份使她有别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其他幸存者。除了是受害者,她还是帮凶。就像她胳膊上的纹身一样,她那梦魇般的经历牢牢印在她的心灵深处,她始终无法摆脱一种负罪的困扰。而这种罪恶感是在“从命运的顽固的控制下夺取她的奖赏的过程中产生的”。[4]可以说,苏菲的罪恶并非有意而为,只是反抗无奈的命运的一种手段而已。

苏菲的罪恶感首先来自女儿的死。如果不是苏菲想要炫耀自己流利的德语来引起纳粹医生的注意,纳粹医生也许不会让她作出那个没有选择的选择,无论选择儿子还是女儿去死,这都不是纳粹赋予苏菲的特权,无论选择什么,苏菲都将失去一个孩子。她内心的罪恶感和内疚感是永远无法洗涤的。

苏菲的罪恶感还来源于沦为纳粹的帮凶。苏菲在被捕之前就拒绝为波兰地下组织翻译文件,因为她要保全儿女的安全。在集中营中,苏菲因流利的德语而成为纳粹军官豪斯的打字员。为了拯救儿子,苏菲拒绝为地下组织偷收音机。作为一个母亲,她想到的只是利用自己单薄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孩子,她无法为整个民族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当她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时,她也无法原谅自己。

苏菲借助说谎来努力消除自己的罪恶感,“这些谎话使她脆弱的意识平衡保持完整,防止她遭受负罪感的毁灭和忏悔结束后不可避免的死亡的侵袭”。[5]苏菲说谎只是不想让自己想起自己的罪恶,因为回忆一旦开始,内心的伤疤就要被揭开,回忆痛苦其实要比经历痛苦还要残忍。苏菲只想麻痹自己,忘却自己。因而她选择说谎,来逃避真实的自我,逃避良心的惩罚。

苏菲即使在打开内心的屏障向丁哥坦露自己的内心时,也总是有意在拖延,在遮掩。“苏菲在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叙述中并不十分坦白,现在我才明白,她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时有着一种强烈的犯罪感。她是在一种自我憎恶的情绪中过滤过去那段历史的”。[1](P173)苏菲不愿想起过去的罪恶,但是,不坦白这些罪恶,又难以消除内心的痛苦。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中苏菲还是要选择忏悔。“自卑和自责不是心理变态的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的自省和认识的飞跃”。[6]因此,苏菲并不是在逃避,而是“企图从负罪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负担中寻求解脱”。[1](P293)

苏菲一直在向着重生而行,但却摆脱不了罪恶的折磨。“这种罪孽的负担太沉重了,她承担不下去了”。[7]虽然苏菲也在坦白,但“越是坦白越是加深了苏菲自责的心理,苏菲做的忏悔越多,负罪的感觉越深,这种感觉就像火焰一样吞噬着她”。[8]坦白的过程也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当心中的罪恶、自责、内疚都坦白之后,苏菲已经认识到一个真实的自我,这就更加速了她死亡的决心。因为在所有亲人都离去之后,苏菲已无颜生活在世上。活着,对她是一种惩罚。死亡,也许才是真正的解脱。

四、放纵与救赎――爱与死的交织

幸存下来的苏菲像一具骷髅一样生活着,而内森的出现让这具骷髅有了重生的希望。然而苏菲和内森之间的爱是一种虐待狂和受虐狂之间的爱,一种和死亡不可分的爱。弗洛伊德在关于生死本能的讨论中指出生死的结合就体现在虐待与被虐之中。在心理学术语中,人类本性的冲突就体现在本能的层次上。生的本能,或欲望的本能,就是要延续并丰富生活。死的本能就是要让生命归于死的宁静中。而在死的本能中就包括虐待和受虐情节。因此,无论是内森的虐待还是苏菲的受虐都笼罩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

苏菲和内森的相遇一开始就笼罩上了死亡的阴影。他们第一次相遇与其说是爱上了彼此,不如说是爱上了死亡。苏菲和内森相遇在图书馆里,当时苏菲是在寻找艾米丽・迪金森的诗歌《我不能停下死亡的脚步》。当她晕倒时,内森为她停下了他的脚步。内森就是苏菲的救世主,她的重塑者,也是她的毁灭者。苏菲已经失去了她所有的亲人,因此内森成了她的依靠。内森则一步步把苏菲引向死亡。因为内森从一开始就感到“我需要你就像需要死亡一样”,[1](P61)因而痛苦地质问:“苏菲,你没看到我们正在痛苦地死去吗?”[1](P99)苏菲遇见了内森就等于遇到了死神。有了内森的相伴就好像有了死神的陪伴,两人在向死亡一步步迈进。

苏菲和内森最终选择彼此拥抱走向死亡。

弗洛依德认为死亡本能和生命本能的目标是相反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死亡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死亡在这个最后的时机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9]克尔凯郭尔曾说过,死对人来说并非生命的最后之事,绝望才是人的致死之病。也就是说,生命的最后之事就是绝望。绝望的痛苦正在于它使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绝望与临死的光景有相似之处”,[10]对于苏菲而言,活着就是这样一种绝望的状态中,这就是濒临死亡的状态。

苏菲的死,也是一种生。“苏菲之死也表明了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生与死重视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生在某种形式上就是死,反之,死也即是生”。[11]既然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亡是一种解脱,那又何必痛苦地活着呢?苏菲作出了她人生中最后一个选择:走向死亡。负罪的灵魂得到了解脱,因此,灵魂的毁灭也是一种重生。

五、结语

苏菲在她的一生中,作出了两个最重要的选择,一个是在集中营选择让女儿先死,另一个就是幸存下来之后又选择了死亡。第一次选择是无奈之举,第二次选择是主动为之。在经历了集中营的磨难之后,人的心灵是难以负重前行的。身体上的伤痕也许会渐渐好转,但精神上的痛苦却永远难以消除。苏菲无颜在所有的亲人离去之后,带着内疚和罪恶生活下去。这样的生活,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一种惩罚。只有死亡才能解脱苏菲的痛苦,只有死亡才能让苏菲负重的灵魂得到宽恕。因此,苏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她的死是一种毁灭,更是一种重生。

参考文献:

[1]威廉・斯泰隆著.谢瑶玲译.苏菲的选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Wyatt Brown B.William Styron’s Sophie’s Choice:Poland,the South,and the Tragedy of Suicide[J].Southern Literary Journal,2001,34(Fall):56-67.

[3]杨荣.战争与20世纪战争文学[J].南宁: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6):36.

[4]Ross D W.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William Styron[M].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5:211.

[5]Coale S.William Styron Revisited[M].Boston:Twayne,1991:104.

[6]董雷.《苏菲的选择》主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7]Ruderman J.William Styron[M].New York:Ungar,1987:105.

[8]范新.谁杀害了女主人公?――浅论《苏菲的选择》的负罪主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9):52.

[9]J.洛斯泰著.郑泰安译.精神分析入门[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10]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60.

苏菲的日记范文5

有人提到她是第五次来到中国,苏菲·玛索纠正道,她记不得是第几次来了,但一定比五次多,因为她每年都要来中国两次。她喜爱中国美食,虽然有些东西不碰。她喜爱中国电影,虽然不太记得住那些电影的名字。有人问她最喜爱的中国导演,她想了很久,说自己不太会说那些人的名字,然后说了张艺谋和李安,又反复强调了《十七岁的单车》。她说中国是电影的国度,有很多非常棒的导演。

于是话题自然转到“你什么时候来中国拍电影”?苏菲对这个问题很认真,“仅仅是我到中国来,或者一个中国导演到法国去是不够的,我们要找到能打动中国观众和欧洲观众的剧本,我要想清楚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最重要的是好故事,一定要有好故事”。显然,目前的她还没遇到打动自己的好故事,所以没有到中国拍电影的计划,但她承诺,未来一定会到中国拍电影。

中国观众对苏菲·玛索的印象还是那个法国电影中的风情女神。1995年,和许多在本土成名后转战美国的女星一样,苏菲·玛索拍摄了几部好莱坞电影,《勇敢的心》中美丽深情的太子妃和《007之末日危机》里的“蛇蝎美人”令人印象深刻,也为她开拓了更多的国际市场。但近十年,她又重回法国影坛,也许是好莱坞的兴盛让她对本国的电影产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她觉得电影势必要产业化,目前法国每年有超过400部影片的产出,她觉得作为法国影人应该致力于提升法国电影。

所以那些年,她不仅做演员,还做导演、编剧。“我喜欢法国电影,法国电影中的浪漫、幽默和文艺气息是其独特之处,法国在全球电影市场中非常重要。我从来不认为一类电影会强于另一类电影,当下的美国电影也深受法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的影响,法国和美国电影其实一直在互相学习。”在她看来电影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让不同国家的人看到彼此的文化,就好像她步入影坛的这30年,看着自己的电影一点点进入中国,她和中国的电影人、观众都打开了自己,彼此接受。

这次上映的电影《邂逅幸福》是个典型的法国爱情片,苏菲喜欢剧本里的故事,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最终走到一起。她还喜欢拍摄的方式,许多细节都是在拍摄现场即兴产生的,让她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但这样的电影往往在票房上不及类型大片,苏菲倒是看得很开,“电影的票房是很难预计的,这个也不是我拍摄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我喜欢这个故事。但我也希望票房会有些收获,院线下线后会有其他的平台进行展示”。

现场

苏菲的日记范文6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今天小编分享了2021《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五篇,希望能帮到你。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1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14岁少女苏菲收到的陌生来信带她走进了一个她几乎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引导她的思维走进了人类更深、更本质的思考。

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我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世界就像魔术师变出的白兔,人类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处,把所有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而哲学家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断攀登白兔的毛发,目的是为了看清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是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2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3看到《苏菲的世界》最后一行字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还想知道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接下来的生活会怎样,他们能否适应虽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像空气一样存在的日子。

随着故事情节的一点点发展,一个个谜团渐渐的清晰,才知原来这是一个故事中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的小说,这让我想起卞之琳写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通过哲学老师艾伯特的讲解,苏菲一点点了解了哲学史的发展演变,而读者像我这种初学者也会不由自主的和苏菲一样跟着艾伯特的步伐,对哲学产生好奇,想去探究它的足迹。

这本书有500多页,讲述了一些西方哲学的主要人物和流派,如果之前对西方文化没有太多了解,对其中描述的历史人物从未听闻,读起来也许会觉得些许陌生,甚至是枯燥。读前面几个章节时我就觉得有些陌生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从讲述苏格拉底开始我才渐入佳境,因为以前听闻过这些历史人物,也就能耐心读下去。每一个历史时期提出的哲学观点各不相同,越接近现代越会觉得更加成熟和完善,不禁佩服黑格尔、马克思等近现代哲学家的伟大,然而书中借艾伯特观点提到“现代科学有一大部分源自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的努力,例如寻找组成所有物质的不可见的‘基础分子’”这样让我想起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说我们在敬佩今人的同时不能忘记古人的开拓之功。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围绕着这两个哲学问题,一部漫长的哲学史从无到有蔓延开来,书中艾伯特告诉苏菲我们开始这门课程时所提出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萨特对此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作为个体,我想不明白世界从何而来,我只能从现有的大家所共知的信息中对地球的产生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而对我个人来讲,我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思考和把握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我想要怎样的存在。我想:这就是哲学问题引发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这就是读这本书给我的益处吧!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纷纷扰扰,静下心来去思考它们对自己的人生是否真的有意义,那么一些名利就会放下,一些苦恼就可以淡然处之,我的存在也就更加直接地奔向它应有的价值。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4上学期闲着的时候没事,就向朋友借了本书《苏菲的世界》来看看这样一部作品,没想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智慧的结晶。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就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哲学的意义、人的生命和各种哲学学说: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变魔术的兔子的话,我们就是居住在兔子绒毛深处的细胞

我们出生于细毛顶上,刚开始我们对这场魔术十分好奇,而人们慢慢长大了,对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处,并喜欢上了皮毛深处的生活,就不再过问世事了。哲学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别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为哲学家。

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

尽管我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个人最新读书笔记5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地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着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着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