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1

一、陕北地区宋金石窟的分布特点

陕北地区目前尚存的宋金大型石窟以北宋石窟为主,主要有子长县北钟山石窟、黄陵县双龙石窟,延安市清凉山石窟等10处。其中有题记的石窟有十余处,根据题记,笔者将部分宋金石窟开凿年代与宋夏战争历时制成对照表。通过对比,发现大部分北宋石窟都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以后,即在北宋和西夏长期地大规模战争期间,伴随着城塞的修建而发展起来。另根据以下几则题记:子长县北钟山石窟中嘉靖四年《重修普济禅寺万佛岩楼记》记载:“万佛岩石洞,宋敕赐名曰普济院,治平四年,学佛人张行者偕石工王信毞之所凿焉。”(1)黄陵县吕村万佛洞,窟内的两方造像题记:“乣首苑广、苑晟、李、明和共四人等,造石宫寺佛殿后壁一画,五百罗汉……鄜州介端等镌并工……作佛人鄜州介端男介元,弟介子元用,弟介政”(2)富县马渠寺石窟第2窟门框顶部题刻:“崇宁伍年……施主王松……本州介处作,宋虔、王信。”(3)富县阁子头石窟第1窟顶部题刻:“元符三年……本州介处造,介元,弟介子用。”(4)安塞县石寺河石窟题记:“安塞堡,……施主张进贺青任子于共修一半……石匠王志书正千木。”(5)这些题记中有工匠王信、孙友、介端等记载,可以证实陕北地区宋金石窟造像风格为三类之说法,即以王信、薛成、冯义、孙友、孙玉石匠班子为一派,以开凿的子长县北钟山石窟为代表,风格浑厚质朴,厚重有力,重在形体,长于圆雕;以介端、介政、介处、介子元、介子用家族两代石匠班子为一派,所凿黄陵县双龙千佛洞、富县马蹄寺沟石窟和富县阁子头石窟,形体简括,重在线的表现,长于结构宏伟的佛传故事巨型壁雕;以王志为首的石匠班子所凿的安塞县石河寺石窟、黑泉驿石窟,则兼两家之长,风格细致玲珑,堂皇富丽。

二、陕北地区宋金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

根据考古报告和实地考察,笔者发现陕北地区的宋金石窟造像既具有与麦积山石窟、庆阳北石窟等地区一致的时代性、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而自成体系,特色显著。首先,水月观音为宋金佛教石窟造像一大显著特征。观音一改武周时期的女性化特点等回复到了男性世界。观音很少出现站立之状,出现较多的水月观音像,并远远超过主尊的数量,说明水月观音的流行。如黄陵万佛寺和延安万佛洞两窟,(6)这两窟在形象上虽尽力模仿唐代风格,但表现出来的终不如唐代的丰硕圆满。整体来看,富有窈窕轻倩、秀逸飘洒之美。全身装饰富丽而繁缛,但却很自然,是宋代石窟的杰作。其次,宋金时期陕北石窟造像凝重、内向,题材与南北朝时期有相近之处,说明同处战乱时代民间共同的心态。文殊、普贤、罗汉造像是重要题材,文殊、普贤与释迦牟尼大小等身,罗汉造像更是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罗汉造像凝重、内向,典型的陕北大汉形象,反映了下层民众的造像心态。依据《阿弥陀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凿的造像内容到处可见,流露出陕北军民祈求“救世主”解除他们苦闷与烦恼的强烈愿望。(7)如延安市万佛洞,第一洞是形象多变的千佛像,第2窟所刻内容为三身佛像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组成的华严三圣像,是一处以华严宗为主的佛教石窟。(8)再次,陕北石窟中主尊的佛座比隋唐时期华丽繁缛,并受到南方宗教造像艺术手法的影响。如黄龙县小寺庄石窟中的造像以迦叶、胁侍菩萨、天王的雕刻造型艺术最为突出,一般寺庙和石窟中的天王造像或为四天王或为二天王,二天王造像又以东方持国天王和南方增长天王最为普遍,但小寺庄石窟中二天王却是南方增长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相对,倒属少见。最后,陕北宋金石窟中出现了很多密宗造像,主要题材有大日如来、千手千眼观音、地藏菩萨、自在观音等。如黄陵双龙千佛寺石窟中宋代雕造的大日如来,着偏衫,袒右胸,双手作智拳印,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座上。(9)富县石鸿寺2号窟内,“中央坛基上的一尊金皇统年间雕凿的自在观音,头著高冠,冠中有化佛,宝缯飘曳,袒上身,胸饰璎珞宝串,下垂过膝,腕带镯,壁带钏,披帛飘扬,斜披络腋,下着裙。观音面相丰颐,眉间有毫,左手下垂拄座,右腿上抬,”(10)其造像继承了唐宋传统,并吸收了一定的契丹、汉族艺术特色,所创制出来的石金代造像是比较完美的雕刻作品。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陕北;宋金时期;石窟分布;石窟艺术

陕北自古为丝绸之路东端长安的北环,自秦直道建成后,成为北连漠北的孔道,西接丝绸之路东端余绪,南北贯通漠北高原与中原政治、经济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条重要的佛教传播路线。佛教传入陕北地区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期,前秦、后秦先后建都长安,苻坚、姚兴等帝皆崇奉佛教。陕北地区的佛教在隋唐时期兴盛,并形成陕北佛教文化区。北宋时期,陕北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几乎有寨就有窟,历宋、辽、金三朝,陕北地区营造了百余处大小石窟。国内石窟寺研究方兴未艾,然而对于地处丝绸之路东端的陕北地区石窟寺,长期以来却并未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陕北地区的宋金石窟艺术进行探讨和思考,有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陕北地区宋金石窟的分布特点

陕北地区目前尚存的宋金大型石窟以北宋石窟为主,主要有子长县北钟山石窟、黄陵县双龙石窟,延安市清凉山石窟等10处。其中有题记的石窟有十余处,根据题记,笔者将部分宋金石窟开凿年代与宋夏战争历时制成对照表。

通过对比,发现大部分北宋石窟都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以后,即在北宋和西夏长期地大规模战争期间,伴随着城塞的修建而发展起来。

另根据以下几则题记:

子长县北钟山石窟中嘉靖四年《重修普济禅寺万佛岩楼记》记载:“万佛岩石洞,宋敕赐名曰普济院,治平四年,学佛人张行者偕石工王信之所凿焉。”(1)

黄陵县吕村万佛洞,窟内的两方造像题记:“首苑广、苑晟、李、明和共四人等,造石宫寺佛殿后壁一画,五百罗汉……州介端等镌并工……作佛人州介端男介元,弟介子元用,弟介政”(2)

富县马渠寺石窟第2窟门框顶部题刻:“崇宁伍年……施主王松……本州介处作,宋虔、王信。”(3)

富县阁子头石窟第1窟顶部题刻:“元符三年……本州介处造,介元,弟介子用。”(4)

安塞县石寺河石窟题记:“安塞堡,……施主张进贺青任子于共修一半……石匠王志书正千木。”(5)

这些题记中有工匠王信、孙友、介端等记载,可以证实陕北地区宋金石窟造像风格为三类之说法,即以王信、薛成、冯义、孙友、孙玉石匠班子为一派,以开凿的子长县北钟山石窟为代表,风格浑厚质朴,厚重有力,重在形体,长于圆雕;以介端、介政、介处、介子元、介子用家族两代石匠班子为一派,所凿黄陵县双龙千佛洞、富县马蹄寺沟石窟和富县阁子头石窟,形体简括,重在线的表现,长于结构宏伟的佛传故事巨型壁雕;以王志为首的石匠班子所凿的安塞县石河寺石窟、黑泉驿石窟,则兼两家之长,风格细致玲珑,堂皇富丽。

二、陕北地区宋金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

根据考古报告和实地考察,笔者发现陕北地区的宋金石窟造像既具有与麦积山石窟、庆阳北石窟等地区一致的时代性、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而自成体系,特色显著。

首先,水月观音为宋金佛教石窟造像一大显著特征。观音一改武周时期的女性化特点等回复到了男性世界。观音很少出现站立之状,出现较多的水月观音像,并远远超过主尊的数量,说明水月观音的流行。如黄陵万佛寺和延安万佛洞两窟,(6)这两窟在形象上虽尽力模仿唐代风格,但表现出来的终不如唐代的丰硕圆满。整体来看,富有窈窕轻倩、秀逸飘洒之美。全身装饰富丽而繁缛,但却很自然,是宋代石窟的杰作。

其次,宋金时期陕北石窟造像凝重、内向,题材与南北朝时期有相近之处,说明同处战乱时代民间共同的心态。文殊、普贤、罗汉造像是重要题材,文殊、普贤与释迦牟尼大小等身,罗汉造像更是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罗汉造像凝重、内向,典型的陕北大汉形象,反映了下层民众的造像心态。依据《阿弥陀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凿的造像内容到处可见,流露出陕北军民祈求“救世主”解除他们苦闷与烦恼的强烈愿望。(7)如延安市万佛洞,第一洞是形象多变的千佛像,第2窟所刻内容为三身佛像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组成的华严三圣像,是一处以华严宗为主的佛教石窟。(8)

再次,陕北石窟中主尊的佛座比隋唐时期华丽繁缛,并受到南方宗教造像艺术手法的影响。如黄龙县小寺庄石窟中的造像以迦叶、胁侍菩萨、天王的雕刻造型艺术最为突出,一般寺庙和石窟中的天王造像或为四天王或为二天王,二天王造像又以东方持国天王和南方增长天王最为普遍,但小寺庄石窟中二天王却是南方增长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相对,倒属少见。

最后,陕北宋金石窟中出现了很多密宗造像,主要题材有大日如来、千手千眼观音、地藏菩萨、自在观音等。如黄陵双龙千佛寺石窟中宋代雕造的大日如来,着偏衫,袒右胸,双手作智拳印,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座上。(9)富县石鸿寺2号窟内,“中央坛基上的一尊金皇统年间雕凿的自在观音,头著高冠,冠中有化佛,宝缯飘曳,袒上身,胸饰璎珞宝串,下垂过膝,腕带镯,壁带钏,披帛飘扬,斜披络腋,下着裙。观音面相丰颐,眉间有毫,左手下垂拄座,右腿上抬,”(10)其造像继承了唐宋传统,并吸收了一定的契丹、汉族艺术特色,所创制出来的石金代造像是比较完美的雕刻作品。

三、对陕北地区石窟寺的思考

纵观学术界对陕北地区石窟的研究,则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现拟就陕北地区石窟艺术,提出一些问题和研究方向。

首先,深化陕北地区石窟寺在佛教艺术史领域的研究。由于历史环境的变迁和陕北地区石窟寺本身条件的限制,陕北地区石窟寺不像敦煌莫高窟那样保存了大量的文书,也不像云冈、龙门那样有比较可靠的文献和造像题记可资研究。文献资料的相对匮乏,使我们只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文献资料及百余处石窟寺实物资料,运用石窟寺考古理论和方法对陕北地区石窟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对洞窟形制、造像形制、造像题材、造像特点、衣饰、装饰纹样等,运用类型学的排年方法科学地去分析,并对陕北地区石窟寺在中国佛教艺术史序列中进行正确的定位。

其次,陕北石窟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特别是其雕塑、造像风格、壁画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其相关研究几乎为空白。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更显薄弱,例如陕北地区石窟寺与当地民众的关系方面,可做社会史的探讨。陕北地区石窟寺的形成问题,可与历史地理学进行交叉研究。佛道融合对陕北地区石窟寺及其造像的影响,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深层次的探讨陕北地区石窟寺的艺术内涵以及陕北地区石窟寺与其他石窟或地域间的历史文化联系也是值得学界重视的问题。

最后,由于陕北地区石窟寺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局限,国内学人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外国学者也极少注意陕北地区石窟寺,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松原三郎《北魏の县样式石雕》、《北魏陕西派石雕の一系谱》和美国学者王静芬的《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11)略有提及陕北地区石窟寺。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学术信息来看,中外学术界仍然没有对陕北地区石窟寺进行有体系、成规模的研究,期望学界能给予陕北地区石窟寺更多的关注。

注释:

(1)靳之林.延安地区石窟艺术.美术,1980(6):3。

(2)靳之林.延安地区石窟艺术.美术,1980(6):7。

(3)员安志.陕西富县石窟寺勘察报告.文博,1986(6):12。

(4)员安志.陕西富县石窟寺勘察报告.文博,1986(6):13。

(5)杨宏明.安塞县石窟寺调查报告.文博,1990(3):67。

(6)张智.黄陵万佛寺、延安万佛洞石窟寺调查记.文物,1965(5):30-37。

(7)韩伟.陕西石窟概论.文物,1998(3):69。

(8)孙修身.陕西延安市清凉山万佛寺第2窟内容考.敦煌研究,1998(2):69-77。

(9)齐鸿浩.延安地区石窟寺密宗造像.文博,1991(6)57。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3

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新安长理沟进士王自诚撰《拳论质疑序》中记载:“拳之类不同,他端亦不知创自何人?惟此六合拳来自山西姬龙凤(峰)……姬师精枪法,人皆以为神,而先师犹有虑焉,以为若身处乱世,出可操兵执枪自卫,若太平之日,刀兵鞘伏,倘遇不测得何以御之?于是将枪法改为拳法,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为六合,约其要为前六势、后六势……予幸得于郑老师,以接姬氏之真传。”

山西祁县体委珍藏墨本《姬际可自述》中记载:“(姬龙峰访道于终南山,得岳武穆王《心意六合拳谱》,回晋后)……老朽感焉,悉心研习精义,十易寒暑,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以六合为法,五行十形为拳,心之发动日意,意之所向为拳,名日心意六合拳……以心意诚于中而肢体形于外,含藏先天之本,性命生死之道,阴阳之母,四象之根,以夺阴阳之造化,扭转乾坤之气机……”

从资料记载分析,现代流传的心意六合拳,乃姬龙峰在研习岳飞《心意六合拳谱》基础上,加之终南山真仙高道暗中加持与点化而创。因其拳理功法来自于道教,故称内家拳。

远远早于老子《道德经》道家的第一部著作《黄帝阴符经》中写道:“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之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这里的“盗”,即逆取也,反夺之意。“宜”,平衡也,协调之意。《黄帝阴符经》中这段话的意思,即天生天杀,性命生死之道,乃阴阳消长,四象之根的顺行自然之道。刑杀之机,天地从万物中反夺,万物从人中反夺,人从万物中反夺。三者相互反夺,配合平衡,才合乎生杀性命之道,夺取天地阴阳造化之理,扭转乾坤之气机。

不言而喻,姬龙峰所创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功法及理论依据,完全取之于道家道教的丹道功。

关于《心意六合拳》又称作《守洞尘技》,一说传自山西戴氏二宫家,一说来自河南马学礼处。

《守洞尘技》(作为拳谱)记载着:“太极者,心猿生,拳势作,动静有,虚实式,刚柔分,起落架,生两仪。两仪者,熊鹰志,法为奉,阴阳合,心意源。”在其《八要》中又写道:“心要定,神要宁,神宁后,心必安;心安后,必清静;清静后,必无物;无物后,必行气;行气后,必绝象;绝象后,必觉明;觉明后,才神通;神通后,万物归。”

稍有“道学”“丹道学”知识的人,一看便知,这个“阴阳两仪”及“八要”之道,来自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湛然常寂,寂无其寂,欲安能生。欲既不生,心自静矣。心既自静,神即无扰,神既无扰,常清静矣。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段话用于武术上,即通过清静无为的内功修炼,方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法无法意无意,以静制动”之本能应变的最高境界,和出敌制胜万无一失的高超本领。

《马氏心意拳歌诀》记载:“武艺从来不乱传,无穷奥妙藏其间,内叫守洞尘技艺,外称心意六合拳。”显然,“内”者,指的“内劲”,也可理解为“心意门内”。“外”者,“外形拳势”,也可理解为对其它武术门类而言。

当代研究心意六合拳的专家学者说:“《守洞尘技》本为道教密典《七部尘技》中的一支……”不揣浅陋,现裒考一下其说法是否正确。

数万卷《丹经》、《道藏》、《藏外》,确有《守洞尘技》、《七步义》、《七步尘技》之卷。

《守洞尘技》是继《参同契》、《阴符经》、《黄庭经》之后的一部著名的道家经典著作。华山无极门“无极玄空手”、“华山睡功”、“无极拳”、“无极剑”、“十大真形护山拳”、“暗器使用”等等,均以《守洞尘技》为修丹养气技击为理论依据……以“内玄”、“外玄”合而成真,以无极太极至九宫八卦图形为运行方位演势,宗阴阳五行之理,盗大地合发之机……作为创拳机理。

《守洞尘技》之“洞”者,系指“洞玄”“洞真”,来自于《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牝之门”。“洞玄”“洞真”,在数万卷丹经道书上又称作“玄关玄窍,无心中宫,黄庭土釜,生杀舍,阴阳门,造化窟,神气穴,虚危穴,金丹鼎”等等,不少于一百种之说。一言以蔽之,都是些假名托喻,设譬喻辞。

当修炼者虚无所虚,寂无所寂,虚极静笃,玄关(即洞)自开。“玄关开,前包亿亿万年,后包亿亿万年,个中玄理玄境,微尘若细,无有或遗;触而应现,捷为影响”。另一位先辈真人说:“玄关开,处无方所,景无定景,无理不备,无境不具。”可见,玄关开乃上上乘功中之体觉与体认。一般修炼者很难达到的。笔者本人曾有修炼丹道功出偏和纠偏的躬身经历,故体悟到,当玄关开,不得有任何后天情识介入,即后天思虑之神闯入……

《天元神丹》中记载:“洞开玄关,透入希夷神域,抑制识神,层层剥去,直露出元神面目,成就千手千眼法身,若以五蕴幻身触之,单修单死,双修双亡,立刻化为灰烬,无法可救。”这段话的意思,即洞开玄关,入高层次修炼时,不得五蕴幻身(肉身)触之,即不得有后天识神介入肉体,否则元神不得返回,性命不复存在。可见,“守洞”者即守卫着玄关玄窍,不得有任何后天情识闯入的意思。

再举一个中层次修炼出现的情况。“‘活子时到来,阳物坚挺,一有‘淫念’,浊精泄漏……”道教内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的一套防漏措施。每个门派人功后,“……微细火候,沐浴温养,气机发动,防危虑险”等等,均有自己的心法口诀和传递形式。这个“防危虑险”,就有“守洞”之意。所以,很多真仙高道都告诫弟子,要“把住念头动处”。还说,“念头动处是玄关”。

丹经道书上说:“无色日夷,无声日希,无形日微。”“尘”者,“微”也。“尘技”,不过是谦诚谦词罢了。

稽考《七部义》,乃初唐高宗、武后朝道士孟安排所著。主旨“洞真变化无方,神力自在,故须太玄明空,道成此行。重玄之心既朗,可变之道斯成……”其内容内涵均为修道炼丹的教化口诀和体悟,没有“修丹养气技击”等任何与武术有关的记述。

稽考《七步尘技》,原为五代真仙学道太乙真人所创。其中记载着:“千百年来,历经心传口

授,不见其文,流人民间。至宋代曹文德修炼此术,终成正果。为赞其德,后人将其撰理成文。《七步尘技》:第一,攀杆乘云术;第二,遁地飞行术;第三,剪纸成兵术;第四,分身解厄术;第五,定日住月术;第六,魂游地府术;第七,肉体成仙术”。其中并无“守洞尘技术”。

从此得出结论:把“《守洞尘技》说成本为道教密典《七部尘技》中的一支”,是一种猜测和误识。

稽考道教经典,后唐五代和宋初,就有《心形意先天修法与上乘修持法》。其中记载着“心形意之总源来自于太华夷希心意功(心形意)先天炼法与上上乘修持法……”,还说“夷希派无为自然一气分三:太极八卦和心意,太极以柔见长,八卦以刚为长,心意刚柔相济,三派均以心意用功,是以气道门为主,旁及神道门无上大法,是以内外虚无,天人合一,心意一动内外皆随为修道宗旨……”由此不难看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之“内三合”的内功修炼出处就在于此。

《华山功夫述真》中记载:“……道教的吐纳导引术某些支派,自元明开始向技击发展,形成道教内家拳。”可见,当今流传的太极、八卦、心意六合、八极、自然拳等等,当应追溯到“太华夷希心意功”那里。

“心意拳”最早出自《少林武僧谱》。谱日:“……田七伴乞讨皈依少林,改名周天保,拜惠威为师,学到少林全部武艺,精研少林长护心意拳、仙人掌、梅花拳等。”

稽考惠威大和尚,北宋年间少林寺武艺高强的武僧。

《少林长护心意拳谱》中记载:“长护心意拳由紧那罗王所创”。稽考紧那罗王,“月支人,唐初来中国入少林寺……”。由此得出结论,“心意拳”出自少林寺,北宋时代就有。

吾师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第七代传人成元昭老先生说:“少林寺白衣殿绘于七百年前的少林武僧演武壁画,有大量称为‘六合拳’的典型动作。其手型、步型、身型等,均与心意六合拳完全一致,只是更为原始。”据此推之,“六合拳”在七百多年前的金元时代或宋代,在少林寺中就存在着。

《岳王捶》一书记载:“周侗中年入道,得火龙真人真传……创六合拳、六合大枪术……尤精‘鹰熊竞志’的‘十二形’,以及‘单把’、‘双推把’等等单操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抢救性地挖掘整理中华武术的当头,湖南省体委曾对黄梅、广济等县岳飞遗裔及岳家拳进行调查考证,周侗所创“六合拳”依然流传至今。岳家拳第廿六代传人张业金至今还在传授“六合拳”。据此,“六合拳”当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周侗所创。

现代流传的心意六合拳,有些地区称作“十大形”。考究起来不无道理。墨本《姬际可自述》已经说得很清楚:“……以六合为法,五行十形为拳。”所谓“十大形”,乃鸡马燕蛇猴龙虎鹰鹞熊。从历代各地所练的心意六合拳来看,多以十大形单操式为主,唯一套路即“四把捶”。故心意六合拳称作“十大形”是有道理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4

哲夫。1955年生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

系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太原市文学院院长、《都市》文学主编、一级作家,中国政治体商会议山西省分会太原市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山西省环境文化健进会副会长,连续6年参加全国人大“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活动。2007年“65”世界环境日被评选为2007年环保“绿色卫士”,在人民大会堂受表彰并进中南海与国务院领导座谈。为“山西省首届环保形象大使”、“山西省首届环保奖”获得者、山西省“德艺双馨”优秀文学艺术工作者等。

从临汾返并,途中弯八洪洞县,与苏三聊了会儿天。先聊起洪洞,以为历史十分有趣,西周时洪洞为侯国,赵城为当时的赵国,小虽小,却是诸侯国。1954年,这洪、赵两国合并,不再是国,成为山西省人口最多的洪洞县。细想,遑论春花秋月,无分国事家事,不管大小多少,包括男女老少。似乎都逃不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自然规律。洪赵合璧有如三国归晋,也有如苏三与王公子大团圆,恰似瑶姬在她的《我侬词》害智所述: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生死爱恨、聚散离合,荣辱兴衰。贫富贵贱、是非好坏、善恶忠奸、真伪美丑,每每你中有我,如影随形,往往我中有你,不离不弃:只因你我,同来自泥巴,终归于黄土。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说起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位于洪洞县城西20公里处的历山,又名英神山,便是当年舜帝耕田的地方。乾元山位于洪洞县城西15公里处姑射山脉,自古就是道教名山。霍山南麓的汉代建筑广胜寺,驰名中外有三绝一奇;全国四大名塔之一的飞虹琉璃宝塔,在国内首屈一指,佛国圣典《赵城金藏》,可谓举世无双:元代戏剧壁画保存完整,更是独一无二;唐代左右千年古柏的神奇壮丽,无出其右。蜚声海内外的山西省洪洞县白石温家大院,为晚清和民国初年的风格,布局严谨。青龙山玄帝宫被誉为华北高原上的“布达拉宫”。兴唐寺是李世民兴唐立国的发祥圣地,森林茂密,峡谷幽深,自然生态植被保存完好。

再而说起,拿泥巴捏人的女娲,才是真正的“你侬我侬”的始祖母,洪洞候村有女娟的陵寝和娲皇庙以及炼补天石的传说遗址,还有伏羲画八卦的卦底树。生于斯葬于斯的女娲近水楼台先得月,给洪洞县捏出许多诸如尧王,舜帝、娥皇,女英、定五刑弼五教的皋陶大法官。创五律的音乐鼻祖师旷、以及驾车的造父,洗耳的许由,贺贫的叔向等不胜枚举的名人。

后而说起移民,以为移民如同女娲造人之始不胜其烦便拿槐树枝沾取泥巴汤子也似,从宋代伊始到清朝结束,百年间甩出了一系列大迁徒的华夏子裔,这些始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生命的根系波澜壮阔就此伸延向四面八方,如今这些根系已盘根错节于中华大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支系遍布,祖根在此。

苏三自说

这才说到苏三自己,不免珠泪滚滚,她说奴家原名周玉洁,是明正德年间山西太同府周家庄人。父母双亡,五岁时便被人贩子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妓院已有两姐妹在先,遂改名苏三。

那一日有南京官宦子弟王景隆走来,他对奴家钟情,奴家对他倾心,便准他为奴家或日梳弄,时下如何叫法?奴家不甚了了。日日耳鬓厮磨,夜夜颠鸾倒凤,床头金尽,恩爱更笃。公子沦落街头,奴家心如刀绞,以私房钱暗助公子回家苦读,并立誓为公子守身如玉。

公子几年苦读进京应试中第八名进士。老鸨知道后怕人财两空,先下手为强偷偷把奴家骗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带奴家回到洪洞县的家里,奴家欲哭诉于沈家娘子皮氏求她慈悲些个,殊不料皮氏与奸夫赵昂合谋毒死沈洪,却诬陷奴家。奴家衔冤,还被收了皮氏重金的县官屈打威招,判奴斩监候,打入洪洞监狱死牢,备受煎熬。冤枉哉,差点儿刽子手的大刀就要向奴家细弱的脖子砍来,也是奴家命不该绝,适逢我夫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探知奴家遭遇冤情,火速令人复审,奇冤因此得以昭雪,罪犯各各伏诛。皇天可怜见,奴家苦尽甘来,与公子结成眷属,得享人间天伦,过太平生活。

苏三在此万福鸣谢:时有冯梦龙先生据此写成《玉堂春落难逢夫》收人《警世通言》流布天下,有好事者改编为戏曲《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剧广为演出,承蒙后来的中国著名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以及张君秋等表演艺术家,各臻其妙,将奴家演绎的声情并茂,使奴家和洪洞县以及关押奴家的监狱也闻名天下红遍中国和世界。

说到动情处苏三忍不住起身,往高天里昂扬叫板,朝空旷处清越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人言龙城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

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

苏三住过的监狱始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六百多年,是一座现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县衙监狱。据说民国九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监狱共有两道门,墙高狱深,普通牢房12问,禁房2间,狱神龛一座。死牢在后院,门额有虎头牌,内有瓦房与窟洞房,苏三就曾被关押在窟洞房之内。死牢狭窄仅余一个坐卧,门窗细小有铁栅遮蔽,阴森可怖。墙与房之间罩有铁丝网并置铃铛。院内有井一眼,为防犯人寻死,井口狭窄,青石的井壁经井绳日久勒磨有无数沟壑,人称其为“苏三井”。水井旁有给犯人每日用的洗脸洗衣石槽,斑驳陆离。围墙高厚,间有流沙,防监犯掘狱。近年院外新建陈列室一排,有关苏三冤案的丰富实物资料皆陈列于此。还在院中,给苏三塑了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让她亲自接待游客。我问苏三,何以要说洪洞县里没好人?

苏三说,你以为那时就有互联网?跟现在一样泛娱乐?逮谁就可以骂谁?冤有头债有主,“县太爷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众衙役狼狈为奸共分赃银。一个个都把良心味,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我苏三骂的不是洪洞县里的老百姓,那时的县衙就相当于现在的县委、县政府,我苏三骂的是那县衙里头没好人。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5

学者请教这个问题时,他们往往先引用国人的一句口头

禅:“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冲出黑暗浑浊的大蛋般的宇宙开天辟地,是神

话中的人物。为了寻根溯源,笔者曾专程到河北省青县

恭谒氏墓,访问大村和小村,看到后人为

他建造的墓地和大型庙宇的残迹,也恭恭敬敬地走进新

建不久的很小的庙叩拜过,除此之外,没有看到更

多的遗迹,也没有听说氏有关文明的传说。

伏羲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对“三皇”,史籍或记载得简单,或没有记载,甚至是

哪三位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根据手头资料,6种古籍、7

种说法中共提到21人次,有各7处提到伏羲氏(含人

皇)和神农氏(含地皇),3处提到火燧人氏,另外,女娲、

祝融、共工和黄帝各有1处。神农氏在伏羲之后,有的史

籍说他是伏羲部落的后裔,他虽然对远古华夏文明中立

下了丰功伟绩,但不算是华夏文明的源头;火燧人氏虽

然比伏羲早,但遗迹甚少,除了钻木取火之外,未听说有

其他有关文明的传说;女娲、祝融、共工,有的与伏羲同

辈,有的比伏羲迟,但有关文明的遗址和传说甚少;黄帝

轩辕氏是华夏的“人文初祖”遗址很多,但也是伏羲的晚

辈。在神州大地寻根溯源10余载,深感只有被后人尊称

为“羲皇”、“人皇”、“太皇”、“泰皇”、“太吴”的伏羲才是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为了追溯华夏文明的源头,我

趁西行之便,专程到甘肃省天水市访问。

天水是龙图腾的重要源头

从西安乘火车西行,3个多小时后便到达甘肃省天

水市。这个古老城市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界线

上,由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而得名;由于传说华胥

氏怀孕12年(一纪)而生伏羲,又被取名为“成纪”;也

由于秦人在此地崛起,还取名为“秦州”。

出天水火车站,广场上“羲皇故里”的石碑格外引

人瞩目,这是1992年8月13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

民在天水视察时题写的。在此之前,在天水市区同样文

字的石刻还有两块:一块是当代高干中的书法家舒同

于1988年题写的,树在天水市区伏羲庙里;另一块是

古人题写的,镶嵌在原秦州州城双桥城门楼。

不论在天水市还是回到广州之后,我翻阅了不少

资料,对古成纪是“羲皇故里”,人们看法比较一致,但

具体地点在哪里,看法就不尽相同了。

在紧邻天水市区西边的甘谷县,人们都说伏羲在

白家湾乡古风台诞生。那里至今还有幽深的伏羲洞,洞

前有一块形似手臂的天然巨石叫伏羲手臂,洞上有一

块尖尖的笔形巨石叫伏羲笔。古风台的村民说,伏羲原

名叫“风伏羲”,这与古籍《三皇本纪》的记载相吻合。这

里有传说伏羲画卦的八卦山。为了表示不忘老祖宗,古

风台有些村民至今仍把煮饭的锅台砌成八卦形,连鸡罩

也编织成八卦形。离古风台不远有“羲皇故里”的石碑,

有纪念伏羲的太吴宫,在一座洞窟里有古人留下的伏羲

彩绘像……

在紧邻天水市区北面的秦安县,人们对我说,几十

年前县城南廓城墙镶嵌“羲皇故里”的石刻。这个县的陇

城镇是伏羲和女娲的出生地,有“两皇故里’,之称。秦安

县的魏店、安伏两乡至今仍聚居着“伏”姓村民,他们都

自称是伏羲的后裔,并以“伏家”二字给河、湾、洼、峡、梁

取名。

对诞生地的具体说法不同,但人们对优羲形象的描

绘却一样:“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蛇身实质上是简

化了的龙身。经过一代又一代不断地进行艺术创造,加

以神化,龙成为一种马头鬣尾、鹿角狗爪、鱼鳞虾须的

“欲小则如蚕,欲大则涵天地,欲上则凌云,欲沉则伏泉”

的神异动物,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三皇”中,唯有伏羲

以蛇或龙作图腾。伏羲氏系统内有长龙氏、潜龙氏、居龙

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等

等。伏羲也因而被称为祖龙。伏羲的子子孙孙都自诩为

“龙的传人”。

在天水市,人们因敬龙而敬蛇、畏蛇;家中进了蛇要

焚香磕头求神驱邪;白蛇入屋预示有好兆头,格外珍重;

遇到双蛇盘缠交尾,要立即回避,不能冲撞;忌叫“蛇”

字,而按其形称之为“长虫”或按其状称之为“缠”。人们

不伤害蛇,但也有例外,每当塑造神像,总要抓一条小

蛇放入泥胎的头部或腹部,使神更有灵验。当地一位资

深报人告诉我:天水人对蛇又敬又畏,实质上是因崇拜

龙而被及蛇。

传说伏羲传十五世,在位150年,随着活动范围的

不断扩大,在华夏大地,龙图腾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率先跨入远古文明的门槛

传说华胥氏踩了雷公的脚印而生下伏羲,因而伏

羲是雷公的儿子,当然是神。一场毁灭人类的大灾难过

后,只有躲在葫芦里的伏羲和女娲逃过这一劫,他俩实

行兄妹婚使人类得以繁衍。这么看,他应该是人。

伏羲究竟是人还是神,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到天水

的当天下午,我便参观了伏羲庙,向设在庙里的伏羲研

究会的专家们请教。

伏羲庙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朝成化年间,屡毁屡

建形成目前的建筑群。穿过一座座牌坊,我来到主建筑

先天殿。此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重檐歇山大顶衬

以龙吻脊,气度非凡。殿内正中,端坐着手托八卦盘的

伏羲塑像,他浓眉大眼,目光如炬,灵气逼人。神像前的

神台摆着水果糕点,不时有人烧香膜拜,求“人宗爷”保

佑阖家平安、子女成材。在人们眼里,“人宗爷”是祖先

又是神。

在殿外,神的色彩很浓,叩拜的人非常虔诚。听说

他生日的农历正月十六,民众沿甬道鱼贯而入。走到一

棵棵神树前粘贴红色的小纸人,点香火灸病,哪个部位

有病就用香头戳哪个部位。这些“神树”都是古柏,原先

有64棵,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多年来,经天灾人祸

的破坏,只剩下37棵,但均挺拔苍翠。人们按天干地支

排列循环,每年选其中一棵为“值班树”。由于炙小红人

的人很多,庙里不得不用竹帘围住“值班树”身进行保

护。

我向设在庙里的天水市博物馆专家们请教时,人们

的回答很幽默:“人宗爷”,生前是人,死后是神。他们向

我介绍了伏羲生前对华夏文明的贡献:一是始作八卦,

以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用记号代替结绳记

事,是人类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二是发明网罟捕渔狩猎,

由于捕获量增加,人们吃不完便加以驯养,开始有了原

始的畜牧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三是制嫁娶之礼,从此

结束了“男子杂游,不媒不聘”的习惯,提高了人口

的质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四是以瓦搞、兽皮、石器作

乐器,奏乐跳舞,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另外,还有造书契、

作历法等等。除了引经据典之外,有的专家还以天水市

秦安县大地湾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新发现的地画、彩陶

等作依据,使我自然而然地同意他们的观点:伏羲是引

导先民从蒙昧社会跨入远古文明社会门槛第一人。这里

所说的伏羲,既包括个人也包括他的部落。此事发生在

古成纪,因此华夏文明的源头在天水。

中国远古文明为当今世界文明服务

这天,为了不妨碍天水报界的朋友欢度中秋佳节,

我独自雇了一辆“的士”,前往卦台山伏羲庙。

出市区后,汽车时而徐徐穿过村落,时而在渭河边

慢驶,半个多小时后,在平地上出现一座100多米高的

小山――卦台山。

穿过城堡式的山门和绿瓦红柱的戏楼,在主建筑先

天殿前,我见到了道长。他领我在山顶走了大半圈,只见

环山的盆地被八座山环抱着,中间有一条河。道长说,这

条河叫渭河,对岸的那座山是龙马山。“人宗爷”为了探

索自然的奥秘,经常在卦台山顶仰首望天,低头看地,感

受天地之间的灵气,长年累月,风雨无阻,他的精诚感动

了天地。有一天,河对岸突然发出惊雷似的巨响,龙马山

裂出一个洞,龙马从洞中振翼而出,沿河而飞,在河中间

一块巨石上停下来,发出闪闪金光,顿时,卦爻分明,阴

阳缠绕。“人宗爷”受到启迪,发现世上事物纷纭复杂,实

际上只有阴和阳两类。他拿起树枝在地上画一长道一一”

表示阳,又画两短道“一一”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

画出了第一幅八卦图。

他画的这幅八卦图,概括了周围的地形地貌:呈

“S”形的渭河,是阴阳的分界线;周围八座山峰,或像马

像龙、如猪如狗,或似鸡似风、类牛类羊,正好与“人宗

爷”太极八卦图的卦象相对应。经道长这么讲解,我才

发现卦台山的周围,是一幅天成地就的巨型天然八卦

图。

龙马洞高3米、宽4米、深3米,内有石槽、马蹄等

痕迹。当地人经常去洞口焚香烧纸,求“人宗爷”保佑国

泰民安、风调雨顺。说也奇怪,这一带的自然灾害特别

少,收成特别好。河中间的那块石头叫分心石,呈圆形,

中空外突,像太极炉。道长说:以往丰水季节,浪花四

溅,声似炮轰雷鸣;入秋以后,水小流慢,其声清越似奏

古琴。可惜1958年“”期间,采石的村民们把它

炸毁,使之变得又小又矮,同普通河石没有什么区别。

卦台山伏羲庙建成后800多年来,屡建屡毁,“文

革”期间,庙内建筑全部受到破坏,只剩下遍地瓦砾。直

到1981年才把残存的石碑立起来,先后复建了戏楼、

先天殿、午门、东西朝房和钟鼓楼,恢复了祭祀活动。

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把卦台山定为“中华祭祖圣地”。

我毕恭毕敬地走进先天殿。向手持八卦盘的伏羲

坐像叩拜。一位专家说,中国远古的八卦中,一一”代表

0,“一一玳表1,逢二进位,至今仍有无穷的生命力。18

世纪,一位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认为,伏羲创造的

二进制算术符号,“0”和“1”,可以写出一切数字,为计

算千变万化的数目提供了最简便的方式。这一发现,为

以后电子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科学研究、发明

创造、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国防建设都离不开二进

制的电子计算机。听后我想这说明,中国远古的文明正

越来越广泛地为全世界当今的文明服务。直到如今,人

们都说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6

[关键词]汉民族 考古学 匈奴 融入

一、汉民族形成的历史

汉族的前身,以“华夏族”称,在先秦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源阶段、民族雏形阶段与华夏民族形成阶段。

起源阶段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包括《尚书》在内的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述了一些上古的传说,普遍把中国上古史编成三皇五帝的历史系统。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

根据目前已有的考古学发现和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系统。西系主要是关中、晋南、豫西地区,即黄河中游地区,其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是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继豫西、晋南龙山文化发展的可能是夏文化,继冀南、豫北、豫东鲁西龙山文化发展的可能是先商文化,继陕西龙山文化发展的可能是先周文化。东系为北辛・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岳石文化的编年可能已进入夏代,继续发展后有的地区为商文化,有的地区是继续发展的东夷文化。

在文献记载的上古传说中,西系地区存在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部落集群,东系有大昊、少昊为代表的部落集群。炎黄联盟曾与南方的九黎部落交战,战胜后,九黎的一部分留在北方,其后裔到西周时还存在,曾建立黎国,国灭后全部融入华夏族。大约在距今五千纪时,黄帝部落吸收了炎帝部落,后又与东系交战于涿鹿,取得胜利,从而吸收“东夷”而成“诸夏”。

到传说的禹时,禹的儿子启夺取政权建立夏朝。《太平御览》中记载夏族“长于西羌,西羌夷也”,《史记・夏本纪》中则说夏是黄帝之后。可能夏是兴起于西羌的部落,进入中原后与黄帝部落融合。夏与东夷一直在或联合或斗争中并存。

夏王朝时有一个部落――商,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它可能由东夷发展而来,在不断吸收夏文化的同时兼并其他部落发展壮大,最后灭夏而代之统治中原。商王朝曾经对北方的土方、鬼方多次发起战争,终于将其融入商的范围,还向东征伐夷方等,向西征伐氐羌,向南征伐荆楚。

商王朝强盛时,属下的一个诸侯国――周,兴起于渭水中游,后迁到陕甘交界处,与戎狄混居并通婚,后因戎狄侵略,南迁至周原。根据《史记》的记载,周人先祖弃是帝喾和姜所生,应是黄帝曾孙。古代汉文中“姜”与“羌”通,故而有学者主张,姜是西羌中较早进入农耕的母系领袖,这就反映和说明了,周人先祖实际上是长期和西羌交融的一支黄帝后裔。于是周人中分为姬姓周人(王族)和姜姓周人(后族),后者即来自西戎。后来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了比商更强大、地域更广阔的国家――周王朝。周王朝自称中国,并称北方为狄,南方为蛮,西方为戎,东方为夷。由于周王朝也称“夏”或“华”,并把自身的族民与周边各族区分开来,于是历史上称之为“华夏”,即汉民族的前身。

周王朝后期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在东方,一些小国如任、宿、须句、颛臾等被齐国吞并,融入华夏族,至此东夷已完全融入华夏族。南方的楚国建立后将南方的五十多个小国吞并,成为地域广阔的大国,融入了一些蛮夷集团的族民。西方戎狄集团支系繁杂,东周时秦立国,秦本为夷,后来吞并了一些羌戎和周的小国,逐渐强大。在东南,吴越两国长期相争,最终越灭吴,越的大部分接受了中原文化。

公元前221年,在灭齐后,秦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北抵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设五郡。在秦朝统治时期,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立郡县”等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其中“书同文”就将多元的语言统一成一种共同的语言文字。汉民族就形成于秦朝。一个民族的族名一般是由“他称”转为“自称”,而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秦朝时期不会有汉族这个称呼,这个名称不能早于汉代,但其形成必须早于汉代。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制,到汉武帝时,“汉族”的称呼出现了。与此同时与汉人相别的是,北有匈奴,南有大宛、车师、乌孙、羌等,西南有西南夷,东北有鲜卑、乌桓,南方有越、蛮。此后,汉族这一中华民族的主体不断完善和扩大,并影响周边各族。

汉族的形成简史,简单表述为:

东夷 诸方 诸邦 西羌、北狄

炎――黄――夏――商――周――――华夏――秦――汉

九黎 戎狄 楚、吴、越

就这样,汉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在历史上像滚雪球一样发展起来,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因素,这样的融合是庞大且复杂的。本文仅从考古学角度出发,根据已有的考古材料来主要探讨一下秦汉以来的匈奴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进程。

二、汉民族发展过程中匈奴融入汉民族的现象

(一)历史背景

秦汉时期中原与匈奴长期对战,秦始皇33年,蒙恬率军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加速了当地匈奴人的汉化。到汉朝时,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又夺取匈奴的河套,设郡,并迁10万人口前往耕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朝派霍去病攻击匈奴右郡,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4万余人归汉,成为汉族。此后汉朝还迁关贫民72万充实陇西等地,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速了原本在这些地区的匈奴人汉化。

到三国时期,曹操罢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合为新兴郡,加强对杂胡的统治,但由于所辖地域广大,匈奴得以迅速发展。到西晋时期,塞外杂胡匈奴不断入关,前后达20余万人,化为汉族。西晋“八王之乱”后,由于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加上天灾,饥荒四起,引起了流民和各族人民大起义。史称“五胡”的匈奴、羯、鲜卑、氐、羌先后举兵,建立政权,这些非汉人进入华北地区后,很多改牧为农,同时就有了“胡人改汉姓”的记载,杂居间的通婚也非常普遍。

(二)匈奴的考古学材料

两汉时期匈奴遗存多有发现。

西汉初年的辽宁西丰本岔沟墓葬群,面积约8000平方米,有墓500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身葬。盛行殉葬马头的葬俗。出土文物多铁制兵器和马具,其中不乏汉式刀剑、马具和工具等。兵器中较有特点的是铜柄铁剑,此剑有两种类型:一种柄首为双鸟回首状,是战国时期触角式铜剑的发展形式;一种柄首为柱状,穿挂七八个铜环,动则发响。墓葬中出土二十余件青铜透雕带饰(有的表面镀金)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这是腰带上的饰件,透雕有双牛、双马、双羊、双驼及犬马、犬鹿、鹰虎相斗图案和用各种兽角、兽首、兽足构成的富有变化的几何图案,还有骑马出征、骑马战士捉俘虏等有关军事生活的画面。此外还出有夹砂红陶,手制,涂朱磨光,其中涂朱磨光的陶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继西岔沟匈奴墓群发现之后,在赤峰、翁牛特旗又发现了同类墓葬和文物,为了解匈奴的分布与习俗提供了新资料,其中辫发人物形象、鎏金铜梳等为前所未见。西岔沟墓葬文化内涵较为复杂,包括了匈奴、汉及东胡诸族的文化因素,在西岔沟墓群的族属问题上,不但有主匈奴说,还有主乌桓说。

内蒙西沟畔及东胜市补洞沟两处匈奴墓葬约分属于西汉前期和东汉。西沟畔墓地发现在2座。M12~M13为战国时期,余为汉代(M9有认定应为北魏时期鲜卑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单人仰身直肢,未见葬具。出土陶罐、瓶、包金卧羊牌饰、带具、金饰片、铜马等。随葬整羊、犬首。M14为匈奴贵族墓,随葬品较丰富。M5、M12出土随葬品中有一种陶罐富特色,纹饰盛行波浪拆线纹,且多在近底部处有径1厘米的小孔,据研究认为是典型匈奴器物。

宁夏同心倒墩子发掘的匈奴墓葬为西汉中晚期。墓葬27座,大部为土坑墓,无打破关系。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北,足高头低。少数偏洞室墓。墓多有木棺。遗物1500余件,为陶、石、骨制和铜、铁、金器、珠、贝壳和西汉铸五铢钱。葬品中的长方形透雕铜牌饰及肩部波浪纹或弦纹的陶罐具匈奴文化特征。据《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考证,倒墩子墓群所在地处于西汉时期安置归降的匈奴人的属国都尉管辖范围。以往对匈奴与鲜卑两种文化遗存有时难以区分,倒墩子匈奴墓地有助于对匈奴考古文化的鉴认,具重要价值。同心李家套子匈奴墓清理5座约为东汉初年,其中1座石砌墓。出土镂空铜环、肩部饰波浪纹陶罐、骨弓弭、海贝等匈奴器物,及汉式车具、剑具、镦、环、带扣,饰牌、泡饰、铁、绿松石、漆器、货泉、五铢钱等,汉化程度较深。该墓地应是西汉缘边五郡的匈奴移民及其后裔的遗留。

陕西客省庄一座长方开土坑墓中,出土了透雕铜牌、铜环、金环和铁饰等匈奴制品,双人角斗纹长方形透雕带饰,具有典型的匈奴文化特点。墓的年代约在西汉前期,墓主人可能是死在长安的匈奴使者。陕西铜川枣庙有匈奴墓葬,西安并出土鄂尔多斯式铜牌饰模具。山西朔县为汉代防御匈奴入侵的边关,亦在附近发现少量匈奴墓地。

类似上述匈奴墓葬中出土的动物纹透雕带饰,在鄂尔多斯式铜器中发现数量较多,其题材内容多达数十种。这类透雕铜带饰还在蒙古、外贝尔加、米奴辛斯克盆地有所发现,有双马、双牛、双驼和龙虎斗、双马斗等图案,可见两汉时期匈奴文化的影响曾达到南西伯利亚地区。在前苏联乌兰乌德附近伊沃勒加发现冶铁炉址及铁铧,说明当时匈奴境内亦懂得冶制铁器和经营一些农业。

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后,北匈奴曾控制西域,故在新疆境内也有匈奴遗址遗物的考古发现,如伊吾等地出土羊形青铜牌,在一圆铜牌上铸有四足并立的大角羊。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3号墓地,形制、随葬品近于汉代匈奴。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和洞室墓,东西向。殉牲为马、羊头蹄。随葬品有典型匈奴陶罐、铜带扣、带钩、规矩镜,铁器有剑、镞刀,还有饰牌、金饰件、木、骨器等,时代约东汉前期。南匈奴入居中原,逐渐同汉文化融合,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匈奴墓葬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点,上孙家寨匈奴墓在一处东汉墓地中,该墓是砖室墓,墓的形制和随葬品与其他东汉墓无异,出有铜镜、五铢钱及仓、井、灶等明器。只有墓中发现的一枚“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的驼钮铜印证明了墓主身份为匈奴的酋长。说明南匈奴入居中原后,到东汉晚期至少部分匈奴已完全与汉族融合。

在陕西神木大保当镇发现的汉代墓地和城址,经发掘清理,研究认为是匈奴考古遗存,且汉化程度很深。墓葬26座,为砖室墓,南北向,有斜坡墓道,分单室、前后室,个别还有耳室、券顶、穹窿顶或四角攒尖顶。墓葬形制、多数随葬品、画像石内容与汉人无异。同时,出土肩部饰波浪纹的陶罐、骨弓弭、骨勺、筷子。三座墓出有羊、鹿、犬、狗獾的头骨,遗留着匈奴文化的特质。人骨鉴定接近北亚蒙古人种,时代为东汉时期,为汉化的匈奴人墓地。

大保当城址为五边形,规模不大,城内出土匈奴典型肩部波浪纹陶罐、“大泉五十”、东汉五铢钱。发掘者认为可能是上郡属国都尉治所。文献载:自西汉末期,此地为安置降汉的匈奴人的所在,距鄂尔多斯很近。东汉时南匈奴入居鄂尔多斯,可能也抵此地居留。大保当地区曾出土“汉匈奴为L台耆且渠”铜印,应是归队汉朝的南匈奴之官印。

考古发现表明,一方面,匈奴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东迄辽宁、西达新疆,长城沿线、北方草原、欧亚大陆都是有存在。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也有匈奴文化遗存和匈奴文化的影响,匈奴风格的动物纹青铜饰牌等器物甚至在我国古代西南民族滇文化和两广百越文化地区亦能发现。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匈奴文化不断向汉文化靠近,逐渐与汉文化融合的现象,特别是汉代以来南匈奴地区加速了融入中原文明的进程。表现为匈奴遗存中汉文化因素的增加乃至居主导地位,和匈奴传统文化物质的减弱甚至消失。研究认为,黄河中上游,北方广大地区汉墓中必定有一些是无法辨认或尚未辨认出来的南匈奴墓葬。因为南匈奴归附汉朝以后,匈奴文化已渐次融入先进博大的汉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了。

参考文献:

[1]林V.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内蒙古文物.1993(1、2);

[2]田广金.匈奴墓葬的类型和年代.内蒙古文物.1982(2);

[3]单月英.匈奴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1);

[4]伊盟文物工作站.东胜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