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统风俗范例6篇

端午传统风俗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1

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腹心地带,县城距州府所在地西昌市180公里。东部和北部分别与会东、宁南、德昌县相邻;西与攀枝花市仁和区及盐边县、米易县接壤,县城距攀枝花市区102公里;南与楚雄州元谋县、武定县,昆明市禄劝县隔金沙江相望,县城距昆明市区300公里。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会理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设县历史,富有“蜀韵滇风”,因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国务院于2011年11月8日正式公告,将会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人们还执着的沿袭着很多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端午节为例,极富特色。如能以节事为依托,传统民俗为载体,加以宣传,着力发展节事旅游,既能保护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

收入。

一、什么是节事旅游

节事旅游是指具有特定主题、规模不一、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外大量游客参与的集会活动。对旅游者来说,节事旅游是一种让游客参与体验地域文化、认知社会特点、感受娱乐真谛的机会,也是一种公共的、具有明确主题和娱乐内涵的活动。

二、会理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整个汉字文化圈中最重要的古老民俗节日之一,会理民间对端午节也倍加重视,人们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更认为端午节是一个求健康的节日,对端午节的传统形式很是执着,有着显著的“地方性”,如挂蒲艾、食粽子、食药根、食大蒜、食鸭蛋、食苋菜、游百病、洗药浴等等。

(一)端午挂蒲艾、食粽子

端午节前夕,会理和我国其他很多地区一样,都有在门上悬挂菖蒲和艾枝的习俗,其意义也大致如宋人梁克家《淳熙三山志》中《岁时・端午》所载:插艾午日,天未明,采艾插户上,以禳毒气,亦有结艾为人者,与荆楚同。乡村或采楝木叶插之,父老相传:可以禁蚊。由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端午民俗其实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辟邪、驱毒、逐瘟、防疫,平安的度过毒五月,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国的传统节日离不开饮食,端午也不例外,最有代表性的是粽子,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常称端午节为“粽子节”。会理端午前夕的街市上有很多售卖粽叶的摊点,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包上一些,在端午前后食用。会理包粽子所用的叶子也称箸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用它包的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清香。

(二)端午食药膳、“游百病”

会理有着两个非常特别的端午习俗――“吃药根根儿”、“游百病”。关于这两个习俗会理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嫡孙――建文皇帝朱允在燕王朱棣谋夺帝位的“靖难之役”中纵火焚毁皇宫,削发为僧,然后孤身出逃,一路流落来到川滇交界的会理境内被采药的山民所救,其获救的食物就是山民情急之下乱炖的“药根根”。“吃药根根儿”其实就是端午当天吃药膳,用沙参、牛蒡根、当归、黄芩、山药等补中益气,清热排毒的药材,加上土鸡,火腿脚,猪蹄膀同炖,食之可以滋补健体,祛邪顺气,还有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的功效,而且汤鲜十分味美,是会理独有的一道美味。但是端午药膳所用的“药根根儿”是端午前半个月就得慢慢准备好的。端午前夕,会理县城周围的农民和彝族群众纷纷上山采挖沙参、泡参、玉竹、仙茅、透骨草、牛蒡根、牛口刺等等数十种宜于炖食和洗浴的野生中草药,运到县城出售,供给端午节吃药膳、洗药浴的人。干杂店,中药店也摆列出了入药炖汤的当归、熟地、黄芩、党参、山药等药材。乡下挖生鲜药根的彝汉山民蜂拥而至,将荒山野外挖掘的野生药材摆摊出售。在会理古城的邮政街、东街、钟楼城墙边,大街小巷处,满眼尽是买卖端午药根的人群,一直要持续一周的时间,会理县城是药香满街,人如潮涌,形成了极有特色的端阳节药市。

相传建文皇帝离开会理后,当地人到山间河畔寻他,第二年端午人们依旧到相约寻找他的身影,渐渐的演变成了今日的“游百病”。其实就是端午节晚饭后,全城人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倾城而出,人们游走郊外,祈祷百病驱除,家中老幼大小平安。一时间,河滨林荫,山间田畔,万人空巷,人流如织,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奇特风景。

(三)端午洗药浴

端午药市上售卖的野生草药除了供人食用的还有很多可以用来熬水沐浴,这一习俗也是会理端午传统,俗话说:端午洗个药水澡,一年四季疮疤少。《大戴礼》中记载端午洗浴诗传统习俗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但是此“兰”并非兰花,会理的药浴用的药材包含艾叶、透骨草、柏叶、石菖蒲等等,熬出的药汁呈酒红色,面上飘着少许白色的药屑,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热气蒸腾,坐浴其中,泡上1个小时左右,神清气爽。以上药物大多具有抗菌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同时可以缓解疲劳、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在“游百病”后,泡泡药浴,怀想着驱除百病、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愉快的结束美好的端午佳节。

三、对发展会理端午民俗旅游的几点建议

会理县近年来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举办了两届国际石榴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样一个藏于深山的历史文化名城。

无论是古代“川滇锁钥”的美誉,还是现代“小春城”的雅称,抑或今天“川南明珠”、“攀西花园”的赞词,都是对会理整体环境风貌的精准概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彰显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恒久魅力。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会理应利用极具特色的端午节风俗,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会理旅游,宣传并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同时发展旅游经济。

(一)利用优势,加强宣传

发展会理端午民俗旅游,应该利用优势,加强宣传。其优势包括客观优势和主观优势,客观优势有以下三点,首先端午节成为了法定假日,解决了人们“有节无假”的遗憾;同时旅游方式也逐渐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人们在外过节的方式越来越盛行;随着雅西高速公路的贯通,会理的交通条件便利了许多。主观优势即优质的会理端午民俗旅游资源,如端午前后的药市及其售卖的纯野生草药、端午药膳、端午当日饭后的“游百病”习俗、端午药浴,都是祈求健康的传统习俗,若当地政府组织力量对端午民俗进行严谨的考证,通过各种权威的媒介方式加强宣传推介,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端午小长假到会理旅游。会理县人民政府近年拍摄了一系列以端午习俗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这样的宣传片很好地呈现了会理端午民俗的独特性、传统性、娱乐性,同时也宣传了会理古城的古韵遗风和优雅的生活环境。

(二)瞄准市场,准确定位

由于目前会理县只有公路交通,端午小长假时间有限,端午民俗旅游的客源市场只能定位在川内和云南的某些城市,如成都、西昌、攀枝花、昆明等地的游客。会理端午民俗很独特,有很强的娱乐性,也很执着的坚持了我国端午节的很多传统习俗,因此既可以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又可以通过旅游开发的方式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便可吸引很多偏好专题旅游的旅游者以满足游客求奇、求新、求异的心理。会理古城的宜居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也可满足游客在节假日玩好、吃好、住好的休闲需求,进而吸引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迁就了老人的念旧也对孩子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三)整合资源,突出特色

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定位应该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特色,分析当地的旅游资源在何种地域空间内具有垄断性和地方优势,因此在旅游产品定位时,应重点突出其特色。会理端午民俗资源种类繁多,必须全面整合,重点推荐。吃粽子、挂蒲艾属于全国范围内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端午习俗,就不宜做重点开发了,而应该结合会理民间传说着力对端午药市、“吃药根根儿”和“游百病”习俗进行包装和开发。迎合人们的对绿色食品的推崇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宣传药膳的养生功效,开发能让游客“吃好”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对游客“玩好”的愿望也要充分满足,带领游客到山明水秀的近郊“游百病”,游览古城风貌、感受会理优美的自然环境。待游客回到宾馆或民宿后能够泡上热腾腾的端午药汤,洗去城市生活的疲惫,舒畅的完成一天的旅行。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2

2019年关于端午节班会方案一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动地点:

高二(3)教室

四、活动时间:

20xx年6月

五、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

2.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

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来自浙江、江西、山东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高二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以良好的状态进入高三。

2019年关于端午节班会方案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主持人: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1、端午话习俗。 ①、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②、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③、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④、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2、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

三、游戏活动

撮五彩线 ①、准备好各自的五彩线。 ②、同桌两人合作,把各自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 “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限时2 分钟。

四、与诗共舞

1、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2、诗歌内容 ①祭屈原 ②端午节诗词 七律.端午 老舍 ③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④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1、观看录像

2、谈谈自己的想法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转载请保留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4

1、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3、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4、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5、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6、我瞪着两只眼睛茫然地看着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给我讲述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的意思。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谓“端午”就是头一个五的意思。

7、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8、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9、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10、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2、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13、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14、我们边吃边听老师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还知道端午节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赛龙舟等习俗呢。

16、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17、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1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9、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

20、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21、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

22、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23、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

24、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5

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活动策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传统节日端午活动策划一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 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 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 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一)活动准备工作

1. XX月XX日(周X)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xx月xx日—xx日区角创设。

(三)xx月xx日知识学习: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xx月xx日,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xx月xx日,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附:家长通知条、儿歌资料、活动教案、温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各位家长:首先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其次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五彩线等过节物品。感受节日气氛。第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谢谢家长的配合,并提前祝愿小朋友、家长端午节快乐!

传统节日端午活动策划二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节庆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语言)

2、童谣《拍手歌》(语言)

3、观看赛龙舟(社会)

4、美丽的龙舟(艺术)

5、龙舟竞赛(健康)

6、我爱吃粽子(科学)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六、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童谣《拍手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1)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拍手歌》,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指导语:①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拍手歌》?②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3、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4、记录并欣赏幼儿创编的童谣。

活动三:观看赛龙舟(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传统节日端午活动策划三

一、活动背景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迎接端午佳节到来,丰富业主们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和睦,营造健康文明的好风尚,现向本小区招募一批积极性强,有意愿参加活动的业主。详细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的

1、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2、通过“包粽子、献爱心”活动,关爱辖区孤寡、空巢老人;

3、使业主在欢乐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到物业服务品质及文化氛围的提升。

三、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

四、活动组织

1、协办:2、组 长:3、副组长:4、组 员:5、参赛人员: 6、相关单位:

五、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2020年X月 x 日--2020年 X 月x日下午17:30截止2、报名地点:xxxxxxxx

六、活动地点

xxxxxxxx

七、活动要求

承办、协办单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人力物力组织力量到位。参与人员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怀着感恩的心情参加活动,并注意保持现场卫生,不能发生乱丢垃圾等行为,也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八、活动方案及具体流程

(一)活动时间

1.时间:2019年6月7日下午15:00—17:30;2.15:00—15:30 负责人致辞、包粽子(限时20分钟);3.15:30—16:00 评选、评优、表彰环节(由与会现场领导颁奖,6位);4.16:00—16:20 品尝粽子(颁完奖即可端上热腾腾的粽子供大家品尝);5.16:20—17:30 送粽子,献爱心(由与会领导分4-6组,分别带1-2名物业工作人员2名志愿者,送粽子)。名单表格事先打印好;6.17:30活动结束收尾工作——全体物业人员。注:15:30活动结束后,参与者每人10个粽子带回家品尝。

(二)活动准备1.***担任活动总策划:负责制定活动方案,邀请相关单位参加,邀请报社,并落实人员分工;

2***负责活动现场布置:横幅(3-4条题字:“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音响话筒准备、桌椅板凳提供(4-6张+10把椅);

3.***任活动现场指挥:负责活动现场计划外需求及临时变更的应急处理,如物品的缺少补给等事宜,***等人协助。

4. ***负责落实购买所需的材料与道具,如包粽子的相关原材料,淘米桶(盆),食品袋、一次性手套等;

5. ***负责文案记录:做好参加人员(领导)及参赛人员的登记或签到工作、比赛名次统计汇总,登记好现场携带的所有物品,并妥善保管。纸质材料表格要提前充分准备;

6.***负责活动现场交通、物品供应保障,确保车辆随叫随到,快速到位;

7.***负责参赛人员所需物品的分发(补充)及参赛选手临时需求;

8.***带领保安现场秩序和应急保障,可配4名秩序维护员,备一个较新的垃圾桶;

9.***负责活动现场拍摄花絮、合影等。要抓住重点照相;

10.***负责活动现场水电,横幅等应急保障,协助***做好现场布置。

注:活动前让会包的“巧手”包好约60个标准型做参考,与食堂联系大锅并在当天提前煮熟,将煮好的粽子妥善保管好(最好专人负责)。以便下午16:00以后给活动现场人员品尝。(***负责)。

(三)学习热身+文化传承

1.设一个学习包粽子的区域,先让参于活动现场的家长手把手教孩子们,共同完学习包粽子,体会包粽子的文化及乐趣,也给参赛选手一个热身(包1-2个);

2.给现场的孩子们带上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香荷包。

(四)比赛活动细则

1.所有相关食材都由物业准备,剪刀自带(注意携带安全);

2.参加人员保证每2人共用一份糯米、蜜枣、粽叶及线绳,根据比赛规定时间开始计时;

3.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用以上材料包出大小均匀,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符合参照标准的为有效数计算成绩;

4.最后评选出最多最好的作为本次活动的优胜者;

5.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10升食用油、10个粽子),二等奖2名(5升大豆油、10个粽子)、三等奖3名(精美礼品、10个粽子),参与奖若干名(10个粽子),奖品由 资助。

九、分享部分

比赛结束,在场人员品粽子,话社区和谐,活动最后环节由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辖区孤寡、空巢老人进行慰问。

十、活动预期效果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6

[关键词]端午节;古诗词;审美意蕴;悼念屈原;端午习俗;龙舟竞渡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2102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为什么称为“端午”呢?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最为普遍的说法有四种。一是历史人物纪念说,牵涉几个被纪念的对象,主要有屈原、勾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二是龙图腾崇拜说,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是源自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三是恶日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四是夏至说,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关于端午节的别称也很多,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等。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节俗活动。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端午节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并被广为传诵,为端午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本文拟从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中蕴含的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蕴美、避邪驱瘟的食俗佩饰美和龙舟竞渡的观赏、娱乐美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蕴美

一般来说,年节习俗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日期,二是仪式活动,三是叙述这一习俗由来的富有某种文化意义的传说。其中“文化意义的魉怠笔谴统节日精神的体现,节日也依靠文化得以更广泛流传。在历史人物纪念说中,主要涉及五位悲剧性人物,他们或孝顺,或忠诚,或坚韧,或不贪功好利,或忧国忧民,但结局都很悲惨,但他们的精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把端午节与这些人物联系起来,暗示着民众的集体无意识对美好品质的选择。而关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一是为适应节日纪念归一化趋势,人们必然会在传说人物中进行淘汰、选择;二是因为屈原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爱国忧民,行廉志洁,他在楚国国将不国时,写下了以《离骚》为代表的流传千古的佳作,表达了民众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国家的依恋与热爱,他爱国忧民的精神因而具有广泛而坚实的民族性。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屈原的崇敬与赞扬成了深入人心的千古定论,使屈原成为民族的精神典范。以帝王将相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自然地接受了忠臣屈原这一形象并加以褒扬,在文化与政治权力的双重作用下,大约在隋唐时期,屈原成为端午节文化的核心。两千多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写诗填词的形式来纪念屈原,赋予端午节浓浓的诗情。

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由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单纯悼念屈原的比较少,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诗人借屈原来暗喻自身。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借吊屈原抒发“不遇情怀”: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诗的意思是: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人们江上竞舟,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只能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诗人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借屈原沉江自杀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情感。

南宋词人陈与义在国家遭受兵乱,自己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时,在端午节感慨万千,作了首《临江仙》来凭吊屈原,怀古伤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些对端午有感而发的诗词,大多是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借赞扬屈原的精神来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屈原的高尚人格和爱国精神都给予了最高的敬意,这个主旨赋予端午节古诗词浓厚的精神意蕴美。

二、避邪驱瘟的食俗佩饰美

端午食俗有吃粽子,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等,还有挂艾草与菖蒲、沐兰汤、栓五色丝线、戴香包等习俗。因为仲夏五月正值植物葱茏,生机盎然,天气渐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加上科学知识的缺失,使古人对五月有了“毒月”“恶月”的印象。阴阳五行说认为夏历五月在午位,初五再逢午,就是重午。午在八卦中居离位,离属火,丙亦属阳火,所以遇到五(午)月初五(午)逢丙午,那就是太阳热到了极点,这天也就是“毒日”,古人甚至认为“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都是从五月五日午时开始出现的。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用各种办法来除去瘟疫,因而出现了颇有节日特色的饮食和佩饰。在避邪驱瘟的传统习俗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体现一种别样的节日风情,古诗词中也有生动的描绘。

关于食粽风俗,唐代诗人郑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宋代诗人韩元吉 “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的诗句,表达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这首词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菖蒲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意境高雅,浪漫香艳,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词中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将开展浴兰活动,节俗淳朴纯真,气氛浓郁;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端午风俗宛在目前。

对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来说,端午也是难得的闲适愉快。他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具体描写了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诗人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节日习俗本身就是一种美育的载体,人们在过节时参与这些习俗礼仪,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美的熏陶。古代诗人将这些习俗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让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龙舟竞渡的观赏、娱乐美

龙舟竞渡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久远而广泛的民俗文化活动。据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祭祀节日。但是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端午节被赋予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内容,龙舟竞渡也成了祭祀屈原的习俗。晋・周处《风土记》:“端午烹鹜角黍……竞渡。”可能是对“竞渡”的最早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竞渡从一种祭祀仪式演变成了端午节的民众娱乐习俗,龙舟文化的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协作性特征决定了龙舟文化的大众化属性。哪里有龙舟赛,哪里就有激动的人群。赛龙舟也成为很多文人捕捉灵感、展示才华的大好机会。千百年来,关于端午赛龙舟的诗词佳句不计其数,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竞渡美景。

唐朝时,被封为燕国公的诗人张说在岳州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下了一首为后人传诵的诗作《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短短几句,就生动地再现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中唐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扬扬百字,活灵活现地记述了一场龙舟竞渡,将自然景象的美好、竞渡魅力的无穷、争先气氛的热烈融为一体。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Z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

宋朝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用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