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范例6篇

摔跤吧爸爸范文1

电影讲的是印度一个全国摔跤冠军的爸爸,毕生的梦想就是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1今天我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

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玛哈维亚的人,他是一个摔跤能手,曾经拿过好多的奖牌。但是,因为家庭情况,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摔跤。他的妻子怀孕了,他把为国家争夺到一枚金牌的希望寄托给了孩子,让孩子帮他完成自己伟大的理想。命运捉弄了他,让他一连生了四个女。他十分失望,整天阴沉着脸。

有一次,几个男孩儿前来挑衅她的两个大女儿,两个女儿气得满脸通红,掂起拳头就打。把那两个男孩儿打得鼻青脸肿。爸爸回家,看到家里有好几个人,原来是今天早上被他们两个女儿打的那两个男孩子和他们的妈妈。爸爸问清楚了是怎么回事,把他们几个打发走之后。他的心里就想出了一个主意:要不让我的两个大女儿试试摔跤?

于是,两个女儿就开始了艰苦难熬的训练。许多邻居和朋友都劝他,不要让女儿练摔跤了。可是,他坚定自己的意见。让大女儿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结果大女儿不负爸爸的期望,利用娴熟的摔跤技巧赢了村里的好多好多男摔跤手,获得了好多奖牌。大女儿进入了国家队,教练让她忘掉以前所有的摔跤方法,使大女儿在国际摔跤比赛中表现的不怎么样。于是,爸爸就进入国家队,帮他训练。

他要去参加奥运会啦,他通过自己强壮的身体,娴熟的技巧,赢过了好多好多摔跤能手。成功的进入了决赛。到最后20多秒,他离对手还相差五分。这是一种完全不可能再扭转的局面啦。他突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我只能教你逃生的技巧,我不能一直帮着你。”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他冲到对手身后,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把对手从空中颠了起来,划过一个弧线形,把对手扔到了胡线外。终于,他靠着这个技巧已经得了世界冠军。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不能放弃,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在没干这件事之前轻易的下结论!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2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了印度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训练两个女儿成为世界摔跤冠军的故事。我被珀尕严厉而仁慈的父爱所感动,也深深感叹吉塔和巴比塔的努力拼搏精神。影片中主人公的经历完美的阐释了“理想+行动=成功”这一定律。

父爱是深沉而伟大的。珀尕是一位教练,更是一位父亲,他对女儿们严厉而慈爱。这位“教练”在训练时冷酷无情,对“学生”没有丝毫怜惜和妥协。他要求女儿们必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步,练习各种摔跤动作,并和男人肉搏。当她们反抗时,他毅然决然的剪掉了她们的秀发,全然不顾她们会因此而遭人嘲笑。因此,他的女儿们曾经一度恨透了这个“教练”。但作为父亲,珀尕也有温柔的一面,可以说他是一个对女儿们极富感情“虎爸”。父爱,有时只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这些小细节我们也许都不曾在意,而它,恰恰就是最深沉的父爱呀!吉塔和巴比塔开始并不理解父亲,只是觉得父亲残酷,到后来她们才发现自己是何等幸运、如此幸福!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宝。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当然不仅仅因为爸爸施加的压力,她们自觉自发的勤奋拼搏精神最终把她们推向了巅峰。滴水穿石,这对姐妹终于坐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她们取得的成就,不仅实现了父亲的愿望,为国争光,也给当时印度重男轻女的社会偏见重重一击!她们宣告,女孩也能成为强者!

理想召唤行动,勤奋铸就成功。作为青少年,我们都要认真思考,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不断努力。像吉塔和巴比塔那样,我也有一对关爱支持我的父母,而且我生活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和富强民主的国家,我一定珍惜好时光,努力进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铸就辉煌灿烂的人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3父爱无崖,父爱如海。父爱伴我终生。如果说母亲是水,那么父亲就是一座山,高大,威武。也许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很多,也许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厌烦,但父亲始终会在那里,静静地等我们回家。----题记

你有一个这样的爸爸吗?为了你的前途、未来及自己毕生的愿望不顾一切地磨炼你,尽管你有再多抱怨,他也不理会。这样的爸爸,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爸爸,我一直很烦他,看了这部影片,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电影里的爸爸——马哈维亚为了让女儿们成为摔跤手,不准让她们吃辛辣食品、带装饰品,甚至强迫她们每天要坚持好几个小时的“魔鬼训练”。最为可怕的是,要将她们的头发全剪掉!看着那两个小女孩的头发那么短、饮食那么清淡、那么累、接受多种嘲笑和质疑,我惊呆了!

起初,我真是有点讨厌这个爸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可女儿们天天都训练得筋疲力尽的,还要接受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将头发剪成男孩儿那么短,要是我,我早就反抗了!真受不了这个爸爸!我觉得这两个小女孩真可怜,要去无理由地承担起这一切;爸爸也是残酷无情,压抑了两个女儿的童年。

可到最后,大女儿吉塔赢了!她辛辛苦苦地拿到了摔跤比赛世界冠军!而看到他们父女俩相拥而泣时,我明白了,这个爸爸并非残酷无情,他只想让女儿们明白,要让那些看不起女人的人尊重女人,要让全世界知道,谁说女生不如男生?我恍然大悟:这是一种爱!一种寄托呀!它是那么渺小,但又那么巨大;它是那么严厉,但又是那么温暖;它如山一般高大,又如海流一般细腻;它又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它又如河,细长而源源。父爱是深邃的、使伟大的,使纯洁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默默付出。看到这儿时,我哭了,这泪有太多种滋味,五味杂陈全在里面:胜利的喜悦、父爱的感动、艰苦的奋斗……在我大哭时,明白了:其实,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我的爸爸热爱音乐,可小时候爸爸的家里条件有限,未受专业训练,他十分希望我学好吉它,他总对我说:“你要懂得,多一门课外兴趣,就是多了一份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也许有天,你会明白!”也许有天?会是哪天?我一直思考,毫无头绪,练习吉他也不认真。为此,我也受过许多“折磨”,但在这打骂声中,我不断成长、进步,开始能流利弹奏多首曲子,还参加考级,这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我从中可能也明白了爸爸对我说的那句话的含义。我一直等着我爸爸对我说那句话,就像马哈维亚为女儿带上金牌一样:“你是我的骄傲。”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需要用心体会。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4保持一个最初的心,不忘记那个最初的梦想,成功不是从天而降,需要你去抓住它,并且努力与它“肩并肩”。——题记

这部电影我观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看后都有不同的感受,不一样的收获。影片中狮子一样的爸爸有着不容置疑的为国争光的信念,他那强大的内心、不服输的个性、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女儿深深的爱,在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看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爸爸是一个全国摔跤冠军,他一生的梦想就是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为国争光。然而,他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现实生活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摔跤运动放弃理想。他一直心存希望有个儿子将来能够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摔跤金牌。一腔壮志未酬,心里有太多的不甘。偏偏命运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妻子接连给他生下了四个女儿,就在他放弃时,却偶然发现了女儿们极具摔跤的天赋,喜出望外的他重新燃起了实现理想的信念。

爸爸开始倾尽自己所能训练两个女儿摔跤,而在那个男权社会的印度国家,女子生来注定只能在家做饭打扫卫生,嫁给一个不熟悉的男人与锅碗瓢盆过一生的命运。他的作为无疑引来了人们的冷嘲热讽,两个女儿也受尽了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瞧不起的讥笑。坚强的爸爸顶着所有沉重的生活压力,用心、坚忍不拔地训练女儿们,他把她们秀丽的长发剪成了跟男孩一样的短发,他每天“魔鬼式”地训练她们,他把她们扔进了河里……他们战胜种种困难,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影片中的爸爸有着满满的正能量,他是女儿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和尊严的指路人。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训练,他告诉即将参赛的女儿:“如果你赢了这场比赛,你将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用你的能力向社会宣告,女生还有别的出路,女生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爸爸的话经典而又真实,他教会女儿:“记着,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们,爸爸只能教你们如何战斗。你们要战胜自己的恐惧,学会自己拯救自己。”

影片中爸爸一生的梦想和执念,是他最初的心。他带着女儿们一路劈荆斩刺冲进全国冠军,一直到世界冠军。这其中的辛酸让我一次次泪流满面,当大女儿面临多次失败痛苦无助时,是永远最爱孩子的爸爸又站在了她的面前,和她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帮助她研究对手,鼓励和安慰提出有效提升措施,陪伴女儿回归刻苦训练的状态。影片中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情节讲的是:当女儿差一点被踢出国家队的时候,爸爸拿出一本纪念册,历数女儿参加每一场比赛拿到的奖金,爸爸把每一张钱当做奖牌贴在纪念册上,坚持女儿一定能拿下世界金牌,一定能为国争光,弘扬女子摔跤的信念,双眼含满泪水苦苦哀求体育部门的官员:“俩孩子这一路走来不容易,请给她们一个机会!”多么伟大的父亲!那真挚、卑微、深切的父爱牵动着我的心,因爱而产生的感动,再一次触动了我内心最柔暖的角落,令我不禁为之泪奔……

爸爸付出满怀的爱不忘初心教会了女儿:“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孩子,你们是爸爸的骄傲!”“如果你拿了银牌,人们迟早会忘了你。但如果你拿了金牌,你就是榜样,而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榜样的。”最终,女儿拿到了世界女子摔跤冠军,高举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此时此刻,我收获的已远远超过观看一部电影的喜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勤奋努力、不懈追求、定能得成功垂青。

用爱心,用努力,用热情,用信念,坚韧不拔去浇灌希望实现理想!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5昨天,我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励志电影。

剧中的主人公玛哈维尔是个退役的摔跤手,他把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亚培养成全国摔跤冠军,最后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世界冠军。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摔跤手,训练和比赛是少不了的。玛哈维尔经常天没亮就让两个女儿训练,有时还让女儿跟男孩摔跤。

让女儿和男孩摔跤,谁有那么狠心呢?可是吉塔和巴比亚挺住了,在一次次失败后从不气馁。后来,两个女儿真的分别打败了强大的男孩。

看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一个柔弱的女孩打败强壮的男孩,她是怎么做到呢?是她们每天跑步让自己逐渐强壮?还是父亲的指点让她们经验更丰富,或是她们失败不气馁积累了更多的自信呢?我想以上三点应该都皆有之,跑步让她们有强壮的体魄,父亲的指点使她们快速吸收摔跤的技巧精华,毫不气馁的精神使她们内心更加强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已经百感交集。今年,我报了个主持人班。刚开始上课的那几天,信心满满的我在同学们面前表演朗读,由于一时紧张,居然念错了一个字,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连二年级的小屁孩也大笑不止,羞得我真想找一条缝钻进去,真的不想学了。

回到家,我又看了这部电影,我想通了:吉塔和巴比亚的失败比我的失败大一百倍,可他们都克服了,我不过是读错字被嘲笑,充其量是个小小的插曲罢了。

摔跤吧爸爸范文2

爸爸是一位摔跤运动员,但是因为摔跤在当时并没有办法挣到多少钱,被生活所迫,他必须选择能够挣钱的职业,从而放弃了摔跤这条路。他想把这个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结果家里生了一个又一个也是女儿。女儿长大了,有一次跟别人打架,打的很厉害,爸爸便发现了,其实也可以让女儿去试试摔跤这条路,于是就开始培养两个女儿摔跤。起先两个女儿很不情愿,爸爸还强制他们剪掉头发,和男孩一样,短短的寸头,这样的行为让两个女儿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她们慢慢讨厌摔跤运动,讨厌爸爸,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位人,跟他们讲了自己没有父母,没有人关照他们,你们的爸爸只是对你们严格,但是他是爱你们的,你们应该感到幸福,两位女儿回家后便深有所感,开始认真训练。

最后,经过了很多曲折,成为了世界冠军。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电影,爸爸为两位女儿的事业付出了很多时间,为了她们,就算再穷也给她们好的东西吃。

摔跤吧爸爸范文3

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玛哈维亚的人,他是一个摔跤能手,曾经拿过好多的奖牌。但是,因为家庭情况,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摔跤。他的妻子怀孕了,他把为国家争夺到一枚金牌的希望寄托给了孩子,让孩子帮他完成自己伟大的理想。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摔跤吧爸爸读后感,请您阅读。

摔跤吧爸爸读后感1“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以前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期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期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个性狠。每一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秀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到达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最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先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十分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这天的“骄傲”。

摔跤吧爸爸读后感2首先,爸爸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为家庭顶梁柱时,哪些该放弃哪些该继续,同时也很清晰自已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和能力。剧中爸爸悲情埋葬自己梦想,彻底息心后,当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具有能打善战的秉性时,在燃起自己心底梦想焕发出巨大力量的同时,毅然决定突破社会局限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女儿走上职业摔跤之路,当然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爸爸,他也怕走眼,耽误了孩子,因此和妻子约定了一年的观察期,这里也要感谢妈妈的支持。

其次,目标一旦确定,无论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不会动摇,哪怕是前进路上布满荆棘也要去克服,没钱给孩子买运动衣、没钱提供高热量食物、没钱置办训练器材,除了家人没有外部的支持,甚至在女儿不理解想放弃时,爸爸都是没有条件那么就创造条件去解决。爸爸一路的坚定产生出的定力强大到克服了别人都认为的那些不可能。

第三,全然的沉浸在与女儿一同成长的过程中,用爸爸强大的内心力量包容和承载一切,忍他人之不能忍,受他人之不能受,然后在静中用智慧为孩子为家庭营造出一个稳如磐石的环境氛围,传递出只要爸爸在,一切都没有问题,当然要做到这点爸爸是在背后默默付出了他的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针对成人的修为,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的明示,由阿米尔.汗在剧中给予了淋淋尽致的展示,这应该是两个文明古国在人生修炼上的一次互相致敬。

为了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目标,爸爸用关爱、不放弃甚至威严包裹孩子,然后助其发挥出最大潜能,为个人为社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爸爸拥有的止、定、静、安、虑的能力,使其在充分知晓自己所能和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用笃定、用平静、用信念、用筹划一步一步做着萌发孩子天性的有效陪伴。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成长就是要认识事务本来面目和客观发展规律,然后事有始终,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过程中,爸爸教女儿在技巧上的以逸待劳、防守反击、声东击西这些技时都暗含了符合道的痕迹。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爸爸被人暗算不能现场指挥时,爸爸那早早为孩子种下的不能总靠别人,你自己可以的心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发挥出了绝地反击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孩子心理上的蜕变,从此可以放开爸爸保护的手而自立自为的前行了。看着孩子背负着自己的使命安全远离的背影,一定是天下爸爸们共同的愿望

阿米尔.汗是位出色的演员,他主演的片子有《三傻大脑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和《地球上的星星》等,这些片子有追问人精神境界的,也有如何应对现实生活的,更有对社会不公的关注,真是出世与入世相得益彰。他曾说我想去治愈大众。汗在印度做出了很多社会的贡献。我不知道他治愈了多少印度大众,但是这部电影确实给我上了一堂课,那就是学习吧爸爸,为了营建和谐温馨的家园和助力孩子成长,爸爸们一定要学习了,一定要好好修炼了。

摔跤吧爸爸读后感3影片的男主角是印度明星阿米尔.汗,饰演爸爸,从二十多岁满怀梦想的壮年,到四十岁梦想破灭,大腹便便的大叔,再到六十多岁两鬓霜白仍为女儿奉献所有,表演可谓出神入化。他的眼神总是那么坚定自信,总能从他的电影里感觉到大爱,在这部影片中更是把父爱如山刻画到极致。

在印度这个男权国家,女性地位低下,女孩子的命运无非就是结婚生子,早婚也是常态,而如若抛弃这些桎梏,会有怎样的下场,惹来怎样的非议?这部影片记录着阿米尔汗下狠心苦心栽培两个女儿成为优秀的摔跤手,同时向世人展示着男女平等之期望

年轻的阿米尔汗曾是个全国摔跤冠军,他的梦想是成为世界冠军,但是由于年龄等种种原因,他还是未能实现梦想,于是他开始企盼儿子可以替他圆梦。然而现实很残酷,连生4个闺女,令他绝望不已。

他的世界冠军梦,也这样在女儿们唧唧喳喳的喧闹声中破灭了。直到有一天,他的两个女儿把男同学打的遍体鳞伤,被同学家长找上门来,他才恍然大悟,天赋不是只有儿子才有,他看到女儿身上特有的摔跤天赋:我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

于是,在没有征求任何人意见的前提下,两个女儿的苦逼训练就此展开……

然而,想要得到国际冠军十分困难,所以这条路也自然充满荆棘。

让俩女儿真心的接受摔跤就历经波折。

看到这里,我对男权主义父亲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女儿身上,近乎变态的训练,冷漠是非常反感的。而对两个女儿的无奈,竭尽所能逃避、反抗充满了同情。

不过,这位不苟言笑的爸爸那深沉炽烈的父爱也令人动容:

为了让姐妹俩顺利的训练更是想尽各种办法,自己搭建训练场地,实在没有多余的开支的时候,一脸严肃的向小贩压低鸡的价格,为姐俩补充营养(莫名喜感)。

为了争取到比赛权利不惜大打出手。再严厉也会默默心疼,在女儿们睡下后悄悄按摩她们红肿的手臂......

但女儿对这种表面看似严厉的深沉父爱并不理解,直到有一天,邻家女孩披着嫁衣在一片欢快音乐中郁郁寡欢,流着泪对两个女孩说:“我希望有你们那样的父亲,至少他是爱你们的,他是负责的,他在为你们的人生努力,你们不用在14岁时就嫁给你们不认识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饭。”

这番话,点醒了女儿们。才了解到这才是真正的父爱,她们的小宇宙开始燃烧,她们梦想的火种被点燃。

愚昧者怨天尤人,无能者长吁短叹,儒弱者颓然放弃。

摔跤吧爸爸读后感4今天去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片由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就是之前演过《三傻大战宝莱坞》、《我的个神》的主角的。他主演的电影多是励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这部电影是讲述印度摔跤姐妹冠军吉塔和妹妹芭比塔的成长故事。

因为吉塔的父亲没能实现印度获得世界金牌的梦想,希望家里能有儿子,结果四个都是女儿。他只能把梦想咽下。没想到一天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把男同学打的满地找牙,他眼前一亮,决定培养她们。在男权当道的印度,这个想法有点疯狂,难逃世俗怪异的眼光。但是他很坚持。他的女儿没有像大多数印度女孩那样,只能游走在厨房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而是发展了自己的优势,培养了一门可以掌控自己未来的技能。他把两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全国冠军。按照惯例,冠军要进入国家体育馆接受更专业的训练。随着训练的时间增长,大女儿吉塔开始怀疑父亲的训练方法。她认为过时了。同时她挑战父亲胜出。她自以为是认为可以靠教练的方法在国际取胜。最后连战几个国际大赛都是首轮就被淘汰,成为了魔咒。接连失败让她很有挫败感和内疚。后来和父亲冰释前嫌,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接连在国际赛事上打败对手。最后一战决赛的对手是她过去曾经败过的,心理有很大的障碍。但是父亲这次没有告诉她战略,而是告诉她如果得了银牌,很快就会被大家忘记。她不是为自己而战,而是为了成千上万印度女性,那些生来为了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被人看不起的印度女性。而且父亲不能每次都救他,她需要自救,在关键时刻,她靠自己的信念,最后几秒内逆袭,打败对手,成为印度第一位获得女性摔跤的金牌获得者。从那以后,印度成千上万的女性也开始学习摔跤。这是真实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有很多内心戏,一改过去印度歌舞剧的风格,也算是创新。把印度平民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精神表达出来,鼓舞人心。阿米尔牺牲也挺大的,为了影片需要从肌肉男变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老态龙钟还很帅的老大爷。从影片中看到,技巧是其次的,学了太多技巧,容易为了突出技巧而忘记自己本来的优势,应该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判断,采用相应的策略。让对手露出破绽,再集中精力攻破。

摔跤吧爸爸读后感5父亲为了培养吉塔和她妹妹成为摔跤运动员,对他们要求非常的严格,每天都要五点钟起来跑步。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是被爸爸轰出被窝,更有甚者不能留长发,不能吃油腻食物,这对于两个小女孩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他们非常的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对他们这么狠心。

有一天他们开始反抗,调坏家里的闹钟,偷跑出去参加一个婚礼(对他们是娱乐活动),但是被她爸爸发现了,他爸爸很生气,而且还打人。她们说好羡慕这个新娘子,能够正常地做一个女人。没想到,新娘子反而更羡慕她们。新娘子说:

我倒是希望上帝给我这样一位父亲,至少他很关心你们,否则我们的现实就是这样:以女儿身降临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终日操持家务,待到二八芳华,便要嫁为人妇,以此摆脱他的负担,牵着他的手走向她的新郎,为她那个从未谋面的男人相夫教子,这就是她所有的使命。至少,你们的父亲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他为你们遮风挡雨,为你们忍辱负重,他就是为你们有自己的将来,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么错呢?

从那以后,吉塔和她妹妹都很自觉地去训练了,不再需要父亲的监督。

吉塔爸爸的话

吉塔连续蝉联三年的全国总冠军之后,她入选国家队训练,国家队的教练的教法与她爸爸截然不同的。在她接受了这些新的技巧之后,她觉得爸爸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已经过时的,甚至因为这个与爸爸起的争执,还把爸爸给摔到了。

此后,吉她参加了各种国际性的比赛,都在初赛中就出局了,仿佛中了魔咒一样。经过多次的失败之后,吉塔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然后在妹妹的鼓励下给爸爸打电话。电话的一头是连续的哭泣声。她意识到不应该忘记爸爸一直强调:要走向世界离不开艰苦的训练。

吉塔爸爸的话

国际总决赛的那天,她独自一人面对强大的对手。当她被打趴在地上,想起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把她扔进水里并告诉他,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来救你,你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战斗,尽全力,救自己。

她重新站立,冷静以待,同时他想起了爸爸的教的两个诀窍,一个是声东击西,一个是满分的弧线,千钧一发之刻,演绎了一个绝地大反击。

我爸爸的话

电影确实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很多事情,我的爸爸会让我去背唐诗,写作文,背字典,还要参加劳动,要我去帮助爷爷奶奶干家务,到田里干活,还给我买了铅球让我训练自己的手臂力量。记得那个铅球砸坏了我的一个指甲,柴刀坎到手至今还有疤。

现在我已经成家,父亲仍时时提醒我,要早起、要读书、要背法条、锻炼身体,要坚持梦想。有时候会听得厌烦,觉得自己,自己也已经不需要他提醒了。当然,我自己也十分清楚父亲的话是对的,他提出的要求是对的,是为我,为了我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可选择的余地。看完这个电影之后,这种感觉更加深刻,深深地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摔跤吧爸爸范文4

也许对比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300多亿元收入还不够看,但印度电影业的收入是建立在极低的票价和制作成本上的。他们是如何“开挂”从一个散乱又封闭的市场冲击世界,建立起可以媲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基地的?

阿米尔・汗:印度的良心

最近你很难不被一个视频刷屏:印度明星阿米尔・汗花两年时间“先胖后瘦”:他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将体重增加到97千克,以扮演一位55岁的角色;随后又通过地狱般的高强度训练,恢复一身肌肉以扮演一位19岁的摔跤冠军。

“橡胶人”级别的敬业才刚刚发酵,接着就是票房横扫。在中国,《摔跤吧!爸爸》比印度晚半年上映,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7天内票房过亿,口碑节节高涨,在豆瓣的评价高达9.2分。

很多人都惊讶了,那个“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印度电影居然这么厉害?――可以先从阿米尔・汗这位印度影坛的常青树说起。

阿米尔・汗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印度电影世家,但他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印度电影人。

“世家”在印度电影业里,是一块分量很重的入门砖。印度电影行业里,不同的电影世家分别把控着不同的电影基地,比如印度北方著名的卡普尔家族占据了宝莱坞(孟买)电影的半壁江山,而南方有NTR家族、Krishna家族等盘踞泰莱坞(海德拉巴)。

阿米尔・汗的从影经历是一炮走红,继而哑火。痛定思痛的阿米尔・汗给自己制定了三大事业准则:不轧戏,一次专注拍一部戏;不看完整剧本之前不接受邀请;不参加任何印度电影奖项的颁奖礼,因为质疑其公信力。

从这三大准则,大概也可以看到印度电影行业的环境:竞争激烈,明星为了巩固地位疯狂接戏;电影制作求量不求质;评奖体系严重商业化,缺乏公平的环境。至今,阿米尔・汗仍恪守这三大准则。

现实中,阿米尔・汗也与《摔跤吧!爸爸》里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父亲有得一拼。他本就是一个擅长打破传统的人――年轻时打破宗教束缚,与邻居女孩为爱私奔。

在类型片盛行的印度,阿米尔・汗在题材和制作上首开先河。1999年,他试图为运动题材的《印度往事》寻找演员和制作厂,却无人问津,他干脆自己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专心制作这部电影。

――《印度往事》_创了宝莱坞运动题材的电影先河,也是印度历史上首次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杰作。

大多中国观众对阿米尔・汗的熟悉来自两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我的个神啊》。前者抨击了印度的应试教育问题,后者则大胆地讨论起了宗教话题,并且它们都以轻松喜剧的形式呈现,让人在笑与泪中直面印度的各种社会问题,这在印度是前所未有的。

《摔跤吧!爸爸》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来自阿米尔・汗自己的制片公司。电影票房的爆发让人看到“阿米尔・汗影业”多年来在三大准则下的厚积薄发。

阿米尔・汗是印度少有的戏路极广的演员,还是全印度第一个运用网络宣传电影的人,他也是第一个制作电视节目直面印度社会弊端的电影人。因为那个节目,阿米尔・汗还获邀到国会作证,促使通过了儿童保护法案――2012年,他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印度的良心”。

在谈到“阿米尔・汗影业”十年辉煌的秘方时,阿米尔・汗也强调“良心”:我们只会对两方面负责任,一是投资方,一是我的观众。我坚持对我的观众诚实,绝不误导他们。

再造“莱坞”

如果说阿米尔・汗用良心改变了印度电影,那么年近80岁的传媒大亨罗摩吉・拉奥改造印度电影的方式则简单粗暴得多――砸钱。

拉奥喜欢穿着休闲的开领白衬衫,看上去像个退休的公务员。但这位身着朴素的老人却坐拥全球最大的影城――“罗摩吉电影城”。其占地1 666英亩,有47个影棚和无数“一站式”工作室,能装下四个多好莱坞环球影城。

电影城里有模仿凡尔赛宫的太阳神喷泉、日式的“莎扬娜拉花园”,甚至还有美式加油站和“自杀角”――一个悬崖的造景,剧组经常会到这里来拍殉情的剧情。

据拉奥形容,制片人只要拿着剧本走进影城,拍摄、剪辑、混合甚至上映都能“一条龙”服务。要拍摄大型歌舞镜头?他们可以同时提供2 000名临时演员。

这样成熟的电影基地,实际上还要排在宝莱坞后面――没错,我们熟悉的宝莱坞,并不是印度唯一的电影基地。

印度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电影市场。名号最响的宝莱坞其实只是以孟买为核心的印度北方电影业的代表,他们拍摄的电影都是说的印度官方语:英语和印地语。像包括阿米尔・汗在内的印度“三大汗”,都属宝莱坞出身。

由于联邦制和历史原因,印度的29个邦几乎每个邦都有自己的方言,而针对不同的方言都有相应的“莱坞”。产量排在宝莱坞之后的泰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等四大电影生产基地,组成了整个南印度电影。

宝莱坞电影的产量占据了整个印度的50%,泰莱坞占20%,其他“莱坞”分占剩下的30%。也就是说,由于语言,整个印度市场被先天性地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块状,相对封闭、割裂,但也各自相对完整、成熟。

罗摩吉电影城位于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从电影版图上划分,属于泰莱坞。而拉奥对于罗摩吉影城的规划,比起宝莱坞晚了整整十年。

1977年,印度在孟买西郊一个占地500多英亩的山谷中组建了当时最大的电影城,人们用孟买(Bombay)的第一个字母替换了好莱坞(Hollywood)中的首字母,为之取名为宝莱坞(Bollywood)。

这里有着当时条件最好的摄影棚,也有寺庙、花园、森林、湖泊等景观,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内外景需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印度年轻人奔向这里,寻求成名的机会……

不过南北对比,新兴的泰莱坞比宝莱坞要开放得多,影城建设和运营上也更贴近好莱坞。宝莱坞最主要的六七个大电影公司不对外开放,也没有建设大型主题公园。

在孟买花100美元可以享受一次“宝莱坞之旅”,但其实只是旅游公司组织的参观。

而在泰莱坞,只需要25美元就能体验“罗摩吉明星体验之旅”,坐上小车驶进罗摩吉影城,近距离观赏明星拍戏,在包罗万象的全球仿制景观中游玩、购买周边,与好莱坞的环球影城相差无几。

“我们一年能吸引150万游客,是仅次于泰姬陵的旅游景点。”拉奥说。不过,这里的游客大多都是印度人。

在贫富差距巨大的印度,平民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而这里则是一个梦想走进现实的地方:不但可以接近明星,还能体验一把国外风景。

大片争雄

印度电影产业的日渐进步与成熟,以及像拉奥这类大亨的加入,给泰莱坞带来了与宝莱坞,甚至是好莱坞叫板的底气。《巴霍巴利王》就是他们打响的第一枪。

这是目前印度史上最贵的电影,投入超过2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68亿元)。大投入意味着大制作,这部电影汇聚了印度影坛一线明星,拍摄了400余天,光是剧本、服装和艺术设计等前期制作就耗时约两年。气势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

也许从“宝莱坞”的命名开始,学习好莱坞就成了印度电影的本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和国外电影的进入,印度电影度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但这也足以让不少电影人反思传统印度电影那些老旧而又失序的制作环境和模式。

这时给印度电影业带来改变的人是龙尼・斯克鲁瓦拉。他并非电影世家出身,全靠自己打拼,他在宝莱坞打破世家垄断的办法,就是真正地学习好莱坞。

龙尼成立了自己的UTX娱乐公司,引进了预算制度,还聘请好莱坞编剧,把宝莱坞传统的“3小时片长,至少6支歌舞”模式缩减成90~120分钟的好莱坞式电影。他还从国外招商引资。

像印度这样封闭的市场,国外商人们觊觎已久。但好莱坞也苦于一方面印度制片商固步自封不愿对外合作,一方面其市场生态独特,好莱坞大片在印度上映连连票房失利,于是与印度制片人合作求之不得。

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杰克・华纳改造了美国影院,使之发展成为全球扩张的大院线那样,龙尼也真正为印度市场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宝莱坞的杰克・华纳”实至名归。

近年来,印度电影制作已经越来越靠近好莱坞,《巴霍巴利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明星主导开始转向制作主导,明星的片酬被控制在总投资的15%~20%,总投资的50%会被投入到制作和特效上。像阿米尔・汗还主张演员与电影共担风险,拍摄时不拿片酬,以票房分红为所得,分担票房责任。

而泰莱坞所在的海德拉巴也在特效制作上提供了便利。良好的基础建设使海德拉巴成为软件发展、业务承包和生物技术的基地,国际上有“网络拉巴”之称。许多印度和外国的公司在这里设有总部或研究中心,像Google、微软和Facebook等公司都在此地有办公室。

如果要说与好莱坞的距离,印度因其软件外包产业和大量技术人才的移民,其实已经是近水楼台。《巴霍巴利王》的制片方就通过与好莱坞众多工作室合作,并邀请了《侏罗纪世界》特效制作的多名人员参与制作,特效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巴霍巴利王》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开端》于2015年在全球4 000多块银幕上同步上映时便一鸣惊人,2016年在中国上映时,全球票房已超过6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6.4亿元)。

第二部《结局》在2017年4月上映,目前的全球票房成绩和《摔跤吧!爸爸》双双突破1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0.7亿元)大关。

这两部电影作为印度电影的南北“派系”代表,在票房上打得难分难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哪一部电影胜利,都将创造新的历史。

开挂、跳舞、色彩好

事实上,不管是《巴霍巴利王》还是《摔跤吧!爸爸》,都仍然保持了浓厚的印度风格。《摔跤》的故事内核更“国际化”一些,但仍然扎根于印度社会现实,这是阿米尔・汗一的风格;相较而言,《巴霍巴利王》的神话背景、兄弟情仇、英雄美人,还有大量的华丽歌舞和“开挂”般的动作戏等元素,更接近传统的印度电影风格。

我们常常调侃的印度电影三宝“开挂、跳舞、色彩好”,其实是有其文化和市场背景的。简单来说就是印度本土观众爱看,电影就投其所好。

印度电影非常擅长“本土化”,比如2006年的印度电影《克里斯》,照搬了好莱坞大片《超人》的设定。只不过宝莱坞的超人能歌善舞,还会玩中国功夫,顿足一跃能跳过喜马拉雅山,想象力之奇诡不输好莱坞。

这种标签式的本土化行业风俗,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印度电影的整体风格,也形成了印度电影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独特魅力。

摔跤吧爸爸范文5

从中国电影市场角度来看。《摔跤吧!爸爸》现象的出现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讲是标志性事件,说明中国观众一直在成长,他们开始更关注剧情、人物,而不只是看视觉奇观。他们发现这部印度电影更耐嚼、更有味道、更有人性的温暖。相反,《银河护卫队2》更多呈现出冰冷的工业产品的味道。当观众对好莱坞商业大片出现审美疲劳时,正是国产电影崛起的好机会,遗憾的是,当时的国产电影并没能出现像这部印度电影一样的作品――在各个方面都达到很好的平衡,几乎找不到短板。如果将《银河护卫队2》和《摔跤吧!爸爸》进行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好莱坞制造的幻想类大片更适合观众带着逃避现实的心态观看;《摔跤吧!爸爸》恰恰相反,它和我们的生活、情感有非常多的贴近性,同时又能让观众从中生发出理想来。“理想”跟“幻想”不一样。打个比方,幻想好像一个人通过烟酒获得了短暂亢奋,紧接着会出现强烈的乏力感,而理想就是这时候喝到的一碗鸡汤。《摔跤吧,爸爸》正是一碗让人充满元气的印度“土鸡汤”。很多观众看完后会带着家人朋友再去看,证明中国观众需要这种以现实主义美学为导向的优秀故事。

再从电影研究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带给了我们久违的感动。因为像这样扎扎实实地把一部传记片讲好、而且能讲得充满剧作上的饱满度和力度,我们自己的电影已经扔下很久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摔跤吧!爸爸》中表现的印度社会现实问题,包括性别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对于中国观众都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所以,这部影片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也是因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印度影片先天比好莱坞电影更有文化和社会形态上的相近性。

摔跤吧爸爸范文6

那是6岁的事,那一天,我第一次练习骑两轮车。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爸爸在小区的空地处练习骑自行车。我原本会骑自行车,可那是四轮的,那天爸爸把车子上的两个后轮给拆下来了,让我练习骑两轮。

我刚开始信心十足,心想:“车子嘛,有几个轮子不都一样 ”!可等我骑上去之后,士气马上减了一大半---骑在车上,人和整个车子摇摇晃晃的。我用力地踩脚踏轮,车子动了,可没坚持一会便从车上摔了下来,幸好,没有摔伤身体,我心里慌极了,战战兢兢的又骑了上去。我心想:“快点骑,该不会容易摔下来吧?”所幸,我先推着车子助跑,然后再一跃而起坐在车坐上。可是,等我刚刚坐上去,就感觉车把不受控制,左右摇摆,不论怎样保持平衡都无济于事,只听“啪”地一声,人和自行车结结实实摔了个人仰马翻,我的手和腿都摔破了,好在血流得不多,这下得了,我的信心一落千丈,勇气也所剩无几了。爸爸见状,赶紧过来,关心地说:“没事吧!爸爸小时候学习骑车也是从摔跤中过来的,男子汉大丈夫,摔几次跤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你不会就此打退堂鼓吧?”之后,爸爸耐心教我骑车的要领和技巧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