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爱范例6篇

两种不同的爱范文1

放学了,我到一个朋友家去,路过一个小巷。刚到巷口,路边一字排开的几盆花映入我的眼帘。呵,好美的花,开得正盛、正旺!为着单调的破旧小巷,增添几份生机。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吱——”一声门响,一辆轮椅出现在花旁的一间矮房子门前,轮椅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他吃力地提着一壶水,另一只手艰难的转动着转盘。他来到花盆边,仔细地给花浇起水来,不用问,这花一定是他种的。

他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脸上却散发出勃勃生机。我想:他多么像那蓬勃向上的万年青,多像傲然挺立的仙人掌,多像淡雅的兰花……

“咚…咚…咚”一阵刺耳的皮鞋声传来,我回过头,只见一个头发呈大波浪、穿着虎皮大衣,脚穿高跟鞋的美丽姑娘从巷中走了出来,他走过花旁,顺手摘了一枝花,旁若无人地闻着,走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浇花的男孩抬起头,看见只剩下半截的花苗、望着姑娘的背影,脸上露出愤怒、厌恶的神色……

我呆呆地望着那位姑娘,他那本来就不漂亮的脸上,经她一笑,扭曲地多么丑陋!

小男孩猛地背过脸,好像不愿再看到那个令人生厌的姑娘一样。他提着水壶,又吃力地推着轮椅进屋去。望着他那肢体残缺的背影,刹那间,我觉得他是多么高大,那矮小的房子也容不下他。他,是多么高尚,正散发着比花还要浓的芬芳。

两种不同的爱范文2

那位母亲,她在外面打麻将,将女儿放在家中,让女儿睡到家中,一睡就是一天,置之不理.来到饭馆,她的母亲将她放下,还不以为然的说:“我的女儿在家睡了一天!可怜了啊.”看着这个女孩湿润的双眼,我都不禁怜惜.可是这位母亲却没有什么反应.

吃饭的时候,我满以为这位母亲会对女儿照顾一点,可是这位母亲竟为跟麻友多聊两句,不理女儿.还把给女儿喂饭的责任丢给了我.可怜的孩子已经4岁,知道要母亲喂.可惜母亲懒的理女儿,没有悔改之心,还欲打女儿,幸好在场有很多人,不然这位“慈祥”的母亲早就大打出手了.

吃完了饭,这位母亲又要去“活动”,再次把女儿丢弃家中.

两种不同的爱范文3

关键词:爱 成长 力量

一、电影简介,突出主题

爱情的力量总是难以估量的,相信爱情的人总是被电影里那些关于爱的情节打动,自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到2004年的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爱的力量一直鼓舞着很多人,使笔者从未在爱的旅途中停下脚步。爱是一个总称,爱情很美好,亲情很伟大,很多人在不断的成长中每天对爱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有些人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将爱转换为一种力量推动他们成长,而这一切都缘于电影。

《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是2004年首映的浪漫爱情电影,改编自尼可拉斯・史派克的同名小说,由尼克・卡萨维茨执导。除了还原笔记本里所描绘的场景故事外,电影中一大亮点是以插叙的方式进行,在观看影片的同时,镜头会穿梭回正在讲故事的老人,现实与回忆穿插,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故事的开始由老人娓娓道来,爱情发生在那个夏天,女主角艾丽・哈米顿(瑞秋・麦克亚当斯饰)与父母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的海边小城水溪镇度假。在游乐场里男主人公诺亚・卡豪(瑞恩・高斯林饰)对正在与好友玩耍的艾丽一见倾心。在诺亚好友的帮助和诺亚再三的追求下,两人热恋在这个夏天。但这段恋情始终没被艾丽的家人看好,随着夏天即将结束,在两人大吵后的第二天,艾莉父母带着艾丽离开了这座小镇,留给诺亚的只有那紧闭的大门,关上了艾丽的身影,也终止了这个夏天发生的爱情故事。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笔记本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两人的故事并未结束,电影的最后,两位已年过半百的老人手拉手一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很多人感动于他们爱的同时,也惊讶爱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让两人再次重逢。又因为这种力量,两人一同离开了这个世界。爱是一种力量,它指引两人相遇,它带领两人重逢,它陪伴两人身边,它一直伴随着诺亚和艾丽一同走到世界尽头。就是这种力量震撼了很多人。

二、爱的相识

电影里女主人公鲜艳亮丽的穿着就吸引了笔者,红色的裙象征着她张扬的个性:爱笑爱闹,大方活泼,仿佛总有停不下来的笑容。在游乐园里一眼就被诺亚看到,诺亚邀约未果,第二次又在街上与她搭讪,艾丽笑着拒绝了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人一同看完电影后,关系才慢慢有了进展。诺亚与艾丽聊天后才发现,看似自由的艾丽实则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安排下,从小到大生活都掌控在父母手中。这也决定了艾丽在一些自己的问题上并不清楚及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电影在后半部分发生的重大转折埋下伏笔。

与艾丽相反,男主人公诺亚出生在单亲家庭里,父亲照顾诺亚长大,诺亚高大英俊,勇敢又聪明,在一家工厂里做木材。因为与艾丽从小的生活经历不同,他用他的方式带给艾丽从未有过的新奇与浪漫。大概就是从诺亚要求艾丽与他肩并肩躺在路中央观看红绿灯的那一刻,艾丽就喜欢上了这个男孩。两人的爱情迅速升温,整个假期几乎每天都粘在一起,一起骑自行车穿梭在绿林中,一起嬉水相拥在大海边,一起打闹奔跑在街上。他们偶尔也会生气,可即使争吵得再激烈,下一秒两个人又会和好如初。他们的爱让旁人嫉妒。随着假期的结束,父母的阻拦致使艾丽与诺亚大吵一架,第二天艾丽的父母带着艾丽一起离开了水溪镇。他们短暂美好的夏日恋情宣告结束,正如那句“注定走在一起的两个人不管绕多大的圈还是会在一起”。七年之后的两人相遇在曾经玩耍的大房子里,尽管艾丽即将结婚,可她并没有淡忘对诺亚的爱,而诺亚也同样一直爱着艾丽。争吵和矛盾化解在雨中,两人相拥而泣,原来爱从没离开过。

三、爱的选择

电影中艾丽母亲的爱情也是值得一提的,在艾丽眼里,母亲对父亲根本谈不上喜欢,艾丽认为母亲不跟父亲嬉笑玩闹 ,不对他微笑,甚至跟父亲在一起母亲一点都不开心,这些都被艾丽看在眼里。但母亲内心也有一段很伤感的往事。在母亲得知艾丽找寻诺亚的第二天,她企图阻止艾丽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随后母亲带着艾丽看了自己当年也爱上的一个男孩,岁月消逝,而如今也变成了一个满脸胡楂、身材臃肿的挖煤工。母亲不禁感叹,如果当年选择了他,那自己现在的生活又会是怎样。母亲送艾丽回到诺亚的庄园,在途中看到了艾丽的未婚夫隆・哈蒙德的汽车,知道了他也在找艾丽。到达庄园后母亲将诺亚与艾丽分开后的第一年里,诺亚寄给艾丽的365封信交还给了艾丽,并希望她能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艾丽将未婚夫来到这个小镇的消息告诉了诺亚,诺亚大怒,认为艾丽玩弄了他,认为艾丽只喜欢钱。争吵之后艾丽生气地开着车离开了,在回去的路上因为失神与一辆大货车擦车而过,稳定情绪后打开了那一封封信,她才发现诺亚的爱是那么真挚,艾丽泪如雨下。车行驶到了隆住的宾馆,艾丽进门以后将全部的事情告诉了隆,隆如此爱她但也明白再挽回也得不到艾丽的心,于是最后选择放弃艾丽。艾丽拿起了行李再一次回到那座有着蓝色百叶窗的庄园,诺亚冲出房间,两人相拥在温暖的红色毛毡毯下,笔记本里的爱情也在此完结。

四、爱到深处

整部电影给人舒服、宁静的感觉。故事的发展脉络也是以老人的笔记本为主导。年迈的老人会在餐桌边、河畔边或者长椅上对一位红衣老妇人讲述笔记本里的故事,而老妇人也时时关切地询问诺亚与艾丽的发展,她的心随着诺亚与艾丽的分开而难过,又随着艾丽的最终抉择而焦急。其实老妇人正是当年爱穿红裙子的艾丽,而每天都给他读故事的老人就是诺亚。在夜晚,老人孤独地翻看着与艾丽的旧照片和泛黄了的笔记本,笔记本清晰地写着:我们的故事,艾丽著,送给吾爱诺亚,念给我听我就会回到你身边。原来这些坚持只因为艾丽曾经的期盼。第二天晚上,诺亚悄悄走进了艾丽的房间,而艾丽也睁开眼睛喊出了诺亚的名字。爱到深处,两位老人手拉手一同离开了这个世界。看到这里许多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涌出,总觉得两人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两人的爱仍然继续着……记忆可能会模糊,甚至终有一天会忘记一些事一些人,而笔记本里的点点滴滴只会因为岁月而褪色,却不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恋恋笔记本里记载着两人最青涩的爱情故事,电影从翻读笔记本开始,到快到尾声结束,呼应了电影的名字,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爱的力量

正如艾里希・佛洛姆的那本《爱的艺术》中介绍,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将人从分离与无尽的孤独中解救出来的一种巨大力量:爱是将人融合的一种巨大力量。在他介绍的三种融合的方式中,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一个生产性的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只想拥有自己曾经为之付出的东西,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自恋梦想,已经获得了基本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只能有真正的生产性主动活动所给予。

就如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谁也没有想到的地震就发生在这一瞬间,灾难发生后救援行动展开,其中最让笔者记忆犹新的就是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在废墟中发现一具遗体,她特别的死亡姿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停止呼吸,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他们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发现了有个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原来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由于母亲身体庇护着,怀中的孩子毫发未伤。救援人员抱出孩子的时候,他还在静静地睡着,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医生在包裹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面是这位母亲在死之前给孩子留下的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爱的伟大总是令人震惊的,这种无私感动了很多人,母爱可能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去抓住或者去触摸它,而它真正发生并存在着,这种力量让小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同时也证明了爱的力量不可估量。

讲到这里,笔者不得不再一次提及电影里最后男女主人公一同手拉手相拥离世的场面。在这个世界,很多事情的发生可能偶然,或许碰巧。但两人的一同离开我更愿意相信是源于爱。诺亚用读故事的方式企图唤回艾丽的记忆,这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艾丽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电影的最后,年老的艾丽记起诺亚并为之哭泣,生怕他离开。这更让我坚信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来自人心最深处柔软的东西。结尾两人小声对话:我想我们的爱,能让我们无所不能。这样的爱确实能让人无所不能。因为爱,人们从来就没感觉到孤单;因为爱,人们从生来就长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也是因为爱,这种力量让人们认识到它本身的伟大之处。

六、因为爱情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用徐志摩的诗句总结这部电影无疑是最好的。爱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对人类来说,爱是伴随着荷尔蒙分泌产生的情感;是当多巴胺消失之后,两个人依旧相知相伴相随的默契;是激情退去,依旧愿意共同经历风雨考验的决心;是经过岁月的磨炼能够变成亲情的一种情感。两人的感情是对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艾丽与诺亚由相识、相知到相惜、相守,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了他们的爱。一辈子太短,而爱的力量绵延不断。他们爱得深沉,爱得热切。大概是经过了分别才会更加珍惜对方。“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借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一句台词。诺亚不是最富有,也不是最有才,但他明白怎样去爱艾丽,他记得艾丽想要一栋白色的房子,他知道艾丽喜欢蓝色的百叶窗,他支持艾丽画画,他为她布置了能看到夕阳的画室,即使当她有一天年老衰退,忘记了从前,他也愿意用剩余的日子待在她身边,不离不弃。因为爱情,经过了流年,走过了岁月,早已变成亲情。两人肩并肩手牵手地离开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很多人相信真爱依旧存在于他们身边,也鼓舞了他们去发现真爱,去寻找真爱。爱的力量不可估量,父母之爱,朋友之爱,恋人之爱,凡是跟爱有关系的在笔者看来都是一种力量。父母的爱让他们少受磨难,保护他们长大;朋友的爱让他们立足于这个社会;而恋人陪伴着他们终其一生,相互依靠,相互扶持。三者之爱都是人间大爱,因为爱,才会让很多人感受到人间最纯真最真实的一面,才会有力量支撑他们继续前行,才会让他们明白有了爱就不孤单。

电影里艾丽与诺亚的爱情感动了很多人,虽然这样的爱情少之又少,但毕竟导演与作者给了很多人很大的鼓舞,让他们没对爱失望过,让笔者也畅游在这部电影里学到了很多。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力量。每个人都拥有爱的权利,都渴望得到如电影里那般坚定的爱。相信爱的力量,让心的感觉为你指引前方,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他,牵着他的手走到世界的尽头。这就是笔者在这场爱的旅途中所得到的全部感悟。始终坚信而不质疑,爱,是一种力量。

参考文献

[1] 艾里希・佛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两种不同的爱范文4

    关键词:《呼啸山庄》;不一整一;主题思想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它于1848年出版时。评论家的一些人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小说充满阴森恐怖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尽管这部小说给人晦涩、阴暗,压抑和死亡恐怖的感觉,但在这压抑和恐怖气息后,我们却可窥见闪烁其间的爱的光芒。是爱让两个异质的世界,两种相互排斥的爱,爱与恨,和相互冲突的“我”与“另一个我”这四对矛盾奇特地统一起来,构出了一个“整一”的艺术世界和主题思想:爱是不可征服的,爱最终会战胜一切,达成和谐。

    一、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个世界的不一与整一

    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多以人口密集的城市为背景,而《呼啸山庄》别开生面已封闭的英格兰北部的高地为特定的环境。这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而这个小世界又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微观世界一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构成。作者用她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描

    绘了两个微观世界。呼啸山庄终年狂风大作,正如“呼啸”一词所表明的,它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山庄的住户是农民,他们和山庄一样都是“风暴”的产物。他们常常遭遇强烈情感的撕扯,暴力是其主要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方式。然而。这看似荒凉的山庄。却充满这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尽管这种生命力是原始的,野性的和具有异教精神的。而画眉山庄却处于相对背缝的园林地带,其房屋结构好内部摆设都美丽优雅的多。田庄的人也不是农民,而是乡绅,他们有佃户,因而享有相当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他们和田庄一样是“宁静”的产物。但这样的宁静中缺乏生气,让人感到压抑。

    小说中的“风暴”和“宁静”分别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生存状态的两极。当这两极遭遇时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冲突的过程也是不断地交汇和融合的过程,双方逐渐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使原来失衡状态得以恢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和统一。《呼啸山庄》反应的就是这一由失衡走向平衡,从而使这两个世界得以“整一”的过程。凯瑟琳可以说是这两个世界假设桥梁的第一人,她和埃德加的婚姻使得粗狂阴沉的呼啸山庄和优美安逸的画眉山庄有了联系,但是埃德加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凯瑟琳对狂野激情生活的追求使得他们无法成功地把这两个世界统一起来,于是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第二代人小凯蒂身上。

    小凯蒂既有埃德加的恻隐之心也有她母亲桀骜不驯,活泼好动的性格,这就使山庄和田庄的最后的统一成为可能。她的激情的性格和慈悲的心被希思克里夫利用使得她陷入悲剧的婚姻和困境,但同样是这些性格吸引了和滋润了她的野蛮但心地善良的表兄哈里顿。Yocum称赞她“不仅改造了制造出苦涩果实的恶劣环境,也驯服了被野化的哈里顿,是他开始回归文明并茁壮成长。”在33章中,他们拔掉了呼啸山庄的黑醋栗树,并开辟了一块新地种上了从田庄移来的花草,这标志这两个世界的融合。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气象,闪烁着地狱之火的山庄被鲜花和小凯蒂的清新柔情所融化。

    最终,小凯蒂和哈里顿用爱的力量战胜了有恨构织的层层障碍,用人世间真挚的爱使暴君的木杖上开满了玫瑰,使爱重回人间。他们幸福的结合是这两个世界终于统一起来,也雄辩地证明了:爱能融化一切隔阂和差异,爱是不可征服的。是爱最终使这两个异质的世界化为了“整一”、“有机的一体”。

    二、因爱生怨,以怨示爱一爱与怨的“不一”和“整一”

    整部小说是围绕着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的故事展开的。这部小说有四层。第一层介绍了他们小时候在同辛德雷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关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继而萌发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第二层描述了凯瑟琳的背叛,直至在爱与恨中死去。第三部分讲述了希思克里夫的复仇。最后一层叙述了希思克里夫的在达到复仇后却日渐空虚,在渴望与凯瑟琳在另一个世界结合的愿望中死去。可以说,从始至终他们的关系始终弥漫这爱与恨的火焰。开始的爱是美好。真挚的,凯瑟琳把希思克里夫看作是自己的存在,而希思克里夫把她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但是现实和阶级的差异使凯瑟琳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从此双方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怨恨之中。爱愈深,恨愈切。最真的快乐和最深的痛都源自爱。希思克里夫的恨和报复都源于对凯瑟琳的爱,而凯瑟琳的恨源于对希思克里夫的爱的无法结合和不被理解。面对相爱却不能爱的绝境,他们共同选择了荒蛮而原始的方式一折磨自己也折磨对方一来表达他们强烈的爱。在第15章他们临别时。强调彼此不可分离,另一方面有发誓要折磨对方直至能在死亡中永远相聚。但是,怨恨和争吵只是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之间表达苦难爱情的特殊方式。尽管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物质世界,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他们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相互以对方为自己的存在。他们因爱生怨,以怨示爱,但最终是爱战胜了怨,是爱的力量把“爱与怨”这一对矛盾奇特地在他们身上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了爱与怨的整一。

    三、世俗之爱和超人世之爱-两种爱情模式的不一与整一

    “爱情既合乎理性不合乎理性,即使出于本能又受到思想的鼓舞,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它把人的许多方面结合起来。”这说明爱情的动机是复杂的。在复杂的动机驱使下爱情就会呈现出色彩缤纷的样式。而艾米丽为我们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模式一家常之爱和超人世之爱。

    开始时,小时候的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是不受社会世俗所毒深的,他们的爱是基于很深的理解和共同的相似性的。她爱他“可不是因为他长的俊俏,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是自个儿。不管咱们的灵魂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他和我是同一个料子。”而希思克里夫对凯瑟琳的爱更是强烈,持久不变,即使受到凯瑟琳的鄙视,三年后回来依然渴望占有凯瑟琳的爱,他们为了得到彼此的爱,相互折磨,渴望能在另一个世界合为一体。Cecil称他们的爱为“无性差别的,他们的爱就像月亮对潮汐、磁铁对铁的吸引是一种自然吸引力,但是其中爱恨交织”这是一种超越了社会地位,道德,伦理,肉体等任何世俗观念的爱。它成了对自我和灵魂的追寻,是一种超人世的爱。

    然而,在19世纪的英国,爱情和婚姻是以金钱和地位为基础的,等级观念特别严重。尽管凯瑟琳粗野狂放,对希思克里夫的爱很执着,也还是逃脱不了她所在的阶级的世俗观念。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被画眉山庄舒适的生活和埃德加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度强烈的吸引着,成了画眉山庄的女主人。她爱他是因为“…我会成为这儿这一带最尊贵的女人,嫁给这样的一个丈夫,我会感到得意的。”而埃德加娶凯瑟琳是因为她是这一带最美的姑娘,娶了她,会让他感到骄傲的。他对她的爱是平静的。带有责任的爱,家常之爱。而因爱是自私的,排他的,所以这三人之间的两种爱在现实是不能共存的。他们因爱而相继步入黄泉。最后艾米莉以三个坟墓紧挨着收尾,是不是向我们传达世俗之爱和超人世之爱是可以并存的呢?

    然而,艾米莉不刻画了凯瑟琳与希思克里夫之间超自然激情的爱和凯瑟琳和埃德加的世俗之爱,还探讨了“爱与人性”的关系,强调了其必然性,既两种自然力冲突后达到的平静和谐,就像自然界中所有的循环过程一样。小凯蒂与哈里顿的相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照耀大地。原始的本性演化为宽容的社会,早期的无差别的,毫不妥协的激情转变为成年人的爱与婚姻。这也暗示人们,生命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过程,生命最终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在《呼啸山庄》中,爱情模式的不一使世界充满痛苦、折磨,而后因爱的整一回归,使世界充满阳光希望,我们可以说,小凯蒂与哈里顿之间的爱情是凯瑟琳与埃德加世俗之爱和凯瑟琳与希思克里夫超人世之爱融合与延续,这爱的延续,象征着人类美好的希望和前景。

    四、“我”与“另一个我”-双重人格的不一与整一

    小说中爱与怨的不一,不同爱情模式的不一归根到底是由人物的不一的双重人格所决定的。性格美的和谐,并不是性格的单一化,而是性格的变化、差异、丰富性、复杂性的对立统一”具有这种丰富复杂、复杂性格的人物才是完整的有机生命体。而凯瑟琳和希思克里夫的这种双重性格尤其明显。

    凯瑟琳任性、彪悍,同山庄一样有一种粗犷美。但从画眉山庄归来后却过起双重生活,在山庄的家中,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讲礼节,而她一到田庄或埃德加到来时,她又尽量作出优雅淑女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Mackay曾说“维多利亚时期的自我意识常受固于社会和其期望值的评价。对维多利亚是的人来说,身份是关乎道德和社会的,知道和发现一个人在道德一社会体系中的正确位置,是每个维多利亚时的人所追究的目标。”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自我是脱离不开它的影响的,凯瑟琳也不例外。受身边人和世俗的影响,她从一个野性的女孩长为外表端庄的女士,以期能得到别人的敬重。随着这种转变,她也越来越来远离她真实的自我。当希思克里夫三年后神秘回来时,她那被压抑的野性重新被激醒。两种性格的激撞,最终把她送人了坟墓。

    而希思克里夫性格倔强。行为粗野,手段残忍,是一种恶魔式的人物。神秘消失三年后。当在出现时显得成熟起来,“但是在深陷的眼窝里和充满黑色火焰的双眼里隐藏着驯化一半的凶残,但是被抑制住了。他的举止甚至可以说是庄重,安全没有了过去的粗野。”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其真正的天性并没有变,并随时准备撕下这文明的伪装。在开始的一系列报复中,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快感,但同时也备受着人格的分裂。一方面,他为了报复,不停地扭曲自己的灵魂,以让自己不忘复仇计划。另一方面,他对凯瑟琳的爱让他忠于自己。同时又备受对凯瑟琳的思念的折磨。复仇成功的他感到的是莫大的空虚,他从小凯蒂和哈里顿身上似乎看到了他和凯瑟琳的影子,在凯瑟琳的召唤下,他以绝食的方式实现了他和自我的统一。

    爱最终以死亡的方式把两个自我分裂的双重人格的一对合为了一体,对他们来说,拥抱死亡,也就同时拥抱了爱,在那个世界他们会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给养一以彼此为给养,从而达到了双重人格的“整一”。

两种不同的爱范文5

关键词:《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3;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12-01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历来也是文学作品所青睐的主题。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处于同时期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成为东西方爱情的代言人。

一、《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中西爱情对比

(一)汇聚点

1.表达的主题相同。爱情是人类最美的情感之一,一直都是文学作品所青睐的表达主题。汤显祖的《牡丹亭》中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是东方爱情的代表。在当时他们的恋爱不被许可,他们勇敢的站在了封建主义的对立面,为倡导自由恋爱开辟了先河。《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女朱丽叶相爱无法在一起最终殉情的故事。作者以此来鞭笞封建家族的内讧及封建社会中的包办婚姻制度。两部作品都表达了爱情这个主题,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为了自由恋爱而不顾一切,勇敢的站在了封建主义的对立面。

2.浪漫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除了有吸引人的内容以外,还需要运用具有表现力的形式展现给受众。《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对表现手法运用极为成功。《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故事被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当时中国女性被禁锢在自己的闺房内,几乎没有机会和异性接触。所以,在汤显祖笔下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现实中没有见过,梦中却悄悄相爱而不被他人知道。梦终归是虚幻飘渺的,最后生病而死。死后又因为爱的执着无法放手,竟然又死而复生。最终冲破种种阻挠,实现爱的美梦。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素材来自意大利民间的真实故事并参照许多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和传说,本作品具有相对典型的时代背景。作者对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赋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两大家族渊源的世仇因二人的殉情而化解,实现爱的理想好像仅需要牺牲两条生命就可以获得。

(二)分离点

1.爱情道路上的阻碍因素不同。两部作品都表达了相同的主题:对自由爱的渴望和追求。但二者间又存在差异:一个为爱死而复生,一个为爱生而复死。

《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是不被外人知晓的爱。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上时期,自由爱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作者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安排在虚幻的梦中得以实现。显然,阻碍杜丽娘和柳梦梅在一起的正是封建礼教,他扼杀了人性中最真实最美好的东西。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讲述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虽然二人生活的环境是允许男女公开交往的,却因两大家族间的世仇,二人的婚姻而得不到许可。罗密欧和朱丽叶作为敢于追求自由爱情的代表,他们不顾家族间的矛盾改姓秘密结婚私定终身。很显然,是两大家族间的世仇阻碍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最终结束了两条鲜活的生命。

2.两部作品产生的意义不同。《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都诞生于生活在16世纪末期的艺术大师之手,表达着相同的爱情主题,但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牡丹亭》中描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作者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至真爱情和自由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残酷的扼杀。汤显祖在剧中安排大团圆的结局,不仅符合了观众的接受心理,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的胜利。诚然作者在于歌颂男女间真挚爱情的同时,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和无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诞生于倡导以人为中心,倡导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期,此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和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这些主张和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公开的舞会上相识并相爱,两大家族间的世仇成为他们婚姻路上最大绊脚石。他们用两条鲜活的生命换来了两家族的和解,一定意义上象征着人文主义新道德可以战胜封建主义的旧道德。

二、总结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成为了东西方爱情的经典,他们因为各自的生活的环境不同,虽然都以爱情为题材都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但其所描写的爱情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及其所产生的意义有所不同。但最后又都不约而同的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扼杀,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敢于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权利的胜利。

两种不同的爱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爱心;创造力;心理调控力

一、爱心的培养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入进去,但美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因为,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人在审美中,将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最主要的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对象。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

审美与伦理都讲爱,这两种爱有重叠的地方,美一般以善为前提,因此审美的爱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反过来亦然。这叫作以美成善,以善成美。美育与德育在这里,实际是互为手段的。审美的爱与伦理的爱也有不统一的地方,这主要是审美比较注重形式美,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将事物的内容存而不论,只欣赏它的形式,这样,它与善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尤其是欣赏自然美。一般伦理是不管自然的,然而在审美活动中,自然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这时,善就不是美的前提了。审美讲的爱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伦理讲的爱。伦理有它的合理性,审美也有它的合理性,它们都是现实的存在。

就对人的爱心培养来看,伦理与审美都有它的作用,由于爱在审美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比伦理的爱广泛,比功利的爱深刻。因此,它对人类爱心的培养也就显得不同一般。可以说,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审美心理是很丰富的,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感知、理解、联想不是审美活动特有的,真正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

正因为审美的心理特点是想象,所以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作家、艺术家是最具审美力的人,这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艺术最重要的品格是创造,它来不得半点重复。任何称得上艺术的作品都是“这一个”。正是因为艺术是独创性的工作,所以康德将它派属为天才。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

智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知识教育,二是能力培养,能力中主要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育通过培养人的想象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不少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或者说审美最富有想象性。

三、审美超越与心理调控力的培养

审美的超越有多层意义,就它对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物质功利的超越。审美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它对于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一定的心理距离就是超越。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其实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这不同的角度中就有个对事物与自己功利关系的态度问题。提出“心理距离”说的布洛举了一个例子:海上遇雾,从功利的角度看,它耽误了行程,心情只能是很糟糕的,但是如若换成审美的眼光,则大不一样。以审美的眼光来看海上的大雾,首先不要考虑它对行程有何妨碍,只把它当作风景来欣赏。这样,人们就会感到那海上的大雾其实是很美的,心情就不是糟糕的而是愉快的了。这种将功利用括号括起来,存而不论,换种眼光(审美的眼光)去看问题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调控。

2.对主客对立关系的超越。主客两分,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强调主客两分是西方的重要传统。这种哲学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也有局限性。这就是它相对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统一,群体或个体与对象的统一。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种哲学――主客两合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叫“天人合一”。主客两合的哲学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上一篇和谐校园手抄报

下一篇兵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