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于解释学和建构主义的阅读“对话理论”,准确揭示了阅读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通过多重对话的开展,形成心灵交流,产生个性感悟,最终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阅读者(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阅读对话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一般情境下的阅读对话呈现三类状态: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考场情境下的阅读活动,具有阅读对话的一般形态。生本对话,仍是阅读活动的中心环节。生本对话的有效建构,是决定考场阅读对话质量的主要因素。

文本的作者有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感情的权利,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主体性的。对学生来说,在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倾听者”,而不是“评判者”的位置上,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表之情、所达之意,进而扩大自己的情感视野,拓深自我的体验程度。

另一方面,作品的意义并非在文本诞生于作者手下时就已凝固,而是由读者逐步发掘出来的。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即一个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内容有很多,其中至少应包括搜集处理信息,把握基本语义,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

在平素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好读深思,心知其义”,面对文本能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篇》),进而将文本内涵、生活经验乃至人生意义等融为一体,产生独特而富有创造的感悟。

而在考场阅读文本时,只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考生,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中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惟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

有异于平素的课堂教学,呈现为特殊形态的考场阅读对话更具有受制性的特点。它不仅不容许生生对话的存在,而且其师生对话也呈现特殊形态:参与对话的“师”,是测试中的命题者及测试后的阅卷者。

考场阅读对话模式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是相关的教师参与者在充分尊重考生、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人本地和科学地履行命题、阅卷等系列检测任务。

考场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阅读对话,对于考生而言,是单向的、非互动性的,因而注定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命题者、阅卷者把握了对话的话语权,他们决定了对话的范畴,掌控着对话的方向。命题者所命制的试题及预设的试题答案,制约了考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策略。其后,阅卷者对试题的理解,尤其对试题答案的判读,如果稍一刻板机械,即制约着文本最大化价值的呈现。考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否真实、顺利、有质量,除了自身与文本对话水准高低与策略当否的因素外,也取决于命题者、阅卷者与考生、与文本对话时能否具有尊重的态度。

作为命题者的教师应该明白,无论是在平素的课堂中,还是在应试的考场里,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其实只有先知与后知的区别,并不存在施与受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对话双方只有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触发智慧的碰撞,激起思想的火花。

命题教师要在尊重考生的前提下,巧妙设问,以期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要深刻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哪一线、哪一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体验、精神活动,从而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

作为阅卷者的教师,也应充分尊重考生的独特体验。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文本阅读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阅卷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接纳学生的这些个性化感悟,理解、认可、接纳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与文本实现有机的融合,从而提出的合乎情理的、具有独创性的对话结果(答案),使考场对话也能像课堂对话一样,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愉快过程。

谈及命题者对文本的尊重之前,首先要强调,命题者命题(设计)的主体性也应该得到考生的善意接受与充分尊重。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和编辑,对话的设计者拥有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加以分析、理解和表达的权利。但是,他们对文本的加工、运用,是为阅读者(学生)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在与文本进行前期对话,进而命题时,他们的主体性是有很大限度的。

命题者必须尊重文本,正视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必须避免超越文本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杜绝脱离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必须认可文本的文本空间与意义空间的存在,对于部分文本需要从基本理解、创新理解等层面解读出文本的不同层级的意义。然后,以作为先于表达和接受而存在的经验信息的“预设”为基础,围绕“角色”(诗歌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叙述人)分析,紧扣那些“省略”、“隐蔽”(生成“象外之象”)、“中断”、“冗余”的话语,关注凸显“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及“隐喻化”的修辞手段,寻找对话的话题,设计对话的情境,并将这种对话的成果转化为试题的命制。

此一考量下命制完成的试题,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既有助于文本基本意义的生成,又比较契合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原始期待;既隐射了重要的文本空间、涵盖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又关照了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对话策略;呈现适度、适时地开放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利生成基于积极、正确前提的文本意义的多元建构。

考场情境下有效开展生本、师生等阅读对话的切入口,主要如下:

形成“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重要美学概念。指的是接受主体在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即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而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阅读对话正常展开的前提。考生应立足各种形成因素,通过多种形成路径——回顾掌握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规律,建立与熟悉作品之间的推及类比,打通作品的虚拟世界与生活的现实情境的内在联系,等等——努力形成考场阅读对话中的期待视野。

还原语境。语境和言语一道生成。作品一旦生成,语境因素也就自然消失。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言语表达,恢复言语与语境的关系。这就要以一种与语境生成相逆的心理程序,实现一个由言语到语境的过程。这一“还原语境”的过程,包括:充分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探查写作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由此可知,还原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知人论世。

补充空白。文本的空白,是作者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而补足阅读文本中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空框,可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并不是读者盲目地崇拜文本,机械地接纳文本,小心翼翼地解读、猜读作者的本原意义,而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空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加以填补。在考场实践中,可以按照“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评价空白”的程序,与文本“对话”(答题)。可从精彩突出部分入手,如文章的重点词语、关键句子、标题、文眼、警句、过渡段,所记述事件发展的高潮、人物言行的闪光点等,提出问题,带动整篇,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

联想触发。指的是在阅读中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联想触发,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是理论与实际的相互印证。

颠覆重建。就是读者以颠覆表达意义的方式,重建自己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

追本溯源。指探讨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原初用意和基本母题,藉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或使所读文本的意义得到新的开掘和升华。

汇聚比照。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一种孤立的、真空的存在。汇聚文本,形成文本之间的关联,并加以比照,是读者介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生成和创新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且饶有兴味的通道。

动态积储。指在考场阅读活动中,透过题目或注释等,自觉地与命题者联系,接受其阅读见解和经验。也包括读者自己与旧我之间的联系,因为与某一文本的对话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有一个不断调节、不断补充的过程。

冷观现实,虽然新课程理念正在不断深化、内化,但不太尊重考生、尊重文本,对考场情境下生本、师生等阅读对话的正常进行产生干扰的试题,目前仍有少量存在。探究其因,主要有二:

首先,是命题者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而上的命题思想,以静止的、割裂的观点来对待考场阅读,将意蕴深厚的文本看做可着意肢解的,用于知识、能力的考查材料,强行塞进脱离文本语境的考查内容,刻意设置有违对话程序的阅读障碍。阅读测试的本质,是利用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考查手段(试题),来审视阅读的过程与结果。其对话过程与评价结果之间,是本体与反映的关系。所以,考场阅读的设计,应该确立阅读与考查手段(试题)并重而内外有别的思想,使考查手段(试题)服务于阅读任务的完成,而不是迎合节外生枝的需求,努力体现阅读知识、能力考查的系统性。

其次,是命题者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试题的客观性,一方面忽视文本中文本空间的存在,在试题设计上使考生与文本对话过程简单化;另一方面漠视考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文本意义,否定考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合理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片面、僵化乃至偏颇地预设参考答案。

而从阅卷者的角度来回溯考场情境下的生本、师生阅读对话,也可以触发两点思考: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本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46-01

一、对话式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生成“新主体”――即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对话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境界,在文、师、生的对话中,彼此互相融合,互相理解,丰富了语言的感受和表达,提高了人生的境界,最终走向各自主体性价值的实现。在教学设计“对话式阅读”教学与过程,能较好地体现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良好的氛围,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细看现在,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本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②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③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文中写的传说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④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整一下顺序?

可见,对话式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沉浮,进入作者的世界,体验作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与作者进行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

二、体验式语文教学

体验是指由心理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现行课程功能的弊端是:以知识为本,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培养。要改变旧课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进行体验式教学,在此列举两种体验式教学的途经:

(一)在活动中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些读书社,经常开展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组织一些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佳作展览、书评、影评、专题讨论研究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开对话,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教材,还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间的理解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二)在生活中体验,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课堂,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创设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做到看电视、看报、听广播、阅读新产品说明书时用语文;与人相处、日常交谈用语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用语文。实现语文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体验乐趣,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探究式语文教学

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现、探究。教师也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在创设一定课堂氛围的情境下再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和创新精神都得到开发和发展。

四、个性化语文教学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鲜活的生命。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盲区,注重知识能力,忽视对人的关照,特别是同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要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善于合作沟通的复合型现代人”,必须实现教材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反映在学科教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特点,又要有人文关怀,不断提高学生作为人的综合素质,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发展能力,传播文化,培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胡中方.生命的对话――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5).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中 写作教学 生活体验

一、自主学习和语文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语文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宏观教学目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认知经验为基础,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预订目标对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修正直至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教学策略应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改变传统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依赖式学习方式,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途径。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将自主等同于放羊,或者换汤不换药都是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应该坚决摒弃的。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身份是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发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与交流的实践性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笔者以写作的流程:命题、指导、批改阶段,结合师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及现实生活体验构建自主学习策略。

1.命题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体验和心路历程是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精神世界与人生境界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愿意写、有话可写是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情感态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与写作呢?自主学习理论启示我们,积极营造现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真切体验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取材与把握要点。即是写作命题以生活体验为基础。

体验是指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体验认知生活与事物,借助经验与直觉,感触外物带来的心灵震撼,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写作建立在品味人生与生活、感受时代与关注社会的基础上。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好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文章的字字句句都负载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作者用心用情用血在诉说,承载者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因此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写作,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将话题引向学生的生活。

如话题作文:请结合生活体验以“飞翔”为话题。飞翔原指鸟儿扇动翅膀翱翔,本是动物世界的正常活动,但文章要求结合生活体验,这就启发我们需要由实到虚,积极拓展思维,飞翔常让我们联想到摆脱束缚、自由自在,还能让我们联想到超越、奋斗、开拓进取,如果换位思考还可以联想到飞翔的条件等等,可以说可写的内容很多很多。可是看似空灵广阔的话题,但是学生真正下手写时却常常无处动笔。那么在自主学习策略下,教师该如何将此话题联系到学生的生活中呢?

可以做这样的尝试:让学生以学号为序,站起来大声讲三句话,内容不限。这三句话可以是自己的梦想,可以是自己的苦恼,可以评价某人某事等等,但要求真实、健康、积极、简明。教师这么做是基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的学生学习任务重、思想压力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若是能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倾诉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敞开心扉。活动布置以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不要诉诸笔端,直接大声的说出来。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以此次活动为素材,写作“飞翔”话题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都有内容可以写,而且几乎是信心满怀地写作,因为人物、事件都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后,学生们置身事中,都是自己不吐不快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写起来自然顺畅,有情可感,从源头上解决了“米”的问题。

2.构思

写作中学生常常是有话可写,可是难在“千言万语,无处下笔”,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导情、导理、导法。导情是指教师需要创设生活情境或者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体验,将体验变成表象记忆,使学生学会积极投入生活、丰富写作素材,解决“无话写”的问题;导理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将表象记忆内化升华为“心中之物”,教师教给学生方法,做好示范,揭示内在规律,解决“不会写”的问题;导法即指当学生的生活素材比较丰富,而且已经学会归纳抽象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优化思维,陶冶情操,锤炼语言,解决“写不好”的问题。

3.评改

高中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此阶段就是要夯实基础、促进发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作文评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相互竞争与自我完善意识,达到以改评促写作的目的。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教师对作文进行的技能技巧、得失优劣的点评,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限。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际上是一个自主学习与自主构建的过程,学生在互批互改中,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体系,体验、揣摩、修改、评价他人的文章,对同伴给自己文章所作的评价也会辩证思索,进行深层次的修改并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再次构建。顺利的完成这一过程,毫无疑问会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组织互评互改,教师颇费心血,尤其是起始阶段,教师需要范文引路、提示点拨、答疑解难、指导修正、表扬激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学生才能真正领略互评互改的意义,并在互评互改中得到提高。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跟踪阅读当前文学批评有七八年时间了,其结果可能就是《当代批评的众神肖像》(2012)及其“姊妹篇”《当代批评的本土话语审视》(未出)。为了解决迷茫而写作,是我当时最清楚的一个写作动机,这一点在“后记”中提及。但直接动因不能成就一本书,深入进去,才觉得这是一个艰巨而枯燥的差事。你必须先放下你的个人性,论评对象的客观性才有机会凸显。凸显客观性就是对批评思想的有效凝聚,个案的话语意义才有可能突出出来。突出它们并把它们放回到晚近三十年来的整体批评格局中去,这是我的本意。即是说通过这样的微观观照,曲折地回应人们对“批评如何不能”之类的浮泛指责。事实也证明,到目前为止,多数指责也还停留在上帝式的独语层面。反过来看,这也恰好说明指责者并不真懂晚近些年来中国批评的真正状况:药方开了一大堆,对不对症,能否治病,他们并不关心。漠视批评本身,但又按耐不住骂骂咧咧的坏脾气,这是极其糟糕的一种学风。这一层面,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论”或者“文学知识分子论”是这部个案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对批评家主体的深入体悟,或者审视,批评问题就不会从根本改变;不凝聚当前个案批评话语,不注视有价值的个体性批评经验,文学批评研究的命题就是一个伪命题。

如此一来,谁能成为个案的问题,就构成了我检索晚近三十多年来文学批评经验的首要问题。现在的18章18个批评家其实是从25个批评家中遴选而出的,他们的批评思想、批评话语意识,最终凝聚于我认为的消费主义语境中的“思想批判”这个大体方向。也就是他们并不是封闭在文学理论惯例、“去政治化”、“纯文学”等流行话语框架内的书写,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起源于当今文学经验、事实,但绝不囿于既有文学经验和事实的视野的书写,使我自然而然地把论述的触角延伸到了消费社会人文知识分子何为的大问题。通过对“大问题”的观照、清理,最后再回到文学批评的本位,进一步论证言说今天文学有效性的问题。因此,这本书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框架:人文知识分子论是背景、垫底,文学批评思想和话语沉淀程度被最终凸显。

凝聚当今文学批评经验、思想,其实是给自己的批评活动寻找问题史—— 一个人、一代人,在“接着说”的基础上,都应该有自己的问题需要重点解决。这一角度看,这本书也可以视为是我用众多批评家探索成果浇我心中块垒的“问题之书”、“商榷之书”,以期引起我们这代人(“70后”前后)如何看待文学,以至于由此如何书写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共同体”问题的注意。否则,从语境因袭来说(事实也是如此),这代人不是被“一体化”时代的强大吸力所收编,就是滑溜溜地、服服帖帖地臣服于消费主义所打造的现实秩序逻辑而不得清醒。找不到自我,何来批评?自我主体性视角缺席,何以提供时代的思想证词?

二、省思“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就是重申批评的有效性

在当前,文学批评不单是文学之事,它往往关涉到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诸多学科领域。因此,立足于消费时代的历史语境,西方现代(包括后现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一些著名学者如福柯、吉登斯、泰勒、伊格尔顿、鲍德里亚、鲍曼、波兹曼、麦克卢汉等,他们的学说及思想就成了我研究的背景性存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社会现状和流行文化现象,以及文学创作的普遍性问题,便构成了我内在于文学批评并透视批评家行为的重要参数。总之,我以为,认知我们自己的时代,认知我们所置身的社会现实,需要一些概念,也需要一些理论,当然,概念、理论和个人经验的有机汇合,是理想的视界。这是一个文盲与一个读书人同生存在一个时空,却有不同焦虑的根本原因,这是批评个案研究的另一深层原因。

第一,我对如今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有深深的保留意见;第二,我对批评回到“文学理论”或“文学自身”也表示警惕。如此,文学理论之外学科的理论、不分族裔身份的理论家著作,也就构成了我建构并打量中国本土批评家的一个基本视野。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把当下经验主题化,把域外同时空的理论眼光与本土的进行检验性结合,产生积极冲突,再把它们理论化。就是说,这是在“中西转换”、“古今转换”之后,对批评实践到底怎样的一种检视,在“消费社会”这个具体语境,凝聚批评的微观经验,注视批评家的个体感知性体验,这是批评话语在“当前”中的生成路径,也是我做有价值的个案研究的深一层意思。当然,“本土批评话语”审视是另一部书的内容,这部书主要还是以“话语意识自觉”为首位的个体批评思想的聚焦,为的是留下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批评,在众多路径上“接着说”而来的主要理论经验。在我而言,探照他者也即是释解我的困惑。

所以,我为什么对第一个问题持保留意见,对第二个问题也表示警觉呢?原因就在于,这两个方面的“知识”作为当前批评话语的直接经验也好,作为生成当前批评话语的当然理论来源也罢,它们一定程度上都是“四平八稳”的惯例。恪守这个惯例并不标志着你的批评,就一定是为着“我们”时代的文学及其文学现实而生的。“我们”时代的文学批评,已经经过“全球化”的心灵粗糙处理过,也已经经过消费主义思维、政治经济逻辑重新组装过。要问“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的说服力和有效性,就必然得有亲自下水、体验水之冷暖的身体性感知经历,而不是闭着自己的门造自己的车,抟塑些从学术到学术、从话语到话语、从知识到知识的所谓“化”来的“二手资料”。

有身体性感知加入,至少可以避免从“国学热”中转来的那种“寂静主义”,也可以警惕从“传统文化热”中拎出来的披着厚厚的民粹主义铠甲的“理想主义”。在我看来,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不是“寂静主义”,也不是“理想主义”,是批评主体对当下政治经济的话语现实,进行更高一层次“文学性”聚焦、审视的当下性感知过程。这既是我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我们这代人在学术上究竟该如何论述我们的价值思考,该如何讲述我们时代的个体处境,该如何参与历史进程并反思这种现实秩序的问题。我们前面有启蒙思想、现代性思想资源,我们身后、甚至于弥漫于周身的有后现代性、娱乐至死主义者。那么,我们该如何转化前者,如何处理后者,也就是我们该如何在文学这个各种意识际会的平台上,突出我们自己对社会、现实,乃至历史的独立判断,并讲出我们的那个判断,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给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结果。相信我这样说文学批评,内在于当今现实秩序的人,是有所共识的。因为,我们都乐意过快乐的、幸福的和安静的内在性生活,但是我们的这些追求并不是“自在地”存在着的,它需要我们的争取。这是我把文学批评视为这种争取,并反过来严正透视它的核心原因。

三、凝聚感知性个体话语,是批评的自觉意识

说来话长,简而言之,是在“伪命题”中建立真命题。为什么呢?你所选择的并不见得就是所谓文学批评界公认的。因为,当某些批评家被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推到读者面前时,你可能正在躲避这种东西。原因很简单,一些被集体性关注的对象,其实多半是各种意识形态力量交织蛊惑的现象,这肯定是远离感知性个体体验的;而经过感知性个体良好体验沉淀的,又必然不全是显赫的、喧闹的问题。不要把问题异化成现象,必然要求眼光再往上走一走。于是,你便面对了一个恼人的东西,你要内在于“众声喧哗”的批评界,但还需对所谓批评界保持一定警觉。整体性批评格局与个体性批评便形成了。前者是个体性批评的视野,后者内在于前者而又突出于前者。写作过程自然比这样的抽象说法更难。这也是似乎每个个案都是“从头开始”,但结果又基本处在整个批评网络中的原因。坚持“一元论”与“多元论”、“历时性”与“共时性”,都必须慎用“比较法”。另外,如何突出“个体性感知”话语,本身就包含着汰除与筛选。包括对重复研究的筛选,和对重复理论的汰除,剩下来的是既可主题化的批评话语经验,又能突出于同一层面的可谓之为经过“沉淀”了一时段文学基本特征的个体-普遍性理论观念。

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文学史家和以文学史家的思维进行的文学批评文本及学者,不在我的考察之内。为什么呢?我发现,文学史研究,不管是对现代文学还是对当代文学研究,他们不得不启用一个文学理论书写惯例体式——在主导性政治意识形态下“客观地”、“历史性地”评价作家和作品。这种思维对一个国家文学的整体性评价没有问题,但很难放进个体感知性的反思成果;另外,文学史研究所训练的思维,当面对新出现的文学创作现象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个体进行剪裁处理,总容易把新经验与老经验进行“我们”与“他们”的划界,达到“他们”只有怎么样,才能符合“我们”式的规范目的。这样下来,“他们”中内含的对“他们”时代的反抗性思想不是被书写了,而是被消解了。文学史研究思维在“全面”、“总体”上长于文学批评,但文学批评在“片面的突出”上,在发现一个时代尖锐的有价值的声音上,无疑更接近于捕捉新思想的出现并呈现这新思想的特点。故洪子诚、陈思和、王晓明、董之林、丁帆、程光炜等文学史家只能暂时缺如。而进入考察范围的所谓文学批评家,比如刘再复、雷达、王德威、南帆、耿占春、陈晓明、戴锦华、王彬彬、李敬泽、李建军、郜元宝等人,个别人可能注重捕捉文学思潮的先声外,大多数其实都很注意对一个时段文学创作总体趋向的矫正和纠偏,而这种矫正和纠偏又多是以个体感知结果,即知识分子的良知判断,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惯性来实现。这正是继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等经典理论界定之后,我所界定的文学批评家的概念,即在自我视角直接启用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不是转述文学惯例、发展文学惯例的专业技术专家。

我是反对政治经济话语的大白话,和消费主义话语的义无反顾的,就是说,我更倾向于欣赏有“私人知识”的批评家。意义在于,首先,我认为他们,当然还有很多未能作为个案的批评家,出示了他们在这个时代文学现实中的感知性思想,也是一种或几种知识分子声音的表达,用其中一位批评家的话说,就是把他们的“私人知识”公共化了。其次,他们已经有的批评实践,整体性地改变了批评方向,特别是在话语方式上,为今后批评积淀了理论的和经验的丰厚资源——批评话语恐怕需要进一步向个体“感知性体验”方向迈进,而不再是“大白话讲大道理”的模式。因为,“大白话讲大道理”并不适合如今的人心世界和文心世界。这是“内在性”过程中,批评必须先“内在性”的一个简单道理。

四、积极“影响”的断档,“我来说”并不充分

据读过拙著的朋友反映,我好像有意在剥离“影响”。这一点我得申明,我的研究,首先也要剥离影响,这是我必须先检讨的。也由此可见,剥离影响是个普遍性问题。但话说回来,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理论影响的批评家,可信吗?可靠吗?“十七年”时期的“工具论”倒是没有太多的文学或其他学科理论的影响,但是那时候的文学批评却受另一个东西的影响——政治话语、政治季候。所以,我说的剥离影响后方显批评本相的说法,只指离开既有理论就无话可说的批评家;也特指没有既定理论蓝本就不知怎样阅读的更低一个层次的批评者。在他们那里,你看不到他们自己的感知,也看不到他们自己的人生,更感受不到公共意识声音之外的任何意义。如果把剥离影响无限放大,我们面对的只可能是批评的死胡同一条。

当然,莎士比亚之后的理论批评家基本都首先是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包括作家),英国因有这个传统,而给世界文坛输送了不少大批评家;法国“五月风暴”之后的哲学思想家,把改变现实秩序的无望转向了改变话语秩序,福柯、巴特、波德里亚等都既是相互参照,又既是相互结构、解构,话语研究成了某种学术目的的隐喻。如此等等,都是影响的积极作用。中国当代呢?谁都想“我来说”,谁都唯有鲁迅话语资源是求,空白地带越多,批评的断层——相同命题的不能深入,恐怕越发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是“影响”不充分的另一表征。另外,比如北岛的诗歌话语可谓改变了一代人言说自我、言说现实的方式,那时候的诗评家几乎集体地书写和论述,因此也突出了某一种强势话语必须需要解构的历史必然性,而“到语言为止”的日常生活诗歌话语,之所以近十来年来一直处在亢奋状态,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突出的批评家对之进行彻底的清理,都隶属于大同小异的价值范畴。当耿占春突然以“失去象征的世界”进行整体性清理之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所拥抱的日常生活诗歌话语,只有来一次象征体系的检验,才能使无意义的日常生活诗歌包括日常生活本身,重新焕发意义的感召魅力,而这个感召魅力的建构,需要的不只是诗歌的书写努力,还需要在社会学视野中重新检讨我们的意义缺失问题。耿占春的言说,我以为足以使给日常生活诗歌赋予诗学合法性解释的众多泛价值论,进行一次整体性调整。“接着说”在这里显然比“我来说”更为重要。

这一角度说,批评既不是骂人,更不是贴金,而是一种思想状态的历史性存在。当我们回过头再去打量时,批评家已经做出的,其实早在“历史”中了。所以,我自谑地称小书为,通过“未完成的批评家”的研究,达到对“共同体”及“共同体文学批评”认知的目的。下一站批评的有效性究竟该怎样言说,只要批评家还在共同体中,这一站的“共同体文学批评”就会成为当然的“遗产”。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一、话题的审题要“清”

审题就像下棋一样,“走错一个子,输一盘棋”。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话题虽然可以自由拟题,但不是信马游缰,而是像放风筝一样,不管风筝怎样飞,手中总有一根线牵着,这线就是话题。要认真深入地理解所设话题的内涵。

1、拟一个靓丽的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关键。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揭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常言道:“文题善,佳篇成一半。”有了一个好的题目,就好像有了开启灵感之门的钥匙,阅卷老师也可以从题目上看出作文所涉及的内容。话题作文要求中都有“题目自拟”一条,根据题目自拟的要求,结合平时自己的积累,你应精心打造一个漂亮的题目,为你的作文亮出第一道靓丽的风景。

像有一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以“体验”为话题,有的考生起的题目很新颖,如“体验女朋友,狗眼看人”等。这样的题目就能让人耳目一新,引人注意。

2、选拿手的文体

题作文要求自选体裁,那么应当怎样选择体裁呢?这就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话题作文写作要求都有“文体不限”一条,这样能给学生选择文体的最大自由,学生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或记事,或写人,或议论,或抒情,演出自己的拿手好戏。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 像“体验”为话题的作文,有的考生写童话,写寓言,写小说。但千万切记文体“四不像”,把作文写成各种文体一锅炒的“大杂烩”。

二、话题的立意要“奇”

“立意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保证 。考生在考场上要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确非易事。文章要想再新,立意必须新奇。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为此自己必须独辟蹊径,表现个性。这样根据话题的要求立意,确定中心,中心要切合题意,要有现实意义,要有创新意义,尽量挖掘深层含义,力求表现新鲜的意思,如四川省有一年中考话题是"交往"。有一得满分考生由回忆小街拆迁,新楼林立,引起对人生的感悟,其中有一句“小街那悠悠的魂灵定在那里飘荡,保路人一生平安”,这样的典范句写出了新意,引人深思。

三、话题的选材要“新”

平时留心的人物信息和事件是考场上很好的材料,但选材必须做到一想二比三定。想,在话题允许的广阔天地中,看看有哪些材料。比,对材料进行比较。定,就是材料必须选优,是自己最熟悉,自身体验过,深入思考过的,这样易写得具体,有真情实感。要写有积极意义,内容健康向上的,并且要写出新颖,写出自己的个性。有一年在安徽中考中有一得满分的考生选材是母亲节那天,自己由于没钱买花送给母亲,而是在花店里打电话向母亲祝福,传递着自己的爱母之情。这样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 。

四、话题的布局要“巧”表达要“美”

好的文章结构要合理、完整、严谨。那么布局要巧,也就是采取恰当的顺序,安排好详略,注意过渡,悬念迭出。特别是文章的开头要精彩,结尾要完美。如有一年四川中考一"交往说明书"满分作文,考生就是巧用平时所见药品一类说明书的布局来写的。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对话对话教学师生关系高中思想政治课

对话教学是在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基础上,用一种平等、合作、探究的精神,展开积极、自由的互动与沟通,以优化认知结构,开发创造潜能,从而使师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话教学的这些内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忽视了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化与感受,使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普遍存在。因此,将对话教学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中,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探寻一种新的思路。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话兴趣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情景,学生才能敞开心扉,自信、乐于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对话教学要求体现民主、平等、自由、开放、沟通、合作等特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力求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的课堂情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氛围,是创设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情景的前提。一方面,在这种情景氛围中,对话的师生双方都有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态度的权利和机会,任何一方都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或凭借自己的权威把观点强加给对方。通过对话,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能靠单方面的知识讲授。因为学生眼中的生活世界和交往规则与教师视野中的并非一致,学生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观,他们的生活并不能相互取代。道德更与选择有关,应当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对此,要触动学生的思想,必须强化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之内化为学生内心世界的自觉、自律的与稳定的品质。同时要消除造成师生双方之间沟通的距离和障碍,彼此接纳对方,营造自由和谐的对话气氛,使学生能够平等地与教师探讨和交流。

2.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景

学生在对话中理解话语,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必然是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在他对话和理解之前,他已经具有现实生活和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因此,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接受知识,走上自觉对话之路,就必须充分调动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抽象的理论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创设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问题,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市场经济的特征”的讲解中,可以把小品表演的形式引入课堂,通过学生模拟市场交换中种种现象,引导学生从现实场景中寻找市场经济的特征。以此来“激活”教材,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教材,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与文本进行开放平等的对话。只有当教学植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当前社会的日常生活世界,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力和激发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话兴趣

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和动力。“对话教学中的问题,既不是作为传统教学中知识导入的引子而存在,也不作为知识获得后供学生练习所获知识技能的题库而存在,而是作为对话教学运作的轴心而获得全新的价值。”[1]在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和理解文本,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情感。当不能解决新情景中面临的问题时,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而问题同时又成为师生关系的中介和对话的桥梁。如:在讲“我国金融政策”中,就可以提出这样的三个问题:第一,你手中如果有5元假币,你会怎么办?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第二,若你父母明天都涨一级工资,你认为一定是好事吗?第三,对于现在的物价上涨你是怎么看的?这样,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逐渐从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思考,转向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以上问题情景的设置,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某种悬念,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他们去探索、去思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

二、 设置对话话题,启动对话

对话教学中的对话话题是对文本理解和教学过程都具有内在牵引力的问题。话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影响着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对话。在设置对话话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话题要有针对性

“完善人、发展人是任何对话教学的共同指向和归宿。”[2]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则应在特定的对话教学情景中,由教师针对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纬度目标和理念,联系“学段目标”和“单元要素”,紧扣文本自身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理解,感悟及质疑,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同时,对话话题还要针对学生己有的知识技能与知识水平,需要考虑学生需要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所设置的话题必须能让学生在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上能觉察到,这是思维的开端。因为话题太深或太陌生学生无法回答,反而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说得太浅太易则无法唤起学生探询的兴趣,很难使学生获得发展。对话话题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又包含着不少未知的成分,既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同时又不会使他们产生失望和挫败感。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善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中的缺陷,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话题要有开放性

对话教学话题设计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入,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形成多样化的结果,将存在多种解决途径或多个答案的问题引进课堂。而不应当过分运用二选一的发问形式,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因此,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设置开放性的对话话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其他设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各发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影视作品等,这就决定了政治课知识的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以,可以由教学内容而触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如环境、人口、粮食、战争等问题,都可以用来作为课堂对话的话题。如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可让学生说一下平时自己是怎样消费的,以及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消费行为;讲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时”,不妨一起讨论伊拉克现在的局势和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开放性的话题在学生心中积累了很多的言语素材,所以说起来就比较的积极,并且能通过对话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 群体互动,展开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的生生对话。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使得问题在不断探索中变得清晰明了。

1.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不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3]因此也可以说,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更表现为交流与探讨、言说与倾听。教师依据主题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学生积极投入对话进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他们的意见和观点,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和教学能力,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对话。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发表的见解不要立即给予反驳或否定,要以合作者的姿态对对话中学生的言语予以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判断和导引。同时善用表扬,激发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大胆地表述他们的疑问和见解,让他们敢于并乐于和教师交流、对话。通过设疑、质疑、激疑,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促使对话逐步深入,这样对话才可能成为一个流动的、不断生长的过程。从始至终,教师将自己定位于一位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参与对话过程之中,用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同时,“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从中获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4]

2.生生对话

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基于共同的对话主题而进行的探索与交流,意味着所有的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由于在年龄、心理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具有相近性,因此在探索中更容易产生心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使他们在群体中自由言说和相互倾听,敢于充分地表达和展现自我。”[5]生生对话给每个人充分、自由地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更好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在批判,借鉴、吸收同学的见解中整合或充实、形成或重建自我见解。

生生之间可以开展单个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等对话形式,倾听彼此的发言,修正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要适时的给予点拨和引导,防止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捉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6]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合作,相互补充,使对话一步步深入,共同解决难题,使思想政治的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