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短篇小说范例6篇

感人短篇小说

感人短篇小说范文1

徐志摩与曼斯菲尔德的文学情缘

徐志摩曾于1921和1922年留学英伦,其间他与英国名士多有交游,其中就包括当时业已成名的曼斯菲尔德。徐志摩以诗人出名,但在其文学生涯中,翻译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翻译与创作几乎同步进行。1923年1月9日,曼斯菲尔德不幸与世长辞。消息甫一传来,与曼斯菲尔德有过一面之缘的徐志摩就在《努力周报》上发表诗作《哀曼殊斐儿》(解放之前,我国对KatherineMansfield的译名不甚一致,有时译为曼殊斐儿,有时译为曼殊斐尔,现统译为曼斯菲尔德),由此拉开了在我国译介曼斯菲尔德的序幕。徐志摩对曼氏的文名极为仰慕,“除了哈代和泰戈尔,曼斯菲尔德是徐志摩有过短暂会面并留下愉快持久印象的第三位作家”(陈琳、张春柏:《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徐志摩一生译作数量虽然不在少数,但在《玛丽玛丽》的译序中他却写道:“除了曼殊斐尔说是我的溺爱,其它的都可算是偶成的译作”。徐志摩与曼斯菲尔德的会面,仅有20分钟时间而已,加上曼氏病体孱弱,二人意欲深入交流的效果必然打了一定折扣。不过细读悼文《曼殊斐儿》,徐志摩对曼斯菲尔德犹如教徒般的朝圣情感清晰可见。允诺徐志摩翻译其作品也许不过是曼斯菲尔德的说者无心,但徐志摩却用尽毕生精力践行了当时的承诺:“我承作者当面许可选译她的精品,如今她已去世,我更应珍重实行我翻译的特权,虽则我颇怀疑我自己的胜任”。

从1923年的悼念诗《哀曼殊斐儿》至1931年飞机失事遇难,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徐志摩就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金丝雀》等10个短篇故事,翻译了《会面》、《深渊》和《在一起睡》三首诗歌,另撰有《哀曼殊斐儿》、《曼殊斐儿》、《评曼殊斐儿小说〈幸福〉小序》和《评曼殊斐儿诗三首前言》诗文4篇。1927年4月,“在1920—1930年代曾经引导一时出版风尚”的北新书局还推出了《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而其译者正是徐志摩。

徐志摩译介曼斯菲尔德产生的波澜

徐志摩不仅自己动手译介曼斯菲尔德,而且力劝好友陈西滢加入到翻译曼斯菲尔德的行列之中。陈西滢对英国文学文化了解颇深,谦称才力不足的徐志摩自然会力荐陈西滢为曼斯菲尔德作品的译介出手相助。陈西滢后来果然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一杯茶》和《太阳与月亮》两个短篇故事,其妻凌淑华也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小姑娘》,凌淑华甚至因文风与曼氏的相似而被誉为“中国的曼斯菲尔德”。

徐志摩译介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些文人作家。徐译曼斯菲尔德产生的效应犹如涟漪一般,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因为觉得徐志摩《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的译文不尽如人意,翻译家张友松采用原文和译文对照的方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指出了徐译的不足。徐志摩曾经表示,《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是他自己表示最可纪念的译品里面摘录出来的”。但在经过反复比较之后,张友松却指出了徐译中存在的多处不足:“他给曼殊斐尔修改的地方,在他译的那一个集子(约二百西页)里,当在三百处上下……此外还有些地方,诗哲干脆把原文删去一点,不过那也许是手民删去的,不一定能归功于诗哲……徐诗哲的译文与原著之不同,不消说,是修改,不是误译”。

虽然批评徐译不够精确,但张友松却不得不承认:“前几年他(指徐志摩)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那篇‘曼殊斐尔’,不知多少人狂了似的捧着朗诵,有的人简直拿来背诵”。胡文则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为徐志摩的《曼殊斐儿》之动人效应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今日读了‘曼殊斐儿’一文,果然被他感动得最深,好似引我入了天国,把一切苦恼都忘去了”。阅读《曼殊斐儿》能让人想到人生中刹那的美感,胡文以为“这篇文字将曼殊斐儿叙述得声色俱佳,我们好像在梦里或生前,也在彭德街第十号楼上也受过了她底洗礼的”。徐志摩译介曼斯菲尔德产生的动人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短篇小说作家”曼斯菲尔德在中国

从整体来看,解放之前我国对曼斯菲尔德的译介主要强调其英国身份并且凸显其短篇小说创作。曼斯菲尔德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不过她的创作又不局限于短篇,而是涉及了短篇、中篇、诗歌、书信、日记、文学评论等诸多领域。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对曼斯菲尔德的翻译和介绍更加注重的是其短篇小说。

对于曼氏的短篇小说创作,国内的译介者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再说一次曼殊斐儿》将曼斯菲尔德称之为“天才”,声称短篇小说到了曼斯菲尔德手中“才是纯粹的美术”。小说集《曼殊斐儿》把曼斯菲尔德与格调不高的一般作家进行了区分,认为“平常的作者只求暂时的流行,博群众的欢迎”,而曼氏“却只想留下几小块‘时灰’掩不暗的真晶”。

对曼斯菲尔德这样的评价颇有些中国古代盛行的感悟式文学点评的色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译介者用相对较为理性的话语对曼氏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郑或在看到曼斯菲尔德深受契科夫影响的同时,指出曼斯菲尔德“绝不会陷落陈套,反而是在走着一条崭新的艺术的路”。俞大薩将曼斯菲尔德置于整个英国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坐标中进行考量,认为“在过去的欧西文学里,———尤其是在英国文学里,直到最近百年,短篇小说没有争取到一个显著的地位”。在20世纪之前,“英国文学里的短篇小说,好像流产的婴儿,面目模糊,根本不值一看”。如果说在曼斯菲尔德之前,“英国的短篇小说是一种未成形,懦弱,无自信的文学体裁”,那么曼氏的横空出世,则使得“英国的短篇小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独立的,前途无限文学表现”。曼斯菲尔德推出的几部短篇小说集,“将整个短篇小说的进展转上一个崭新的途径”。

翻译是文学接受的媒介,也是文学接受的一种形式。评介则是在广义的翻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文学接受。无论翻译还是评介,它们都“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交流”;“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1页)。从整体上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对曼斯菲尔德的译介虽然零星分散,且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它们却相对及时地把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引入了中国,这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曼斯菲尔德大规模的翻译、研究和接受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感人短篇小说范文2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 对比手法 《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

一、前言

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在美国文学史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是英文短篇小说的先驱和创始人之一,其短篇小说就题材风格和想象力而言可称为欧美文学中的奇葩。他的一生共创作了七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作品都遵循他最著名的文学理论“效果论”。这种创作风格在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成功地收到预期的恐怖效果。

二、对比手法在《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的运用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构筑小说、塑造人物,是众多小说大家及小说作者常用的艺术手段,而这种写作手法在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表现尤为突出。小说篇幅短,情节简单:因受到福图纳托的侮辱,绅士蒙特雷塞伺机报复,蒙特雷塞以鉴别真假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为名将福图纳托骗至他家族的地窖并将其活埋在壁龛里。坡在小说中娴熟地运用对比手法,由杀人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其犯罪心理和作案过程,让阅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充满惊惧。

1.人物名字的对比。为了印象与效果的统一,坡在为人物确定名字时采用了语言象征的表述方法,使故事耐人寻味。“仇人”福图纳托(Fortunato)的名字与英文中“fortunate”发音相似,意为“幸运”,他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在生意场上做的很成功,但是,在一生的幸运之后,他却遭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被活埋;而“复仇者”蒙特雷塞(Montresors)与英文中的“monstrous”发音相似,意为“魔鬼”,他是一个没落的贵族,福图纳托的快乐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伤害,但不幸运的他却将幸运的福图纳托封死在地窖的壁龛里,从而扮演了“魔鬼”的角色。作者用这种对比使阅读者初步了解了他的语言魅力,感受到恐惧。

2.故事发生环境的对比。在这个故事中,它的背景是上下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地上的世界,人们正在庆祝狂欢节,一片喧嚣,令人兴奋,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代表着生的欢乐;地下的世界则寂寞阴暗,寒气逼人,有着成堆的白骨,满墙壁的硝,给人以毛骨悚然的感觉,而这个地下世界正是蒙特雷塞选择的谋杀地点,代表了死的恐怖。在搀扶福图纳托走下地窖时,蒙特雷塞取了两只火把(flambeaux),开始关于火把的用词是“flame”(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随着他们深入地窖,到福图纳脱葬身之时火把变成了“glow”(微弱的火光),这象征着福图纳托正在由生的世界走向死的世界。两种环境的对比描写给阅读者以强烈的心理暗示。

3.人物服饰的对比。在小说开始时,作者介绍福图纳脱“扮成小丑,身穿杂色条纹紧身衣,头戴圆尖帽,上面系着铃铛”;而蒙特雷塞在福图纳脱同意去鉴别葡萄酒后“戴上黑绸面具,把短披风紧紧裹住身子”。二者的服饰差别很大,在阴冷的地窖中,这种差别变得更加明显。蒙特雷塞显然是有备而来,他自己穿了厚厚的衣服足以御寒,这表明他的谋杀是有预谋的;相比之下,福图纳托有些感冒了,穿的又少,在寒冷潮湿的地窖中不断咳嗽,显然他对这次“品酒”没有多少戒心。并且,福图纳托衣着鲜艳,说明他很懂得享受生活;蒙特雷塞“带着黑绸面具”,代表了死神,这是生与死的鲜明对比。作者让阅读者在了解“复仇者”真正目的的情况下洞悉谋杀全过程,使阅读者身临其境,加深了小说内容的恐怖效果。

4.故事各情节描写所占比重不同。在《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作者通过紧凑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表现恐怖的主题。这篇小说中只有两个人物,蒙特雷塞和福图纳托,复仇的原因也只是简单的暗示:“福图纳托对我百般迫害,我都尽量忍在心头,可是一旦他胆敢侮辱我,我就发誓要报仇了”。对于复仇的情节,坡则描写了两个人物的见面,然后详细叙述了蒙特雷塞如何把福图纳托骗入地窖再将之活埋的全过程。作者在描述这一过程时,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步步铺陈,不厌其烦的描述每一个细节,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各情节描写的不均衡,才使阅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复仇的过程,引起共鸣。

三、结语

埃德加・爱伦・坡的文笔考究,语言简练,小说内容环环相连,使阅读者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紧张、疑惧的气氛中。在《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目是为主题服务的。正是由于对比手法在这篇小说中的使用,才显现出其独特的恐怖魅力。和爱伦・坡其他的恐怖小说相一致,这篇小说充分说明爱伦・坡是一位杰出的恐怖小说大师,他的文章结构紧凑,正是他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使其作品拥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马爱农译:《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外文出版社,2000。

感人短篇小说范文3

今天,我在书上看见了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读后让我掩卷沉思。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朱自清他父亲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太顺利,再加上自己亲爱的爷爷也去世了!所以他只有和自己的父亲报着失败的心情离开了这个鱼米之乡的美丽的地方了!

这又使我对朱自清的文采感到一种感叹!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这篇散文短小得只有千余字,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么难忘的印象,它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俄国作家高尔基回忆自己在少年时,读完福楼拜的小说《一颗单纯的心》后,曾被这个朴素的故事感动得如痴如醉,《背影》比起福楼拜那篇小说来,篇幅更短小得多,情节也更加简短,却同样也激起了读者的感情。

《背影》所以能感动读者之处,在于对父亲的这种回忆,最重要的是他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片段:一是胖胖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来,就是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二是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着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写得平静自然,我们吟于心间,会与作者发出一样的感想。我们不能忘记这两个动人的情景,我们不能忘记那父慈子爱的诚挚之情。

这也使我知道了写作文的方法:写作文不一定要字数多,主要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想表达什么,畅所欲言,当然要言之有理。

感人短篇小说范文4

陈忠实(1942年8月—2016年4月29日),1942年8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中国当代作家。

1959—1962年,在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上学。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11月—1978年7月,任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毛西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接班以后》。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完成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同年,出版文集《陈忠实自选集》。1985年7月—1993年4月,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1986年,完成中篇小说《四妹子》。199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到老白杨树背后去》。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白鹿原》。1993年4月—1996年12月,任陕西省作协主席。1997年,凭借《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2001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发表短篇小说《李十三推磨》;同年,《李十三推磨》获2007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01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白鹿原纪事》。2016年4月29日,因病在西安去世。

2、陈忠实作品:

(1)代表作《白鹿原》:

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2)其它作品:

感人短篇小说范文5

徐则臣:我写了19年小说,19年间从未断过短篇小说的写作,最少的一年也写过一个短篇,短篇的写作中有某种尖锐的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我现在更喜欢写长篇,它的兴奋度可能无法达到写短篇时某一瞬间感受到的峰值,但那种暗流汹涌的持久的力量感更让我着迷。短跑的爆发力和“短平快”固然也很迷人,但冲过终点后的失落和虚无更加漫长;而长跑时运动着的、一直在路上的感觉更能安慰我,让我觉得自己从未放弃过努力,那种源源不竭的耐力和节奏感让我心安。

当然,也因为年纪在长,对这个世界看得久了,从万物之间看出了越来越多的联系,逐渐产生了探讨和叙述这种复杂性的宏观把握的冲动。事实也是如此,《耶路撒冷》之后,我似乎也慢慢地过渡到长篇小说的思维,所以,在《耶路撒冷》完成的三年之后,我刚写完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

三色堇:在你的写作中,什么对你的影响最大?阅读、经验,还是别的什么?

徐则臣:阅读。作家的生活和经验是有限的,你就算天天冲在最火热的生活第一线,也不能拥有所有人的生活,但你可能要写出所有人的生活。怎么办?阅读。阅读可以补济你欠缺的那部分东西,也可以唤醒你沉睡的经验以及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想象。于我,阅读培养了我思考的习惯,而思考的习惯是我的写作得以持续进行下去的最可靠的内驱力之一。

三色堇:你觉得自己创作的长处和短板是什么?

徐则臣:长处和短板有可能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两面。我的创作被很多人认为是有想法的创作,有明显的智性的成分在,跟我北大研究生的背景相比,这一点可能更是大家把我看作是学院派的原因。在生活和创作中我的确相对比较理性,写作时也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意义的强迫症,一个找不到意义的写作我是没法进行下去的。这有一个好处,我很少跑题,从来不会写着写着把自己先绕晕了,就算是写《耶路撒冷》四十多万字,也不会跑题,结构、想法、故事和细节基本上都经得起推敲。就我个人能力而言,一般也不会出现水平线以下差得离谱的作品。

但这也有弊病,有时候问题意识过强,理性的参与稍不节制,写作状态有时候会比较紧,收得太狠;也容易让作品过于“正确”,“无懈可击”有时候是比“四面漏风”、一堆问题更可怕的毛病,都不好治。漏风处你可以想办法堵上,太光滑、严丝合缝则容易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和意蕴,影响小说空间的开放性,让小说窒息,也会显得匠气。在写作中我一直提醒自己,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要敢于犯错误,“完美”有可能是一部小说最大的陷阱和灾难。

三色堇:你的写作理想是什么?

徐则臣:写出经得起我自己推敲的小说。

三色堇:你与读者和批评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徐则臣:我很少考虑与读者和批评家的关系,应该是比较自然的那种,我不强求别人,别人也不要强求我,我写我的,你读你的,他评他的。我会真诚地听取读者和批评家的意见,合理的我吸收,我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也绝不会委屈自己。写作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我信奉一句话:修辞立其诚。

三色堇: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徐则臣:见仁见智。我认为的好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宽阔,复杂,自然,本色。

三色堇:不写作的时候做些什么?

徐则臣:编辑,看书,运动,带孩子,旅行,练书法,喝茶。

三色堇:最喜欢自己什么特质?

徐则臣:沉默,坚持。

三色堇:最喜欢的电影和音乐?

徐则臣:不同时期我会列出不同的名单。现阶段,最喜欢的电影是《天堂电影院》,最喜欢的音乐是二胡曲《江河水》。

感人短篇小说范文6

10月10日,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了本次殊荣。门罗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除了《逃离》被译成中文并正式出版以外,她的作品只是孤伶伶地出现在《世界文学》等杂志上。此外,她写的大都是短篇小说——一个在创作早期要做家务、养育孩子和开店的妇女很难有精力写长篇小说。这曾经让门罗很困惑,人们都认为不写长篇小说就不是个像样的作家。这次诺贝尔奖颁给了短篇小说家,连门罗都感到受宠若惊,她一直认为诺贝尔奖是:"可能发生,但很可能不会成真的白日梦。”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长 Peter Englund宣布门罗的得奖原因时,只用了简洁的一句话:“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事实上,这位大师 37岁才出版第一部小说。她 20岁就退学嫁给了第一任丈夫,此后连生三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夭折时,她没有感到太大的创伤,她说当时她还是快活的人,觉得自己可以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作家。随着年龄增长,她才知道这都不是真的。丧失孩子的悲痛浮现上来。

37岁,当一个郊区妇女已经经历人生所有的可能性时,她进入了情感的成熟期。她出版了第一部书《快乐影子舞》,把她在做饭和带孩子的间隙写就的短篇小说结集成书。这本书一鸣惊人,获得了加拿大最高文学荣誉总督文学奖。她的作品大都发生在安大略省西南部的郊区里——她大半辈子都居住在那里,《逃离》的译者李文俊说:“她擅长写作普通的日常生活,但是能够写出平静生活中藏着的苦恼。 ”

她常常把相互矛盾的词放在一起,Peter Englun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引用了她的句子:“这是奇迹,这是灾难,这是她梦想的,这是她不想要的。”她对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有着细腻而尖利的洞察。

在她居住的社区里,门罗是个特别的存在。用她的话说就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平时她是个和善的邻居,而当邻里阅读她的小说时,却被里面暗流密布的冲突所惊吓。门罗说,他们总怀疑她写的就是他们的故事,这让她很惊讶,因为她写作的时候从来没这样想过。这也是门罗震动人心的原因,每个人多少能从中看到自己。文学杂志 VQR的记者专访门罗时提到,她的小说在告诉人们:“看,你并不孤独——这些事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上一篇副乡长

下一篇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