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后语范例6篇

揭后语范文1

2?演讲的语言运用

竞岗(聘)演说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情景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语言的运用对演说的成败至关重要,这里包括语言、语调、情感和体态语言等。

(1)语言表达基本要求。

演说要正确使用普通话(除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要求),根据准备的演说词,讲求节奏,控制和调整速度、语调,兼用非语言表达(体态语言)如目光、手势、姿势等,尽可能清晰、准确、淋漓尽致地表达演说内容。

(2)协调好体态语言的表现。

体态语言无声胜有声,在演说中正确把握体态语言的运用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体态语言一般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体态语具有揭示内在素质的功能。体态语研究结果表明,体态语具有交流思想、传达感情、昭示心理、强调指代、表示社会联结关系的各种功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规定性。因此,使体态语对内在素质的揭示具有确定性。

体态语对内在素质的揭示还具有直观性。语言对内在素质的揭示具有某种抽象性与间接性,而体态语对内在素质的揭示是以形象实在的动作直接流露与表现。有些行为是下意识的。假如一个人一边回答上级说,完成某种任务毫无问题,一边下意识地用手抓后脑勺,并流露了一丝疑虑的目光,那么这无疑表明这个人的回答并无绝对把握,可能具有胆大、好强、虚浮等品德特征,需要结合其他测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此外,此举也无声胜有声地说明了体态语揭示内在素质的直观性特点。

揭后语范文2

关键词:型世言 《评注》 注释

《型世言》是明代崇祯年间出版的一部拟话本小说,又名《三刻拍案惊奇》,在国内佚失了很长时间,直到1992年才在韩国被发现传回国内,中华书局于1993年出版了覃君点校的标点本,这是《型世言》比较好的标点本。1999年王A和吴书荫共同注释的《评注》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书中一些疑难词语进行了注释,解决了很多难点,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1.【贫根】

第四回《寸心远格神明片肝顿苏祖母》:“赵氏见丈夫不理,常是不愤。想得叔叔李权,年纪又小,不大晓得道理,是个贫根,故意一日叫他拿米去与姑娘。”

“贫根”在此处意义费解。书中并未提到李家贫穷,反而提到李经经常用家里的柴米去照顾守寡的妹妹(“喜得他的哥哥李经,他道守节自是美事,不惟替陈家争气,也与我家生光,时常去照管他。不料他的妻赵氏是个小家子,道家里这些柴米也是艰难得来,一粒米是我一点血,一根柴是一根骨头。”)。《评注》中解作“说话絮烦而刻薄的人”,这与上下文不合。对比华夏出版社的《三刻拍案惊奇》,此处作“贪根”。我们认为,“贪根”为正字,“贫根”是字形相近造成的讹误。

“根”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广雅?释诂一》:“根,始也。”现代汉语中仍有“病根”“祸根”“根底”等词语。“贪根”即“贪婪的本源”的意思。如:

(1)彼特藉小惠以遂大贪,所谓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尽一国之财,获一国之富,而贪根辗转,卒被戕夷,孰非自作之孽哉?(秦笃辉《读史言》)

(2)那四个龙王齐声叫道:“弟子兄弟们今日个得闻爷爷的三乘妙典,五蕴楞严,免遭苦海沉沦,都是爷爷的无量功德,各愿贡上些土物,表此微忱。”老祖道:“贪根不拔,苦树常在,这的不消。”(《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回)

“×根”也可以用来指人,表示某人是某事的源头或某人在某方面程度深,如:

(3)却又想道:"不好不好,如不除他,终久是个祸根。只饶他一刀,与个全尸罢。"(《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蔡瑞虹忍辱报仇》》

(4)“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到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 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红楼梦》第三回)

(5)于时侍郎,卓尔灵根,有光厥师,兼华众门。(叶适《祭徐文子侍郎文》)

例(3)中“祸根”即“造成祸害之人”;例(4)“孽根”与“祸胎”同义连文,应与“祸根”义同;“灵根”即“很有才华之人”。书中提到李权“年纪又小,不大晓得道理”,后面也提到李权说“‘仔么他家吃饭,倒要我家送米去?’”,在赵氏的挑拨下拒绝给李氏送米,说明他存在贪心。在此“贪根”即“极为贪心的人”的意思。

2.【招头】

第四回《寸心远格神明片肝顿苏祖母》:妙珍就想道:“我当日不要里递申举,正不肯借孝亲立名。如今为这些人尊礼,终是名心未断。况聚集这些人,无非讲是讲非,这不是作福,是造孽了。岂可把一身与他作招头?”

《评注》中仅仅将其解释成“招牌”是不够的。此处“招头”用的是其比喻义,指用来做榜样、名头或带来名声利益而并无实际作用的人。书中提到,“不料这院主定慧,是个有算计的人,平日惯会说骗哄人。这翻把妙珍做个媒头,尝到人家说:‘我院里有一个孝女,不上二十岁,曾割肝救祖母,就是当日观音菩萨剜眼断手救妙庄王一般,真是如今活佛。若人肯供养他,供养佛一般。’哄得这些内眷,也有瞒着丈夫、公婆,布施银钱的、米谷的、布帛的,他都收来入己。”可见定慧将妙珍和妙珍的事迹作为吸引布施的一个幌子。“招头”一词作此解释在明清小说和戏剧中比较常见,如:

(1)单完道:“怎么干不的?就请童奶奶做幕宾,情管做的风响。童奶奶请进去罢,有甚么话,俺只合童奶奶商议,狄爷当个招头儿罢了。要是狄爷这个调儿,俺也不敢取扰。既是童奶奶分付,俺们不敢相外,扰三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一回》)

(2)(〔净〕你过来。我若收了这小P,搜到我家,怎么了得?)(〔旦〕那里便搜到官人家。)【赏宫花】〔旦〕婴孩几周,仇家怎苦求?(〔净〕倘要追求,事露时,将何抵对?)〔旦〕万一风声露,则我是招头!(〔净〕这是袁家气运,连你也枉了这一死。〔旦〕我不比官人,受了人家的恩,怎肯惜自家的命?)几载关情无限事,一时和泪到心头。(陈与郊《袁氏义犬》)

(3)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旁护法,出身子做个招头,暗地分些分例,乡愚之人越发尊信得紧。如有那外方僧众,有意思的要到坛前辩驳佛法,那些侍者齐来拿去,打得臭死。(《豆棚闲话》第六则)

3.【茹茹】

第九回《避豪恶懦夫远窜感梦兆孝子逢亲》:“到夏,恰值洪武十八年,是亢旱时节,连茹茹都焦枯了,不得结米,便有几株梨枣,也生得极少。”

在《评注》中,“茹茹”释为“蔬菜的总称”。杨朝霞、王晓霞的《关于若干问题的商榷》中认为此处释义有误,并根据“不得结米”判断茹茹为稻秧或麦秧。文中认为茹茹不能释作“蔬菜的总称”,这是正确的;但仅凭“不得结米”便认为茹茹是稻秧或麦秧则略显武断,并不是只有粮食作物的果实才可称作“米”,“米”可以用来泛指脱去皮壳后的籽粒,如花生米、薏米、菱角米等。书中前文提到“茹茹”,后文提到“梨枣”,说明“茹茹”应和“梨枣”一样,应为一种果树。茹茹学名黄刺玫,又名蕤核、蕤李子、扁核木、单花扁核木、山桃、马茹茹、马茹子。产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和四川等省区。生山坡阳处或山脚下,海拔900~1100米。性耐干旱。果实可酿酒、制醋或食用,种子可入药。因为它可以酿酒、制醋、食用和制药,所以应该是一种经济作物。作为一种常见的野果,人们在灾年往往用它来充饥。也正是因为它有“性耐干旱”的特点,所以书中强调“连茹茹都焦枯了”,以说明旱情的严重。

4.【翻黄】【揭黄】

第三十一回《阴功吏位登二品薄幸夫空有千金》:“他与杨兴在外先寻了两个人情,一个是失机指挥,只求免过,铁不要翻黄,子孙得荫袭的,肯出三千两。”“次日升堂,正值外边解审,将来一造板子打死,免了揭黄。”

根据上下文,“翻黄”和“揭黄”应是同义。 “揭黄”在《汉语大词典》和《近代汉语大词典》中都释作“用黄榜公布”,引用的例子都是沈德符的《野获编・兵部・武弁报恩》:“伦坐刘瑾党,论永戍,揭黄停袭。”《评注》释“铁不要翻黄”时作“不要将铁券变成黄榜,仍保留世袭的权利。”

从《型世言》的例子来看,《汉语大词典》和《近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并不对。如果仅仅是为了免黄榜公布,花费三千两银子是不值得。而《评注》的解释也不够准确。

《明实录・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三载:“今宜添领黄本,每卫不拘本数,每叶黏贴二张,尽数附贴,仍于黄本皮面开写在京在外卫所人名明白,以便揭查。一:慎揭黄。旧例犯罪革职,永远不许承袭,揭黄烧毁。军者、职调卫者揭出原卫,改黏见调卫分,后因续写贴黄,取其易揭不复黏,固多致混失……如遇犯该揭黄者,亦每半年同更调,贴黄揭出,会官烧毁,揭出空处仍黏白纸小票,书某人贴黄为某事,调卫揭出,附贴某卫该犯揭黄者,书某人贴黄犯该革职,烧毁,以杜吏奸。”

由此我们可知,“揭黄”主要是针对武官的。武官名册中贴有黄纸,若该人犯有需要揭黄的过失,则将黄纸揭下并烧毁,贴上白纸,写上该人揭黄的原因。而“停袭”则是揭黄后的惩罚,被揭黄意味着子孙不能承袭其官位和俸禄,所以文献中“揭黄”往往和“停袭”放在一起说,如:

(1)十八年令,争袭官爵、谋杀亲枝者,问罪揭黄,虽有族属,永不许袭。(《大明会典》卷一百二十)

(2)御史张鹏翰条奏其弊,户部覆议令,各该抚按守巡,严禁诸弊,将官有犯,追赃、揭黄、停袭,文官容纵者一体治罪,诏如议行。(《明实录・明世宗实录》卷二十一)

(3)直隶巡按周师旦以假姓冒袭参宣府前卫,镇武张仲奇等充军,千户张世举揭黄,不许子孙世袭。(《明实录・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六十八)

除此之外,前面的标点也有错误,应该是“只求免过铁,不要翻黄”,“过铁”即是杀头之义。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有相士密语激云曰:‘我观诸少年皆当过铁者也,公胡与久处耶?’激云不解所谓。曰:‘头临白刃,非过铁而何?’”

5.【斧打凿,凿入木】

第二十一回《匿头计占红颜发棺立苏呆婿》:“蓝氏道:‘我好端端一个人嫁你,你好端要还我个人。我只问你要,斧打凿,凿入木。’”

“斧打凿,凿入木”在《评注》中》释作“比喻证据确凿,盯住对方不放”,未妥。“斧打凿,凿入木”又作“斧击凿,凿入木”,翟灏《通俗编》卷二十六《器用》中“斧击凿,凿入木”援引下例:

(1)太祖命兀鲁发兵,其将木彻台横鞭马鬣不应,畏答儿奋然曰:“我犹凿也,诸君斧也,凿非斧不入,我请先发。”(《元史・畏答儿传》)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只有斧子击打凿子,凿子才能进入木头里,所以“斧打凿,凿入木”意思即是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做出行动带动他人。再如下例:

(2)今国家之事,大坏极敝,其大端有二:一曰卖法丧师,失律全不问罪;一曰卖官大将,偏裨各有定价,而总之成其卖国。世不乏能买而难以买不卖之主,今之不卖者,谁哉?谚有云:“斧打凿,凿入木。”职方木也,谁处其斧?谁为之凿?机括相逼,即欲不卖者,亦有不容不卖之势。(鹿善继《鹿忠节公文集》卷二十)

鹿善继将买官卖官形容成“斧打凿,凿入木”,后面也说道“机括相逼,即欲不卖者,亦有不容不卖之势”,即买官卖官不光是卖官人的问题。《型世言》的例子中,蓝氏的意思就是她作为爱姐的母亲必须主动向女婿施加压力,让女婿对女儿的死亡负责。

参考文献:

[1][明]陆人龙著.覃君点校.型世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明]陆人龙.三刻拍案惊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4]申时行.明世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王A,吴书荫注释.型世言评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8.

[7]杨朝霞,王晓霞.关于《评注》若干问题的商榷[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73-75.

揭后语范文3

“按揭”为外来词汇,它是英语“mortgage”的意译和音译的组合,据《朗文当代英语双解词典》的解释,mortgage为一种担保形式,类似于让与担保;在《英华大词典》中,mortgage也是指一种担保形式,但仅指抵押。由此可知,按揭在英语中可以肯定为一种担保方式,只是内容上有所不同。中国大陆房地产按揭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先在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使用,之后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房地产按揭在全国相继开展,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一项重要的促销手段,加上港资房地产企业大举进入内地,按揭特别是楼花按揭开始在大陆流行。虽然我国大陆的房地产按揭制度源于香港,但是中国大陆的按揭仅使用于房地产市场,并且仅用于购房人向银行申请购房贷款时使用,因此大陆的按揭已溶入中国法律,从而形成了具有专门的法律内涵的、中国习惯法认可的法律术语。

二、我国房地产按揭的法律属性分析

关于按揭的法律属性,学界有很多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按揭的法律属性是让与担保。

1、按揭与所有权保留。所有权保留,即附条件买卖,就是约定买受人(购房人)先占有动产的标的物,到支付一部分或全部价金或完成特定条件后,始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契约,其性质是附条件的所有权转移。所有权保留制度原本是为一般的双方买卖所设定,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涉及三方当事人,银行也是其中的一方,它作为重要的融资机构,如果遭遇不测,必然连锁引起社会经济的不良反映。此外,就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规定而言,德国法律明确规定标的物仅限于动产,台湾地区动产交易法中对标的物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正如王泽鉴先生所言:“就实务而言,对不动产所有权之转移附以条件,尚无必要,此因出卖人为保障其未获清偿之价金债权,尽可就不动产设定抵押。”因此,采用所有权保留说弊端甚多,面对按揭这样复杂的关系,所有权保留说不符合按揭的法律特征,也不能做出圆满的解释。

2、按揭与抵押。抵押权为罗马法以来近现代各国法最重要的担保物权制度,被称为“担保之王”,它的含义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的、不转移占有而作为债务履行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得就其买得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其目的在于担保债的履行,而不在于对物的使用和收益。这种学说认识到了抵押权和按揭权的相似之处,但是其区别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担保的标的不同,按揭担保的标的是正在建造或者已经建成但是没有取得房地产产权证的楼宇,按揭人因为没有取得所有权,只能以期待权作为担保,即以债权作为担保,而抵押标的原则上应为有体物,对于楼宇来说,必须是取得了产权证书并能够办理抵押登记的不动产,即以物权作担保。其次,设定方式不同,抵押权一般通过限制抵押人所有权行使的方式设定,而按揭权则通过形式上让渡按揭人的期待权的方式设定。最后,生效条件不同。按揭的生效条件是,若按揭物是现房,则必将房屋的产权证交付给按揭权人执管;若是期房,则必将《商品房预售合同》交付给按揭权人执管。但不论现房还是期房,都必须向法定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后方可生效。而抵押的抵押物除了法律规定必经法定登记机关登记才可生效外,其他抵押物是否登记后才生效,则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商定。

3、按揭与让与担保。让与担保是一种非典型的物的担保形式。今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让与担保的具体涵义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的债务,将担保物(担保标的物)权利转移于担保权人,债务清偿后,标的物应返还于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得就该标的物换价或者变卖受偿。其基本法律构造是:标的物权利的转移加上信托行为的债的关系。即:标的物权利转移之后,担保权人负有信托义务,不得擅自处分标的物,并在实行时负有清算义务。

三、我国房地产按揭的定性

如前所述,按揭的法律性质是让与担保。尽管,我国目前在物权法上并未对让与担保做出规定,且实践得不到法律的规范引导,但是对于按揭,归结其法律属性仍应于让与担保为益。

结合让与担保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我国住房信贷融资市场中的按揭符合让与担保制度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设定的目的是确保担保债务的履行;第二,设定的标的物是正在建造或者不能过户的期房,是以期房上的财产权作为担保;第三,设定方式采用将按揭标的物上的财产权让渡给债权人,不需要转移实际占有,而仅仅以公示方式有让渡的意思表示即可,这进而保证了按揭标的物的用益功能;第四,按揭权的实现实行清算主义。当按揭人(债务人)不能够清偿债务时,按揭权人并非因此而直接取得按揭标的物上的所有财产权,而是履行清算程序;第五,诚实信用主义、按揭当事人的权利平衡原则以及公示主义在保障担保债务的履行过程中意义重要,旨在消除让与担保带给第三人的风险,以保障让与担保交易的风险。

我国房地产按揭在操作机制上也与让与担保制度的运作机理基本相同,具体表现在:第一,担保物的财产权在形式上已经发生转移,在目前房地产按揭贷款实务操作中,当按揭标的为楼花按揭时,借款人(预购人)须将其在与开发商签订的《房产买卖合同》中的全部权益按揭与贷款人银行,并且该《房产买卖合同》正本需交于银行执管。在标的物为现楼时,借款人(购房人)将其购买的商品房现楼的财产权按揭与银行,购房人与开发商所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以及随后领取的《房产证》正本必须交由银行执管;第二,按揭人享有赎回权,绝大多数按揭合同都规定,在按揭人按时清偿按揭权人的一切款项并履行合同全部条款及其他所有义务后,按揭权人即须在按揭人的要求和承担有关费用的情况下,解除其在合同中对有关按揭房产的按揭权益,并将按揭物业的《房产证》和《房产买卖合同》退还按揭人。

通过对大陆法系担保物权制度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担保物权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以下趋势:第一,从担保物权的功能上看,担保物权从单纯的债权保全功能向资金融通的功能发展。第二,从担保物权的标的物上看,担保物权的标的物由以不动产为主向动产为主发展,由仅限于有形财产向无形财产发展。第三,从担保物权的形式上看,一方面先前的一些担保物权形式失去了存在价值(例如不动产质权),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担保物权,由以转移财产占有的担保物权向以不转移财产占有的担保物权发展。让与担保作为物的担保的最原始形态,在当代社会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就是因为它符合了担保物权的这一发展趋势。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融资要求也日渐强烈,商事主体为了扩大生产,增加利润,需要尽可能多地融通资金。但是传统民法所规定的典型担保物权并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这样,让与担保作为一种民法未明文规定的非典型担保物权形态就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社会交易的发展中又一次得到重视。

让与担保制度之所以得到人们的重新重视和广泛利用,是因为这一制度本身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首先,让与担保有利于担保标的物的充分利用。让与担保只是转让标的物的所有权,占有权仍由债务人或者提供标的物的第三人所保有,使担保的标的物在发挥其担保价值时,并不妨碍让与担保设定人实现该标的物的使用价值,这与当代社会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效率要求相一致。其次,让与担保的标的物范围十分广泛,不同于传统的担保形式抵押(虽然有利于标的物的利用,但抵押的标的范围有点狭窄,只能在独立物上设定),不仅可以在独立物上设定也可以在集合财产或不能设定担保的标的物上设定,这一特点十分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顺应日益出现的新型财产权的现状。第三,让与担保可以节省实行费用,更好地保障债权的实现。让与担保的实现比较灵活、操作比较便捷,可以依据当事人意愿采取适当而简易的方法实现担保权,这样不但程序简便,也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担保标的物的担保价值,正好弥补典型担保物权的缺陷,从而更好地维护设定人的利益,有效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经济上和效率上的双赢。

当然,让与担保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从外观上很难对其所担保的标的物的债权做出数额上的确定,如果当事人就债权额和标的物的估价造价,就有可能损害设定人的一般债权人的利益。第二,债务人违背诚信义务擅自处分标的物,则担保权人可能丧失担保;或者如果担保权人违约擅自处分标的物,则设定人将丧失对标的物的权利,这些使让与担保也存在一定风险。

可是权衡利弊,让与担保的优越性不容置疑,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可以通过立法上的明确规制和在法学的不断实践加以完善和进化。我国的让与担保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对之加以借鉴。

四、结语

总之,按揭的法律特征基本符合让与担保的要求,并且它的存在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因此,按揭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融资手段,其法律属性应该归属于让与担保的法律范畴。

参考文献:

1、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三民书局,1992.

2、孙玉荣.“预售商品房抵押若干法律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揭后语范文4

摘要:叙事作品的创造与解读,大略地可以看作意义的生成与揭示的过程,在影响意义揭示的诸种因素中,时间上的倒错处理是运用最广泛,效果也最明显的。作为叙事学创始时期的重要著作,热奈特的《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就主要从时间范畴和语体范畴对叙事文本创作和解读进行了剖析。其中许多理论与经验,不仅可以指导叙事学的学习、研究,对于文学创作实践也有相当大的帮助。作品内部,宏观、微观意义的调度,将直接影响创作心理和阅读趣味。

关键词:叙事作品,时间倒错,意义揭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学界有研究者将《叙事话语》称为现代叙事学的奠基之作①,这个提法未免有失严谨,毕竟在热奈特的这部重要著作问世前,罗兰・巴特、茨维坦・托多罗夫等学者已经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继之而起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下,写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叙事学著作。热奈特的活动与著述时期大体与以上两位大师相当(略晚于巴特),但他受此二人,特别是托多罗夫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托多罗夫则曾经师从于罗兰・巴特。

《叙事话语》发表于1972年,收录在《辞格三集》中。此文明显仿照了托多罗夫《语法》的研究和阐释方法。热奈特以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为研究对象,总结文学叙事的规律。他从时间、语式、语态等语法范畴出发分析叙事作品,这些范畴实质上表示的是故事、叙事和叙述之间的关系。

热奈特在继承托多罗夫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在语体和语式范畴之外,其余因素可以归并为一个范畴,“表现形态或完美模仿范畴”。“完美模仿”这一概念最早由柏拉图提出,意指艺术作品对于它所要模仿的对象,应当求得尽可能一致的模仿效果,过多地加入创作者个人的情感因素是遭到他否弃的。那么“表现形态或完美模仿范畴”所指的就应当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现实及精神内容与承载它们的文本形态,能否较为高度地统合。借用孔子的观点,就是叙事作品能否力求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而避免“文胜质则野”或“质胜文则史”的状况。

在建立自己的文本解读体系时,热奈特提出了五个统摄于以上三个范畴之下的因素:顺序、时距、频率、语式、语态。前三者主要关涉“叙述的时间”,后两者则主要关涉叙述所运用的语言和言语。可以说,热奈特是在托多罗夫的影响下,继续推进对创作和接受两方面影响叙事文本效果的诸种因素的研究。综上,笔者认为把《叙事话语》定位为叙事学大厦基石中的一块,是较为恰当的。

《叙事话语》这一长篇论文的贡献在叙事研究和指导创作实践方面均有体现。笔者进行文学理论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在接受叙事学理论的同时,也尝试进行创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许多实践经验与热奈特著作中的观点和阐释是能够吻合的。

叙事文本的生成和接受大致可以看作一个意义的生成与揭示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读者只需在获得文本后随着阅读去揭示自己视野中呈现的意义,而作者则需要在心目中设定意义之后再构思、落实,在文本的哪个部分揭示由微观到宏观各层面的意义。

在此有必要对“意义”这一提法的内容作一定解释,笔者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意义”指涉的是叙事文本中人物的背景、前景;人物行动的前因、后果;人物行动、经历对于其生涯的影响;整个故事所表现的情感、思想内涵。

“推迟或暂缓表现内涵(下文为统一提法,将写作“意义”)”这一概念在《叙事话语》中并未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者在论述“补充倒叙”的机制时提到了这一概念。“补充倒叙”在具体情节上常表现为“回想”,回顾从前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事件,而随着时过境迁、人事变换,主人公在回顾过往生涯时,也往往会发现从前事件在当时未被认识到的内涵、影响。热奈特这样写到:

反躬自省把过去的插曲当时没有的含义追加给它。事后改变以往事件的内涵――或使无意义的事件变得意味深长,或反驳一种诠释,代之以新的诠释――的确是《追忆似水年华》中回忆最常见的作用。②

某段叙事在文本中可以推迟或暂缓,叙事的意义与叙事片段本身一样,可以按照作者的构思进行安置。而同一叙事的意义在文本的不同位置得以揭示,所带来的阅读感受必然也是不同的。至少,这将影响到读者――有时甚至包括作者――对文本内人物及事件的评价。

人物的过往经历的揭示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常常起到更新我们对场面中人物认识的作用。人物的身份揭示得或早或者晚同样将影响到我们对人物的认识,《追忆》在这方面的特殊处理,在热奈特的研究中得到了细致的梳理和充满新鲜感的描述。

马塞尔的文章在《费加罗报》发表后,他收到一封署名萨尼隆,文笔通俗亲切的贺信:“我很伤心没能发现是谁给我写了信”;后来她得知,我们也将和他一起得知此人是特奥多尔,前杂货店伙计,孔布雷教堂的侍童。他走进盖尔芒特公爵的书房时,和一个腼腆的,衣衫褴褛的外省小市民打了个照面,这竟是德・布荣公爵!一位贵妇在街上主动与他接近,她将是德・奥尔维里埃夫人!在拉思珀利埃尔的小火车里,一位俗不可耐、一副鸨母嘴脸的胖太太在读《两大陆杂志》,她将是谢尔巴托夫王妃!阿尔贝蒂娜死后不久,他先在森林、后在街头瞥见一位金发少女望了他一眼,使他顿生爱慕之心,在盖尔芒特客厅里又与她重逢,她将是吉尔贝特!③

让人物进入场景,展开活动,先从主人公的视角观察他们的形象、行状,在之后的叙述中揭示他们的身份,与主人公的关系,亦或是以相反的手法处理,传达给读者的意义无疑是不一样的。

人物的前景即在当前叙事的未来,人物将有的际遇。《追忆》中部分人物的“结局”和“发展状况”就是通过某次聊天中其他人的讲述而被揭示的,热奈特将此种叙事倒错称为预叙。

人物行动的前因、后果,不属于当前叙事能直接提供的信息,是叙事在微观层面上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设想如下简单的小说情节:一个生活在2005年前后的中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存钱,并且向父母要钱的次数明显增多了。那么前因有可能是他需要买一部手机,与经常一起玩的同学乃至是有恋爱关系的女孩保持联系。前因部分的信息在讲述这个中学生想方设法存钱的叙事中可能不会透露,需要叙述进行到他突然间拥有了一部手机,并且如何使用它时才会得以揭露。这就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情节上意义揭示的特殊处理。

在情节层面之上,叙事作品为我们呈现的故事时常蕴含着作者意欲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上的主题。这类宏观意义揭示的位置也是可以由作者自主掌握的。例如我们大约可以回忆起如此的小说开头:时至今日,当我回想某个年代前与某人共同经历的那段岁月,依然清晰地感到它在我身上和脑中留下的印记,从那以后,我便懂得……,我便会在面对……时这样想。

与此相对,另一种叙述方式可以是叙述完某段往事之后,再讲述它对自己的影响。

意义揭示的延迟或提前需要依靠的直接手法是叙述顺序上的“倒错”安排,这一范畴的问题在热奈特的著述中有着清晰的体现。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首先论述的是在叙事文本中影响最易被察觉的顺序问题。在他的书中,顺序的特意安排及其将产生的效果被简要称作“时间倒错”。

一、倒叙

热奈特似乎十分注意倒序对叙事时间的影响,他花了较多笔墨来阐释倒叙的问题。在他的阐释中,倒叙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

他进一步详细划分出了“外倒叙”与“内倒叙”(一段叙事之内再加入倒叙)等概念,还依据引发机制的不同,分出了“相似倒叙”和“对立倒叙”。“相似倒叙”是指场景中某一部分引起主人公对从前相似场景――有可能只是一句话――的记忆,因而展开另一段叙事。“对立倒叙”则是指场景中某一部分引起主人公对该部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相异印象,因而展开一段叙事。

在此基础上,热奈特提出了“叙述迁移”的范畴,即一段相同或相近的叙事出现在文本的不同部分。可以想见,细心的读者会比较这两处近似叙事内在的不同,至少也能引起对已经被叙述过的场景的再品味。

根据倒叙的内容与第一叙事之间的跨度关系,热奈特又划分出了部分倒叙和完整倒叙。

我把这类以省略作结尾,不与第一叙事相接的回顾简单称为部分倒序。④

例如《奥德赛》中故事伊始对奥德修斯山中打猎受伤的叙述,并且在这之后跃进了十年左右,并无与第一叙事的接续。

完整倒叙,它与第一叙事衔接,两个故事段中间没有中断。

例如奥德修斯在菲阿西斯面前的叙事,覆盖了从特洛伊陷落到抵达卡吕普索所辖岛屿的整个时期。

部分倒叙仅给读者带来一个孤立的、对理解情节的某个特定要素不可或缺的信息,完整倒叙与小说创作中“从中间开始”的手法有关,旨在恢复叙述的全部“前事”,它一般构成叙事的重要部分,有时甚至是主要部分。

倒叙开始时常常会有一个“恢复记号”,即作者自我标记从此处开始,他要恢复些往日事件或已知事件得自往日的含义。如巴尔扎克的“这就是为什么……”。普鲁斯特通常做得不着痕迹,但同样能够让人察觉到过渡,他嘲笑过巴尔扎克的“这就是为什么”,但同样使用过这类恢复记号。

普鲁斯特叙事的典型形态似乎恰恰相反,它回避衔接,或把倒叙的字眼掩藏在反复叙事的时间离散中……或佯装不知叙事已到达倒叙在故事中的结束之处。他的叙事,总在避免承认本身的痕迹。⑤

这就是热奈特发现的,普鲁斯特在叙事方式上的特别之处,他从不明确给出,甚至很可能到后来自己都没有察觉,回避了叙事迁移的标记,并以此为常。可以说,普鲁斯特动摇了叙事的最根本的准则,在现代小说写作模式上开启了很大程度的革新。

二、预叙

预叙指的是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时间的一切叙述活动。从对预叙手法的描述上看,预叙最主要的效果应该是让读者得知叙事的“后果”。当然,这可以是如《伊利亚特》、《奥德赛》、《埃涅阿斯纪》卷首的提前概要一般,揭示了这些宏大作品为我们呈现的情节画卷及其浩大意义。也可能像普鲁斯特在《追忆》中所运用的那样,将某些他认为有必要提及的人物的命运,在某次闲谈中揭示给读者,这样就无需在之后的叙事中再花笔墨讲述。也可能仅仅是提供一些后续事件的情节片段,引起读者对于其“意义”的预期和猜想。

例如邢庆杰的短篇小说《晚点》⑥的起首是这样一段叙事:

男人慌里慌张地领着女人跑上站台,车还没有进站。

男人听到一个手拿对讲机的执勤说,这班车要晚点一个小时。

男人的脸就灰了,说,车又晚点了,怎么老晚点。

……

男人说,别怕,没人会找到你的,你毕竟不是三十年前的你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对男女来到火车站,得知火车将会晚点,男人一边表现出焦急、担忧,一边又安慰着女人。这马上能引起读者对于这两人行为“前因”的猜测,并且牵挂起两人赶火车遭遇晚点这一情节的“后果”。

这一场景之后,叙事时间就回到三十年前。顺序讲述两人相爱、遭家人阻止、相约私奔、因火车晚点而失败。之后两人各自组成家庭,三十年后两人再度单身并再度相约私奔。此处,预叙发挥的作用,就是较为简单地将意义有待揭示的信息前置。

尽管预叙实际上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得远没有倒叙多,热奈特还是秉承结构主义的治学态度,进行了认真的分类。首先,根据预叙与第一叙事的关系,他划分出了内预叙和外预叙。根据预叙提供的情节信息的不同,他又划分了补充预叙和重复预叙。

热奈特归结说预叙的两种作用是发端与预告。发端是简单的伏笔,它们将在后文找到自己的意义。而预告则是为了后文的涵义作铺垫,或者预先提供一些意义,待后文作者真正要叙述的事件发生,或者人物出场,提供了新的意义,这些预告中的意义将被替代,或者在对比参照中共同更新读者对于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认识。

热奈特在论述时间范畴的章节的末尾,将总结性的篇章命名为“走向无时间性”,可以说较为准确地预见了此后叙事作品的一大发展方向――从他选取作为范本,并且成为旷世经典的《追忆似水年华》来看,就可以毫无疑义地作出这一论断。叙事作品(从小说到戏剧),将不再单纯以时间为线索来进行编织,甚至“时间倒错”有朝一日也将不再成其为编织作品的主要手法。甚至在叙事学理论成型之前,亨利・詹姆斯等作家就创作了众多以人物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演变为线索的小说,如《一位女士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梅茜所知道的》(What Maisie Knew)等等。戏剧方面,以话剧导演陈大联2011年执导的“先锋”《雷雨》为例,便是以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为线索来重新结撰这部严格遵守“三一律”的经典剧作。

在笔者与其他研究者及文学同好的交流当中,并结合自己尝试创作之前的经验,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担心:我们心里存在一个故事,我们觉得它相当好,相当想把它讲出来。但是担心这个满含了我们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的故事,在经过了种种技术的处理之后,会不会就丧失了它原有的光彩和魅力。较为系统地接触了叙事学的知识并且进行创作尝试之后,笔者可以断言这种疑虑是完全可以打消的。故事的各个部分在经历“时间倒错”的运思时,甚至会变得越发清晰,而且在进行倒错处理时,作者会对故事各个部分的“意义”有一番新的的追索和认识。这个过程,必将有助于作者寻找叙事作品的最终形态,也使得最终生成的作品能够带来更多的阅读趣味。

参考文献:

[1]李权文.当代叙事学的奠基之作――评热拉尔・热奈特的.[M].文艺评论.2009,02.

[2][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邢庆杰.晚点[J].现代青年(细节版).2008,(07).

注解

①李权文,《当代叙事学的奠基之作――评热拉尔・热奈特的》,文艺评论,2009.02

②《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30页

③《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31页

④《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34-35页

揭后语范文5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第一次提出了“话语分析”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话语分析开始进入语言学家研究的视野,并不断得到发展,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使用中的语言即话语,话语不仅指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所使用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也指一种社会实践和过程;它不仅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现象,更可以对社会进行构建。话语作为社會实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体现着权利和意识形态。”①话语分析关注特定语境下超出句子范围的意义,与人类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文化、权利、意识形态以及世界政治等领域的结合,使语言意义具有了社会属性。当今语言学界对话语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批评话语分析(CDA)和积极话语分析(PDA)。 

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其社会历史背景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权利意识形态,从“批判”“否定”和“揭露”揭示话语的立场和权利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目的在于消除不平等现象,解构现有的社会体制,它建立在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分析过于侧重政治,重视批评,因此其后果含有消极成分。积极话语分析以“友善”“宽松”“和谐”的态度来分析话语,以“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批判性方法,引导读者朝着正面的方向思考,以“建设性”和和平语言学为目标,构建美好未来,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②本文将从动机、语料选择、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这几个方面着手比较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的异同,探讨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充分认识话语分析未来的走向。 

二、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最早由R.Fowler等人提出。批评话语分析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既能促进社会再生,也能促进社会转型,它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依据的。批评话语分析将语言分析理论和社会分析理论相结合,分析社会实践中的话语和其他因素的辩证关系,特别关注社会生活在话语中的变化及语言符号和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改变的,既注重话语的分析,又注重话语中社会因素的分析,这里“批评”的衍生含义为“评价”“评论”“解释”以及“揭示意识形态和社会之间存在的隐含关系”,即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③因此,批评话语分析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比如过于侧重政治和批评,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1999年,在伯明翰召开的批评话语分析国际研讨会上,悉尼的J.R.Martin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积极话语分析。针对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Martin认为语言分析的对象不应该只是含有一些不平等现象的“坏新闻(bad news)”,还应包括以积极的态度和视野主张和平和平等的“好新闻(good news)”。他还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中心是强权统治,揭露了话语中自然蕴含的权势,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想反抗权势。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补充和扩展,我们应该关注人们如何团结在一起,不通过反抗而使权利重新分配,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空间生存,这就是社区团体概念,是积极话语分析所关注的核心”④。 

三、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的对比 

朱永生认为,积极话语分析主要从动机和方法(包括语料选择和分析方法)两个大的方面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了反拨。{5}尽管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两支,但二者在动机、语料选择、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动机 

在动机上,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有着极大的区别。批评语言学对所分析的社会事实一般都采取揭露和批评的态度,话语分析的内容几乎就是对权利因素的分析,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而Martin等人认为,仅仅满足于批评和揭露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他主张话语分析应该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自己和自己一方的人,也适用于自己的对立一方,其目标在于朝着“和平语言学”的方向努力,最终建成一个宽松、和谐、共处的人类社会。换句话说,积极话语分析既注重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的影响,更注重社团精神,“和解”和“一致”两个词语出现在积极话语分析里的频率相当高。⑥ 

(二)语料选择 

在语料的选择上,二者也存在很大不同。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分析对象为新闻政治语篇,主要揭示话语中阴暗的一面,目的在于揭露语篇中利益的不均衡和权利的斗争等,进行消极的批评。例如分析新闻事件,通过研究事件与篇章是怎样源于权利关系和权利斗争,又是怎样在意识形态上受这种权利关系和权利斗争塑造的。而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外交、斡旋、谈判和咨询等,例如政府首脑的致辞和演讲词、新闻会等。在这些话语中,最受重视的是那些包含弱势群体的语篇。通过对此类语篇中的立场、观点的分析,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引导人们建立更加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批评话语分析意在结构,而积极话语分析意在建构。⑦ 

(三)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在本质上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包括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元理论功能,即系统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批评话语分析的有效工具是元功能思想,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可有效揭示话语中隐含的权利关系和意识形态。⑧

       在分析方法上,积极话语有“三多”特点:一是“多模式的”,即既研究语言符号系统本身的作用,又研究图画、照片、背景音乐等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使用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二是“多层次的”,即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不同层次对语篇进行分析;三是“多功能的”,即应用Halliday的三大纯理功能思想,从概念功能出发研究投射和扩展及物性系统和语态系统中的互补,从人际功能出发研究评价成分对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所发挥的作用,从语篇功能出发研究引语等成分在主位结构中的分布。⑨ 

(四)哲學基础 

在哲学基础方面,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基本一致的。批评话语分析这种理论反对一切意识形态,认为电视、报刊等都是意识形态,都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国家机器,本质是压抑人性,因此需要得到诊断,接受批评。⑩积极话语并没有完全否定批评话语分析,以Martin为代表的积极话语分析学家们不把语言看成是上层建筑,而是社会基础。积极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主张采用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公平现象,以积极的态度来解决各种社会冲突,既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的影响,也更注重通过话语分析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这两种话语分析方法在语料选择、动机、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批评话语侧重于政治和批评,态度消极,旨在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关系;积极话语分析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和平语言学为目标,既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的影响,更注重以此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目前,积极话语分析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它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批评和补充,使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弥补了各自存在的缺陷,使得话语分析的内容更加丰富。 

①③ 廖昕:《话语分析的新视角——积极话语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9期。 

② 黄会健、冷占英、顾月秋:《话语分析的建设性转向》,《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 Martin,J.R: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Solidarity and Change,《英语研究》2006年第4期。 

⑤⑥⑨ 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英语研究》2006年第4卷第4期。 

⑦ 尹璐:《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的对比研究》,《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年第1期。 

⑧ 吴娟:《浅析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9期。 

⑩ 辛斌:《略论批评语言学的哲学社会学背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揭后语范文6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它往往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⑴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句子;⑵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⑶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另说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纠缠不清。例如:

①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②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中选用一个。)

③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中选用一句。)

④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的,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上半句,主语应当是“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不是“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而是“我们”。)

⑤花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慰藉》,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美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应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