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字元亮范例6篇

陶潜字元亮范文1

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2、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3、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著作有《陶渊明集》。

(来源:文章屋网 )

陶潜字元亮范文2

陶渊明历来被称为:靖节先生、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来源:文章屋网 )

陶潜字元亮范文3

“字”

古代有身份的人一般都有“字”,而那些没有身份的人通常没有“字”。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同义反复。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文天祥,字景瑞。

2. 反义相对。例如: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赵孟(俯),字子昂;晏殊(不同),字同叔。

3. 连义推想。例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尤其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他们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恭敬的“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尚未流行,葛洪、陶潜有“号”,但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号”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一是伦理道德加强;二是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号”更加盛行起来。

分析古人的“号”,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特点――

1.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 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例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

(2) 或以旨趣抱负自号。例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这些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 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例如: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代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

2. 别人赠号的三种情况

(1) 以其轶事特征为号。例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此外还有: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陶潜字元亮范文4

“劳力士 世・界”这一尊享空间的本次展览集聚劳力士经典传承风范,为公众带来名副其实的年度新品鉴赏和全方位互动式品牌体验。

这些新款腕表从表壳、表带到机械机芯,以及设计到宝石镶嵌,劳力士均于各个制表工艺范畴充分展现其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与非凡造诣。品牌对制表工艺的掌握,尤见于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II腕表上面一体成形的红蓝双色 Cerachrom 字圈;为新时代女士腕表机芯所制造的创新 Syloxi 硅游丝;以及传奇潜水腕表蚝式恒动海使型 4000 的新款型号。 不论蚝式或切利尼系列,所有劳力士的腕表均由品牌设立于瑞士的四个制造所设计、生产、组装及检测完成。每款腕表均为创新技术、卓越成就、典雅风格及可靠性能等丰富制表传统的非凡结晶。

红蓝双色的格林尼治型 II腕表――两地双色的交融

劳力士特别为蚝式腕表系列呈献突破性的创新陶质技术,为蚝式恒动格林尼治型 II 装配全球首创的一体成形红蓝双色Cerachrom字圈。此新款双色字圈成功取得两项专利发明,它不仅是技术与美学的融合,也是品牌就陶质作多年研究的重要成果。新款设计既保留1955年原款格林尼治型的经典美学特色,并结合性能卓越、有效抗刮损且极坚固的劳力士Cerachrom外圈。

新世代海使型 4000腕表――海洋伴侣的选择

劳力士推出新款蚝式恒动海使型腕表,让这只于1967年问世的传奇专业潜水员腕表重现人前。此专业腕表特别为深海潜水先驱而设计,是水底工程公司 Comex(Compagnie Maritime d’Expertises)专业潜水员的重要装备。此腕表防水深达1,220米(4,000 英尺),并配备符合劳力士最新标准的革新技术发明,以及品牌闻名的排氦阀门装置。

切利尼系列腕表――古典优雅的演绎

劳力士呈献新款切利尼系列,以当代精神彰显传统钟表的古典风格与永恒优雅的气质。这个新系列由 12 个古典表款组成,每款均集专业技术与精巧工艺于一身,充分展现劳力士制表传统的隽永之处。凭借简洁优雅的线条、高贵瑰丽的材质,及精致奢华的修饰,各个细节均符合制表工艺的法则。

所有新款切利尼腕表均配置极为精准的自动上链机械机芯,全部均获天文台认证为精密时计并由劳力士制造。切利尼系列可划分成三大类别,各备有四款以 18ct 白色黄金或永恒玫瑰金打造的表款。Cellini Time 是经典制表的典范;而 Cellini Date 则藉由副表盘的指针增添日历功能。最后,Cellini Dual Time 可同时显示两个时区的时间。为呈现最纯粹的传统风格,切利尼系列腕表备有亮黑色鳄鱼皮表带,并配备 18ct 金带扣。切利尼腕表彻底化身为时间的守护者,更是奢华风格的象征,真正体现生活艺术的非凡价值。

TIPS:

双色Cerachrom 外圈

陶潜字元亮范文5

关键词:陶渊明;;隐居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13-01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他的淡泊、飘逸、洒脱的个性深深地影响了陶渊明,构建了他高尚的品德,同时,广博的藏书各塔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后来又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是官场上的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接着就辞职隐居,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他有太多的无奈与感慨。也就是这十三年让他对官场彻底的绝望,从而引发他“采菊东篱下,悠然先南山”的生活向往。

屡次出仕失意的陶渊明对现实感到彻底的失望,拒绝了荣华富贵,“久在樊笼里,福德反自然”,隐居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看生死如花开花落,只求“托体同山阿”。在这一时期,陶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成为他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安慰。《九日闲居》写到:“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读山海经》其四:“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写出作为长寿花的延年、建益身心的功效;《和郭主簿》其二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则将俊秀、坚贞、清雅的姿态与凌霜傲放的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诗人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性在采菊见山的悠然中显现无疑。

,作为有德君子洁身自好的象征,见于我国典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礼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到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再到范至能《菊谱》里:“山林好事者,或以比君子,其说以为岁华委婉,草木变衰仍独灼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这位凌霜盛开、飘逸俊秀的花中仙子,饱含着文人墨客对高尚品德、坚贞节操的赞颂与向往。

品性卓绝的陶渊明,高风亮节的,经历历史长河的洗濯与积淀,已经完美的叠合到一起,彼此不可分割。陶后有大量诗歌吟唱以及代表的陶渊明。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以屋庐周围菊丛环绕酷似陶家而自豪;郑板桥“想因会得陶明性,灿烂黄花开一墩”更是直抒胸臆,将陶渊明与的品性想融合,引起无数文人雅士的共鸣。若提诗,除了陶渊明,曹雪芹千秋杰作《红楼梦》也堪称一绝。薛宝钗“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新奇豪放;史湘云“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凄切孤寂;贾探春“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深沉生动,而潇湘才女黛玉一首《咏菊》力压群英“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豪端蕴秀临霜与,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千古高风,说的已不仅仅是,而且也已包含了安苦守节、傲视离俗的陶渊明。

陶潜字元亮范文6

有关《虎溪三笑图》画题的由来,可以从历史故事画《莲社图》说起。“莲社”,系东晋高僧慧远,在太元六年(381年)入庐山东林寺,元兴元年(402年)集僧俗慧永、慧持、道生、慧睿、昙m、道敬、昙诜、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刘遗民、宗炳、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铨等十八贤,建誓于弥陀佛像前,同修西方净业,以寺植白莲,故名“白莲社”,简称“莲社”。据中国绘画史料记载,最早描绘“慧远送陆道士”故事的是五代宋初画家孙知微,他在成都寿宁院绘有《惠(慧)远送陆道士图》壁画(《中国美术辞典》“道释画”条)。继之有如北宋画家李公麟为从弟李冲元所作《莲社图(卷)》,追写“莲社”十八贤行状。卷尾有李冲元为“观(图)者或未知莲社事,因记其后,览者当自得之也”而作的《莲社图(卷)》跋文。兹根据现藏山东省博物馆的明代书画家文徵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春所作小楷,其内容即是书录李冲元所作《莲社图卷跋》,其文略谓:“陶潜时弃官居栗里,每来社中,或时才至便攒眉h去,(慧)远师爱之,欲留不可得。道士陆修静居简寂观,亦常来社中,与远相善。远自居东林,足不越虎溪。一日送陆道士,忽行过溪,相持而笑。”其中就涉及到了“虎溪三笑”故事。

然而,有关慧远、陆修静、陶渊明其人其事,在当代编纂的《辞海》(1979年版)中均有记载,兹摘要如下:

慧远(334―416年),东晋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早年博通六经,尤善老庄,后从道安出家,精般若性空之学。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入庐山,在东林寺广收弟子,传播般若学和禅学,使禅法流行于江南各。相传曾与十八高贤共结莲社,同修净业,倡弥陀净土法门。后世净土宗人推尊为初祖。

陆修静(406―477年),南朝宋道士。字元德,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弃家修道,好游历。元嘉末(453年),在建康(今南京)卖药,宋文帝命左仆射徐湛请他入内讲道,固辞而去。曾在庐山修道。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奉召至建康,在崇虚馆广集道经,加以整理甄别,鉴定其中经戒、方药、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分为三洞,奠定《道藏》初步基础,并促使南方各派汇归一派,世称“南天师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