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误区一:对“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的理解错误

有的学生认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的问题,忽略了话题作文中材料和引题对话题的逻辑限制。甚至有人认为“在话题范围之内”就是只要在行文时出现了话题中的词语或判断,就算是符合要求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其实,话题作文也存在着审题的要求。我们认为话题作文的审题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是对话题本身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话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如“战胜脆弱”、“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或话题本身隐含了一个已经为我们的社会规范限定的判断,如“诚信”、“人文素养与发展”。这样的话题作文其实已经把作文立意的方向确定了,我们只能在这个方向上作自己的延伸或拓展,我们称这样的话题为“伪话题”。另一类话题本身是开放的,或者说从话题来看,并没有给出判断。这样的话题我们称为“真话题”。

二是对话题之前的材料和引题的理解。有人认为话题作文只要关注话题本身就可以了,前面的材料是可有可无的。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理解。可以说任何一个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都不是随意的,它或者对话题进行解释说明,或者对话题所涉及的内容作思维的定向,甚至是限定。而引题则更为重要,命题者的意图往往就隐含在其中。

误区二:对“可以编写故事”的理解错误

编写故事,并不意味着可以凭空想象,胡编乱造,脱离生活现实。有的学生不仅虚构故事,而且虚构的是荒诞离奇、远离生活的故事;有的学生频频地采用武侠、科幻的形式,动辄数百年前或百十年后。有的为了作文的需要,不惜让人间惨剧在自己的家庭重复上演。这些脱离了生活本真的虚构,都是对这一要求的误解。

其实我们所说的“真”,并不是否定作文中的虚构,而是说任何的虚构都应该是有生活来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同时情感的生发、观点的形成也是有因可循有据可依的。用这两个标准去比照我们的作文,有一批是要完全排除在外的。因为有些作文所叙之事,明眼人一看就是为了作文而编造的,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甚至有的学生说,看了这样的事自己也不会相信是真的,这样的作文有何真实可言?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学生作文中所叙之事也的的确确存在于生活中,比如父母双亡,车祸伤残,继承大笔遗产等,但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这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思维,就不仅仅是脱离生活造假的问题了,恐怕上升到做人的品格也不过分。

作文,我们更提倡叙真事、抒真情。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一种“真实”与“本色”的不掺假不走味的反映,即生活的原汁原味。生活是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就看你能不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给生活一份特别的关注。有些学生沉湎于虚构,主要是因为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勤于观察,不勤于思考,对自己经历的生活片断没有独到的发现,忽视了作为文章源泉的自身生活,眼光向天,不关注自己脚下坚实的大地,不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日常小事。其实,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鲁迅的《一件小事》,写的不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吗?却全都成了名篇。所以,我们强调写身边的小事,写经历过的、有真切感受的东西,把握住了这些,我们就可能写得更为出色。“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真实、本色是作文的高境界。真实应是学生作文的生命。当然,作文需要写真实的生活,但不是“照相式”地记录生活,过分强调是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还须经过一番“去粗存精”的思考和加工。

误区三:对“文体自选”的理解错误

文体自选并非没有文体、不要文体,而是指可以从考生熟悉的各种文体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适合表达内容的一种。很多考生写出的是被称为“四不像”的文章,这种没有文体意识或文体不纯的现象在话题作文中是普遍存在的。

《考试说明》对作文文体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符合文体要求。从表达方式的运用角度来考察,我们一般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而这三种文体都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的。记叙文要求叙写一个完整的事件,有一定的顺序,有叙事的详略,语言形象生动。议论文要求有观点,有论据,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语言要严谨准确。说明文要有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重点,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在实际写作中,有些学生选用了应用文体如日记、申请、倡议书、启事、报告等,也有一些学生使用了小说、寓言、戏剧、神话等文学性更强的体裁,这些从文体的创新上来说,都是可行的,但不管选用什么文体,都要遵循这种文体基本的特点,而不能随心所欲。

误区四:对“题目自拟”的理解错误

学生拟题随意,不考虑文章的内容,题目宽泛空洞,平淡无神,甚至有的直接以话题为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阅读的第一触点,拟一个好题目也是语言文化素养的体现。特别是考场作文,一个醒目贴切的好题目,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好题目的标准是:切合内容,切合文体,简洁醒目,形象生动,新颖独特。我们可总结归纳出下列的拟题方法,如:公式式、联想式、论点式、论题式、论辩式、关系式、比喻式、借代式、引用式、拟人式、仿用式、回环式、呼告式、故事式、应用文式、对联式等。总结历届高考优秀作文的命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拟题:①直接提示文章主题,如《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2002年);②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一毛钱与诚信》(2001年);③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抒情性或标新立异,如《月若有情月长吟》(2002年)《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④给人以思考,引人入胜,如《为韩寒让出一条道》(2000年);⑤表明故事基本内容和情节,如《黄河需要诚信》(2001年);⑥故事新编,给人以新的感受,如《赤兔之死》(2001年)《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2000年);⑦以矛盾或不同于常理的说法出奇制胜,如《选择牢笼》(2002年);⑧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如《吊屈原赋》(2003年)。其实,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和读本中的大多数题目就是我们学习模仿的很好的例子,在平时的阅读中,大家多留意文章的题目,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拟题的能力。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命题作文中的“题”,就是作文的标题,选材、立意、构思必须以此为依据展开。题目可以是一个词,如《尝试》;可以是一个短语,如《静静的夜晚》;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如《你讨厌这个世界吗》。除了标题以外,一般还有相关的提示、要求。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给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全面把握题目内涵。即从内容、语法结构、暗示的体裁、人称等多方面进行推敲、揣摩,全面把握题目的内涵和要求,不能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如我们考试当中曾经考过的《童年生活两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童年生活中的事情,而且至少是两件。如果事情不是发生在童年或者只写一件,就不切题了。从体裁看,写成记叙文比较合适。再如《由一则名言想起的》,提出了论述的问题、对象,还需要确定论点。要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根据对这则名言所想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议论。重在议论,而不是局限于解释名言的内涵。

2、适当改造题目。有些题目,或涉及范围过大,或所暗示的态度模糊,或太过于抽象,乍一看不易下笔。如果对题目文字加以分析,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使抽象变具体,模糊变清晰,虚变实,实变虚,大化小,小见大,就可以捕捉到命题意图,确定适于自己写作的思维走向。简言之,就是“宽题窄做、窄题宽做、大题小作、小题大做”。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1、审清材料类型。材料作文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事例型材料,是话题,取其原意,要求对材料本身所述事实阐明看法。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候车厅前关于玻璃瓶的一幕。

要求就事件本身展开议论,不能用比喻意。一种是寄寓型材料,材料本身是喻体或象征体,取其隐含、影射的意义,要求对材料影射的意义进行议论。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材料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要求就花与刺展开议论。

2、读懂材料,找出隐含信息。审清材料类型后,就要读懂材料,拟出角度,引出话题、观点。要注意所选角度应符合题意,主题、内容、文本应该与材料的限制性条件相一致,不能脱离材料。一般来说,材料多为寄寓类型的,是一个寄寓道理的载体,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道理、情趣往往有某些相似处,应该通过联系、分析、比较、联想,揭开题目表面的遮蔽,找出材料的隐含信息。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是描述或者议论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引子。话题作文,即就这个引子说事论理,抒情言志。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题”指“话题”,命题作文的“题”即标题,不能变;而“话题”可作为文章的标题,也可以在“话题”范围内另拟题目。命题作文文体已事先规定,没有选择余地,而话题作文则可以自由选择文体。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也有区别:虽然大多数话题作文也有材料,但是话题作文的材料与材料作文的材料的作用有所不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思,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是写作的根本依据,不能偏离;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并且题意较为直露,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解释或者是启发学生思路的一个例子,是展开联想的一个比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话题,学生可以指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结合日常的总结,我给学生总结了几条技巧:

1、立意要与话题有关系。话题作文虽然有明显的开放性,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写作限制,至少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有关。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要求所写内容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关,比如我们可以立意为对青春的诠释是丰富多彩的。

2、读懂话题,辩证地分析话题。大千世界,古今中外,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诗歌辞赋、寓言漫画等无比丰富,所以应该注意关键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注意逻辑关系,利用辩证思维分析话题所涉及的关系。关键词语理解有偏差甚至是错误,作文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话题;赵宝刚;剧情;结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143-01

话题剧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现代人的生活理想、爱情婚姻为主要内容,剖析社会争议话题的电视剧。它将现代人共同关注的、引起社会讨论却没有最终结论的社会现象变成一种“话题”,作为构建电视剧的故事核心,从而吸引观众,融入剧情,参与话题讨论,加强社会共鸣与反响。

一、话题剧的由来、发展以及近期代表作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话题剧就一直依附于当代都市剧中。如90年代初,一部反映国人移民美国潮流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自此,反映社会话题的都市剧开始逐渐发展,婚外恋题材的《牵手》;讲述家庭暴力问题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再现中国婚姻现状,讲述当代离婚问题的《中国式离婚》。

到2004年,一部反应城市女性心理的都市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对话题剧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延伸和发展作用。直到2008年,网络时代蓬勃发展,当代都市剧导演赵宝刚凭借《奋斗》大热,正式的提出了“话题剧”的概念。自这部热剧播出以后,话题剧逐渐在开创发展着自身的特色。

之后,一部针对当今房价展开的话题剧《蜗居》播出,引起的反响一浪高过一浪,将电视剧和话题讨论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双面胶》等一大批以“社会话题”为核心的电视剧竞相占领各大卫视的收视率榜首。其中,国民导演赵宝刚更是在《我的青春谁做主》火热上映以后,正式高举“话题剧”大旗,推出《婚姻保卫战》,不仅在主题上跳脱老套,更是开创了电视剧创作的新模式。2010年,赵宝刚推出正式以话题剧作为定位的《男人帮》,各大媒介相互配合,让“话题”急速升温。

二、实例分析:2011年话题大剧――《男人帮》

2011年赵宝刚推出的话题大剧《男人帮》是一部从男性视角出发,讲述发生在三个不同类型,不同年纪的都市男性身边的爱情故事,引发他们对爱情对幸福的探讨。

(一)“话题环境”的营造――以集为单元,设立小主题

《男人帮》在每一集的开头,都会有本集的一个主题,围绕着该主题展开故事。例如第一集的主题便是“以爱之名”,作为开端,本集通过画外音介绍了故事的三位主人公之后提出了本集的疑问;“爱情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上存不存在没有原因的爱情?”之后故事开始了。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说故事。到了本集的结尾,顾小白得出了自己对该集主题的结论。这样每一集一个话题,一个结论的横向结构之外,在纵向结构里,故事也仍旧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着。

(二)让普通人成为“话题人物”――人物设置的理想化

主体地位的男性角色:顾小白――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这是一个完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物,他极夸张的将所有城市男性发生过的感情问题浓缩于一身。以自由撰稿卫生,属于都市生活里的“文艺青年”,感情史很丰富,感情理论很强,在性格上集合了都市男性大部分优缺点于一身。

罗书全――理科头脑,感性思维简单,不浪漫,没有幽默感,可以24小时对着电脑,代表社会中的热门群体――“经济适用男”。

左永邦――四十五岁,社会成功人士,离异,有一位成年女儿。几个标签就让左永邦变成了热门的争议人物。

“穿针引线、各领”的女性角色:《男人帮》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相比会弱化不少,但都性格分明,莫小闵的“小女人性格”,艾米的独立干练。每一位女性都依附于三位男性主角,阿千与顾小白的朋友关系,艾米和罗书全的恋人关系,珊莉与顾小白的姐弟恋关系,潇潇与罗书全师生与兄妹关系……这些关系引领着她们的故事走向,而她们每一位也都离不开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红颜知己、办公室恋情、姐弟恋、师生恋、傍大款……

三、《男人帮》给当代都市剧的启示与思考

“生活永远不缺少话题,但永远都在缺一个好故事”,观众永远会对一个丰富经典的故事抱有需求,而《男人帮》在冲破僵化老套的故事情节以后,也表现出了剧情薄弱的特点。观众需要的,是让话题构建在故事的走向上。扎实深入的剧本,才能让话题剧更稳定的在注重“消费”的电视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非昙花一现。只有恰当的平衡话题与剧情,这场讨论盛宴才可以开的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参考文献:

[1]武春澍.话题剧正当红[J].神州,201(01).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一、添加法

添加法是把话题或话题核心词当作文题的一部分,在它们的前后添加词语从而形成文题的一种拟题方法。它有三种情况:

1、前缀法:即在话题或话题核心词前面加词语而形成文题。如2001年文题《感悟诚信》《呼唤诚信》《歌颂诚信》等,2002年文题《面对选择》《秋菊的选择》等。

2、后缀法:即在话题或话题核心词后面添加词语而形成文题。如2001年文题《诚信为本》《诚信无价》等,2003年文题,《理智的重要》《情要深深,理要昭昭》等。

3、前后添加法:即在话题或话题核心词的前面和后面同时添加词语,从而形成文题。如2002年文题《我选择善良》《我选择你,我的中国》等,2003年文题《重情更须重理》《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等。

采用添加法拟文题,考生先要注意分析话题本身的语法结构。如果话题是一个词,很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如果话题是一个短语或句子,那就要先提取话题核心词。

二、借用法

借用法就是借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生命力较强、影响力极大的句子来作为文章题目的一种拟题方法。

1、借用名句:

如2001年文题《众里寻他千百度》,考生借辛弃疾的名言来表达呼唤诚信、寻找诚信的主题;2002年文题《去留肝胆两昆仑》,考生借谭嗣同的诗句高度赞扬了他为国难而死、为变法而死的伟大选择;2003年文题《感时花溅泪》,考生借杜甫的名句说明了一个人的感情往往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即景随情迁的道理。

2、借用歌词、名著等

如2001年文题《明明白白我的心》,考生借成龙、陈淑桦演唱的歌词,表白自己坦荡诚信、拒绝坑蒙拐骗的价值取向;2002年文题《神曲》,考生借但丁的作品名称来作自己的文题,描写了在岁月的四个时期,人在社会中被扭曲的心灵,而“我”却走向了个性、自尊、自爱的选择历程。

三、化用法

化用法就是借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作为范本,利用其形式,加进自己的内容,形成一种仿拟的警句式文题的一种方法。

如2001年文题《诚信所至,金石为开》,就是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化用而来的;2002年文题《择善而从》,就是对《论语》中名句“择其善其而从之”压缩而成,从而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明确的选择;2003年文题《怎一个情字了得》就是化用李清照的名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修辞法

修辞法就是巧妙地利用各种修辞格来拟题的一种方法,它能让文题新颖含蓄、精练生动,从而使文章闪现出一种生动、形象的光彩来。

如2001年文题《诚信是金》《诚信―――生命的双桅船》等,2002年文题《我心如雪》《站在心灵的十字路口》等,2003年文题《情感是一把双刃剑》《感情――― 一副有色眼镜》等,它们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格。又如2001年文题《诚信漂流记》《诚信走访记》《诚信摆渡》等,2002年文题《与永恒拔河》《让爱导航》《心,请你告诉我》等,2003年文题《让理性主持宣判》等,它们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此外,还可使用反问、借代、对偶、双关、夸张、呼告等修辞格,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五、算式法

算式法就是特意借助数学公式这一形式来拟题的一种方法,运用算式法拟题可以达到一种新颖别致的视觉效果。

如2001年文题《7-1=0》,就很形象地表达出丢弃诚信背囊后将会一事无成、一无所有的观点;而2002年文题《1>100》,主人公在“一百个好处”与“一个中国国籍”之间选择了“1”,文题艺术地诠释了“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

六、切文法

切文法就是根据自己所选的文体和所选的题材来拟题的一种方法。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话语”一词,在近年的学术刊物是常见的用语,不过,在音乐领域的学术论述却不常见。李诗原1999年完成的文稿《文化转型时期的批评话语——中国新音乐批评导论》应该是先驱。但是,这篇文稿当时并未出版,其中一章《当代音乐批评中后殖民话语评析》亦是在十年后才在《黄钟》发表。而2012年出版,由王耀华所写、题为《构建中国人的传统音乐话语体系》的论文,亦是少有的一个例子。但是,以上两篇论文,对“话语”的本质、概念及其起源并未提及,也没有论及“话语”本身和权力的紧密关系。本文有意为这两方面的话题在此作补充。

“话语”一词,翻译自英文的“discourse”,源于语言学,原意指一般口头和书写的沟通。但当我们对沟通的产物,即“discourse”提出疑问,如去探究其所讨论的对象、所定下的规范、所产生的社会功效及其如何达成、维持其存在和延续的价值等,“discourse”的意思便已超越一般口头和书写的沟通。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在其研究和著作中,透过剖释“话语”和语言有关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权力关系而为“话语”下了新的定义。福柯指出:“话语,即说话本身,无论我们用的字词、我们引用他人所用的字词,就算这些字词已是其他人所理解和接纳的,就算这只不过是一个回应,说话本身便是一种力量。话语之力量,并非表层的刻画,而是有实质的成效。”因此,“Discourse是手段,可以以此去征服、引发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促成决定、产生战争、达成胜利。”正因如此,“话语”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权力的处方,当权者以此操控被统治者。

“Discourse”的理论被引进中文的语境,在中国大陆翻译成“话语”,在香港多被译成“论述”。在字面上,两者的意思略有不同;“论述”多泛指比较大型严肃的书写,而“话语”则可以指任何性质的书写。福柯的“话语”理论,影响深远,致使各学术领域的研究者更能理解到语言、知识、权力、政治及社会形态之间的互动。受福柯的启发,笔者对香港音乐的话语产生兴趣,把已出版的有关香港音乐研究的成果视为香港音乐的话语。与此同时,也对香港音乐的话语提出以下的疑问:香港的音乐在短短的历史发展中有哪些话语?香港音乐的话语又有什么重大的课题?这些话语由谁来写又是为谁而写?本人希望透过话语和权力关系的理论,去解读两本有关香港音乐书籍的话语特征:朱瑞冰主编的《香港音乐发展概论》和梁茂春所著的《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再而探讨有关书写香港音乐历史这一项重大的话语所面对的挑战。依笔者之见,对话语的认识,有助我们理解和解构各种和音乐有关的话语及其和权力的关系,使我们更能理解话语的深层意义。

从殖民到后殖民

任何有关香港的话语,和香港的殖民历史不可分割。香港位于珠江口东部,六千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居住,以捕鱼为生。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直至1842年,中英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港岛割让英国,开始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香港开埠时,人数只有数千,到了20世纪初,人口也只有三十万。一直以来,香港是一个过渡城市,移民人口和外籍劳工占人口颇高的比例。新移民因过客心态而产生的“游离身份”,深深影响香港的文化。不过,和其他殖民城市不同,香港在殖民统治前并没有明确和丰厚的历史,所以1997年后,不能也不须回归到因被殖民而遭切断的历史。再且,香港是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极成功的例子,在这百年间,香港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引证了安东尼·金(Anthony King)所提出的“殖民城市可被视为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先驱”之说。香港回归前已达至的经济及制度上的现代化,使香港在后殖民阶段和其他后殖民城市的经历有所出入。如香港的殖民地历史,不以成功争取独立的形态出现,而是以回归母体为依归。自20世纪70年代始,香港已孕育出一套有其特质的本土文化形态,尤其在大众文化的领域,如电影、电视、流行曲、漫画等。1997年回归后,尽管在政治上,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一国两制及港人治港,但在文化上,港人无可避免地要开始思考和母体的关系,特区政府也从多方面鼓励港人加强和母体的联系,如中小学学生学唱国歌、课程加入爱国教育等,都是融入祖国文化的一小步。

香港音乐的“无语”和“话语”的建立

有关香港音乐的话语,亦和“回归”这历史分水岭有着紧密的关系。以“香港音乐”为题的书写,在1997年前出版的,寥寥无几。其中只有1990年出版的“古今香港系列”中由黄志华著作的《粤语流行曲四十年》,再有1994年出版,由鲁金著作的《粤曲歌坛话沧桑》,但二者都没有开宗名义地打着“香港音乐”的“话题”。

1997年前香港音乐话语的欠缺,和港人缺乏身份意识和其过客心态不无关系。港英政府对香港的管治,经济挂帅,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却只予港人有限的政治参与且不鼓励本土文化的建立,以财富增长和生活改善去减低殖民者和被殖者之间的矛盾。不难想象,当时的政府并不鼓励港人拥有“话语”的权利,更不会提倡带有浓烈身份意识和本土色彩的“话语”,以确保其管治的声威。而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亦以推动经贸发展为主。作为过客的港人,当然也犯不着为其过境之地的音乐文化著书立说。名作家徐吁对香港早年文学不发达的原因的解释,套之于有关音乐的书写,亦为正确:

一个地方如果有文化,起码要有“属民”才行。住在香港的人,大家都是暂住性质,流动性很大,没有人当它是永久居留地,做生意的人,眼睛只看五年,年轻学生毕了业有地方去的都走了,这种情况之下,很难产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