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例6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文1

2、原文:《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朝代】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文2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4、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文3

应城市(2005—200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评测题(二 文章作者:吴高珍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22日8:44 中语1—2 应城市(2005—200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评测题(二) 内容:第二、三单元 命题:审题: 班级 姓名 &n; 。(《秋天》)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观沧海》) (3)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6.揣摩下列一组句子特点,然后再以“夏天”、“秋天”或“者冬天”为对象写一组句子(3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天像

天像 天像 7.把下列文章按所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进行列表分类(4分) 《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秋思》 &

nbsp; &nbsbsp;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 你会联想到什么?(2分)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2分) &n

bsp;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 的言行。(1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人bsp; 13.联系你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的理解。(2分) 14.文章选取的10则语录中,有许多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摘抄下来并谈谈你的感悟。(2分) 摘抄: &

nbsp; 感悟: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4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文4

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道不同,不相为谋

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8、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1、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9、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4、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2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8、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2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32、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5、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3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7、听其言而观其行。

38、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3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0、言事死如事生

4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4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45、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46、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47、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52、小不忍则乱大谋

5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5、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56、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5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8、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8、“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69、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7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71、“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7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6、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7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9、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8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8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8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8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87、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8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9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91、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92、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5、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9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99、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10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1、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0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0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0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08、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10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1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11、有教无类。

11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3、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1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7、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11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3、不学礼,无以立。

124、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12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2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12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29、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130、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33、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3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35、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13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3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8、礼之用,和为贵。

13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4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4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43、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44、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14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4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47、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4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49、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15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5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15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54、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55、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15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9、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60、过,则匆惮改。

161、不迁怒,不贰过

162、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6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65、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66、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167、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6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7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7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7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7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7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183、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84、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18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6、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87、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18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89、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190、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91、巧言令色,鲜矣仁!

19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93、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文5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学

传统观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即复习、温习。80年代后学者们指出这种解释不完全符合原意。复习、温习的概念在《论语》中不用“习”,而用“温”。“学而时习之”的“习”应该是“行”,指的是对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反复地练习、实践和运用。如果把“习”只解作“复习”、“温习”则不够全面。因而“学而时习之”应解释为学习知识,反复学习、练习、实行和应用。

孔子最先提出“学”,当时的孔门所学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又怎样学的,历来的儒者,从汉代到清代都为“学”做解释,可以说争论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我们把“学”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阐释以求对孔子有一个粗略的轮廓。如:“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遊于艺。’”(《论语·述而》)要立志于道,要立于行德,要以身行仁,要演习六艺。志,立定志向;据,据守。依于仁,不违背仁;遊于艺,沉浸在六艺之学,即以六艺之教陶冶身心,也是泛指一切学艺的修养。作为学习,应该按这个顺序完成自己的学业。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则本来兼顾内外教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进入圣贤的境界。这包括了孔学全体而无遗漏,但对于为学的先后之序,人们看法不一。《论语·子张》: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教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君子传道哪一项传授在先,哪一项最后讲述呢?学犹如对待草木一样,是要按季节和植物生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的,君子的学术,如何可以歪曲?依照一定的次序去传授而有始有终的,大概只有圣人吧!”因此,传道,先传于小者、近者,而后大者、远者。学习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可厌末而求本。所谓末,即细事、小节不能讨厌,也不是说末就是本,但学其末而本即在是。

一、深研六艺之学的内容:即学于艺

《论语·子罕》篇中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孔子辨析六艺,即六艺所学。《礼记·王制》:“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礼记·内则》规定,到了六岁要教他们数和方向的名称,到了七岁,男孩、女孩就异席而坐,不在一起进食;到了八岁,教导他们出入门户和入席饮食必须在长者之后,开始教他们谦恭礼让;到了九岁教他们数日子,懂得初一、十五,明白天干、地支,以上都是家中女教师教的,到了十岁,男孩、女孩学习内容不一样了,男孩跟老师学习文字、计算。到了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经》,还要学习一种舞蹈,到了十五岁就成了成童,开始学习名叫“象”的武舞,学习射箭和驾驭马车;到了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开始学习各种大的礼仪,学习名字叫“大厦”的大型舞蹈,笃行孝悌之道。《子路》篇中:“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孔子是非常博学的,他会写文章,吹鼓手,制美食,会唱歌,会跳舞,搞点小发明,据说还当过委吏(类似今天的会计师),乘田(畜牧师),无怪乎一些达巷党人称赞他博学而无所不能。《子罕》篇中: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博学而无所成名”,历代经学家将它释为无所不能而难以名之,即博学得简直不知道他为什么专家了。孔子在街头巷尾的口碑颇佳,他的贤弟子子贡对他更是赞叹不已。《子罕》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贱故多能鄙事。吾子多乎哉?不多也。”看来他的博学多能也是教师行业对他的要求,在官府学习,他首创私学,教学很多内容,礼、乐、射、御、诗、春秋、书,无所不教,一身多任,多方面的教学要求逼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本领。孔子懂得要做像样的老师,非多能也,他的博学多能给我们深深的启示,现代我们不必都教,但专门的教学不意味着他的孤陋寡闻。除了博学,还要多能,博学是“知”的范畴,多能是“行”的范畴,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泰伯》篇中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三年里不追求利禄,这样的人是不易得到的。学以求禄,即习艺之学,我们现在的求学,很大一部分是为获得职业。孔子并不反对至榖谋业。古人六艺之学,首书、数,庶人幼年皆习。次射御,少壮或人乃习之。又《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育人为学,要以躬行为本,亲自以行动来实践,即身体力行。躬行首先要讲孝悌之道。《先进》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贱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此外读书即上面所讲学文,孔子教育学生并不认为读书就是非学。古人在给《论语》作注时,有些人轻视习艺,另外一些人轻视读书。这两种倾向,在《论语》中是,对习艺、读书都是同等重视。例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猶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陈元闻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陈元退而喜曰:“问一得之,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孔子劝人学诗,劝人读书,学文。孔子要教他的儿子学诗、学礼,也就是要教他的儿子读书,学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这四教以文为先,自博而约。《述而》篇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季氏》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固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学就不可能博文于古,而择善以从之。所以孔门之学决不废弃读书,所以必以古文为要务。

孔门之学,首重通习技艺、时务,读书博古。这是古今为学之通义,即通行不变的道理。

二、谨守人际关系的规范:即学于仁

学习仁而依于仁之学,不违背仁,依据仁德行事。《荀子·王制》: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荀子所说的“群”相当于我们今天现在所说的团体、社会。荀子心中的社会是一个斗争的社会,跟孟子所谓的“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仁爱人民又爱护万物,所讲不同。《孟子·滕文公》篇中孟子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輿皆得食于子。”孟子心中的社会是一个互助的社会,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论语·微子》篇中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人道即学于仁,学人道,学为仁。标题:依于仁以为学,即依于仁与相通之道。郑玄解释“仁”,用现代俗语,即相人偶,二人相亲切致意。《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成为我所取法的人,选取那些优秀的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孔子的依于仁之学即孔子学为仁。《述而》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依于仁之道”是一辈子的事。《学而》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依于仁之学。《荀子·子道》:“入则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悌、谨、信、爱、仁都要学,即学习仁道,依于仁,学习的仁不仅能学艺读书,称为学。居家、出门,凡是一切功行实践,这都是为仁之道,即学习的道理。功行实践,即身体力行,亲自以行动实践。一切知识必须实践才可以学习。《学而》篇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学,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为政》中“孔子慎言其余,慎行其余。”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说起来要谨慎,对于有把握而没有危险的东西,做起来要谨慎。《卫灵公》中“言忠信,行顾学。”这些论述都是以言行为学,即依于仁以为学也。《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有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论“学”,注重日常人的实践,注重学习为人,这是古今通行不变的准则。现在学习要躬行、实践。孔子的文、行、忠、信不能偏废。宋代儒学偏“行”,清代篇“文”,西方学术宗教偏“行”,哲学、科学偏重“文”。孔子两方面都兼顾,孔学论“学”还是比较全面。“游艺,依仁”之学实际是一回事。学习做人一定要通艺,习艺也是仁道处事的一个重要部分,依靠艺处事。学文,也就是学为仁,也就是依于仁之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侍父、侍君也是学习为仁的道理。诗书、学文,也必须是通于学为仁之道。因此,“游艺,博文”都是学习为仁,也就是依于仁为学。对于仁道,为仁都要重视。依于仁,当于道,没有不经过学习道、文之途径的。

三、遵循道德品行的准则即学于德:据于德之学

前面讲“游艺依仁”,实际上也是古今言学之通义。致道据德也是孔门立学的要旨。《学而》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学习为人,也是据德之学,因此“游艺、依仁、据德”这三者,有人看作三个层次,实际上还是会融会通于一贯。《宪问》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劝学》中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恶,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几点对我都没有困难,孔子的弟子根据这两点(学不厌,诲不倦)认为孔子已经是个圣人。为什么能够诲人不倦,在于自己能够学不厌,先要默而识之,这样才能学不厌,这三者是层递而进的关系。作学问的三个阶段或学习阶段的三个层次。《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古人认为学习约情而复性(恢复善良的本性),孔子回答鲁哀公的问题,他的学生里有大家公认的博学笃志的子夏,多闻多识的子贡,静默如愚的颜回。颜回能够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好学之识由此可见,如果不在性情上用功,那实际上学就等于没学。性情上如果不得利,纵使你夜以继日,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最终还是不算好学。性情上用功就是聚德之学,这就是孔子的聚德之学的真趣。

《论语·阳货》中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仲由,你听说过“仁”、“知”、“信”、“直”、“勇”、“刚”六个字和六种流弊(偏弊)吧,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问,他的流弊是愚昧,爱好智巧,而不爱好学问,他的流弊在贼害;爱好正直而不爱好学问,他的流弊在于急切,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问,他的偏弊在于作乱,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问,他的流弊在于轻狂。六言其实都是美德,如果只是喜好他,不明白他的道理则各有所弊。六言固然可以说是美德,《论语》不称它为美德,而称为六言。六言只是我们人世间所公认的六种名目。如果不亲自感受,反省自己,那么光是喜欢它而且仿效它而未行动,这样的结果是形似神非。你做的事表面上看好像在实行六种美德,实际上精神已超出这个范围,即做不到美德这方面,这样不免要陷于六弊的过失。如果称它为六德,就不应有流弊,而所谓的六弊出自名人的心性。也就是都是弊于其人德之所未纯。“愚、荡、贼、绞、乱、狂”来源于人性,而我们没有加以修养学习。去掉流弊,则人就有了美德。这六种叫做恶德。六言就是一种美德。《述而》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修养德行,不讲求学问,听到仁义的事而不照着去做,自己有了缺点而不去改正,是我的忧虑呀!孔子的忧愁不单单是没有学问,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德放在前门把修德与讲学分开来说的,喜义改过,也是修德的事,也是讲学的事。虽然可以分,仍然还是互通的,现在我们的偏向往往注重学,而对德则不讲究。修德与讲学是联系的。

四、树立志向行为的目标:学于道即志于道之道

学习要有目的,有对象,游于艺之学,以事与物为学之对象。依于仁之学,以仁与事为学之对象。据于德之学——以一己之心性、内德为学之对象。而孔门论学的最高阶段在志于道之学——以兼通并包括以上之三学,以物与事与人与己之心性之德会通合一,融合凝聚成为一体为学之对象,这是我们所讲之道,所以至道之学实际上是以会通合一为对象,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罕》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儒家道侧重道德,道家道侧重于宇宙本体。学习分为两个层次:向学,但未必知道适道。虽然他不知道至道,但不能说他不适学。而仅仅是说他对学习的要求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向学、适道中间隔了一个层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适道,要在某一学说上有所追求。《子张》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文武之道就是指周代的礼、乐。这说明孔子的治道之学,实际上就是游于艺。学于文,就是博文约礼之学。所以,夫子问礼于老耽,访乐苌弘,问官郯子,学琴师襄。学无常师即哪一个人有什么善言善行足取都是我的老师。孔子的至道之学,游于学,依于仁,据之学,会通含一。《为政》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惘然无所得,只凭思考而不学习,认识就没有基础,就会出现偏差。罔,无所得的样子,提出了学和思的关系。所谓的“思”指的是思通,就是学了之后要通。道必思其汇通而始见。(道一定要经过思考,道才能显现出来)学习无小无大都必须由思得通,通然后见道。如果仅仅知道逐事效学,最终只能见事不见道。所以至道之学贵在能思,思通就是至道之学的首要任务,思而且要通,强调要处理好思与学的关系。《卫灵公》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论学,虽然学、思并重,但两者也有一个本末先后,如果没有先,逐事具体之学就不可能有博综会通之思。又给我们特别的提出来,学和思先后的顺序。《子张》中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依仁之学必须先博学,而后进之而能思,要先进思,这就是孔门论学重思的要旨。孔子论学一定要求于学以致思。但这种思考必须以学习为基础,学在前,思在后。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把子贡叫到跟前来说,你以为我是博学强记的,子贡说,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不过是思想多学而识之,这就是孔子之学和他的弟子的一种共识,一贯之学,就是博学而思其会通。孔子和别人不一定有这个共识,孔子对这一点可能理解的不深刻。孔子告诉子贡就是害怕子贡以为(孔子)自己是多学,又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理解领会。所以他就是于多学中以一以贯耳。一贯指的是积累既久,豁然贯通,或积久功深,言下顿悟,便涉禅解。顿悟指个人对环境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突然产生有意识的深入了解。对事物的深入了解(禅解),所以一以贯耳是言予之多学,执一以贯通所闻。推此而求彼,得新而证故。执一,就是学思并进,交互为功。如果不是多学,则何来的此多贯。实际上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而不食”的总结。

参考文献:

[1]胡安良.老庄语冰录[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5.

[2]胡安良.言语的内察与外观[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杨伯峻.论语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范文6

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在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中有着深邃幽微的表述,也通过家庭教育,春风化雨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历代家庭教育留传下来许多家训。孔孟提倡仁爱,但多是提出纲要,其义理并未充分展开,而后世贤人奉行古圣贤的教诲,在为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有人生感悟,有处世经验,并总结成家训,而且文字整合得很讲究,其内容是向弟子指点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观、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其义理意味深隽,警世劝诫,敦促子弟思哲悟真,修养身心。而且,因为是教诫子弟,故而语言亲和恳切,既讲道理,又讲故事,让子弟易读易记。贤人家训是对古圣贤教诲的直接的诠释和见证,有说服力。

本文重点介绍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十六字箴言。它出自《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明代嘉靖年间袁了凡先生教训儿子的四篇文章。数百年来,《了凡四训》影响很广,不仅在中国民间发挥了益国利民的教化作用,而且传到日本后,也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著名汉学家安冈正笃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称赞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如吉林师范大学郑重地将此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参考资料。

《了凡四训》的“四训”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训”之中,重点是改过和积善。“四训”有着严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因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善的辨别”的十六个字,即八个词组。学习和践履这十六个字,不仅关系我国慈善文化的传承,也关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命脉的延续。所以笔者称这十六个字为“十六字箴言”。古圣讲“仁贵断”,“仁”是仁爱,仁爱所贵的是决断。决断什么?是非、邪正、善恶、净染等,我们要有智慧辨别。具体到“善的辨别”,则是要辨别“真假、端曲、阴阳、是非、正偏、满半、大小、难易”。古圣也讲“择善、知善,需要良知。”《中庸》讲“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说,努力做到真诚的人,才能选择善事而并坚守不渝。这是将择善作为价值信仰了。佛陀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么?感情用事,没有智慧决断。如果有智慧的决断,这个事情即祸害和下流就可以避免了。这可见“择善”“善的辨别”多么重要了。至于其他三训(立命、改过、谦德)都是修身。修身是为了真正懂得仁爱行善的道理并实践之。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圣贤文化和圣贤的慈善文化呢?因为我们不少人身体流着中华民族的血,但思想是美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自私自利,崇尚“自由”,实质上是想,漠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忙、盲、茫中迷失人生方向。宋代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为往圣继绝学,弘扬圣贤文化和圣贤的慈善文化。“天地之心”就是“道”,生民之命可以在此得到安顿;此道体现在往圣绝学中,所以要继承和弘扬。只有将此道行之于世,才可致天下之太平。《中庸》讲“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庄子讲“循天之道,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学习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慈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美国政治家阿兰・布鲁姆在其《巨人与侏儒》一书中说,对一本伟人著作或一位伟大作者的书的反复阅读与信赖的消失,“不仅导致基调的庸俗化,而且也导致社会的原子化。因为有教养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是基于对德行与恶行、高贵与卑鄙的共通理解。”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复兴。

《了凡四训》在“积善之方”中谈到“善的辨别”,指出“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第一,“何谓真假”?了凡先生讲,“昔有儒生(读书人)数辈,谒(拜访)中峰和尚(元朝高僧),……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善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私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诚发心)真,袭迹者(跟别人去做,非出自本心)假。又无为而为者(行善而无个人希求)真;有为而为者(行善而有所求)假。皆当自考。”辨别真善、假善,一定要从心地里去辨别。贪财妄取难道不是恶吗?未必是。古时,有一年青人在政府管财务,常常私取公款,去市场买鱼放生。后来事发,被判死罪。此事报告了皇帝。皇帝下令,观察他临刑是否怕死。他临刑大义凛然,视死而归,毫无惧色。皇帝知道后,问明原委,命他入佛门为僧,后成为一代高僧。他就是延寿禅师(904-975年)。

在这十六字中,善的真假辨别最为重要,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笔者愿多说几句。古圣讲“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诚”就是真心、直心;“明”就是智慧,通达明了一切事理。善的真假辨别一定要建立在“诚明”上,做善事光明磊落,心地清净。若为物欲所蔽,就不会诚明了。所以《大学》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才能闲邪存诚,时时提起警惕性,防范邪思、邪念、邪见。从哲学上讲,“真”是作为意识观念中的“概念”与其对象的一致。这种“一致”可以在表象层面上体现出来,也可以在本质或规律层面上体现出来。我们仰慕的范仲淹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就是把他理解为这样一位人。他的思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行为呢?他的薪俸高,但施给300户人家,让他们衣食无虞,而且还办义学,置义地。他自己离开人世时,买不起一口棺木。他的思想与行为一致,究竟圆融,因此一千年来,他堪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然而不少慈善家是“慈善发家”,他们以慈善为名,行做广告之实,提高知名度,个人名利双收。名实不符,是谓假。真的慈善家给人的印象深刻,不是他的财富的魅力,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又比如,日本有一位“商圣”――韬盛和夫。他从中国古圣先贤和佛陀的教诲中深悟兼济天下的精神。他不仅是成功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他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他说,他的人生是从“佛道”到“商道”,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都奉行“自利利他”的原则,自他不二。他深信因果报应法则。他说“命运乃经纱,因果法则乃纬纱,两者交织而成的布,就是人生。”他时时感恩,不为物欲所蔽。他于1997年剃度出家,皈依佛门。北京大学教授、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以来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韬盛和夫先生始。”任何事物都具有该事物所特有的规定性,那就是真的,否则是假的。真慈善家就是指某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真慈善家的规定性,比如具有大爱精神,其大慈大悲之风范不仅体现在慈善捐献和慈善服务上,而且体现在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利他,而且真正利己,即从心地上克服贪嗔痴等邪念和习气,从而获得内心的淡泊宁静、净化心灵、自我升华,身心兼修,并为此感恩受施者和一切众生。

第五,“何谓偏正”?了凡先生也以讲故事来解释。他讲“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在古代,乡绅有对乡民进行教育,乃至管教的责任,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现代人多缺少家庭教育,父母溺爱子女,子女长大了,少有孝敬父母者。小时候不严加管教,子女长大了,就没法子教了。了凡先生又讲“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私下把抢劫的人抓起来,私自用刑),众始定(把事情平定了);不然,几乱矣(几乎发生动乱,难以收拾)。”了凡先生总结说,“故善事为正,恶事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这说明,善恶的标准,最终要从对社会,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来论断。

第六,“何谓半满”?了凡先生讲“易(易经)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书经)曰:‘商罪贯盈(商朝末代君主纣为暴君,恶贯满盈),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佛寺方丈)亲为忏悔。及后入富贵者,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恳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回向”意为回向实际,即决心断恶修善,恢复“本善”和“本真”;回向菩提,即希求破迷开悟,真实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回向众生,即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了凡先生的这一段教诲指明做善事,根本上要从心地上下功夫,要真诚、恭敬、清净,没有一丝污染。了凡先生继续讲“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这是讲的佛教的慈善的“三轮体空”观,是行善的最高境界。佛门各宗都修禅定。我们读《傅灯录》(禅宗的语录)都是讲禅宗历代高僧的所修、开悟、证果的记录。禅定就是“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则做善事即能进入“三轮体空”境界。这是真实的记录,是可以仰信的。

第七,“何谓大小”?了凡先生讲“昔卫仲达为馆职(在翰林院工作),被摄至冥司(被小鬼抓去见阎罗王),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筋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筋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只为自己),虽多亦小。”这段话表明,“大”、“小”差别在发心、发愿和立志,是为天下国家,还是为自己和小家庭。佛陀教导我们,孝顺父母,然后推己及人,孝敬天下父母;自己罹病,则祝愿天下人健康无病。

第八,“何谓难易”?了凡先生讲,“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难先能行,难舍能舍)。”他讲故事,说“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教书收入),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易而不为是自暴自弃;难而能为,是非常可贵。

了凡先生在讲了十六字箴言后,又讲了随缘尽力修十善:“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随缘尽力修十善,就是讲十六字箴言切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在这十善中,笔者以为“护持正法”最为重要。在了凡先生的心目中,“正法”指的是儒、佛大法。儒、佛大法都活在儒、佛的经典中。英国大史学家汤因比在晚年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能靠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汤因比在英国很有威望,他的思想在英国的影响很深。几十年来,英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学中都吸收佛经。要护持“正法”,首先要有智慧、有能力认识正法,因此绝对要努力学习儒、佛经典,并“学而时习之”,讲儒、佛的教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