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西北风范例6篇

喝西北风范文1

西安“吆喝族”大多集中在市井的大排档和夜市,像北院门一条街、大麦市街、东新街夜市。尤其是北院门,食肆排档聚堆,吆喝声自然也盛,这边“烤羊肉!正宗烤羊肉!”那边“热甑糕!蜜枣甑糕!”还有数来宝似的“豆沙包、蜂蜜凉粽子、小米糕、黑米糕、荞面糕、枣糕、苞谷面发糕!”一口气能吆喝出七八十种食品。吆喝声声,此起彼伏,成为这条街的一道风景。

西安的另一类吆喝族是流动小贩,人虽分散,但吆喝更有特色。这是必然,你想,他的吆喝要是不喝出点新奇,要是不够动听,能把呆在家里的老老少少唤出来么?记得小时候,伴着拨浪鼓的响声,“糖――面――人!”的吆喝声一响,街坊的孩子们便飞也似地从各家各户跑出来,团团围住卖糖稀、捏面人的货郎。管着钱的大人们也慢慢后脚跟来。再看货郎小贩表演,他在小炭炉上支一方形厚铁板,一勺热糖稀在铁板上唰唰唰挥几下,立时就画出一朵小花或一只小鸟来,中间一根小棍儿撑着,既好看又好吃,孩子们高兴得欢天喜地,大人看了也心甘情愿地掏钱。捏面人更是绝活,平常的白面团,到了货郎小贩手里,三捏两捏,就捏出一个猪八戒,耳朵和肚皮很大,逗得孩子们一阵哄笑。货郎小贩也一手收了钱,一边得意地又扯起一声吆喝:“糖――面――人来哩!”

这朗声的吆喝,很有些黄土地上西北风的刚劲,先是重重地吼出第一字,然后平滑地拖腔,末了一声必是重重的仄音。比如,“甑――糕!”“换――大米!”“苞谷面鱼鱼――搅团!”吆喝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很像本地的戏剧――秦腔。元朝诗人元好问在《送秦中诸人引》中说:“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道出了秦人说唱的特点。作家梁实秋先生忆他少年在北京时,听到院外街巷的叫卖吆喝,就像听到京剧清唱,极有韵味。看来各地的吆喝,多少都能代表一点当地的戏剧。也许,戏剧唱腔就是从早期的吆喝声转变而来的呢!

我觉得西安街巷的叫卖吆喝是一种民俗文化,像秦腔,像西安的老宅民居。可惜,如今秦腔在城市已日渐式微,近些年的大规模造楼运动,使得西安城里的老宅民居越来越少。也许西安秦汉唐的皇家名胜太多,对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民俗不足惜,无人会像冯骥才先生那样为保护民俗奔走疾呼。随着时展,市容整洁,西安的摊贩越来越少,吆喝声也日益减少。我现在住的这条小街上,那家几代人守着大锅叫卖吆喝的蜜枣甑糕,现在也收摊不干了。偷偷摸摸出来的流动小贩,大部分都是骑自行车或三轮车,灵活机动,与市容城管玩猫抓老鼠的游戏。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些吆喝声竟被喇叭声代替。有些小贩的车上安有电动喇叭,内装事先录好吆喝声的芯片,边走边放。不知原委的人听了,还以为叫卖的小贩真有那么大的嗓门。

记得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专门请北京小摊贩王德顺上节目,表演了地道的北京吆喝,那似京剧、若京韵大鼓的悠扬吆喝,令人回味无穷。我在想:西安人怎么也应保留一些自己的吆喝声吧,不能让民俗文化像老宅民居那样,随着造楼运动及大规模的拆迁而消逝。

喝西北风范文2

北京人爱喝花茶,即香片。盖碗花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老北京人喝茶时,只需一手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一手又不必揭盖,半张半合茶汤就会徐徐沁出,而茶叶又不会随汤入口,轻轻一刮茶汤则淡,稍重刮茶汤就会浓些,动作优雅从容,别有一番情韵。

在家里,茶是必需之物。出门,泡茶馆儿,更是北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旧时的书茶馆、清茶馆、茶棚、茶摊,还是今日在城中林立的各色茶楼、茶庄,北京的茶馆远离那神圣的茶道,却承载了京味民俗文化中的精髓,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成为生活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生活习惯。

今天,北京茶馆里的戏台上演的或者是京剧昆曲,或者是川剧变脸,又或者是当年天桥下卖艺的那些把式,但台下的一碗大碗茶里,沏出的依旧是弥漫着浓郁香氛的“香片儿”。一个世纪过去了,大碗茶香而不浮,爽而不浊,沉淀出只属于这座皇城的从容与平和……

大名鼎鼎的马连道“京城茶叶第一街”,茶叶街长1500米,集中了12D0多个茶叶店和十几座茶城。过去的马连道只有一家茶叶加工厂,近些年来,福建、浙江、云南和安徽等产茶地区的商人们瞄准了这里的商机,纷纷在马连道开办商行批发茶叶。如今,这里汇集了浙江、福建、安徽,云南、贵州等全国主要茶区的名特优茶叶,年销售额达侣亿元,占全国茶叶总销量的十分之一,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许多人提起马连道,第一感觉就是茶叶种类多,再就是价格比其他地方要相对低一些。走进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最扎眼的莫过于茶叶店和茶城打出的“金字招牌”。一家挨一家的茶铺将店里的好茶用最显眼的字样标出,竹叶青、大红袍、铁观音、普洱茶……价格从每斤三四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沿街而立的茶店大小不一,装修风格也各有特色。门面小点的便可见店主人与友人品茶谈笑的画面,小茶店里四处摆满茶叶,有包装成小泡袋的、有散着装在大透明袋中,看着凌乱却不影响喝茶人的雅兴;门店大些的就能分出三四个泡茶区,规划整齐,空间富余,从外面一眼望进去,可见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在店中忙碌的背影。

要想把这条街上的几大茶城走遍,是要考验脚力的事情,除了沿街可见的已经让人眼花缭乱的茶叶门店,还有更多的茶庄开在茶城里。在马连道上有十多家茶城,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有露天的、有室内的、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一处茶城里的茶店就有上百家,就算花上整整一天时间,也就是匆匆在三五家茶城间逛个来回,更谈不上坐下来细细品上一道茶了。

马连道目前有大大小小十多座茶城,有的年代久远些,有的新建不久,每个茶城的建筑风格和商铺定位也因为时间阶段和市场需求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北京马连道茶城占据了茶叶街最显眼的位置,茶城共有四层,一、二、三层是茶叶、茶具市场,四层是摄影器材城。茶城内部装修典雅大方,仿古式建筑装饰极富民族特色。一二楼的销售大厅是专柜式的,半人高的玻璃柜台,让人不禁联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百货公司。包装好的产品放在柜台里,散茶则装在铁皮桶里被搁在台面上,铁皮桶外贴着“黄山毛峰”、“茉莉花茶”、“金骏眉”等大黑字,颇有点旧时茶庄里卖茶的味道。三层是两家大型茶叶超市,设有品茶室,茶客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称心如意的茶叶现场泡饮。

“茶缘”茶城位于马连道茶叶街的最南端,以前所有的茶店都集中在马连道北边,“茶缘”的成立才把这条茶叶街从北到南地贯穿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茶叶商业街。茶城的入城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牌楼建筑,顶上中间题写“茶缘”二字的烫金书法,这已经成为马连道的标志建筑。城中的铺面装修得都很雅致,路面用青石板铺就,行走其中有一种江南烟雨楼台的感觉。茶城里的店铺面积比较大,分上下两层,因为有了空余的空间,茶店老板会凭自己喜好在楼上或是楼下开辟一间茶室,用来招待朋友,大多是古朴雅致的装潢风格,也应了这“茶缘”里古香古色的景致。

如果说马连道里能一眼让人记住的茶城是“茶缘”,那么一听名字就能记下的茶城便是“格调”。刚开始听说有茶城名为“格调”,马上就萌生好奇,现在人流行说“格调”,一个有格调的人是具备气质和内涵的,而一个茶城的“格调”是什么?

格调茶城是一座有着金色外衣的大厦,很醒目,远处便能瞧见,“茶缘”里的茶店是独门独栋,“格调”里的茶店就像公寓一样一间一间紧挨着,每层的面积空间很大,中央有一座手扶电梯,乘着电梯上下大致浏览了一遍“格调”里的茶店布局,这里的茶店规格普遍不大,装修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夫妻店、小批发店为主,店铺虽小却很具人气。买茶、喝茶的人络绎不绝,有些人是闲庭信步恻曼逛着,有些人进门就直奔相识的茶店,有些人已经拎上大包小包准备离去,喝茶聊天的人不少。“格调”给我们的感觉是更接“地气”,贴近生活,亲切友好。

去年,福建“满堂香”茶业有限公司在马连道的北京国际茶城建成中国茶文化体验中心,将博物馆、茶艺馆、科普课堂和商场四种功能融合在一起,在“满堂香”茶文化体验馆里,你能在品茶的同时,欣赏到悠扬的古筝表演,可以听传统的茶乐、戏剧,还有茶叶论坛、名茶评比、茶艺大赛、茶文化等,无限扩展了品茶的外延,也大大提升了马连道上文化精神层面的价值。之后,越来越多茶企、茶店开始转变,在茶店装潢、茶品包装、企业文化推广中都融入文化和艺术元素,走过整条茶叶街,无论具有现代化装饰风格的茶铺还是修葺得古香古色的店面都散发着一种浓郁的东方韵味。许多店铺里不仅设有茶座供顾客品茶,还摆有字画、茶具、古玩。顾客在品茶之余还可赏画、看古玩,兴起之时还可与老板切磋一下。

来到北新桥,我们一眼便看见了“吴裕泰”总部的大门,饱满的蓓蕾柱悬在半空,以深红和墨绿为主色调,在现代建筑群中更显出古色古香来。听闻当年这里高门大院的辉煌程度可与王府花园媲美。走进吴裕泰总部这扇还带着高贵古典气息的大门,我们所见到的一切和想象中的吴裕泰有很大不同。明快简洁的装修风格、先进的办公设施、轻松宽敞的办公环境和年轻光鲜的员工族群,这些都与成熟的现代企业无异,让我们还能感觉到一个老字号茶馆的存在是一整面廊道墙里陈列的所有吴裕泰茶叶产品。在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企业的身影,而且看上去朝气蓬勃、富有生机,这是吴裕泰成长的转变,这也是时代进步之下创新与发展的必然。

距离吴裕泰总部百米左右的门店并不太大,浅色系装饰,清爽怡人,进店便能闻到茉莉花和绿茶的馨香。遇上正在买茶的客人,销售员掀开厚重的陶制的茶缸,愈发浓郁的香气四处飘散开来,渗进每个人的细胞里,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起来。环绕四面的货架上陈列着印上“吴裕泰”标签的各色产品,细看之下,全国各地的名茶都收罗在这小小店铺之中,当然吴裕泰的招牌还属茉莉花茶,据史书记载 :“上品饮茶,极品饮花”。“以花入茶”早在中国明清年间就已成为尊贵地位的象征,花茶是古老中国的宫廷贡茶。吴裕泰的花茶具有“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的独特口味,这种味道已经成为北京人记忆中的味蕾符号。

收银台上摆放的是电子秤,店员说,“吴裕泰”百年前的木制柜台上摆放的是大小不等的手提秤,不同量的茶使用不同的秤。旧时人们的买茶习惯也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今人喜欢论斤买,买一次可以喝上个把月,当时的人们却喜欢按两计,当天买当天冲,图的就是新鲜。

就在店中驻足的十来分钟里,来去了好几拨的茶客,看得出大多茶客比这里的店员还熟悉吴裕泰的茶品,有的年轻,有的年老,他们应该都是土生土长在北京,一代一代传递着对吴裕泰味道的喜爱,他们把朋友带到这里,介绍这些茶品的时候如数家珍,看得出他们想和朋友分享的不仅仅是一款茶、一种味道,更是一份融入生活的记忆。

恩泽雨露 禅茶一味

推开露雨轩沉重的木门,浓郁的佛香扑鼻而来,走过一潭鲤鱼游弋的放生池,抬眼就能见到形态各异的佛教雕像和各式精致的古董家具,呢喃的梵乐不绝于耳,会让人在一霎那产生错觉——仿佛置身于高山深处的一处古刹之中。每一位客人都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受到了“露雨轩”所要传达的核心理念:“禅茶一味”。

前期联系张赞时,朋友就提醒说,早上十一点以后他才会接电话,那是个纯北京爷儿,闲适的生活永远比打拼事业重要。见面果然被安排在了晚上,北方汉子的高大身形,一副书生模样却透着一丝沉稳。很难想像他在茶楼这个行当已经摸爬滚打了十三年,如今已是三家连锁茶楼的总经理,问及为什么会选择创办茶楼,他说以前曾从事过餐饮,比较累;自己滴酒不沾,也做不了酒吧。当时马连道只有一个京闽茶城,经常和朋友去那喝茶,就慢慢喜欢上茶,所以再创业的时候选择了开茶楼。

张赞进入茶楼业的第二年,北京的茶楼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年之内从几十家变成了两百多家。”这些茶楼面积都在一两百平米左右,做得比较好的就是露雨轩、碧露轩和五福茶艺馆。五六个人点一份大约百来块钱的纸罐茶,每个人收十元水位费,包间费另付,茶楼的消费方式都一样,只是提供一个环境不错的场所和服务,不讲究茶品,不讲究泡法,也不讲究茶器,更谈不上文化。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两年,北京的茶楼开始一家一家倒闭,要么转为足疗,要么转为室。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张赞得出结论,茶楼没有主题文化,可复制性太强,经营方式不够多元化,产品的附加值太低。”

什么样的文化适合茶楼?张赞开始琢磨,琴棋书画都想了一遍,不是太小众就是太容易被模仿。机缘巧合,一个出家师傅在这时送了他一本净空法师写的《认识佛教》,虽然是一本简单的、初级的佛教入门书籍,但他突然意识到,佛教文化跟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而且关系密切。于是,“露雨轩”牡丹园店被张赞打造成一个寺庙,所有的布局和设计按照传统的寺庙格局来建造,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客人,延续着佛教文化主题,张赞在双秀公园北门开了第三家店,店内特意设了一个佛堂,内有三尊屹立的大佛,茶楼上下布满了与佛教相关的雕刻、塑像和字画,包括从其他古寺收藏来的镇店之宝——精雕细琢的清朝木雕“释迦牟尼全佛图”、“如来说法图”,以及造型古朴的18尊明代的金丝楠木雕塑“十八罗汉”。

店内的卡座都是明清时期江南盛行的千工床改造的,有些改造成了可以盘腿打坐的塌,有些改造成了椅;二楼的包厢名都源自佛教经典,“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等,每间包厢主题不同,有的密宗文化浓重,有的则以禅宗文化为主;苏式,广式、京式等各种古董家具在茶楼里随处可见,古朴的瓷器碗筷也都可以提供给客人使用,有些东西变平常时,反而让人心升敬意。

“来茶楼的也不都信佛,南方的寺庙里常都备有茶桌茶室,可以泡茶赏景,体验寺庙风光,北方的寺庙除了拜佛烧香,很多连个凳子都没有,而很多人去寺庙,只是想在里面呆一呆,感受一下宁静的氛围。”张赞说,露雨轩就是想让人们了解真正的佛教文化并不深奥,也不沉重,它反而是很贴近生活的,很百姓化的。

非常友普,非常紫砂

在东三环西坝河边上,有一栋带小院儿的独立小楼,青瓦飞檐的大门,颇有点大宅门的味道,除此之外,小楼从外观上看并无特别之处。朋友却说,这是北京收藏老一厂紫砂壶最多的地方,带着一丝好奇,我推开了大门……

大门里的确别有洞天,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走过中式拱门,让人如置身世外,远离喧嚣。茶楼的主人似乎特别钟爱莲花,厅堂的墙壁上有很多与莲有关的书画,笔墨里的每一片枝叶仿佛还带着出水的温柔,自然延伸,无所羁绊。高僧净慧法师在此留下了墨宝——“禅茶一味”。

楼上共有雅室七间,“吃茶去”是一种豁达心境、“七碗茶”诉说茶的精妙、“清心”中自有一番大洁净,阳光通透,可尽览西坝河的风景,花68元可以畅饮三泡好茶,尽享茶馆里所有的茶点小吃,然后慢悠悠地“泡”掉一天的好时光,或洗尽烦尘,或把玩欢笑。

茶楼的主人高剑飞谦和健谈,从喝铁观音开始到喝普洱,是京城茶圈里最早接触收藏级普洱的人,“04年左右,北京喝普洱的圈子氛围很好,有好茶都是分享,当时普洱的价格还没有被炒那么高,茶会上88青是打底的茶,再往上喝到红印,最后一道肯定是号级茶。”相比盖碗,紫砂壶更适合泡饮普洱,高剑飞也开始接触紫砂壶,并从收藏普洱上慢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经”——讲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他认为,喜欢和投资是两个概念,喜欢的东西可以欣赏把玩,但不一定都适合投资,适合投资的东西一定要具备稀缺性和不可复制两个因素。“紫砂壶从创始到建国初期,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实行国营体制后,由国家整合紫砂行业的各种资源,用最好的泥料,最好的工匠,包括“七大艺人”在内的一群老工手毫无保留地展示出各自最优秀的制作技艺。据不完全统计,从明代到1949年,保留下的紫砂壶壶型有100多种,但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老一厂就创款了大概五六百种的经典壶型。可以说,从60年代到1997年老一厂倒闭,40年时间是紫砂行业辉煌的40时间,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在认准了好的投资对象之后,他又从一个台湾人手里回购了一万多把老一厂外销的商品壶,高剑飞现场为我们展示了几把壶,这些壶咋看上去并不起眼,做工谈不上十分精细,毕竟是在流水线上手工制作的,壶盖也并不讲究严丝合缝,但只要一过水,好泥料的色泽和品相就一览无遗,壶身上的字画篆刻也尽显老一辈艺人们过硬的功底。

2008年金融危机,高剑飞看到西坝河边上的这栋小楼空了好几个月,便极具眼光地拿了下来,“平时经常和朋友去茶楼里聚会喝茶,收藏的茶和紫砂也越来越多,需要一个与朋友们展示和分享的平台,就想自己也做一个茶楼。”第二年,“非常友普”茶楼开业,老一厂的紫砂壶成了茶楼的“招牌”,高剑飞办公室的书橱里有好多港台出版的紫砂壶图册,对国营时期出品的紫砂壶做了详细的梳理和分类,他自己也对所收藏的每一把老一厂紫砂壶的资料做了详细的整理,并在茶楼的博客和微博上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了很多紫砂壶爱好者。许多爱壶人从来看壶卖壶,慢慢变成了茶楼的常客,高剑飞打趣地说,茶楼有一个会员入会五个月一共来了120多次,公司开会,商务洽谈都在这里,比我当老板的来得还勤快。他在茶楼规划初期,没有选择太高档的装修,没有过分强调文化氛围,而是把茶楼营造成了一个家庭客厅的延展,

“我要让客人在茶楼里的感觉和在家一样,坐下来了就不想走,这样做茶楼就成功了。”

这或许也是高剑飞给茶楼取名“非常友谱”的初衷,来茶楼的每一位客人都可以喝到“有谱可寻”的茶,挑选到“有谱可寻”的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京城紫藤开

在马连道国际茶城进门右手第一家茶店是整座茶城中最有特色的,大胆的装潢色调,异域风情的特色包装,还有工作人员的马来西亚传统棉着装,令人眼前一亮,忍不住驻足上前欣赏一番。这家茶店名为“紫藤”,与店员交谈才得知其来自马来西亚,难怪我们总感觉这店中的一茶一器,一画一书都给人独特的视觉冲击和思维碰撞,原来这其中有着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背景和审美方式的差异。

紫藤创办于1987年,是马来西亚第一家除了以古朴的喝茶空间规划,精心陈设饮茶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和策划各类型文学、表演艺术的座谈、展览及活动的现代茶馆,打破了传统茶行的经营模式,使茶馆不再只卖茶,而是结合了文学、音乐、电影、舞蹈与人文活动的所在。而马连道国际茶城里的这间茶社只是紫藤世界的一个侧影,但这也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让人记住。

在这里,马来西亚特有的天目,雕工精致的锡器,每一样器具都带着浓浓的异域风情,桌上铺着名叫bafik的茶席布,“这些图案和花纹在马来西亚很常见,不论男女都会穿这种布料的长裙……”漂亮的店员将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向茶客娓娓道来。

“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马仓储存的老茶,老六堡,老水仙,老普洱等等。大马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8℃~34℃,平均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对茶叶的陈化很有利。而且都是遵循古法,用清一色的传统工艺制成。这里的每一款茶,都是要有三至五位老师共同评审以后才有机会进入大马仓,至少存放一两年才能摆上货架,老茶则存放更长的时间,在品质上会有忠实的老茶客追随。”

除了茶叶品质,茶叶的包装绝对是个亮点,简单的纸袋上印着的图案有浓浓的南洋风,色彩鲜明,有视觉冲击感,又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包装上的确吸引年轻人的眼球。除了纸袋纸罐,礼盒也是纯纸折成,连胶都不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绝对环保。跟传统茶馆茶店的古朴沉郁不同,在这里喝茶心中有一种明快、轻松的感觉。细品口中的茶汤,滋味在口中的层次和变化也如眼前绮丽的色彩一般,丰富、多变。在紫藤茶社品茗,体会到的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紫藤把茶做得时尚和年轻化,在丰富鲜明的紫藤空间里喝茶,可以把茶喝得很多元,很玩味,坐在这间小茶社里喝上一杯马来红茶,品味一番别样的南洋风。沉浸在这个小空间,氤氲的茶香和店员纯真的笑脸仿佛送来了来自马来西亚的阵阵暖风。紫藤花语是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在紫藤茶社喝茶,仿佛迷失在热带风光中,醉心于这浪漫,优雅而温暖的氛围。

他们“泡”在北京

听闻老北京人去茶馆喝茶,捧着气派的盖碗,听戏唱曲,用一天的时间把“香片儿”泡了个透。这样的故事好像被定格在了久远以前,我们在北京遇到更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北京人,他们带着明显的区域特性,也带来了天南地北的茶叶,让京城茶市中有了除“茉莉花茶”以外的茶名。他们教会了北京人各式各样的品茶方式,让北京人知道原来茶既可以大碗喝也可以小杯品,他们引导着越来越多的北京人认识茶,接受茶,爱上茶。他们中的年轻一辈,是在远离了卡拉0K厅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疲劳之后,用茶给自己一点沉静的空间。他们固执却不守旧,在对茶的认知上彰显个性,茶便被他们玩出了独特的味道,京城的茶圈因而有了“疯狂”、“光怪陆离”、“特立独行”等这样的形容词。

他们“泡”在北京,泡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杯香茗……

京城柔美台湾风

铺着月咖色的席布的茶桌,枯木一样的阴沉木茶台,像茶海里的一条浮舟,载着台湾好茶,从海峡那端驶来。养在小花瓶里的绿萝生机勃勃地点缀着清新雅致的茶席。茶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串养得润润的小巧紫砂壶,和美玉一般的青瓷茶具。每天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安安会坐在茶桌边上的摇椅上,捧着钟爱的小茶杯喝点茶,细啜慢饮,从容而安逸。

安安的头发整烫得很时尚,爱穿设计感很强的毛衫,很宽松,在茶台前进进出出会小心敛住衣摆,免得挂到桌上的杯盏茶器。安安待人亲切,说话慢悠悠的,蕴含着使人平和的力量。

1996年从台湾传来茶艺风,将茶艺、功夫茶、茶艺馆带到大陆,让大陆人看到新鲜茶具和新式泡法。之后,有台湾人直接在北京开起了台式茶艺馆,带动了京味茶馆也跟着红火起来。马连道茶叶市场起步初期,台湾茶异常火爆,甚至当时只要包到真空包装里,哪怕是铁观音或者茉莉绣球,都被当成是台湾茶,很受追捧。“台湾茶在北京最红火的时候我还没有来马连道,但我并不觉得遗憾,当一种茶火得一塌糊涂,垃圾被当成宝贝卖的时候,真正的好茶不会被重视的。茶叶滋味的一点点差别就代表着大师与普通茶农的手艺的差异,真正懂的人才会识货。”市场淘尽黄沙始得金,安安觉得懂台湾茶的人多了,想找好茶的人会淘了,才会有人来找最好的台湾茶。

“广州是南方的批货中心,需求量是够大的,但是走的都是低价低档的台湾茶。上海人是最识货的,生活也精致,滋味细腻的台湾茶是最符合上海的情调与享受。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我觉得茶这个极具中国味儿的东西一定是要到了北京才能走向全国。”安安看中了未来马连道会成为中国茶叶品牌的展示中心的前景,选择在马连道扎根了下来。她卖的是台湾利展丰老师的“台湾第一好茶”,利教授的台湾茶重视自然、安全、健康、美味,基于这样的理念,制出的茶很温和,不刺激胃,不会导致心跳加速、头痛等不适。

在北京经营台湾茶也深受两岸关系的影响。“像原来政府那样,两岸关系越搞越差,台湾的产品也受冷遇。自上任后两岸关系有了改善,台湾茶也越来越让大陆的茶友们接受与喜欢”。安安还是很满意马政府的努力下两岸和谐的环境。很多台湾茶人,到北京的第一站,基本都是要看看安安的台湾茶。甚至来大陆的台湾考察团、旅游团,也会在这里参观一番。

品鉴了安安的好茶,听了安安慢声细语地聊天,以前闻说圈内朋友都言安安思想深刻,对茶理解独到,果然如是。安安却不以为然。“我对茶的了解,其实远不如普通的制茶师父,但是我手里的茶能证明我所说的。茶人靠茶说话,懂的人一喝就明白。茶在替我说话。”

小茶盅遇上大茶壶

初识茗刘(原名刘炎生)是在《海峡茶道》全国迎春茶会上,作为主泡手,开泡前站起来,双手合十,向茶客深深鞠一躬,他的虔诚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茗刘在茶缘的店有点袖珍,空气里沁浸着幽幽茶香,似花香,细嗅又若隐若无。货柜上的产品包装极朴素,土黄色纸袋上贴着茶叶标签。朴实无华的纸袋,包裹的和承载的都是丰富而厚重的,没有一丝媚俗。“原始、环保,要坚持这样做,懂茶的人喝的是里面的内容,不靠眼球来看,要靠舌头去品。”

“小时候喝家里大人煮出来的茶是喝不下去的,他们泡茶都是死浓死浓的,出汤以后跟酱油似的。我们喝的是它的药性。”茗刘博闻强识而且健谈,说到潮州功夫茶文化的形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地气候,闽南地区潮湿,燥热,多瘴气,喝茶注重的是调理、表湿,所以浓酽,功夫器具也是小巧精致。“工夫茶文化是潮州文化的精华。而北方,就是大壶茶文化了。”

北方天气干燥,喝茶的主要作用是补水,大壶茶大碗茶,有利于解渴润燥。器具和饮用方式,都透着不拘小节的大气。“北京这地儿就是觉得白开水味儿太淡了,抓一小撮茶进去,滋润一下味道好喝一点,不然只喝水感觉肚里‘汪’的慌。”茗刘的妻子芋宣补充道。芋宣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两人因为喝茶相识相恋,闪电结婚,因茶走到了一起。

这两个分别来自文化烙印浓重地区的年轻人,说起相处时的碰撞与磨合,简直太多语言了,“好在他比较宽容,互相体谅,有茶就行,我妈家没有泡茶的家伙什儿,他也跟着喝大杯茶,从不挑剔。”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芋宣从不会喝茶的胡沁(北京老话儿,乱喝一气的意思),到知茶、爱茶的“茶腻子”,茗刘功不可没。

茗刘在北京经营凤凰单丛已有八年,北京作为移民城市的包容性,让凤凰单丛能很快地进入北京市场,而凤凰单丛蜜韵花香的特点,也迎合了喜欢浓郁茶香的北方人口味。北京人喝茶,口味重,泡起花茶用半缸子茶,半缸子水,这跟潮汕的酽茶有几分类似,茶汤浓郁,回甘很快,很多老北京人很容易就接受凤凰单丛的口感。

在茗刘眼里,北京这个多元化的城市,蕴含着大商机,适合年轻人去拼搏,“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好多人动起来容易,静下来难,对于茶馆茶店这种慢节奏的事物来说,反而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城市发展需要快节奏,而生活需要慢慢节奏。马连道是茶店茶商的云集地,各地茶叶都汇聚在这里,这些茶店给我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我相信茶业这一行会越做越精,会越做越有品味。”

一泡凤凰单丛,泡出了新北京人的幸福生活。以茶为业的茗刘淡化了结果,因为最有滋味的,便是一切与茶有关的过程。

80后,我为“茶”狂

在北京的茶圈里转了些时日,见过形形的茶人,不过这样的80后热血青年还是头一次遇上。他体格壮硕,格子衬衫,黑框眼镜,理工范儿,北京必备的“终极装备”——N95口罩随手放在一边。一边品着冻顶乌龙,一边在和安安姐继续刚才的茶人居士中常见的放生的话题,“以动机决定结果,是最大的恶。”见我不解的样子,他耐心给我解释随意放生导致的生态失衡,

“仅仅以善的动机出发,就认定所有行为的正确,实际上是最大的恶行。”他的眼神格外坚定,言辞乖僻又句句在理。我心里暗想,这哥们肯定是个奇葩。

细聊两句,这位东北理工男是个茶叶发烧友,圈内人称单大宝。凡事爱较个真,不求喝个明白,只是不愿意稀里糊涂喝茶。看到一些文盲用百度出来的东西当科学知识,他就忍不住当头棒喝,称之为理科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茶是自己钟爱的领域,我就有点龟毛,有点护犊子的倾向。”大宝整整衣襟,目光坚定。“还有一些关于食品的话题,比如地沟油的鉴定方法、海鲜和西瓜不能一起吃等等,打着食品安全的旗号,被许多不明真伪的小文艺和小清新当红卫兵的毛语录一般流传。跑偏的东西纠正一下很有必要。但看到一些无良的卖家和伪专家那些五迷三道的误导宣传,我砸起来可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的。”在充满了谎言与忽悠的领域里,真话就是最大的破坏。茶这种静心清神的饮料,只求喝个敞亮。

说到自己与茶的结缘,大宝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给酒店会所供应茶叶茶席的公司,有机会接触到茶。茶的种类之多,泡饮之考究是自己作为一个北方80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之后换了多少几份工作,跟茶已经不沾边儿,但对茶的兴趣始终不减。北方喝茶传统较南方为弱,同龄人对于茶叶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接受程度不高,总体性的低饮茶比例带来接触茶叶机会相对较低。“我喝茶在北方年轻人中,属小概率事件。”大宝这个80后,所接触到的年轻群体,除了茶行业从业者,一般都没有喝茶的习惯,身边一些喝茶的同事还是他带动起来的。“其实,最开始喝茶是听说喝熟普洱能减肥,喝了这么些年,我的体重……”他顿了顿,“基本没变”。我扑哧一乐,原来,大宝原来也着过大忽悠的道儿。

大宝涉猎广泛,历史、政治、中医,也爱玩游戏茶。茶是他众多爱好之一,大宝喝茶的同时,不耽误用自己的炸弹投向乱象纷呈的伪专家,不过他的炮弹却是以冷静的、思维严密的逻辑为依据的,通过自己的力量净化保护着这个圈子。这个胖胖的热血青年,是最可爱的斗士。

“性喜玉川晚甘侯,未窥门径登龙楼。谨以发烧为自况,幸余半生可索求。恣意轻狂何需酒,半身反骨赛倔牛。呵佛骂祖发本性,天生一个大刺儿头”。这首打油诗是大宝对自己的写照。大宝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嬉笑怒骂,徜徉肆自,不变棱角,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喝西北风范文3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有人说,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实喜欢喝豆汁的并不局限于民族,也不拘贫富。旧时,有穿戴体统者,如果坐在摊上吃灌肠或羊霜肠,就会被人耻笑,但在摊上喝豆汁则不足为耻。卖豆汁的照例是从粉房将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上,就地熬熟。前边设个长条案,上摆四个大玻璃罩子,一个放辣咸菜;一个放萝卜干;一个放芝麻酱烧饼、“马蹄”(此系另一种形式的烧饼,状如马蹄,故名。有椒盐马蹄、两层皮的水马蹄之分);一个放“小焦圈”的油炸果。案上铺着雪白桌布,挂着蓝布围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图案,标出“×记豆汁”字样。夏天还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经营者通常为一、二人,不停地向游人喊道:“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

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

一般人喝豆汁,不管它是热还是凉,自然喝不出所以然,而且现今一些卖豆汁的铺子把豆汁熬好以后就放那儿,凉了才再加热,有的索性就不管了,这怎么能喝到正宗的豆汁呢?凉着喝,入嘴便会有泔水味;如果趁热喝,味道就不一样,舔中带酸,酸中有涩,滋味独特;再就着咸菜丝、焦圈、烧饼之类就更有味道了。

老北京人爱喝豆汁,或者直接买来生豆汁回家自己熬,一般冬天都这么喝;或者是到庙会和街头的豆汁摊儿上去喝,一般夏天这么喝。现如今,走街串巷豆汁小贩都没有了,庙会上还偶尔见到。豆汁难觅,正宗豆汁更难觅。这可苦了那些爱喝豆汁的北京人了,他们只能到那么有限的几个小吃店去满足这一口了。

要想喝这一口,在西城区护国寺街里的护国寺小吃店还能领略到比较正宗的豆汁。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 (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记》的金玉奴的父亲金松是“杆儿上的”(叫花头),所以家里有吃剩的豆汁儿,可以给莫稽盛一碗。

豆汁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

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喝西北风范文4

每年1月1日在美国南加州帕萨迪纳市举行的玫瑰花车游行,是美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大众性元旦庆贺盛典。2008年元旦,在众多玫瑰装点的花车当中,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花车格外美丽,激起了游行线路两侧观众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现场观众当中,一群头戴印有奥运标志帽子的中国人分外抢眼,他们就是由200多名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南加州各高校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组成的美西南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联席会“奥运花车喝彩团”。

当奥运花车经过“喝彩团”的时候,整个观众区沸腾了!中国学生学者们手挥奥运标语和旗帜,齐声呼喊着“北京!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学们手中小旗上的袖珍福娃,仿佛为花车上大大的福娃跳起欢快的舞蹈。花车正前方的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同学们欢乐的喊声中显得愈加意味深长。观众区内的许多美国朋友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一起高呼“北京!奥林匹克!奥林匹克!北京!”花车放慢了速度让道路两边的观众尽情欣赏奥运花车行进队伍中精彩的杂技,舞蹈表演,掌声、欢呼声也变得更为热烈。可爱的福娃、欢腾的人群,成了花车游行现场一道激动人心的风景。

这激动人心的风景里,包含着海外学子对北京奥运的深情。想看花车游行的人很多较高的看台有十几层座位,而为了能站在路边的位置,在最近的距离为花车喝彩助威,现场的多数同学整夜未眠,联席会的主要骨干甚至从前一天早晨开始就守在路边。中国留学生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有的点上应急灯打扑克有的借着路灯做起了小游戏。帕萨迪纳的冬夜寒气逼人但是,大家对奥运的热情却不能不让人心中感觉到阵阵暖意。一位70多岁的中国学者因年纪太大,实在熬不了一夜但还是天没亮就早早出了家门,坐上公共汽车,辗转10余公里,愣是在奥运花车到达以前加入了“喝彩团”。

这次为奥运花车的喝彩活动,是美西南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联席会迎奥运系列活动里的重头戏。包括留学生足球赛,羽毛球赛等在内的一系列迎奥运活动的成功举行,体现了美西南地区(含南加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夏威夷州)广大中国学生学者对北京奥运会的无限热情与良好祝愿――今年玫瑰花车游行的主题是“通向世界庆典的护照”,我们也衷心祝愿北京奥运会这一世界庆典圆满成功!

喝西北风范文5

啤酒旅行是时尚而有艺术造诣的行为

欧洲的啤酒文化十分盛行,可以说深入到人们的骨髓里。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据说老早之前,德文里面已经有了BierReise(啤酒旅行)的词汇,意为边走边喝,在旅行的同时,喝遍各地的特色啤酒,来一次“啤酒旅行”。这说明,伴随着啤酒的旅行是德国人独创的时尚而颇有艺术造诣的行为,人们视啤酒为生命运动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随心而伴,形影不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人、一个荷兰人、一个墨西哥人和一个德国人一起去酒吧。美国人坐下后对酒保说:“我要一瓶世界啤酒之王――百威(Budweiser)。”酒保给了他一瓶百威。荷兰人说:“给我一瓶全世界最好的啤酒――真正的泉水酿的喜力(Heineken)。”于是,他得到了一瓶喜力。墨西哥人说:“我要世界上最出色的啤酒――科罗纳(Corona)。”他也如愿以偿。德国人则镇定地说:“可乐。”其他人惊奇地问:“难道德国人没有值得自己骄傲的啤酒吗?”他回答:“既然你们都不喝啤酒,我也不喝。”

其实,真正的啤酒精神就在于那份豪饮的痛快,放浪形骸,浑然忘我。当大口冰凉的啤酒流进胃里,德国人的豪情也就渗透进毛孔。只是,你要有一定的酒量,更要有容纳百川的气度,不能变成醉鬼。

德国人喝啤酒时,下酒菜有火腿、香肠、起司、萝卜片及甜菜根等。在德国法令规定,上露天啤酒园,人们可以自带食物配酒,德国人一天三餐都可以喝酒,甚至会一边开方向盘,一手拿着啤酒喝两口。我最喜欢的是星期天早上10点,来杯白啤酒,配着白肠,感觉特别好。传统烤猪肘、各种香肠、秘制牛排是德国啤酒的绝配。

亲历法兰克福啤酒party

来到“莱茵河畔的曼哈顿”法兰克福,环绕精致的罗马广场行走,就可以看到莱茵河的支流美因河,不远处高耸着欧盟银行总部的玻璃大厦,这是法兰克福金融中心的一个缩影。整个法兰克福,美因河穿梭其间,古堡林立,沙鸥翔集,河中的绿洲上柳树环绕,河水静静地流过去,时光仿佛驻留在这种轻轻律动的和谐之中。

此时此刻,这种和谐统治了河两岸的一切,包括不远处半隐半现的萨克森酒吧风情街,随意一个小规模的街头啤酒活动,人们喝啤酒就跟喝饮料一样,随意豪情浪漫的活动。

这座城市的人们最享受的就是,每天消闲的时候“浸泡”在啤酒公园的啤酒里面。

露天的酒吧供给客人几十种传统啤酒,只要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各个啤酒吧就会把桌椅放到户外,供人们下午3~4点喝一份“午后咖啡”,浓黑的咖啡配上黑森林草莓蛋糕,享受着悠然温馨的浮生闲情。酒吧周围充满着浪漫的情调,啤酒陪伴着人们谈天说地,音乐家在演绎着悠扬的德国古典乐曲;画家的笔触在茂密的森林田园间行走;甜蜜的情人相拥着吸吮啤酒花的醉香。

德国啤酒的文化丰富多彩,所谓啤酒文化包含了涉及饮食、生活、爱情,甚至政治、经济、军事等丰富的内涵。德国人聊天、打牌、看电视、看球赛、情人约会、社交和聚会,都少不了啤酒做伴。据史料记载,早年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就是在慕尼黑贝格伯劳凯勒啤酒馆里狂饮一通后,发动了著名的“啤酒馆”,从此走上通往权力峰巅之路。

喝着啤酒去旅行

德国制造啤酒的历史悠久,啤酒厂有上千家,品牌也有大概几千种,东南西北中,各地的啤酒风味不同,记住,去德国一定要品尝着各色啤酒去旅行。德国的啤酒吧总数要比德国的饭店、商店和旅店总和还要多几倍。大大小小形形数不清的啤酒屋、啤酒馆、啤酒坊、啤酒院、啤酒广场、啤酒村和啤酒城星星点点遍布城乡每个角落。

南部:巴伐利亚

啤酒特征:修士们发明的啤酒

德国最著名的啤酒之乡巴伐利亚,啤酒存在的历史几乎和当地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时代。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上,有条山径直通最原始的巴伐利亚“啤酒天堂”。最早的酿酒师产自修道院。当时每年的复活节前6周为四旬斋期,修士们禁止吃肉,他们便任由“大麦汁”自然发酵,酿制出一种高酒精度的饮料,并将它作为补充和支撑禁食40天的代替品。为了使教廷准许他们饮用“大麦汁”,修士们送上一桶酒给教皇,品尝后为之倾倒的教皇,认可这种饮料作为修士们“四旬斋餐饮的代替品”及“罪恶的洗涤剂”,从此准许巴伐利亚的修道院酿造。这种美味的饮料便是啤酒。

在巴伐利亚,每人每年消费罐啤657听,这里的啤酒厅、啤酒馆也比别的城市多得多,最常见的啤酒是小麦啤酒,包含黄啤、黑啤和白啤。许多人在饮用前总爱切一片柠檬放在里面,以增加一份凉爽的感觉。

东部:柏林

啤酒特征:果香丰富的白啤

柏林最具特色的啤酒,非白啤酒(Berliner weisse)莫属。低浓度、低酒精度的柏林白啤酒被誉为“北方的香槟”,常常被盛装于宽嘴的高级酒杯中当作香槟饮用。柏林人通常在喝柏林白啤酒时,喜欢加覆盆子糖浆(Himbeersirup)或香车叶草糖浆(Waldmeistersirup),使它成为红色(Rot)或绿色(Grün)的混合饮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啤酒。总之,柏林的啤酒刻意避开了涩苦,带着淡淡的甘甜。

西部:科隆、碧特博格

啤酒特征:鲸吞和一米啤酒

科隆啤酒(Kolsch)酒质非常清淡,有着比清啤酒还要浅的颜色,酒花苦味比较清淡温和,干爽而略带乳酸味,酒精度略高。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细长玻璃杯“Stangen”,会喝酒的人可以一连喝上10杯、20杯都面不改色。喝科空啤酒应该“鲸吞”,必须三口饮完一杯,因为这样饮啤酒在口中停留的时间短,不致升温,风味和口感才不会有多大变化。你在科隆的小酒馆里,还能看到服务生将一杯杯啤酒以狭长杯子盛放,放在一条1米长的木板上,称之为“一米扎啤”,有着淡淡的药草香,口感恬淡清爽。

中部:图林根

啤酒特征:啤酒浇在香肠上

德国中部的图林根当地最著名的啤酒莫过于Kostritzer卡力特黑啤。在德国,一提到黑啤大家一定会想到这个牌子,全德国的啤酒爱好者都知道这种黑啤酒的美味。但最著名的是图林根香肠,它是德国人最喜欢的品种之一,由猪五花肉,猪前腿肉和鸡蛋,加上胡椒,和兰芹菜子,肉桂粉和其他的佐料制成的。烤图林根香肠不需专门的设备,只要有烧烤炉就可以了。最好的烧烤方法是在露天的地方,因为香肠上的油滴在热炭上,会腾起很大的浓烟。在街头出售的图林根香肠是放在大型铁架子上烤的,为了是香肠具有特殊的美味和脆皮,人们还习惯边烤边往香肠上淋一些啤酒。

北部:弗伦斯堡

啤酒特征:冰川水,德国小炮

喝西北风范文6

宣武区修两广路,到虎坊桥东边拐了一个弯,为的是要把晋阳饭庄给保留下来。晋阳饭庄不光是一个饭庄,还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一处古迹,至今仍保留着原来古建筑的风味。这是一处四合院。曾是清朝四库全书的编撰者纪晓岚的住宅。里边有一个藤萝架,有纪晓岚亲手种的紫藤,如今已经非常古老了,原来是两棵,后来死了一棵。

在纪晓岚之后,这处房子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35年,这里给开辟成“富连成科班”。说起这“富连成”,喜欢京剧的人都知道,这里培养了“喜连盛世富元韵”几科的京剧演员,像马连良、叶盛章、袁世海……都是“富连成”培养出来的。

建国以后,北京没有一家正宗的山西风味菜馆,因为当时有大批的山西籍干部进了北京,他们非常怀念家乡的吃食,于是就在老市长彭真同志的主持下,从山西调来了厨师,就把这地儿腾出来开了一个晋阳饭庄,专门做山西风味的菜。有人问了:“这山西风味的菜都有什么名菜呢?”小吃里有一道名吃叫“头脑儿”。这“头脑儿”最讲究的是太原柳巷儿的,是中华名小吃,起源于明朝末年。据说明朝有一个山西医生,叫傅山,他母亲有病,他就为母亲配了一剂药。他熬药的时候正赶上家里喝羊肉汤,热气腾腾的,很好喝。他就想,要把这羊肉汤跟中药搁在一块儿那会怎么样呢?于是,他就在羊肉汤里加上了中药,有黄芪、山药、藕节、藕根等。他配完了这个汤之后,又勾了点儿芡,为了去腥气、去药味,他又加上了黄酒。结果熬出来的汤有点怪怪的味儿,但是非常好喝。母亲一喝,病就好了。因为他用了八种药材,所以这汤又叫八珍汤。吃这个“头脑儿”的时候,还可以撒上腌韭菜。后来有了晋阳饭庄,第一次把“头脑儿”引进了北京。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汤菜,有人还吃不习惯。那么你可以点别的,比如点一个“香酥鸭子”。过去晋阳饭庄的老厨师金永泉先生做的香酥鸭子非常地道。为了给鸭子提味。要把它先搁在大盆里煨味,过去是搁缸里,压好了,然后煨上若干个小时,再上笼屉蒸,蒸完了以后过油炸,炸酥了,然后再蘸上作料吃。现在吃香酥鸭子有专门的小饼,那是空心饼,把鸭肉夹进去,蘸上椒盐也好、酱也好、葱也好,吃法非常独特。除了在晋阳饭庄吃“头脑儿”、“香酥鸭子”之外,还必须要尝尝它的“拨鱼儿”。山西的面食能做出上百种,拨鱼儿、猫耳朵……这都是晋阳饭庄的好吃食。

晋阳饭庄很有文化味。老舍先生曾经到晋阳饭庄就餐。坐在纪晓岚栽的藤萝架下,边品尝着山西的美食,边做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句:“为了保存此古迹,市政部门应该夸。”为什么呢?修路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向政府建议,一定要把晋阳饭庄留下,这是纪晓岚的故居,《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在这儿写的,有文化价值啊。市政部门采纳了大家的建议,修路时特意拐了个弯儿把它留下了。这的确是件值得赞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