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小思范例6篇

蝉小思范文1

小时候的夏季,是我们几个“捣蛋鬼”最快乐的时光。几个小伙伴相约,到村外的小河中戏水,累了在杨树底下一躺,听着阵阵蝉鸣声,展开无限的想象;饿了,到农家的苞米地里,扒几个新鲜苞米用火一烤,吃的好香;晚上回家时提着从小河中摸的螺蛳、河蚌,捉的小鱼小虾,明天又是一顿美餐... ...

特别是晚上捉蝉蛹,在手电筒的灯光下,刚刚爬出泥土洞口的蝉蛹,通身透明,一个晚上捉个十余只,第二天让大人炒菜前在油锅里一炸,美味可口,当然还是要有胆量才敢吃的,一般人是不敢吃的。

现在好象不一样了,据说营养价值很高,吃这蝉蛹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价格也越来越贵,许多地方的农村、山林晚上树林里一道道光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家都是奔着捉蝉的幼虫去的。野生的少了,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养殖户。

可这昆虫天生的贱命,虽然现在吃的人多了,倒是从来没有被吃干净。城市里少听到蝉鸣的声响,主要还是钢筋水泥的森林,占了它们的栖息之地。

虽然今年突然听到这蝉鸣有些意外,或许是过去没有留意,对依旧听到了蝉的歌唱,从后窗那新建的一片绿地的树林里传来,还是感到一些欣慰。

记得读书时听到窗外蝉唱是非常恼火的,它们无休无止震动鼓膜发声,据说是为了求偶。因为以前故乡小城里的大树没有被觉得碍事而砍掉,蝉的繁殖是很惊人的。夏天里听到,这能算作是蝉鸣,令人焦躁。

蝉鸣了千年百年:唐--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宋--陆游 《思故庐》诗:“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蝉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所以有仙虫的称谓。

到了二十一世纪便只看作是食物,而且是“绿色”的。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可以把一个种群吃光。所以,蝉鸣少了,哑了,竟然让人觉得遗憾,美其名曰蝉唱。

这就是现实与记忆的反差,而蝉唱还是与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分不开的,是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乡愁的。

蝉小思范文2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全面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近百年间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极其复杂的斗争,具有极大的社会容量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三国演义》全书描写了约1000余人,其中篇幅较多的人物400多人,女性出场80人左右,而非一笔带过的女性只有不到60人,约占4.5%左右。生于乱世是这些女人的共同命运。而卷入政治漩涡,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也是她们共同的悲剧所在,但她们在整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阳刚之美却让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元代虞集《风入松》中把自然美分为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优美与崇高是普遍存在的本文由收集整理两个美学范畴,它们构成了人们审美世界的两个圆心。在中国美学中,这两个美学范畴可表述为阴柔与阳刚之美。中国的阴柔阳刚之美,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正如刘熙载所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①世界本就分为阴阳两性,男主阳而女主阴。但是生于乱世中的女人,却必须具有阳刚之性才可活得更好,甚至是才可以生存于乱世。而《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就是小说中第一位把女人的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平衡演绎到极致的美丽女性。

一、貂蝉外表的阴柔美

对于貂蝉的美丽,小说通过他人之口描写得淋漓尽致。《三国演义》第八回写“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吕布目不转睛地看…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布惊问何人”②,这简单几句描写却道出了这位妙龄女子羞花闭月之美貌。这样一位或荡着秋千,或在水中嬉戏的女孩儿,在吕布甚至董卓眼中充满阴柔之气的女子,在小说中是如何表现出阳刚之美的呢?

乱世奸雄曹操,其胆略称之为英雄也好,奸雄也罢,他身上的阳刚之气是无人可否的。而貂蝉一柔弱女子能做曹操所不能做之事,立曹操所不能企及之功劳,让我们还如何忽视得了这位弱女子身上的阳刚之美。小说第八回写貂蝉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这场戏中,王允虽然充当了导演的角色,但杀董卓之功最终而应归貂蝉所有。小说第八回中这样写道:王允见董卓专权,滥杀无辜,把持朝政,群臣敢怒而不敢言。回到家中,想起席间之事,坐不安席,便步入后院,立于茶蘼架侧,仰天垂泪。他突然听到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此人便是府中歌妓貂蝉。王允听了一会儿,喝道:“贱人将有私情耶?”这一句“贱人”足以看出,王允虽然收养了貂蝉,也是貂蝉口中的“待如己出”,但他待貂蝉只是一个对待下人的态度。貂蝉十八岁,也就是在王允家服侍了十几年,按照现在的逻辑来说,貂蝉只不过是获得了一份包吃包住而没有工资的工作。而貂蝉之后的做法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内心纯净,点滴之恩要当涌泉相报的女子。貂蝉对王允说明为何深夜在后花园中哭泣后,王允请貂蝉上座,“叩头便拜”,貂蝉说道:“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第八回在此句下面有评语道:“多情语,有心人。”③也说明貂蝉是一位深明大义,懂得知恩图报的女子。

近代有学者这样评价貂蝉同意王允连环计时的态度,即“本来应该强烈激荡的感情,却平静得如同月夜的湖面。”④我认为,一个时代所赋予人类的理想抱负是迥然不同的。貂蝉本就是一个生于乱世的弱女子,她的理想会是什么呢?《三国演义》第八回中这样描写:此女自幼选入充乐女,允见其聪明,教以歌舞吹弹,一通百达,九教三流,无所不知,颜色倾城,年当十八,允以亲女待之。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貂蝉无疑有她的幸运之处,她学到了比同年代同等身份的女子多得多的内容。尽管王允教她这些内容或许只是为自己充门面,但是貂蝉却从中获得了自己的思想,甚至理想。歌德曾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⑤所以,既然貂蝉天资聪慧,又接受了那么好的教育,又怎能没有自己的抱负呢?还有一点细节能够证明貂蝉不同于同时代的诸多女子:貂蝉在后花园哭泣,王允怀疑她已有私情,这也于情于理,因貂蝉颜色倾城,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貂蝉却说:“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能够关注如此细节且知道天下风云变幻者必是那个时代不凡的女子。所以综合以上原因,我并不能苟同有研究者认为貂蝉没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只是作为连环计中的政治工具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这一说法。

生于战乱年代,一个有理想的弱女子,她的理想能是什么呢?最高的理想可能就是她的国家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不再战火连连。然而,貂蝉的这一理想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对她有养育之恩的王允是国家大臣,所以貂蝉必然深谙国家大事,她需要报答王允的恩情。在战乱年代的女子,最终的命运不论她怎样抉择恐怕也是很难称之为幸福的。小乔在《三国》里的所有女性中算是极为幸福的。但是这里的幸福也只是小乔独守空房,等待着长年累月在外征战、与自己相亲相爱的丈夫。即使貂蝉没有听从王允的建议,她没有徘徊在吕布和董卓之间最终除掉董卓,她最后

的人生结局就一定不是悲剧的吗?难道说同那个战乱年代其他女性一样被安排一段婚姻,之后独守空房就是貂蝉反抗自身命运的最好方式吗?也许,连环计的出现才是貂蝉整个人生中一道亮丽的色彩。

二、貂蝉内在的阳刚美

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八回总评中提道:“为西施易,为貂蝉难。西施只要哄得一个吴王;貂蝉一面要哄董卓,一面要哄吕布,使出两副心肠,装出两副面孔,大是不易。”⑥这里的“大是不易”可以看出貂蝉冒死用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二人,其间的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虽说王允向貂蝉道出了连环计的大致轮廓,但是进入董卓府上之后,一切形势变化需要貂蝉一人把握。

吕布闻言太师与新人共寝,并得知这新人正是貂蝉,大怒。但此时吕布有碍于与董卓父子情分,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到董卓窗前窥探。书中这样描写:貂蝉正在窗下梳头,见有人窥视,知是吕布,便“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这一计真妙哉,毛宗岗称貂蝉为“女将军”也绝不为过。在这一计中,貂蝉巧妙地利用自己外表的阴柔之美,成功地与自己心中本就有的强大的阳刚之性做了完美的结合。貂蝉心中的阳刚之性,体现在她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件对天下黎民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她的阳刚之性体现在她在连环计中绝非仅有妇人之仁,她也有着自己的谋略。

在窗边假装哭泣是貂蝉离间董卓吕布二人成功的第一步。第二天,趁董卓吃饭之时,吕布又偷目窃望,文中这样描写:“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中总评如是:“司徒固是智人,貂蝉更是巧女。若不是貂蝉巧媚,司徒虽智,亦算董卓、吕布不倒也。人言十八路诸侯,不如一女子,信乎!”⑦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⑧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内心的浩然之气让其内心坚定而强大,也令其无所畏惧。而貂蝉就是一位内心坚定而强大的女子。虽然在封建社会,女子的贞节至关重要,有“一女不事二夫”之说,但貂蝉在那个战乱年代虽放弃了贞节却得到了百姓的安宁,也得到了天下人的敬佩。这同在战场厮杀的将士厮杀受伤,凯旋归来又有何不同呢?许多研究者说,貂蝉的命运是悲剧的,成功地完成了连环计后没有人再去管貂蝉的死活。但貂蝉这样一位如此聪慧的女子,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过这个结局,只能认为这是她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做出的巨大的牺牲。正因为生于乱世,一个有理想的女人已经难能可贵,她还敢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更是让人钦佩。

连环计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凤仪亭的片段,同样是要置董卓于死地,不妨把曹操行刺董卓与董卓大闹凤仪亭两场戏做一些对比。《三国演义》第四回中写道:“操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而在凤仪亭的描写中,也少不了貂蝉的心理描写,却通篇不见一个“怕”字,还如何否认貂蝉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内心的坚定,如何否定她心中的阳刚之性。

胡邦炜在《论貂蝉》中写道:“貂蝉这一形象的思想意义是毫不足取的,是对封建意识和他世界观中落后消极面的具体反映。”⑨通过以上种种论述,我认为这一说法太过片面。《三国》中的女性形象固然不及《红楼梦》中具体而细腻,但也不能因作者对女性描写不够细腻,而直接把三国中的女性全盘否定。貂蝉这一形象的阐释,虽比不上三国中出场的一些重要的英雄志士,但可以看出她有自己的思想意识,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武樗瘿在《三国剧论》中写道:“貂蝉,奇女子也。”“貂蝉无可责之罪。”“牺牲一身以纾主忧,而救国难者也。恶可以寻常女子绳之哉。”“貂蝉以一女子轻轻至其死命,功在汉室,不亦伟哉。”⑩以上这些评论也是对貂蝉这位既有着阳刚美的一面,又有着阴柔美一面的女子最好的概括。

总之,貂蝉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的独立的思想意识也是不可被否认的。

以上是我对小说中的人物貂蝉浅略的分析。她身处战乱年代,却勇于追求自我以及自己的幸福。虽然环境所至并不能让她酣畅淋漓地追求自我,但她在为之努力,并且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认为,她的人生是成功的,她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了非常绚丽的一笔。她的内心深处无所畏惧,勇于去承担责任。

貂蝉为报王允养育之恩,答应为王允完成连环计,并

且为此放弃了自己的贞节,周旋于董卓、吕布二人之间,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用毛宗岗的评语总结貂蝉的机智勇敢再合适不过:“双股剑、青龙刀、丈八蛇矛,俱不及女将军兵器。以衽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戈矛,以颦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女将军真可畏哉。”

诚然她与自身的命运做过殊死抗争,她在《三国演义》中对读者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于效命疆场的须眉。在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她是女中大丈夫,从各个侧面体现了大多数男人身上都寻找不到的阳刚美。

蝉小思范文3

【关键词】抒情意象 比兴手法 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108-01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下面我们分别从写作手法和寄寓的感情两方面对这三首诗加以比较分析,以便大家对这三首诗有更好的理解。

三首诗虽都为托物寓意的小诗,它们共同的写法是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然而在表达的具体方法上又各有特点。

虞世南的《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从表面上看,是写蝉的形状、食性、鸣声和生存环境,实际上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显要的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诗中表面无“比”但处处含“比”,整首诗都将“蝉”人格化了,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这样一个道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难为表予心?”在写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一、二句采用对偶,以蝉声逗起客思;三、四句则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巧用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的一片忠心。接下来的五、六句纯用“比”,两句中无一字不说蝉,无一字不说自己,蝉如此,我亦如此,物我融合为一体。结尾两句仍用比拟,但又以问句的形式,将蝉和诗人融合在一起。这首诗于咏物中寄寓情怀,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我一体,将比兴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又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也是采用比兴的手法,抓住蝉的特点与作者情思的共同之处来做比。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蝉“高难饱”“恨费声”,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帮助,最终却是徒劳。蝉的难饱正与“我”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是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蝉与诗人的共同之处成为诗情的触发点,将咏蝉与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三首诗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诗人们将蝉的一切与自己的生活、遭际联系在一起,各自的身份、地位不同,他们所抒发的情感也大相径庭。

虞世南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深得唐太宗的称赞,官至秘书监。虞世南的一生可谓志得意满,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位居权臣,有显赫的地位和很高的名望,所以他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对人内在品格热情的赞美和高度的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气度,是人内心的那一种自信和得意通过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议论很好地表达出来,诗人笔下的蝉是清高尊贵者的代表。

骆宾王的诗作于狱中。诗人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贪赃罪名入狱。诗人在狱中咏蝉表达的是经历政治磨难后的凄恻哀伤之情,诗人把对家乡的思念与怀才不遇的激愤融入了对蝉的描述之中,比喻贴切、感情充沛。

李商隐早年因文采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因此受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生活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而郁郁不得志,后来潦倒终身。李商隐在《蝉》中所表达的也是郁郁不得志者的哀怨。

三首咏蝉名作,三位咏蝉高手,源于各自的人生经历与不同的社会地位,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不同,因而抒发的情感不同。一样的景物,不一样的感情。我们在感慨三位咏蝉高手的作品之时,每个人又会有怎样不同的心得体会呢?

蝉小思范文4

——题记

在一朵朵张开的绿云中,在哪早已干燥的失去了水分的树枝上,蠕动着一条条坚强的小生命。

“知了——知了——知了······”哎~~没办法,如果不用尖锐的声音来时时抗议人们,不要忽视它们,它们还存在,就会被遗忘到九霄云外。这是多么顽强的小东西呀!

“哎呀!!这里的蝉真多!声音尖的要命,真毁耳朵,快走快走!”回想起初次与蝉相见,还是上一年的暑假呢!我和姐姐本是忙中偷闲到广场观赏花花草草,可是这样好的兴致却被蝉给搅得心烦意乱,唉~~~咦?不对,它们怎么在哭呢?

我听得时间久了,便在心理揣摩着它们的那点小心思,可它们却在那里“嘤嘤···”地泣不成声,叫我毫无头绪!

突然,一位年迈的老人缓缓走来,走到树下,手扶树干,嘴里:嘟嘟嘟,嘟嘟嘟······每三个字还敲树干三下,我和姐姐似坠九里迷雾之中,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蝉儿们都不叫了,还随着老人的节奏,唱起歌儿来。这声儿,响亮尖细,似乎还含着哭泣后的哽咽,让人听着有一股说不出的韵味,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也许只有蝉在高处,才能奏出如此美妙的乐章吧!老人的手敲红了,便自然而然的停了下来,笑着扶了扶快要滑落的眼镜,向我们解释说:“蝉啊,像你们这些小孩子一样,得哄!”

我和姐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老人继续讲:“蝉不仅嗓子亮,而且模仿力极强,特别爱音乐,尤其爱聆听从树干里传出的音乐!”说完,老人意味深长地抚了抚树干,拂袖而去。这时,一只蝉“啪嚓啪嚓”从树干上爬下来,瞪着俩眼睛看着我,眼睛那样黑,像漆黑幽静的夜,眼睛那样明亮,像湖水一般清澈,充满了怨恨的眸子里,似乎在眷恋什么,不舍什么。我像老人一样,安慰着它们的小心灵,乐声又扬,轻轻地,润人心田。我恍然大悟,它,原来是指挥哟!!~~~

事发突然,令人始料未及。

一个朋友告诉我,蝉并非益虫,它以树汁、草梗为食物,直至树木枯竭,草地荒芜。我听后震惊不已,我不禁惋惜道:“一切万物都并非十全十美,真是让人遗憾呀!”

不过它为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我对它的缺憾到不是那样在意了。

今日,又见蝉,草尖、树干、灌木丛中到处都是它狂欢的乐园,一不小心,就会跟这些“淘气包们”撞个满怀,拾一根树枝,挑挑它那乖巧可爱的圆腹,方能真正体会什么才是“薄如蝉翼”。

蝉小思范文5

可我们又不能不当真,毕竟连环计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奠基性政治事件,貂蝉又是那么深入人心,董卓也确实死在了王允与吕布的勾结中,东汉社稷终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些虚虚实实的文史遗存所沉淀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总会给予后人一种血色残阳般的惨痛震撼,须臾不容忘却。

【一】

作为女一号,貂蝉基本上没得选择。

导演早给她画好圈了,身份是歌伎,打小儿在王允府中长大,“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虽然歌伎跟奴仆无异,比妾亦不如,然教养之恩,父女之义,藩篱筑得够牢固!再加上王允膝盖一软,跪了,鼻子一酸,哭了,大道理还一套一套的,是个人都不好意思拒绝,不是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貂蝉确实很努力,演技一流,将董卓吕布哄得团团转。不过没用的,董卓虽然死了,王允“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的宏愿,三个月即宣告流水落花春去也,貂蝉的付出,沦为名副其实的衡水名酒――白干。所以我把近年来颇为流行的那句具有反讽意味的话“也是蛮拼的”,送给她。

连环计说起来很有杀伤力,美人计乱人心智,反间计分化瓦解,然后就是朝堂绝杀,可是再怎么惊心动魄,也只是徒增笑柄。

东汉王朝早已病入膏肓,政治价值体系分崩离析,非人力可为,没什么灵丹仙药可以令这个“木乃伊”回春,换个人执政,干得好,也不过暂时的回光返照,迟早还得靠历史来纠正。董卓那一套肯定不行,王允也不行,即便他为政不失误,大不了也是一个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朝代更替是免不了的。

貂蝉的“拼”,拼的是报王允之恩义,闺中弱女,笼中雀鸟,焉知国家与天下大势?然则清朝学者钱大昭批说:“故吾谓汉室之亡,不亡于贾诩,而亡于王允之一言也。允虽有诛卓之功,实为汉室之一大罪人矣。”

以此推论,貂蝉岂不是也有了罪过?

【二】

貂蝉非但无罪,且有可嘉之绩,这母庸置疑。但是,人的诸多品质之中,明白事理才是头等重要。何谓“明白事理”?安分,就叫明白事理。白居易说:“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用现在的话说,搞经济的,就好好搞经济,干文艺的,就好好干文艺,界限应清晰一些,跑到其他领域胡搅蛮缠,到别人的盘子里抢肉吃,不是找不痛快吗?

人这一辈子,破茧成蝶的总是少数,但若做到安分,断然不会作茧自缚。以此,貂蝉不怎么明白事理。小说里写道,某日王允回府,见她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便喝曰:“将有私情耶?”说实在的,这一声断喝,令人心寒之至!既“以亲女待之”,何有“”之骂?王允缺乏对人性与良知的基本信任。

继续听貂蝉的解释:“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这就不安分了,你一歌伎,主人有需要时,长袖善舞,歌声婉转,让主人愉悦,则尽本分矣,国家大事要你操心?政治,是政客、权贵们玩的游戏,小民最好离远点儿。董卓也好,王允也罢,他们的终结目的,不过是为了攫取和垄断权力,无论编织什么理由,企图裹挟绑架民意,皆不是无懈可击,说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岂不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什么“铁肩担道义”,岂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振臂一呼,你就跟着上,跟着他们去玩命?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平白无故的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除非脑残分子。

有了貂蝉的这番表态,王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此君蓄谋已久了,正愁找不到马前卒呢,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因为他知道,若无貂蝉的自行表态,以他对貂蝉的所谓恩义,还不足以达到令她放弃自身生命或生计而去升级社会关怀和现实实践的高度,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尽情表演,目的不过是进一步的蒙蔽、误导、迷惑貂蝉。

所以呀,对那些动辄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伙”的人,是要保持警惕的,在这个左右互殴、各类思潮碰撞的社会里,百尔小民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商鞅厉害不?《史记》商君列传里说: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是个作茧自缚的生动案例。

【三】

貂蝉确实蛮拼的,可是她最后得到了什么?按照毛宗岗的说法,事业上,貂蝉应该“与麟阁、云台并垂不朽”;感情上,“盖貂蝉心中只有一王允尔。”想来也是有道理的!可是王允秉政三月,除了忙于党派清算,还是忙于党派清算,貂蝉嫁吕布,连个次妻也不是,仍为小妾,王允似乎早把她忘了。

抛开历史局限不说,王允本质上为官还不错,为人也刚直,可惜急躁了些,党争思维浓烈了些(他曾跟大宦官张让斗争过),暴露出来的依然是权力的恣肆与随意。董卓窃取最高权力后,皇室之下,凉州帮,并州帮,以及官僚旧臣,正是朝廷政治格局的一体三面,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似乎回到了之前的宦官、外戚及官僚士大夫的斗争格局。有问题可怕吗?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改正。

太傅马日曾叹息:“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情系民生,曰“善”;健全纲纪,曰“制”。政治文明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在古代都堪称“中兴”,而任何当权者试图开倒车都只能是自取灭亡。这个道理,王安石、张居正明白,董卓、王允之流就是不明白。譬如董卓吧,东汉衰弱之后,他企图寻求再稳定转型,其显著特点即是灭纪废典开倒车;而王允不思变革,步其后尘,焉能不速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历史再次证明,秉政集体内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会出大问题的。果不其然,董卓旧部李、郭汜被逼无奈杀回长安,吕布灰溜溜跑了,王允气昂昂死了,谁又会想到去安置曾经“拼”过的貂蝉?若不是有个叫庞舒的人仗义相助,貂蝉的戏份怕是早结束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凉薄何其甚也!

【四】

世事如棋局,有所舍才是高手。对貂蝉来说,残酷的现实纹丝不动,甚至变本加厉,一切都是浮云。曾经沧海难为水,她不会再去“拼”了。

蝉小思范文6

1、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2、听!看!无畏的蝉儿,唱着心中的歌……蝉儿如此!人儿如此?我轻轻躺下了,注目窗外的美好世界。

3、蝉的一生,就是在演奏音乐,它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虽然他只有90多天的生命但它丝毫没有放弃。

4、是啊,蝉的一生虽然是辛苦的,但它在生命仅存的90天里,让自己快乐的渲泄,自由地歌唱。我想,蝉应该是毫无牵挂地等来了秋天,结束了生命。

5、蝉一般都是夏天才会出现,它常常生活在树上、草丛里。

6、上午,蝉睁开晶亮的双眼把我唤醒。中午,它的歌声更加嘹亮,有的好像喇叭声,有的好像尖叫声。晚上,蝉儿伴我入睡,它的歌声一会儿让我进入了梦乡。

7、蝉鸣声声,诠释着夏的酷热,倾诉着心的情结。就在这炎热难耐的傍晚,我整理着自己混乱的思绪……

8、我走近蝉,它又飞到另一棵树上,我便悄悄地接近它,猛地一扣,还没等它反应过来,已经成为我俘虏,只见那只蝉头大大的,活像一个皮球,一身上下全是黑乎乎的,像是涂上了一层黑色的油漆。蝉又知了,知了的叫起来,仿佛在向我求饶,我意外的发现蝉发音腹部在不停的抖动。

9、、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

10、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11、蝉一心往树上爬,爬的高高的,蜕皮就不会被人抓到了,蝉使劲往高处爬,终于它累了。()它想歇一歇再走。它的背脊上裂开了一条缝,原来的皮慢慢地从它那新的青绿色的柔软的皮上脱落了,蝉还全然不知呢,它还沉浸在梦香之中。

12、自然界里,有这样一种动物。它们在地下呆了整整4年,等到终于破土而出,终于能够享受快乐的时候,却发现,距离死神的脚步,已经不远了。

13、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树汁。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14、蝉有六条腿,两只眼睛晶亮晶亮的,外壳比较黄,比较硬。飞起来时,露出了白白的皮肤,还展现出轻薄的翅膀,一会儿就飞向天空。

15、蝉——它等了17年,才等到他可以生活的一个夏天,就这一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了,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6、怎么蝉儿一个接一个的退下来,退到了口袋里,姐姐把口袋一收,蝉儿就变成“囊中之物”了。

17、蝉是经过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所以,它要在这短短一个夏天好好活着,不管你还能活多久,正如蝉一样虽然它的翅膀断了,但还要好好活着,比起他们来,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更长一些呢?、蝉是什么样子呢?蝉有六根腿,两只眼睛,屁股上有许多?纹。我告诉你们,它还有小翅膀呢。变成知了以后,小翅膀就会变成大翅膀。要变成知了还要脱皮呢,我觉得脱皮很慢。从我找到蝉以后,一直等到晚上还没有脱皮。

上一篇安全员管理制度

下一篇so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