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例6篇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文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04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的第一线,作为急诊护士,常常会遇到一些因突发事件,尤其是在一些患者家属目睹亲人死亡后,出现情绪和言语的失控,对医务人员大吵大闹甚至谩骂殴打等事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进行。针对以上问题,将心理沟通运用于实际抢救工作中,赢得了家属的信任和合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急诊护士要具有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

现场呼救的患者中,大多病情严重,几分钟、十几分钟的延误,生命就可能丧失。因此,急救人员接到求救电话后要在2分钟内准时出车,到达现场简单判断病情后要立即给患者施救,容不得半点耽误。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是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

以过硬的急救技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抢救猝死患者时,护士应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各项抢救工作,边安慰家属,边配合抢救。如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整个过程要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因为斓熟的急救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会让家属对医护人员高度的信任。

注意家属的反应,做好心理安慰

当经过积极抢救,确认患者死亡时,在医生宣布死亡的同时,护士要留意家属的反应,了解家属此时的需求,对家属进行安抚与支持。应注意语言的安慰性、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使用易刺激家属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强行家属即时接受这一事实,避免压抑家属的情绪[1]。还要注意非语言性沟通。因为一个轻柔的动作,一个同情的眼神,都会给家属带来极大的安慰,在沟通中都会起极大的作用。对于情绪极度悲伤、年老体弱的家属可将他搀扶到其它房间,安慰缓和他们的情绪,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然后慢慢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人死不能复生,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生命是有意义的,也是有限的,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等[2]。让他们要正确面对这个现实。另外,有些家属面对患者的突然死亡,情绪会突然失控,对医护人员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时,急诊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属的情绪。以包容、温和的态度、同情的心理耐心反复地解释。要充分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护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向家属做好沟通。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由于院前急救可发生在交通道路、施工现场、工厂、学校、家中等任何地方,呼救紧急,时间不定,抢救时人员杂乱等,给抢救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这些都要求急诊护士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以良好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件事情。每一个猝死患者,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急诊护士都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意志、情感,克服狭隘心理,保持良好心态。尤其是遇到血淋淋的车祸现场,急诊护士更要做到临危不惧、处险不惊、忙而不乱。

注意言行,做好自我保护,提高法律意识

抢救院外猝死患者时,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应及时向家属履行告知义务,使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让家属做好签字手续。还要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对猝死患者何时放弃抢救,也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掌握大量的急救医学及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资料显示:心跳停止12分钟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无1例成活,stephenson等分析,1200例心肺复苏成功中,心跳停止4分钟以上者只有6%存活,且都有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可见心跳停止15分钟以上再行心肺复苏几乎无意义,应考虑放弃。但在考虑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是否继续,还要注意到家属的需求。如有的患者去到早已死亡,已出现尸冷、尸僵等现象,但家属拒不放弃,坚决要求抢救。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医生和护士应做好积极宣教及解释工作。果断地对患者放弃抢救。因为无意义的抢救,只会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对医、患都不利,也不符合时代需求,也是违背现代伦理准则和医学目的的[3]。

沟通是一门艺术,而与死亡患者家属的沟通,更要要求急诊护士不断努力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使家属平静地面对亲人的死亡,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李付华.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3-84.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文2

关键词: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延长人的生命,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死亡[3]。而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远超于自然死亡率,而死者的离去对生者的生理和心理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我们临床观察,发现住院患者,在同病室患者处于临终阶段或死亡时,其心理和行为都会出现应激性变化。

1 心理表现

1.1抑郁型 存在这种心理的患者多数知道死者的部分病情,当与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一致时,明显的表现是情绪低落、沉默不语;忧心忡忡,伤心落泪;不专心接受治疗和护理,甚至抵住情绪或不尊医行为。

1.2敏感型 紧张恐惧的心理表现最为突出,向医生护士询问死者的症状,发病时间及治疗情况,对医生护士的言谈举止过分关注,变得敏感多疑,不能入睡,不思饮食,烦躁不安。

2 行为表现

2.1远离房间,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病房,强烈要求家人及亲友陪伴,尤其是同种患者的患者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甚至失眠,食欲明显下降。

2.2由于风俗观念的影响,多数患者都急切的希望护士或死者家属尽快移走尸体,以减少对他们的不良影响。

2.3有些患者已成为死者的病友,与其家属也已十分熟悉,特别是两张病床的病房,病友的死对他们无疑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希望能为死者送行,能给死者的家属力所能及的帮助。

3 护理干预

3.1尽量避免使患者看到同病室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如遇到抢救时予以床帘遮挡。改善环境,避免各种仪器噪声刺激,病房的环境舒适,整洁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使用各种仪器时操作动作要轻;尽量减小监护以及报警器的音量,使患夜间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关闭暂时不用的设备。

3.2尽快做好尸体料理,对家属给予有效的安慰,尽可能帮助处理有关事宜。

3.3死者死亡前,护士应主动找同室患者谈话, 告知其病友已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措施,患者已到弥留之际,这样既给予生者必要的心理准备,也可减轻病友的悲伤。

3.4患者死亡后,与同室患者交谈,尤其是同种病情的患者,说明他(她)与死者的不同之处,与其比较自身优越条件,如:年轻,组织修复快;体格好,抵抗力强;营养好,切口愈合快;家人关心,可保证药品优良,用药及时等等,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死者给患者得来的不良影响。

3.5 情绪低沉者,认真观察患者的脸色、行为,自找话题,想方设法与患者交谈如:你好像很难过?病友的死使你心情不好等。在患者的回答中,寻找谈话时机,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3.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善于从与患者交谈中发现患者的种种疑虑,努力予以解决。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交谈,尽可能做到大方自然,以减少患者的猜凝,对不太了解知识的患者,要耐心讲解,以减少患者的怀疑心理。针对疑似自己与死亡病友相同命运的患者,可从其病情发展的程度、治疗的效果以及配合治疗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找出不同点,加以解释和说服。

3.7在治疗、护理操作前,都应给患者讲清治疗的目的和方法,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思想准备,这样就会得到患者的配合、理解及支持,使其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以减少同病室死亡患者造成的影响。

3.8给予适当镇静剂,帮助睡眠,促进休息。

4 体会

现代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4]。在护理临终患者时,应重视临终患者或死亡患者对同室病友的影响,住院患者由于同病相怜,很容易成为朋友关系,他们喜欢互通病情想知道彼此的医疗、检查、苦痛和自我感受。一个患者有时能为你提供同室病友的情况。如:他能告诉你,病友昨夜睡眠不好,未进饮食,家人对他(她)的态度及他(她)家人的态度等。甚至有时患者出院后还会来医院重访以往的病友。一个患者死了,尸体移走了,家属和朋友离开了,而同室的患者却仍留在那儿。因此,我们在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护理中,不要忽视死者的同室病友。

参考文献:

[1]杨力 潘维宏 吴淑君.死亡患者对同病种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8-28 .

[2]丁小伟,陈海燕,朱益文.舒适护理在C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08-25.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文3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盲人,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大奔”给撞死了,死者家属到法院把开“大奔”的人告了一状,然而开“大奔”的人“临危不惧”反而在背地里振振有辞的说他是一个盲人,撞死也是活该的。虽然,最后死者家属胜诉了,然而,事隔两年,家属还是没有得到赔偿。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想对闯红灯的人说:“你们这些人也太可恶了,撞死了人竟然说撞死也是活该的这句话,要是让死者家属听见了,还不得以其人之道还其人身吗?假如您又是死者的家属,您听到这句话又会怎么想?再出于另外一种看法,闯红灯撞死人以后,而肇事者撞死的那个人正好是家里的擎天柱,家属失去了唯一的擎天柱,就好像天塌了下来,不管是谁都无法安慰心灵中的巨大创伤,如果肇事者的家里人也知道了这件事,每天都要背着精神上的压力去上班工作,不久也会吃不消的。

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再闯红灯了。爱闯红灯的人,你们听见了吗?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文4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处理好晚期和临终病人的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恢复良好心理,使病人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事实,使癌症病人得以轻松愉快,使他们在精神上及心理上树立正确人生观,增强生存信心,是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又是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课题。我们根据急诊和晚期临终病人所表现出来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1.1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急诊临终病人具有就诊时间短、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尚未明确诊断、无亲属陪伴、很快进入临终状态等特点,在其短暂的弥留之际,不仅受到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丧失,存在恐惧和焦虑的精神压力,极大的身心痛苦使临终病人心情十分复杂。深受疾病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困扰的他们需要承认和面对现实,更需要全身心的护理关怀。在应用药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护理关怀往往可以起到对病人身心痛苦的安抚作用,使病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自己。急诊危重病人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临终病人把自己临终前自尊愿望的实现寄托在守护他们身边的护士身上,他们需要关怀、爱护和帮助。护士用抢救护理技术和技能、用对病人的照顾关心和心理护理,解决病人的生理需要,达到减轻痛苦、生活舒适,正是临终病人需要的关怀。

1.2急诊临终病人护理

1.2.1 急诊临终病人需要人性化护理

急诊临终病人的护理应做到:言谈话语、举止表情一切从临终病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帮助解决急需解决的要求,消除不适心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用亲人般的服务做好临床护理,使其在短暂的人生弥留之际得到更多的关爱,使其在有限的人生路上、在短暂的抢救中,得到更多的人性化的护理。

1.2.2 临终病人需要理解、尊重和优美的环境

尽管临终病人极度垂危,且生命是短暂存在的,但仍然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和交流,需要得到人间的温暖。整洁安静的环境是临终病人精神心理的需要。舒适的卧位、和谐优美的环境和整洁的床单,体现了对临终病人的尊重,是对临终病人心灵的安慰,可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1.2.3 临终病人需要家属亲友的陪伴和守候

临终病人多具有需要家属陪伴的心理,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守候。同样家属也有为临终亲属尽义务的心理需要,哪怕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哪怕说一句安慰的话、看一眼容貌,摸一摸手和头,缓解焦虑和不安,希望不留遗憾。护理人员要格外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和家属的心情,安排他们相见和守候,倾听家属内心的忧伤,安慰家属或亲友在承受悲痛和精神打击时,要节哀,要注意保重身体。接受家属的询问时,不计较语气和态度,耐心解释,注意沟通方法,嘱咐要准备的事宜和注意的事项。用优良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周到的护理服务,感动家属、安慰亲友,支持他们克服眼前的危机,在悲痛中得到安慰。

临终病人需要整体护理:

临终病人希望延续生命,希望得到心理支持,需要内心的安抚。在人生的规律面前,护理人员需要对临终病人身心进行整体护理,帮助临终病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交流,视临终病人为整体的人,减轻其身心痛苦,给予心理支持。

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2.1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大多数晚期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可分为以下五期:

2.1.1否认期:肿瘤病人在被告知自己患上癌症,即将离开人世时,不能接受现实,通常采用否认机制来应对这一消息所引起的惊恐。过时病人表现为焦虑和忧郁。

2.1.2愤怒期:当病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常常表现出愤怒,愤怒可指向周围环境和所有人,包括医护人员。

2.1.3服从、讨价还价期:处于极度痛苦中的晚期病人,为减轻疼痛、痛苦、延长生命,常表现为一个服从医疗的“好病人”,要求任何检查,寄希望以此来换取痛苦暂时解除。

2.1.4抑郁期:当疗效不满意、病情不断恶化,继而情绪沮丧,对事物淡漠,心灰意冷,需要亲人在身旁,以免孤独地离开人世。病人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消极抵抗的心理。

2.1.5接受期:病人从恐惧、焦虑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此期受病人个人修养,文化程度的影响,是我们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护理的最高理想。

2.2晚期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

根据晚期和临终病人所表觋出来不同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2.2.1 心理护理与干预

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晚期和临终病人的首要护理。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指导。其主要干预方式是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认知水平。这要求护理人员充分理解病人,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用自己美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境,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怖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使病人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躯体护理

尽可能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帮助解决好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求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疼痛的护理

尽可能多为病人寻求减轻及控制疼痛的方法,以降低疼痛的阈值。

2.2.4 做好家属的护理,给予心理疏导,以配合治疗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文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94-01

【关键词】临终病人 心理护理

临终护理是指对因病而生命垂危或因年老处于临终阶段人群卫生保健,心理护理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只有全面掌握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特点,加强对临终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怀,才能更好地提高慢性临终期病人的生命质量。

1 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心理护理

1.1 多数病人有悲观情绪,精神萎靡不振,沮丧、少言寡语,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恐惧、脆弱。临终病人有恐惧心理,心理上想尽一切办法否认事实,对疾病的治疗极为不利,此时的护理人员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病人沟通,多用一些技巧语言从他最关心的问题谈起,交谈中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面向病人,理解病人,尊重病人,使用恰当神态,完美的语言,告诉病人病情很重,根据需要护士可以随时陪伴在病人身边,让病人体会到被照顾、体贴、关心的感觉,取得病人的信任。

1.2 绝望心理 多与病人沟通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痛苦以及许多生活中的不便,经济负担、病痛折磨等掌握绝望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真诚的关怀和抚慰,做好正确疏导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给予讲述治愈或生命得到延长的具体事例,动员亲属、朋友多陪伴病人,做到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护士要热情对待病人,应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开导病人,做好心理指导,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分析产生情绪低落的原因,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对严重抑郁,情绪不稳定不能控制的病人,防止自杀的发生,强化护理措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对病人的各项护理。

1.3 情绪不稳、愤怒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预感到病情严重,常表现惊恐不安、易怒、脾气暴躁,态度及其恶劣,语言生硬,往往把这种愤怒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让护士难以接受,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行动上表现摔东西、拒食、发脾气,摆脱这种恐惧导致愤怒情绪随时随地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耐心地指导,鼓励病人把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患者在不理解你的情况下,你可以设法找话题,让他开口,如你为什么心情不好,那不舒服啊?需要我帮助吗?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等,这样可以拉开话题,顺势利导,就不能把病人这种愤恨情绪看成是对某个护士而来的,应多多理解同情病人,让他们把悲愤的心情表达出来,帮助病人度过这个不可避免的经历,使临终前的患者通过临终的护理,使病人感到临终前护士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料,将是对他们一种极大的安慰,从而使病人减少恐惧、愤怒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1.4 压抑、悲观失望、抑郁的心理 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情绪低落、拒绝治疗、精神抑郁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全身衰竭状态、沉默寡言、表情淡漠、呆板、病人充分了解到自己接近死亡,心情明显抑郁、深沉的悲哀、内心及其痛苦,有消极的悲观心理,有时暗自流泪、尤其看到同种疾病的患者死的时候变加重了他们的思想负担,此时护士应以真诚的关怀和抚慰,用关心的态度同情的目光抚摸病人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影响病人,使病人视护士为亲人,尽量让病人把这些恐惧和忧虑心理表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以此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1.5 接受阶段 随着疾病的不断变化,病情越来越重,病人自我感知不好,知道自己病情危重,即将

面临死亡,往往心情极度平静,承认面临死亡的现实,表现昏睡、孤独、疲倦、懒言,此时护士不应与病人强行交谈,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清清抚摸病人,陪伴在病人身边,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是护理,为临终病人提供心理上的关怀,让病人恬静地死去。

2 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应,清洁整齐,尽量美化病房,如摆放鲜花、病人平时喜爱的物品装饰,避免产生死亡之屋的气氛,以调整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平衡。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突发性并发症,病人常有意识及进食障碍,排便障碍,以及排泄异常为临床综合表现,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任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大出血、窒息、昏迷等,护士熟悉各种可以发现的急性症状及早期征象,及早发现,及时抢救。

做好病人的营养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虚脱,感染等并发症,延长寿命,鼓励多进食,少食多餐,进餐前控制疼痛,恶心等不适,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临终关怀症状;主动关心病人,注意观察隐藏在身体症状和主述背后的心理痛苦,主动询问,以减少紧张恐惧气氛而造成的频临绝境的感觉,充分理解病人的情感,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给病人心理上的支持,适时征求死亡后的着、礼义、使病人心理放松,坦然地面对疾病和死亡。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范文6

温暖关怀;沟通技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社会不幸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急诊便是抢救急症患者的前沿阵地。当危重患者推进急诊室时,此刻患者生的欲望,与家属们忐忑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们把一丝生的希望倾注在医务人员身上。而面对伤痛,患者与亲属往往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等问题。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及时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而实践证明,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能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1日,我院急诊处共接待213例急诊患者,其中73例是打架斗殴或者交通事故以致身体不同程度的伤害,58例突发性疾病,26例食物卡在喉咙中无法吞咽,56例高烧患者。其中有3例患者因事故重伤不治身亡。

2 沟通方式

2.1 亲切温暖的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的必须手段[1]。美好的语言可以医治患者心灵的创伤,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和力量。特别是对急诊患者及其家属,急诊护士的语言更能起到初步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护理时应态度温和,语气轻柔,避免采用刺激性和冲突性的语言。应用良好的语言给患者以安慰,关怀,开导,带给患者及其家属温暖,信心与信任。正确地使用护理性语言,有助于患者和家属了解医院,消除恐惧和不安全感。

2.2 娴熟的技术与庄重良好的行为举止。医护人员的形体语言会向患者传递语言以外的信息,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患者形体语言是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环节:当危重患者在急诊抢救时,大部分处于昏迷或嗜睡状态,他们是用躯体的颤动、痛苦的面目表情来反映出内心世界的。当患者转危为安,患者身体各器官机能逐渐恢复时,患者便身不由己地产生一种恐惧和急躁的心情,有的患者大闹行为应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时间意味着生命,因此,在急救猝死患者时,护士应以最快的速度与娴熟的技术做好抢救中的各项护理工作,配合医生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重症记录。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护理操作的娴熟程度,在护患心理沟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3 理解家属的语言和心情是急诊护士能否与其沟通的关键[2] 当危重患者在抢救时,家属除焦虑心情外,往往对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面目表情、技能高低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关注和衡量标准。他们通过目光搜索着,从不放过医务人员细小的动作,就连医务人员说话声音的大小,走路的急缓程度似乎也能揣摩出几分。因为家属们心理十分焦急,他们明知自己是外行,却不厌其烦地向医务人员询问病情。此时急诊护士不能对其不耐烦,应体谅了解家属的心情。家属之所以要反复询问是由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程度所决定的,他们要从医务人员的举止、行为中判断自己亲人病情发展程度和治疗效果。此时,家属们把医务人员视为希望,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给了他们极大的安慰。而当面对猝死家属时,尽管急诊护士对死亡可说是司空见惯,但是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并不多见。此时护士不应对家属的反应视而不见,表情冷漠,谈笑风生。要求护理要有耐心,同时保持严肃庄重的表情。沉着冷静的神态,以娴熟沉稳的动作以及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感染家属,取得信任和敬重。

3 讨论

3.1 对初诊患者的沟通 对初次来院看病的患者,护士在接诊时要用和蔼的语言,多向患者解释,使患者感到温暖可亲。

3.2 对意外死亡的患者家属们的沟通 患者由于车祸、猝死或其它疾病突然死亡,家属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承受不住。护士要用亲切的语言和温和的态度去关心帮助他们,与他们保持一种真诚的关系,让他们有说话的机会,尽可能发泄出心中的悲哀。同时可劝其暂时避开激动的场面,待情绪稳定后再做遗体移出和病床前的告别。

3.3 对重症患者的沟通 重症患者心理较复杂,患者总感到将不久就会离开人世,心里很绝望。急诊护士在与重症患者交流时,说话要轻;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患者,把患者当成朋友,尊重他们;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多做些生活护理;通过与患者交谈,给他讲一些医学知识,做好心理护理。

3.4 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护理手段 这要求护士不断努力学习护理知识专业之外的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多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因此,我们的急诊护士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把自己塑造成人性丰满的白衣天使。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谎言的背后

下一篇珍珠鸟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