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种植范例6篇

芍药种植

芍药种植范文1

1、芍药一般在秋季种植,8-9月播种更有利于它的生长。如果种植的时间太早,幼苗长出后很难越冬,容易冻伤甚至冻死。

2、如果种植的太晚,就会影响它生根,也对它的生长不利。另外,不要选择雨季种植,否则容易感染病菌。

(来源:文章屋网 )

芍药种植范文2

关键词 核桃;芍药;夏枯草;间作模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104+.7;S682.12;S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77-03

核桃是世界有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深受群众喜爱。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核桃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养生保健功能认识的深入,人们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涨,核桃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是,核桃前期生长较慢,其收获等待期需要4~5年。因此,要在此期间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减少土地荒芜,提高种植效益,需要适时开展科学间作,发展林下经济。经过多方研究、考察、试种和筛选,选定了核桃—芍药—夏枯草的立体间作模式。

经在河南省伊川县试种,核桃—芍药—夏枯草立体间作模式初步显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间作模式实行集约化种植,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既充分利用了地上、地下的空间资源和水、肥、气、热资源,又实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缩短收获等待期,提高了种植效益和群众收入,是一种适合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高效种植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围内大力推广。

1 核桃、芍药、夏枯草的生长习性及价值

1.1 核桃的生长习性、价值及发展前景

1.1.1 生长习性。核桃属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核桃是温带树种,要求温暖、凉爽的气候,喜光、耐旱,抗病能力强,不耐湿热、严寒。核桃喜水、肥,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格,能适应多种土壤。核桃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核桃为雌雄异花同株,雌花和雄花常有花期不遇。因核桃幼树生长较慢,4~5年后生长加快,所以核桃幼树期间适合开展林下种植。

1.1.2 价值。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药用及医疗保健价值。核桃仁味好,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油率63%~80%,核桃油是高级食用油和工业用油;核桃仁中还有锰、锌、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的功效;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核桃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核桃仁的镇咳、平喘效用明显,对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疗效极佳,并有润肺强肾、降低血脂的功效。核桃仁中含丰富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作用,如激素作用、免疫调节、抗血栓、抗高血压、降低胆固醇、抗病毒、抗癌以及提高免疫力、稳定情绪、修复细胞、延缓衰老的功效,长期食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抗衰老,对某些疾病还有显著的辅助疗效。因此,核桃又被称为“万岁子”、“长寿果”。

1.1.3 发展前景。核桃木材坚硬,纹理美观,是军工及高级家具用材。核桃树冠稠密,根深叶茂,寿命较长,有良好的生态防护效益,是退耕还林、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核桃因具有较高的价值,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10年全国核桃种植面积达240万hm2,年产核桃约120万t。但我国的核桃的种植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平均产量约450 kg/hm2,其中优质产品仅占总产量的30%~40%。虽然我国人均核桃占有量达到380 g,但除去出口、加工、医药等利用外,人均消费量仅50 g,分别是美国的1/10、法国的1/8、英国的1/6。预计未来30年,核桃需求量将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而目前核桃的发展速度根本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因此,发展核桃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2 芍药的生长习性、价值及发展前景

1.2.1 生长习性。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近年有学者将芍药属独立为芍药科paeonia ceae),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野生于山坡、山谷和灌丛中。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适宜温和湿润的气候,喜温耐寒,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芍药具有粗壮的肉质根,适宜土层深厚、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长较差。芍药是长日照植物,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但芍药在轻荫下也可正常生长发育,在花期可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使其免受强烈日光的灼伤,从而延长观赏期,但若过度荫蔽,则会引起徒长、生长不良。芍药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不需经常灌溉,忌水涝、积水。芍药忌连作,若多年连作,既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导致大面积死亡。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轮作。

1.2.2 价值。芍药是著名的草本花卉,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超过4 900年,是我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我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至当代。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位列草本之首。“杭白芍”更是滋阴补血的上品,因此芍药被誉为“妇科之花”。

1.2.3 发展前景。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是重要的鲜切花和公园、花坛花卉;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因此也可作为观叶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芍药价值认识的深入,对芍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芍药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1.3 夏枯草的生长习性、价值和发展前景

1.3.1 生长习性。夏枯草是唇形科夏枯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3~40 cm,全国各地均产。夏枯草适应性强,耐旱,不择土壤,生长于荒地、路旁、草丛。

1.3.2 价值。每年5—6月,当花穗变成棕褐色时剪下,阴干或晒干,又名“夏枯球”,是常见的中药,用药历史超过2 000年。夏枯球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等功效,对赤目肿痛、头痛眩晕以及高血压、赤白带下、乳痈乳癌、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痔疮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1.3.3 应用前景。随着科技创新,夏枯球的应用还拓宽至化工、食品、饮料等诸多领域,特别是饮料行业开发新型产品所用夏枯球数量猛增,是常用的凉茶组分之一。进入21世纪后,夏枯球需求量每年递增15%左右,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核桃—芍药—夏枯草立体间作模式及效益分析

2.1 间作模式

根据核桃、芍药、夏枯草的生长习性、株型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试验了核桃—芍药—夏枯草立体间作模式,发挥3种植物株型、习性以及生长利用期长短的不同,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以及风、光、水、热资源[1]。具体的间作方式是:核桃按4 m×1 m的株行距,栽495株/hm2;核桃行间间作芍药,株行距40 cm×50 cm,栽4.5万株/hm2;芍药行间栽植夏枯草,株距30 cm,栽53 355株/hm2。实现了3种植物互不影响、增大地表覆盖度、减少杂草、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2.2 效益分析

2.2.1 经济效益。前4年,只有芍药和夏枯草的收入。每年夏枯草可收获夏枯球2 250 kg/hm2以上,按单价8元/kg计,收入1.8万元/hm2;芍药4年后可收获白芍12 t/hm2,按16元/kg计,可收入19.2万元/hm2,平均每年收入4.8万元/hm2。合计每年收入6.6万元/hm2。其中夏枯草的收入及部分芍药的收入可抵消每年管理的投入,平均每年净收人可达4.5万元/hm2。在主营产品收获前,这样的经济收入已相当可观。

2.2.2 社会效益。该间作模式的实施,可有效地调整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了当地农作物秸秆的产出,破解了“禁烧”难题,有助于环境保护;大量增加芍药和夏枯草种植面积,既可美化当地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又可加快当地中药产业并带动花卉观赏业、运输业、加工业及农业生产资料产业的发展;同时该模式大量的用工需求可以缓解当地剩余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和农村经济发展。

2.2.3 生态效益。该间作模式因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激发群众发展核桃等经济林木的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林木覆盖率,加快造林绿化事业和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该模式因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强大的植物根系结构,使核桃林在幼龄时就能发挥较高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促进碳氧平衡等生态功能。

3 核桃—芍药—夏枯草间作模式的栽培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与整理

选择土层深厚(100 cm以上),坡度25°以下、土壤pH值在7.0~7.5的阳坡、半阳坡开阔丘陵山地和平地建园。造林地周围及附近无污染企业,有水源及灌溉条件最好。栽前深翻土壤,犁耙平整。挖宽1 m、深1 m的栽植沟或1 m×1 m的栽植穴,施入腐熟的有机肥75 t/hm2或压入秸秆90 t/hm2,将肥料与表土充分混合后,由下而上回填到沟中。

3.2 品种选择

核桃选择清香、香玲、中林等新近推广的名优品种;芍药选择亳州芍药、菏泽芍药、红花杭芍药、白花杭芍药等品种;夏枯草选择近年的栽培品种。

3.3 栽植

栽植时间以每年的秋冬季节10—12月栽植为宜。

3.3.1 核桃栽植。秋季按照设计的株行距挖好栽植沟或栽植穴后,施好基肥,把起好的苗子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及时栽植,浇足底水和保活水,必要时可以铺盖地膜,以保墒增温。栽植后选择主干60 cm的饱满芽处定干,并在伤口上涂抹油漆,以减少水分散失和伤流,促进伤口愈合[2]。

3.3.2 芍药栽植。用芍药头栽植。栽前将芍芽按大小分级后,分别下种,有利于出苗整齐。按行株距50 cm×40 cm挖穴栽种。穴内要撒施毒饵防治地下害虫,毒饵与底土拌匀后,每穴栽芍芽1~2个,芽头向上摆于正中,然后覆土,并稍高出畦面,呈馒头状,最后顺行培垄防寒越冬[3]。

3.3.3 夏枯草栽植。秋季栽植幼苗。在幼苗高4~5 cm时移植。在芍药行间按照30 cm的株距栽植。注意坐水增加底墒,把土壤与根部挤紧,使根系与土壤密接,以提高成活率[4]。

3.4 林地管理

3.4.1 核桃幼树管理。一是整形修剪。核桃修剪应在核桃采收后到开始落叶前进行。香玲等品种属早实类核桃,其分枝力强,结果早,易抽生二次枝,造成树形紊乱,因此常采用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树形。修剪时除注意培养好主侧枝外,还应及时控制二次枝和徒长枝,疏除过密枝,处理好背下枝。结果期树注意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采用去弱留强、放缩结合的方法更新枝组,同时疏除干枯枝、病虫枝、重叠枝及细弱枝。二是中耕除草。幼树期一定要及时除草,既可防止杂草与树木争水、争肥、争光,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树体生长。第1年中耕3次,分别于5月、6月和8月进行,以后每年在5月和7月各进行1次。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50~60 cm为宜,不要损伤直径1 cm以上的粗根。三是合理施肥。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深度30~50 cm,施基肥时按60~75 t/hm2的施肥量并加入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每年追肥3次,发芽前施尿素450~600 kg/hm2,幼果膨大期和硬核期分别追施硫酸钾或果树专用肥600~750 kg/hm2。为了促使其生长,在追肥的同时要进行叶面喷肥,第1次在叶片长成后的4月中下旬,第 2次在5月中旬,各喷尿素300倍液,第3次喷尿素200倍液,第4次在8月上旬喷尿素2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四是适时浇水。一般1年浇4次水,分别在萌芽前、果实膨大期、硬核期、上冻前。核桃是深根性树种,抗旱不耐涝,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不要让园内长时间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或死树现象。五是病虫害防治。核桃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黑斑病、溃疡病、云斑天牛、刺蛾、举翅蛾等,应适时防治。

3.4.2 芍药管理。一是中耕除草。栽后第2年早春开始中耕除草,尤其是一至二年生幼苗,要见草就除,防止草害。中耕宜浅不宜深,要做到不伤根。二是追肥。芍药喜肥,除施足基肥外,栽后从第2年开始,每年至少要追肥3次。3月结合中耕除草,施人畜粪水22.5 t/hm2,5—6月施人畜粪水30 t/hm2, 12月施人畜粪水30 t/hm2+饼肥300 kg/hm2。从第3年开始,每次施肥要加施过磷酸钙和饼肥各225~300 kg/hm2。在5—6月芍药生长旺期和开花期,可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三是培土、晾根。每年10月下旬,将芍药枯死枝叶剪去,并于根际培土15 cm厚,以保护芽头不受损害,保障其安全越冬。从栽后第2年冬季开始,每年当芍芽长出土层3~6 cm高时,把根部的土壤扒开,使根部露出1/2,晾晒7~10 d,晒死部分须根,使养分集中于主根,促进其生长。四是摘花蕾。除留种外,于第2年春季现蕾时,摘除全部花蕾,使养分集中于根部,促进根部生长,有利于增产。五是病虫害防治。白芍易发生灰霉病、叶斑病、锈病、软腐病等,可采用增施磷、钾肥的方法,增强植株抗病力;也可用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等药剂防治。虫害有蛴螬、地老虎等,可用甲拌磷对水拌菜籽饼粉于傍晚撒施诱杀。

3.4.3 夏枯草管理。出苗后经常除草,并松土1~2次,生长期中可追施稀粪1~2次,雨季注意排水。

3.5 适时收获

3.5.1 夏枯草收获。夏枯草在栽后第2年即可收获。初春破土生长,4月穗出,5月便枯,生长期为3个月。当夏季花穗呈半枯时,选择晴天割取全株,剪下花穗,分别晒干。注意不可遇雨露或潮湿,否则夏枯草的颜色变黑会影响质量。

3.5.2 芍药的采收与加工。芍药栽植后3~4年收获,一般在9月间,过早会影响产量,过迟根内淀粉转化会导致干燥后不坚实,重量减轻。选择晴天,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抖去泥土,切下芍根,先放到开水中煮5~15 min,煮后取出立即放在冷水里,用竹片或玻璃片刮去褐色表皮,然后切段晒干或切片晒干。加工好的白芍,以质坚、粉足、表面光滑、白色、无霉点者为上品。用麻袋分级包装贮运,放于通风干燥处。

3.5.3 核桃的采收。核桃前3年会有个别结果,要及时去除花果,以促进营养生长,早日培养好树形。第4年核桃就会有一定的产量,此时芍药和夏枯草都已收获,核桃树也接近郁蔽,以后则专门培养核桃。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当核桃果青皮由绿变黄并有1/3以上开裂时即可采收加工。

4 参考文献

[1] 王照平.河南适生树种栽培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181-192.

[2] 郭忠选.核桃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2-23.

芍药种植范文3

【关键词】RP-HPLC;白芍愈伤组织;芍药苷;芍药内酯苷; 定量测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53-02

【Abstract】AIM:To establish a sensitive RP-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of peoniflorin and albiflorin in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callus cultivated in subculture process. METHODS: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SinoChrom ODS-BP column (250 mm×4.6 mm, 5 μm), with acetonitrile and 0.05%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solution (v/v, 11:89) as mobile phase, detected at 230 nm wavelength, and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RESULTS:The standard curves of peoniflorin showed a good linearity in a certain range.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accurate, reliable and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albiflorin and paeoniflorin in Paeoniae radix Alba callus simultaneously.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condition optimization of callus culture to produce albiflorin and paeoniflorin in Radix Paeoniae Alba.

【KEY WORDS】RP-HPLC; Paeoniae radix Alba callus; peoniflorin; albiflorin;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中药材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四川、安徽等省。白芍气微,味微苦、酸,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白芍的主要药效成分是属于单萜苷类化合物[1]、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二者合称为芍药双苷)为主要成分的芍药总苷。在中国药典2010版中,已将芍药总苷作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指标[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总苷能通过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3],因而具有抗炎、止痛、保肝和抑制自身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在临床已用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传统的芍药双苷生产方法是从白芍中提取,而野生芍药需在种植生长3~4年后,其根晒干炮制得到白芍(干燥根),且其中芍药双苷的含量不高(1%),导致芍药双苷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天然植株中芍药双苷的合成与积累还受到生长产地、季节、气候、栽培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它们的含量常常低于这一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芍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研究,以期通过诱导并规模化培养芍药愈伤组织,缩短芍药细胞中芍药双苷的积累时间,并通过对愈伤组织细胞培养条件的有效控制,促进细胞中芍药双苷的积累,提高细胞中芍药双苷的含量。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获得了由芍药的根、茎、叶、叶柄等不同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并实现了愈伤组织的连续继代培养。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来提取并检测愈伤组织细胞中的芍药双苷含量。

虽然目前已有提取和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5-7],但由于愈伤组织的的性质和生长条件完全不同于植株的生长条件[8],芍药愈伤组织中各种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也可能与芍药外植体细胞中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存在不同,从而影响这些方法在检测愈伤组织细胞中芍药双苷含量的准确性。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利用上述方法来测定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含量时存在检测样品中物质的分离度较差、无法有效分离干扰物质、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开发一种适用检测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含量的有效方法。因此,本研究对如何提取和准确测定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测定了芍药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含量,满足了对芍药愈伤组织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的需要,为探索通过白芍愈伤组织培养法生产芍药双苷的最佳条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LC2000高效液相色谱仪(Hitachi L-2400单波长紫外检测器)(天美中国仪器科技公司),SinoChrom ODS-BP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大连依利特);AL204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

芍药苷标准品(≥97%,货号1023930)、芍药内酯苷标准品(≥97%,货号1023928)由西亚试剂提供;甲醇、乙腈为色谱纯(上海安普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样品材料(亳州芍药叶愈伤组织)为本实验室自行培养。

1.2 愈伤组织培养

选取实验室种植的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亳州芍药植株叶片,反复冲洗干净后于超净工作台内用75% 酒精(v/v)消毒30 s,然后用10% NaClO浸泡10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置无菌滤纸上晾干,切为1 cm2左右后接种在诱导培养基[9]中进行培养,25 d后将诱导出的生长较好的愈伤组织切割成小块后转接至固体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4±1)℃,光照强度1500 lx,32 d后收获培养好的愈伤组织。

1.3 芍药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提取

在60 ℃恒温鼓风干燥箱将愈伤组织样品干燥至恒重,然后研磨为粉,再用一定体积的甲醇浸渍约5 min,尔后60℃下超声处理30 min(功率为120 W),萃取液在10 000 rmp离心10 min后收集上清,离心上清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获得芍药双苷粗提物。

2.1线性关系考察

取1.4.2项下制备的对照品溶液,用超纯水由高至低对半稀释制得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芍药苷浓度范围5.2 ~ 83.2 μg/mL,芍药内酯苷浓度范围1.0 ~ 32.0 μg/mL,n=6),精密吸取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面积。以对照品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芍药内酯苷线性回归方程y=20 186 x-6 387.8,r=0.998 7,芍药苷线性回归方程y=26 104 x +1 035.8,r=0.999 9。芍药苷浓度在5.2 ~ 83.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芍药内酯苷浓度在1.0 ~ 3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每次20 μL,按色谱条件测定,计算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峰面积的RSD分别为3.64%、6.33%,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2.3稳定性试验

将待测样品溶液在4 ℃冰箱内贮存,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分别于制备后0、2、4、6、8、20、48 h进行测定。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55%、5.33%,表明对照品溶液在48 h内基本稳定。

2.4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检测样品粉末五份(n=5),每份0.1 g,精密称取,按“1.4.3”项中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芍药双苷的峰面积值。结果显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5.76%、6.91%,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2.5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同一供试样品五份,每份0.1 g。精密称定,每份加入含芍药苷(83.2 μg/mL)、芍药内酯苷(32.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1mL,按“1.4.3”项中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峰面积。计算得样品中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7%,RSD=1.31%;芍药内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0.61%。

3.2流动相的选择

在用RP-HPLC法检测时,根据样品极性选择流动相十分重要。本研究曾尝试选取乙腈和含0.1%三氟乙酸的纯水进行梯度洗脱[10],检测结果显示两个主峰与杂峰未能清晰的分离开;选择乙腈-水(v/v,10:90)[11-12]进行淌洗,虽能较好分离芍药双苷,但峰型较小,且出峰时间过长(大于42 min),不适宜大批量测定。通过反复摸索条件最终确定以乙腈-0.05%磷酸二氢钾(v/v,11:89)为流动相,在20 min内可清晰地将两个主峰与杂质峰分离开。

3.3芍药双苷含量测定

在本文的色谱条件下,成功将芍药叶愈伤组织中的芍药双苷与其他杂质分离,且经含量测定发现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含量与原植株根中含量相当,各批次间指标成分的量也相对稳定。此外,经考察得到此条件也能成功应用于其他外植体(叶柄、茎、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测定。

4结论

本文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愈伤组织中有效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重复性好,保留时间短,为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检测提供了快速方法,也为进一步探索通过白芍愈伤组织培养法生产芍药双苷的最佳条件奠定基础。此外,本研究还显示出通过白芍愈伤组织生产芍药双苷具有潜在前景,为工业化生产芍药双苷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高小,田庚元. 白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6, 15(6):416-418.

[2] 中国药典[M]. 一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预巍,王永钧. 白芍总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40-244.

[4] 闵伟琪,魏琴,李洪毓,等.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2):117-122.

[5] 张克荣,白丽,赞美,等. RP-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3,23(3): 222-224.

[6] 王巧,刘荣霞,毕开顺,等. HPLC法测定白芍总苷胶囊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J]. 中草药,2005,11(36):1630-1632.

[7] 李冰岚,杨舒婷,陈宗良,等. 杭白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品种分化研究[J]. 医药导报,2009,1(28):24-27.

[8] 李浚明,朱登云.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9] Lloyd GB, Mc Cown BH. Commercially feasiboe micropropagation of mountain laurel, Kalmia Latifolia, by use of shoot-tip culture.Proc[A]. Intl. Plant, Prop Soc[C], 1980.

[10] Namsoo Kim, Kyung-rim Park , In-Seon Park, et al. Application of novel HPLC method to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active compounds in Paeonia lactiflora[J]. Food Chem, 2006, 96(3): 496-502.

[11] 胡世林,冯桂兰,冯学峰,等. 不同产地和部位赤芍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00,12(25):714-716.

[12] 陈立江,段洪云,张胜,等. 赤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总苷提纯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2011,12(32):96-100.

作者简介:

江海龙,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控制及分析等。电话:0574-88046962,邮箱:.cn

通讯作者:

梅乐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Tel:(0571) 87953161; fax: (0571) 87951982 E-mail:

芍药种植范文4

关键词:赤芍;立体栽培;无毒栽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27-2

0 引言

赤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天然散生于林缘及低地,人工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其人工可以栽培的种类较多,其中以赤芍(Paeonia lactiflora)和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占主要数量。赤芍生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川赤芍生于西南。近10年来由于野生资源保护不利和过度采挖,现在无论是赤芍还是川赤芍野生资源已非常稀少。现在赤芍药材产品市场奇缺,几乎处于真空状态。目前的药材市场之所以近乎真空,缘于市场对需求量的急剧增大。原为一味普通的中药,但随着中、西医药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近年对赤芍的药用价值和适用范围的广阔性有了巨大的发现。它的中医制剂是煎汤、丸、片、散、膏,西医是提取赤灼精(d―儿茶精,d―catechin)等。其药用价值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大致是: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保肝,镇静,镇痛,增进食欲促消化,降血压,抗溃疡等。上面列出的赤芍药用价值,说明中、西医对其进行了极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而对人类危胁的第一大杀手是心血管病,第二是癌症,可见赤芍药用价值极高,市场需求必居高不下。不仅西药需要赤芍,现在国内中成药也有120种含赤芍成分。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和英国现在一直开展合资开发研究。

栽培和销售是各类药材经营的关键环节,而国际市场是检验药材质量的晴雨表,我国中药材出口存在着农药含量超标问题。2009-2010两年出口量都因农药含量超标而降低60-70%。农药超标主要是缘于土壤杀虫剂的使用,剧毒杀虫剂使得药材含毒过高,并且污染环境。药材栽培还存在使用土地问题,在我国的农用地中林业用地面积最大,但使用林地,《森林法》不允许改变林地用途种植草药。

1 林药立体无毒栽培新技术

1.1 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耕翻30cm左右,清除田间石块、杂草和草根,然后打垅或作畦。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畦高15cm左右,畦宽100-140cm,畦间距35cm。

1.2 种植方法

畦面顺向开浅沟,沟深5-7cm,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5cm左右,稍镇压。最好上盖厩肥。第2年5月开始出苗,每年5-6月追施农家肥1次,冬季在畦面铺圈肥或土杂肥,以保安全越冬。培育2年后作种苗进行移栽,移栽方法同芽头栽法。种子繁殖,因生长年限长,一般需用5年左右才能收获,生产上不全面采用。

芽头栽法:可采用大垄栽培。在垄上开沟,将选好的芽头按株距30cm栽种,芽朝上,用少量土固定芽头,再用腐熟饼肥或有机肥料施入沟内,覆土后稍压即可。芽头栽4年左右收获。

1.3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栽种后,头两年幼苗矮小,最好在畦面铺上圈肥,不仅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赤芍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

培土、灌溉: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也应适当培土抗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

摘蕾: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利根部生长。留种的植株,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间作:种植中药材的地段如没有树或非林缘,种植当年要在赤芍空间适当栽种速生阔叶树种刺槐、白榆、杨树或柳等,以形成小气候,降低夏季地表温度,构成合理的生态结构。在栽植树苗的当年,由于正处于缓苗期而树木不能生长,所以当年还可以适当种一点玉米或大豆。这种立体栽培的方式是技术关键,不仅符合林业政策,不改变林地用途,而且对药材生长更为有利;不仅能够提高药材产量,而且充分利用了地力,能获得木材。

1.4 病虫害防治

芍药灰霉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叶、茎、花等部位均会被害。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叶脱落,在土中越冬。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阴雨连绵时最重。防治方法: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易发病期和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晒植株,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进行3-4次。

芍药锈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危害叶片。7、8月病情加重。防治方法:芍药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在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效果良好。

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危害根部。普通的杀虫技术是每亩用辛硫磷2kg,制成毒土,结合整地撒入土中毒杀。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土壤杀虫剂即使不是辛硫磷,一般也含辛硫磷成分。辛硫磷是国家禁用的剧毒药,是对环境污染极大的残毒药物。不仅种植食用的农作物禁用,林业栽培也不允许使用。使用这种剧毒药物生产的药材不能出口销售,那么就很可能转内销,可是现在农作物栽培一般也多在使用它或含它的药剂。使用安全的土壤杀虫剂,目前较可靠的是吉林省四平市林业局温宇光研究员发明的一种既无残毒,效果又好的土壤杀虫剂,这种杀虫剂杀虫效果等于含锌硫磷成分的药剂,而价格不增加,使用时需要现用现配。使用这样杀虫剂的无毒栽培是技术关键,农作物如马铃薯栽培等使用之效果更好。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经济效益

现在野生资源近于消失,人工栽培正在新产期,所以到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可以提供商品的大面积种植,仅四平市叶赫林场有15亩,算得国内大面积种植。上世纪80年代每公斤4元,90年代16元/kg,2005年18元/kg。近年由于药用价值的突破性发现,2005年以后市场用量逐年增加,2011年每公斤飙升到30元。而到2005年各产地几乎都已采挖不到野生资源,仅内蒙人迹罕至之处还有野生资源。

人工栽培5年1个生产周期,一般每亩产药材量4千kg,价格30元/kg,为规避风险,产量仅以一半即2千kg/亩计算,价格再降至25元/kg计算,则5年亩产值5万元。而5年每亩直接投入合计5千元,利润即4.5万元,则每亩每年利润最低9千元。这个9千元/亩•年的最低利润是种玉米的9倍;如果以目前正常产量、正常价格计算则利润是种玉米的23倍。

以上计算的经济效益除药材外,赤芍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又是重要的美化植物。在庭院、厂区、社区、街道、公路两侧均可栽植。其花色粉红,鲜艳如牡丹,花期5-6月,花香沁人心脾,而且香气远溢。一丛赤芍花,30m开外可感受芬芳而至。所以关于赤芍花的古代传说、神话故事很多,而赤芍的罗马文原意是乳香花,在我国北方曾有姑娘未嫁时,家中庭院栽种一丛赤芍花的习俗。赤芍花的艳丽芬芳,使之诗意盎然――折赠佳人花一枝,手边尚余香半日。赤芍花的美化价值还体现在,它与花皇后牡丹(P. suffruticosa)同属毛茛科芍药属植物,所以北方繁殖牡丹有用赤芍为砧的做法。如此,对赤芍的产品开发,就不仅包括药材,也得对准绿化美化市场。

芍药种植范文5

整体上来说,新疆属于干旱性气候,这种干旱区环境受雄居新疆中部的天山的影响,又形成降水分布的地区性差异。同时,天山还阻挡了南侵的冷空气,成为新疆的气候分界线,北疆属中温带,南疆属暖温带。这种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使得南北疆区域的植物种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南疆以荒漠植被为主,北疆植被群落则呈现出欧亚特征。

沙枣又名桂香柳、银柳、红豆。沙枣因花香与江南桂花相似,生命力顽强,故有“飘香沙漠的桂花”之美称。当新疆南部的沙枣花香浸润了塔里木盆地干燥的空气时,新疆北部的野生花卉植物,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从平原向山区进军的步伐。

野罂粟花是北疆草原上分布较广,花色最艳丽的野生观赏花卉植物之一。每到春天,北疆草原上就会绽放出成片成片的红色和橙黄色的花朵。从植株和花瓣形状上来看,这两种花是同一种植物,只不过花色不同而已。这种植物就是野罂粟,开红花的罂粟学名为托里罂粟。新疆共有10种野罂粟。

百合科植物似乎永远是春天北疆草原山地最靓丽的家族。百合、郁金香、贝母、鸢尾等争相斗艳。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山地草原的芍药,不愧为春天百花园中的主角,从4月底前在山区依次向深山区开放,花期一直可以延续到6月。

塔城:漫山遍野芍药花

我对芍药花的印象来自童年时代。小学期间,我曾经在塔城巴尔鲁克山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山区生活过两年。每年春天,当一种指甲盖大小的黄花占满了山野草地,随后,仿佛一夜之间,花朵硕大的大红花就像童话一般漫山遍野地绽放了。从此,塔尔巴哈台山区小黄花与大红花争春的景象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中。

有一年春天,我偶然进入巴尔鲁克山区,碧野之间密集的紫红色迅速复原了我的记忆。巴尔鲁克山区绽放的大花朵,不正是大红花吗?我连忙请教当地人士,原来大红花就是大名鼎鼎的野生芍药。随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新疆主要有两种芍药,开红花的名为新疆芍药,产于阿尔泰山区;开紫红色花朵的名为窄叶芍药,产于新疆西北部以及天山山区。塔尔巴哈台山、巴尔鲁克山等地的芍药为窄叶芍药。从那以后,连续几个春天,我都会准时进入巴尔鲁克山区,观赏美丽的芍药花。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为原因,近年来塔尔巴哈台山区的芍药已经越来越稀少了。巴尔鲁克山区的芍药显然受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也出现减少迹象。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里的芍药分布之广,开放之热烈,依然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从前两年开始,地处巴尔鲁克山脚下的裕民县借助早开的芍药花、郁金香、巴旦杏等山花,拉开了每年春天为期一个月的巴尔鲁克山花节的帷幕。

芍药花之所以成为新春的宠儿,我以为首先是芍药的花朵。春季,北疆地区气温冷暖变化繁复,早开的山花基本上都是一些植株低矮、花朵较小的鲜花。芍药花却非常另类,山地阴坡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阳坡的芍药植株就破土而出了。总之,不论气候如何变化,巴尔鲁克山区的芍药花在4月25日前后都会绽放美丽的大花朵,差别只是花的多少而已。进入5月中旬,随着气温升高,巴尔鲁克山的芍药迎来了盛花期,整个巴尔鲁克山区就变成了以芍药花为主的天然大花园。芍药花香也非常有特色,香味是介于浓香与淡雅之间的一种香。每次闻到芍药花香,我总会产生一种美的感觉,它就像清晨雨后美妙的音乐,携带着我进入一个清新爽朗的世界。诗歌创作中有一种被称为“通感”的表现手法,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可以彼此相通。芍药花自然不是诗,但是,它却能够让我从花香之中体验到幸福美好,芍药花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哈密:杏花满眼春意闹

哈密的春天是杏花的春天,绿洲奏响的是杏花交响曲。走在城边或者空阔的村边,冷不丁一抬头满眼是喧闹的粉红,仿佛叽叽喳喳的雀,一下热闹了心田。对于许多人来说,成片的杏花给人的是震撼,而那些亭亭如盖的杏树给予我的则是欣喜,我的确很喜爱那些被树丫撑得极其饱满而又紧密有序的树。

花园子是距离哈密市最近的一个小绿洲,历史上曾是哈密回王的后花园所在,而这一带自古以来也是哈密有名的瓜果产地。

终于看到了杏花!在许多古朴夯土的背景下,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也只有在春天,绿洲上才会有这样的乱花迷眼。我对维吾尔人房前屋后种树的传统非常看重。作为生态严峻的绿洲,有一处绿荫,也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从新疆的地理特征看,构成空间更多的是漫漫无垠的沙漠、戈壁、荒滩,而难得一见的就是偶然从中冒出的绿色,何况是大块夺目的杏花呢?新疆东大门春天的标志,也许就是这满眼的杏花。

清明节前后是杏花的世界,此时的哈密绿洲,从城边到农村,满是杏花的天下和色调。杏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更像是有一种宏大叙事的可能,它们经过一冬的蛰伏,此刻相见难免絮絮叨叨,一种气息与另一种气息,彼此惺惺相惜,达成了呼应与被呼应的关系。春天的盛事,真正体现在杏花的绽放上。绽放的杏花是一场盛大的给予,舍得,也弃得。此时别的花也耐不住性子了,从迎春到丁香都竞相开放了,不过它们也只能算是春的铺垫,终究引领不了春天的潮流,纯粹是转瞬即逝的走过场。

如果说城里的杏花是一幅幅精致的风景,我却更喜欢乡间偶然窜入视野的野杏树,那上面的花长得是没有什么章法的,野味十足,完全没有城市里的杏花柔和。花开得密的地方,密不透风,没有结花的枝头,稀稀拉拉的几个花蕾,也自有一番散淡之意。我喜欢这样的杏花,开得随心所欲,也不在乎枝头最终能结几个果可以讨得主人的喜欢,唯一遗憾的是果实苦不能食,但药用价值极大,伊吾县苇子峡就有这样的野杏林。藏在山间人不识,只有来过了,才感觉杏花应该这样开,杏树也应该这样活。

绿洲里的杏花是女人的,男人的则在高处的山里。

伊犁:红花盛开映草原

说起伊犁草原的美,不能不提起那艳丽的草原之花――天山红花,只要春季雨水丰沛,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初,西从霍城县的大西沟乡、萨尔布拉克镇,中到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阿吾利亚乡,东至尼勒克县的木斯乡、新源县的则克台镇,那些往日不起眼的山坡便被盛开的红花映成了一片红色。天山红花盛开的时候,伊犁河谷火热的夏季就宣告来临了。

天山红花学名叫野罂粟,与我们印象中“诡异”“邪恶”的植物罂粟同属罂粟科。罂粟有毒,能制鸦片、海洛因,在全世界禁种。而野罂粟不含吗啡毒素,是一种中草药。野罂粟和罂粟的花朵虽极为相似,但植株还是有很大区别。野罂粟全株披毛,果实较小;而罂粟植株光滑无毛,果实较大。上世纪60年代中期,新疆电影工作者来到伊犁河谷拍摄外景,有一个画面是开满红色花朵的山坡。当时警惕性极高的革命群众立 即举报,新疆大面积种植罂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专程取回标本后,鉴定是与罂粟相似的野生植物――黑环罂粟。

野罂粟在全世界有一百多种,伊犁河谷分布有黑环罂粟、橙黄罂粟、天山罂粟三种。黑环罂粟因红色花朵基部有一紫红色不封口的环而得名,在中国仅分布在伊犁河谷,且在河谷三种野罂粟中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因而人们又叫它天山红花。

野罂粟虽在各地均有分布,但像伊犁河谷如此面积之大还十分罕见。每到野罂粟花开放的时候,伊犁河谷北山坡便成了全国风光摄影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胜地。花开之时,每天从早到晚,大批的赏花者纷至沓来,沉醉在花海中不愿离去。这个季节也是牧草最旺盛的时候,毛茛、勿忘草、锦鸡儿、绣线菊等植物也纷纷盛开出各色的花朵,把草原装扮得姹紫嫣红。清晨,在草原上看着一群群牛羊在花海里大快朵颐,那情景真是一种享受。

野罂粟每天迎着朝阳开放,花未开时,蛋圆形的绿色花蕾垂在细长的花梗上,像一位低头沉思的少女。当朝阳升起时,花蕾绿色的萼片脱落,4片薄薄的花瓣如片片红绸飘然欲飞。这时,细长的花梗也挺直撑起花朵,几千万朵野罂粟花一起盛开,草原顿时披上了浓艳华丽的色彩。

美哉,天山红花!

库尔勒:梨花沐风惹人醉

淡淡的梨花香缭绕鼻息,隐隐芬芳的花荫间,一只只蝴蝶翩然飞舞,给枝头增添了几分热闹。

4月的梨城,无论走到哪里,梨花的美和香都如影随形,浸透每一个细胞,每一次呼吸都是清新,都是迷醉……

当梨花成为美丽的风景,当美丽的风景激活了乡村的活力,当活力的风景滋生为一种文化,激情的讴歌就出现了。

具有“梨城”美称的库尔勒市,自古就因出产库尔勒香梨而芳名远扬。每逢阳春,梨花就成为库尔勒独具魅力的一道靓丽风景,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观赏的一大美景。穿梭在“半城梨花半城水”的花影水波间,凌波之乐唯己独知。

梨花被历代诗人写入诗辞歌赋中,咏颂梨花的诗文比比皆是。透过这些诗文,我们如同穿越了时空隧道,尽情领略梨乡风光、感受历史沧桑、回味古人先贤和当代人爱梨花的情怀。古人对于西域的梨花情有独钟,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不是别有一番风情?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库尔勒香梨只适宜在库尔勒生长,移到别的地方就会变质。库尔勒绿洲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每当梨花盛开的季节,城市与乡村就像过节一般热烈,千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朵朵雪白绽放枝头,好像瑞雪悄然而至。每到这一季节,总有踏青的人们驻足园中,体验浓郁的梨乡风情。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节,梨城人喜欢携妻儿、约好友聚在一起,观赏梨花,咏梨花诗、拍摄梨花魅影、描摹梨花神韵、挥洒笔墨写意梨花,让梨树花海变成具有“文化磁场”的地方。

漫步于梨园之中,铺天盖地的梨花置游人于洁白的花海之中,令人目不暇接,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徜徉花丛,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美好的生活;感悟梨花,借以生发出对生命的诠释;铭记梨花的岁月变迁,感动现在的日子。

无怪乎从古到今,艺术家们为梨花演绎出了一段又一段美丽的故事,续上了或缠绵多情、或清纯明净、或意韵深远的诗篇……

雪白雪白的梨花,扮靓了一树树如云般的“白色仙子”,再连成片,“香雪海”这个名称被来过梨城的文人墨客们送给了那一片片如梦境般的梨园。

喀纳斯:百花齐放圣洁地

在喀纳斯最早开放的花朵,当属雪报春了。雪报春,顾名思义就是在雪中就开花报春了。在初春最早的时节,雪报春便像不安分的婴儿,迫不及待地钻出喀纳斯的黑土地,任四周的野草还在枯萎或者刚刚萌芽。你可以想象,这时的雪报春,已经雍容华贵地开在自己的莲花型座叶之上,花朵似一团紫色的火焰,向远处的雪山报告喀纳斯的春天已经来临。不久,随之而来的,便是喀纳斯层出不穷的花开花落。

能够真正代表喀纳斯春天来临的花朵,我认为是阿尔泰金莲花,简称阿山金莲。阿山金莲和其它在喀纳斯区域生长的花草不同,它多生长于较湿软的大草地中。所以,金莲花要开就会开个漫山遍野,气势恢宏,它绝不情愿星星点点地开放。金莲花一般6月初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开放,6月中下旬开得最旺。这时,你站在山谷之中,看金黄色的花朵密密麻麻地铺展到远方,和绿草、蓝天、山顶上的白雪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山水画。阿尔泰金莲花是最能代表喀纳斯区域特点的花,提起金莲花,人们就会想起喀纳斯。金莲花还有一种特别的用途,那就是用它的花瓣晾干后泡茶喝,据说清热解毒、舒经通脉的功效还不错。

在喀纳斯,和金莲花齐名的应当非野芍药莫属了。因为野芍药花朵硕大,华美艳丽,形似牡丹花,所以人们通常又叫它野牡丹。野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2100米的山地林下及山坡草地。野芍药花冠生于茎顶,花瓣呈紫红色,但也有很少一部分变种后为白色。开白花的野芍药十分珍贵,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是很难遇见的。在这里我要告诉你的另一个秘密是,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在成虫存活期就是靠啃食野芍药的根部而成长的。随着夏季的到来,幼虫受到真菌感染而逐步术质化,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冬虫夏草。

芍药种植范文6

说来好笑,我对牡丹的最初印象,是来自一种香烟的包装。这个外包装特别有视觉冲击力,大大的红色底色上,有一朵鲜艳的牡丹花。虽然我对抽烟一向不感冒,但是这朵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一次到洛阳看牡丹,确实被那种花海的阵势征服了,或紫或红,或绿或白的花朵层层叠叠,真的是有王者之气。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牡丹并非自古以来都是名贵花卉,它们最初进入我们的生活,竟然是从药房开始的。

药铺里钻出的牡丹花

如果我们穿越到汉朝,跟一位洛阳人讨论牡丹知识,对方肯定会处于茫然的状态。因为在这个时间点,牡丹还是混迹山野的野花而已,而它的兄弟芍药已经成为花卉的中间力量了。

早在3000~4000年前,芍药就已经作为花卉进入国人的视野。在春秋时期成文的《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芍药的记载。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芍药就开始在花园中绽放了;到唐朝的时候,芍药已经有很多品种。但是人们大规模邀请牡丹进驻花园,则是唐朝之后的事情了。

牡丹虽是后世的花中之王,但在最初,它只是芍药的附庸而已。古人经常把芍药和牡丹混为一谈,甚至给牡丹安上一个“木芍药”的名字。这两种植物的地位,很容易就能判别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牡丹最初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因为它们漂亮的花朵,而是因为它们的根皮。对牡丹最早的记载出现在东汉时期的医书上,牡丹根上的皮―“丹皮”被认为有“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的作用,于是牡丹就成了药房的常客。也许人们正是在采药种药的过程中,逐u发现了牡丹的美丽。

在唐朝之后,牡丹栽培才逐渐兴盛起来,洛阳成为第一个牡丹栽培中心。牡丹的栽培场所也从皇宫内院,逐渐扩展到市井之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牡丹栽培和嫁接技术。牡丹“花之王者”的头衔也是在这一时期获得的。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牡丹的地位。到了宋朝,牡丹观赏进入鼎盛时期,不仅在陕西、山东、浙江等地形成了多个新的栽培中心,还涌现出大量关于牡丹的园艺图谱和诗词歌赋,最著名的当属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而作为花相的芍药,几乎被牡丹盖过了风头。

牡丹有一个复杂的大家族,中国牡丹属的植物就有8个种,3个变种。单说公园里常见的栽培牡丹就有5种,它们分别是紫斑牡丹、矮牡丹、凤丹、四川牡丹和卵叶牡,这5种野生牡丹通过不断的杂交,贡献了自己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牡丹。通常来说,野生牡丹的花瓣都是单薄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牡丹却有层层叠叠的花瓣呢?

给牡丹扎上更多的花瓣

同大多数花朵一样,牡丹花瓣的首要使命也是保护花朵中央幼嫩的花蕊,同时招揽蜜蜂和其他昆虫来帮助传播花粉。在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特别多、特别奇异的花瓣。因为在昆虫的眼中,花瓣只是一个信号牌,漂亮不漂亮,丰满与否,其实完全没关系。

所以对牡丹来说,与其把营养放在不久之后就会凋零的花瓣上,还不如给幼嫩的种子多留一些划算。这样算下来,那些花瓣少而精、种子多而强的精明个体就会有更多的后代,这就是野生牡丹花瓣单薄的终极原因了。

但是,我们人类的审美毕竟跟昆虫不一样,我们就希望看到更多的花瓣。这花瓣是怎么变出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控制花朵的基因出了问题。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花瓣长多了,二是雄蕊变形了。

花瓣长多了,这个好理解。本来是一轮5片花瓣,通过变异,增加到两轮或者三轮,我们最终看到的花朵就有十几片甚至二十几片花瓣了。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很多牡丹品种,都是这种状态的。

要想让花朵更显富贵,还需要更多的花瓣,那么由雄蕊变形而来的花瓣就成了有力的补充。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一些理解上的障碍,即为什么雄蕊能变花瓣,这不就好像耳朵变鼻子吗?实际上,雄蕊变花瓣要比耳朵变鼻子容易得多,那是因为雄蕊和花瓣都来自一种叫作花原基的结构,只是在生长过程中,不同细胞被分配做了不同的工作。那些专门生产花粉的细胞就构成了雄蕊,而那些专门招蜂引蝶的细胞就集合成了花瓣。通常来说,细胞们都会认认真真地干好本职工作,但是保不齐也会有开小差的。当调控基因出问题的时候,雄蕊就会变成花瓣的模样。从外形上看,这些牡丹花朵就显得更漂亮了。

但是,人类并不满足于牡丹和芍药各有千秋的花朵,已经着手将牡丹和芍药进行杂交,将两个亲本的优点融合在一起。

牡丹芍药一家亲

牡丹和芍药本来是非常亲密的表兄弟,无奈一个是木本,一个是草本,互相杂交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园艺工作者并没有放弃任何希望,仍然孜孜不倦地寻求杂交结果。

1948年,日本育种家伊藤用花香殿芍药和金阁牡丹杂交,得到了种子。只是,伊藤先生并没有等到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开花,就去世了。独具慧眼的美国园艺学家刘易斯(Louis Smirnow)将这些植株引入美国,最终发展成著名的芍药牡丹杂交种―黄金天堂、黄金王冠和黄金梦等。这些品种黄色纯正、植株秀美,既有牡丹的叶形和花形,又保持了芍药在冬季地上部分完全枯死的特征。在花卉界,牡丹和芍药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

牡丹花好,亦可榨油

长久以来,牡丹都是观花和药用的明星,跟餐桌很少发生交集。但是如今,牡丹以油料作物的身份出现在餐桌之上。对,没错,牡丹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研究分析表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3%,而对血管大有好处的亚麻酸更是占到了50%以上(大豆油中含6.7%,葵花籽油中含4.5%)。在加工提纯之后,牡丹籽油口感与我们平常吃的食用油无异。与此同时,牡丹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就可以贡献多年的油料,产量不逊于油菜,还可以解决山坡绿化的问题。形成景观之后,简直是观赏榨油两不误,这是再合适不过的油料作物了。

除了给人们提供炒菜油,牡丹还有个本领,就是可以大量地吸收土壤里的重金属,因而也被用于土壤污染治理。不过这点也同时让人头疼,牡丹多少会把吸收的重金属存在种子里一些,这无疑增加了牡丹食品的风险。如何平衡这个关系,还需要研究人员的智慧和努力。

从药物到花卉,再从花卉到油料,牡丹身份的变化,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历史的缩影。在未来,这种植物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知识链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