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名言范例6篇

歌德名言

歌德名言范文1

1、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2、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3、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

4、一杰出的哲学家说,建筑是冻结了音乐,许多人对他的这个说法摇头,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相信没有比这个巧妙的思想换一种说法更好了,那就是把建筑叫做无言的音乐。

5、谁有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

6、在众人面前作冗长的演说而又不恭维你的听众,就只会引起人们的厌恶。

7、每一秒钟都应该有所创造。

8、对真理的热爱就体现在:知道怎样去发现和珍惜每一件事物的好处。

9、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

10、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11、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12、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13、真理是一支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睁开。

14、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15、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16、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17、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18、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19、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20、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21、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2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23、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24、虽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却是微乎其微。因为人生是短暂的,人的命运是有限的。

25、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随时随地地碰见真理,并把它吸收进来。

26、事业最要紧,名誉是空言。

27、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

28、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29、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大的是人類的心靈,其中通往女人心靈的通道就是陰道

30、我的遗产多么壮丽、广阔、辽远!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31、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

32、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

33、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34、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分钟。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贡献。

35、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

36、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极大的错误。

37、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

38、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39、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40、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41、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42、就科学来讲,把前人获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来进一步加以发展,就是当之无愧理应受到奖赏的功劳。

歌德名言范文2

摘要 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经典诗歌《在地铁车站》不仅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特点,也呈现了庞德自己诗学创作与研究的特点――“语言能量”观。这一观点即使在他脱离意象派之后,依然呈现于他大量的诗歌创作与翻译之中。本文从《在地铁车站》对庞德的“语言能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在庞德诗歌中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庞德 语言能量 意象派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初的美国诗坛经历了由传统诗歌向现代诗歌过渡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L.Pound)以其过人的天赋与独特的诗歌风格成为美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不仅发动了意象派诗歌运动,还创作了著名的长诗《诗章》(《Cantos》),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这个于1885年10月30日出生在美国一个落魄中产阶级家庭的“叛国”诗人,同时还是著名的评论家、诗学翻译家,其创作与翻译的诗歌广为流传,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即是《在地铁车站》。

一 《在地铁车站》的赏析

作为经典的“意象”诗歌,《在地铁车站》充分体现了意象诗歌的创作原则:1、直接描绘主观或客观的“事物”;2、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3、关于诗的音律,创作要依照乐句的排列,而不是依照节拍的机械重复。这些原则正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在20世纪初的美国,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宛如春风给美国诗歌带去了新的活力。

庞德的《在地铁车站》发表之后,便成为了20世纪美国“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在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全诗仅两行十四个单词,放弃了动词的使用,仅仅是依靠几个名词的叠加,完全打破了语法与句法的限制,表达简洁朴素,却又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诗中使用了“面孔”、“人群”、“花瓣”、“枝条”四个静态画面,与“出现(apparition)异象不寻常的出现”一个动态画面,共同勾勒出从阴暗地铁车站走出来时,匆忙麻木的人群中突然蹦出几张鲜活的面孔,给人带来的瞬间动容;这感觉正如同黑暗中突然降临的几缕阳光。而庞德则把这种感觉用文字定格保留了下来。在诗中有地铁站的潮气与阴暗,有行色匆匆的人群,也有突然闪现的美丽面容,如花儿般绽放。

庞德在1916年写的《高狄埃――布热泽斯卡:回忆录》中曾说过这首诗灵感的由来:1913年的巴黎的协约车站,他走出地铁车厢,突然看到了一个个美丽的面孔,天真儿童、美丽的女人。之后,庞德努力寻找能表达那时感受的文字,不断地修改、删减,最终浓缩成意象派的经典诗句。庞德认为他最终找到的“并不是一些文字”,而是“对等的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许多斑斓的颜色”。在人群中,美丽纯真美丽面孔的出现,与地铁里阴暗潮湿的感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如何把这种强烈的视觉差异用文字表达出来,则是庞德关注的重点,即使用语言的能量,从几个“文字”利用人的想象逐渐向外扩大出无限的力量,文字如同落入水中的石子一般,能够在平静的水面上掀起不断的涟漪,而引起波动的核心即是涟漪的核心――“语言”,这就是庞德“语言的能量”。

二 庞德“语言能量”的定义

1912年,庞德在《严肃的艺术家》中,进一步对“能量”进行了界定:“我们可以相信,艺术中至关重要的是某种能量,一种像电或者像辐射波的东西,一种可以链接、可以整合的力量。那是一种类似流水的东西,它从金色的沙滩上喷涌而出、迅速游走。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任何意象。”

庞德所说意象的表达形式即是语言,他在创作《在地铁车站》的过程中一直寻找的“程式”即是与这些意象对等的“词语”。正如意象派第二条原则所要求的,庞德反对使用抽象语言,主张使用有具体意义的语言,表达具体的意象。庞德认为词语就如同一个个发光的“节点”(knot),只要合理的放置就能产生最大的能量。语言是最表层的表现形式,而内部蕴藏的是无限的情感,由经过一定顺序放置的词语能够组成感情的堆叠,最终呈现出来的能量的爆发是情感的爆发。往往这爆发的瞬间涌现的无限能量,又由静态的语言保存了下来。因此,庞德通过“语言”将意象与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庞德固有的诗歌模式,即:意象――语言――情感。这种模式直接揭示了语言与意象、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与后来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语言意义相近,即将广义的意义划分为理性意义、情感意义、主题意义。然而,庞德的言语能量观更早于现代语言学家的观点而存在。庞德提出的“对客观或主观事物的直接描述”即是语言对物质世界的高度概括,因此必须使用具体的语言,以便于与“意象”进行直接的联系;而情感则是语言的内化。正如语言学家塞尔在其著作《意向性》中所说的:语言是表述世界和事态的能力,是带有生物根本属性的心智表述能力的延伸。庞德不是语言学家,他没有能够分析解释语言存在的意义,但是他认为语言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早期庞德认为这种能量是意象迸发出来的,但是随后他发现情感的爆发并不是单一的意象引起的,而是通过意象的不断叠加,“词语的新的结合,产生新的意义这就是所谓语言产生的活力”,这与后来语言学中提到的“语境意义”有着惊人的相似。

作为庞德早期创作的诗歌,《在地铁车站》这首诗通过语言的叠加从而实现了意象的叠加,也就是“把一个思想放在另一个思想之上”,通过语言将“两个意象不用任何连接词放在一起,其中一个修饰另一个”,最终实现了庞德在地铁车站瞬间感情的再现。可以说庞德由“语言能量”观点发展出来的语言叠加与后来庞德提出的“词语并置”的思想已经成为庞德创作诗歌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即使是随后脱离了“意象派”,庞德依然把这种思想应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

三 “语言能量”的作用

庞德的诗歌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他的诗歌创作;另一类则是他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事实上,庞德后期的创作灵感主要是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诗歌与儒家思想。他追求东方诗歌中意象画面的保留,试图将诗歌变成流畅的音乐而不是仅是节奏呆板的文字。从“语言”中找寻意象与感情的契合点,通过“意象并置”勾勒诗歌的意境,脱离了传统英诗韵律的限制,使他翻译的中国诗歌《长干行》、《玉阶怨》成为美国诗选集的必录之作。由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集《华夏集》(《Cathy》)被认为是他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

有学者指出“庞德的诗学是翻译的诗学”,“翻译与创作在庞德的作品中水乳交融、界限难分,在他的眼里,这二者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翻译远不仅仅是激发他创作才能的手段……他的翻译激发了他诗学创新的灵感,坚定了他诗学创新的决心,而文学和诗学上的创新又反过来引导并促进了他的翻译”。庞德的“语言能量”正是源自于他的诗学翻译,对中国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形成的“语言能量”又反哺了他的诗歌创作。从《在地铁车站》到《华夏集》,再到《诗章》,庞德的“意象―语言―情感”这种基本模式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结构基础。

庞德把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六》中的“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翻译为“Surprised(惊)、Desert turmoil(沙乱)、Sea sun(海日)”,“Flying snow bewilders the barbarian heaven”。可以充分看出庞德对于意象画面呈现的执着。他不同于其他翻译者受束缚与原文文字意思和表达之中,而是将语言分解成最原始的画面,勾勒出“沙海之上的太阳,雪片飞舞的荒芜之地”的场景。庞德相信语言本身有它自己的能量,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越是原始的画面让人想象的空间就越大。这首翻译诗歌与《在地铁车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语言的并置,“沙漠”、“大海”、“太阳”、“飞雪”、“天空”场景的堆叠,创造出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意境。

庞德的言语能量,是庞德诗歌的核心,是他的诗歌不可磨灭的部分。庞德诗歌的内涵“需在词语内部被词语赋予能量的情感中予以寻求;诗歌必须接近事物本身而存活,只有这样的诗才具有诗的美;而美就是热烈的情感”。叶芝认为“把庞德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审视时,看到的不是其诗歌的具体形式,而是这些诗歌所体现的整体风格。”这种风格也就是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使他的诗歌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的诗歌相比,诗风更为硬朗,其独具匠心的高贵更为显著,其传达这种高贵的方式更为引人入胜。

四 “语言能量”的意义

庞德在其诗歌创作中,不断地模仿中国诗歌的表达,他认为“中国诗歌具有某些生动的品质,某些中国诗人满足于陈述事物而不说教不评论”,仅是通过简单的词语简朴客观地表达含蓄的情感,这正是当时美国诗歌缺少的品质。美国意象派之前流行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受限于英诗的传统格律“五音部抑扬格”与说教式的文风,到19世纪末这种韵律已经成为美国诗歌发展的沉重的枷锁。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虽然为美国诗坛带来了“一声春雷”,但仍然没有使美国诗歌完全跳脱“韵律”的束缚。只有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才能彻底打破这种束缚,真正带来新鲜的“文风”。庞德从东方文化中找到了灵感,形成了他独有的“语言能量”观。

1913年,庞德从玛丽・费诺罗撒手中获得了美国东方学者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手稿,该手稿极大地启发了庞德,影响了他随后的诗歌创作。意象派诗人弗莱契(John Fletcher,1886-1950)甚至认为庞德在1914年以后写的诗歌全是东方诗。实际上,1915年庞德出版中国诗歌翻译集《华夏集》时,对《诗章》的创作思路并不明晰;直至1917年,他逐步发表的代表作《诗章》中一直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并大量地使用了词语并置的手法。随着《诗章》的陆续发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集与儒家传统的翻译著作也逐渐问世:192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儒家经典典籍《Ta Hio》(《大学》);1947年汇集成书《孔子:庞德译〈中庸〉与〈大学〉》;1950年完成《论语》(《The Analects》)的翻译;1955年完成《〈诗经〉:孔子经典文集》。可以说庞德《诗章》的完成是伴随着他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之上的。

酝酿意象派产生的20世纪初,是东西方政治、经济的往来和双方学者开始频繁交流的时期,“诗歌不再像先前大多数流派的诗歌那样,发端于单一的文化源泉”,庞德的“语言能量”的观点正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庞德在早期诗歌创作中,自惠特曼的诗歌中认识到了传统诗歌的局限性,又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看到了细腻的意境呈现之美,他依赖语言再现事物与情感能力,最终形成了他的“语言能量”观。这一观点已不单纯是庞德的意象主义观点,在意象运动结束之后,依然深深地扎根于他的作品之中,并形成了他特有的诗歌创作风格,从而彻底影响了美国诗歌的风格。庞德对美国现代诗歌的影响,实际上正是中国诗歌对美国诗歌的影响。正如美国诗人埃温所说:“不考虑中国诗的影响,美国诗就无法想象。这种影响已成为美国诗自己传统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Ezra Pound,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M].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T.S.Eliot,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68,(6th printing):49.

[2]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陈明明:《从意象叠加到意象并置――试析埃兹拉・庞德意象诗歌的创作技巧》,《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 杰夫特威切尔:《庞德的〈华夏集〉和意象派诗》,《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5] Ming Xie,Erza Pound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the Chinese Poetry[M].London and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229.

[6] 祝梁伟:《构建与反思――庞德翻译理论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7] 格雷厄姆・霍夫:《现代主义抒情诗》,《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歌德名言范文3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7月29日,从西宁到德令哈用了9个多小时。那辆颠簸在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客车上,坐着谢冕、叶延滨、吴思敬、商震、张清华、何言宏、潇潇、黄梵、卧夫、谭五昌等到德令哈去参加2012·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的诗人和诗歌评论家,车上还坐着已故诗人海子的弟弟查训成和海子辞世后才出生的侄子查锐。1988年,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通往西宁的高速路尚未完全通车,一路颠簸两个多小时才走出100多公里,而到德令哈将近500公里。进入柴达木盆地,两边都是荒凉的戈壁,真是令人绝望,可以想象海子当年到那边时的心情。

我们到德令哈时,也许和海子当年到达时的天气一样,正下着雨。但令人吃惊的是整座城市竟然一片碧绿,一点都不让人感到荒凉,可谓戈壁绿洲。或许因四面几百公里都是戈壁,或许因诗人当年比戈壁更加荒凉的内心,海子在诗中称德令哈是“一座荒凉的城”。当天晚饭正好和查训成、查锐坐在同一饭桌。查锐说伯父的死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他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比如有些人到他们家比较虔诚;有些人则会说一些不认同海子诗歌的话。还有一个人,在海子刚刚自杀不久,在他们家住了一个多月。除了把海子的遗书拿走外,其藏书也被寄走至少100本之上。虽然当时打了借条,但至今此人的音信全无。多年来,一直沿着海子当年的脚步,用镜头记录海子生命轨迹的诗人卧夫说,现在海子家里连一封遗书原件都没有留下,被人以各种理由拿走了,只剩下一封遗书的复印件。现在安徽师范大学读大二经济专业的查锐说,上高中时自己写过诗,之后就不再写诗了。今年暑假,他就读的那所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到海子家里体验生活时,才知道查锐是海子的侄子,称他“隐藏得够深”。查锐说自己没有刻意,知道也就知道了。这个思路清晰的小伙子,没有因为海子而疯狂地爱上诗歌,说明他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性。他身上有一种来自青春和乡间的朴实诗意,这一点大概和当年的海子有些相像,尽管查锐和当年的海子长得一点也不像。

深夜四面一片寂静,偌大而空荡荡的宾馆大厅没有一点声音。大厅里偶尔的细微声音,会让人想到海子当年是怎样在那样一座城市产生诗意,仿佛穿越时空能够看到一个在空荡荡的城市大厅写诗的瘦小身影。当年和海子深夜相伴的只有一座荒凉而空空荡荡的戈壁之上的令人绝望的城和赖以为命的诗歌。而那一刻,海子似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7月30日上午,我们来到德令哈巴音河畔的海子诗歌陈列馆与巴音河之间的小广场上时,巴音河畔已经聚集了几百人。天空飘着零星细雨,或许这样的天气更适于怀念诗人,或许24年前海子在德令哈遭遇的是同样的天气。在诗歌节仪式上,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说,20多年前,一位诗人来到距离北京很遥远的一座城市,为那座城市、自己和心中的姐姐写了一首诗。因为遥远,那座城市显得有些陌生,但那座多情的城市记住了诗人。在诗人去世20多年后,以他的名誉举办诗歌节,让大家以诗歌的名誉怀念诗人。他以诗歌名誉感谢这座城市。谢冕说当他在潇潇雨中抄写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一座雨中的荒凉的城”等诗句时,觉得20多年前其实城市未必荒凉,荒凉的只是诗人的内心。20多年之后对诗人的怀念,会让我们记住青海,记住德令哈这座多情多义的城市。

一直为中国诗歌和青海文化发展殚精竭虑的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作为该活动的倡议者之一,作为诗人的同行,对诗歌和诗人有着更加深刻而普遍意义的理解和解读。他表示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去所纪念的诗人,是诗歌阵营里一位勇敢的战士,因为他始终站在诗歌的前沿创造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在诗歌队伍里实际上他却从未离开,因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聚会,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诗人存在的价值和诗歌的力量。海子曾经过德令哈,在这里留下不朽的诗篇《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而言,这首诗都与这座城市发生了最隐秘的生命联系。我想这种联系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久远的”,吉狄马加从诗歌的意义上,对主办该纪念活动的海西州委、州政府和德令哈市委、市政府,以及德令哈人民和诗歌界的朋友表示感谢的同时,认为海子诗歌如同其生命一样,已经与德令哈这片多情而神奇的土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希望海子青年诗歌节像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一样,一届一届举办下去,以促进中国当代诗歌的繁荣发展。

或许由于现场的感动,雨下得有些大了。人们开始穿上会务事先准备好的墨绿色和天蓝色雨衣——也许没有比这更恰当的纪念方式了,人们的心情和纪念场景以及天空所投射的面孔如此一致,让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灵魂活在现实中的,而雨中的纪念使诗歌、诗人和那座城市变得更加珍贵。海子曾在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城市感到两手空空,而“两手空空”的城市,多年后对远方和诗人的纪念,却铸就了一座戈壁金色之城的诗意属性。在随后举办的海子诗歌吟诵比赛接近尾声时,雨渐渐歇了,人们的心情如释重负,慢慢开始放松。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看到,德令哈不仅学会了吟诵海子的诗歌,几个参赛者还吟诵了德令哈本土诗人纪念海子的诗歌,让人不由想到海子的“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的著名诗句。随着天气变好,人们或者进入海子诗歌陈列馆,试图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或者在雕刻着海子头像和那首在德令哈写下的著名诗歌的昆仑玉前驻足留念。

一首诗使人们见证了诗歌在现实世界中的不朽和把一座戈壁之城点石成金的力量;一首诗使一座城市和戈壁成为传说。那些摆放在玻璃柜子里的诗集像灵魂不同的姿势,以不同的面孔打量着蜂拥而至的热爱或喜爱诗歌的人们。诗歌的力量使现实显得有些虚幻。在一个日渐远离诗歌的物质主义时代,在海拔3000米之上的高原,纯粹的诗歌和对诗人、诗歌的纪念显得仿佛与世俗世界无关,使一座城市超越了世俗的身份。德令哈就这样被历史和诗歌记住了,成了一座幸运之城,但不能忘记的是这种幸运却是由诗人饮泪泣血的孤独和鲜活的生命组成。诗人的深情让戈壁开出花朵,使历史定格在诗人的驿站,而诗人的饥寒交迫却使这个世界富有,德令哈就这样被铭刻了。德令哈,在柴达木盆地的腹地,像一朵被点燃的火红鲜花,在茫茫戈壁上盛开诗意和生命之花。

在德令哈海子诗歌陈列馆里徜徉,我不由想起了几乎在同一海拔的另一位已逝诗人昌耀在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的昌耀诗歌馆。它们构成了青藏高原双峰对峙的精神高地。它们共同构建了人类诗歌精神的高度和纯度。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到倡议建造两座诗人纪念馆的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这位从西南彝族来到青藏高原的诗人,马不停蹄地在地理高原上打造精神高原,以一个诗人的高度和纯粹与这座高原的灵魂对话。在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诗歌理想主义情结中,将两位达到人类亘古精神高度的诗人的灵魂放置到该放置的位置——他们以诗人的身份及其责任感改变了精神高原的属性。而在德令哈几乎与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同时举行的“2012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则被视为吉狄马加作为诗人的另一种精神呈现方式,他以影像的方式完成诗人与高原的精神高贵对视。

遇到诗人是德令哈这座戈壁之城的幸运,而幸运的还有被本土诗人的反复讴歌、戈壁深处的青海《花儿》、各色的蒙古长调、载歌载舞的健壮、诗意身姿和德令哈斯琴夫父子诗人交相呼应的深情吟唱……一切都和世界各地来到德令哈的人们一道纪念和见证这道人类精神的风景。“我把石头还给石头”,以同样的方式把诗歌还给人群,德令哈成为戈壁中一座盛开着盎然诗意的城。但诗人往往以摧毁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呈现生命色彩。其实,诗意值得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珍惜,但我们往往视生命与诗意为粪土,所以在德令哈的诗意世界里,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这种恍若隔世的反方向痛苦最终也许会带我们走出世俗的迷宫。因为,我们深陷其中已经很久了。

当天下午,谢冕、叶延滨、吴思敬、张清华、潇潇、燎原等著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以及青海省及德令哈本土诗人在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主持下举行海子青年诗歌节诗歌研讨会,该研讨会可谓全面而圆满。研讨会行将结束时,来自乡村的海子侄子查锐以自己的家乡感受和锐气来解读从未谋面的伯父的诗歌意象,并说出一段与他实际年龄和经历并不相符的话。他说两天来他被一些人问到自己是否会写诗时,他敷衍说自己会感到压力,而真正他想说的是,因伯父的诗歌生命,他不得不忍住对诗歌的几乎所有发言甚至放弃写诗的权利。因睿智、朴素和有思想力度的发言,查锐被著名评论家吴思敬称“查门有后”。当时,我迅速在一张纸上记下:“询问诗人的亲人是否写诗,是一种残酷或粗暴!”

诗歌、戈壁、草原融为一体的德令哈,尽管曾被诗人视为一座荒凉得抓不住一颗泪滴的城,尽管人类曾经因残酷的势利与世俗杀死诗人,我们却分明在高原看到诗人慰藉的眼睛,让我们善待那些在现实中挣扎着的诗人们!或许此刻,他们正在现实中的某一个角落写着“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之类绝望的诗句。或许此刻,悲怆正穿透人类脆弱的心脏!或许正是在此意义上,吉狄马加在《致海子》中让我们珍惜现实中的每一个“神话”:

一个时间被切开的夜晚

你曾写下天空的星群

并在语言与词语之间

寻找生命存在下去的理由

你从来就不是一个神话

因为桃花、炊烟、大海、土地

就是你全部诗歌中永恒的元素

兄弟,在德令哈

歌德名言范文4

一、激之以趣

1.故事激趣。强烈的好奇心是初中学生的共同特征,他们反感教师的空洞说教。如教学《晏子使楚》时,有位教师用歌德的故事导入:“在我们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德国著名的大文学家歌德的故事。一次,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你们知道歌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回答)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请大家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听完这个故事导入,学生也对课文中晏子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积极的情绪必将促使学生对本文展开积极而深入的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2.悬念引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堂伊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叫三声夸克》这篇文章时,首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里面是什么,在学生众说纷纭中教师打开盒子,结果里面还是个盒子,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很想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在这种积极探究的情绪中展开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提高。

二、动之以情

1.图片动情。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考虑到对于在小镇中生活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根本就没见过紫藤萝,必定会影响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于是,我在上课前首先展示了一组各种角度拍摄的紫藤萝花图片。当那深深浅浅的紫,那美丽的充满生命力的藤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他们在震撼的同时也真正明白了何以叫“紫藤萝瀑布”。这样的导入既促使学生带着对紫藤萝浓烈的喜爱之情去探究文本,也为更完满地达成本课目标作了一个铺垫。

2.音乐融情。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美好情感。在教学《父母的心》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同时满含深情地讲述了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当著名歌手韩红饱含深情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大家都沉浸在一种被伟大的父母之爱感动却又被淡淡的忧伤所感染的复杂的情绪之中。这就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顺畅地进入川端康成的充满“浓浓的爱,淡淡的忧伤”的作品《父母的心》中。

三、晓之以理

1.名言明理。青少年对名人都极为崇拜,名人在他们的心目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光环效应。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利用这种心理,根据授课的主旨,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名人名言作为导入语,可以产生使人惊警、扣人心弦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以荷兰画家凡·高的名言“情感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导入,学生齐读名言后,教师深情叙述:“同学们,我们从凡·高的这句名言中可以读出一个‘情’字。确实,亲情、友情、爱情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三大情感,拥有了它们,人间便充满了温暖。特别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是人们的第一情。”学生带着对凡·高名言的思索进入课堂学习,也对本课的主旨有了初步的了解。

歌德名言范文5

   真正的诗人生来了解世界,要表现它根本用不着许多的经验,用不着见多识广。

   谈到拜伦,歌德同样也说,世界对于他像是透明的,他通过预感就能表现世界。联想的有效范围总是有限,只有当题材与作家的天赋相适应才起作用。在天赋与预感的关系这点上,我们看法一致,都认为联想之作用范围大小,随作家天赋高低的不同而变化。

   有天才的人看见别人干什么总相信自己也能干;其实才不是这样,最终将后悔浪费了精力。

   H先生对歌德的评价: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这么和蔼可亲,却不减天生的高贵。他永远伟大,不管他如何举止谦和,如何降贵纡尊。

   天才不能自生自长,自我隔离,而应拜在大师门下学艺,在大师调教下真正有出息。最近几天我读了一封莫扎特的信,信中对一位寄乐谱给他的男爵说了如下的话:‘我不得不骂你们这些半吊子作曲家,因为通常你们都有两个问题:要么你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就抄别人的来用;要么你们有自己的思想,却不知道如何表现。’不是一语道破了么?莫扎特有关音乐的至理名言,不适用于所有的艺术门类吗?

   天才自然并非遗传,但却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身体基础。

   一个人光有天才尚不足以通达世事,还必须地位显赫,有机会观看时代的赌徒出牌,并亲身参与结果将有输有赢的。

2022年《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前几天,我拜读了德国作家艾克曼的经典作品《歌德谈话录》。这部书记载了歌德晚年的言行思想,将歌德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在德国文坛上,歌德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歌德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在《歌德谈话录》中不难看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德国人都喜欢经典主义作品,而法国人则喜欢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维克多雨果,罗曼罗兰,英国喜欢实用主义文学,即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如北欧,有卜易生,安徒生等作家,东欧主要以波兰和俄罗斯文学为主,更重要的是,欧洲诞生了著名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学者,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奖项。歌德以其幽默的话语,一语道破当时的社会,歌德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诗人,并多次指导本书作者艾克曼的诗歌创作,全书包括歌德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的透彻分析,句句话语令人终生受用,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不是我一朝一夕能了解知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言语指引人的进步!

 2022年《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读完《歌德谈话录》,颇受感动,使我全身心的受到一次洗礼,让我的对人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爱国、人类——自然、人生——荣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个人——集体、志向——成才、读书——学习、文学——艺术的真正内涵,其中,最让我震撼的部分有爱国、人生、信仰、文学、艺术。

   《歌德谈话录》中提到“还有一点,什么叫做爱国,什么才是爱国行为呢一个诗人只要能毕生和有害的偏见进行斗争,排斥狭隘观点,启发人民的心智,使他们有纯洁的鉴赏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感,此外他还能做出什么更好的事吗还有比这更好的爱国行动吗向一位诗人提出这样白费力的不恰当的要求,正像要求一个军团的统帅为着真正爱国,就要放弃他的专门职责,去卷入政治纠纷。一个统帅的爱国就是他统帅的那个军团。他只要管直接与他那个军团有关的政治,此外一切都不管,专心致志地去领导他那个军团,训练士兵养成好的秩序和纪律,以便在祖国处于危险时成为英勇的战士,那么,他就是一个卓越的爱国者了。”他叙述了一位诗人所持的爱国观点,直接而又铿锵地表明了他对爱国思想的理解。

   歌德说“在人类的天性中,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这股不可思议的力量也会为我们准备退路,在我的生命旅途中,曾经数次含泪入梦,届时,梦中会浮现善良的一面,安慰我、鼓舞我,使我在第二天早上又朝气蓬勃、神气活现地再度快乐起来”使我感触很深,他运用那优美的语言,相诗一样的流露到我的心灵深处,他其中的哲理,让我有像啃骨头那样的感觉,越嚼越有味道,是啊,人生自然何尝不是这样。

   它不变的速度,吸引人类贪婪的眼睛,但自然往往又展示一种可望不可攀的魅力,而并不是自然的一切表现的都是美的,自然的意图固然总是好的,但是使自然能完全展示出来的条件却不尽是好的。

   同时,歌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他说:“探测宇宙的活动,非人类的能力所及,理解万物的奥妙,也非人类在小小的空间内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费努力。因为人的理性与神的理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人根本无法左右神的理性”。他认为人不可能探测认识宇宙,世间存在着神,人无法左右神,这是一种唯心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使我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正内涵。每个人都有缺点,歌德也不例外,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你的不足就是你没有缺点。我觉得这很能说明歌德是伟人,但又是常人。

   我很崇拜歌德,不仅仅因为他的话语大半都使用的是优美的字眼来修饰,我更爱他的思想。他曾说:“世界是宽广、美丽的,但是我却由衷地高兴自己拥有一个小庭园,这个庭园虽小,却是自己的庭园,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园丁的灌溉。倾心于自己庭园的人,拥有名誉、快乐与喜悦”。他这简单的百来字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很多时候就在那里想“我不要太多的金钱,不要太高的地位,因为那样也不一定能快乐,同时,人是贪婪的动物,再多的钱和再高的地位也满足不了人的欲望,我只要一个美丽舒适的小庭园,它里面有着喜悦快乐就够了,他的那段话几乎说出了我的心声。

   在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却有希奇古怪,他们渴望美好乞求神的保佑,但当现实与他们想像相背驰时,一切的一切就会显得那么虚无缥缈、苍白无力。歌德说:“人真是深不可测,他们希望神对待他们如同自己同辈一样,得到最高的存在。如果不如他们所愿,神、爱神、善良之神等等,一概不再招呼。此时,神对人类,尤其是对每日赞美神的圣职人员而言,知识一句空话,徒具其名而已;即使口中仍然赞美神,心中却毫无敬仰之心。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切的感受到神的伟大力量,而嘴巴却不能说话时,也无法以敬畏的口吻称呼神的圣名。”神---不在于人语言与否,而在于人的内心,它是一种虚幻的形象,是处于迷途中人儿的精神支柱,一种信仰而已。是由心去感悟的。

   我总觉得歌德他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精美的人生警世语组成的,每一句话都会导出一个人生哲理,他说:“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要行动”、“孤立自己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孤立无法完成的事情,任何一个人想完成一件事,协力和刺激都是必要的”他从头至尾的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他说人需要思想、行动和团结,时至今日的我们,要通向成功,有怎么能少的了其一呢

   一本好书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品味,《歌德谈话录》就是我生命中的这本书。

   2022年《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可以了解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许多诗人,作家的评价,以及他对许多科目的独特见解。正是爱克曼给世人记录下了这位伟大人物的一言一行。

   爱克曼忠实的记录了歌德晚年的一些有关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的重要谈话。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而且用世界眼光预示世界地理文明的发展。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多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多瑙河与菜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河的航程。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名言范文6

钟南山代表真是位讲实话的人大代表,敢于言人所不敢言。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多年来司空见惯的歌功颂德,一下子变得非常的“不自然”。

其实,与以往当代表“三年不说话”、“五年不发言”、“两百名代表提六件建议”、代表大面积缺席人代会等现象相比,如今的人代会进步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人代会上频频出现“无畏代表”、“直言代表”、“放炮代表”,他们为民间疾苦倾情呼吁,就民生问题追问到底,对社会弊端无情抨击……这无疑体现了人大代表监督意识和素养整体性的提升。包括钟南山代表这句“火力”十足的话,放在过去,那是没有人敢讲的。

如果说,代表从不发言到“敢于说话”,只是角色意识的初步觉醒;那么,从“颂歌”向“诤言”的转型,则是人大代表角色的全面回归。然而,正如钟南山代表批评的那样,在审议中,对政府工作,动辄来一番八股式的歌功颂德,并捎带着搞点自我表扬的代表发言并不鲜见。这就让本来就十分紧凑的人代会,更加损失了应有的效率。

人大代表,顾名思义,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履职能不能跃上新的境界,作为人代会主体的人大代表的意识自觉和履职能力至关重要。

平心而论,并非一些人大代表们不愿为民代言,据钟南山观察,领导不在,代表发言很踊跃,而且讲得很深刻。一语道破了“玄机”。

冷静观察各地人代会,确实有一些“官员代表”,平日高高在上惯了,即便同是代表,也有“高一级别”的优越感,不能用心坦诚面对其他来自基层的代表。一旦基层代表发言触及到自己辖下工作,轻者面有愠色,重者出言制止。如此气氛之下,有的代表在官员在场时,便热衷于歌功颂德,说官话套话,一最保险,不得罪人;二还能讨好,以后好办事。于是,人大代表的一副“武功”,就这样给废了。

由此可见,在浸淫了数千年“官本位”观念的中国社会,唱赞歌、勤鼓掌、拍马屁等不良的传统“官场文化”,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被监督对象在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嬗变仍需时日。

然而,代表要为民代言其实也不难。同样是在本次全国人代会,总理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农民代表顾双燕就跟总理说了很多大实话,说了农民的“烦心事”,而这些不是歌功颂德的实话,恰恰是总理最爱听、最需要听到的。这点,我们许多人大代表,的确需要向顾双燕学习。“我是咱农民选出的代表,就要替老百姓说话。”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