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奋斗范例6篇

蚁族奋斗

蚁族奋斗范文1

1、男人有的时候就是一个蜂蜜啊,你看上了一个花你就想叮它,叮上了,可人家顶多就是起一个包,该盛开的还是会盛开的,可你自个呢,丢了一条命。

2、前面不管是雷区还是悬崖,我都抗着棺材前进!

3、完善男人就是在地上爬过,在山峰顶上了望过,在号子里待过。

4、这个世界上你每伤心一分钟,就会失去六十秒的幸福,这个世界谁离开谁都能活。

5、当我发出第一份简历的时候,是为了幻想;而当发出第一百份简历的时候,是为了生存。

6、饭炒炒就熟了,情感炒炒就淡了。

7、无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最好开端奔跑。

8、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爱,离开是因为更爱。

9、人走得太快得停停,要不心跟魂都跟不上了嘞!

10、前面不管是雷区还是悬崖,我都抗着棺材前进!

11、姑娘啊姑娘,你闯进了一个男人的心,他就该给你一个家。

12、俩人在一起就是唇齿相依,牙它碰舌头了,明天舌头又碰牙了,男人太强了,早晚要把女人吓跑的。

13、婚姻嘛就是两只小猪,牵着手快快活乐的走进屠宰场。

14、当我发出第一份简历的时候,是为了幻想;而当发出第一百份简历的时候,是为了生存。

15、俩人在一起就是唇齿相依,牙它碰舌头了,明天舌头又碰牙了,男人太强了,早晚要把女人吓跑的。

16、爱是一种感受,即使苦楚也会觉得幸福。如果我占领了天空和满天的繁星:如果我占领了世界和它无穷的财富,我仍然有更多的请求,但是只要我有了你,即使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立锥之地,我也会心满意足。

17、不经历那些歪瓜裂枣,怎么知道什么是好。

18、结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是一筐萝卜一个坑。

19、其实生活就像戏剧一样,没有永远的男女主角,A角走了,B角来了,内容和本质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就看你适不适应。

20、敢挑你就得敢剩,敢剩就别怕没人要。

21、饭炒炒就熟了,情感炒炒就淡了。

22、人生就像是一列火车,缘分把咱们挤到了同一节车厢里。

23、无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最好开端奔跑。

24、敢挑你就得敢剩,敢剩就别怕没人要。

25、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能敏感的抓住另一个人的爱。

26、其实爱情就像空气一样,你抓得越紧,它越从你的指缝中溜走了。当你放开手,你会发明爱情就在你的周围。

27、天空中偶尔飘过一朵乌云不见得会下一整天的雨。

28、爱情嘛就是一张床、两个人、三亩地、四只眼、五个娃。

29、爱是一种感受,即使苦楚也会觉得幸福。如果我占领了天空和满天的繁星:如果我占领了世界和它无穷的财富,我仍然有更多的请求,但是只要我有了你,即使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立锥之地,我也会心满意足。

30、姑娘啊姑娘,你闯进了一个男人的心,他就该给你一个家。

蚁族奋斗范文2

“蚁族”,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平均年龄为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主要聚居于人均居住面积不10平方米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的出租房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个聚居区域――“聚居村”。聚居村住宿条件简陋,无照经营的小餐馆、小发廊、小作坊、小诊所、小网吧、成人用品店和低档娱乐场所等各类经营门店大量集中且无序增加,入室盗窃、抢劫斗殴等刑事案件频发,生活状态堪忧。“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惠顾这一群体,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多令人堪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法释怀的青想。

奋斗在太原

在太原奋斗的“蚁族”与其他中型城市的“蚁族”一样,普遍扎根在城中村,那里房租200元到300元左右,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聚集于此。

山西大学附近,有三个村子是很受“蚁族”青睐的,即许西、北张和坞城村,而这里的蚁族群体大部分为山西大学、财经大学和附近的几所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地级县市,毕业后不愿返回家乡,选择留在省城太原,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在太原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而除了以上三个城中村外,还有很多。如千峰路上理工大学附近的移村、瓦窑、前北屯、后北屯等地,这些城中村基本也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笔者在北张村采访时遇到了高中同学李军,一晃五年不见,正值中午,便相约走进村内一家面食馆,点了几个小菜,边吃边聊。原来,李军2005年从省内一所大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便孤身来到太原闯荡,一直从事销售类工作。2007年3月,李军终于告别打工生涯,自己创办了一家轿车轮胎销售公司,没想到公司业务刚刚稳定,就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风暴,公司销售量迅速下滑,所占领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减,资金周转越来越困难。2009年10月份,公司开始出现负增长,无奈之下,不得辞退部分员工。

李军说:“离开的,留下的都是好兄弟,与咱一般大,都是80后,工作认真负责,有思想,真不舍得让他们走。”“兄弟,你不知道,今年像我这样的小公司,已经有好几家倒闭了。”李军的话充满无奈和心酸,脸上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沉重。

我们一时沉默。李军的手机响了,是他公司的小张,来自忻州,2008年毕业于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由于没有关系,已经通过当地教师资格考试却没被录取。最近要结婚了,手头紧张,房东问他们收暖气费,以前是一月一交,今年却要一次性收取全年的暖气费,想找李军借点,一会儿就过来,大家都在这个村里住着。

不一会,小张和他女友相跟着来了,带进一股冷风。大家都是80后,又经李军介绍,我们很快熟络起来。从小张的话里了解到,由于今年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进行集中供热,供热公司是按全年收费,20平米不到的小房子,要近1000元的取暖费。而今年冬天彷佛比去年要来的早,似乎一夜之间从深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张的女朋友看起来有些腼腆,与小张同年毕业,长治师院中文系的,两人是高中同学,爱情长跑9年,今年终于能走到一起。虽然工作不怎么顺利,脸上依旧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据小张说,之所以选择在北张村居住,主要是为了女友考研方便,而且离公司也近。

李军和小张目前的生活状态,只是太原蚁族成员的缩影。最近出版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里有更多的“李军”和“小张”。新书来自于一项社会调查,是由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博士后廉思组织的。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的蚁族成员,日子过的只能温饱,根本无力顾及其他。小张家庭条件还好点,也遇上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子。但更多蚁族成员,却最怕提及结婚两字,只能笑笑说,我们现在的处境,怕是连个猪娃都抱不起,更不用说娶媳妇了。

蚁族的日子过的甚是清苦,偶尔发些牢骚抱怨。不过他们对生活还是充满激情的,大体精神状况都很不错,都希望能通过努力,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但是,在蚁族中也有部分成员,情绪低落,对生活没有信心。据小张讲,他的一位朋友就是因为前途迷茫,而自杀了。

困境与坚守

蚁族大都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当今社会中最为敏感的人群:充满活力,满怀理想,雄心勃勃,具有挑战意识。大学教育给了他们知识和涵养,也曾许给他们美好的未来。然而工作后的境遇,却是青想无处寄托,使他们不得不学会忍受焦虑和不具确定性的暗淡时光。但同时他们乐观、开朗相信自己的选择,情愿从底层做起,在积累和沉潜中,期待未来的爆发。

但危机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传统社会2000年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有一个比较通畅的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制,每年数以万计的学子通过这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当今时代,在这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苦读的平民家庭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权力机关和垄断行业里,平民人家孩子几乎与之无缘。这种情况淋漓尽致得体现在蚁族身上:蚁族大多来自农村和县级市,家庭收入较低,父母处于社会中下层。对于蚁族成员来说,从小被灌输的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取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但大学毕业后却发现,由于自己没有硬关系,只能又回到村里。梦想破灭的那一刻,其必将人生种种不如意,归因于整个社会,从而和社会形成对立,长此以往必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除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易受挫等状况以外,蚁族中绝大部分处于未婚状态。在未婚人群中,几乎一半的人没有恋人。蚁族已经经历过大学阶段,有恋人的比例应该明显高于大学生群体,但与大学生群体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该群体与大学生群体在此方面差距很小。蚁族的收入水平较低,社交圈子小,整日忙于找工作或工作,谈恋爱机会少。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该群体结婚比例应该比较高,但目前只有7%,结婚的比例很低。可见,蚁族绝大多数正处于生理旺盛期,他们渴望同异往,在恋人或夫妻方面得到感情上或生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但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固定住所,使他们无法在婚姻和恋爱问题上考虑更多,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单身或同居方式来生活。个人收入、居住面积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婚姻的主要因素。对蚁族而言,这三者也是最基本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从心理健康状况来看,蚁族刚踏入社会,感觉到社会的现实与自己书本中、想象中不相符,难免会滋生一些不满,以及对各种社会事实带有潜意识的抗拒。

蚁族期望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极高的成就;所定下的目标远远高于周围人群,倾向于理想主义。蚁族主要是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初入社会,处于为梦想奋斗的初期。尽管聚居村条件艰苦,仍然愿意留在这里为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拼搏。这样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倾向,使得个体在奋斗过程中,当期望与现实产生巨大差异时,心理层面会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而剥夺感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比如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或敌对感等。目前的社会现状,蚁族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他们的理想。而蚁族聚居生活的状态,很可能会使这样的认识和情绪广泛传播。如果没有合理的宣泄途径,将会对该群体自身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调整好心态

调查显示,“蚁族”大部分是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毕业5年以上的仅占6.8%。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毕业4~5年的大学生经过努力,一部分境遇得到改善,离开聚居村,搬到更好的地方;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工作4~5年但没有很大进展,最终选择离开大都市。

专家称,蚂蚁具有较高智商,有25万个脑细胞,在所有昆虫中,是最聪明的物种。蚂蚁很弱小,属群居动物,但若不给予其足够重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蚂蚁又为弱小的强者。

此外,蚂蚁身上还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优点,如永不言弃的精神: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蚂蚁具有期待情怀: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此外蚂蚁还有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那么,被称之为蚁族的部分80后群体,更应该调整心态,跳出埋怨的泥泞,鼓励自己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开创未来,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跻身蚁族不可怕,怕的是破罐子破摔,从此消沉抑郁。在此,本刊特为蚁族朋友整理如下几条职场建议:

1、 树立良好的心态,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 克服恐惧和犹疑,有勇气去做。给自己定目标,切合实际,合理定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跟自己比,昨天和今天比。

3、 困难可以视为机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遇到困难和苦恼不要走进死角,要善于跳出来看问题,换个角度,豁然开朗。

蚁族奋斗范文3

为什么称他们为“蚁族”?蚂蚁具有较高的智商,属群居动物,虽很弱小,但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因此该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

“蚁族”群体的出现,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推进教育产业化之中的大学扩招。由于人们支付高教成本时隐含的预期收益高于离校后被一般劳动力市场“再定价”的实际所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多的各种“蚁族”越来越多地聚居一处扩散情绪,遂导致几乎任何社会冲突都会有“无厘头参与”。“蚁族”所揭示的就是一个教育产业化直接制造的不和谐因素。

但“蚁族”也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群体。他们充满智慧,不畏艰难,乐观开朗,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挑战,怀揣梦想,有着质朴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过奋斗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知道,大学校门已走出,而社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也是一个必然的阶段。不少“蚁族”表示,从表面看我们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的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

在打击网络色情和低俗信息风暴中,一个名为“妈妈评审团”的社团在北京成立。来自各行各业的妈妈们,怀着母亲的焦灼,加入这场网络大扫除行动,期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网络世界。

蚁族奋斗范文4

作者:小美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2009年12月中旬某日,陈明俊老师看电视早新闻时,注意到北京电视台关于蚁族女孩小美在网上画“慌慌”的报道,随后告诉我找贴子关注一下。

帖题叫《80后女生经历的杯具:蚁族女慌慌都市打拼记》。我看到帖子时,其点击率已经突破20万,那时,距她开始发贴的12月4日也就过了半月左右。

小美的漫画,画风清新,故事朴直真实,跟帖共鸣者良多。遗憾的是,画的数量不足40张,做成书,要下大工夫。

联系到作者小美是在当天下午,我详细询问了她的创作计划和进度。那时才知,她真的是因为失业无事,不得不蜗居于斗室,全凭心中意气,每天每夜,画着“慌慌”初到北京拼搏奋斗的故事。

和小美约好两天后在公司见面细聊。当我在地铁口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在会议室跟她聊蚁族生活的时候,送她回去的时候,她给我的印象都是单纯、坦诚、无机心,这一印象至今如是。那几天,我和猿渡静子女士总是担心她穷,没钱用,总想给她一些具体的帮助,我们也曾经历过一无所有开始的毕业第一年。当时蚁族话题正热,《蚁族》一书中很多让人寒心的案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担心眼前这个文静稚嫩的女孩所过的生活会有多么拮据。

面对这部还远未成型的书稿,做与不做、签与不签,我矛盾过。一般而言,在网上看帖的满意度如果是80%,那么为出版它所做的工作,仍需要再付出至少80%的努力,这两个80%相乘以后,我们最终所能收获的只是64%的满意度。如果连这都达不到,那一定不会是令人满意的一本书。如果最终我们得到一个勉强的结果,值得吗?

我告诉陈老师,慌慌的故事比之文字书《蚁族》确有不可替代之处,她通过图画表达文字不能言尽的蚁族生活,将会成为第一本属于蚁族自己的原创绘本,她不计得失,没有粉饰,生活是什么,她就画什么,犹如“直播”!我们多花些力气,还是能做出一本像样的蚁族漫画读本。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示意着手去做。幸得小美信任,12月底,她在好几家出版方里最终选择了把“书稿”交给我们。为了解决她的后顾之忧,我们一周内预付了一半的版税给她。

此后,我与小美在办公室、咖啡馆,通过QQ,经过多次交流大体上确定了“慌慌的故事”:保留日记体的形式,以小美本人的经历为底本,结合在北京同龄打拼者的故事,将真实、勇敢、不完美但积极向上的“慌慌”形象刻画出来,呈现当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求生存、谋发展的生活历程。我们约好,春节后的3月初完稿。

春节过后,小美给我的画稿,与先前谈到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于是,我们又重新沟通,补稿、完善,直到4月仍有许多不足。这以后,编辑刘恩凡加入进来,开始对基本画完的稿件中存在的情节不足,颜色不统一,文字错漏等问题继续进行完善;解决这些问题,工作量很大,如果没有她的努力,“慌慌”跟读者见面的日期恐怕还会后延。因为刘恩凡在年龄、性别、经历上与慌慌的相似之处较多,她从一开始就被慌慌的故事打动,也正是因为有着与慌慌感同身受的经历,她在编辑过程中投入了比以往编辑的图书更多的感情和精力。

原创作品,尤其是新人原创作品的编辑出版,非常考验编辑心力和耐力,编辑和作者仿佛结伴于一次马拉松长跑,要跑到终点,还要跑得愉快,这就要求编辑跟作者同心协力,充分沟通。编辑要及时掌握作者的创作进度和态度,要正确评估作者的能力,适时调整出版进度和成效,要关心作者,让他始终保持一个比较放松的心态,以平常心继续创作。

小美是第一次出书,第一次接触出版,在此之前,她对出版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一无所知,这时,让她知情尤为重要,只有她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配合。实际上,反复纠错反复修改,尤其是最后阶段的冲刺,发现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小美都快要崩溃了。事后,用她自己的话说:大学四年,自己都没这么拼命过。

陈明俊老师曾在一次对新编辑的谈话中,提到毕业第一年参加工作要树立“正面看待问题”的态度,养成“认真做好小事情”的习惯,这同样适用与刚刚毕业的小美,而且对她今后的职业生涯一定会产生良性影响。也因此,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耐心地等待小美。我相信,慌慌的出版故事,小美从中所获得的不只是一本书,弥足珍贵的成长历练才是她最为重大的收获。而这,也是年长他几岁的编辑非常愿意看到的。

在较长的编辑过程中,慌慌的,自己的,以及很多毕业生毕业第一年的故事,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之所以成为低收入、低生活质量的蚁居人群,一方面是激烈的竞争导致的无法就业,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对职业和人生缺乏规划所造成的。《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中的慌慌、BOBO、芳芳甚至包括作者小美本人,都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进入社会和职场的心理和技能准备,这才致使他们本可以避免的一些弯路和辛苦无法避免。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半应该由自己承担,一半须由大学职业教育的缺失不足和社会环境的疲劣来买单。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疼痛和磨砺是由稚嫩走向成熟必需的代价。在大都市打拼,就更是走上了一条比家乡小城更艰难的奋斗之路。大学毕业第一年,就是蜗居+奋斗!举国年轻人大半如此,慌慌也只是其中之一。慌慌的故事,是很多在大都市打拼的女孩,无法回避的现实、无法忘却的记忆。这现实不可怕,慌慌们要试着适应它、改变它;这记忆不丢人,慌慌们要互相拥抱和鼓励。

做文案、定封面,书名最后确定为《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

我无意拿《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与《杜拉拉升职记》相比,但我诚恳地认为,毕业第一年的大学生,是慌慌,不是杜拉拉,或者说大家得首先做慌慌,然后才有可能成为杜拉拉,首先得低薪生存然后才可能高薪发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杜拉拉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故事,一张大饼,而慌慌却是刻骨铭心的现实。从这个角度看,慌慌的经历倒比杜拉拉的更值得参考。相对于市面上冠以蚁族之名出版的书,都是“事业有成人士”写就的矫情故事而言,小美更值得读者信任。

蚁族奋斗范文5

在望“房价”兴叹的年代,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实在不容易。很多人只好蜗居在临时的小空间里,怀揣着大梦想,继续奋斗、奋斗、再奋斗!

Humble Abode 蜗居

Meaning: Humble abode usually refers to a very small, quaint, minimal home.

在房价节节攀升的大背景下,电视剧《蜗居》中年轻人为买房而沦为房奴的故事引起共鸣。“蜗居”的字面意思是蜗牛居住的地方,即蜗牛的壳,是指一个很小的地方,比喻狭小的住所。用于现代人的生活中,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个人或个体生活空间,是“小天地”。

 

一个人每天蜗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不出去逛商场,不去看电影,只注重自己的小家庭,很少与人交往……把节省下来的钱,主要用于家庭,买一套自己的窝——房子,从而有了一个固定的家,然后一辈子就为了这个“窝”去努力奔波。现在流行的房奴,就是这个趋势的典型代表。

 

Please drop in and visit with me in my humble abode when you have time.

有空请来蜗居小坐。

Ant Tribe 蚁族

Meaning: Ant tribe is a neologism[创造新语] used to describe

a group of low income university graduates who settle for a poverty-level existence in the cities of China. They share every similarity with ants. They live in colonies in cramped areas. They’re intelligent and hardworking, yet anonymous and underpaid.

 

蚁族指的是收入微薄,白天从事不稳定工作,晚上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民房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至29岁之间,大部分属于“80后”一代。

 

Have you ever been a member of the ant tribe?

你曾经是蚁族的一份子吗?

Meaning: A nickname for tiny city apartments, where tenants can barely even fit their beds, located on the outskirts of Beijing.

 

胶囊公寓是指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住房,因其形状酷似一排排摞起的“胶囊”而得名。空间小、彼此紧挨是其形象化的表现。

胶囊公寓类似于日本的“胶囊旅馆”。因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胶囊旅馆的诞生,胶囊旅馆大多只有在繁华的都市地区才有,这种旅馆是几十个整齐撂起来的“胶囊”,每个胶囊“盛放”一个顾客。有人说它很像宇宙飞船太空舱,也有人说像棺材。

 

随着房价、地租的不断攀升,买房难、租房贵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的共同难题,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人群的生活工作空间被一步步地加以压缩,从“蜗居”到“蚁族”,再到“胶囊公寓”,折射出处于社会底层工薪阶层如今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2010年3月底,一位78岁老人黄日新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建造了8间胶囊公寓,胶囊公寓每间面积不到两平方米,却可躺、可坐、可看电视和上网。黄日新是在报纸上偶然看到日本的“胶囊旅馆”后,萌发了自己建造“胶囊公寓”的想法。

 

胶囊公寓分为上下两层,每个“胶囊”长不到2米,宽和高不到1.5米,里面只容一张单人床,床头可当凳子,在一个小隔板上上网。房内有灯、插头、电视插口和宽带口,电磁炉、锅灶,每个“胶囊”都装有防盗门。

 

Though the capsule apartment is very small, you can lie down, sit, watch television and get online inside it.

 

这个胶囊公寓虽然很小,但是在里面可躺、可坐、可看电视和上网。

Living Together Apart 蜗婚

Meaning: Divorced couples choose to live separate lives under the same roof because they can’t make mortgage[抵押] and rent payments solo.

 

蜗婚大体是指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蜗婚族面对房价压力,离婚的“80后”们宁可选择蜗居在一处也不分道扬镳,这类“80后”自嘲为蜗婚族。因为无法单独承担房产月供或租金,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离婚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房价还在不断上涨,出售房产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因此,他们只好住在一处,希望房产会继续升值。

 

“蜗婚”的英文说法living together apart来源于近几年在国外很流行的living apart together(分开同居)的夫妻生活方式,指情侣或夫妻保持固定的情感关系,但是不住在一起。而蜗婚则是“同住分居”。

 

For some, living together apart might be a good opportunity to have a second though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nd if fortunate enough, they may root out the problem and get back to a happy marriage again.

蚁族奋斗范文6

我跟在它们后面,只见那群蚂蚁整齐的排着队伍,身上扛着刚刚收获的食物,满载而归,不紧不慢得走着,它们的这身力气,使我感到吃惊,它们小小柔弱的身子竟然能扛起比自己大二三倍重的食物,它们的力量是多么大啊。我仿佛也变成了蚂蚁,跟在它们后面。我跟着他们,来到了蚁穴。

虽说是蚁穴,不如说是地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洞。当我仔细一看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小洞,而是成千上万个洞。原来,每个洞穴都是相通的,它能来你家坐客,你也可以到它家玩,大家互相串串门,彼此交交朋友,叙叙旧。

每个洞都的用处,有的洞用来通风,有的洞用来储存食物,有的用来哺育下一代,还有的则是给蚁王和蚁族居民居住的。在蚁族,洞不仅各有用处,蚂蚁分工也很仔细。一部分蚂蚁是母蚁,用来生幼蚁。而雄蚁大多是被分去打仗,还有一部分是负责寻找粮食,运气好,几十厘米可能就可以找到够整个蚁群吃个丰盛的食物;运气不好,早上几千米都找不到一粒能吃的食物。可是它们就是这么顽强,它们以顽强的毅力。坚信着,找不到粮食势不罢休的精神,在数百平方米的地方一遍一遍的找,数百平方米连人找的都有点大,何况一只只渺小又渺小的蚂蚁了。它们始终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就算找到了食物,它们也毫无怨言的又长途跋涉的给扛了回来,他们就是以这样的一个精神,使整个蚁族强大起来。

这时,蚁穴外来了“天外来客”——飞蛾,它正停在岸上休息。它怎么也没想到。它的背后正有一双双眼睛,正寸步不离得盯着它,可它还浑然不知。到嘴的肥肉,怎么能让它飞了呢?这时,蚁王下令,全体蚁兵出动,按照那么大的猎物,可以够它们吃好几个星期了。紧接着,一群号称拥有数千万规模的蚁群军团出动了。可是飞蛾还不知道大难临头。蚁群军团渐渐出现在飞蛾的视线中,并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飞蛾,上千头蚂蚁爬上了飞蛾身上,它们分工有序,有的爬上了飞蛾,与飞蛾作斗争,有的则在下面等待指挥。有的则是指挥着搬运飞蛾的残骸。飞蛾还在挣扎着,不断的摇摆着肥胖的身姿,也不断有一群又一群的蚂蚁又爬上去,迅速在它身上吐蚁酸,撕咬着它,把它分解成一块一块的。战争就是这样,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除了自保,不然,只有等死了。飞蛾也不例外,它绝望了,它失去了反抗能力,它死了。它的四肢被蚂蚁分解,一一被带到蚁穴。可在战场上牺牲的动物是多么的可怜,但自然界就是这样啊!它们知道,如果没有它们的死亡,就没有蚁族的胜利,上千只蚂蚁将面临着饿死的可能,然而,蚁族也不可能会活下去。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同伴的生命是蚂蚁中永远不变的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