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兰图灵范例6篇

艾兰图灵范文1

第一步,切勿浅尝辄止

人们对苦艾酒的第一印象或许出于王尔德对它如痴如醉的描述,英国才子一面饮尽杯中精灵,一面诗意朦胧地梦呓道:“我觉到大簇大簇的郁金香,在我脚边挨挨擦擦”,蹭出郁金香丛,他又忧郁地问自己“一杯苦艾酒跟一轮落日有什么分别呢”?然而,当你满怀期待地将那轮落日倾入杯中,幸福陶醉地抿上一口,结局注定是舌腔受辱、神情苦难,一连串发自内心的对王尔德深情的咒骂油然而生。

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结果?王尔德、梵高、塞尚、海明威都患有失味症吗?还是他们昧着良心收受了酒商的贿赂?对于这帮痛苦的天才,我们不该怀疑他们在艺术与肉体之外为数不多的乐趣。那么,导致失望的主要原因,只能是错误的饮酒方法。

当纯饮100%苦艾酒的时候,60度的酒精,漫无边际且深不见底的苦艾草(wormwood)和茴香味,以及躲也躲不掉的甜度,会在第一时间把你的舌头拖入深渊。你必须使用正确的饮用方法:在苦艾酒中掺入3到5倍的纯净冰水。这时,淡绿或浅黄色的苦艾酒会与冰水交融起来,泛起浑浊的白色,香味变得清淡,甜味显得飘忽和轻灵,入口至少可以接受。只是,第一次喝苦艾酒的你千万别将它等同于王尔德心中的落日。苦艾的美,不属于一见钟情。

关于如何才会迷恋苦艾酒的美丽与忧郁,可以借用大仲马笔下基督山伯爵的一段话来解答:“切勿浅尝一次就停下来,象对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我们的感官对于任何新事物的印象,不论是温和的还是猛烈的,悲哀的还是愉悦的,一定得尝试了多次以后才会去习惯。人类的天性同这种圣物必须做一番争斗,在这一场斗争中,天性注定会被克服。”这段描述传神地告诉我们,只有经过数次尝试和适应,你才会(注定会)对苦艾酒爱得无法自拔。

第二步,一场饮酒仪式

宗教之所以令人着迷,在魅惑或伪善的教义之外,还因为那些精致、神秘的仪式。喝苦艾酒,也像是一场宗教仪式。

常规仪式

第一步,将特质的苦艾酒茶匙架在酒杯上,茶匙上放一块方糖。

第二步,向方糖缓缓倒上苦艾酒,使酒液沁过方糖流入杯中。

第三步,往杯中兑入3到5倍冰纯净水。

B,令人着魔的波西米亚式饮法

第一步,准备一只杯口能够被手掌心完全盖住的酒杯。

第二步,对这只酒杯复制常规饮法的前两步,并准备一大杯纯净水。

第三步,用打火机点燃方糖,看神秘的蓝色火焰摇曳五六秒,再将方糖深入杯中点燃苦艾酒。然后取出并吹灭方糖上的火焰。

第四步,用手心封住杯口,将酒杯吸在掌中,持续五到十秒。

第五步,放开手掌,迅速呼吸杯中剧烈浓郁的茴香、苦艾、酒精香味,然后一饮而尽。接着,不用我说,你自己便会在无限刺激中找那杯纯净水了。

苦艾酒的爱情魔咒

如果你期待一份爱情,并有睡前喝一杯苦艾酒的习惯,可以在心里默念一句古老的魔咒:St. Luke, St. Luke, be kind to me, In dreams let me my true-love see(圣路加,圣路加,求你对我开恩,让我在甜梦中,看到我未来的爱人)。

第三步,苦艾酒酿造指南

在国内,人们只关心苦艾酒引起的才情、迷情、以及滥情,并不打算搞清出它究竟是什么?阅读过以下文字,明天即可去忽悠酒保和酒推。

浸泡――苦艾酒与利口酒的区别

购买苦艾酒,应弄清楚自己挑选的是纯苦艾酒,还是含苦艾草(wormwood)的利口酒。

什么是含苦艾草成分的利口酒?这是一种将苦艾草和其他草药一同放入蒸馏烈酒(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等等)中浸泡而成的酒。类似中国的药酒。然而对于真正的苦艾酒而言,浸泡仅仅是酿造的开始。酿造苦艾酒的第一步,是将苦艾草、茴芹、茴香三种必要的原料(被称为“圣三位一体”),混同其它植物一同放入蒸馏烈酒中浸泡,但得到的仅仅是半成品。许多人无法接受苦艾酒浓烈的味道,又舍不下那小小的迷幻感,所以选择有少量苦艾草成分的浸泡利口酒。

LUCID苦艾酒

产地:法国

酒精度:62%

点评:浅琥珀色泽,甜度始终,有浓郁的苦艾草和茴香味道,二者与酒精融合得很好。喝过以后,绵绵轻飘的感觉从胃部开始感染全身,软软的很HI。

GALLIANO含苦艾草的利口酒

产地:意大利

酒精度:35%

点评:这是一款香草利口酒,由四十多种植物浸泡而得,其中含有苦艾草。这款以意大利名将命名的经典利口酒香气优雅复杂、淡甜适口,口感不似纯苦艾酒那么浓重炽烈。饮用时最好加冰。

VACCARL SAMBUCA含苦艾草的利口酒

产地:

酒精度:38%

点评:酒质透明,适合做开胃酒,淡甜,饮用时请加冰。

蒸馏――82度的原酒

用苦艾草泡制的产品必须经过蒸馏,因为大量苦艾草会在酒体中生成一种水溶性物质,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苦的物质之一,所以必须经过再蒸馏,人类的味蕾才可能承受它。蒸馏后,人们得到82度的苦艾原酒,再经稀释到60度到75度,才得到苦艾酒(Absinthe)。

PREMIUM 苦艾酒

产地:捷克

酒精度:70%

点评:漂亮的瓶子、诱人的绿色、和超高的酒精度,但是苦艾草和茴香的味道却比茴香炒鸡蛋还淡,期望尝试真正苦艾酒的朋友,完全可以无视这款酒。虽然,它可能是你在国内最常见的一款苦艾酒。

着色――绿色精灵可以是红色

有人认为绿色缪斯只有绿色,事实并非如此!

很早的时候,法国人在蒸馏得到苦艾酒之后,会用西北蒿、神香草和蜂蜜花再次浸泡它,使蒸馏酒融进天然的叶绿素,呈现出诱人的透绿色。不过,在两种情况下苦艾酒并非绿色。第一种情况,将绿色的苦艾酒置于阳光下晒一阵,叶绿素会变成醇厚的琥珀色。长年储存的上等苦艾酒通常会选择这种色泽。另一种情况,选用红色植物(如各种花瓣)或其它色泽的植物浸泡,便能得到各种颜色的苦艾酒。

REALTY 苦艾酒

产地:捷克

酒精度:60%

点评:浅琥珀色泽,酒瓶中还浸泡着处理过的苦艾草。酒质极其浓郁,甜度不高,适合传统的方糖滴入法,兑冰水饮用。这是一款品质出众的苦艾酒。

苦艾酒等于茴香酒吗?

在中国,人们总搞不清楚苦艾酒与茴香酒的关系。

茴香酒的流行,主要因为苦艾酒被各国封杀。苦艾草是一种神奇的草药,他能生成一种叫苦艾脑(thujone)的物质,具有麻醉品一般的非凡效能,既能让艺术家灵爆发,又使他们割掉自己的耳朵或是谋杀自己的情人。由于这种癫狂迷幻的副作用,各国政府相继禁止酒厂酿造苦艾酒。于是,酒商开始生产没有苦艾草的“苦艾酒”,为苦艾粉丝画饼充饥。这种酒除了缺少wormwood,一应工序完全照旧,酿成之后和苦艾酒一样具有笃深的茴香味,所以被冠名茴香酒。茴香酒有着类似苦艾酒的味道和高酒精度,却无法将饮用者带入幻觉和迷醉。

PERNOD茴香酒

产地:法国

酒精度:40%

点评:浓郁的茴香味道混合在甜味之中,建议兑冰水饮用,不要尝试纯饮。

第四步,来点经典鸡尾酒

BOBBY BURNS

配方:苏格兰威士忌45毫升,甜味美思15毫升,苦艾酒适量

点评:这款鸡尾酒的名字是为了纪念18世纪天才诗人罗伯特・伯恩斯。这是优质苏格兰威士忌的丰腴版和加长版,为威士忌醇烈、干硬的结尾添加了圆润的甜和弹性的酸味,以及若有若无的茴香气息。

Sazerac 1838

配方:VSOP白兰地、方糖、Peychaud苦精、苦艾酒、柠檬皮

点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鸡尾酒,由法国人Antonine Peychaud发明。鸡尾酒分为两种,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越来越浓、越来越难以割舍,或者是越来越淡。这一款是前者的经典,第一口淡、第二口觉得不适应、第三口觉得不错,第四口超越吧台上的一切。

TIPS 名人与茴香酒的故事

(不限版面位置,小图)

梵高

从前有一位画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八百多幅油画,可有生之年仅仅售出一幅。在37岁那年的一个泛着蓝色日晕的下午,他迈开颠乱的步伐奔到一片麦田之中,恍惚间向自己开了一枪。悲剧发生了,他没有死。他挣扎地走回住地,经历半天一夜的煎熬,才在痛苦中离开世界。事后,人们发现他自杀前曾喝下大量苦艾酒,就像他多年前割下自己一只耳朵时一样。这个倒霉的天才,叫梵高。

塞缪

从前有个法兰西神童,在十几岁时就出版了诗集,31岁那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可自打那以后,它再也没有写过哪怕一首像样的诗。人们见到他成天在艺术家聚集的咖啡馆里,与绿色的魔鬼――苦艾酒做着灵魂交易,希望换回失去的灵感,那些从前自苦艾酒中获得的灵感。悲剧的是,魔鬼不见了,年轻诗人塞缪开始了他作为酒鬼的碌碌无为的生涯。到1914年,法国政府开始禁绝苦艾酒的时候,那些等待与魔鬼交易的艺术家们近乎绝望地呼喊:“看在上帝的份上,苦艾酒至少还激发过缪塞的灵感!”

艾兰图灵范文2

说到“上古之战”相信所有玩家都会记起《魔兽世界》热门小说《上古之战三部曲:永恒之井》 《上古之战三部曲:恶魔之魂 》 《上古之战三部曲:天崩地裂》。没有错,这次魔兽世界集换式卡牌的第19个版本就是带领大家走进了上古之战三部曲的小说世界当中的,小说中的元素在卡牌当中让玩家一览无遗。

英雄是时光行者系列与此前魔兽世界集换式卡牌七个系列最不同的一点。在此前的版本中,英雄的形象更像是我们这些行走在艾泽拉斯世界中的冒险者(又名“脚男”),大多数在线上游戏中都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仅有的少数,也只是一些名气不大的NPC,或是剧情的边缘人物。

而从19版的30位英雄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可以说,19版让英雄这个标签名副其实,艾泽拉斯历史上各个时间段中的很多著名人物都出现在了这一版的英雄列表中,而牌手们也有机会操控自己在线上游戏和魔兽故事中崇拜和心仪的那些英雄人物。细心的牌手可能注意到了,在已经预览的英雄牌中,牌下方标示版本的部分写的不是代表19版的“Ancient”,而是代表整个系列的“Timewalker”,这表明这30位英雄是在这一系列的全部三个版本中通用的。而对于19版,我们就不妨先来看看在上古之战的时间线上活跃着的那些英雄们。

暗夜之星

——玛法里奥·怒风

首先要出场的也是在上古之战中戏份最多的人物,当时仍然年轻的他靠自己的德鲁伊法术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成为了暗夜精灵的英雄。没错,他就是玛法里奥·怒风。

玛法里奥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凡人德鲁伊。在上古之战打响之前,他已经是暗夜精灵社会中的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了,他和自己的孪生弟弟伊利丹·怒风共同师从半神塞纳留斯,学习德鲁伊法术。他发现女王艾萨拉和高等精灵因为对永恒之井的兴趣而远离了底层的人民,而他们对永恒之井的研究和魔法的滥用最终会遭致祸端。果然,萨格拉斯和燃烧军团的恶魔因艾萨拉女王的贪欲和刚愎自用而来,玛法里奥和他的弟弟伊利丹,爱人泰兰德·语风帮助黑鸦堡领主库尔塔罗斯·鸦冠组织起了暗夜精灵的反抗力量,并说服了半神塞纳留斯以及众多古代半神出手相助。他们成功地抵挡住了恶魔大军的攻击,但他们也知道如果不去摧毁永恒之井进而挫败艾萨拉的计划的话,这一切都是无用的,尤其是伊利丹为追求法术力量而叛逃,泰兰德被艾萨拉俘虏,远古半神接连战死沙场,更是令战况雪上加霜。不过,泰兰德的被俘也给了玛法里奥力量,让他对艾萨拉发动了最后一击。他们的战斗使得永恒之井的传送门变得不稳定,最终他召唤了一股飓风,将恶魔们送回了扭曲虚空。而永恒之井也终于无法再承受,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大爆炸,将艾萨

拉和她的宫殿卷入了海中。玛法里奥躲过了这场灾难,并及时发现了伊利丹企图再造永恒之井的打算,于是他帮助阿莱克丝塔萨和伊瑟拉种下了世界之树诺达希尔,并依照对龙王的承诺,进入了翡翠梦境沉睡。

玛法里奥此前有过两个盟军版本,一为中立一为联盟,而更早的时候则有一张“怒风的灵魂”盟军,在当时的魔兽世界时间线中,他还在沉睡。在19版中,玛法里奥作为新的联盟德鲁伊英雄而出现,而在他的能力栏中,出现了一个此前没有过的标签——“基本”标签,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另一张牌:

这张“鲜血与雷鸣!”可以加入任何部落英雄的套牌中,四费派上两个2/2且拥有狂暴能力和“只能攻击英雄”能力的部落兽人战士盟军,充分体现了部落的血性和狂怒。在这个技能上同样出现了“基本”标签,同时这一标签也出现在了这一版中所有非瞬发技能上。这个标签所表明的含义就是与“瞬发”这个概念的对立,即只能在自己回合的主阶段,连锁为空的时候使用。带“基本”标签的能力同样如此,你会注意到这样的能力基本都是付费启动式能力,而带上了基本标签,你便只能在自己回合的主阶段使用,且无法用其来响应对手的动作。可以说,加上了“基本”标签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个能力的作用。(联盟英雄的套牌中可以加入“联盟与荣耀!”卡牌,两费将两个1/1带有护卫的联盟人类战士盟军代替物放置进场。)

玛法里奥·怒风正面的能力需要你支付三费并将其翻转,这样就能放进两个1/1的树人Token。而在将他翻转后,我们会发现他的背后还有一条技能,这又是19版英雄牌的一大特色,也就是一个英雄同时有两条能力,只不过这两条都是带有“基本”标签且每局只能使用一次的能力,即便如此,这样的能力相对于此前的英雄已经是有了很大的不同。玛法里奥翻面后的能力每局仅能发动一次,可以支付X费来为他自己和你操控的每个盟军治疗X点伤害。他的正反面两条能力基本就是魔兽争霸3中丛林守护者英雄和魔兽世界中德鲁伊的两个技能——自然之力和宁静的翻版。这个能力非常适合时下正流行的种树德战术,正面能力造出的树人能够增加盟军数量,确保利用无形之翼的爆头几率,背面则可以保证盟军的存活。德鲁伊爱好者们恐怕要在这位暗夜精灵英雄和16版的狼人德鲁伊之间权衡一番了。

悲情英雄

——伊利丹·怒风

既然说到了玛法里奥,就不得不提他的孪生弟弟,拥有着众多忠实粉丝的悲情英雄——伊利丹·怒风:

遥想当年的一个夜晚,在某个昏暗的网吧中,后来成为某著名魔兽论坛创始人的某大在睡魔的侵袭下将两个字母Il看成了一个U,于是我们敬爱的蛋总就一直顶着“尤迪安”的名号走到了魔兽世界。蛋总的忠实粉丝们可能有所疑问了,伊利丹为什么是法师呢?我们可以从卡牌配图中看到,这时的伊利丹还没有瞎眼。他起初是与自己的孪生哥哥一同师从于塞纳留斯,但他并没能像他的哥哥一样优秀,同时也希望追求更强于此的力量。他将目标放在了奥术魔法,渴望利用永恒之井的力量提升自己对法术的操控,并以此获得心爱的泰兰德·语风的重视,他成功地成为了库尔塔罗斯的私人法师队长。在战斗打响后,玛法里奥说服了伊利丹对抗艾萨拉,在穿越过来的人类法师罗宁的指导下,伊利丹习得了很多一万年后的奥术魔法技巧,并用其有效地打击了恶魔。然而,玛法里奥摧毁永恒之井的计划令伊利丹难以接受自己将失去魔法和永生的现实,同时,萨格拉斯的混乱力量也令他着迷。成为萨特的萨维斯极力劝说伊利丹倒戈,而他的真正计划是利用萨格拉斯的力量去击败这位堕落泰坦和他的军团,来实现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叛逃到了女王和萨格拉斯一方,在萨格拉斯的面前被恶魔力量灼瞎了双眼,从一位法师变成了一位恶魔猎手,同时得到了“背叛者”的名号。作为恶魔猎手的他,也以怪物盗贼的身份出现在了这一版的英雄中。

精神领袖

——泰兰德·语风

那么说过了这兄弟俩,就来说说这场魔兽历史上著名的三角恋的第三方,她就是现任暗夜精灵领袖,最爱风干的香蕉,人称“泰奶奶”的泰兰德·语风:

泰兰德·语风与怒风兄弟共同长大,并同时得到了兄弟俩的爱慕,他们一同居住在暗夜精灵王国的苏拉玛城。长大后,泰兰德对于月神艾露恩的崇拜使得她成为了艾露恩姐妹会的女祭司,她不但经常能够获得艾露恩的祝福,利用神圣之力治疗自己和盟友,更精通射术和近身搏斗。在上古之战中,她帮助玛法里奥组织起了抵抗军并说服了伊利丹,并在前任领袖战死后负责领导起了艾露恩姐妹会。为了执行玛法里奥摧毁永恒之井的计划,她带领着一支小队突入了艾萨拉的宫殿,结果被早有防备的卫兵击败,受到了重伤并且被俘。在后来脱离了暗夜精灵的达雷斯玛·逐日者以及伊利丹的帮助下,她成功地逃离并在天崩地裂发生前安全离开。战后,她和玛法里奥共同见证了世界之树的落地生根,并在自己的爱人沉睡后担起了领导暗夜精灵的重任。

艾兰图灵范文3

关键词:艾德加·布兰特;装饰艺术;灯具;蛇形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05-03

一、背景

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虽然与欧洲的现在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也受到其的影响,但是从思想发展的背景来看,“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动。特别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在色彩上、在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在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布兰特的设计风格强调豪华与夸张、舒适感,造型趋于简单的几何形,简单明快,对比强烈。他采用青铜、铸铁设计灯具,造型大多模仿动物或植物,并且其金属制品大多受到埃及或者东方风格的影响,但中期后开始转向简单、明快的风格。他是20世纪金属制品设计方面最重要的设计师。

二、艾德加·布兰特简介

1880年12月24日布兰特诞生于法国巴黎。在布兰特4岁的时候,他的全家搬到了新奥尔良。在18岁时,他获得毕业文凭。后在高等153步兵服两年兵役,还获得第一等级金牌。

1904年,他又去附近南希图勒服兵役。在今年年底前,他回到巴黎主要从事设计和制造60毫米迫击炮,由于在部队的生活,使得他有了更多的设计思路,从而成为一名多产的武器设计者。而且他设计的炮弹在其后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在武器方面他做了重大贡献。在1902年,布兰特成立了商业机构,他在那里生产铁工艺和轻武器。

1936年他的公司国有化,后来被在蒂勒的几个工程公司于1938年购买了包括兴业精密机械工业(投影)。同年,布兰特开放的一个主要设施堡圣奥宾成为该公司的总部。该公司10年后与汤姆森合并,并成为汤姆森-布兰特军备公司。经过进一步的变化,该公司现在是美国贸易发展署军备公司并成为泰利斯集团的一部分。

在巴黎,他创建了大门、栏杆、落地灯和吊灯等,以及用熟铁和钢做成的大房子和远洋巨轮。他的风格是典型时期的,锥火灾、分行、水果、甚至鸟类和人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创立了巴黎凯旋门。

在1925年,他参加了巴黎著名的博览国际艺术装饰会,然后他的风格有点改变,包括更多的几何形式和纯模式。他在纽约开了一家画廊和另外一个在巴黎的林荫大道泽布。他创建的大使馆,酒店和邮轮是所有的富人和名人都想拥有的作品。在1939年,他荣获骑士荣誉勋章,之后他移居瑞士,于1960年死于日内瓦。

三、艾德加·布兰特作品透析

“装饰”的语义阐释是一个持续的思维认知过程。装饰既是一种文采,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一种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设计。可以明白的知道,布兰特设计出的灯具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是因为他深谙设计的法则,具有能使人们都害怕的蛇和人们都喜欢的大自然变成他灯具设计作品中的一部分,把复杂变成简明,把普通变成神奇的设计能力。布兰特的灵感来自希腊、埃及、中国和日本等许多文化,影响其创造了许多几何图案,这些都是装饰派艺术风格的缩影。在20世纪初,巧妙地利用几何材料一次结合青铜或钢铁、黄金、白银等各种金属色调,与熟铁一起以实现更出色的效果。除私营佣金及奢侈品为家园,布兰特创作许多重要的大型创作项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门,桌椅等物件。

(一)立式灯具造型与装饰特点

1、蛇形的运用

在“装饰艺术”中注重简单而不复杂的设计,但并不仅指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而是包含广泛(爵士图案)。它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动,反对古典主义、手工业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在2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的金属设计开始转向比较简单、比较明快的风格,造型多采用几何图形体。

布兰特最令人崇拜的作品之一蛇灯,(如图2)他制作好几个版本。作品中眼镜蛇从篮子里缓缓往上,蛇的头部包裹玻璃的形成一盏灯,外观美丽的令人震惊,镀金的铜像令波状的蛇身闪闪发亮,让对某种生物的阴影转化成物件,让蛇给人感觉充其量只是一盏房间的灯。

从造型特点上面来说他所作的灯具设计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的外形,虽然简单但是很有富贵和奢华之感,一眼看上去不会觉得,它简单而死板没有生气,相反,布兰特的灯具作品很有生气之感,很有一种流动的灵气。且他所做的蛇灯在造型上都有共同的特征(如图3、4、5):都是应用蛇如一条直线般的身体经过扭转成某一种形状做成灯的主要部分,在灯座的底部不是大块的铁所做成的大底座,而是巧妙的运用蛇盘曲成圆形做成一个镂空的灯底座,改变了以往那笨重的大块实心的铁底座,使整个作品显得轻巧、灵活而富有生动。

从装饰特点上面来说,他受埃及古代艺术的影响,古埃及的装饰风格在世界装饰艺术中独树一帜,主要表现在陵墓、庙宇、宫殿、王冠、装饰品等装饰上面,这与古埃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审美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古埃及装饰艺术风格,体现出了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息和庄重典雅的现实主义风格,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且在埃及的艺术中,蛇的形象出现的十分的频繁,只要人们一提到埃及都会联想到蛇这个动物,在埃及蛇象征的是埃及国王神圣的权利并被作为王冠的主要装饰物品。埃及把蛇看作是国王神圣权利,主要是来源于埃及的阿比斯神(Apia)他是孟菲斯(Memphis)地方主神普塔的圣兽,被供养在神庙里的牡牛,也是普塔神的牛型化身。他以头顶太阳和圣蛇乌拉埃乌斯(Uranus)的牡牛形象出现,而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崇拜,且在萨卡拉(Saqqara)曾出土大型牛形木乃伊墓地,在其中发现了圣蛇乌拉埃乌斯木乃伊,由此更进一步的表明了蛇在埃及文化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由于埃及的这种文化对布兰特的影响给了他不少的创作的灵感,同时,又因为在布兰特心中蛇被他当作是最妖娆的女人,也是他所爱的,有这两种因素而致使布兰特创作了令人崇拜的作品之一蛇灯,其蛇灯的造型完全是采用蛇的形状做成,既生动又不会让人对此产生害怕之感,且很有强烈的装饰感。在装饰上面他把蛇与灯完美的接合在一起形成令人赞赏的蛇灯,其结合的方式有四种:1、蛇拥抱灯法:运用蛇的身体卷曲成一旋转向上的形状,之中有一凹槽可以把灯具放入其中形成蛇拥抱灯。(如图5、6)2、蛇环绕法:就是将蛇环绕在灯的主体上面,(如图2)蛇成为一个完全的装饰作用也是灯的一个亮点之处。3、蛇口含灯法:(如图4)就是将蛇变成灯具的主体部分,蛇的身体弯曲成一弧形蛇口微微张开含着灯,在这里灯的颜色就成为了这个灯具最抢眼之处。4、蛇形法:直接将蛇的形状运用成为灯(如图3),把蛇的头部作为灯泡放置的位子,头部以下是扭曲的身体被看成是优美的曲线而作为灯具的装饰也是这灯具最特别也是最吸引人之处。

(二)吊灯的特点

1、植物形的运用

不论从布兰特的立式还是吊灯灯具的造型上来看,都可以发现布兰特是很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感情通过他的作品表现出来,其实,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这就是说,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都必须超出作品包含的个别物体的表象。事物的表现性是艺术家传达意义是所依赖的主要媒介,他总是密切地注意着这些表现性质,并通过这些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经验,最终还要通过它们去确定自己所要创造的作品的形式。艺术品的知觉式样并不是任意的,它并不是一种由形状和色彩组成的纯形式,而是,对某种一观念的准确解释着。此外作品所选择的题材同样也不是任意的和无足轻重的,它在作品中的形式式样相互依赖和相互配合,为抽象主体提供一个具体显现的机会。

他的灯具的另一个风格就是采用植物的形状来装饰灯,作为他灯具设计的一个元素,植物形的纹样有简单的几何外形,简单明快,很有清新之感,在其植物形纹样当中,他十分喜欢用银杏树叶、和槲寄生植物来做如(图7、8),其设计的元素,这两种植物的共性,从外形看来是简单的几何外形,很符合装饰艺术的风格特点。从性质来看都是一种常青树,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而自然的风光让人感觉身处大自然的怀抱。

布兰特的灯具上都使用了植物的形状作为设计的元素,使得,灯具更具有富丽奢侈之感,在他的吊灯中尤其是枝形吊灯和银杏树叶形灯,尤为精致,在其玻璃所做成的灯罩,既有透明之感,让灯看上去很轻盈,让人感觉自身于皇宫之中的富贵之感,(如7、8、9图)同时在加上他的灯具上面都有镂空的工艺让灯看上去更加的富丽,透明。

四、结语

艺术家往往运用具体的外在形象,去表现相对抽象的心理状态,它往往把艺术中象征性的语言看作,“象征内心世界的符号,也是象征灵魂和精神的符号。”艾德加·布兰特的设计,很能体现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仅是在其灯具上面,而且在家庭用具和工艺品上也很有成就。但其设计的作品风貌不拘一格,富于变化,且具有强烈的富贵感和奢侈感。十分符合当是上层社会的口味。在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布兰特将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以人性的角度加以思考,坚持简洁洗练、富贵和隽永的艺术表现之路。

布兰特的设计以简洁的造型优美的曲线来营造出富丽奢华的感觉,而且布兰特的作品思想蕴意丰富且韵味无穷。艾德加.布兰特在设计领域上的突破,给上层社会名流们,开拓了新的艺术文化风貌。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在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朱和平.世界现在设计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第66页.

艾兰图灵范文4

[关键词]女性主义;电影;女性成长;叙事立场

女性主义最早在文学艺术中发声,在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且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多样性,也利用文学艺术替女性发声,激发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由于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关联,几乎在同一时期,电影艺术也逐渐出现了对于女性主义的表达和探索。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心灵成长与独立性的实现是女性电影惯常探索的命题,女性在爱情中与男性的博弈以及与男性在婚姻中的相处是承载这种命题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女性电影对于女性主义的表达,因侧重点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倾向,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对于女性主义的表达也略有不同。好莱坞电影作为女性主义的主阵地,不断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探讨女性主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女性如何在男性主义面前坚定地保持人格的独立性并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两性的平等也是好莱坞女性电影所一直探讨的问题。随着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在叙事和主题上也越发成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探索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两性关系。在女权运动的推动下,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叙事立场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从表现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的存在,到表现女性可以完全脱离男性而独立生活,越来越彻底的女性主义成为众多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核心创作思想。下面,从女性主义电影的叙事和主题共性上着手,进一步探索这种叙事立场的变化。

一、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立场的确立过程

19世纪是女性主义重要的发展时期,很多好莱坞电影为了迎合女权运动的发展路径,在一种历史的宏大背景下展现女权主义发生发展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影响力,因而将影片故事的时代背景与女权主义发展背景相重合。如影片《钢琴别恋》的故事背景正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恰好对应了女性主义发展的这一时期。影片中,哑女艾达带着九岁的女儿弗洛拉嫁给了远在新西兰的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在艾达来到新西兰之前,二人从未见过面,仅仅依靠父亲与斯图尔特的通信往来而得知彼此的相关信息。而等待她的只有波涛汹涌的空旷的海滩和一个不折不扣的视钱财如命的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她的丈夫。斯图尔特终日想的就是如何赚钱,对面这样一个远渡重洋来嫁给他的女人,他所拥有的只是对于艾达身形和外貌的些许失落情绪。影片通过哑女艾达和殖民者斯图尔特确立了明确的女性主义立场,艾达与斯图尔特分别代表了两个对立面,艾达的女性主体意识在来到这片蛮荒大陆后逐渐被激发出来,她排斥斯图尔特的野蛮,拒绝成为俯首帖耳的女性,从而确定了并不完整的女性主义立场;而斯图尔特正是代表了传统的男性群体,具有深入骨髓的彻底的男性主义立场,将女性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并没有将女性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女性主义的发展为艾达的女性主义赋予了时代的色彩,近乎否定女性人格和自主性的“书信婚姻”更是让女性主义具备了发生的条件。而斯图尔特野蛮、市侩的个人形象与艾达的理想相距甚远,最终使女性主义发生成为必然,这同样也是影片叙事立场的确立过程。但是,片中艾达在来到新西兰之前,自身的女性主体意识并未萌芽,对于父亲将她嫁给素未谋面的斯图尔特也只是逆来顺受,从未提出任何质疑。影片开场的简单交代就将艾达的命运被父亲左右一事轻轻带过。然而到了影片结尾,艾达勇于反抗斯图尔特并表达自己对于贝因的爱意,哪怕失去自己一根手指也绝不服从斯图尔特的命令。可以说,艾达在影片当中的女性意识觉醒过程正对应了19世纪女性主义发展的过程,即从意识的萌芽到觉醒再到最终的心灵成长。但是,相较于20世纪中后期女性主义电影的探索着确立的叙事立场,新世纪的女性主义电影对叙事立场的确立显得更加直接和明确。这一时期的女性深受女权运动的影响,对于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已经有所觉醒,她们对于爱情和婚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不依附于男性而生活。新世纪的女性主义电影并不需要太多的戏剧冲突去凸显女性主义存在的必要性,女性主义已经存在于当代女性的思想中。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就显示出新世纪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叙事立场特征。这部由布拉德•皮特监制、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小说改编电影,深刻地透视了所谓的“被幸福包围”在婚姻中的女性心理。虽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有着人人羡慕的婚姻生活:工作自由,衣食无忧,且有一个英俊帅气的疼爱她的丈夫。但是,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思想并没有戏剧性的生活变故的激发,面对安逸的生活,伊丽莎白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开始了颠覆式的自我追寻。在展现新世纪女性主义的电影当中,叙事立场已经不再需要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裂隙来辅助确立,已具备一种不必言说的先在性,尚未铺展,女性主义的叙事立场已经存在。

二、女性主义叙事立场下的女性成长

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一方面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也在关注女性的自我成长过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是女权运动的推进程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直接反映;而女性的自我成长过程,则是从个人化的角度对于女性主义发展的间接反映。个人的成长也是女性主义自身发展过程的映射,女性如何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如何告别男性主义的牵制力,如何挣脱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道德枷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这同样也是女性主义从无到有逐渐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过程。

(一)从被动到主动的觉醒

早期的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中,对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同女性主义的产生过程一样,是一个多方面环境条件刺激的产物。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唯有女性有自我意识的萌芽直到觉醒,才能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依附于男性的存在,才能形成自我独立意识,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在影片《钢琴别恋》当中,艾达仅凭借几封书信和父亲的命令就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新西兰,嫁给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投身于新的婚姻生活。艾达从一个听从男权社会主流思想的女性,在生活的巨变和理想的落空双重作用下,逐渐实现了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其内心对于改变和独立的呼声愈加强烈,最终在失去了一根手指和陪伴自己多年的钢琴后,实现了心灵和精神的蜕变和成长。在电影《时时刻刻》中,小说《戴罗薇夫人》串联起了三个时空中的三个女性的生活,她们受到庸俗生活和世俗目光的逼迫和压制,她们在小说中勾勒的意识流般的虚幻世界中寻得了一丝平静。这三个女性在小说《戴罗薇夫人》的启迪下,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的家庭和生活,但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之声振聋发聩,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让她们无处可躲,小说中描绘的“自杀”成为她们女性意识觉醒的极端意识。而到了新世纪的女性主义电影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已经不再需要环境的强烈挤压,无须引导和启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呈现出自主性和必然性。如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中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一样,面对符合社会大众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完美生活,面对人人艳羡的完美、体贴、英俊的丈夫,她却开始在午夜梦回时思忖生活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女性主义觉醒是时代和女性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传统的男权主义社会逐渐被女权运动瓦解的当代,男性和女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现代女性相较于旧时代的女性对生活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利,符合大众审美和价值观的生活,并非女性主义倡导的生活状态,追求自我和本真才是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真正目的。当代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早已经不必像艾达那样需要经历生活的巨大变故才能够实现,也不需要像艾达那样被剥夺了自己精神和肉体上获得快乐的权利,才想要与传统势力或恶势力进行誓死的抗争。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新的认识,或者是对于生活的更高的要求所致,抑或是想通过自身思想的转变来同化周围的人。

(二)从依附于男性到自主独立的成长

20世纪中后期的好莱坞电影中,关于女性主义的表述仍然在反复试验的过程中,对于女性的心灵成长的描绘,依然无法彻底脱离男性的影响。换言之,女性从觉醒到成长都是在男性的辅助下完成的。“一次碰触换取一枚琴键”,电影《钢琴别恋》中的艾达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到独立意志的成熟和心灵的成长,都在她与贝因的“交易”过程中完成。从身体的若即若离的碰触,到艾达和贝因灵与肉的彻底结合,弹钢琴让艾达找回了自己作为一名文明世界的人的感觉,而与贝因的则让她感受到了自己体内压抑许久的欲望,也笃定了自己要选择一个能够给予自己快乐的男性的信念,更确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女性需要男性给予她没有歧视的爱情。艾达的心灵成长是被动的,贝因作为一名男性,对艾达的精神谄媚和欲望撩拨,都是促使艾达逃离传统道德制约,全身心地进行自由选择的动力。贝因是一名离经叛道的男性,他对艾达放肆的引诱,同时也是对斯图尔特作为一名传统的殖民者的挑衅。最终,斯图尔特面对心如死灰的艾达选择了放手,条件之一就是贝因带着艾达远离这里,在别处开始新的生活。贝因带着艾达母女和她心爱的钢琴划船离岸,途中艾达突然要求将钢琴推向大海。在这里,钢琴不仅带给她与贝因的,也带给她与曾经的自己割裂的痛苦。艾达抛弃钢琴是想与过去的生活告别,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因此,艾达与贝因最后生活在尼尔森后,她装上了金属手指,重新开始了弹钢琴的生活,并且她重新开始说话了,无疑,至此她完成了这次蜕变和成长。因此,艾达的成长是一次依附于男性的成长。然而,在代表新世纪女性的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当中,伊丽莎白的成长是一次自我主动选择的过程。她放弃了别人眼中的完美生活,离开了深爱自己的完美丈夫,轻装行囊,放下过去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伊丽莎白的成长是在主动探索“我是谁”“我应当去哪儿”的哲学命题过程中实现的。在伊丽莎白游历各国,经过精神灵修和禁欲之旅以后,不同的城市给予伊丽莎白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感动,她逐渐接近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在《生活残骸》中,对性和爱情持开放和随意态度的艾米,不断寻求生活中的刺激,在反复寻找和确认后,最终选择了回归自己潜意识里向往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这也是新世纪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义做出的全新的注脚———女性的独立或是与男性的平等,并非是与男性完全脱离的。从依附到脱离,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叙事立场经历了一个跟随时代转变和女性主义发展的变化过程,从女性依附于男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精神世界的不彻底成长,到新时代女性对于自我认识的不断提高,可以完全脱离男性的阴影和社会道德规则的制约,勇敢地执行自我的人生信条,勇敢地追求个人理想,最终成就了女性主义的自我能动。虽然新世纪的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仍然具有一定的叙事局限性,但是其叙事立场的嬗变已经宣告了女权运动在新世纪发展的成功,并展示了女权运动在新世纪的成果,呈现出女性主义电影特有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王珍,康军辉.西方女性电影及其文化内涵[J].电影文学,2007(15).

艾兰图灵范文5

又一个平局,赛季依然不胜。做客桑德兰1比1言和,利物浦4轮2分,创下101年来赛季开局最差。罗杰斯怀揣复古靴室传统的志向而来,却没有当年香克利创业时的环境,球迷和东家迫不及待,自己的思路需要时间灌输,但环境很难给他时间。

三中场思路迥异

过去的一周,是利物浦告别队史上最惨痛一章的时刻。独立调查的结果,了警方栽赃,媒体嫁祸的定论,96位丧生在希尔斯堡的球迷,沉冤昭雪。很多死难者的家属,得以放下逾廿载的心结,开始新的生活,但利物浦俱乐部,却仍未能摆脱历史留下的包袱。在光明球场,球员身着带有96数字的训练服向死者致意。

死者的在天之灵却未给红军带来足够的幸运,利物浦赛季第3次落后,2次中柱,只得1分。若论收获,斯特林在边路的发挥最让罗杰斯欣慰,小将凌波微步涮过罗斯传中,是利物浦全场最华丽的一幕。

舍此,利物浦的整体表现有如一架部件凿枘不同的机器。乔·艾伦是罗杰斯实现改造的核心,他按巴塞罗那的方式调教斯旺西,成绩有目共睹,但只有一个艾伦,绝不足以完成改造。杰拉德、谢尔韦和艾伦,水平参差,思路迥异,风格悬殊,放在一起,踢来各自别扭。

艾伦从后防接球开始铺垫,但多少时间都消耗在他和两名中卫琐碎的交接之中。艾伦的数据很漂亮,但最有价值的向前输送不够,这是中场组织水平高低的分野。杰拉德能成为历届国家队主帅的战术大脑,皆因向前传球功夫老到。

罗杰斯:拿1分满意

曼联名宿基恩在费迪南德加盟的第一堂训练课,就毫不客气地教训这位英格兰头号中卫:“你他X的老是往两边传干嘛?那样要你何用?向前!”至今,费迪南都记得这句话。赛后点评,希勒和汉森均认为艾伦需要加意改进传球的意图,前者表示:“老是后场磨蹭,前场会非常恼火。”后者说:“我效力利物浦时,教练一直告诫我:有机会就向前传!”除了中场不和谐,前场怎么摆,也让罗杰斯挠头。执意不要卡罗尔,进攻必须围绕苏亚雷斯,让他突前,博里尼和唐宁分居两翼的玩法,在欧战貌似还行,但在英超处处碰壁。本场,罗杰斯略作调整,斯特林右翼,博里尼突前,苏亚雷斯偏左。

变阵同样需要时间适应。还没把路子走通,桑德兰先进球了。格伦·约翰逊助攻有余防守不足,移镇左闸还要和苏亚雷斯一路,顿时成了桑德兰主攻的目标。第29分钟,加德纳连过苏亚雷斯和约翰逊传中,史蒂文·弗莱彻中路接应中鹄。桑德兰也急需主场胜利,奈何新援亚当·约翰逊因伤缺阵,实力比利物浦还差一档,领先后没有办法扩大战果,主动权逐渐落在利物浦手里。博里尼曾有对方后卫回传失误的机会可惜失之交臂,门前接苏亚雷斯横敲又被米尼奥莱扑住。罗杰斯以唐宁换下博里尼迎来转机,第71分钟斯特林传中,苏亚雷斯快枪触布兰布尔反弹,再射扳平。

艾兰图灵范文6

荷兰插画师艾林妮・瓦恩・达姆(Eline Van Dam)的作品一直秉承着重视概念、创新手法及别具幽默感的创作路线。作为一名忠实的实验音乐迷,她每一张独具匠心绘制的音乐会海报无不展现着她的奇思妙想,那些夸张离奇的人物形象是对不同音乐作品直观的视觉化诠释。除了荷兰传统古典与静雅的气质,艾林妮的作品也展现了当代实验性的精神,两种极端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形成了艾林妮独特的插画创作风格。

荷兰风尚

艾林妮出生于有着“欧洲最大最美丽村庄”之称的荷兰海牙,这里是一个充满绿意和弥漫沉静气息的地方。艾林妮在家中的工作室是一个靠窗,大约有50平米左右的房间,身为自由插画师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所以工作室的桌面上还放着很多60及70年代的儿童插画书。“我很想做一本自己创作的儿童插画集,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梦想了!”艾林妮递给我一杯咖啡,坐到对面对我说。环顾她的画室,因为看到具有特色的创意作品或海报设计而深感震撼,每个荷兰人似乎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装饰的原材料也许是干掉的水果或植物,或者是我们眼中的废铜烂铁,或者是打算处理的废旧衣物家具,凡此种种在乐天知命,充满奇思妙想的荷兰人眼中都可以变废为宝。本来索然寡味的生活器皿,也被打造成气韵生动且精巧细腻的艺术品。在如此轻松欢洽,多姿多彩的艺术土壤里生活,孕育出众多高品位、高素养的设计师也是理所当然了。艾林妮直言不讳地说:“我很喜欢荷兰风格的设计,非常紧凑、干净以及简洁。还有荷兰人的性格,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很真诚。当你看我的作品时,也能感受到荷兰人的坦率吧。”在荷兰,无论是独立设计师或者大牌设计公司,设计创作的心态总是开放并且团结的。真诚、不做作、不浮夸,稀松平常的点滴小事渗透着荷兰人作为优秀设计师的开阔心胸与自信。

为音乐绘画

“我对荷兰有种又爱又恨的情结。小时候因为很喜欢画画,并怀揣着成为画家的梦想,于是就去海牙本地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但很不幸,在那所学校的教育制度下,我很难通过作品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不适应与商业画廊合作。那时候我的确不知道该如何仅仅通过画布来诠释我的所思所想。”

不过幸运的是在艾林妮毕业之后,她便开始了欧洲之旅,并为实验电子音乐机构“De Garage(车库)”做宣传的艺术海报。“当我开始为他们工作之后,我才发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艾林妮彻底卷入了那股实验音乐的漩涡。“我陶醉于设计每一张演出海报,CD碟片或者黑胶唱片的封面,我很享受这样的工作感觉。”这是一种她完全能够掌控,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价值的创作方式――乐手带来他们的音乐,制作成CD碟片或黑胶唱片,艾林妮以合作艺术家的身份给他们设计封面及插画。通过这样的合作,强烈的热情及共鸣油然而生,艺术家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获得更有效的工作状态。之后“HELBAARD”音乐会的成功,使她认识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实验音乐家及视觉艺术家。也自此她的作品开始被海牙以外的人关注,美国海报网站“Gigposter(演出海报)”刊登了艾林妮的作品,从那以后,作品定制、展览邀请、杂志采访以及画册出版等活动也不断地进入到了她的生活。

艾林妮说:“我热爱音乐产业,所以我一直在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音乐。每一张插画都代表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喜欢把抽象的音乐尽可能的用视觉元素表现出来。”作品“Festival Experimental(实验节日)”是为实验音乐及影像演出而创作的一张宣传海报。艾林妮描绘了一位衣着时尚前卫的女孩,摆出一种极其不舒服的姿势,面部为夸张的神情,正拿着餐具通过耳朵享用盘中的大餐。盘中餐没有具体的形状,或许纤细柔软,或许硬如磐石,如同她所喜爱的实验音乐,抽象、怪异、离奇,但却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艾林妮继续说:“我特别依赖直觉工作,我的作品中并没有固定的形象,我想我的风格是比较偏滑稽的。我是一个早期迪斯尼动画的粉丝,里面那些古灵精怪的人物非常令我着迷。”艾林妮会通过一种视觉的途径让自己跳出音乐,然后再反过来感受它,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游走在画面感与乐感之间。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揣摩该如何把音乐中的感觉转化成视觉语言,这就是艾林妮最享受的工作状态。

对艾林妮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有时候一张作品会连擦带画的几个小时,有的也许磨蹭好几天也没找到那种对应的情绪。她说:“一张海报的创作也许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开始,也许从一个清楚的概念出发,最后达到的都是一个情绪,那就是视觉与音乐感受同时认可的点。”

不断更新的创作

艾林妮总是试图改变画面风格与技巧。她说:“我每个星期都要为演出做不同的海报。但我可不想让人们对我的作品感到厌烦。”这就是她的作品持续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所在。艾林妮继续说:“我看过很多从60年代到70年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及艺术学校涌现出来的新兴艺术家,我的绘画风格受到东西方的双重影响。我很喜欢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如 Sadamasa Motonaga(元永定正),Kazumasa Nagai(永井一正)及Tadanori Yokoo(横尾忠则)等。”

从2012年艾林妮为自己策划的实验音乐会所做的宣传海报“No Title(无题)”便可看出,不同于她一贯的荷兰设计风格,艾林妮这次大胆地抛弃了原本惯用的色彩元素,借鉴了Kazumasa Nagai(永井一正)所擅长的黑白线体设计表现方式,更加切合了实验音乐叛逆但又严肃的矛盾精神。

美国的Milton Glase(米尔顿・克莱泽)与 Seymour Chwast(西摩・切瓦斯特)则是艾林妮最主要的两位西方导师。在作品“Jesus(基督)”中,对眼的基督引人发笑,艾林妮经常采用这样的搞怪手法,用视觉语言捉弄一下高高在上的人物。这种表现手法不禁让我们想起著名的Caricature(讽刺画)设计师Seymour Chwast(西摩・切瓦斯特)的作品。“我总是充满好奇心,并会被所发现的事物影响。也许只是一盆仙人掌,一束墙上的射灯,抑或一张上面有涂鸦的被撕烂的纸……我有时候会走出去看看人家在街上的涂鸦。我会把那些图像全部速写下来。”

艾林妮经常在完成商业合作的工作之后,马上继续个人创作。她最近正在试验丝网版画的多种技巧。她得意地说:“我天生就是做版画的材料。我喜欢关于丝网版画的一切。当你从开始的初学到后来越来越感兴趣,并想去挖掘更多的时候,那种感觉棒极了!你将深陷其中,完全投入进去。”这是一种创作激情的驱使。这种精神让艾林妮能够不断在个人创作的道路上前行,并会越走越宽广。“我需要这样充满激情的过程。这对我来说最重要不过了。”艾林妮说,“尝试着去挖掘自己不擅长的一面,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一面,探索未知的世界是一件很棒的事,通过这种未知带来的不舒服去寻找新的想法,抛弃那些充满欺骗的,了然无趣的已知。”她说完转过头,指着墙上一幅作品说:“这是我个人最重要的收藏,是比利时艺术家Jelle Crama(杰里・克拉玛)的作品。我向他学习了很多丝网版画的技巧,这使我受益匪浅。每次看到这张画,总是使我充满很强的新鲜感。那与众不同的形式、颜色以及离奇的构图,无不令人动容。”艾林妮仿佛在创作的道路上又一次找到了新的未知。(编辑:周娜)

1 >《粗人社会》,笔墨,丝网印刷,2006

2 >《醒目》,数码打印,2006

3 >《树突》,笔墨,数码,2005

4 >《实验节日》,笔墨,数码,2005

1 >《阿里尔》,笔墨,丝网印刷,海牙,2006

2 >《无题》,笔墨,丝网印刷,2012

3 >《成人》,笔墨,数码,2009

4 >《印第安纳丛林》,笔墨,丝网印刷,2011

1 >《电子噪音》,笔墨,数码,海牙电子音乐节,2005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