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明字的成语范例6篇

带明字的成语

带明字的成语范文1

【关键词】古汉语 被动句 发展

轨迹 变化 规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13-02

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同时又有明确语法标志的句式。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被动句作为一种语法范畴,随着语言的变化,它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本文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一、被动句的发展

(一)被动句的起源。被动句的起源是汉语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王力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随着西周金文被动句的逐步被确认,王力的这种传统观点被改变了。1980年,杨五铭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并得到王力的支持。潘允中也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句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然而,对于被动句的起源,唐钰明和周锡复两位先生又提出新的看法: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例如:

(1)不若于示?(《殷虚文字乙编》3400)

(2)异其左于矢?(《甲骨文合集》30347)

这两个句子均为由“于”字引介施动者的被动句,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于字式。

(二)先秦被动句。被动形式到西周时期为数还是很少的,且此时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于+施事者”,即由介词“于”加上施事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形成;二是“见+动”,即“见”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以后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

春秋以后被动句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于”字式、“见”字式、“见*于*”式、“为”字式、“为*所*”式、“被”字式等,形成了汉语被动式发展演变的特殊历程。如《春秋左氏传》出现了四种被动句式,“于”字式使用最多,“为”字式其次,其中新出现了“为*所*”式。《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中也仍是“于”字式居多,“见”字式比较常见。

(三)两汉被动句。到了汉代,被动句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又出现了三种被动句式:一是“为……所……”式;二是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三是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这三种被动句式在《史记》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也就是在《史记》中被动句有了重要的发展变化。

“为……所……”式在《左传》中仅有一例,但在《史记》中所在多有,并且形式多样:“为”+名+“所”+动,“为”后面的名词是引进的施动者,“所”是助词,在这种句式中意义较虚,起加强被动语气的作用,主要是从结构起联接和标志作用;“为”+名+“所”+动+补;“为”+“之”+“所”+动,表示施动者的名词由代词充当;“为”+“所”+动;“所”+动。

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动;被+动+于+名;被+动+宾。

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的被动句首次在《史记》中出现,但出现的频率不高。例如:

(3)泯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4)今龟使抵网,而遭渔者得之。(《史记·龟策列传》)

(四)魏晋南北朝被动句。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被动句主要是“为……”及“为……所……”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也出现了带宾语的“被”字式。

“为……”式被动句分为三种情况:“为NV”式;“为V”式;“为N见V”式。

“为……所……”式被动句分为七种情况:“为N所V”式;“为所V”式;“为N+(修饰语)+所V”式;“为N所V+(宾语)”式;“为N所V+(补语)”式;“为N所见V”式;“为N之所V”式。

带宾语的“被”字句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例如:

(5)时(刘)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

(6)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三国志·魏书·张至存传》)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到了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仍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他说的正是被字句带宾语,从例(5)、例(6)来看,说这种句式产生于唐代是有误的。

(五)隋唐五代被动句。隋唐五代是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被动句式在隋唐五代时期已有了很大发展,表现了中近古被动句式的特点。通过对《世说新语》、《敦煌变文》进行考察,隋唐五代被动句式的基本特点也非常清晰,被动句式有“于”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被”字句、“吃”字句和综合式等多种形式。“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这四种句式已用例甚少,是上古的残留,这段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句和新出现的“吃”字句。

“被”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被”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句式使用频率一样,带宾语的“被”字句已普遍使用。“被”不带宾语的句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V;被+VV;被+V+宾语。

带宾语式的被字句中的宾语大部分是单音或双音名词,有的是专名,有的是偏正结构,有的是并列结构,也有的是代词,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成分有相当的灵活性。大多数“被”所引进的宾语是行为的施动者,但也有少数不是行为的施动者,而是施动者所造成的结果或所运用的工具。例如:

(7)登时草木遭霜箭,是日山川被血荼。(《敦煌变文·李陵》)

另外出现了“吃”字被动句式的萌芽,“吃”字句变文中仅有一例。例如:

(8)黄羊野马捻枪拨,虎鹿从头吃箭川(穿)。(《敦煌变文·王昭君》)

例(8)中的“吃”带上了关系语,引出了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被动的意义非常明显。

(六)宋元明清被动句。宋元明清被动句式都已经比较稳定,旧有的“为”字式、“于”字式、“为……所”式等都已经消亡。被动句使用得最多的是“被”字句,也有用“吃”表被动的,但不普及,在《关汉卿戏曲集》中也仅有几例,在宋元稍后的作品中就多见了。大约到了清代,“被”的可替换词又有“叫”、“给”。

“被”字句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被+V,“被”与动词之间不带宾语,这种句式是少数;“被”+宾语(施事者)+ V,这种句式占多数;被动与动补结构相结合的用例很多,动补式是《关汉卿戏曲集》的一大特点,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程度,其中还出现了介宾结构作“被”字句的补语,表处所。例如:

(9)可怜见一个老的被人打死了。(《关汉卿戏曲集》)(表结果)

(10)又被哨马赶上。(《关汉卿戏曲集》)(表趋向)

(11)浑家,则被你想杀我也。(《关汉卿戏曲集》)(表程度)

(12)被我下在牢中。(《关汉卿戏曲集》)(表处所)

“吃”、“叫”、“给”字在被动句中都表示“被”义。例如:

(13)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水浒全传》第三十回)

(14)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15)就是天也是给气运使唤着。(《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例(13)、例(14)、例(15)的“吃钉住”、“叫金刚菩萨”、“给气运”都是“被……”,它们都是符合被动格式的完整的被动句。

二、被动句的变化规律

被动句的变化规律是有章可循的,纵观整个被动句的发展史,可总结出被动句的变化规律。

(一)类化。从商代最早出现的被动形式“于”字句开始,西周、春秋一直沿用“于”字式,并且使用广泛。随之在此时期也产生了“为”字式和“见”字式,这种句式又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的汉语中。从两汉到魏晋,“为”字式的生命力和组合力都极为强大,《左传》中仅有一例“所”字加用在“为”字被动句的动词前,形成“为N所V”式,到《史记》已发展为“为N所V”、“为N所”、“为之所V”、“为所V”四种形式,魏晋南北朝是“为”字式的顶峰时期,“为……”式有三种情况:“为NV”、“为V”、“为N见V”。“为……所……”式已由《史记》四种情况发展到七种情况,即“为N所V”、“为所V”、“为N+(修饰语)+所V”、“为N所V+宾语”、“为N所V+补语”、“为N所见V”、“为N之所V”。

从战国末期“被”字句萌芽起,“被”字一直是被动句最醒目的标志,到了汉代“被”字句普遍应用,当时的“被”字句还不容许有关系语(施事者)出现,只是简单地把“被”字放在被动词前,不过也有三种情况,即“被V”、“被V于N”、“被V+宾语”。到了中古,“被”字句有了新发展,魏晋时期带宾语的“被”字句已出现,隋唐五代带宾语的被字句普及,结构形式多样化,出现了“被V”、“被VV”、“被V宾语”、“被NV”、“被NVV”、“被NV宾语”、“被NV宾语V”、“被NV宾语V宾语”、“被NV补语宾语”等。到了宋元明清“被”字句趋于稳定,基本固定在带宾、不带宾、与动补结构相结合三种模式上。

(二)替换。被动式的基本格式不变,由新的表被动关系的介词替换原有的介词,这是被动句式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规律。

首先出现的被动句是“于”字式,随后“见”字式、“被”字式产生,它们虽然形式多样,但基本格式有相似之处,并且在很多时候是可以替换的,存在的问题是用哪一个更加贴切而已。

唐代汉语里,“被”字已占据“独尊”的位置,但《敦煌变文》中又出现了可替换的介词“吃”,宋元明清时期,“吃”表被动已得到认可。大约到了清代,“被”的可替换词又有了“叫”和“给”。但“吃”、“叫”、“给”并不能完全替代“被”,“被”表被动关系一直到现代汉语中。

(三)拼合。汉语被动句相关句式的拼合也是被动句变化的规律之一,但拼合的情况不多,出现的频率也不高,仅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为N见V”式,是“为NV”与“见V”的拼合。例如:

(16)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

(17)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二是“为N所见V”式,出现较晚,是“为N所V”与“见”的拼合。例如:

(18)倘恐自嫌,已为恶逆所见染污,不敢倡言,永怀伊戚。(《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注引《魏略》)

(19)恨辂才长命短,道贵时贱,亲贤遐潜,不宣于良史,而为鄙弟所见追述。(《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注引《管辂别传》)

三是“被……见V”式,是“被”字式与“见”字式的拼合。例如:

(20)今被平王见寻讨。(《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

(21)汝今日莫非被董太师见责来?(《三国志通俗演义》)

除类化、替换、拼合这三个基本规律外,被动句的变化也遵循着旧形式消亡,新形式产生的最一般规律。总而言之,被动句从萌芽到发展到旧有形式的消亡都是有章可循的,变化的规律也清晰明朗。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3]唐钰明,周锡复.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J].语言文字学,1985(12)

[4]廖振佑.古代汉语特殊语法[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

[5]许嘉璐.古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被动句式[J].湖北大学学报,1997(1)

[8]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带明字的成语范文2

关键词:科技文献;被动句式;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71-03

科技文献中经常需要描述实验对象及现象,叙述研究过程,介绍研究结果,为了提高其语言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所有的文字叙述都要做到尽可能客观、严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技文献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语言,这一点在英语科技文献中的表现之一即为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因此,在进行科技文献的英译或汉译时,能否有效传递原文的信息和客观性,被动句式的翻译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英语、汉语被动句式之相似

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式有一些相似之处。英语的被动句式常常表示为被动语态:“be + Verb (Past Participle)”, 而汉语的被动句式常用“被”字句来表达。英语的被动语态与汉语中的“被”字句都用来表示被动的含义,句子的主语都是动作的接受者,两者都可以省略动作的发出者,两者所使用的谓语动词都必须是及物动词,在构成上都可以出现明显的语法标记。英语中表现为“be/get + 动词的过去分词”,与之相似的是,汉语中的被动句式也可以表现为带有标记特征的“被”字句,或者“被”字句的文言格式“为……所……”具体用法视情况而定。除此之外有趣的是,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式还都可以表现为没有任何明显的语法标记。比如:

英文:The flower needs watering. /The door locks easily.

中文:过江隧道修好了。/ 他得到了支持。/ 这本字典是2000年出版的。

二、英语、汉语被动句式之相异

英语和汉语毕竟分属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往往大于它们之间的相似。本文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语言形式的变化上来看,英语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是“be+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中“be”要根据不同的人称、数量和时态转变为相应的形式,而汉语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以及形态变化,所以被动句式中的“被”字之后的动词不需要改变本身的形态。

第二,从语言的语义来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英语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使用被动语态,比如动作的发出者不为人知或是不想让人知道或者不那么重要,或者读者对动作的承受者更加感兴趣而因此忽视了动作的发出者,或者文章本身强调文字表达的客观性和非情绪化,亦或是出于修辞的考虑,比如表达委婉的语气,如:You are supposed to come here on time. 而对于汉语来说,情况有所不同。“被”字句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不愉快、不如意的人和事,比如:

他受到了批评/这个地方遭了水灾。/她被开除了。

可见,英语中被动语态所表达的语义可能是愉悦的情绪,也可能是不如意的情绪,也有可能是中性的情绪,而汉语中“被”字句往往与不愉快相联系。但是,语言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正如王力先生[1]所说,“直到现在,被动式所叙述的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并非一切的叙述句都可变为被动句……现代欧化的文章里,就不依照这一种习惯了;因为西文里如意的事或企望的事也都可用被动式,于是凡西方能用的,中国人也跟着用(尤其是翻译),许多从前不说的话现在也说了”。

第三,从使用频率来看。英语的被动语态不与某种消极情绪相关,即可用于表示积极情绪的句子,又可表示积极情绪的或是中性情绪的,所以使用频率高。而汉语因为“被”字句所携带的消极情绪而使用频率不高。

第四,从语法结构来看,英语里双宾语句一般可以转化为被动语态,有时可以用主动结构中的直接宾语作主语,有时可以用间接宾语作主语,比如:

We made a phone call to Tom. / A phone call was made to Tom. / Tom was made a phone call.

而在汉语里双宾语却不能用“被”来表示被动,比如:

毕老师教孩子们音乐。 / (错误)孩子们被毕老师教音乐。/ (错误)音乐被毕老师教孩子们。

三、从二语习得的中介语偏误分析来看

基于汉英被动句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们需要通过对二语习得所产生的中介语进行偏误分析,来进一步研究英汉被动句式的差异对于学习者和使用者所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韩阳在其论文《欧美学生“被”字句习得情况考察》中分析研究了欧美学生在学习汉语被动句时出现的错误,他将初级阶段欧美学习者“被”字句习得的典型偏误总结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被’字句语义方面的偏误。‘被’字句的语义多表示遭受义,但是这一阶段的欧美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在翻译题、判断并改正题中出现大量‘被’字句泛化问题。例如:工作被做得很好……第二类:‘是……的’句与‘被’字句的纠结问题。在分析初级阶段欧美学习者“被”字句的习得情况时,我们发现很多如下句子:那是被我写的。/桌子是被木头做的。/手术是被张大夫做的……第三类:‘被’字句的补语问题。欧美学习者在‘被’字句补语方面的偏误率高达75%,仅次于语义方面的偏误率。这说明补语是欧美学习者“被”字句习得过程中的难点。欧美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汉语‘被’字句的补语是必有成分,是绝对不能省略的。如:房子被花园围了。/它被盖了。” 他发现在高级阶段的欧美学习者身上,偏误率较高的方面是补语、受事定指和“由”字句。”

刘瑶在进行英汉被动句偏误的对比分析时,对偏误较为集中地九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其结果用两张表格表示出来。现引用如下。

可以看到,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在作为二语进行学习时,九个进行对比的方面中有八个的偏误率相差不大,只有其中一个即第六项的差别很大。差别很大的这一项是补语偏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被动句时出现的补语偏误率为12%,而欧美学生学习中文被动结构时补语偏误率高达74%。这说明,英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错误率会低于从英文译为中文时的错误率。

四、关于翻译被动句式的建议

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式,有的有语法标记,有的没有语法标记,有的被动句式有被动含义,而有的被动句式没有被动含义。根据是否带有语法标记和是否带有被动含义这两点,可以将被动句式进行分类。

被动句可以分为这样四类:有语法标记又有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有语法标记但无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无语法标记但有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无语法标记又无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根据上面这四种分类,再加上以修辞为目的的被动句式,本文大致将被动句式的翻译归纳为下面五类。

第一大类是源语中有语法标记带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有语法标记带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在这一类翻译中,往往源语和目的语的被动句式都带有明显语法标记,英语的“be + Verb (Past Participle)”和汉语的“被”字句在语义和结构上刚好能够对等,比如:At the end of the month he was fired for incompetence.月底,他因自己无能而被解雇。“解雇”这个行为能够引起人不愉快的情绪,这就刚好符合汉语“被”字句所携带的语义特点,所以直接译为“被”字句较为恰当。在翻译中还可以使用作为“被”字句文言格式的“为……所”结构,如:As soon as all the facts have been found out, we can begin to formulate a theory[2].一旦所有的事实为人们所发现,理论即可形成。翻译时除使用“被 + 动词”结构,还可以使用“遭、受、挨 + 动词”,这些动词本身也具有被动的意思。

同理,含有“被、遭、受、挨 + 动词”和“为……所”的汉语句子在译为英语时,也要相应地译为英语的被动句式。如:这个地区洪水。The area was flooded.

需要注意的是,“被”字句一定要有补语,因为“被”字句以受事主语为表达中心,强调受事在事件过程中所受的影响,所以译为汉语“被”字句后要注意检查是否补充了补语,比如:As the hole is being drilled, a steel pipe is pushed down to prevent the sides from falling in[2].当孔钻成时,放入钢管防止孔壁坍塌。这句译文如果去掉“成”和“入“,汉语句子本身就会成为病句,从而降低译文的可读性。

这一类是被动句式直接对译为被动句式,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但是正如贾钰(1999)所发现的那样,英语被动句式与汉语被动结构直接对译的比例很低,只有9%,因此,大部分的英语被动句式在翻译为汉语时需要转换其结构。

第二大类是源语中有语法标记且带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主动句式。

汉语的“被”字句常常含有不愉快的语义,而英语被动语态没有像汉语那样紧密地与情绪相关联,且使用频率很高。所以,在英译汉的时候常常需要作出考虑,以避免出现不当译文,或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出现“被”字句泛化的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带有明显语法标记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如果使用“被”,那么整个句子的语义色彩会人为地带有“不愉快”的情绪,翻译时可以使用“由+动词”、 “受+动词”和“是……的”的结构,既能保证传达原文的客观性又能避免“被”字句的“不如意”色彩。根据吕文华(1994)[3]的研究,“由”字句的谓语对主体进行描述和评议;“N(受)+V”句中的谓语不是表示主语的施动或者被动,而是表示受事主语所代表事物的情状;“是……的”句是判断句,着重肯定说明某个事实,不含有“不如意”的感彩。比如:

Every moment of every day, energy is being transformed from one form into another. 每时每刻,能量都在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4]。

The novel was written by Mark Twain. 这本小说是马克吐温写的。

其次,英语的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被动语态,而汉语的双宾语句不可以。由英语双宾语句转化形成的被动句式在译为汉语时要转译为汉语的主动句。比如:A new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 was given to him by me.我送给他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再次,英语的被动语态还可以翻译为汉语无主句。如:Many books on this subject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past 3 years.在过去的三年里,出版了许多有关这个课题的书籍。

第三大类是源语中带被动含义的主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被动句式。

这一类句子主要是指汉语中带被动含义的主动句式在英语中要译为被动句式。这样的句子在汉语中为数不少,它们在形式上一般都有主语,也有谓语动词,但是从语义上看,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真正的动作发出者并没有出现,所以句子含有被动的含义。比如:

这座桥明年建成。The bridge will have been built next year.

决议一致通过。The solution has been unanimously adopted.

来宾要求出示入场券。Visitors are requested to show their tickets.

几天之内全国武装起来了。The whole country was armed in a few days.

还有一些汉语句子以“我们”、“人们”、“大家”等泛指性代词作主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不翻译主语,同时把英语译文转化为被动句式。转化后的英文译句往往带有“be + known,seen,found,said,supposed,estimated,believed, reported,suggested,expected……”等被动结构。比如:如果这项实验成功了,我们就说这个方法是可行的。If the research is successful,the method is believed to be workable.如果直译为“we”或者“people”,势必会增加译文中的主观性。

第四大类是源语中带被动含义的主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主动句式。

这一类句子是带有被动含义的主动句,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谓语动词的特征,比如:

The flower needs watering. 花得要浇水了。

门很好锁。The door locks easily.

运动会什么时候开? When will the sports meeting?

第五大类出于修辞目的译为带语法标记但无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这一类句子在翻译过程中出于要强调句子的某一个成分或突出某种语气而使用被动语态,译文虽然使用被动句式,但是不携带被动的含义。比如:

我国各族人民每年都要热烈庆祝十一国庆节。National Day is enthusiastically celebrated on Oct. 1 by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every year.

他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就热烈鼓掌。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4]

英语中还有一些常用的句型是用来表达委婉的语气的,它们有明显的语法标记,但不带被动含义。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要将主动句式转译为被动句式,比如:

你们下午在这里碰一下头。You are supposed to meet here this afternoon.

你最好能按时完成。You are expected to finish it on time.

据说,地球是圆的。It is sai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五、结语

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使得英汉被动句式的翻译中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对比研究英汉语被动句式,做到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转达原文的内容,并且在目的语中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仍然是被动句式翻译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4.

带明字的成语范文3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18

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儿童来讲,学好汉字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如此密集的识字量和严格的识字要求,都在提醒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识字教学。

一、寻根溯源,了解汉字构字规律

二年级下册《识字8》中安排了四组词语,分别是带“鸟”字和“隹”字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各一组和带“月”字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两组。教材中还配了两张图表:

第一张图表中的鸟可以用“鸟、隹”两个偏旁来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张图表中的月亮和肉都可以用“月”这个偏旁来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也可以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

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四组词串,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二组词串中带有“鸟、隹”的字都是一种鸟的名称;第三组词串中带“月”字旁的字都与月亮有关;第四组词串中带“月”的字则都表示身体某个部位的名称,与肌肉有关。这样帮助学生寻根字源,从古人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用好教材,突破字形识记难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低年段识字教学的内容除了在阅读课文中安排的随文识字外,还专门对生字进行了归类实施。归类识字内容图文并茂、分类清晰、由易到难、由简入繁,逐步推进。语文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特点和优势,帮助学生突破字形识记的难点。

一年级下册的第一个单元就进行了归类识字的训练。《识字1》中列出了四组与“春天”有关的词串,教师应在带领学生了解和认识春天事物的同时,集中学习带“艹”和“木”的字,了解它们都表示植物的名称,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不同之处。《识字2》中则有规律地罗列了各种体育器材和体育用品的名称,教师要在指导学生了解一些体育知识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进行识字和写字。在教学《识字3》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舟”等六个现代汉字的“演变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六个字都是根据六种事物的形态创造出来的,从而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识记。在教学《识字4》时,教师则可借助“转盘图”和“字谜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偏旁对于一个字的意思的重要作用。

三、大量阅读,反复重现帮助识记

要想让学生将所学的生字进行科学的巩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这些字在学生的眼前反复出现,从而深深地印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除了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内容熟读成诵之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制订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在接受纯美的儿童语言和经典文学作品熏陶的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接触文字。这既能帮助他们深刻地识记所学的字词,又能增加他们与汉字的接触面、增加他们的识字量,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汉字和词语,实乃一举多得。

四、联系生活,学用并重巩固字形

生活永远是我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此外,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多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让每一个生活场景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堂。

外出旅行时,遇到一些简单的字不妨让孩子认一认、读一读;逛街购物时,需要买什么商品,可以让孩子根据商品包装上的文字找一找,读一读商品说明,了解商品的特点;遇到熟人、家中来客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将所学的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用一用。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重视写字,识写并重有效推进

对于识字,会写、写好是学会的具体表现。因此,语文教师在重视识字教学的同时也要走实写字教学这一步。我们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专门的写字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当然,写字指导一定要讲究方法,做到严格要求、明确步骤、科学训练。关于书写技能的指导,有如下方法:一读,即读帖,教会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记忆字形,寻找关键笔画;二临,要求学生做到运笔流畅,争取一笔到位;三对照(展评),书写完后或自我对照,或展评,与范字比较,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四修正(默帖),不看范字再次书写,将临写不到位的笔画和部位加以修正。

带明字的成语范文4

关键词:语言规范;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语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未能有足够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明、语言和谐问题往往被人忽视,而语言文字规范、语言交际行为等都对语言环境有很大影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符号系统比较繁杂,笔画繁多,一字多音多义,致使汉字在应用上常常有不规范现象。而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对汉字规范化缺乏认识,并不在意错用、乱用文字,致使语言文字应用环境规范缺失。

(一)胡乱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汉字作为书写工具,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许多人就图方便省事而忽略了规范,如将“酒”字的右半边简化为“九”,“鸡蛋”简写成“鸡旦”等。对于这样的字,国家已发文予以废止,如果还继续使用的话,只会给汉字的规范和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近年来,为了追求引人注目,繁体字的使用在逐渐增多,店铺、机关的牌匾、电影字幕以及报纸杂志上,繁体字随处可见,如“中行”、“”等字样林立街头。

(二)错别字的普遍泛滥。有人认为写错别字无所谓,只要不影响意思表达就行。这种想法的存在使得很多人对错别字听之任之。例如“”写成“戊戍变法”,“家具城”写为“家俱城”等,在街头,更是常见把“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把“大排档”写成“大排挡”。另外,汉字笔画结构繁难,难记难写,容易写成错别字,例如在一些书面语中会出现这样一些词,“沆瀣一气”、“饕餮”、“觊觎”,等等,笔画繁琐复杂,在使用时极易出错;有时由于意念上的关联,字的偏旁常会发生类化作用,而造成一些错别字。如把“安排”写成“按排”,把“粉碎”写成“粉粹”;汉字形体结构近似也容易造成错别字,例如“染”错写后多了一点,是由于“九”和“丸”形近等。

然而错别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态度问题。部分使用者认为,错别字的产生只要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就行。如日常生活中,菜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场所,各个年龄层、各种文化程度的人皆有,把“韭菜”写成“九菜”,把“带鱼”写成“代鱼”,在菜贩看来,这样写也人人都能看懂,其他的就不关他的事了。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是汉字难以规范的最大障碍。而当前表现在网络沟通和短信沟通上的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却有意识地将错就错,使错别字在这些领域泛滥,更加体现出对语言文字规范不重视的态度。

(三)网络词汇冲击现代汉语。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也日益流行,网络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言谈写作中,“大虾”、“灌水”等新鲜词汇层出不穷;网络语言已逐渐影响到日常汉语使用,比如用“MM”代替“妹妹”,用“表”表示“不要”,用“88”表示“再见”。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冲击着我们汉语使用的规范性。网虫们尤其是青年一代都视此为紧追时尚的表现。这类词汇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网络词汇的滥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不了解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它的含义,如有的传统词汇在网络上也被新用,这使得不懂网络语言的人有的时候很尴尬: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神经质)、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等等。

(四)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如果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使用不规范,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以往人们在书面表达时,由于不重视或不理解标点符号的用途,常有文章中除了逗号和句号就没有其他标点的模式,更不要说准确使用分号、引号、省略号了,尤其是网络符号来代替正确的标点符号。

随着电子通信设备与技术的高速发展,重视正确使用标点程度在下降。如有很多人认为,只要看得懂就无所谓有没有标点了,只要明白,即使标点错了也无所谓。然而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一旦在生活中养成了习惯,就可能会带来许多错误甚至更坏的结果。

二、对策研究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在网络、广告以及日常生活里的有意、无意地出现的不规范汉字现象,要有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一)大力进行文字法宣传,提高语言文字规范的认知度。近年来,国务院及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语言文字工作已步入法制管理轨道。而对于文字法宣传力度却不够,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自觉注意到使用语言也是有法可依的。

带明字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汉字;汉语;适应关系;探析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75-02

中国汉字是独特的文字系统,不仅是汉语的简单记录,而且对汉语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汉语的研究和汉字的研究就要结合起来,从字的形、音、义和言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自古母语教育自识字教育开始,据不完全统计最常用的1500个汉字一般都可覆盖汉字总用量近百分之九十五,有的学者考虑恢复老传统,采取从识字开始、以字带词的教学步骤,在识字教育中,又从最常用字入手,以少驭多,从实词到虚词,以实带虚,从阅读入手,以读带听,再回到口语训练中来,以说带写。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辅助工具,它负载着特定的信息,而且能把这种信息传播万代之后”。在汉字出现之前的上古时代,通行“结绳而治”,“刻契”而记,“结绳”和“刻契”表示的信息很不清楚,随着时间或空间变化,就弄不清真正的意思了。如:三个绳结是代表三斤米?还是三里路?还是三只羊?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文字应运而生。这种以表意而不是以表音为主的文字,使信息交流不仅在当时可行,而且还能传以后代。今天读两千年前的古书时,还明白是什么意思。而如果用记音符号记录下来的话,由于古今语音的变迁,很容易产生歧义。

中国有句俗语:“要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友好下去。”“子子孙孙”这句话在青铜器时代就是常用语。中国人把字铸在青铜器物上,铭文的结尾总是说“子孙其永宝用”。所以中国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能超越时空而永久保存下去的物件。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作为表意性质的汉字还有“超方言”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方言,虽然人们的语音和说法有所不同,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却是一样的,这就使汉语的书面语在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得到了交际作用。

根据学者们考证:汉语在中华大地上有了古今南北的诸多变化,而汉字则凝成了相对的形体和结构的体制。这套形体和体制以字义为核心,以笔形为标志,成为脱离具体读音的、超方言的表达体系。这套书面表达体系,在一些场合具备了汉语的代行功能。它对于加强汉语的内聚力和统一性,对于发挥汉语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强力作用,对于维护民族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提供中外文化交流的方便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同时,在为汉语作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汉字也形成了配套的多种系统。例如各种字体(篆、隶、行、楷、草)的系统,反切注音系统,新字的造字法系统以及书法艺术的表现系统。不仅如此,从过去到现在,它还曾为少数民族语言和外族语言提供过服务,形成了标注多种民族语言的书写系统。

“音节界限分明”是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的语音感知单位是声和韵,感知形式是声、韵的对立二分。声和韵的拼合不是线性的组合,而是非线性的。在音响形象上,专家们普遍认为:汉语的辅音和元音比较晦涩,音节清晰。辅音和元音的拼合是以一个共生的“团块”抛出。因此,汉语的音节内部具有很强的内聚力,相邻的音节之间具有离散性,音节界限分明。

汉字的音节和印欧语系中的与表义无关的纯粹的语音结构单位的音节不同,汉语的音节具有表义作用。不仅元、辅音的拼合可以表示意义,而且声调也可以区分意义。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由于汉字的关系,汉语形成了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表达体系。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汉字的繁难和士大夫对文化的垄断,使它与劳动群众无缘。文人们的书面语刻意追求“古雅”、“简练”、“深奥”。民间的口头语则显得自然、通俗、浅显。在“两种民族文化”的矛盾冲突和调和统一的过程中,这两套表达系统也有过多次的撞击和长期的渗透。从总的趋势说,二者之间早期可能比较接近(例如《诗经》)可唱,《论语》可说);中期明显地分道扬镳了,从汉赋与乐府诗的对立到《汉书》与变文的差异以及后来的《聊斋》和《红楼》的不同,人们可以体会到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异越来越大。

由于汉字可以“望文生义”,单字与语素是大体重合的,汉语的词汇系统便有了若干显著特点,以下汇总学者们的部分观点。

第一,单音词占优势。早期形成的语素大多是单音的基本词,世代相传之后至今还是常用词。虽然从单词的数量说复音词已比单音词多,但是高频词大多是单音的,单音词在词汇用量中仍占着优势比例。如果不是因为汉字是表意表形的,大量同音的单音词何以能够存在?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词汇的孳生明显地分为文人的书面造词和大众的口语造词两大门类。例如与“爱”有关的“爱人儿,逗人爱,爱哭,爱唱歌,爱面子”应该是口语造词,“爱慕,爱恋,爱心,”可能是书面造词。单音词增加了新的义项,往往用语素合成的方式造出意义更加明确的双音词,这就为汉语词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如果汉字只能标音,而造词是下可想象的。许多书面造词用开了,也逐渐进入了口语。例如“友爱、敬爱、情爱、心爱、至爱、仁爱、疼爱”。

第三,汉语的词汇史明显地表现出从单音到复音、从单词到词组词的发展趋势。中古以后,语素合成的双音词和四字格成语大量增加,到了现代汉语则涌现了大量多音俗语,其中不少是短语或短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语海》就收了这类三音以上的短语十万条。大众文艺出版社的《歇后语大全》所收的歇后语在六万条以上。然而物极必反,词语长了,还得往短里缩。既然汉字可以“望文生义”,许多多音的短语说惯了之后又被压缩为新的双音词。例如:国家标准――国标,计划生育――计生,监视控制――监控,关心爱护――关爱,航空测量――航测,这是一种压缩的方式;“三反,四化,五讲四美”是另一种压缩的方式。可见,表意的汉字不但为汉语词汇提供了派生新词语的多种途径,还为汉语词语的音节长短提供了合理调节的机制。

汉字的表意性质还为词义的引申、词性的转移(虚化)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例如“高”,从“自下而上距离大”的义位可引出“高山,高峰,高楼,高地,高层”等等合成词;从“超过一般标准”去类推,又有“高温,高速,高产,高效,高价,高科技”等说法;从“崇高”之意则有“高洁,高尚,高远,高贵,高风亮节”等词语;用作形容词有“高超,高强,高明,高妙”;用作动词则有“高兴,高攀,高歌,高举”;用作敬辞还有“高见,高论,高邻”等等。这些词语哪怕从未听过说过,只要认得字,造词的人可以因义派生,读书学话的人也可以望文解义。如果只是按拼音符号读出声音,而完全不借助文字,就只能在口语中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词语才能听得懂。

带明字的成语范文6

【摘要】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组织活泼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记忆成语,运用个性展示的方法激励学生活用成语,不断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关键词 成语;品析;记忆;活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21-02

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汉语言的精华。它简要、凝练、传神,用精炼的语言诠释了丰富的内容,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生动的画面,是小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而宝贵的词汇宝库。因此,活用成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说话用成语则妙语连珠,写作用成语则妙笔生花。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成语的花园、感悟成语的精髓、发挥成语的作用呢?

一、字正腔圆,熟读成语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学习成语同样是这个道理。熟读成语是成语教学的第一步,熟读成语既可以进一步感悟成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领略汉语的语言美,又可以透过文字,初识成语的情感色彩,从整体上对成语有初步的接触。

1.抑扬顿挫,读出节奏。成语以四字为主,朗读一般以两字一停顿(“二二”式)居多,但也有“一三”式和“三一”式两种特殊的朗读节奏。“一三”式停顿节奏的成语,如“川流不息”的意思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应读成“川/流不息”。“目不转睛”的意思是“看东西时,不转动眼珠,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应读成“目/不转睛”。还有“情/不自禁”、“自/不量力”、“面/不改色”、“奋/不顾身”等;“三一”式停顿节奏,如“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一衣带/水”(只有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往来很方便),“出人头/地”(达到高出别人一头的地步)等。

2.声情并茂,读出意境。叶圣陶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是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每个成语都是精辟的短语,古人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内容。因此,在练读成语的过程中,绝不能停留在读准成语,而是要在表面打开一道口子,要做到入情入境,有感情朗读成语,感受成语。它或喜或悲,你或洪亮或低沉;它或赞颂或鞭挞,你或高亢或激愤……

二、图文结合,品析成语

成语是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是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根据来源可从以下两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欣赏图画,初识成语。成语二字之所以常常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原因在于其语言的凝练性。通常简短的四个字就能够表达一个深厚的道理,这让学生在心理情感上本能地排斥成语,离成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要拉近学生与成语的距离,首先就应该从兴趣入手,打消学生的距离感,推翻心灵的防线。为此,在成语教学中,采用图片激趣,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初步感知成语的内涵。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图片在辅助认知上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图片与文字相比,有着艺术形象的直观性,更加容易取得学生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思考图片所呈现的成语所要表达的内容。

2.品读故事,感悟成语。如果说“欣赏图画,初识成语”是教师在带领学生走近成语的大花园之中,那么“品读故事,感悟成语”则是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成语,细细品读成语,感受这简短的几个文字所表现出的深刻的内涵。成语,如画家的点睛之笔,只言片语,情趣无限。每一则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成语故事大多出自历史事件、寓言故事、民间传说、文学典籍,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精神和智慧。其中蕴涵的精髓,有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也有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还有应对问题时睿智的思维方式,品咂其中,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欣赏图片”、“品读故事”就好比是理解成语词义的二部曲,由图片带入,由故事剖析,逐层递进,让学生一步一步靠近成语、理解成语,从而为记忆成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游戏激趣,记忆成语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语文学习中,尤其在成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提高记忆的有效性。为此,教学成语时,可以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让成语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1.奇思妙想,抢猜成语。猜字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在成语教学中不但可以引入这个活动,还能够将猜字谜的游戏变成竞赛机制,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例如:

a.()到成功画()添足对()弹琴画()点睛

b.()暖花开()日炎炎寒()腊月()高气爽

2.火眼金睛,巧改成语。在日常的成语教学过程中,往往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成语,但是落实在笔头就或多或少有些问题,至此,成语教学只做到了“口到”,而离“心到”还差一步。为此,可以展开“巧改成语”环节,让学生根据成语的意思找出错别字再进行修改。例如:

头头是到——()草牧皆兵——()

东山在起——()黔驴计穷——()

面面具到——()为虎作帐——()

3.眼疾口快,速接成语。成语接龙是一项普通但要求高的游戏。它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地在脑海中反映出对方所说的成语,并分析其最后一个字的书写方法,再将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展开思考。这个游戏对学生成语词汇的掌握量及灵活应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例如,闻名天下——下里巴人——人山人海——海纳百川——川流不息——息息相关……

四、学以致用,活用成语

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和识记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地在实践中运用,成语教学亦是如此。

1.填词成句,表情达意。不同的词语可能表示相同的含义,而相同的词语却可以由于所处语境的不同传达出不同的意义。语境对于话语的理解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原本就博大精深的汉语表达起来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恍然大悟栩栩如生一无是处持之以恒

(1)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是不要因为犯了错就认为自己()。

(2)敦煌莫高窟墙上的壁画,个个都是()。

(3)做任何事情都要()才能成功。

(4)听了老师的教诲,小明()。

2.遣词造句,各显神通。造句,即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是学习和掌握规范化语言的重要途径,对巩固所学词语、发展思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写好句子是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独立阅读的基础,所以句子是学习语文中连接字与段的纽带。写文章就像造房子一样,每一段都由句子累积而成,所以造句是为写文章踏出了第一步。成语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而文化的传承则仰赖智慧的语文教育。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更应弘扬中华文化。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中,实践“熟读—理解—识记—巩固”教学,发挥学生的思考智慧。让成语在学生口中朗朗上口,让成语在学生脑中深入浅出,更让成语在学生生活中得到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兴策.关于成语的学习和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8).

上一篇写字楼文案

下一篇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