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戏曲范例6篇

秦腔戏曲

秦腔戏曲范文1

本文阐述了我国戏曲和秦腔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探讨了秦腔的艺术特征。认为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自成一家;秦腔的唱腔与伴奏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彩腔”用假嗓唱出,音高八度,似吼秦腔;秦腔的内容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秦腔的角色丰富,形象生动。是具有鲜明自身特征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

戏曲;秦腔;音乐;艺术特征;发展

秦腔是我国古代西北陕甘宁一带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反映人民生活现象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文化生活的歌舞艺术。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有中国的戏剧,希腊的悲剧与喜剧,印度的梵剧。[1]我国的戏剧主要有京剧、评剧、晋剧、豫剧、越剧、昆曲、秦腔、黄梅戏、二人转等剧种。其中京剧、豫剧、秦腔和黄梅戏戏曲被称为我国的四大戏剧艺术。秦腔因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征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我国的西北各省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流行音乐的发展,给秦腔戏剧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青少年中喜爱者非常鲜见,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歌舞艺术,本文对秦腔戏曲的产生、发展、艺术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旨在为这一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希望高校艺术教育引进我国戏曲艺术,为发展和传承戏曲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我国戏曲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戏曲的萌芽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那时主要是原始的祭祀和生活歌舞的形式,没有形成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同世界戏曲相比较,我国的戏曲形成完整艺术形式的时期较晚,大约在公元12世纪宋、辽时期,才逐渐的产生和发展起来,距今大约80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我国戏曲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较晚,但是,经过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和完善,我国戏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京剧、豫剧、秦腔、黄梅戏四大戏曲艺术,以及包括评剧、晋剧、越剧、昆曲、二人转、藏戏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

二、秦腔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秦腔戏曲产生于我国古代陕西、甘肃一带,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逐渐发展、完善形成的戏曲艺术,是以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为发源地产生发展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成形的。因周代以来,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它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剧种。另外,秦腔戏曲在表演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使更多的用在秦腔为主的梆子为主的戏曲系统中。[2]

秦腔戏曲最早产生与我国西北原始社会中的祭祀舞蹈等宗教仪式,最终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朝,到汉时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唐帝国时期,随着大唐帝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秦腔戏曲作为秦地发展的戏曲艺术,在此时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得到极大的昌盛发展。虽然秦腔在秦、汉、唐时得到了发展、昌盛,但它在表演形式、唱腔模式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和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艺术形式,直到经过宋元与明清时期的完善与发展,才逐渐形成具有完整表演形式的戏曲艺术,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在明代万历间的《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秦腔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完善到了一定的水平,且已经发展到了周边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三、秦腔的艺术特征

1、秦腔的表演特征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自成一家。它的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还有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等艺术特征。表演时演员的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亮相、吐火、扑跌、扫灯花、耍花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吹须、瞪眼、摩锤、甩发等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

2、秦腔的唱腔与伴奏特征

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欢音表现欢快、喜悦情绪,苦音抒发悲愤、凄凉情感。秦腔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秦腔唱腔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彩腔”,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表演的特色,通过苦音深沉哀婉、慷慨激昂表演,能准确的反映戏曲所表达的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和内容。另外,在秦腔表演中,通过大花脸的扯开嗓子的唱腔,表达粗狂、豪放的人物性格和感情思想,人们把唱秦腔又叫吼秦腔。

秦腔的伴奏分文戏和武戏伴奏,所用的伴奏乐器各有不同。文戏主要有板胡、二胡、笛、三弦、唢呐等乐器;武戏大鼓、干鼓、小锣、马锣、铙钹、梆子等乐器。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板胡,板胡的发音清脆尖细,最能反映秦腔唱腔和板式的变化特征。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称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叫汉调秦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西安乱弹(就是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

3、秦腔的内容特征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对各种历史现状的改编剧。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也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早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影响了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4、秦腔角色与特征

秦腔的角色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其中四生有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有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有大净、毛净之分。他们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秦腔戏曲中,反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和人民的生活现状,对丰富秦腔艺术内容,提高其艺术价值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四、结语

秦腔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为主,包括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的艺术形式。它经历了秦、汉、唐和元、明、清的发展才逐渐完善起来,成为陕西、甘肃等省区的群众非常喜爱的民间艺术,也是我国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先驱,对我国戏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秦腔戏曲在唱腔、角色、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特征,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冲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高校艺术类教育开设戏曲教育,提高和扩大发展力度,以求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梁茂春等.音乐学知识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12.

秦腔戏曲范文2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融创作、表演、研究于一体的戏曲艺术院团,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该院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以精品剧目为龙头,繁荣演出市场,强化理论研究,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多部剧目屡获部级大奖,为扩大陕西文化影响力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省戏曲研究院领导班子没有沉醉在历史和荣誉之中,他们坚定地认为,拓展演出市场,培育观众群体,延续剧种生命力,是剧目创作和剧目生产的主要目的,为老百姓多演戏,演好戏,应作为戏曲团体不懈的追求目标。针对全国范围内城市戏曲演出市场萎缩的状况,他们反复论证,研究对策,最终寻找到秦腔重返城市的突破口,即以新建成的剧场为依托,打造“西安天天有秦腔”的文化品牌,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块金字招牌,激活西安演出市场。

数字会说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推出了100余部剧目,坚持演出了1000余场,在全国戏曲舞台上堪称一枝独秀,是一种颇具胆略和远见的创举。

以主题活动激活市场

由于西安长期缺乏固定的秦腔演出,为了吸引公众眼球,打开市场,“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首先从一系列主题演出密集推出开始运作:“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剧目展演月”、“七朵‘梅花’迎新春交响音乐会”、“青春版《杨门女将》贺新春演出月”、“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演出月”(已连续举办3届)、 “庆祝建院70周年100场庆典演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剧目演出月”、“恭逢盛世喜迎新春演出季”、“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专场演出、“‘文化惠民工程’春季户外公益演出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7周年专题演出”、“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等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从冲击力极强的主题活动,逐渐过渡到现今常态化、制度化的演出,极大地激活了城市文化市场需求,从而有效形成了社会大众观赏剧目的消费习惯。

创作剧目、精品剧目面向群众

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文化艺术不是可有可无的余兴和奢侈品,而是公众深度的参与,是对非功利的探求,对普遍性的向往,是民生必须,是国家大计,是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的共享。从大西北黄土地生长出的、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广阔市场的陕西地方戏曲艺术,更不应是专家、艺术家以及少数精英的专利,而应该是普通百姓的一个基本权利,应使全民能够热情参与、积极关注。有鉴于此,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将近年来屡获部级大奖,荣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荣获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迟开的玫瑰》在“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中重点推出,除举办“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迟开的玫瑰》展演月”集中演出数十场外,还不间断地推上舞台,使更多的群众一睹“玫瑰”的芳容,领略保留剧目长存的艺术魅力。

“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中演出的《大树西迁》《凤鸣岐山》《杜甫》《杨门女将》《大秦将军》等剧目,都是该院近年创作并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得荣誉、具有极强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着眼于获奖剧目的演出,着眼于在演出实践中接受时间和观众的检验,改变了以往有的院团编演新剧目只重视参评获奖,而不重视剧目的长期演出,获奖剧目不能在舞台上流传,获奖之后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况,更加符合艺术规律,有利于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积累,有利于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对今后的艺术创作和生产将产生深远影响。

100多台剧目异彩纷呈

“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期间,共上演剧目(包括剧目片段)115台,其中现代戏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优秀现代戏《大家喜欢》《血泪仇》《十二把镰刀》《梁秋燕》《祝福》等;传统戏有《游西湖》《赵氏孤儿》《周仁回府》《窦娥冤》《白蛇传》《西湖遗恨》《杨七娘》《铡美案》、青春版《杨门女将》等;新编历史剧有《杜甫》《凤鸣岐山》《雀台歌女》《杨贵妃》《大秦将军》等。各团以不同风格、不同演出阵容推出的《赵氏孤儿》《周仁回府》《铡美案》等秦腔经典剧目,不仅很好地传承、保护了传统戏曲文化,也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需求。为了回应秦腔戏迷对新剧目的渴望,院属各演出团还陆续新排了秦腔传统剧《恩仇记》《三请樊梨花》,移植了闵剧《天鹅宴》、越剧《五女拜寿》、京剧《画龙点睛》《满江红》《刘海戏金蟾》等本戏和一批折子戏,增强了演出剧目储备,丰富了日常上演剧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展示强大的演出阵容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动院内各路人马,投入“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三年间,由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东桥,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二度“白玉兰主角奖”得主李梅等10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领衔,李瑞芳、吴德、马友仙、郝彩凤、焦瑞霞等离退休老艺术家踊跃加盟,近百名二级演员为骨干力量的演出,使秦腔戏迷过足了戏瘾。秦腔团(一团)、青年团(二团)、眉碗团(三团)、小梅花秦腔团(四团)四个演出团的所有演职人员悉数亮相,参加演出,参演人员多达400余人。

全方位锤炼人才队伍

2007年10月,“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推出伊始,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九期演员训练班新组建的小梅花秦腔团率先登场,开始了“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演出月”活动。青春靓丽的舞台形象,整齐的艺术阵容,扎实的戏曲功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随后,小梅花秦腔团又连续两年推出开年新戏《五女拜寿》《三请樊梨花》,排出了《赵氏孤儿》《龙凤呈祥》《铡美案》《周仁回府》等一批经典传统戏和五十余个折子戏,进行不间断的演出。高密度的展演,让刚毕业的小演员们积累了舞台实践经验,增强了信心,使小梅花秦腔团成长为一支重要的秦腔舞台生力军。一批新秀随之崭露头角,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西安天天有秦腔”期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连续3年举办“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每年推出15位左右优秀演员上演个人折子戏专场,为中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和挖掘艺术潜力的机会。另外,通过A、B角轮换上场演出,恢复排练更多的传统戏、折子戏等多种方式,给从未参演过大戏、担任过主角(包括折子戏)的演员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平台。演出机会的增加,演出队伍的多元构成,客观上为艺术人才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广大演职人员在观摩中开拓了视野,在对比中增强了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意念,从而使自己更加注重唱念做打的精湛性、优美性,技艺更加炉火纯青。

视演出质量为生存发展命脉

演出质量是剧团生存发展的命脉,只有高质量的演出,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在激烈的戏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是戏曲研究院领导班子的共识,也是全院演职人员的切身体会。秦腔滋生于旷野民间,在明、清两代,酬神赛会时搭台唱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千上万、人山人海的演出盛况,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期间,戏曲研究院组建了由两名艺术总监负责、院内外各门类艺术专家参与的艺术督察组,对各演出团的上演剧目进行严格审查,严把演出质量关、技术关。凡未经艺术督察组审查,或经艺术督察组审查不合格的剧目,坚决不准在剧场演出。这一举措使各演出团纷纷出重拳狠抓演出质量,从表演、舞美、灯光、服装等各方面进行了重新的修整、打磨和提升,以达到城市剧场演出的要求。

开拓了秦腔在城市潜在的市场需求空间

秦腔曾经辉煌而持久地占有过中心城市的舞台,如今却更多地是在山乡农村寻求生存空间,城市留给秦腔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了。而“西安天天有秦腔”通过举办系列演出,主动在城市寻求发展空间,吸引了很多潜在的秦腔观众,从而激活了秦腔城市舞台多年来萧条、萎靡、沉寂的演出市场,令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期间,平均每场的上座率都达到了93%以上,遇有精品剧目、新创剧目以及名家名角的演出,甚至经常出现座无虚席、一票难求的情况,在西安营造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景观,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广泛认可。

坚持以低票价面向观众

为了让普通观众能以低票价享受到高水平的演出,“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伊始,即在每场演出中推出至少1/3的10元、30元的低价票。2009年后,此项活动得到了省财政厅“文化惠民工程”资助,戏曲研究院立即下调票价,推行甲票30元、乙票20元、丙票10元的超低票价,并且每场给农民工免费赠票30张(有时更多),累计赠票逾3万张以上,最大限度地适应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由于坚持以低票价面向观众,“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期间,共有50余万人次的观众前来剧场观看了演出,其中不仅有老年、中年观众,也有不少从未接触过戏曲的青、少年观众。有效地培养了城市观众群体,并从市场角度推进了秦腔的现代化进程。

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秦腔为西北地区广大观众所喜爱,陕西甚至有“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的民谣。千百年来,秦腔中的故事,是广大老百姓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是他们寄托理想、感情的重要载体。秦腔剧目中所蕴涵、承载的文化内涵经过不断地沉淀、增值,已经融入到秦人的血脉里,成为秦人最普遍的精神娱乐方式。“西安天天有秦腔”正是以“经典性剧目,高水平演出,公益性票价”的定位,让群众天天有戏看。传统经典剧目,荣获部级、省级各类大奖的新编、创作剧目的轮番上演,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了普通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仅在古城西安搭建起一个传播先进文化、普及文化成果的平台,营造了颇为红火的城市文化景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还成为我国舞台艺术传播形式上独有的创举,先后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的推介,形成了较大影响。

让外地人、外国人更好更快地了解陕西文化

“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期间,频频有外国友人寻寻觅觅而来,意图通过戏曲,了解陕西文化。先后有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以色列、芬兰、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外国友人前来观看演出。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英国科学院院士、爵士、中国艺术与考古学专家JessicaRawson教授观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今晚看戏是我此次中国之行最美好的回忆。我觉得演出非常好,非常精彩。孩子们只有五年的功底,演出这么精彩,功夫好,有青春活力,让人很振奋、很激动。舞美、服装都非常漂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感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感谢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观赏到了这么美妙的一次演出。”

2010年7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9所顶级高校的学术精英们组成的首届“C9高校暑期学校”课程班的60多名学子来到该院剧场,观看了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感人的剧情、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莘莘学子们,几天后,很多学子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纷纷写下观后感,以热情而质朴的话语,表达着他们对《大树西迁》以及秦腔的喜爱和欣赏。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早已名声在外,广为人知,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很多外国友人在东道主热情的安排下莅临剧场。到剧场看戏,已成为外地人、外国人了解陕西文化的最佳捷径。

千场演出涌现出18位演出标兵

“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三年演出逾千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全院干部职工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他们以院为家,以苦为乐,以大局为重,以多做奉献为荣,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付诸于每一天、每一场的演出之中。为了彰显在全国首创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在千场演出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的艺术人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西安天天有秦腔’超千场庆贺活动”之际,按照群众评议、层层推举的办法,对在千场演出中服从组织调配,积极参加演出,参演场次最多,且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最多或在演出中承担任务量最大的18位演员、演奏员、舞美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奖牌、证书和奖金。被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联合命名的18位演出标兵是:雷涛、武红霞、冉飞、樊建宇、李娟、李小锋、王军、陈魁、刘随社、谭建勋、焦俊武、邓卫锋、孙艳、魏艳妮、崔江、李江伟、张辣子、朱荣伟。

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演出

在保证重点剧目生产、“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的同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个演出团还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送戏下乡、下厂矿、下学校,每年基层演出均达400场以上,足迹遍布陕西省各地市及西北五省区,为广大群众送去了丰盛的精神食量,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每次演出现场都是人山人海。近年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场次已从过去的年均200场,跃为每年演出800场以上。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说:“3年多来,来我们院看戏的观众人数已达50多万人次。观众涉及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人们往往认为戏曲受众是中、老年人,实际上,近年来走进剧场的青年观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年轻人因为看了我们的戏喜欢上了戏曲,喜欢上了秦腔。即使是只有中老年人看,但能够温暖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很满足。”

秦腔戏曲范文3

1.缺乏好的剧本,也就是说缺乏好的编剧。更缺乏好的剧评,好的戏曲理论家。前不久,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去西安易俗社看了一出《翰墨缘》,这出戏编造得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既不符合戏剧规律,又缺少生活依据,更没有什么思想性、艺术性可言。即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花大气力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太尉杨震》,虽然在全国获了奖,但笔者以为也不过是一个迎合形势的平淡之作,一言以蔽之,它就是依那个得奖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的创作路子,又搞了一个《生死抉择》的汉代版而已,不能给人以灵魂的震撼。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甘肃省秦剧团创作并演出的《飞将军李广》,我以为就剧本创作和导演水平、舞台表现而言,都应该是那次艺术节的扛鼎之作。作者赋予了司马迁《史记》中人人熟知的《李将军列传》故事以全新的立意,在塑造李广这个人物时,既不违背大的历史真实,又不拘泥于历史;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语言生动、洗练,思想深刻,作者还借鉴了西方悲剧的表现手法和现代电影导演的技法,把一个全新的飞将军李广的英雄形象凝铸于秦腔舞台。这出戏所宣扬的爱国主义,道德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令人击节的。可惜,秦腔界并没有给它以足够的评价,甚至也没有什么象样的戏剧评论来介绍。反而有不少人认为这出戏不足称道,甚至有人认为它“不像秦腔”。这说明,秦腔要跟上时代,要振兴,首先要振兴剧本创作和剧评。

当然,振兴剧本创作和剧评,也是所有中国戏曲剧种要下力气解决的事情。中国戏曲舞台上演的剧目,有不少平庸之作甚至是糟粕之作与戏曲精品鱼龙混杂。比如有一出许多剧种至今都在盛演的《斩秦英》,公开宣扬功臣后代杀人可以不伏法就是例证。而有些精品剧目,则缺乏有深度的评论,比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常演的一个折子戏《活捉三郎》,大家看了都觉得表演不错,其实这出戏不光表演不错,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及揭露的世俗男人的虚伪自私,却很少见到联系当今社会现实的评论引导,这就不利于戏曲艺术的普及和提高。

2.秦腔的导演艺术和舞台表现亟待改进。中国戏曲表演的传统是演员中心制,即依靠一个或几个有艺术造诣的名演员支撑一出戏。这在影视艺术高度发展和各种科技手段进入戏曲舞台的今天,显然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戏曲要抓住观众,必须以一个整体的艺术综合走入观众的心田,这是科学和艺术既日趋对立又日趋统一在戏曲舞台上的必然要求。戏曲艺术必须同时展示其对观众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娱乐功能,才能与其它门类的艺术尤其是其它门类的综合艺术抗争。依靠一个或几个有名气的演员不能完成这个重任。必须把导演中心制引入中国戏曲演出机制,近几年,各个戏曲剧种都推出了一些精品,导演中心制实际上正在确立。但现在还做得不够,尤其对古老的秦腔而言。大家多津津乐道演员的名字而很少提及导演,如果秦腔的导演能象电影导演张艺谋一样著名,人们总将其名字与其导演的作品相提并论,那么,秦腔的振兴就将上一个台阶。导演中心制的建立,必然使秦腔的舞台表现包括服装、音乐、舞美、武打、灯光、化妆、配器、音响等都有别开生面的变化。

3.秦腔演员的表演存在深重危机:老化;僵化。

先说老化。

这里又表现为两个倾向:一个是演员的老化,一个是表演方式的老化。从戏曲发展史上看,从元朝的朱廉秀,一直到当代各个剧种的名演员,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期,(有些甚至是在少年时期)就名满天下的。即如秦腔,想一想哪一位演员是中年以后才演红的?艺术和科学不同,戏曲表演艺术又和其它艺术不同,她主要是以演员的声音悦耳,形象悦目,形体表演悦人来立足于舞台的,所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嗓音要甜,形体要美,所以它如同体育比赛一样要求演员要年青化。可是在这方面,秦腔比其他剧种的危机都要深重,近两年,京剧都已经主要以青年演员来作亮色了,经常出台赢得喝采的,是于魁智,李胜素这些刚刚从京剧研究生班毕业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中青年,秦腔不乏优秀青年演员,但着力宣传、推出的青年名家却很少;浏览一下音像店里的秦腔VCD,秦腔录音带,大多数是一些老演员进入老年以后的录音录像。笔者想在大学中宣传秦腔,每将这些秦腔影碟、录像带给大学生放映,都会遇到大尴尬,那些五、六十岁的老演员扮演的小生青衣一出来,就引得当代青年学生哄堂大笑,宣传效果可想而知。要知道,有些老戏迷给秦腔老艺术家叫好,一是引起对这些艺术家艺术鼎盛期的回忆,二是爱屋及乌,对老艺术家品格的景仰,但其实艺术规律和人的生命自然规律都是不可违背的。秦腔要振兴,一定要赢得青年,赢得青年观众,推出青年演员。除了演员老化,表演方式的老化也要引起注意。戏曲的表演是程式化的,但程式化不等同于公式,公式是刻板的,而程式是发展的、有灵魂的,不发展就会成为僵化的非艺术的东西。戏曲当然要直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就程式和生活的关系讲,生活要靠程式给予规范而又要突破其规范,程式要靠生活给予内容而又要约束生活的随意性。所谓“戏不离技,技不压戏”正是戏曲程式和其反映的生活的对立统一的形象说明。戏曲表演的程式是必然也必须要不断发展的。但现在秦腔的表演基本上还在沿袭旧有的程式。笔者曾经多次到演出现代歌舞的通俗演出场所调研,发现其赢得观众,尤其是赢得青年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调动观众一起参与,鼓励观众和演员一起宣泄情感,这使那些本来并没有多高水平的歌舞表演却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火爆。戏曲并不是不可以作这种改革尝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的现代眉户剧《迟开的玫瑰》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很好的尝试,开场音乐,伴唱都很能抓住人心,设想如果秦腔传统戏也能够新创一些象当年梅兰芳在《贵妃醉酒》里创造的既不违背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又能渗入当代意识的程式,也许它就能架起青年观众通往戏曲艺术的桥梁,使当代青年走进戏曲艺术,走进秦腔。

再说僵化。

这里也表现为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秦腔演唱的发音吐字拘泥守旧。秦腔是明朝就成熟的剧种,那时书面语言是文言文,即如关中方言也靠近文言,半文半白以文言为造句依归。所以那时就早已形成并定型的秦腔曲调,适合演唱以文言为遣词造句依归的唱词,文言文简约,句子用词多单音词和双音词。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书面语言已成白话文,关中方言当然也以白话文为造句依归,白话文造句遣词,多为双音词和三音词以及三音词、四音词组成的定型词组。但秦腔曲调又是相对于唱词更为稳定的东西。戏曲是劳苦大众的精神食粮,又是“一次过”的艺术,听起来要让没有文化的人也明白通晓,所以唱词总是不断革新的,即便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秦腔剧目,唱词也被一代一代重新诠改。所以,今天演员演唱秦腔,就容易发生曲调和唱词不能相按,或者按着板眼唱不得不把一个词或定型词组拆开,甚至把句子唱破的情形。显然,以今日唱词填古时曲调,就必然难以顾及句子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停顿关系和词意的通畅表达。观众,尤其是不懂关中方言的观众,听到拘泥于唱腔而将句子词与词之间逻辑关系打断的陕西地方话的演唱,当然就感到非常难懂甚至如坐五里雾中。所以,秦腔演员演唱就要考虑打破僵化的旧框框,尽量靠近普通话演唱,唱出既符合汉语语法和逻辑,又能与曲调融化在一起,让观众都能听得懂的唱词,这既需编剧和导演注意,更需演员提高文化知识和美学素养。

僵化表现的第二个层面是秦腔有些角色行当的发音行腔太僵硬,尤其是秦腔的黑头演员。大多数中国人都感到秦腔的净角打雷一样的干唬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和京剧相比,京剧的净角演唱就柔和得多,既有阳刚之美,又不失粗犷,这是因为京剧是产生于宫廷的艺术,而秦腔则是产生于旷野草台露天庙会的艺术。在旷野搭台,商贾云集,只有“一声雷”能压倒一切而声震十里,在宫廷演出则必须文雅,这是造成京剧和秦腔文野之分的历史原因。现在,舞台都有扩音器,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现代科学更不断排斥噪音污染,所以保留秦腔净角那种炸音就显然是泥古不化。不仅净角,秦腔其他角色行当也都存在一些快得象吵架而别人又难听清的连珠炮一样的激越唱段,都显得太僵硬。其实秦腔的生、旦行,大多数的唱腔都设计得优美,婉转,一些凄凄切切的“苦音”和爽利悦耳的“欢音”更是令观众如醉如痴。秦腔能否在角色行当的演唱技巧方面再改进一下呢?

以上诸方面的危机,其实别的戏曲剧种也都存在。从大的方面讲,振兴中国戏曲,现在都需要作许多工作,需要认真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作深入细致的具体工作。就秦腔而言,是否可先作以下几点努力:

1.建立一支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编剧、剧评队伍,以各种方式进行这方面的研讨。

2.从制度上建立导演中心制,鼓励各级各类剧团多进行演出实践。

秦腔戏曲范文4

一、改革中的辉煌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整个大西北文化艺苑带来了新的生机,秦腔传统戏的复兴,新创作剧目的大量涌现,使陕西戏曲进入到了建国后的第二个繁荣期。仅笔者所在的陕西省,三十年来荣获部级重要奖项的代表性剧目就有新编秦腔古典剧《千古一帝》、《西湖遗恨》、《卓文君》、《凤鸣岐山》、《杨七娘》等;新创秦腔现代剧《西安事变》、《白龙口》、《日本女人关中汉》、《白鹿原》、《郭秀明》、《柳河湾的新娘》等。此外,作为大秦之腔的姊妹剧种眉户,成绩也令人瞩目,如《杏花村》、《好年好月》、《留下真情》、《漂来的媳妇》等;在众多的眉户现代戏中,旗帜性剧目《迟开的玫瑰》,经过精益求精的打磨而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曹禺戏剧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奖、“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一系列部级大奖,为陕西戏剧赢得了殊荣。新时期的艺术成果,除秦腔眉户外,以秦声秦韵为特色的花鼓戏即商洛花鼓,也出现了曾轰动全国的古典花鼓戏《屠夫状元》,现代花鼓戏《六斤县长》及荣获国家大奖的现代剧《小官小贩小教师》、《月亮光光》等,为陕西戏曲的繁荣增添了更多的亮点。在改革开放初期,秦腔在创作新剧目的伺时。又移植了部分兄弟剧种优秀的新创剧目。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易俗社率先把福建省新创的古典戏《节妇吟》搬上了陕西的舞台,由秦腔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妙华主演。连演十七场,场场观众满座。

新时期的春风让戏曲现代戏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同时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原来主导文化娱乐阵地的戏曲,由于遇到各种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而逐渐走向低谷。此间。国家给予很多支持。上至中央,下至省、市的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举办不同的艺术赛事,以支持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在这个低谷时期,我从商洛剧团调入西安易俗社担任社长,在二十余年的拼搏中,亲身体会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戏曲艺术尤其秦腔事业的关爱和支持,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新剧目的繁荣,更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新剧目创演为编剧、导演、音乐工作者、舞美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演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遇。更造就了一批带领剧种前进的领军人物和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新时期负责艺术生产和艺术团体的优秀管理者。他们在各个艺术院团为参赛剧目筹划、运作操劳,每一个大型新创剧目的成功,都离不开这些幕后组织者的艰苦努力。也正是由于三十年来不断地举办各种艺术大赛,才造就了一批年轻懂行而有奉献精神的艺术管理家,尽管在获奖的名单中没有他们的名字,而实质上这些人却是决定未来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二、辉煌中的困惑

三十年来秦腔剧目荣获了不少国家和省市的各种奖项,可是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名单上,除了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外,作为大西北代表性剧种的秦腔却榜上无名。戏剧要繁荣,归根到底编剧是决定性因素之一。编剧在创作时。除了更新创作理念和写作技巧外,还应掌握秦腔本体的艺术特征,并将其融入塑造人物的构思中,为主创人员和演员在二度创作时提供发挥的空间。然而,在参赛剧目选择中,往往某些远离秦腔本体艺术的剧本却中了标。让人遗憾的是,有的剧目尽管获得部级奖项,并且具备了进入精品行列的极好基础,但却始终难以入围。例如西安易俗社十年前创演的秦腔现代剧《日本女人关中汉》,在参加文化部举办的金三角戏曲大赛中,荣获了八项大奖,被文化部提名作为重点加工剧目。为此,陕西省文化厅曾派专人协助剧社主创人员赴京听取加工意见。然而,在实施中却因剧社每月只有40%的差额工资,财力有限未能继续加工提高,使其失去了进入精品剧目的机会。所以当今天看到改革之后的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新排的秦腔现代剧《柳河湾的新娘》,从排练到演出,经费方面的保障使主创人员的艺术要求得以实现。如果《日本女人关中汉》能得到今天这样的财力保证,也许早已进入国家精品剧目的行列了。

三、困惑中的感悟

虽然秦腔在三十年当中获了不少优秀剧目奖,可是能在群众中流传的剧目却为数不多。要想使获奖大戏获得群众的欢迎,则需准备多种演出版本,以满足文艺大赛和文化市场的不同需求,不仅要有适应都市剧场的演出本,还要有到基层的演出本。在演出获奖剧目的运营中,既要发挥舞台演出的优势。又要注重电视和电台的传媒作用,应当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获奖剧目通过文化市场进入千家万户。对此,西安易俗社在改革之前,曾与陕西、甘肃有拍摄能力和水平的民营影视公司联手,把荣获大奖的新创剧目和演出的优秀古典剧目录制并发行市场,开辟了让优秀剧目走进戏迷之家的新途径。在优秀秦腔剧目进入影视方面,甘肃一家民营公司拍摄百部“秦腔宝典”,为秦腔艺术开辟了新的传播市场,扩大了剧目的演出效应。陕西电台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加大戏曲的传播力度,于2006年率先成立了“戏曲广播”,一天二十四小时播放有关戏曲的内容,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和戏曲界的赞扬。此前,本人就在省广播电台《老冀说戏》栏目以秦腔艺术的说唱形式,选说了上百本建国后未上演的传统古典剧。“戏曲广播”成立后,我以《名人说戏》为平台仍在为传播戏曲尽一份力。戏曲生存发展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戏剧一统都市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秦腔只有直面观众,适应不同传演条件和演出市场的需求,才能保持更长久的生命力。

四、再创辉煌的举措

秦腔戏曲范文5

西秦戏声腔与徽班入粤

西秦戏第一次大量地吸收其他剧种声腔剧目约于清代中叶,学习的对象是入粤的徽班。清乾隆后,来粤徽班很多。乾隆二十七年就有安徽戏班保和班进入广东。①乾隆四十五年,来粤戏班13班,徽班占了8个,包括安徽文秀班、安徽上升班、安徽保和班、安徽翠庆班、安徽上明班、安徽百福班、安徽春台班、安徽荣升班,②人数多达158人。冼玉清认为,碑记中的另一戏班集庆班也是徽班。③这就表明乾隆四十五年入粤的徽班有9个。其中安徽保和班在乾隆二十七年的外江梨园会馆碑记中已有列名。四大徽班中的“春台班”,在乾隆四十五年和五十六年的两个碑记中均赫然名列,可见春台班是先南下广州后北上京城的。到了乾隆五十六年,在粤徽班有7个,包括安徽保和班、安徽胜春班、安徽宝名班、安徽荣升班、安徽裕升班、安徽贵和班、安徽春台班。④七个班之中,只有春台班和荣升班是乾隆四十五年留下的,其余5班都是新来的徽班。清代中叶,不仅入粤的徽班很多,广东本地还产生过有名的徽调演员。《扬州画舫录》载,广东刘八,成小丑绝技,被聘入春台班,技艺出色乃令当时丑行“风气渐改”。⑤

碑记中多次出现的春台班,欧阳予倩认为是昆腔班。⑥《扬州画舫录》有云:“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可知,春台班是本地乱弹班,也不完全唱昆腔。袁枚《随园诗话》有“春台班小旦陆健桥,苏州人”⑦语,若此,则春台班不是完全唱乱弹,还兼唱昆曲。

由此可见,乾隆年间的徽剧尚未定型。虽属于皮黄声腔系统,但也有相当昆腔及其他声腔存在。黄伟博士认为,这一时期在粤的徽班艺人“搭班情况相当混乱,江苏、江西、湖南等各省戏班中都有安徽籍艺人的身影,同时各省艺人也有加入徽班演唱的,因而很难判断此时的徽班到底演唱什么声腔剧种”。⑧尽管徽戏所包含的声腔成分比较复杂,但不可否认,吹腔是徽戏声腔中重要的一部分。

徽班对西秦戏的影响主要是吹腔及其剧目的吸收。《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载:“吹腔,又称石牌调、梆子腔”,有[正板]等多种板式。⑨西秦戏吸收了徽戏的吹腔,称为梆子,板式有[梆子]等四种。以徽剧吹腔的基本板式[正板]和西秦戏梆子的基本板式[梆子]为例,进行比较显示,两者的旋律基本相同,尤其是起始和结尾的旋律基本一样,只是中间的一段各有不同。可见,清代中叶入粤的徽班给西秦戏的声腔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徽班所带来的吹腔对西秦戏影响甚大,导致有学者否认西秦戏直接脱胎于西秦腔,误以为西秦戏是由徽班传入广东的吹腔剧种。如李时成与黄镜明认为西秦戏由早期徽班传入的可能性较大。⑩但由谱例对比可知,与安徽吹腔接近的只是西秦戏声腔中正线腔的梆子类唱腔,正线腔中的二番类唱腔与吹腔区别很大,不属于同类唱腔。后来李时成撰文更正其“正线腔与安徽吹腔十分相近”的观点,认为“与正线腔接近的有安徽的吹腔和江西的宜黄腔。前者与‘梆子’接近,后者则与‘二番’相似。”⑾可见,正线腔中的二番类声腔才是西秦腔的遗存,宜黄腔与二番相似,只是说明宜黄戏保留了西秦腔的声腔成分。

到了清中叶后期,皮黄声腔席卷大江南北。西秦戏再次受皮黄声腔影响。这时,徽戏吹腔已在西秦戏中获得正统地位,并与原始西秦腔一道,冠名为“正线”。

西秦戏声腔与广东汉剧艺术

西秦戏大量吸收皮黄声腔剧目的时间比较晚,约在清末民初,主要是受外江戏(广东汉剧)的影响。根据清末王定镐《鳄渚摭谭》的记载,外江戏是在道光年间,从广州传至潮州,所谓“外江创自晚近,或谓自杨分司”。杨分司是河北宛平人杨振麟。道光十年,他以惠潮嘉道兼署潮州盐运同知。王定镐认为,外江戏是杨上任时带到潮州的。

西秦戏与广东汉剧的交流非常密切,两个剧种的艺人直到20世纪50――60年代还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民国年间的西秦戏新顺太平班艺人得、妈孙两名老旦还到过外江班学习。外江班也有师傅专门到西秦戏剧团指导。目前陆丰市碣石镇桥头村的卢木顺,还保存着其祖父卢月亮(西秦戏的教戏先生,曾开过戏馆)于20世纪80年代手抄的西秦戏弦乐曲牌抄本。抄本中收有“外江平板连”(二黄中的一种板式)的曲牌,曲牌名前冠以“外江”,说明是从外江戏(广东汉剧)吸收来的。

根据目前西秦戏剧目情况分析,从汉剧吸收的皮黄声腔剧目如下:

二黄调剧目:本头戏包括《冯太爷》《审冯旭》;小出戏《杨天禄》《兰芳草》《三娘教子》《失金钗》《金水桥》《举狮》《五台会兄》《贵妃醉酒》《杀子报》。

西皮调剧目:本戏包括《斩李广》《斩王吉》《万重山》《卖豆花》《看古文》《李云祥》《白兔精》《鲤鱼精》《卖虎皮》《打李凤》《韩世忠》;小戏:《问卜》《打街》《秋胡戏妻》《马冲霄》《王子才》《打金枝》《斩韩信》《崔梓》《斩郑恩》《魏卜贤》《大吉利市》《妙常化身》《刘英杀妻》《四季莲花》《鹘骨洞》《水鸡记》《卖疯》《刘裕迎亲》。

西皮二黄剧目:本戏包括《斩洪建》《闹金銮》《闹歌店》《甘凤祥》《奸雄杰》《男搜宫》《女搜宫》《乌须司马光》(救宋王)、《打太平》《夏王》《薛平贵别窑》《关三姑》《白须司马光》《拾玉印》《桥头别》(搜花园)、《夺粮马》(林大富)、《洪炮连》《假凤鸾》《罗吉昌》《罗志云》《沉东京》《把宫门》《祭茶房》《青草记》《三齐王》;小戏:《遇救》《何文秀》《李怀能》《举狮观图》《骂同罗》《顶砖》《拜门》《拜年》《柴房会》(李老三)《齐王哭殿》《打破桶》《陈光保》《白牡丹》《闹山河》。

本传中的文戏部分有唱皮黄声腔的,如《封神榜》中《渭水河文王访贤》,《征西传》中《三难薛丁山》,《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大闹凤仪亭》《刘备别徐庶》《西城退敌》;《水浒传》文戏中《林冲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林冲逼上梁山》《宋江杀惜》《活捉三郎》《潘金莲戏叔》《武松打店》《过蜈蚣岭》《吴用智访玉麒麟》《宋江攻打大名府》《燕青打擂》。《隋唐传》212出,有小部分唱皮黄声腔。《宋传》83出,全部唱皮黄。唐朝故事的《锦香亭传》40出,亦唱皮黄。明朝故事的《正德传》《天图霸》均唱皮黄。

此外,还有一类根据本地流传故事题材改编的剧目。这一类剧目也唱皮黄,但是这类剧目很少。如本头戏《剪月蓉》(二黄)、《掷扇记》(《剪月蓉续编》,唱二黄)。当地有“沉东京,升海丰”的俗语,西秦戏中的本头戏《沉东京》(唱皮黄)可能是取材于本地民间传说的剧目。

西秦戏武戏与南派武功

西秦戏除了在声腔剧目上善于学习其他剧种的有益养分外,在表演艺术上也积极向当地的民间艺术学习。西秦戏原来武戏中的武功属于北派武功,并且通过《方世玉》、《泗州城》等武戏剧目传给粤剧。但西秦戏在广东扎根后,因为演员都是本地人,所习武功均为南派武功,所以西秦戏的武戏转而宗南派武功。清代道光年间,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一书中曾指出:“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⑿西班即秦腔戏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说的是真刀实枪的南派武功。西秦戏老艺人一般都在青少年时代学过南拳,有扎实的武功功底。1961年,海丰西秦戏剧团赴陕西秦腔剧团交流学习时,将西秦戏与秦腔进行比较,已经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西秦戏与秦腔的武戏有南北之别。目前的武戏《秦琼倒铜旗》《徐棠打李凤》《胡惠乾打擂》《破西禅》等均用南派武功。

秦腔入粤后,武戏改习南派武功跟当地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海陆丰地处沿海,倭寇山贼猖獗,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灾害,百姓不得不习武防身。由此,拳馆应运而生。戏班演出走村串巷,随时都可能遇到当地的恶霸闹场捣乱,也要求男演员练就一身好武功。尤其是武行的演员,一般都与武馆的拳师保持密切的关系,经常一起切磋武艺。演员往往将武功的动作进一步美化,运用于武戏。南派武功在海陆丰民间的普及和盛行,更为戏曲演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近代潮剧、白字戏复兴,方音演唱的戏曲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西秦戏用官话唱念,百姓难以听懂。因此,西秦戏便更是着重发展了基本不要唱的纯科白的武戏,又称为提纲戏。西秦戏因善演列国传为特点,在潮州又被称为“传戏”,就专门打南派武功。萧遥天称“西秦戏的末流,分而为二,其一是现存海陆丰诸县的传戏,其二是闹夜班”,传戏便专演武打戏,比如《列国志》《三国志》《隋唐演义》等等,因所演尽是史传故事,便呼为“南下传戏”。这些传戏的“武打功架很值得赞扬,演《秦琼倒铜旗》,尤有声有色”。⒀但是这种戏班,演员多是农村子弟杂凑而成,他们把演戏视为农闲时候的副业,演出时不太注意剧本,常常随机应变;戏班也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道具戏服,多破旧不堪。

“”十年,古装戏基本处于停演状态,掌握南派武功的艺人日益年迈乃至谢世。加上社会日益安定,已经不存在荼毒生灵的倭寇、山贼,习武之风大不如前。目前除了九十高龄的老师傅唐托会南派武功戏之外,其他西秦戏的男性演员已经不习武功。南派武功在西秦戏中已经失传。

综上所论,西北的秦腔之所以能够在南方扎根、生存、发展,与她在不同时期积极汲取有利的文化养分适应当地观众的审美趣味密切相关。顺应潮流、适应观众,主动调试,这也许对当今的传统戏剧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系第4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陆西秦戏与台湾北管的比较研究”(编号20110491009)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后)

参考文献:

①②④广东戏曲史料汇编(第1辑)[C].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 编印.1963.

③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J].中山大学学报.1963(3):111.

⑤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⑥欧阳予倩.试谈粤剧[M].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⑦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⑧黄伟.广府戏班史[P].中山大学(2006):24.

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⑩黄镜明、李时成.广东西秦戏渊源质疑[M].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⑾李时成.广东西秦戏正线腔源流浅析[C].1983年“徽调・皮黄学术研讨会”论文[C].

秦腔戏曲范文6

五年前,一群对戏曲还显稚嫩和青涩的年轻人,怀着责任和担当,满怀希望和梦想,向着弘扬戏曲艺术的道路出发了。

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戏曲广播开播专家研讨会上,戏曲界知名专家激动欣喜,语重心长,甚至几度哽咽,潸然泪下。深夜灯火阑珊时,广电中心17楼办公室一群不知疲倦的年轻人或争论,或忙碌,或欢欣鼓舞,依然忘我工作;几番焦灼,几番挣扎,在“根向下伸,花向上开”理念下终于有了响亮的名字“大秦正声”;2006年3月28日,陕西戏曲广播开播庆典演出在陕西省华县灯光球场盛大举行,名家荟萃,万众欢腾,那时的景象,至今看来仍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专门为戏曲广播开播题词,寄予殷切期望:“贴近陕西人民,弘扬秦腔艺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肩负着领导和群众的厚望,陕西戏曲广播携手三秦戏迷共同演绎了一幕幕精彩大戏。

在大众文化时尚化、娱乐化甚至恶俗化充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作为以传播陕西秦腔为主的专业频率,戏曲广播远行的航程注定是艰难和不平凡的。时尚与传统,五光十色与步履沉稳,趋时媚新与历史沧桑,似乎是横亘在戏曲传媒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难题。我们无法抱怨拥挤在耳畔的各种“超级”声音,更没有权利指责大众审美口味的“朝三暮四”,唯一的选择就是“坚守”与“创新”。坚守秦腔千百年来诉说的恒久价值,善良、正义、忠诚、勇气、仗义、坚韧、果决、豪爽……因为这些品质早已奔腾在我们的血脉中,成就了秦人不屈不挠的力量和灵魂;创新则是用现代的传播手段,符合当下的审美味觉,以时代的精神和风姿进行关照与传播,打通沉淀深厚的秦腔精神与三秦热土上生活的人民之间的血脉联系。于是,戏曲广播明确了应站在秦文化的高度上彰显戏曲,通过现代的视角挖掘戏曲,唱一出广播大戏,建一座秦人的精神家园。办台宗旨是弘扬与发展戏曲艺术,倡导秦人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精神品质,满足戏曲爱好者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节目主要围绕弘扬以秦腔为主的戏曲文化,力求用当代精神挖掘传统经典,让古调独弹的秦腔根向下伸,花向上开,突出戏曲的专业性与听众的参与性,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戏曲节目多角度展示梨园风采,呈现戏曲魅力。节目风格追求专业大气,纵横大俗与大雅;亲和灵动,融合经典与流行。

五年来,在媒介生态迅速转换和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携带着秦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符号,在困顿中寻求突破,在焦灼中执著前行。困顿中,一批创新性节目带着温暖与亲情,带着时代的烙印,怀着深沉的责任感,蓬勃而出应运而生。《今天我是角儿》举办“全省戏迷队长大赛”“王宝钏大赛”“全省业余旦角大赛”“全省业余生角大赛”,热火三秦,推出了百姓当中的“角儿”;面对身患绝症的普通听众“亚妮”,身处困境的陕南听众“张涛”,几个节目联动呼吁、捐款、奔走,倡导古道热肠、仁义爱心;《乡党过会》创新性地将直播室搬到了村镇、田间地头,走到最基层百姓中间,以田野为舞台,天空为幕布,村舍为背景,戏迷为主角,举办各种戏曲活动数十场,担当起了戏曲普及的排头兵;《戏迷乐翻天》彻底颠覆了戏曲的沉重,用最时尚的娱乐风格传播和张扬戏曲,在欢声笑语中和听众做戏曲互动;《戏曲老唱片》《名家说戏》以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担当起挖掘戏曲宝库的重任,几十出沉睡在箱底的大戏被电波一一唤起。五年来,一百多位戏曲艺术家走进直播室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百年陕西》陕师大王国杰教授激情诉说陕西历史,与三秦戏迷一起进入寻根之旅;《三秦大剧院》《戏曲大观园》《天天有戏》《戏曲学堂》《陕西方言说书》等等一批优秀节目汇就了一幅三秦戏曲广阔而美丽的画卷。

上一篇晚霞

下一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