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教案范例6篇

在沙漠中心教案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1

关键词:主动性学案;背景知识;育人价值;含硅矿物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8-004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结合背景知识的教学往往会让课堂更加轻松有趣,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价值等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学生会表现出更好的主动性。所谓背景知识,是指学习内容形成或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背景、历史背景、价值背景、领域层次属性、总体和逻辑背景(学科背景),以及教学背景等方面的知识。鉴于教科书编写时受到篇幅等限制,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容量都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案的编制则能很好地弥补教科书的不足,而且还能在学习的个性化、校本化上得以突破。融入背景知识的学案在提高知能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使育人目标得以实现,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文以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为例,将多个背景知识带入到教学设计中。

1 设计思想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这一单元需要2课时。“黄沙身价的提升之路”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和重构。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

1.1 融入背景知识的文本具备良好的“悦读”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案文本是供学生自主阅读的,因此它的设计不仅要关注科学性、严谨性,还需要汲取优秀科普读物的优点——“悦读”性,而融入背景知识的学案设计能全面提升文本的“悦读”性。在本单元的学案文本中,笔者不仅在导言、对应教科书的补充材料、拓展性阅读材料等部分充分考虑了可读性,还将背景知识融入探究性问题、基础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的编制中。融入背景知识的导言在明确学习任务、说明学习背景和学习定向上起到良好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使用者反馈信息来看,虽然本单元学案文本容量较大,但阅读用时不多,感觉文本既亲切,又不失科学性。如在导入环节,讲述了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沙漠太阳能孵化项目”设想:即利用沙漠中丰富的沙子制造高纯硅,再用硅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实现电能外输,为人类提供“绿色能源”。

1.2 将学习任务置于真实的背景环境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单元设计将“沙漠太阳能孵化项目”与“青海省2011-2020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柴达木光伏产业建设”联系起来,将硅及二氧化硅的性质,硅的制取等学习任务抛锚于背景环境中,构建“类真实性任务”。这种新颖和真实的任务加强了学习情境与知识、技能与应用的实际情境相联系的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及兴趣。而“类真实性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和技能是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这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解决知识迁移的问题。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

本单元学案还特别设置了【课外活动参考选题】,该栏目列出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自制水中花园、对硅和二氧化硅以及硅酸盐相关产业或硅材料回收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硅胶的制备与性质、硅胶的制备与性质、硅肥等参考选题,这些选题涉及的内容也是单元学习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联系社会关注社会的习惯、科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乃至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指导。

1.3 精心设计探究任务链,剥丝抽茧的探究性问题邀思维共舞

本课时学习的主要任务链为“从沙漠太阳能孵化项目”的设想到“围绕沙漠开发的规划”设计任务,其中设计了“沙漠太阳能孵化项目”设想得以实现的关键问题、支架式知识积累自学任务(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等内容)、黄沙精加工工艺(提取较纯的二氧化硅和单质硅)过程的具体问题,等等。关于这些任务键又分别设计了_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关于黄沙精加工艺问题上提出了4个探究性问题,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将硅的制取工艺剥丝抽茧,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硅制取的本质原理。

1.4 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制订学习方案

本课题的单元学习目标对应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只是简单地提出:“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当代高新科技中的应用”。目前不少教师编写的学案文本往往将“学习目标”栏目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逐项呈现。实际上,学生常常会跳过部分甚至全部的三维目标说明而直接进入后续的学习中,因此笔者认为学案文本中无需逐一罗列“三维”目标,而且目标宜“粗”不宜“细”,将三维目标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目标重点突出即可,具体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融入在课题的各个任务环节中予以体现。鉴于这一考虑,本单元学案的学习目标中只呈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其它的学习目标融入在随后的“学习方式建议”中。这一处理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单元的学习目标,并参照“学习方式建议”中的具体说明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在各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达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2

发现“飞机跑道”

大约是从1920年开始,秘鲁航空公司增开了飞往南方沙漠的航班,从那以后不断有机长和乘客报告说看到下面的沙漠里纵横交错的“飞机跑道”。1926年,秘鲁的考古学家到此考察,那时他们不知道这里是后来令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著名的纳斯卡线。后来的一天,两位小组成员在山上散步时,才偶然发现了这神秘的巨图奇观。

1938年,一位秘鲁飞行员在安地斯山脉上空作例行飞行时,再次向下看,平时看似无奇的地表线条,竟然变成一幅幅巨大的图案,这一消息立刻震惊了全球。这些图案位于秘鲁境内海拔600m的纳斯卡大平原,北至英吉尼奥河,南至纳斯卡河,面积达320km2。由于图案过于庞大,在地面上完全无法辨视出来,必须从百米以上高空才能看清楚。除了无数笔直的宽广线条之外,更令人吃惊的是许多幅抽象的图案,有飞鸟、猴子、蜘蛛甚至还有鲸及不明植物等等。

从飞机上望下去,这些由整齐的线条组成的巨幅绘画好像是用电脑事先绘制出来,然后复印在大地上似的,其每一根线条的粗细都十分均匀笔直。从那时起,这些被称为“纳斯卡线”的神秘线条的传说便越传越远、越传越神,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一探究竟,争相揭开这些沙漠绘画的谜底。

恢宏的巨画

在纳斯卡和潘帕台地之间占地50km2的荒芜的沙漠上,约有60条绵延数千米的直线重叠交错,向不同方向延伸而去,平铺出数百幅精致的巨大图案,有些看似是很随意的,好像没有构成任何特别的图案;有些是绵延数千米的笔直的并行线,看上去很像道路或是机场的跑道;还有些则很整齐地构成几何图案。在那些规则的图案中,共有35个动物图案,还有一部分花卉和其他类型的图案,它们镌刻在干燥的沙漠表面上,像无数的神灵在乞求苍天。从地面上看,这些线条类似于农村的田埂,向两边延伸得很长,一眼望不到边,据说最长的直线长达15km;在地面上虽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线条的形状,但因为其形状非常巨大而看不到完整的图画。

地画的图形、结构,只有在天上看才是成形的,那著名的巨型鸟长达300m,蜂鸟长200m,猴子则135m,蜥蜴 200m,此外还有各种长颈鸟、大蜘蛛、秃鹰、狗、鱼、鲸、旋涡和太空人等。最奇特的是一个猫头鹰人――头像猫头鹰,下面却有四肢,不像地球上的生物。此外,在这些图案的四周还有许多之字形、螺旋形、星形、梯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台形和不规则四边形等几何图案。

在纳斯卡不同的地点可以见到同一个题材的图画,样子十分相像,有人估计,在当时很有可能事先有统一设计出来的小比例参照图,然后放大制作,据说最近还发现了放羊用的木桩。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些图案中,许多是当地并不存在的动物:如图案中有蜘蛛的形状,纳斯卡地区并没有蜘蛛,这种蜘蛛应该出产于亚马逊地区;猴子和鹦鹉的图案也不少,它们也不是本地所拥有的动物种类。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图案是将地表褐色岩层刮掉3~4cm,露出浅色岩层而形成的。线条平均宽度是10~20cm,有的也达10m。由于纳斯卡平原人迹罕至,加上气候十分干燥,又四季无风,降雨量极少,十年间才下了不到半小时的雨,使得图案历经千年仍保存完整。

依专家利用碳14对图案中镶嵌的陶瓷碎片进行测量的结果推测,这些碎片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后600年间,也就是说,在图案形成后的千年间已经历了不少的人类文明,换句话说,纳斯卡图案至少超过千年历史。但我们知道,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美洲是个文明极度落后的区域,(以欧洲人的水平来说),我们很难想像在那么久远之前,是什么未知的文明,用什么方式创造了这些美妙神秘的图案?

科学家的推测

纳斯卡这些更令人不解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人做的?为什么花费那么大气力去做一件非得从高空才能观看的图案,至今没有定论。不过地上的图形因为与出土瓷器上的图形酷似,可以确定秘鲁的古代民族是个农耕的民族,由于农耕生活必须对气候、天相有相当经验的积累,因而天文学非常发达,这一点可以从遗迹与发掘物中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证明。因而有人推测画在地上的东西是为了记录天文历法。也有人推测是为了观测星星而画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可能是外星人所做的,或是纳斯卡平原原来是飞碟的着陆地……各式各样的臆测种类繁多,但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没有文字的文化神秘性也就在于此。

保罗・科索克博士是最早涉足纳斯卡线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30年到纳斯卡沙漠研究古代灌溉的渠道。他最初发现纳斯卡线的时候,以为纳斯卡线是一些渠道的遗迹。由于经常步行勘察,科索克很快发现这是一些动物及其他物体的图形,他认为这些图形可能代表着一个大型的天文图。

在1939年,一个名叫玛利亚・雷施的德国女科学家来到纳斯卡,她的数学及天文学背景使她能够对照并研究那些沙漠里的图形。她还发现了未曾发现的猿猴、鲸、蜘蛛及好几种鸟类的大型图案。她小心地清理、测量,在纸上重新绘制那些线条,并且发现一种古代艺术家所使用的测量标准。在1977年,她出版了一本名为《沙漠之谜》的书,总结她对纳斯卡线的研究,她注意到很多纳斯卡线均与太阳至点连成一条线,并且发现更多与太阳循环期之间的关系。

古时的纳斯卡人到底为什么而造这些巨图?一些科学家认为这肯定不是为了艺术,因为这巨大的图案只有在高空才能看到,而当时并没有人能在空中观赏。现在关于这些巨图的用意仍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包括宇宙飞船导航说、宗教朝圣路线说、印加帝国的道路说、宇宙飞船跑道说、大建筑废墟说以及天体观察说等等。

“宇宙机场”所在地?

作家丹尼肯在他的书《诸神的战车》中更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推测那些线条是外星人在沙漠上用来降落宇宙飞船用的。这一推论有其实际的考古开发作后盾。在离纳斯卡不远的皮斯科,科学家在临海一处沙丘上发现一个巨型的三叉戟图案,它的形状像一个航标,是给沿岸的船只看的吗?又不像是,因为它是指向上方的,究竟这与纳斯卡线有何关联?

专家还在纳斯卡线以南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Cahuachi,相信是建于2000年前,不过只维持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是属于印加人的,那么这些巨大的图案也许是他们的杰作。但究竟这些图案的作用是什么?有人推断这是印加人绘画的天文标记;有人认为是道路、是巨型地图;有人认为这是艺术品;也有人认为是他们敬拜偶像的模样。

不管怎样都解释不通。首先,2000年前,印加人缺乏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机械,他们何以能够在广阔的沙漠上画出这些笔直的线条,而且其中一部分更是合乎几何逻辑的工整的图案?再者,这些图案只有在高空才可看得清楚,可是2000年前没有飞机,印加人何以会绘出这些只可在高空才可看到的巨大图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有人推测这些图案是给外星人看的,好让印加人与外星人沟通。而纳斯卡线的“跑道”,更是“宇宙机场”的遗址,让UFO在地球升降。至于上面提及的三叉戟图案,便是给UFO导航用的。由于只有在至少三百多米的高空才能看到其全貌,因而外星人的宇宙机场说也颇有支持者。

宗教朝圣说占据上风

关于图案的用途,在人们若干猜测中最为可信的是宗教朝圣说。这一派观点认为这些图案是用于宗教仪式,比如在举行仪式的日子里,人们会举着火把沿着这些图像游行。

著名的秘鲁考古学家托里比奥・内加就认为这些线是神圣的路径,或称为“ceques”,那些开垦的线条是为了宗教仪式的聚会。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晁华山教授认为,这些巨画最接近于当时的实际用途,可能和宗教礼仪有关。英国考古学家已开始试探性地通向沙漠周围更远的地方,探索是不是只有纳斯卡才有这种图案。

在纳斯卡以北约100km的地方,他们实地考察了地面线条标志。从各方面的情形看,他们认为那些线与秘鲁其他地方的线一样,更多的是为了举行仪式而绘制的,而不是实用性的。此后,从空中研究潘帕周围的环境来寻找线索,他们发现,村落之上、山丘顶端的天然平地,像是有人使用过。如此平坦的表面,是举行仪式不可多得之地。在当地博物馆里还有一个例证,这是一套可爱的雕塑,它们显示了用排萧演奏的队伍在列队进行祈祷路线的一部分,所以这些线形图案可能是必走的行进路线,就像非洲的一种名叫康加的祭祀舞一样。当干旱肆虐,情况越来越糟的时候,受到死亡威胁的纳斯卡人画出的乞求神灵给他们雨水的线条图似乎也越来越大。

近日,有考古学家在秘鲁称,他们发现这些图案可能是以前人们祭礼中使用的引水渠道。如此看来,纳斯卡沙漠展示给我们的很可能是一个逐步形成的、古人为了控制自然力量而修建的祭祀场所;而且它还表明,当干旱越严重的时候,他们付出越来越大的努力,向已不再为他们哭泣的神灵乞求。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3

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人教版高中区域地理课本案例,──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进行如下的教学程序设计:

1. 展示案例

展示“我国环境问题分布”图,荒漠化的景观图。作为案例的功能,能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这样,能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起到培养学生意识问题、发现问题能力的作用。

2.设置疑问

根据上面的案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⑴ 什么叫做荒漠化?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

⑵ 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⑶ 请为荒漠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

设置疑问是对案例进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以使学生在接受案例的过程中高效地提取出最有用的信息,尽快架构起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问题设置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看,使学生在案例中从概念里感知地理问题、从地理事象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

每个学生利用“我国环境问题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西北地区主要沙地和沙漠分布”图等资料,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组长负责记录讨论内容。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案例中的问题,分析、推导,从中发现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加深对地理现象、特征与成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他人的成果及体会合作的作用。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 分析总结

学生和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使知识结构调整和完善,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同时,总结出案例本身所蕴含的地理原理,让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态度,提高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现象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4

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漠或许就是它们的宿命,却更像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因为它们从不抱怨,随遇而安的脾性与生俱来。

这是一个温暖的午后,一位旅者牵着骆驼艰难地慢行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烈日就像在头顶,狰狞地望着他蹒跚的步履,水壶里已空空如也,食袋里也只有所剩无几冷硬的干粮……旅者在荒凉的沙漠中抱怨着,眼神中流露出的那份绝望似乎在告诉我们,他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走出,甚至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走出去。整个沙漠似乎都回响着他对上天的不满和抱怨,他哭了,绝望地哭了……。

或许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骆驼还是活着的。在他的脑海里,这位不离不弃的伙伴永不疲倦,永不哀怨。可就在这一刻,有一块沙子的颜色变深了,他好奇地摸着,湿辘辘的。他望了望周围,抬头望向骆驼的时候,怔住了:这个顽强的大家伙竟然落泪了,长时间的艰苦跋涉已经让它不堪重负了,伏下了身子……可它却不能像旅者那样将抱怨说出来,它只能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站起来,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难,有多远,也要让它的驼铃在无边的沙漠中清晰而又嘹亮地回响着……

骆驼就是具有这种顽强的毅力,不畏艰难,它愿意接受命运安排的一切,愿意迎接下一个更加艰难的挑战,最终抵达绿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沙漠中的传奇!未来的我,也会如骆驼一样吗?为了理想矢志不渝?!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能清晰地预见未来的路或许铺满荆棘、曲折坎坷,但骆驼那高耸不屈的身躯、坚毅不拔的眼神,那高昂无畏的精神会一直指引着我,鞭策着我不断前行。

未来的我,梦想是当一名英姿飒爽的侦探员:侦查破案、打击刑事犯罪,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有利证据为城市的安全保驾护航。这是需要极强耐力和高度细致的一项工作。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总是会粗心大意,为了这个梦想我也在努力改进;有时遇到难题找不到方法也总会急躁。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骆驼,它是那样沉着冷静,从不抱怨,也不急躁,从来都是执着向前,这点让我不得不钦佩它!未来是令人向往的。我们只有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吸取教训才能做到最好。“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就可获得的只有年龄。”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只有坚持,拼搏,不怕艰辛,迎难而上,才能使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而我,一定是那个不知疲倦,向上攀登的强者!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5

        一、课堂语言要注重科学性。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最起码要求。《向沙漠进军》文中写道:“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这里,形容词“主要”修饰、限制主语“武器”提示了水对治沙的重要意义,再用副词“最”修饰“主要”,进一步突出水在沙漠地区的特殊功用、地位。所以下句紧接着写道“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要有充足的水份。要向沙漠进军,取得彻底的胜利,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以、“充足”一词来证明治沙所需的水量之大,强调治沙与寻找水源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指明了彻底征服沙漠的必备条件。要使学生语言准确,做到明了、清晰、有条理,必须在备课时,对教材理解透彻、思路清晰,这样讲课时才能做到语言准确,不说废话,言简意赅,用最简炼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教师上课应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 

鲁讯在《故乡》中最后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哲理性警句,往往不能一下子理解,教学时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问学生:鲁讯先生在这里说的‘路’只简单地指地上的路吗?它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不,‘它’,比喻的是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追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又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可以认识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勇于实践才得以实现的。这种启发性的语言,学生思考后有所发现。沿着教师语言逻辑和思维顺序,一步步地探求真理,寻求答案,获得真知,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力。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6

植树加种草多管齐下

沙尘暴曾是澳大利亚的一块心病。澳大利亚是个干旱国家,陆地面积的75%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许多地方气候干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导致了土地的逐渐沙漠化,一旦刮起大风,沙尘暴就会发生,尤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区的沙尘暴最为频繁。

仅1983年的那场席卷墨尔本的沙尘暴,就洒下了200万吨尘土;20世纪90年生的一次沙尘暴,卷起的尘土随着气流围绕地球环绕了3圈;2002年掠过格里菲斯市的沙尘暴,一小时内给城市覆盖了厚厚一层沙尘,使澳大利亚当年经历了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沙尘暴的频频光顾,让政府不得不挠头反思。

正像澳大利亚首席环境学家安德鲁说的那样,沙尘暴是澳大利亚人早期只关心经济效益,根本不考虑环境的“恶果”,也是各国工业化阶段面临保护环境和发展的客观矛盾。

上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许多地方的森林大遭砍伐,成了炼矿的燃料。1788年以来,澳大利亚被砍伐的树木高达200亿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降雨量减少,土地大面积,继而引起沙尘暴。

痛定思痛,澳大利亚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开始考虑如何治理沙尘暴。除了制定有关管理法规,包括联邦议会1936年颁布的《草原管理条例》、1989年制定的《土壤保护和土地爱护法案》,还提出了以生物措施为主,利用植树、种草等多种生物和工程措施综合治沙的战略。

植树种草据说是最有效的防沙办法,澳大利亚为此开展“绿色澳大利亚”运动。在一些城市,政府免费给盖房子的居民发放树苗,不种植者将受罚。街头巷尾的树下无一例外地都铺上了木屑或透气胶粒一类的东西,这样既不影响树木对水分的吸收,风吹过时也不会扬起浮土。在建筑物与围墙之间的狭小地带,人们也精心种植花草,并在花草边铺上碎木屑。

在植物治沙方面,澳大利亚根据干旱程度对植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植了不同植物进行防沙治沙。对年降水量大于500毫米的海岸沙丘,他们先种草使流沙固定,然后种豆科等植物,最后种乔木和灌木。对于年降水量超过250毫米的内陆沙丘,则主要是种草。这些措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瞄准沙窝“三板斧”治沙

干燥的沙尘源是形成沙尘暴的基本条件。澳大利亚土地荒漠化主要由于草场退化,广阔的平原地区也是沙尘的发源地。为此,澳大利亚重点围绕牧场开展了治理。

澳大利亚牧场治沙,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三板斧”措施:

第一,严格实行轮牧制度,减轻草场的负担。在澳大利亚,农场一般被水泥柱和铁丝网分隔成了一个一个的方块,不同的方块是不同的放牧区,澳大利亚人通常不会在同一个牧区里连续放牧,而是轮流使用不同的放牧区,以便牧草能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第二,大力推广圈养制度。为了防止羊群将草连根拔起,破坏植被,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推行圈养,在生态不是很好的地方更是如此。通过割草圈养牲畜,保留草根和草茬,进而起到了固沙的作用。

第三,科学搭配畜群数量和种类。澳大利亚养畜非常严格,养什么、养多少都不由农场主决定。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要对各牧场作一次普查,以确定下一年的载畜量。在同一个畜群里,牛、羊的数量搭配也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另外,在农耕地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也相当强。为了减少土壤流失,许多农场的坡地上种的都是多季作物,因为坡地上的单季作物在翻耕时会造成更严重的土壤流失。不仅如此,农民们还尽量避免在干燥的日子翻耕土地。

为了顺利实施上述制度,澳政府健全了相关的法规,同时严格执法,对违反法规的人严惩不贷。

治沙固沙去沙漠淘金

植树、限牧是澳大利亚对付沙尘暴的主要措施。不过澳大利亚人并没有就此满足,又推出另一高招一把治沙固沙与发财致富结合起来。

为了保证一些沙漠地带的长久安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澳北方地区推出了“沙漠知识经济”战略,开始在沙漠淘金,以此长期地、可持续地促进沙漠地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所谓“沙漠知识经济”,就是在沙漠地区及其周围应用传统或现代治理沙漠的技术知识,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现代沙漠知识包括生物学、生态学、科学用水、建筑设计、农业和园艺生产系统、道路建设和保养、矿业、边远地区卫生教育服务、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系统等。传统沙漠知识是在沙漠地区进行土地和牧场管理、旅游经营、人烟稀少地区社会行政管理等。

北方地区政府算了这样一笔“聪明账”:将沙漠开发建设好,很大程度上就等于将沙漠的沙固定了,就可以达到对沙尘暴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治沙治荒、保护环境成为推广“沙漠知识经济”战略的核心环节。北方地区政府一方面派出专家,到小企业和当地土著人社会推广和传授治沙知识;另一方面制定了免税、发放补贴和长期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尤其是土著人在沙漠地区开办私人农场。农场的经营方向必须是生态农业,把治沙固沙与发财致富结合起来。虽是个体经营,但治沙固沙的柳条树、灌木和草籽都由北方地区研究和开发咨询委员会下属的研究所统一发放,按规划和标准的种植方法栽种,因此成活率高,治沙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