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游记范例6篇

越南游记

越南游记范文1

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基础数据,考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旅游资源,以国标GB/T 18972-2003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唐代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结论认为:唐代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唐代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等地,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并有较强的内陆集中性。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州―桂州地区是唐代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封禅线沿线地区和长江流域形成了唐代两大旅游资源带。

关键词:

唐代; 旅游资源; 结构; 分布; 两《唐书》

收稿日期: 2011-02-10; 修订日期: 2011-08-10

作者简介:

刘勋(1980- ),男,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与旅游地理。龚胜生(1965-),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与旅游开发。

① 本文所出现的古籍,除特别说明,均采用: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1999年6月电子版,为行文方便,统一简称“四库全书本”。

② 如陆广微《吴地记》、张谓《长沙风土记》、《荆楚风土记》(作者不详)、段公路《北户杂录》、刘恂《岭表录异》、房千里《南方异物志》、孟管《岭南异物志》等。

1 引言

中国古代旅游资源的专门记述整理工作,可追溯至《汉书•地理志》(班固,四库全书本①

)对各地山川古迹的记载。魏晋时期,“风土记”记述区域旅游资源之风始兴,至唐而盛,莫休符《桂林风土记》、颜真卿《吴兴地记》等推为个中翘楚,唐代此类著作众多②

,惜多已亡佚。宋代地理总志始改《汉书》之风,王象之《舆地纪胜》独开“风俗形胜”、“景物”、“古迹”、“诗”诸门,以略于沿革,合于“纪胜”

王象之(1163-1230)精通史地之学,感慨宋以前诸多地理书均是“辨古今、析同异,考山川之形势,稽南北之离合”,于是倾其一生,著成《舆地纪胜》,以“收拾山河之精华”,“使骚人才士于寓目之顷,而山川俱若效奇于左右”,舍弃了四至八到、户口、物产、贡赋等门类,而专注于景物(山水井泉、亭堂楼阁、佛寺道观等)、古迹等。《舆地纪胜》是否开古代旅游资源整理的滥觞尚待考辨,但就对后世地理志编纂体例、风格及旅游资源整理的影响来说,无出其右者,陈振孙、刘文淇、岑建功、邹逸麟等均给予高度评价。

。祝穆《方舆胜览》更是记载区域形胜古迹、亭台楼阁等旅游资源的佳作。至明末,除地理总志外,还出现了专门记载区域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的类书,如王圻与王思义《三才图会》

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之影印本。 、《名山胜记》(何镗,慎蒙,1639)等,它们还是“通俗的民间读物”(任唤麟,等,2011)。

近代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于古代特定时期旅游资源结构与分布的研究,如任唤麟等对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的论述(任唤麟,2010;任唤麟,等,2011);二是关于古代特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研究,如方国瑜(1987)对唐代西南山川名胜的论述、李小波(2004)对唐宋三峡地区旅游景观的研究;三是关于古代特定类型旅游资源分布利用的研究,如龚胜生(1996)探讨了宋代以前中国矿泉的分布及其旅游开发利用;四是对古代各类代表性旅游资源的梳理,如章必功(1992)取山水、温泉、花木、陵墓、楼台、园林、历史遗址、道观、佛寺、祠庙等各举一知名者加以论述;五是对特定古籍涉及的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如竞鸿与陆力(1992)对《全唐诗》吟咏对象的按类编排,其中旅游、游艺、山、水、名城、名胜等类型均涉及唐代旅游资源。

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研究主要依赖于两点:一是史料的翔实记载,然当时无类似《名山胜记》的著作,而今见之唐代“风土记”甚少,李泰《括地志》

参见李泰编,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2.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等地理总志记载的各州县山川、古迹等,更多的是潜在旅游资源;二是当前取得的研究基础,纵观前贤研究,多定性研究,绝少定量分析,因史料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该领域的研究瓶颈较为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无实质性突破,研究视角和范围虽较广泛,但总体依然薄弱。就全国旅游资源整体状况的研究而言,类型研究、区域研究、典型旅游资源研究、特定资料整理等,都不及定量的旅游资源调查有说服力。但就计量史学研究而言,仅见周振鹤(2005)、魏向东与朱梅(2008)、任唤麟(2010,2011)等人在类似领域做过尝试。因而该领域的研究除对指导当今旅游资源开发、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深理解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和变迁、制定区域旅游资源规划战略等具有较大价值外,在旅游史、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创新研究方法和思路、拓展研究内容等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基础资料,检索其关于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的记载,统计分析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所有旅游资源,以探讨唐代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请识者正之。

2 资料与数据

2.1 《文渊阁四库全书》与两《唐书》列传人物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见百度百科:四库全书[EB/OL].http:∥baike.省略/view/2903.htm,2010.12.25.

,是研究唐代旅游最重要的资料库,其收录的唐代诗文集、笔记传奇、个人文集、基本史书等众多史料均涉及唐代旅游资源。

两《唐书》(新《唐书》和旧《唐书》)列传人物近2000人(史念海,1998),统计他们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旅游资源,主要考虑:

第一,列传人物是唐代最主要、最好游的旅游者群体。首先,唐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多为有钱、有闲和有“动机”的中上层阶级,以各级官宦和名人为主的列传人物,大多属于这一阶层。其次,三年届满轮换制度,促使列传人物成为唐代社会流动性最强的群体之一,“仕宦类商贾,终日常东西”(《御定全唐诗》卷694《孙合•句》),“于是倏来忽往,蓬转萍流,近则累月仍迁,远则逾年必徙,将厅事为逆旅,以下车为传舍”(《唐会要》卷68《河南尹•刺史上》)。而不许“任本贯州县官及本贯邻县官”(《册府元龟》卷630《铨选部•条制第二》)的制度使这种流动性更富旅游色彩。再次,列传人物具有特殊的旅游便利因素和旅游动机。唐代官员调动,大多能使用官方驿传设施,赴任时间上也多无苛刻的限制。加之他们多能文善诗,不仅有流连途中山水的绝佳机会,也有借景抒怀(如迁贬聚散的悲喜与感悟等)的内在需求。如郑纟因不顾耽误公事,特地返回五六里,欣赏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的胜(《太平广记》卷170《知人二•郑纟因》)。最后,列传人物多能享受政府对旅游的“鼓励和刺激”政策。如重要节日的“专项旅游补贴”如“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每节宰相及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文,翰林学士一百贯文,左右神威、神策等军,每厢共赐钱五百贯文,金吾、英武、威远诸卫将军,共赐钱二百贯文,客省奏事共赐钱一百贯文,委度支,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例程”。见:[后晋]刘:《旧唐书》卷13《本纪第十三•德宗下》。

,平常的休假也“例得寻胜地燕乐,谓之旬假,每月有之。……有司供设,或径赐金钱给费”(《唐音癸签》卷27《谈丛三》)。

第二,统计样本足够大,涉及旅游资源足够多。前期计有1105个旅游资源(点)分布在全国近160个府州,后期近200个府州有1935个旅游资源(点),可以基本涵盖唐代旅游资源。而通过对辛文房《唐才子传》、曹寅等《御定全唐诗》未入传人物进行考察、统计和比对,他们所游览的旅游资源(点),绝大多数包含在表1所统计的旅游资源范围之内。

因此,列传人物游玩的旅游资源(点)能较好地反映唐代旅游资源的整体状况。

2.2 唐代旅游资源概况

经合并、筛选等必要的处理,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旅游资源(点)共计2769处,均是“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2003.。现据其类型和地域分布分别列于表1和表2。

表1中,唐代自然旅游资源共1064处,其中地文景观563处,水域风光487处,生物景观14处。人文旅游资源1887处,其中遗址遗迹103处,建筑与设施1770处,人文活动14处。其他难以归类者89处。

表2显示,唐代旅游资源不均衡地分布于各道:关内道520处,河南道402处,河东道127处,河北道63处,山南道301处,淮南道78处,江南道935处,陇右道35处,剑南道200处,岭南道108处,共计2769处。

3 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

3.1 旅游资源结构较为完善,主体较为鲜明

从《桂林风土记》、《吴兴地记》、《括地志》、《元和郡县志》等对旅游资源的罗列看,唐人划分旅游资源结构的意识尚浅,但套用国标GB/T 18972-2003来看,唐代旅游资源结构较为完善。表1和图1显示,唐代旅游资源无D类(天象与气候景观)和G类(旅游商品)。对于前者,唐代旅游者是不乏关注的,仅《御定全唐诗》中就有不少关于雾、雪、雷、电、霓虹、蜃景的诗文。同时,唐代丝绸、瓷器、茶叶等的贸易流通比较频繁,其中就包含旅游商品,此观点已为众多学者接受。《太平广记》也有数处胡人购买珠宝后回国的记载

如卷34《神仙三十四•崔炜》:“(胡人买到宝物后)遽泛舶归大食去”。又卷402《宝三•青泥珠》:“胡得珠,纳腿肉中,还西国”;《宝三•径寸珠》:“(波斯人购得径寸珠)以刀破臂腋,藏其内,便还本国”。见:[宋]李,等:《太平广记》。

,姚合也曾游玩太湖时购买太湖石

[唐]姚合《买太湖石》:“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奇哉卖石翁……”。见:[清]曹寅等编修:《御定全唐诗》卷499。

。唐代存在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是肯定的。

图1中,建筑和设施类旅游资源(F)是唐代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占旅游资源总量的半数以上。地文景观(A)和水域风光(B)也具有一定的数量。综合自然旅游地(AA)是唐代最主要的地文景观,河段(BA)、天然湖泊与池沼(BB)共占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总量的八成以上,综合人文旅游地(FA)、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类旅游资源约占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八成,上述五者构成了唐代旅游资源的主体,共占全部旅游资源数的75.1%。

3.2 人文旅游资源占据优势,地位还在提升

唐代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占全部旅游资源的比例分别为35.0%和62.1%。前期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比约为3∶5,唐后期,人文旅游资源总量已超过自然旅游资源的两倍,其中,增量最大的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交通建筑、综合人文旅游地类旅游资源,均属人文旅游资源;而数量减少者,如谷地型旅游地、观光游憩河段、湖区和海域、沼泽与湿地等均是自然旅游资源。从时间发展看,唐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3.3 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类旅游资源最为丰富

据表1,唐代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类旅游资源的数量均超过400处,远远多于其他类旅游资源,共占唐代旅游资源总量的42.2%。其次,唐代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园林游憩区域、观光游憩河段、港口渡口与码头、栈道等旅游资源也较丰富。唐代旅游者对佛塔寺观和楼台亭阁的偏好,较为恒定而强烈。前期最受旅游者青睐的旅游资源依次是:山岳型旅游地、佛塔寺观和楼阁亭台,后期依次是佛塔寺观、楼阁亭台和山岳型旅游地。

唐代佛塔寺观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佛宇道观“多游览者”(《唐语林》卷7《补遗》)、“游览者罕不经历”(《剧谈录》卷下《慈恩寺牡丹》),慈恩寺更是“每岁春秋游者,道路相属”(《关中胜迹图志》卷7《古迹祠宇》)。其旅游住宿和接待功能也很突出,“州县公私,多借寺观居止”(《全唐文》卷46《李豫•禁断公私借寺观居止诏》,页508)、“众僧房堂,诸俗受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僧像致敬篇第二十》)

见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EB/OL].大藏经在线阅读网(http:∥www3.省略/DZZJ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588&Page=11),2010.12.11.

,“佛寺宿会”还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张弓,1997),如白居易“山寺每游多寄宿”,黄滔“寻幽频宿寺”等。

置亭以观景是唐代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如李渤在桂林开发南溪山、隐山等,均有置亭的做法;元晦更将置亭作为开发山岳旅游资源的必需,如叠彩山之流杯亭,于越山之越亭,宝积山之岩光亭,堪称“筑凿之盛”。而从唐代“风土志”的记载来看,亭与山是同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宗教色彩的台阁也颇能吸引游客,白居易记游天宫阁道:“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御定全唐诗》卷457《白居易•早春独登天宫阁》)。

崇山理念和山水信仰流行于唐代社会,许多旅游景点也建立在山中或因山就势,《吴兴地记》更以三县六山一湖作为纲目。而唐代山水诗画的繁荣,源于旅游者,尤其是诗人画家山水意识的变化,“草木已盛,且江嶂若画,赏盈前途,自然屏间坐游,镜里行到,霞月千里,足供文章之用哉!”(《全唐文》卷349《李白•早夏于江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页3537),山水正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3.4 各道旅游资源结构相似,但丰富性不同

表2显示,唐代各道旅游资源结构大致如前文所述,但就类型完整性和丰富性而言,岭南道旅游资源最单一,缺乏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其次是陇右道、河东道和河北道,均无生物景观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山南道则缺乏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关内道、河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和江南道旅游资源最全面。

关内道旅游资源丰富,但近四分之三的旅游资源属建筑与设施类,且八成以上的旅游资源分布于京兆府。京兆地区开发程度较高,长安是全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造成了该道旅游资源偏重于人造景观和过分集中的状况。因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洛阳的政治和交通地位特殊,河南道旅游资源也以人文景观为主,结构较为合理,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居全国前列。

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重心南移至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指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财富较其他地区多的地区。参见赵德馨.我们想写一部怎样的《中国经济通史》[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7484.唐代的经济史具有过渡性质是明显的。天宝时期唐朝国力最盛,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经济地理格局变化,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参见曹尔琴.唐代经济重心的转移[G]∥《历史地理》编委会.历史地理:第二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147155.

,财富的聚集、便利的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环境等,使江南道,尤其是今江浙一带各类旅游资源均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唐后期,江南道旅游资源数量位居诸道之首,而近半数分布于吴越地区

本文吴越地区含润州、越州、苏州、湖州、杭州、常州、宣州、扬州(淮南)等州。下同。统计显示,除扬州外,吴越地区其他七州旅游资源总量占江南道旅游资源总量的46.2%。

。因历史时期受外族骚扰和方镇割据的影响较为严重,河东道、河北道和陇右道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均较为有限。剑南道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唐后期受吐蕃、南诏以及割据斗争的影响,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遭到严重破坏。岭南道旅游资源直到唐末才得到较为有效的开发利用。

4 唐代旅游资源的分布

唐代旅游资源的分布见图2。

4.1 旅游资源集中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等

唐代旅游资源的分布,体现出明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资源禀赋的依赖性。统计显示,拥有超过50处旅游资源(点)的州府,均为唐代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旅游资源禀赋优越的州府,如两京、润州(浙西治)、越州(浙东治)、苏州(江南东道治)、襄州(山南东道治)、荆州(荆南治)、成都(剑南治)、江州和宣州(旅游资源禀赋优越)等。其他旅游资源较多的州府,也多为政治中心或旅游资源优越地区,如华州、蒲州、梓州、兴元、鄂州、岳州、永州、扬州、常州、湖州、杭州等(见图2)。

4.2 旅游资源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唐代旅游资源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多有便捷交通,如桂州、梓州、徐州和长江沿线。唐代桂州是沟通长安、广州和安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北出中原的唯一捷径(陈伟明,1987)。梓州更有“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御定全唐诗》卷694《杜甫•奉使崔都水翁下峡》)的景象。由利州经阆州、梓州达成都的交通也很便捷(严耕望,1986)。徐州则有古汴河和泗水,联系宋州、泗州和楚州十分便捷。唐代长江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众多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被其串联。全国近九成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上述交通线上,其中最要者六:① 封禅线。即由长安出发,经华、虢、河南、郑、汴等州府至兖州一线。② 长安入蜀线。即由长安,经兴元、利、剑、绵、汉等州府到益州一线。③ 长安南下桂州线。即由长安经商、邓、襄、荆、岳、潭、衡、永等州至桂州。④ 京杭运河线。由汴州至扬州,经润、常、苏、湖等州至杭州,再分别前往越州和衢州。⑤ 长江沿线。由益州顺江而下,经夔、荆、岳、鄂、江等州至润州。⑥ 大庾岭线。即通过江南运河,由杭州沿浙江、余水、赣水(经睦、衢、信、饶、洪、吉、虔等州),上大庾岭沿浈水至韶州,再顺北江至广州。前三条旅游资源线与唐代主要陆路交通线重合,后三条则与主要水路交通线重合(见图2)。

4.3 旅游资源在基本经济区的集聚分布

图2中,A、B两个细虚框阴影部分为唐代基本经济区

冀朝鼎提出的“基本经济区”概念,类似“经济重心”概念,“如果撇开外族入侵、农民起义……,那么,关于领土扩张连同经济与政治重心的改变问题,就成了一个关于基本经济区转移的问题”,是农业生产条件和交通设施较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对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地区。见:冀朝鼎,著.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6:原序,910.

,C、D为唐代次等基本经济区 (冀朝鼎,朱诗鳌,1981)。

两京地区、吴越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

本文长江中游地区含襄、隋、安、郢、峡、荆、复、沔、朗、澧、岳、鄂、黄、蕲、江、洪等州。下同。

是唐代最稳定的旅游资源集聚区,大致都分布在基本经济区内;益州及其东北地区与基本经济区有一定出入,但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唐后期更聚集于成都地区,也可看作旅游资源集聚区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永州、道州和桂州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旅游资源集聚区,但显然与基本经济区存在一定的联系。

4.4 旅游资源的内陆集中分布

图2及统计显示,唐代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内陆两大区域:京畿道和都畿道、山南道中南部和江南道北部,这两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数约占全国旅游资源总数的60%。而京畿道、河南道、江南道、淮南道、山南道等内陆五道的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例更是高达80.7%,河东道、河北道的旅游资源也多分布于本道南方内陆地区,边疆地区旅游资源数量非常有限。总体上,唐代已形成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如图2中五个粗虚框1、2、3、4、5所示)和两大旅游资源带。

① 两京地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主要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其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② 吴越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则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最值称道的是其旅游资源禀赋,所谓“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梁文纪》卷9《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登览宴游之地,不可胜计”(《永乐大典(残卷)》卷2538《雪斋》)

解缙,姚广孝,邹辑.永乐大典(残卷)[EB/OL].http:∥省略/other/yldd/yldd1/031.htm.2010.7.13.,且扬、润、常、苏、湖、杭、越、宣等州旅游资源各有特色、相得益彰。其旅游资源以建筑设施类为主,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也较丰富。③ 长江中游地区交通便捷,加之峻峭秀丽、山川如画

仅杜甫就有众多描写两湖独特的地理风情和迷人的山川景物的诗文,如《宿花石戍》云:“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又如“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涨沙霾草树”、“野树侵江阔”、“湖阔兼云雾”、“鄂渚分云树”、“乾坤日夜浮”等,均能反映其原始、峻峭、秀丽、如画等。参见孙亭玉,彭艳芳.论杜甫两湖诗的内容[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87.,所谓“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御定全唐诗》卷233《杜甫•祠南夕望》),且多临观之美(《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13《新修滕王阁记》),成为唐代又一旅游资源富集区。该区以水域风光、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为主。④ 成都地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偏隅一方,历史底蕴深厚,且俗尚嬉游,溺于逸乐

如“蜀中百姓富庶,夹江皆创亭榭游赏之处。都人士女,倾城游玩”,又如“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动至连月”。分别见:《蜀杌》卷下、《宋史》卷89《地理志》,四库全书本。

,唐代更是“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扬不足以侔其半”(《全唐文》卷744《卢求•成都记序》,页7702),旅游资源较为富集,但唐后期受政治军事影响较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呈萎缩态势。该区以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为主,有一定量的水域风光和地文景观。⑤永桂地区旅游资源富集,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旅游资源禀赋,该地区地文景观最多,其次为建筑与设施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两大旅游资源带即封禅线旅游资源带和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带。封禅线旅游资源带指从长安至兖州的交通沿线地带,其旅游资源结构和分布体现了鲜明的政治色彩,不仅有众多政治和宗教名山,如华山、嵩山、泰山等,更有许多皇家汤泉园林,如华清宫、蓝田大兴汤院、岐州凤泉汤、同州北山汤、虢州蒙泉汤、河南陆浑汤、汝州广成汤、兖州乾封汤等。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占据绝对优势,也反映了政治因素对此带旅游资源结构的影响。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带的形成主要缘于长江的交通功能及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唐代长江及其支流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唐国史补》卷下),“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元和郡县志》卷5《关内道五》)。因此,唐代众多旅人不计远近,绕道旅行(史念海,1994),韦庄从长安入蜀、戴叔伦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均是如此。受流水切割作用,长江上游形成典型的峡江风光。巫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西陵峡“叠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水经注》卷34《江水》)。长江中下游除有巨湖灵岳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江南三大名楼、二林寺等。总体上,此带旅游资源丰富,中上游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出三峡后,越往下游,人文旅游资源越丰富。

5 结论

第一,唐代旅游资源结构完善。总体上人文旅游资源较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且随着时间推移,唐代旅游者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偏好越来越强烈。综合自然旅游地、河段是唐代最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则以综合人文旅游地、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为主。

第二,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唐代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其次是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园林游憩区域、观光游憩河段、港口渡口与码头、栈道等旅游资源。

第三,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和旅游资源禀赋特别优越的州府,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并有较强的内陆集中性。

第四,唐代已形成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桂地区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

第五,唐代已形成两大旅游资源带。封禅线旅游资源带的形成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占据绝对优势。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带的形成主要受交通及旅游资源禀赋因素影响,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参考文献:

[1] 陈伟明.唐五代岭南道交通路线述略[J].学术研究,1987(1):5358.

[2]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上海:中华书局,1987:10.

[3]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343352.

[4] 何镗,慎蒙.名山胜记[Z].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

[5]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6.

[6] 竞鸿,陆力.全唐诗佳句类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5.

[7] 李小波.唐宋时期三峡地区的志记、咏记、游记与历史旅游景观的研究[J].中国地方志,2004(10):6063.

[8] 任唤麟,龚胜生,周军.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为数据来源[J].地理研究,2011(3):477485.

[9] 任唤麟.明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13116.

[10] 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G]∥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73467.

[11] 史念海.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4):133.

[12] 魏向东,朱梅.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人文地理,2008(6):118123.

[13]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M].台北:坤记印刷有限公司,1986:11661168.

[14]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91021.

[15] 章必功.中国旅游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27238.

[16] 周振鹤.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M].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78.

On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ang Dynasty: Centered at the Tourism Activities of

Legendary Figures in the Two Books of Tang Dynasty

LIU Xun1, GONG Shengsheng1, BAI Yuehua2

(1.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430079, China;

2.Hank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Tourism, Wuhan 43021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cords of the Four Collections of Books of Wen Yuan Ge, there are many tourist attractions concerned with the tourism activities of the biographical characters in the Old or New Tang History. All of those tourist attractions which were arranged, located, and classifi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GB/T 18972-2003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database. The database shows some rule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ang Dynasty as follow. (1)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ang Dynasty were dominated by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and pagoda temple, tourist attractions of mountains, pavilions, platforms, chambers and towers were the major and most attractive tourist resources in Tang Dynasty. (2) There are some rul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Tang Dynasty, such as focu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other center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main lines of communication, clustered in basic economic zones, concentrated in inland areas and so on. (3) Chang’an and Luoyang district, Wuyue district,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engdu district and YongzhouGuizhou district were the bigfive centralized area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ang Dynasty. The district along the sacrifice line from Chang’an to Yanzhou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zonal region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ang Dynasty.

越南游记范文2

据介绍,近年来珠江游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珠江上共有23艘游船,而且游船的档次也日益提高,珠江游已成为广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政府接待的主要项目。“最辉煌的一年是2002年,珠江游全年的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仅客轮公司属下游船的客流就达到80万人次。”余浩然说。但从前年开始,珠江游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去年游客量降至最低谷,客轮公司属下游船的全年游客量仅有50万人次。

游船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为何游客量却直线下降?余浩然分析,主要是因为珠江两岸的景观近年来没有大的更新和改变,对游客的吸引力在减弱;同时,珠江游船上的服务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具有岭南特色的饮食和能够表现广州传统文化的表演;而船上对珠江景点的介绍也较表面化,无法展示广州的文化底蕴,没有形成珠江游文化,因而缺乏持久的吸引力。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更是广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广州市旅游局不久前明确提出,珠江游作为广州旅游的一大品牌,其深度开发将作为2009年工作的重点。

如何重振珠江游雄风?余浩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将投入2000万元建造新的游轮,在亚运会前投入营运,届时新游轮将成为珠江上最豪华的游船。同时,建造海心沙码头,将珠江游航线向东部延伸,发展西部传统游和东部现代游。记者了解到,海心沙码头将在亚运会前启用,可同时停泊5艘游船,岸上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码头建成后,将使珠江游航线从现有的9.6公里延伸到20公里。余浩然表示,由于航线延长,将考虑把目前往返的游江线路改为单向行程,全程大约2小时。

此外,游船上的服务也将走向多元化,在游船上推出糯米糍、咸水角、艇仔粥等岭南特色小吃。据透露,客轮公司正考虑在游船上增加表演性的节目,如T台秀、魔术表演等。能否将本土的粤剧、粤曲表演推上游船?余浩然认为,虽然很希望将广州本土的文化艺术表演结合到珠江游中,但由于粤剧、粤曲的节奏较慢,不太适合在船上长时间的表演,因此只能另辟蹊径,增加时尚类、互动性较强的表演节目。

越南游记范文3

阿庐古洞。又名阿庐洞、泸源洞或阿庐仙洞,奇奥百出,自古以来就是泸西人民心目中的灵山圣地,历朝历代,文人雅士题咏甚多。晋代《三都赋》、明代《名山志》、清代《方舆汇编》等典籍中均有记述。在古代已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区。宋元时期,这里还是泸西土著民族白彝族先民阿庐部的居住点,被其后人尊为祖灵洞。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前。原云南省省长、高级地质工程师和志强即为其题词“云南第一洞”。此后相继获得了全国35个王牌景点16条旅游专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部级风景名胜区等荣誉。古洞佛光、阿庐云海、地河幻景、天造神物被称为阿庐古洞的四大地下奇观。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泸西第二任土知府昂觉得昆明太华寺名僧祖初指点。于城东灵龟山修建广佛寺,于城西阿庐古洞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以佑一方人民。自此,佛教植根泸西,并得到迅速发展,阿庐古洞成为当地群众朝圣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其中以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最为兴盛。这一天,县城及附近村寨,男女老少,携儿带女,呼朋引伴,向阿庐古洞汇聚,一派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景象。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间。不乏中外名人、高僧大德、达官显贵。祖初、真禅、贞圆、崇化、淳法、格桑等佛界知名人士的垂青。更显阿庐古洞佛缘深厚。

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观音洞会已成为泸西县的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对于阿庐古洞来说,则是非常珍贵的一个文化节点,,不断地提升和持续打造。有助于形成阿庐古洞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性优势。自2006年11月佛光惊现阿庐古洞之后,泸西县旅游行业协会、泸西县佛教协会对这一十分珍贵的民俗节庆,严格按佛教仪轨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展示,内容日益丰富,形式大气多样,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越来越受到本地佛教信众及中外游客的喜爱。主要内容有迎请仪式、拜观音宝忏、绕佛仪式、摸顶加持、甘露灌顶、放生仪式、信物开光、挂牌上表、摸鼎祈福等。

首届南诏文化节在巍山举办

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五至二月初九),首届大理巍山・南诏文化节在红河源头、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发祥地、彝族祭祖圣地、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彝族打歌之乡、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发现中国”金奖魅力小城――巍山县隆重举办。彝族祭祖活动、南诏文化高峰论坛、彝族风情歌舞表演、巍山旅游文化推介会成为此次文化节的精彩亮点。“南诏文化”诞生于公元七世纪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与彝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历经千百年的延续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巍山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团结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通过此次文化节生动展现在世人面前。(巍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推广周”在昆启动

“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推广周”大型世博旅游主题活动于4月3日到站昆明。本次活动是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并主办。于4月3日至10日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同时启动。为响应国家旅游局号召,云南省旅游局确定昆明、玉溪、楚雄、西双版纳四个州市作为分会场参加“全国宣传周”活动。

活动期间组织了省内40余家旅游企业开展世博相关系列活动以及文艺表演等,让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支持,并参与世博会,同时,也让外地游客更加了解云南旅游、到云南休闲度假,分享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和成果。针对世博旅游将成为今年国内旅游热点的实际,云南省旅游系统将采取更多宣传手段,大力推介世博旅游和云南旅游,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特别是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高尔夫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创新旅游产品,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云南旅游知名度。(本刊记者 李思颖)

云南在全国首推“五星级”温泉酒店

2010年3月31日,云南省SPA与温泉等级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云南省温评委)正式授予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滇池春天温泉会馆、昆明温泉心景花园酒店、昆明君豪温泉会所4家温泉企业五级皇冠温泉证书和五级皇冠温泉标识牌。这四家企业是云南省首批通过五级皇冠温泉评定的企业,也是全国首批“五星级”的温泉酒店。

2008年。云南省出台全国首套完整的温泉地方标准,从此云南省温泉与SPA休闲度假旅游业进入标准化发展的道路。云南省旅游局局长、省温评委主任喻顶成表示: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四个较完整的温泉地方标准,同时率先进行了标准的实施及贯标工作,在全国温泉行业产生重大意义。而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温泉协会委托云南省编制全国温泉行业标准,对云南省温泉企业和产品将产生良好的宣传契机,借此机会,应将云南省打造“温泉标杆性企业”的概念推向全国。(本刊记者 李雨霖 张有林)

粤桂滇黔四省区党报采访云南旅游

“泛珠东盟・新南行记”粤桂滇黔四省区党报云南行采访活动于2010年4月15日在云南省旅游局启动。省旅游局局长喻顶成向采访团一行详细介绍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新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强调了云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既有条件决定了云南省将在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旅游合作中发挥积极地桥头堡和大通道的作用,对切实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接东盟新格局,“泛珠东盟,新南行记”粤桂滇黔党报媒体大型跨省联合采访活动以广东为起点,东盟各国为终点,沿着正在形成的广州――桂林――贵阳――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深度挖掘粤、桂、滇、黔4省区结合各自优势,对接东盟,深化泛珠区域合作,打造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构建现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现实举措和推进历程。(本刊记者 刘峪坊)

大型战争史诗巨作《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瑞丽市开机拍摄

越南游记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功能;文化意象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设施,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我国把博物馆定义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博物馆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博物馆已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旅游景点、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等,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博物馆的价值

近年来,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渐密切,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首先是收藏价值。收藏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收藏文物是博物馆最直接的目的。如今,藏品已成为博物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其次是研究价值。博物馆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博物馆馆藏物品的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博物馆的陈列艺术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然后是社会价值。人们越来越追求文化消费、休闲消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将蕴含的信息传达给观众,成为终身教育的场所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并且使观众身心得到放松,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再次是旅游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对文化追求,博物馆作为文化的窗口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正如刘若楠所言,“博物馆再也不能被孤立地看待,现实中的博物馆已经融入到旅游之中,并且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最后是经济价值。博物馆的经济价值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门票收入和旅游产品。二是博物馆塑造了城市品牌,作为旅游景点,不仅使博物馆自身得到发展,也带动了周边购物、娱乐休闲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

二、南通“博物馆之城”的空间布局

南通是中国博物馆的发祥地,除了民国时期建立的南通博物苑,目前,南通范围内已有54家博物馆。各类博物馆的建成,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丰富了南通的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了知名度。本文主要涉及的博物馆有9处:南通博物苑、纺织博物馆、个艺术馆、沈寿艺术馆、蓝印花布艺术馆、张謇纪念馆、珠算博物馆、风筝博物馆、城市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环绕着南通城,是游客经常去的景点,知名度较好,并涵盖了南通丰富的人文历史。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水陆空全方面的交通,环境质量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南通城围绕濠河而建,南通主要的博物馆的也散落在濠河之滨,环绕着南通城区,周边临近园林景观、城市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下图是南通主要博物馆的空间布局。

1、风筝博物馆。位于城区北濠河北畔,展示南通板鹞风筝艺术以及南通风筝艺人在扎、画、绷、糊、雕等方面的探索。

2、珠算博物馆。位于城区西北濠河之畔,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紧靠南通濠西书苑、盆景园,风景独特。

3、沈寿艺术馆。位于南濠河东侧,以清末民初著名绣女名字命名,主要展示刺绣艺术精华。

4、张謇纪念馆。位于南濠河东侧,和沈寿艺术馆毗邻,紧靠市民广场,民间艺术和现代景观结合,呈现张謇先生生平,经事品格,民族意识。

5、城市博物馆。位于城区中心,与南通博物馆隔河相望,展示南通发展的历程。

6、蓝印花布艺术馆。位于东濠河之畔,人民路主干道旁,展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7、南通博物苑。位于城区南濠河之滨,是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藏品丰富。

8、个艺术馆。位于城区东南,是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展示书画展览以及举办书画交流活动。

9、纺织博物馆。位于城区东南,是中国第一座纺织专业博物馆,展现土布生产、商行钱庄的历史风貌。

三、南通“博物馆之城”对城市文化的提升功能

博物馆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除了早期张謇建立的南通博物苑,南通先后创办和修复了一批博物馆,珠算博物馆、城市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等一系列文博场馆,这些博物馆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展现着南通的文化特色。南通博物馆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结晶,增强了南通儿女的归属感,为南通的文化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南通的名片。

1、收藏与展示

博物馆是收藏珍品的最佳场所,使文物得到保存与保护。藏品是博物馆所有活动的基础,没有藏品,博物馆就不能称之为博物馆,也就不能开展一切活动。其中,南通博物苑拥有馆藏品五万多件,上至原始社会,下至清末,包含恐龙化石、金、玉石、陶瓷、狱具等文物,苑内还有很多野生鸟类和年代久远的植物。如果博物馆仅仅收藏珍品,不把藏品陈列出来,那么藏品就失去其历史价值,博物馆也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观众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参观藏品是游博物馆的最直接的目的。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单一的陈列方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创新陈列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南通城市博物馆的工作非常到位,建设了声光电演示观影区、互动展区,让观众在参观中身临其境,感受到南通的发展变化,获得认同感。

2、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

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之余,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因此,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出行的选择。近年来,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开始不断融入社会生活,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参观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自2012年免费开馆以来,平均每年接待50余万次游客,南通城市博物馆平均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而南通珠算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百万余人次。南通的博物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南通的人文价值,成功塑造了南通博物馆城市的形象。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事务或现象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过程,按时间轴纵传播,有人为性、时间性、延续性和继承性的特点。[ ]博物馆收藏的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游博物馆时,观众通过切身体验和讲解员的讲解,与传统文化面对面,使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可以说,博物馆旅游加快了传统文化继承的过程。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第三展厅,通过实体工具再现了蓝印花布工艺流程,以及蓝印花布工艺成品的展示,不仅向观众展示了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还展示了它的实用性,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游客意识到蓝印花布的现实价值。在蓝印花布艺术馆实地考察中,一位中老年人正在旅游纪念品销售区拍照,便问他拍照的意图,他很乐意回答:

蓝印花布是南通的传统艺术,国母穿过蓝印花布制出来的衣服,希望拍出来的照片能刊登在《江海晚报》上,让市民可以看到,多多关注蓝印花布,不要忘记传统的艺术。

3、文化记忆与文化形象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留存在纸质书籍中、网络媒体中,也留存在城市各类的博物馆中。藏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城市的地域特色、城市的发展历程都可以在博物馆中寻找到。除了南通博物苑这样综合性的博物馆,南通还有专题类和行业类的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纺织博物馆等是杰出的代表。在博物馆里,通过对展品的讲述,给观众呈现出南通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人们头脑中的记忆,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在张謇纪念馆中,一位退休老教师带着子孙在参观,在交谈中得知他经常带着孙子参观南通的各个博物馆,让他了解南通的文化特色。当问及少年对参观博物馆的感受时,他很乐意的回答: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挺多关于南通的人、事,之前去书画中心(个艺术馆)然后我就喜欢上练书法了。

“每座城市都可以依据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因素确定自己的城市形象定位,其中历史文化是城市形象定位最为人所承认和重视的因素。”[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博物馆中,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变迁,循着历史的足迹去感知城市的形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南通修复和建设了几十家博物馆,每一家博物馆各有特色,她们记录着南通的发展和文化特色。由于先天优势和后天的努力,南通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的人数不断增长,南通博物馆城市的形象越来越深刻,同样也证实了南通无愧是“中国近代第一城”。

四、南通“博物馆之城”的文化意象感知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再纯粹地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更多的追求心灵的提升,因此,文化旅游、文化消费成为他们的选择。南通博物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博物馆文化成为南通本土最具文化特色、最具影响力的内容之一,博物馆参观便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文化诉求。南通博物馆历史悠久,品位独特,位置优越,参观方便,类型多样,博物馆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环境、消费、娱乐休闲一体化的发展,并已经成为南通市民闲暇生活的公共场所。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南通博物苑、张謇纪念馆、沈寿艺术馆等附近环境优美,或是天然氧吧,或是露天文化长廊,很多人在此中休憩,不仅感受到博物馆文化所带来的心灵满足感,又得到身心的放松。

近年来,南通博物馆接待的游客数量逐渐增长,博物馆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充满活力。游客除了了解南通博物苑之外,还对南通其他的博物馆有所了解,南通“博物馆之城”的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深刻。在一次访谈中,苏州游客,当问到他南通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时,他很认真的回答:

南通的成名很大程度得益于张謇,这次来南通就想看看和他有关的东西,南通的博物馆也多,南通博物苑、濠阳小筑(张謇纪念馆)我也去看过了,它西侧的沈寿艺术馆也很不错,用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是不错的选择。

一座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人们了解一座城市,也总是从现存遗迹去探索其内涵,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悠久的历史内涵,成为人们了解城市的窗口。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形象,承担着弘扬城市精神文化的重任。南通围绕其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兴建了一大批文博场馆,尤其是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的建成,和濠河融为一体,一些旅行社便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到南通必游濠河,到南通必看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南通博物馆以数量和质量为优势,博物馆文化在文博界内受到广泛认可,特色鲜明、文化创新的博物馆城市的形象逐渐凸显。

作者简介:成芳 (1991-),女,江苏南通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小武,(1976-),男,江西新余人,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城镇化、城市文化、城市管理。

参考文献

[1]田宝成. 博物馆的“体验式营销”[J]. 企业导报, 2009, (4): 97.

[2]刘若楠. 论博物馆的旅游价值[J]. 博物馆研究, 2009, (3):8.

[3]刘若楠. 论博物馆的旅游价值[J]. 博物馆研究, 2009, (3):9-12.

越南游记范文5

2007年7月22日,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淮阳龙湖湖畔举行。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连朝,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河南日报》副总编辑王俊本,周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光,市委副书记余学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民,市政协主席穆仁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梅宝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照仲、张宁萍,市政协副主席李海龙,市总工会主席朱桂英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淮阳籍在省会工作的省财政厅正厅级巡视员钱良举、省政府办公厅副厅级巡视员郑林、省纪委巡视专员孙金全、省检察院纪委书记田孝录、省中小企业局纪委书记王茂志、郑州大学纪委书记张连海等也应邀出席。国家旅游局发来贺电预祝旅游月活动圆满成功。

淮阳龙湖面积16000亩,被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诗经・泽陂》诗云:“彼泽之陂,有蒲有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描写的就是美丽的东湖和东湖里的荷花。每到七八月间,龙湖内荷花争奇斗妍,亭亭翠叶如盖。

为了扩大淮阳荷花的知名度,加快这一特色资源的开发,全方位展示淮阳县的人文景观,推动经济发展,淮阳县决定从7月22日至8月22日举办2007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系列活动,开发“淮阳二日游”旅游线路,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淮阳的美丽景色、和谐形象和发展潜力。

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全省数十家新闻媒体的百余名记者和70多家旅行社的主要负责人,被街道两旁的民间艺术展所吸引,被满湖娇艳的荷花所陶醉。

在启动仪式上,淮阳县委书记贾书君致欢迎词。中国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庞家臣、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市长徐光分别发表讲话。市委副书记余学友宣读了国家旅游局的贺电。

徐光说,淮阳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除了太昊陵、平粮台遗址、弦歌台等著名景点外,还有万亩龙湖。这对淮阳来说,既是一个品牌、一种形象,更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举办2007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是淮阳县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新举措,也是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希望淮阳县委、县政府发挥好2007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荷花名片”的放大效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以此为契机,思想再解放,方法再创新,力量再凝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周口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贾连朝宣布旅游月活动正式启动。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兴致勃勃地游龙湖、赏荷花。

据悉,2007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由河南省旅游局和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淮阳县人民政府和周口市旅游局、周口日报社承办。主题是:淮阳风光秀神州,龙湖荷花甲中原。龙湖赏荷旅游月期间,将举办全国摄影家及全省新闻摄影记者“聚焦淮阳”采风活动、中国・淮阳“龙湖荷花甲中原”征文大赛、龙湖自然风光摄影展、淮阳第三届导游员选拔大赛、民间艺术表演、中国・淮阳龙湖垂钓大赛等多项活动。

第二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7月19日,以“淮阳风光秀神州,龙湖荷花甲中原”为主题的中国作家采风团周口・淮阳行暨2008年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在淮阳东湖隆重开幕。

河南省副省长宋璇涛,《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李敬泽,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省委原常务副秘书长尹宏隽,省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厅厅长朱业祥,省财政厅正厅级巡视员钱良举,省商务厅副厅长耿建国,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李佩甫,省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张原生,省环保局纪检书记马福立,省商务厅工会主席赵俊杰,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党组成员、总统计员张宏,省人民检察院副厅级检察员吴廷学等应邀出席启动仪式。

周口市领导毛超峰、徐光、李洪民、穆仁先、石克生、梅宝菊、陈锋、李海龙,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姚天民等出席启动仪式。

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由省旅游局和市政府主办,淮阳县政府和市旅游局承办。

启动仪式上,市委书记毛超峰、淮阳县委书记贾书君致欢迎词。市长徐光主持仪式。

毛超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周口市四个班子向出席活动的各级领导、中国作家采风团成员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一贯关心支持周口文化艺术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毛超峰说,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64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三皇故都、老子故里,享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淮阳是中华文明的滥觞,文化积淀厚重,人文景观独特,文学艺术氛围浓厚。《诗经》中的“陈风”在这里孕育产生,曹植、李白、张九龄、苏轼、苏辙、晏殊等文学巨匠在这里留下千古华章。万亩龙湖碧波荡漾,十里荷香沁人肺腑。第二届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定会给各位嘉宾和朋友带来美好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思,让作家们产生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催生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造就文学艺术的璀璨风景。这不仅可以为古老的周口增添文学光彩,让鲜艳的荷花充满艺术芬芳,而且可以开阔周口作家群的文学视野,进一步推动周口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宋璇涛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奋斗目标,把建设文化产业强市作为实现周口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围绕“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优势,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事业呈现崭新面貌,文化软实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淮阳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春有朝祖会、夏有赏荷月、秋有寻根游、冬有民俗展和两年举办一次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旅游新格局,为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宋璇涛指出,周口利用淮阳龙湖荷花这一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举办赏荷旅游月活动,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巧妙整合,也是丰富和扩大文化旅游内涵的有效途径。《诗经・陈风》最早记载了淮阳龙湖的盛景,“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可以说龙湖荷花是当之无愧的“神州第一荷”。淮阳龙湖风光秀丽、生态良好,被称为“内陆奇观”、“中原名珠”,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观光旅游,相信通过这一活动的举办,一定可以更好地树立周口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应邀参加采风活动的《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李敬泽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淮阳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建都并长眠之地,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乡。他祝愿故乡的经济蒸蒸日上,故乡人民的日子像荷花一样越来越红。

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吸引国家、省、市的数十家媒体记者和10多家旅行社前来采访观赏。据悉,从7月19日起,为期30天的赏荷旅游月活动将陆续推出聚焦淮阳“水都荷乡”大众数码摄影网上评选;“水都荷乡”书画及诗歌、散文征文大赛;“厚重淮阳、魅力陈州”图片摄影展;相约淮阳―――“五友”(驴友、车友、影友、网友、钓友)龙湖生态游;民间艺术表演;“华英”杯龙湖垂钓邀请赛;DV淮阳―――“龙湖荷花DV展播”;陈州“十大名菜”品尝评选等10多项活动。

第三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又是龙湖七月中,十里荷香润古城。7月18日上午,2009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淮阳东湖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为期1个月的龙湖赏荷旅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河南省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省长助理卢大伟,省委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尹宏隽,省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厅厅长朱业祥,省卫生厅副厅长夏祖昌,省扶贫办纪委书记王茂志,郑州大学纪委书记张连海,省检察院纪委书记田孝录,省检察院副厅级检察员吴廷学,省档案局副局长方婷,省军区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林书全大校,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贾明祖等应邀出席启动仪式。

周口市领导毛超峰、徐光、吕彩霞、穆仁先、李明方、梁照仲、王建庄、李绍彬、张晓林,市政府秘书长游保峰,市政协秘书长李继广,县委书记任连军,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胡景旭,县委副书记朱国恩,县人大主任张帆,县政协主席牛庆明等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市长徐光主持,县委书记任连军致欢迎辞,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宣布开幕,省长助理卢大伟、市委书记毛超峰分别讲话。

近年来,淮阳充分发挥“羲皇故都,水城淮阳”的品牌优势,利用万亩龙湖、十里荷香独特的自然风光,以湖为媒,以荷交友,着力打造“水城淮阳”黄金名片,迄今已举办了两届龙湖赏荷活动月。去年,景区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实现船票收入40万元。今年,淮阳首次组织了专业旅游推介团到周边地市客源市场,采取座谈会、图版展示、风光片播放、召开专题推介会、发放宣传资料、赠送景点门票与旅游纪念品等多种形式,对淮阳县旅游进行全面推介,召开各类座谈会、推介会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赠送景点门票1万张,签订合作协议100家。围绕龙湖的开发利用工作也全面铺展,《河南省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已于6月通过专家组评审;与河南开隆置业达成龙湖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引进了吉林长春城建集团龙湖水上一日游项目;主航道上的四座桥和规划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市委书记毛超峰作重要讲话,他说:淮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周口“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亩龙湖,十里荷香,对淮阳来说,既是一个品牌,一种形象,更是一个很好的招商平台。举办龙湖赏荷旅游活动月,是淮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举措,也是周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希望淮阳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荷花名片”放大效应,全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力扩大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要保护好淮阳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使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省长助理卢大伟在讲话中指出,淮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淮阳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羲皇故都朝祖会、中华姓氏文化节、龙湖赏荷旅游活动月三大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千年庙会体验游、姓氏文化寻根游、龙湖生态水上游三大旅游品牌,树立了庙会文化、祖根文化、生态文化三大品牌,为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是推动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软实力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他希望,淮阳县抓住成为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机遇,再接再厉,开拓创新,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发展,努力把淮阳县建设成为文化产业的聚集地、文化创新的实验区、文化强省的排头兵。

据了解,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由省旅游局和市政府主办,淮阳县政府和市旅游局承办。今年的赏荷旅游活动月亮点纷呈。启动仪式现场,精彩的淮阳民间艺术表演、“龙湖杯”国际超模大赛华中赛区众多佳丽的临场秀成为全场的焦点,吸引了来自中央、省、市数十家新闻媒体的60余名记者及来自豫、鲁、苏、皖的几十家旅行社主要负责人和游客。

第四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龙湖荷开时”。 2010年7月18日,国家湿地公园淮阳龙湖又迎来了她如诗如画的季节。流淌荷韵的龙湖北岸,天蓝水清、苇绿荷红,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陶醉其中。当天上午,2010年中国.淮阳荷花节在这里隆重开幕。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柏栓,省十届人大常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明义,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连朝,省长助理卢大伟,省委副秘书长安伟,省人大农工委主任杨春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林宪斋,省旅游局副局长倪豫州,省发改委副主任朱涣然,大河报总编辑王守国,省美协副主席李志强等出席开幕式。周口市领导毛超峰、徐光、李洪民、穆仁先、李明方、梅宝菊、梁照仲、王建庄、李绍彬、刘国连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梅宝菊主持。

近年来,淮阳县充分发挥国家湿地公园淮阳龙湖的品牌优势,依托荷花节,展示淮阳的厚重文化与秀美风光,强力推介“万亩龙湖生态游”、“羲皇故都寻根游”等旅游产品,打造淮阳文化旅游强势品牌,促进淮阳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迄今已举办了三届荷花节,淮阳荷花,已成为我省继洛阳牡丹、开封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旅游花卉品牌。

卢大伟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文化品牌正在形成。作为全省文化改革试区,淮阳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羲皇故都朝祖会”、“中华姓氏文化节”、“龙湖荷花节”三大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千年庙会体验游”、“姓氏文化寻根游”、“龙湖生态水上游”三大旅游产品,树立了“庙会文化”、“祖根文化”、“生态文化”三大品牌,为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淮阳县按照全省部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淮阳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倪豫州对淮阳荷花节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2010年中国淮阳・荷花节的成功举办,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淮阳在河南旅游业大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淮阳县充分挖掘淮阳文化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周口、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以来,淮阳先后被省文化旅游部门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希望全省新闻界和摄影界更加关注准阳,把淮阳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向全国。

徐光在讲话中说,淮阳是中华文明的滥觞,文化积淀厚重,人文景观独特,文化氛围浓厚,《诗经》中的“陈风”在这里产生。近年来,淮阳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春有朝祖会,夏有荷花节,秋有寻根游,冬有民俗展”四季不断的文化旅游盛会,使文化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希望淮阳县发挥好荷花节名片的放大效应,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保护好独特的资源,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使淮阳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持续发挥效益。

上午9时30分,李柏栓宣布:2010年中国・淮阳荷花节开幕。

据悉,本届荷花节活动由河南省旅游局、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淮阳县人民政府、周口市旅游局承办。今年的荷花节以“荷花・和美・合作”为主题,活动持续两个月。荷花节期间,淮阳县将组织各种以荷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百名画家观荷佳作选、“大河旅游直通车”淮阳赏荷、餐饮业十佳评选、中国知名摄影家与摄影记者大型采风活动及央视“梦想剧场”栏目走进水城淮阳录制“唱到北京去”淮阳专场等。

省国资委主任肖新明,省委农办副主任郑林,省财政厅原纪检组长钱良举,省扶贫办纪委书记王茂志,省检察院纪检书记田孝禄、副厅级检察员吴廷学,省人防办副主任张太学等淮阳籍在外工作的领导干部应邀出席开幕式。

第五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又是七月赏荷时,荷花怒放待君来。7月26日,身着节日盛装的国家湿地公园淮阳万亩龙湖一片欢腾。如诗如画的龙湖北岸,天蓝水清、苇绿荷红,在数以千计游客的见证下,2011年淮阳荷花节在这里隆重开幕。

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国家统计局省调查总队总队长刘世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省文化厅副厅长黄东升、省文联副主席张剑锋,周口市领导毛超峰、徐光、吕彩霞、穆仁先、李明方、梅宝菊、时兴功、李绍彬、梁照仲,淮阳县领导出席开幕式。

2007年以来,淮阳充分发挥国家湿地公园淮阳龙湖的品牌优势,以荷为媒,以荷会友,强力推介“万亩龙湖生态游”、“羲皇故都寻根游”等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羲皇故都”、“水城淮阳”两张黄金品牌。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荷花节。淮阳荷花节,已成为河南省继洛阳牡丹、开封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旅游节庆品牌。2010年,淮阳各旅游景区景点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20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总收入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5.5%。

开幕式由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梅宝菊主持。淮阳县领导致欢迎辞,他说:近年来,淮阳强力实施“旅游带动、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培育节会、会展、创意、物流等新兴产业,持之以恒地探索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淮阳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中国旅游强县,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淮阳的聚焦度、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淮阳人民的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明显提升。 实践证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有效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因此,在全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坚持项目带动,提升景区景点;坚持生态体验,发展乡村旅游;坚持创新提升,打造旅游品牌;坚持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羲皇故都、水城淮阳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根亲圣地更有魅力、更有凝聚力、更有创造力。我们坚信:有省、市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有全县人民的精诚团结,淮阳的声音一定会越来越响亮,淮阳的力量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淮阳的人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淮阳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周口市长徐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范修芳首先对淮阳荷花节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淮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是省旅游局确定的豫东平原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服务提升工作,旅游业发展始终保持着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树立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办荷花节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各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荷花节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淮阳的厚重文化和秀美风光,打造淮阳文化旅游强势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徐光在讲话中说,淮阳荷花节是省旅游局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河南省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5年来的创新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羲皇故都、水城淮阳荷花之美、城市之美和人文之美的靓丽名片。五年来,通过荷花节的举办,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不仅展现了具有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生态龙湖,丰富了全市文化旅游业态,打开了一扇外界了解周口的重要窗口,而且为增进交流、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共谋发展创造了重要平台,在提高周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周口走向全国、使国人了解周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淮阳荷花节继续由省旅游局和周口市人民政府携手主办。在省旅游局的悉心指导下,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荷花节一定会办成一次文化和谐、合作发展的盛会,一定会办成河南乃至全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靓丽名片之一。

上午9时20分,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宣布:2011淮阳荷花节开幕!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和游客一起兴致勃勃地游龙湖、赏荷花。

据悉, 2011年淮阳荷花节由河南省旅游局、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淮阳县人民政府、周口市旅游局承办。今年的荷花节以“荷花・和美・合作”为主题,按照“隆重、节俭、祥和”的原则,除荷花节开幕式及淮阳荷花节文艺晚会外,还将有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洽谈会、“浪漫七夕”相亲、龙湖摄影采风系列活动(包括知名摄影家“龙湖聚焦”采风活动和“印象龙湖”大众数码摄影比赛)、淮阳荷花节旅游直通车等系列活动。

第六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又是龙湖七月中,十里荷香润古城。7月18日,国家湿地公园――万亩龙湖宛如江南水乡,游人如潮、万荷竟放、清香四溢,充满了诗情画意,让八方游客如梦、如醉。随着担经挑、舞龙狮、秧歌、旱船等精彩的民俗表演,2012年淮阳荷花节在羲皇文化广场隆重开幕。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广智,省军区副司令员、参谋长宋中贵,省政府副秘书长万旭,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省体育局局长彭德胜,《光明日报》社河南站站长刘先勤,省文产办主任徐惠玲,省委农办副主任郑林,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于德水等应邀出席开幕式。

周口市委书记徐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岳文海,市人大主任李洪民,市政协主席穆仁先,周口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史根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锋,市政府副市长田永红;市政协副主席张文平,市政协副主席任连军,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程新华,市总工会主席朱桂英;淮阳县领导胡景旭、苏中林、张帆、牛庆明、张华、宋志军、李飞、祁永亮、马玉东、郭宇、朱伟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淮阳县人民政府县长胡景旭致欢迎词,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周口市市长岳文海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副市长田永红主持开幕式。

近年来,淮阳依托国家湿地公园龙湖的品牌优势,以湖为媒,以荷会友,着力打造“万亩龙湖生态游”、“羲皇故都寻根游”等旅游黄金名片,强力推介淮阳寻根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荷花文化,全面提升了淮阳龙湖荷花节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的淮阳荷花节,成为继洛阳牡丹、开封菊展之后第三大花卉旅游节会品牌,有力促进了淮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9%。

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对淮阳荷花节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淮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是我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5大旅游目的地-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和6大旅游度假区之一。淮阳荷花节自举办以来,淮阳旅游知名度逐年提升。今年是省旅游局和周口市政府联合举办荷花节的第四年。本届荷花节将继续以荷为媒、以湖会友,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推介淮阳龙湖生态游和羲皇故都寻根游等丰富的旅游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羲皇故都?水城淮阳”文化旅游品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周口市市长岳文海在讲话中说:淮阳荷花节是省旅游局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河南省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6年来的创新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羲皇故都、水城淮阳荷花之美、城市之美和人文之美的靓丽名片。六年来,通过荷花节的举办,以荷为媒,广交朋友,不仅展现了具有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生态龙湖,丰富了全市文化旅游业态,打开了一扇外界了解周口的重要窗口,而且为增进交流、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共谋发展创造了重要平台,在提高周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周口走向全国,使国人了解周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淮阳荷花节继续由省旅游局和周口市人民政府携手主办,同时省体育局积极参与,率先启动了2012年中原龙舟、龙狮公开赛,为第六届荷花节的成功举办增添了亮色。我们相信,在省旅游局和省体育局的悉心指导下,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荷花节一定会办成一次文化和谐、合作发展的盛会。

上午9时20分,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宣布2012淮阳荷花节开幕!随后,河南省体育局局长彭德胜和周口市委书记徐光为2012年中原龙舟赛启动点睛。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观看中原龙舟龙狮赛后,乘船畅游龙湖,亲身感受淮阳荷香水韵。

据悉,2012淮阳荷花节由河南省旅游局、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淮阳县人民政府、周口市旅游局承办。本届荷花节以“荷花?和谐?合作”为主题,活动持续一个月。荷花节期间,除荷花节开幕式及淮阳荷花节文艺晚会外,还将举办2012年中原龙舟龙狮公开赛、省摄影家协会“龙湖聚焦”采风活动、“浪漫七夕”相亲活动、淮阳荷花节旅游直通车活动、中国传承文化暨易经研究学术论坛和中部六省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第七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2013年7月8日,正值农历小年六月初一。太昊陵广场上,虽焦阳似火,仍是人流如潮,,第七届淮阳荷花节在此拉开了序幕。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广智,省旅游局副局长何琳,省陈州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书一,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书记冯汴生等应邀出席启动仪式。

周口市县领导徐光、刘继标、李洪民、陈锋、李绍斌、解冰山,杨永志、马明超、张帆等出席开幕仪式。市政府正市长级干部李绍彬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淮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马明超致欢迎词,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何琳和周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继标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马明超在致辞中说,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部署和要求,2007年以来,淮阳县委、县政府在省旅游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淮阳荷花节,以湖为媒、以荷会友,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做好水文章,办好荷花节,全力打造全球华人最向往的根亲文化圣地和人类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推动淮阳“四化同步”协调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260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8%。

省旅游局副局长何琳对淮阳荷花节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说:“淮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全国首批旅游标准示范县”,是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淮阳龙湖是国家林业局确认的国家湿地公园,是我省一处独具特色的休闲避暑胜地;龙湖荷花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继标在讲话中说:“淮阳荷花节是省旅游局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河南省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6年来的创新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羲皇故都、水城淮阳”荷花之美、城市之美和人文之美的靓丽名片。最后,祝“第七届淮阳荷花节”圆满成功!”

9:20,副省长张广智宣布第七届淮阳荷花节开幕。

随后,副省长张广智和市委书记徐光为“激情龙湖”2013年中原龙舟体验赛启动点睛,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观看中原龙舟赛。

11时,与会领导在羲皇宾馆参加了“梦淮阳”文化旅游项目签约仪式、“望台烟雨”建设项目和数字淮阳文化旅游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第八届荷花节 主体 活动内容 口号

习习清风伴着细雨,缕缕荷香浸润古城。2014年7月12日上午,在国家湿地公园――淮阳龙湖湖畔,伴随着游人熙熙攘攘的脚步,第八届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激情开幕。

当天上午,开幕式现场激情四射,由青年志愿者表演的歌舞节目精彩纷呈。素有“中国首位记者原创歌手”之称的淮阳籍青年歌手王勇登台献唱了歌曲《梦淮阳》、《思淮阳》,把淮阳美景、淮阳元素融入歌曲,引来阵阵喝彩和掌声。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陈风・古荷》邮票发行仪式,龙湖荷花荣登“国家名片”――邮票;同时还举行了美丽河南摄影大赛周口采风行启动仪式。

本届龙湖赏荷旅游月以“荷花・和谐・合作”为主题,从7月12日到9月12日,时间将持续两个月。期间,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其中由本报策划推出的“羲城帝景・从淮阳到天水 万里寻踪伏羲路”大型文化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也将于7月15日在淮阳太昊陵景区举行。此外,还有第41届“世界旅游小姐选拔大赛”周口赛区选拔赛、“欢乐龙湖”钓鱼大赛、“中国梦・荷花情・魅力龙湖”五省五地书画联展、淮阳县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热爱淮阳,热爱家乡”征文大赛等。

越南游记范文6

关键词:楚;吴越;辞赋文化圈;社会风俗;由武转文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033-04

从“操吴戈兮披犀甲”到“杏花春雨江南”,吴越地区的风俗经历了从尚武任侠到重文敦礼的重大转变。据记载来看,先秦时期这一地区的民风,多为“轻死易发”、“好相攻击”,但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明清后,吴越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文化重心。

对于这一现象,以往的学者们多从晋室南渡之后,经济重心南移进行解读。可是,回顾吴越地区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的重要邻国,曾经将吴越之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而通过前辈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楚国文化具有闲散自然、浪漫飘逸的特点并因而形成一个文化派系。在分析吴越由“尚武任死”的蛮夷之地到全国文化重心的转变历程时,也应该考虑到楚文化最初带来的影响。

吴越尚武之风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说,“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汉书・地理志》评价“吴粤之君皆尚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左思《吴都赋》中对吴地民风也有“士有陷坚之锐,俗有节慨之风”的描述。

吴越尚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兵器的重视,这些兵器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宝剑。在文献资料中对于吴越宝剑的描述非常多:《战国策》称吴越宝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戮盘”。《庄子・刻意篇》云:“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同时,古时吴越之地民风“尚勇任死”,就像东汉时仍流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的童谣,这种习尚和吴越兵器的发达不无关系。可见,习武练剑已经成为吴越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而尚武尚勇之风自然导致人民性情的刚硬铿锵,使得吴越之地出现了专诸、要离等众多重义轻生的豪杰之士。

但是,吴越“轻死易发”、“好相攻击”的风气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了转变,到宋代,江浙地区已经“文物衣冠,蔚为东南之望”,俨然成为了全国文化中心。及至明清,江南更已是文化重镇。

关于吴越之地由武转文的风尚转变的现象及其原因,前人已有许多论述。早在唐代,杜佑就在《通典》中说:“永嘉以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今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盖颜、谢、徐、庾之风扇焉。”认为永嘉之乱以后士人的南迁促使吴越风尚发生了转变。

当代学者,更是对这个问题多有关注。张荷先生在《吴越文化》一书中认为,北人南迁促进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江南由尚武走向崇文的一个重要因素。曹金华在《吴地民风演变》一书中说,“吴地尚武好勇之风,大约在东晋时开始发生变化,此后历经南朝、隋、唐至宋代方才完成趋向崇文的嬗变过程。”王卫平在《论太湖地区文化重心地位的确立》中也认为太湖地区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是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南移过程同步进行的。

可见面对江浙地区由武转文问题时,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事实出发,认为江南地区崇文风尚是由于中原士族和人民的避乱南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的。

不能否认,从经济重心的角度去解读江浙地区文化兴盛的原因,的确有其道理。从魏晋到唐代,北人南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同时认识到,文化的发展在受经济影响之外,更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把经济重心南移与文化重心南移完全等同,可能并不是非常全面的结论。

如果我们考察吴越地区的文化史,就会发现,早在汉初,这一地区因吴王刘濞和淮南王刘安为代表的辞赋创作,已然跃居为两大辞赋中枢之一,而与长安宫廷辞赋并驾齐驱。可见吴越地区尚文的风尚,在那时就已经初露端倪。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吴越地区由武而文的转变,在那时就已经迈出了一步。

关于西汉初吴地辞赋创作的兴盛。《汉书・地理志・吴地》云:

粤既并吴,后六世为楚所灭。后秦又击楚,徙寿春,至子为秦所灭。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

始楚贤臣屈原被馋流放,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於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其失巧而少信。

……本吴、粤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

这段话帮助我们回溯了从战国到西汉前期吴地文化的情况。

按照游国恩《论屈原之放死及楚地地理》的考证,屈原大概在五十多岁时被流放到了江南,不久之后白起拔郢,屈原听闻后创作了著名的《哀郢》。这或许可以被认作吴地辞赋文化的先声。

而汉初辞赋文学的推进者――以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为都的吴王刘濞,以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为都的淮南王刘安。就理应算作吴越之地文学的初始了。我们发现,这两国的领域,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我们知道汉初分封诸侯王时两国疆域大致如右图(高帝五年诸侯封域)示,那么,吴王、淮南王所占有的领地,和《汉书・地理志》的“吴地”的地理概念是基本吻合的。

刘濞和刘安这两位诸侯王都爱好辞赋并且乐于招徕宾客,这使得吴地成为除了京都长安之外辞赋创作的重要中枢。据《汉书・邹阳传》记载,“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阳与吴严忌、枚乘等俱仕于吴,皆以文辨著名。”而淮南王也招致宾客方术之人数千,有《淮南子》传世。此时的吴地俨然已经成为了西汉的文化中心之一。

吴地在西汉前期人才辈出,庄忌、枚乘、严夫子、严助等当时著名的辞赋家,都活动于这一带。其中庄忌为吴郡(江苏苏州)人,枚乘为淮阴(江苏淮阴)人,严助曾官拜会稽太守。这些人的作品为数众多,见于《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而吴地也不乏以自己的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朱买臣,《汉书》记载他“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后来终于成为会稽太守。这都说明,在西汉初期,吴地的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由此,从战国的屈原,到汉初的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在这一地区进行的文化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辞赋文化的兴盛可见一斑,吴地由武转文的演变其实早在西汉初年就已经表现出来。

吴地辞赋的兴盛,更可以深入地思考。在我看来,这个现象代表了吴越地区文化个性变迁的开始。辞赋文学最初兴起于荆楚地域,但是在西汉初期,却在吴地形成了新的辞赋文化圈。甚至于《汉书・地理志》在讲到楚地时对于楚辞只字不提,却在对吴地的介绍中着重谈到了辞赋的兴盛。关于这一点,《汉志》已经做出了解释,“本吴、粤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而日本学者冈村繁先生在《汉初辞赋文学的发展动向》一文中有更进一步的分析。

冈村繁先生分析了楚国的历史。楚国在战国中期灭越,将吴越之地纳入了自己的版图。战国末期由于西边劲敌秦国的猛烈攻势,楚国曾经向江淮地区迁都。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郢都,楚顷襄王东迁于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迁于钜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国末期的王室有五十余年在淮水流域辗转为都。冈村繁先生认为,在寿春沦亡直至楚项羽及汉高祖的所谓楚军灭秦之后,这数十年间楚旧臣们向淮南各地的散亡,对于历来只盛行于宫廷中的辞赋文学转而开始向其所处的整个地域广泛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前汉初期时,辞赋文学的传统已经从荆楚转移至江淮地区。

顺着冈村繁先生的思路,我们可以猜想,在楚国势力不断东移的这样一段历史时期内,楚文化对于吴越文化应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楚文化,把吴越首次带上了重文的道路。接下来就具体探讨在各个历史时期内,楚文化对吴越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国许多曾经主导过政治形势的重要大臣都来自楚国。例如申公巫臣派自己的儿子到吴国教吴人战车,而使吴国能够和楚国抗衡。楚人伍子胥策划刺死吴王僚,帮助阖闾夺得王位。范蠡、文种帮助勾践灭吴。而同是楚人的孙武曾就任吴国的重要将领。这显然能够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较发达地区的楚国对于吴越地区的影响。

楚国在东周时期兼并了周边的大量小国,向东、向北、向南都有领土的扩张。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已然成为天下大国。其在疆域上强势的拓展,也促成了其文化的传播。

李学勤先生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中说:

长江中游的楚国是另一庞大文化圈的中心,这就是历史、考古学界所艳称的楚文化。随着楚人势力的强大和扩张,楚文化的影响殊为深远。好多周朝封国,楚国以南的各方国部族,都渐被囊括于此文化圈内。……楚文化的扩展,是东周时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楚人北上问鼎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伸。到了战国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发展,随后由于楚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又向东扩张,进入长江下游以至今山东省境。说楚文化影响所及达到半个中国,并非夸张之词。

因此,楚国势力的扩展,不单是在政治上统一了南方的广大区域,在文化史上也逐渐形成以楚国本身为中心的一个新的传统。

关于楚地的文化传统,《文心雕龙・时序》说道:

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飚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严之第,楚广兰台之功。

文中认为,战国时期各国中文化上为人称道的就是齐楚两国,而相比于齐国稷下的思想之盛,楚国的文化更多表现为一种浪漫飘逸的文化气息,即“楚广兰台之功”。而不管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子行吟,还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楚狂放歌,都能强烈体现出楚文化中狂放睿哲的特点。同时,据司马迁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老子出于楚地,其著作《道德经》也体现出楚地飘逸自然的文化特色。这些例子说明,东周时期楚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楚国后来统治了南方的广大区域,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以楚地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也随着其政治的扩张而向周围扩展。东周时期楚国向东扩张势力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吞并越国后,将吴越之地纳入其版图,同时也将吴越之地纳入了自己影响下的文化圈。

楚国一方面扩张,另一方面也遭受着攻击。战国后期楚国在秦国的猛烈攻势下连连溃败。《史记・楚世家》记载,“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以北保于陈城。”公元前278年,楚国连历代王都郢城也沦陷了,转而退移到遥远东北方向的陈城为都。后来又相继移都向更东边的矩阳乃至寿春。于是其影响力便强烈地辐射向江淮地区。

而江淮地区正是故吴越之地的一部分。从文献中我们知道,吴、楚两国在春秋时期的交战就多发生在淮水流域,吴王夫差还曾有过“城邗,沟通江淮”(《左传・哀公九年》)的举动。越灭吴之后,更是会诸侯于徐州(在今山东滕县),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江淮之地乃是吴越故国的势力范围。

在楚国旧地沦丧之后,其统治重心随着都城东迁而一再东移,我们可以推测,在楚国辗转移都于江淮之地的时候,吴越故国已经成为其统治范围中非常重要的一片领域。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指出,“吴被越国兼并后,吴地成为越国的腹地;楚威王败越,吴地又成为楚国的要区。由于楚都郢被秦国攻占,楚国重心东移,吴地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史记・楚世家》还记载了在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以左徙(黄歇)为令尹,封于吴,号春申君。”而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就在吴故墟上筑城,并招致门客三千。春申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自请封在吴地,并在此地招致宾客,对于吴地的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公元前223年楚国终于被从西边攻来的秦国所灭,此后楚国的旧王室和旧臣们都作为亡国之民而受到了悲惨的对待,冈村繁先生从《史记》多处记载的楚汉之际的状况及其地理位置角度推测,认为江东的吴郡可能就是楚旧臣逃佚而定居最多的地区。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梁和项羽在杀人之后逃向了吴郡。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我们显然可以认为,故吴越之地因为接纳了这批楚国的亡国臣民而更进一步地受到了楚国的包括辞赋文化在内的整个文化传统的影响。

楚文化对于吴越文化的这种影响,从考古发现中也可以找到依据。而且从考古发现中,能够清晰地看出楚文化逐渐进入和影响吴越地区的历程。按照传统的地域分类,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各自属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共同体,但是江淮是楚的东境,楚人自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进入此地后,直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为止,整整在这里活动和统治了数百年。所以,它同样是楚人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楚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对吴越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李学勤先生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一书中说:

“华夏对东南地区的文化影响,是通过楚文化作为桥梁而实现的。楚国和其以南的地区从来有着密切的关系。战国中期初,楚悼王任用吴起,‘南平百越’,事见《史记・吴起列传》。此后因楚的疆域向南扩展,增强了对东南的影响,楚威王灭越,更把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带纳入楚文化的范围。”

《楚文化寻绎》一书中认为,江淮地区土著文化逐步为楚文化所融合的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春秋中期,即楚入江淮时期,这时外来文化的楚文化,还没有融合和取代土著文化;春秋晚期是楚人进入江淮的中期。在这段时期里,这一地区虽有吴、越先后同楚争战,但在文化方面,楚文化并没有对这一地区产生什么影响作用。到这段时期的后期,土著文化却已被楚文化所融合。战国时期,楚文化在江淮兴盛流行,以后随着楚国势的日益削弱,楚文化也日益衰落。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观念史的角度来佐证楚文化对吴越文化的影响。在汉人的观念里,“楚”这一概念的地理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位移和变化。由于楚曾经占有吴越之地,因此汉人已经将吴越看成是楚的一部分,在西汉乃至后世的众多文献中都可以找到佐证。

最具代表性的一条材料是《史记・货殖列传》:

越、楚则有三俗。

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江陵,故郢都。……

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其俗类徐、僮。朐、缯以北,俗则齐。浙江南则越,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

由这条材料可以对西汉人眼中的“楚”概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首先,这里将“越”、“楚”并称,蒙文通先生《越史从考》说,“是东楚故吴地,后入越,越人所居,后又入楚,其称‘越楚’,殆以此耶!”认为此处之所以称“越楚”,是因为吴亡于越、越又亡于楚,因此“楚”的概念里已经包含了“越”这一地理概念。

第二,此处将楚分成了西楚、东楚、南楚三个部分,这种三分法在后世也被沿用,如《史记集解》引孟康曰:“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吴为东楚”的看法是一致的,这说明西汉时期“吴”已经被看成是“楚”的一部分。

第三,在东楚的部分,司马迁写道,“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可见从阖闾到楚国的春申君,再到后来的吴王刘濞,都是喜欢招致宾客的,而《史记》在这里将这三个曾经在吴地文化史上起到过影响的人并称,也可以猜测司马迁是将这三人的影响看成了一个理解吴地文化的线索。

此外,《史记》多次以“荆”指称故吴越地区。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太伯奔吴”事件时说,“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对于这句话中的“荆蛮”二字,正义解释为:“楚灭越,其地属楚。秦讳楚改曰荆,故通号吴越之地为荆。及北人书史,加云蛮,势之然也。”即在楚国灭越之后,占有了吴越之地,因此吴越之地也被冠以“荆蛮”之称。

更明显的,是从汉初分封诸侯王时的诸侯国名,吴地的诸侯国是称为“荆”的。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将军刘贾数有功,以为荆王,王淮东。弟交为楚王,王淮西。”高祖统治天下之后,将东阳郡(即后之临淮、广陵)、鄣郡(即后之丹扬)、吴郡五十三县封给刘贾为荆王。《汉书・地理志》也记载:“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从中都可以看出在汉人观念里“荆”和“吴”概念的重叠。

综上所述,楚文化从春秋中期开始,就和吴越地区有诸多交流。在战国时期尤其是楚国占有吴越之地并东迁之后,来自楚文化传统的影响就进一步渗透到了吴越地区。这种影响体现在文化风气、风俗器物上,促使辞赋文化圈在西汉发生于吴地而为之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繁荣。我们可以说,楚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吴越之地的社会风尚,使之由之前的尚武向崇尚文教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吴越史地研究会.吴越文化论丛[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张荷.吴越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姚汉荣,姚益心.楚文化寻绎[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5]黄德馨.楚国史话[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6]蒋炳钊.百越文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百越研究[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曹金华.吴地民风演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程德祺.吴文化研究论丛[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10]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臧知非,高婷婷,沈华.周秦汉魏吴地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12]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13]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8]赵晔.吴越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9]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0]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2]吕不韦.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3]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萧统.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5]吴恩培.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6]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7]蒙文通.古族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8]钱穆.秦汉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9]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