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导游词范例6篇

瘦西湖导游词

瘦西湖导游词范文1

各位游客,非常欢迎到瘦西湖参观游览。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河。有文献可翔实稽考为《宋书》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起风亭、吹台、琴室、月观,果竹繁茂,花药成行。这是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其规模最盛时期为清乾隆年间。由于康熙、乾隆两朝皇帝的屡次南巡,扬州盐商在沿河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最盛时期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桥为大虹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一座红栏木构桥梁,故名红桥。后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石桥,如卧虹于波,故改名为虹桥。康熙年间王渔洋任扬州司理,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其中一首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最为出名。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现在我们正在漫步的这段长堤叫做长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长一里多,东西两侧,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间成行。每当烟花三月之时,桃花盛开艳丽缤纷,柳丝婀娜起舞,似青烟绿雾,雨丝烟雾之中,漫步其间,确是游人销魂之处。这段长堤在园林艺术手法上,合理地运用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在进入较大的景区前,以长堤作为过渡,渐渐拉开全园的序幕。

现在我们走到长堤的尽头。首先看到的这座园叫做徐园。它是1915年于清桃花坞旧址改建的,为祠祀原驻扬州的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而建。园门形如满月,门额上草书徐园二字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吉亮工题写的。园中听鹂馆过去是徐宝山的享堂,现为游人休息场所,取诗人杜甫:两只黄鹂鸣

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图案,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体现了晚清扬州的木雕工艺。听鹂馆门口的两口铁镬,是扬州的出土文物,据《铁镬碑》记载是南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每只铁镬重约3吨,由此可见当时扬州冶铁-业的发达。徐园虽名为祠堂,实质是

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园林,其中春草池塘吟榭为客座,宜于客人小憩;疏峰馆为客厅,宜于宴请宾客;冶春后社为诗社,宜于吟咏诗句。

绕过徐园,我们现在站在小虹桥上,大家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前面各位看到的就是瘦西湖比较开阔的景区,回过头来再看徐园,就知道它是整个瘦西湖的屏障,这就像看戏一样由序幕而进入高潮。

现在请大家转过来往东看,前面这一景叫做四桥烟雨,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每当山色空潆雨亦奇之际,领略的景致是四桥飞跨烟雾里。站在这座楼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春波桥、大虹桥,北面有长春桥,西面有莲花桥。可贵的是四座桥的形状和色彩各不相同。这座楼通过对景手法把咫尺之内的不同桥景展现在游客面前,同时又将湖上风光衔接起来,时放时收,有分有合,使每一个景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韵。这里得到乾隆皇帝特别赏识,咏诗作赋多篇,御笔亲赠趣园。

过了小虹桥,我们就到了小金山了。有人说: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镇江有金山,扬州有小金山。一个是瘦,一个是小,怎么扬州人这么谦虚,从等级上来说,似乎总是比别人差了一等呢?为此,我们扬州国画院的老院长李亚如撰写了这样一副对子: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

金山半点何惜乎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瘦为苗条,小得精巧。扬州人的特点就是在摹仿他人的东西时能不落因袭,有自2独到之处。实际上小金山是湖心最大的岛屿,俗称小金山,实为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岭春深。现在的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紧密的地方,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建

筑风亭、吹台、琴室、月观,现在全部都集中在这个岛上。小金山顶上的建筑风亭是瘦西湖的至高点。它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风亭上面有一幅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这个名字就是取自于上下联

第一个字而得名的。由此可见,站在小金山顶上所领略的景致是非常美的,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曲折则妙。这就是瘦西湖和小金山的妙处。

梅岭春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左右利用开挖莲花埂新河的土人工堆成的。据说当初推土成山时,犀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也非常着急。一次睡梦中看见关帝带领士兵打梅花桩,即将木桩几个一组打入河心,然后堆土即可不塌。他猛然惊醒,立即按关帝所示去做,十天后果然堆成。为感谢关帝托梦,督工特在此建造了关帝庙。光绪年间重修时改关帝庙为湖心律寺。后来有人将湖心律寺的山门拆除,题名小金山。关于小金山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当年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时,镇江和尚赋诗说:青水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而扬州和尚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和尚棋高一着,让扬州盐商将此景改名为小金山,并在庭院中挂了这样一幅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金山引渡过来,变扬州俗为扬州雅了。

现在庭院中大家看到的这块石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古代运输都是用船,编号计数十船为一纲,这是用船运送花和石头,所以称之为花石纲。北宋皇帝赵佶特别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时,命人在京城开封建造万寿山,这块钟乳石是广西岩洞滴水形成的。在自南而北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方腊起义,被遗落扬州。

转到小金山的东面,我们来到的这一组庭院,它由桂花厅棋室月观三组建筑组成。这个庭院的名字叫静观。静观二字是清代金石名家邓石如所题。游览中国的园林很有讲究,不能是一般的走马观花。总的说来,赏园讲究大园动观,比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也可以坐船游览;而小园宜静观,最好坐下来静静观赏。现在各位来到的这个小园名字就叫做静观,我们一进门的地方是整个院子最大最开阔的地方,而前面的拐角处则最窄,它采用了时放时收的手法,似乎是无限深远。从名字上看园子不大,但是站在拐角的地方却还没看到它的尽头,这就令人产生悬念,转过去到底有多深多远呢?从而吸引游人想要走进去观赏。从造园艺术来说,这个小院造得最成功的当属是它的围墙。这座花墙随势弯环,很自然地被处理成一座折叠的屏风形状,像一把扇子一样渐渐拉开,使人产生无限深远的感觉。花墙上设置了不同几何图案的花窗,透过花窗可借到窗外不同的景致,给游人的感觉是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同时小院还设置了四时不谢之花:春有牡丹、芍药;夏有结果的枇杷;秋天大家可以看到的都是一百年以上的桂花;冬天有腊梅和天竺。总的来说,如果人不多而能坐在庭院中细细观赏的话,就会有诗一般的联想。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木樨书屋,因周围遍植桂花而得名。木樨书屋四字匾是由著名园林与古建专家陈从周教授所题。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棋室,是古人下棋的地方。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两只棋盘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苏州监造的。棋室早面最值得看的是两边陈

设的一套清花瓷屏风,烧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全国仅存此一套,所以非常珍贵。这一套瓷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画面图案非常清晰;二是立体感相当强;三是瓷的颜色烧出了深浅,使画面显得有层次有生气。

转过来我们就到了瘦西湖最好的厅馆月观了。扬州号称中国的月亮城,扬州的月色美,观月的地方也多,月观是其中之一。月观三楹坐西朝东,前面临着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打开门凭栏而看,天上水中各有一月,双月交辉。不禁叫人感叹今月古月,皓魄一轮,把酒问青天,好悟沧桑小劫;长桥短桥,画栏六曲,移舟泊烟渚,可堪风柳多情!现在月观里面挂的这一幅对联是郑板桥撰写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我们都说月色如水,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连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说小金山虽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连成一片,就满天是山了。通过把实景虚化,小景变大,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化为无限的意境。月观观月不仅景致好,它的陈设也可称得上是湖上园林之最。这里面陈苎的一套海梅家俱,工艺精致,式样古朴,真切地体现了乾隆年间扬州的木雕工艺,同时家俱上雕刻之内容也和观月有所联系。

扬州的市树有两种,一种是柳树,因为杨州白古右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美誉;第二种是银杏,因为它的树龄一般都比较长,能够体现扬州的历史,前面这棵大树请大家仔细看一下,到底是死树还是活树呢?这棵树是唐代的时候种在扬州古木兰寺的银杏树,到现在有一千多年,建国以后,下雨打雷把这棵树劈开,这一半小的死了,以后被放在这里作为木桩景观供游人观赏。后来有心之人在它的后面种了一棵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必须要有所攀附才能生长,到夏天凌霄长出叶子,开出黄花,让人以为这棵树又活了,所以起名叫枯木逢春。

提到木兰寺,在扬州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扬州曾出过一个状元叫王播。王播自小父母双亡,他的父亲在世时和木兰寺院的主持和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样他就寄住在寺院里。和尚吃饭之前都要敲钟,王播听到钟声就去吃饭,其他时间用来读书。后来住持和尚嫌王播坐吃寺院,就叫小和尚饭后再敲钟,每到王播听到钟声时别人已经吃完,只能常常饿肚子。王播非常生气,于是在墙上题了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以后就离开了木兰寺,发愤读书,二十年以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在他赴官上任路过木兰寺时,王播发现自己临走时题的两句诗还在,并且已被和尚用碧纱把它罩起来了。于是就感慨今昔,续题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就是扬州的饭后钟的故事。后来宋代坡路过扬州,听了这个故事也有一番感慨,他说王播读书读昏了头,殊知饭非钟,应当感激这位老和尚,要不然王播至今会像凌霄一样攀附在银杏树上不能成材。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厅叫绿荫馆。过去有三分水,二分竹之说,是盛夏避暑之地。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描绘了旧时的景色。漫台,传说是乾隆皇帝在此钓过鱼而得名的。相传乾隆皇帝坐船游览瘦西湖,看到水里有鱼跳出来,于是就有了钓鱼的兴致。扬州的盐商知道皇帝的心理以后,就选了吹台请乾隆垂钓,但又派了渔夫带着活的鱼潜至水下,通过荷叶的柄呼吸,每当皇帝落竿垂钓,活的鱼就被挂上钩去,所以乾隆在此很容易就钓起了很多的鱼,于是改名钓鱼台。两旁对联浩歌向南渚,把钓待秋风是启功题写的。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比如北京有钓鱼台,但那是钓鱼台国宾馆,我们这个建筑是不能和它相比的;陕西宝鸡也有钓鱼台,但那是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知名度比扬州钓鱼台大。但是请大家无论如何不要小看扬州的钓鱼台,因为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华园林艺术借景达到顶峰的代表作品。请各位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的地方看一下,你可以通过正西面这个洞借下五亭桥,五亭桥横卧波光,洞成正圆形;南面这个洞借过来白塔,如破地竹笋冲天而出把洞拉长呈椭圆形,这一幅景致可称是绝妙图画。如果是上午九点钟至十一点,站在这里拍照,洞中借景,可称是外地人到扬州摄影最有代表性的景点。

好了,整个小金山我们基本都看过了,这一带风景的特色在于水光山色,所有的建筑都突出了水之宽阔和山之深远。清人在《望江南百调》中这样吟道:扬州好,画入小金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瘦西湖是扬州湖上园林的代表,所以最好的游览方式就是坐船游览,这样能使大家在游览的同时产生诗的联想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现在就请大家上船游览。行到这里,瘦西湖可以说已游览子一半了。为什么叫瘦西湖呢?刚才跟大家讲了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是蜀冈山水流向运河的排洪渠道。为迎接康熙,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盐商官僚在沿河两岸争地构园,十华里的河道两岸呈现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乾隆年间,钱塘诗人汪沆将保障湖与杭州西湖相比,作诗一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得名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在此期间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文人雅士拿瘦西湖和杭州西湖相比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是中国唐代的美女杨贵妃的话,那么瘦西湖就是汉代能够作掌上舞的赵飞燕。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各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西湖。那么你为什么不称它为长西湖、细西湖、小西湖,而独自称为瘦呢?当代草圣林散之这样回答:漫说西湖天下瘦,环肥燕瘦更知名。但是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以美人而论,大家可能喜欢的是比较苗条的,那自然是环肥不如燕瘦了。所以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在参观了瘦西湖以后就有了这样的感慨: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

前面大家看到的这座桥是扬州的标志建筑五亭桥,又名莲花桥,因其形状从空间鸟瞰,像是一朵大而美丽的莲花浮在瘦西湖上而得名。这座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扬州巡盐御史高恒出资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北海大桥而建的,别出新裁地将亭和桥结合成一体。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看过这座桥以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苎是赵州桥,中国最壮美的桥梁为芦沟桥,中国最秀气最具艺术代表性的桥梁就是扬州的这座五亭桥了。它构造的最精妙之处在于下面桥墩的设计。关于这座桥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月满之时,每洞各衔月。金色混漾,众月交辉,莫可名状。这是我们扬州人深感自豪的一景。观此,才知西湖之三潭印月不能专美于前。由此可见,大家不仅是烟花三月该下扬州,也可以在中秋之夜到我们扬州瘦西湖五亭桥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站在五亭桥上往东看去,远处的景色是小桥流水,风亭直立山巅;明轩石栏,钓渚直插水际俨然是一幅连绵不绝的江南山水国画长卷,充分体现了南方之秀。俯看桥东面的这组四面环水的建筑,它叫凫庄,建于1921年,因其形状似浮于湖面的野鸭子而得名。它的建筑非常矮小,布局造型也十分得体,既烘托了五亭桥的雄姿,也陪衬了桥南的白塔。五亭桥面南这座白塔是莲性寺著名的建筑,喇嘛教的象征。关于这座塔在扬州流传着一夜造塔之说。传说1784年乾隆第六次坐船游览瘦西湖,忽然对扬州盐商说:整座莲花桥一带的景色很象北海的琼岛春阴一景,可惜少了一座白塔。皇帝是说者无心。盐商却听者有意,当即花了数十力银子买来北海白塔的图,然后在十夜之间派人用盐包为基础,纸扎为表堆成一座白塔,第:二天乾隆再次游览时远处朦胧中果见矗立着一座白塔,十分惊叹扬州盐商之富,令我所叹不及。这仅仅是传说,但这座白塔确是仿北海的塔而建的,早在康熙年间就有,我们看到的白塔是乾隆年间重建的,全部为砖结构,形状虽没有北海的塔雄伟壮丽,然而虽瘦而不觉寒酸,反窈窕多姿。北京的景物到了扬州也增添了几分瘦西湖的秀气。整个五亭桥、白塔一带景物可称得是瘦西湖湖上风景的高潮。极目往东,梅岭春深飘渺于水,往西春台明月飞甍丹楹,往南白塔对峙,再加上莲花桥本身及水中倒影的渲染,这一幅景致不是琼楼玉宇,而胜似琼楼玉宇了。

现在我们请沿着五亭桥北岸往西走。前面大家看到的这一景叫白塔睛云,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主要是因为与对岸莲性寺白塔成对景而得名。这一景是1984年由旅日侨胞陈伸先生捐资重建的。主要由花南水北之堂、积翠轩、林香榭三组建筑组成,白塔睛云园额是安徽书法家赖少其题写的。

接下来我们要到的就是著名的二十四桥景区了。二十四桥这个名称是出自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关于二十四桥的解释,在扬州说法也非常多,比较正统的有三种:一种是特指一座桥叫二十四桥;另一种说法为实指扬州在宋代确实有二十四座桥,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里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二十四座桥的桥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泛指唐代扬州桥多。民间的传说是因为古时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现在我们看到的二十四桥景区是1986年根据《乾隆南巡盛典》中的二十四桥景区原图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的。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钓原貌。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花界、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熙春台为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熙春一词出自于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表现了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景象,表现了扬州唐代和清代经济的繁荣,这里曾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鹰他被中国著名散文家郁达夫誉为中国四大秋色之一,所以秋天到扬州来赏月是必不可少的。相传扬州盐商曾在此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名春台祝寿。门前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放轨,规模非常大。整个熙春台一带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与五亭桥遥遥相对,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气派。对岸的这组建筑叫玲珑花界,它以栽种芍药牡丹为特色。宋朝有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之说。欧阳修有过这样的诗句: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且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二十四桥又名芍药桥。大家可以在春末夏初之时到扬州观赏早在宋代就有甲天下之美誉的广陵芍药。

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他们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布局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新淡雅,完全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楼上门窗卸去就可变成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不仅擅长带兵,而且开创了金碧山水画派。所谓花为画本,月是诗源。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美景是小李将军作画灵感的源泉。

既然命名为二十四桥景区,游人到此都来寻觅哪一座桥为二十四桥呢?前面这座桥就被游人当作是二十四桥了,它由山涧栈道、单孔拱桥、平板曲桥以及吹箫亭组成,中间呈玉带状的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

瘦西湖导游词范文2

竞争现代船娘不无激烈

23岁的唐红梅是苏州经贸学院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大三那年她去了扬州的瘦西湖游玩,瘦西湖清秀婉约的美景让这个女孩深深陶醉。

而22岁的钱悦并不是陶醉在瘦西湖的风景中,她是扬州职业大学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两年之前,像她们这样职校的学生比起一般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工作,因为她们的专业更对口,可是去年的一场金融风暴袭击了各行各业,就连她们这些职业大学的学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困难。

钱悦最希望的是尽快找到工作。

尤佳、殷丽,张妍都是扬州其它高校的毕业生,年龄都在22岁左右。这些天之骄女们走到一起,是因为了一则招聘启事。

作为扬州一张名片,瘦西湖成了当地人的骄傲,每年都吸引了不少的中外游客。在瘦西湖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是那些有着古朴农家风格的游船,画工精美,竹篷木椅,每艘船上都有一个穿着碎花布褂的船娘,一边摇着橹,一边充当导游解说瘦西湖上的各处景点。于是这些船娘既是瘦西湖上的一张名片,同时也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相传船娘起源于隋朝,当年隋炀帝下扬州时,在古运河上不用壮丁划船,而是征用民女。这个风俗几千年一直沿袭了下来。多年来,瘦西湖上的船娘都是清一色的自小就会划船,游泳的农村姑娘,她们多来自扬州兴化,兴化船娘形成品牌效应,为全国各地输送了500多位兴化船娘。

瘦西湖景区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决定招聘一批现代船娘,于是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这则启事便吸引了唐红梅、钱悦、尤佳、殷丽、张妍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瘦西湖景区游船营运负责人王娟的观念中,以前招聘的都是一些来自水乡的农家姑娘们,一般来说身高1米6以上,高中文化即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有20多位大学生投来了简历,这让她心中萌发了一个想法,女大学生当现代船娘,这本身就是一个推广品牌的效应。

于是,招聘女大学生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做船娘,不能因为是大学生的身份就降低条件,相反增加了更多的限制条件,除了身高条件1米6以上这条不变,不但要求女大学生们有强健的体质(船娘是摇橹划桨的工作活儿),还更苛求她们具备唱歌、演说的能力(现代船娘就是一个导游)。经过层层选拔,应聘的20多位女大学生,就剩下了唐红梅、钱悦等五位姑娘。

唐红梅是喜欢瘦西湖的风景,钱悦等人是想找到一份工作。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五个姑娘走到了一起。最初的应聘是通过了,但面临她们的还有严格的培训,如果培训不合格,依然和这份工作没缘,这让几个姑娘心里忐忑不安。

瘦西湖上靓丽的风景线

几个水灵灵的女大学生开始了最基本的训练――摇橹划桨,这是船娘最基本的本领。她们都是从来没有摇过船的,就唐红梅坐过瘦西湖的游船,其他人只是在电视上接触过这样的玩意,所以她们的摇橹划桨威了难过的一关。

要驾驭一根重约30斤重的船橹,对这些从来没有碰过船桨的姑娘们来说,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就这一推、一拉的动作,姑娘们就锻炼了两天。力气大了,船橹从支点上滑落了,力气小了,推不动船橹。当然,她们都是聪明的大学生,“橹虽然重,只要借助浮力,就掌握了技巧。”

钱悦学习摇橹的第二天,手上就起了泡,水泡被挤破后,那可是钻心的痛。钱悦坚持了下来,因为又几天后,那些水泡慢慢地变成了老茧。钱悦的手上能起水泡,这让唐红梅羡慕不已,她摇了几天船,手上只是红红的一片,愣是不起水泡,她知道,自己肯定是没有用心学习,也没有付出这么多体力,于是拼命学习,用力划船,一个星期后,她的手上也终于长出了几个水泡。

摇船是个体力的活儿,这点对于尤佳来说不成问题,让她难堪的是,她天生五音不全,而现代船娘要求她们为游客演唱《拔根芦柴花》、《杨柳青》、《好一朵茉莉花》等地方经典民歌。一般的女孩子对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到了尤佳身上却成了最困难的一关,因为从小到大,她都是唱歌跑调,她说:“人家唱歌要钱,我唱歌要命。”张妍也戏笑她:“春晚小沈阳把《我和你》跑调成了《神话》的曲调,尤姑娘比小沈阳更厉害,不过,这应该是件好事,说不定以后谁都知道扬州瘦西湖里有个唱歌喜欢跑调的船娘。”

尤佳不敢怠慢,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上楼顶天台上吊嗓子,晚上也是例行不唱上五首不睡觉。开始,几个女孩子都在一边“取笑”她,但看着尤佳白天黑夜地“强行锻炼”。便都极力地帮助尤佳,一句句地为她纠正,直到唱准音调为止,加上景区指导老师的培训,尤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摘掉了“跑音王”的帽子。

仅是摇橹几个女孩就学习了一个月,终于精确掌握了35分钟行驶一公里的“旅游速度”,加上其它礼仪、唱歌等培训,做一个现代船娘刚培训就得花上三个月时间。

2009年2月9日,唐红梅、钱悦等五位女大学生“现代船娘”正式上岗。

瘦西湖上,一艘木船载满16名乘客,钱悦熟练地摇起船橹,小船轻轻地划开波浪,缓缓向前驶去。“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古城扬州,游览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我是瘦西湖船娘钱悦……”钱悦用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当起了导游,游船一路行驶,她一一为游客们介绍景点的风情,并适时地和游客们互动,吟唱扬州小调等地方民歌,介绍扬州历史、地方小吃等,一船的游客都被调动了情绪。得知钱悦学的是日语,一位游客考起了她:“小姑娘,请问‘你好’、‘谢谢’用日语怎么说?”这也太简单了吧,钱悦会心一笑,不但说了这两个词的日本语,更教了不少日语的日常对话,把游客们说得心服口服。来自山东青岛的游客张先生感慨道:“真没想道,这位秀丽的摇船姑娘居然是位大学生,果然是瘦西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名不虚传啊!”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旅客朋友们,这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盛赞的二十四桥,传说中,这里有二十四位美女在这桥上比试吹萧。这诗歌表现的意境优美,青山绿水、草木葱郁、明月名桥、美人吹萧,无不透出瘦西湖的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情感,包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扬州生活的思念之情……”这番只有在课堂上由老师解说出来的内容让游船上的乘客们惊愣了,看着眼前这位摇着橹的23岁的唐红梅,怎么也不相信这番话出自一个船娘口中,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

尤佳的遭遇也是好笑,虽说她的“跑音”问题已经在培训期间改正了,但第一天上班,游客要求她唱唱扬州小调时,她担心的问题还是来了,一紧张,第一段唱出来了,但第二段就卡壳了。尤佳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忘词了,大家能让我再重唱一遍吗?”望着真诚的尤佳,游客们都纷纷鼓起了掌支持这位姑娘,调整情绪后,尤佳声情并茂地演唱了《好一朵茉莉花》,大家的掌声再继续,于是她继续演唱了《杨柳青》等诸多扬州经典名歌。笑声荡漾在瘦西湖的水面上、花香中。

到过扬州瘦西湖,坐过游船的游客,都说现代船娘是瘦西湖最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新的就业思维值得借鉴

对于女大学生船娘成为“流动在瘦西湖上的扬州名片”,景区为打造“扬州船娘”的金字招牌,给了几位女大学生较好的物质待遇,提供专门的公寓,里面冰箱、洗衣机、数字电视、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还配备了电脑供她们上网学习。旅游淡季,她们的平均工资有2000元,旺季则可达到5000元。

作为现代船娘,她们还是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质疑――就是大学生做船娘是不是“太浪费了”!唐红梅也曾陷入过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从事船娘这份工作,会不会掉架子?在很多人眼里,船娘这份工作不仅是服务业,还是体力活,天天在外风吹雨晒。年轻的女大学生干这行,会不会被人笑话?经过几天的激烈思想斗争,她终于想通了:“这份工作收入不低,窗口行业每天能接触到不同的人,这就能锻炼自己。”而钱悦,则多了一份任务,每晚回家后,都得做爸爸妈妈的工作,作为城市里的独生孩子,父母当然不同意他们的宝贝女儿去做划船这样辛苦的工作,不过在钱悦的一再坚持下,父母最终同意了。毕业于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文秘专业的尤佳说:“看起来文秘和船娘不相干,其实不是,做船娘和文秘每天都是要和不同的人接触,两者在社交礼仪、待人接物上都是一样的。”

目前就业结构中,从事的职业和所学的专业不对口的人大有人在,其实事在人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思路要开阔,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工作。至于对于“浪费的问题”,几个女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先就业,在就业过程中学会本领,适应社会,有更好的机会可以继续择业,这就值得借鉴。毕业了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解决,要家长继续养着,那样上大学才是真正的白浪费了。

瘦西湖导游词范文3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受到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以及杜牧的“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这些诗句的影响,我对扬州的印象一直都是那种大隐隐于市,喧嚣中带着宁静,芬芳中带着安逸的景致。真正进入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我们顿时觉得时间在这里似乎真的没有太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很安逸,远离大城市的烦扰,一座安静古朴的老城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扬州确实是个美丽的城市,它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那些诗词歌赋的美化当中,还在于其散发出的点点沉香,幽幽铜色,也在于它的不紧不慢。我们把此次扬州行的旅馆选在了“花局里”6号的一家旅店。西边挨着个园,南边就是东关街。旅舍的设施一如江南的小旅社那样清新婉约,环境温馨,房间设施极度简洁。稍加洗漱后,我们便徒步往旅行社指定的扬州古城,看着小桥流水的景致,马路上三三两两地走着几位老人,城市安静得像极了正在熟睡中的孩子。都说扬州出美女,真正到了扬州,我才相信这一点都不夸张,陪同我们的导游,就是扬州本地人,长发及腰,阔脸盘,双颊有两抹嫣红,宛然一笑时更是好看。

只有到了扬州,你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代那么多诗人都钟情于此。尽管我们初到扬州,此时的扬州还没有暖春的和风,整座小城依然沉浸在乍暖还寒的清冷当中,小秦淮河两岸也还不能看到花红柳绿的醉人景色,但腊梅却早早地带来了春的气息,以它谦卑的姿态装点着这座园林小城,守护着已吐露花苞的梅、桃、海棠花儿,尽管没有百花斗艳,早春的扬州隐约间散发着阵阵清香,沁得小城也有了几分香甜。

同去的赛蒙是位“无业画家”,之所以称其为“无业画家”,是因为他自大学毕业后,就终日以画笔为伴,过着画画、蹭饭的艰苦生活。听说我们要去扬州,他自然是紧跟来了。赛蒙说:“扬州不需要浓墨重彩,因为素描的黑与白,已经囊括了所有的颜色,足以体现出它的沧桑与深厚。素描才是人们诗歌情怀的最原始的印记。”尽管我不懂艺术,但在我看来,扬州也确实不适于浓墨重彩。因为,那么多文人墨客尽其所能的以最美的辞藻用来描绘它,这些足以为这些黑白的素描增添色彩。

四壁串楼环水抱,几堆假山叹自然

扬州是个十分令人向往的地方。何园的千米廊桥,个园的假山竹林,以及瘦西湖中那数不尽的小桥流水,都给这个江北小城增添了几分优雅色彩。因此,我们把扬州第一站放在了何园。据导游小姐介绍,何园之所以被称作“寄啸山庄”,是因为它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因它是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被称为“何园”。

一进园门,首先是一块小小的空地,穿过一扇石拱门,沿着狭窄的过道继续往前走数十步,眼前便豁然开朗。此时,世俗间的一切喧嚣、浮华仿佛都被拒于围墙之外,这里便成了城市之中的世外桃源。

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我们就来到了东园部分。东园是以厅堂为中心构成的一组院落,北面的是船厅,台阶前的地面是以鹅卵石和瓦片铺成的,花纹是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在船厅正厅两旁的柱上有副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船厅后面是一座秀丽的假山,远远望过去,贴壁假山仿佛是刚画好的山水画。

出了船厅门向左走几步,就看见了楼梯。我们拾级而上,顺着游廊继续前行,来到一个曲径通幽之所――读书楼。听导游说,那是何家大公子的书房。这间书房的光线十分充足,房间也很宽敞。整个房间由一个雕空玲珑的木架将其分为两部分。木架上是一个个隔开的小木格子,上面放有部分藏书和鼎,也有一些盆景。木架左边是书房主人长时间读书后休息的地方。北边靠墙摆着一张大炕,正面设着素青色的引枕和大条褥,中间是一张正方形的洋漆小茶几,底下是两副脚踏,西面是两张大椅,皆是半旧青缎的靠背引枕。

读书楼前是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树上正开着几朵白色的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一阵微风吹过,幽香就溢满整个屋子,令我口角噙香,默默陶醉。伴着花香和书墨的气息,我仿佛看到了这位少爷挑灯苦读的情景。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十年寒窗又哪来一日的辉煌?我不禁对自己整日散漫的生活状态而感到万分惭愧。

带着几分崇敬,我们离开了读书楼。过了赏月楼,入影视厅,再到骑马楼,最后绕过船厅,一路盘旋曲折。参观完楼上的各个房间,我们便转身离去。

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

瘦西湖,怕是每个来到扬州的人都会去的吧。看惯了杭州西湖波澜无垠的湖面,到了扬州,我们顿时觉得瘦西湖这个名字取的恰到好处。几条水系交错纵横在一片绿油油的园子里,更像是个湿地公园。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那湖水宛若锦带,如飘如拂,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曾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走进瘦西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堤,湖堤的右边是平静的湖面,湖面上小船轻轻飘荡着,水面荡起了漾漾水波,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湖堤的左边是花园,花园里景色十分优美,花木竹石样样齐全 ,里面有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黄色的迎春花……绿色的草地上还开着许多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小花,风儿吹过,花儿翩翩起舞,甚是好看。

瘦西湖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五亭桥,五亭桥又名莲花桥,因为桥上的五座亭子犹如五朵莲花浮在湖面。如果把瘦西湖比成是一位古典美人,是五亭桥揭开了她的盖头;如果把瘦西湖比成是一部长剧,那开篇便是五亭桥。在五亭桥上,我们领略到了这“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

游瘦西湖,必须坐画舫,画舫是瘦西湖的特色。当我们乘上画舫,游程就开始了。在画舫上,你会看到岸边有几间草房和水榭,从窗户里飘出蒸饺、干丝、蟹黄包子、三丁包子等维扬茶点诱人的缕缕香气。这是久享盛名的“冶春茶社”。朱自清先生也曾在此对维扬茶点赞不绝口。岸边的长廊短亭之间、绿树红花之中,有无数珍禽在争鸣斗妍,时不时的会有三五游人在驻足观赏。这便是久负美名的“绿杨村”。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此时的闲适与轻松感,便成了城市人融入大自然的亲近感。

从船上看沿岸的柳绿黄花真是美极了,再加上我们去的那天多云,远处腾起的雾气,使得瘦西湖更是覆上了一种水墨画的意境。随着游船的行进,岸边的树木愈来愈多,湖面愈来愈开阔,空气也愈来愈新鲜。在水面上飘荡的微风里,有些水草或小鱼的腥气,瞬间淡化了往日里的纷纷扰扰。在绿荫掩映之间,我仿佛看见了城墙的堞影。此时,便有人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诗人王渔洋的名句:“绿杨城郭是扬州”。这让观景的人也顿时带有一种别样的心境。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赏月的地方也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月观”是坐西朝东的,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人们就能体会到这“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美妙意境。人们常说“月色如水”,在这里,月光和湖水相溶,云影和山影相连。此情此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我曾经幻想过许多次这个出现在无数个诗句中的二十四桥的模样,而今真正置身于此,它真实的面貌依旧让我瞠目结舌。二十四桥桥长有24米,宽为2.4米,围以24根白玉栏杆,桥上下两侧有24级台阶,桥栏板上配以彩云追月为主题的浮雕,处处都与24相对应着。桥与水衔接处以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让人无时不在看到云、水、月、花时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佳境。明月升空,驻足二十四桥桥头,仰望天上月,俯看水中月,耳畔仿佛传来若有若无的箫声。我脑海中不觉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导游小姐告诉我们,相传在古代有二十四位美女前来明月夜吹箫,巧遇杜甫,杜甫大为感叹。便写下了《寄扬州韩绰判官》,经后人整理,便有了“二十四桥”的名称。过桥的时候,我们一边走、一边数着台阶,上桥有二十四级台阶,下桥也是二十四级台阶,这难道也是“二十四桥”又一个来历?

瘦西湖导游词范文4

目前,盐城正积极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公园、亚洲东部最佳的生态旅游乐园”。盐城旅游将以鲜明主题形象、较高资源品位、独特景观形态、巨大生态效应和较强旅游吸引功能迎接五湖四海宾朋。

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美丽的盐城、开放的盐城欢迎您!

盐城十景

"盐城十景"评选概况 海天鹤乡- -江苏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金滩珍鹿- -大丰麋鹿部级自然保护区

枯枝奇艳- -盐城枯枝牡丹园

纵湖秋色- -盐都县大纵湖风景区

九龙戏珠- -建湖县九龙口

铁军丰碑-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施公遗踪- -施耐庵纪念馆

西溪古韵- -东台市泰山寺

金塔流辉- -盐城市农行大厦

迎宾集贤- -盐城市迎宾公园

这些景点是改革开放特别是1983年建市以来,我市新建、扩建、重建的一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公园和标志性建筑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反映了时代特点,体现了盐城新形象。

盐城市旅游业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础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三带一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即东部沿海滩涂自然风光带;中部通榆路沿线人文景观带;西部里下河水乡民俗风情旅游带和盐城市区以新四军纪念馆等景点组成的旅游区。"盐城十景"的评选,有效地强化了广大市民的旅游意识,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宣传旅游,参与旅游的社会氛围,为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

地方特产

建湖藕粉圆子 已有百年历史。以上等藕粉为原料,用白糖、枣泥、芝麻粉拌以荤素油脂及桂花为馅丸,在开水中多次氽制而成。形如弹丸,呈淡紫色,娇嫩肥泽,柔软丰满,甜而不腻,桂香满口,享誉中外。

生炝条虾 条虾是盐城沿海地区的特产。制法独特:将生虾先加盐、曲酒杀菌去腥后,再加入腐乳汁、白酱油、白糖等辅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

白炖鲻鱼 鲻鱼是盐城名特海产,肉肥味美,配以猪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笋片等,上笼以旺火蒸熟。炖熟的鲻鱼肉呈蒜瓣状,汤清味浓,色泽美观,鲜嫩可口。

烩素鱼皮 相传为清初盐城兜率寺厨师首创。将山芋粉放入沸水锅中凝成粉皮,切成长方块,呈鱼皮状,辅以鸡汤、火腿、鸡脯肉等下锅烧沸,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瘦西湖导游词范文5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蒙太奇 实景 虚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著名的小令通过画面或镜头组接的方式,简洁传神地勾勒出夕阳西下,游子独行无依的晚景图,表达出一份浓浓的羁旅之愁。对此,历来的评析并无多少异议;但在怎样解读,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这种意蕴上,倒可以尝试新的途径。

设若我们自己就是导演,该怎样执导拍摄这样一组画面?我们知道,电影是离不开蒙太奇手段的。所谓“蒙太奇”就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的构成手段、叙述方式,即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组接,具体可划分为“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在《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平行蒙太奇,而“小桥流水人家”则与前面两组画面构成对比蒙太奇。我们可以这样来拍摄这组画面:

日落时分。晚霞映红天际。苍茫的大西北原野上,一条古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画面外隐隐传来马铃声。镜头推向远处,一个小黑点在逐渐增大,增大;镜头更近一步推进,一个瘦瘦的诗人骑在一条同样瘦瘦的老马身上,慢慢向我们走来。西风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诗人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尘埃、满脸的焦虑忧伤。他抬眼打量起前方,想找寻投宿的地点。但见几棵老树,几丛枯藤,树顶上或落或旋着一群乌鸦。诗人呆呆地望着。一瞬间,另一组鲜活的画面出现在镜头前――一孔小小巧巧的石桥卧在那里,桥下是淙淙碧绿的水流,水流旁有丛丛芭蕉掩映着的房屋,芭蕉丛或屋窗前还隐约着女人的身影――这是诗人江南故乡的景象啊。这时,画面外传来几声鸦啼,镜头切换到诗人被从幻梦中惊醒的脸上,怅然若失取代了先前的丝丝兴奋与惊喜。诗人回望西天,太阳正要坠下地平线,他长叹一声,急急地打马而去,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那苍凉的鸦声一地伴随着画面。

瘦西湖导游词范文6

【关键词】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特殊性;实质;可复制性条件;类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10-0050-08

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文性、独特的旅游发展轨迹、景区承载的社会性等因素导致杭州西湖景区于2002年10月免费对外开放。西湖景区门票免费实施近10年,创新了景区保护、管理经营的新理念和机制,促进了杭州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成功引发了国内许多博物馆、旅游景区借鉴、效仿的热潮。学者们也以此为契机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探讨。

曹正用数据分析了西湖南线景区免费开放后对杭州旅游增长的贡献,认为南线景区对杭州旅游业的增长有较大贡献,但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有限。吕明晓阐述了西湖部分公园免费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西湖部分公园免费的做法和成效,指出每个城市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公园,旅游门票价格机制需要产权意识先导,旅游经济要算综合帐,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公园需要制度设计,应积极推广免费公园这一创新改革。方列、潘一峰指出了景点要解决维护费用和客流拥挤的问题,并非只有门票涨价之策,可以借鉴西湖“零票制”的做法,在保护景区的前提下,多渠道综合利用开发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崔凤军以杭州旅游为案例,研究了旅游宣传促销业绩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施问题,这是我国国内第一本有关旅游宣传促销绩效的评估研究专著,论述了不同促销手段的特征与适用对象,并设计了相关评估指标与评估模型。韩长发、牛艳玉、臧建平、郑援朝从杭州市游览参观景点门票价格的实证研究中,探讨了西湖免费游览做法的深层次机理问题,指出杭州市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管理的启示和建议。詹建芬从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定价理论视野出发,认为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免费开放政策事实上延续着由非公共产品到准公共产品再到纯公共产品转变的路径,西湖景区部分公园免费开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陈伟军、黄光文在阐述我国风景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以杭州西湖为例,对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的现实意义加以分析,提出在风景名胜区实施特许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滕玮峰对杭州西湖景区实施免费进入价格体系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阐述,认为杭州此举值得肯定和借鉴,门票定价要体现社会营销意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向富华用管理学中的交叉补贴战略理论分析了杭州西湖免费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对杭州西湖免费开放的思考,并进一步阐述了交叉补贴战略在旅游业中运用的模式、涵义、条件以及风险。郭淑娟通过西湖免费的经验和国外景区门票定价的分析,初探了我国旅游景区免门票经营的条件,针对不同景区做了定量化指标分析。周爱娟采用成本收益法对西湖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西湖模式的成功带来树立大旅游观念整合旅游资源,有备而“免”需要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的启示。胡、贺、冯玉香阐述了免费西湖模式的探索实施过程,客观分析了免费西湖的效益,指出西湖模式在思想观念、景区魅力、管理、财政等方面面临挑战,只有更新发展理念,实施项目带动,完善管理机制,增加财政收入,才能进一步推行西湖免费模式,等等。

上述学者的研究无疑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但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西湖景区免费的经济效益和门票价格以及营销方面,少有系统涉及分析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实质和条件等基本问题。本文试图在解读西湖景区免费模式实质的基础上,分析复制西湖景区免费模式所需具备的条件,并提出可复制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景区类型,旨在为其他景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景区经营策略制定与模式选择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一、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实质

(一)“收费”与“免费”景点数量合理搭配

西湖景区免费模式虽名为免费,但其实质首先是:“收费”与“免费”景点数量的合理搭配。这种搭配形成了西湖免费模式这一相对稳定的平衡结构。

截至目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管辖范围的103处公园景点,其中免费开放的公园84处,基本分布在西湖四周的开放区域中;收费公园19处,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如灵隐飞来峰、岳王庙(墓)、六和塔、三潭印月、郭庄等。

这种“免费为主,收费为补”的经营模式,既为杭州经济发展带来了财源,又使得部分门票收入成为西湖景区日常管理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运作模式

西湖免费本身就是一种“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西湖景区免费旅游的举措促进了杭州城市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以西湖景区南线为例,取消门票后,仅沿线的商铺首年拍卖总收入就达到700万元。到2006年,西湖景区内的商业网点、各类游览车船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年租金总收入高达5500多万元。这些经营所得不仅弥补了西湖景区因免费景点增加、面积扩大而增加的养护管理支出,还回补了门票损失。

免费西湖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西湖景区湖滨国际名品街聚集了30余家国际著名顶级品牌专卖店;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与西湖南线景区也形成一条街市与山水相拥、观光与休闲相融的商业特色街;具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的时尚休闲中心西湖天地毗邻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的涌金池畔。

“免费西湖”政策的实施,直观上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游客逐年增加,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杭州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2年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0.17亿元,2010年达到2146.08亿元;2002年的住宿餐饮业收入为44.53亿元,2010年为228.96亿元;交通方面,2002年全年客运量2.10亿人次,2010年的客运量上升到3.38亿人次。截止到2010年年末,杭州市星级宾馆和旅行社已经分别达到236家和504家,比2002年增加了69家和289家。

(三)西湖景区免费的门票损失远低于综合经济收入

西湖景区现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四部分――政府投入、税收、文保类场所的门票收入和经营所得。每年杭州市政府对西湖景区的投入高达8亿元左右,其中包括3亿元的专项绿化养护费、1亿多元的文物保护资金、2.5亿元的西湖综合保护费用,以及1.5亿元的日常运营费用。景区每年的税收约为2

亿多元,文保类景点的门票收入约为2亿多元,景区内经营设施的租金收入和自有业态的营业收入约在6000~8000万元。

虽然旅游收入的增长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近年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有关,但杭州旅游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这些年消费物价上涨的幅度。2002年到2007年,杭州市政府财政资金的年平均收益率比当时银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杭州“还湖于民”,以每年的门票损失,换回了100多亿元的回报,杠杆率达400多倍。

西湖实行免费开放,意味着每年主动放弃了4000万元的门票收入,但2010全年西湖景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7.8%。西湖景区门票免费的损失远低于其经济收入。

(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共赢

经济效益。西湖景区免费后的经营为杭州市区旅游收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用门票免费的损失换来杭州市整体旅游收入的提高,进而吸引投资与创业人才,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打下资本和智力基础。

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是招徕游客的重要因素。2001年到2011年,杭州市连续10年实施西湖综保工程,恢复了西湖“一湖双塔三岛三堤”的历史大格局;拆除了影响西湖景观的60万平方米建筑,搬迁了景区265家单位、2791户居民;恢复了0.9平方千米西湖湖面;恢复建设了10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完成了西湖疏浚工程以及引配水工程;恢复、重建、修复了180余处人文景点。西湖的优美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社会效益。社会营销时代除了利润和顾客满意目标,还存在社会责任。西湖景区免费在得到杭州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充分肯定的同时,杭州也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际旅游金星奖”、“全国园林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有经济活力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等称号,并连续蝉联“中国最具有幸福感城市”的殊荣。

城市形象是城市经过长期、综合的宣传与沟通所获得的结果,城市形象一经形成就很难被复制或模仿。西湖景区免费举措的实施宣传提升了杭州城市的形象,带动了杭州市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杭州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复制杭州西湖免费模式需具备的条件

(一)免费景区应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市风景湖泊最适合

城市形态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从城市形态和空间关系方面来说,与城市融为一体的自然人文复合型的景区,尤其是城市风景湖最适合免费开放。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的不同规模的湖泊,因其在城市所处的区位好,交通便利,历史地理人文性、公共性鲜明,观赏游憩价值高而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度假活动的首选地。如北京的什刹海、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玄武湖、济南的大明湖、广州的流花湖、武汉的东湖、惠州的西湖、肇庆的七星岩。

(二)免费景区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利于城市品牌营销

旅游是“用脚来投票的经济”。旅游地的知名度对旅游者而言极端重要,旅游经济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这种注意力经济既是知名度经济,又是品牌经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核心集聚在了品牌上。如果免费的旅游景区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吸引到能为景区所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客源,更不用说是通过免费景区来拉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了。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感知环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免费景区的知名度是游客选择是否前往该地旅游的重要决策依据。景区知名度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在进行旅游营销宣传时,将知名度转换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成功,不但基于杭州城市旅游营销的策略,还在于西湖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以2009年为例,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金融危机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杭州利用西湖的知名度,向长三角为主的国内旅游客源地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放能带来多重效应的旅游消费券。旅游消费券的实质是赠券,赠券是提供给购买某种特殊产品的顾客的一种优惠凭证,是一种激励因素。第一期杭州旅游消费券总回收64.3235万张,回收率为10.72%。持券游客手中每张10元的杭州旅游消费券拉动了289.45元的在杭消费。

(三)免费景区所在地要具备良好的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

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光和度假条件。

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决定了景区所在城市或地区是否具备留住游客的休闲度假条件,也决定了景区的口碑。口碑是最有成效的营销方式,旅游目的地口碑的成效远远高于其他广告。西湖免费之所以能够留住更多的过夜游客,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杭州良好的旅游设施和口碑。近年来,杭州市在旅游设施的建设中屡有新举措,如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推行环境“四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饭店大面积为来杭境外游客提供母语化电视服务;推进多语种旅游宣传品进入公共场所;完善城市多语种标识服务系统,提升境外游客可进入性等等。

(四)免费景区所在城市的政府要有较强的财力支持

景区门票问题多年来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但无论业界还是公众对此问题都缺乏切合实际、鞭辟入里的观察与分析,情绪宣泄代替了理性思考,没有认识到目前中国景区门票某种程度的混乱,其根源不在于地方政府的“越权”,而在于中央政府的“弃权”,因而难以寻找到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产权责任制度的扭曲决定了门票涨价的现实合理性;地区综合发展的滞后决定了门票涨价的阶段必然性;资源不可替代的价值决定了门票涨价的市场可行性。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多数景区依赖收取门票维持营运以及门票不断涨价的根本原因。

因此,即使具备上述3个条件,如果景区所在的地方财力有限,就不可避免会依赖收取门票以作景区运营费用收入。景区所在地强大的地方财力支持是决定免费开放后的景区日常管理的基础。如果景区不考虑这一条件,盲目开放免费,在免费模式导入与培育的初期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会导致景区所在地政府不堪重负的局面。随着客流的增加,设施、卫生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会困扰景区管理。

(五)免费景区要距离休闲度假客源地较近,可进入性较好。

度假休闲旅游的重游率高,其休闲的性质要求路途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尽可能低。因此,免费景区应该距离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比较近,这样才会有充足的休闲度假客源市

场保障。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经营的成功,与其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客源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免费景区所在地除了客源条件要优越以外,还必须有便捷的对外对内的公共交通,即可进入性要好。免费景区的外部和内部的便利程度,对景区免费后的经营成功与否影响很大。交通决定了游客是否能“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交通的不便会增加游客的感知距离,对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有负面影响。

(六)免费景区所在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

景区要实施免费政策,除了要有自然人文资源与经济基础等作为条件外,还需要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和部门机构繁多,如何平衡协调旅游行业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旅游管理部门。

多年来西湖一直处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状况。2002年9月,杭州市成立了具有较强的专业和技术特色的政府派出机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管委会被赋予财税权利,对西湖景区区域内人、财、物实施统一管理,避免了因行政分割而导致的利益相争的问题。杭州市还成立了旅游委员会,综合协调服务旅游发展。仅2002年到2004年,杭州市旅游委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推广服务活动,提高了杭州的知名度,为西湖景区带了更多的客源。

(七)免费景区要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

景点门票免费的损失促使景区管理部门要具备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和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带动了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西湖景区不仅用市场运作带来的收入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还理顺了景区养护单位与政府、企业、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八)景区免费需要景区和景区所在城市未雨绸缪

景区免费策略必须建立在一系列城市景区总体布局、具体实施的基础上。在景区免票政策出台前,景区应针对景区和游客制定详细的管理条例和工作预案。

2001年,杭州市政府批准实施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新格局。此后,杭州实施了一系列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提高了杭州交通、景区道路等旅游资源的空间容量,扩大了西湖景观供应,为旅游相关产业增加需求奠定了物质基础。各方面准备充分后,杭州西湖景区才逐步实施西湖绕湖公园免票的举措。

(九)免费景区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功能和抗风险能力

旅游业是极易遭受天灾人祸、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的脆弱行业。旅游景区面对的风险较大,只有开展多元化的经营,才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09年初,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消费缩减。但是杭州利用西湖景区的知名度,通过旅游消费券使得旅游经济增长继续上升,显示了其较强的综合功能和抗风险能力。

(十)免费景区所在城市居民要具备与游客和谐相处的素质

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景区以及景区所在地的形象声誉。

随着西湖景区免票机制的推出,杭州休闲条件得到改善,杭州当地居民也成了西湖景区的常客。在旅游旺季,杭州市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调节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客流,这些都得到了杭州市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三、借鉴复制西湖免费模式的景区类型分析

随着国民对景区公共性认知程度的加深,民众要求知名景区效仿西湖景区免费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复制效仿西湖景区免费模式前,景区所在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序地进行景区免费开放的经营决策。

(一)西湖模式全面复制型景区

可全面借鉴复制型景区是指免费景区与景区所在地城市的自然人文关系、知名度、旅游设施条件、地方财力支持、与客源地距离、可进入性等条件较好,可以结合实际,全面借鉴复制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景区,如北海银滩、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

1 北海银滩

广西北海银滩和浙江杭州西湖是一前一后属于同时期实施免费开放的著名景区。但银滩和西湖在景区门票免费后的8年发展中,由于经济条件、政府管理力度、财力支持、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两者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差距很大。

2003年5月1日,北海银滩“永久性免费开放”。但自银滩免费开放至今,景区所在地屡屡传来“恢复银滩收费”的呼声。2010年12月北海《征求意见稿》,拟将设立北海银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银滩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而资金筹集的4个方面来源中,就有“进入银滩特定区域的收费”的意见。

银滩属于城市海滩,免费开放是国际惯例,也是其可全面借鉴西湖免费开放的重要原因。但北海银滩周边经济不发达,距离休闲度假客源市场较远;管理体制混乱,致使银滩景区门票免费后管理力度不够;北海地方财力也难以维持银滩景区免费政策的继续实施,景区自身市场运作能力不够;北海银滩目前依旧以观光旅游为主,景区免票对北海旅游收入和游客平均逗留天数的拉动不明显。这些因素造成北海银滩与西湖免费经营的差距。虽然目前北海银滩还维持着门票免费的状态,但在重重压力下,如果银滩不能在管理体制、市场运作等方面有所转变,银滩景区免票很难维持长久。

2 南京玄武湖

玄武湖景区所在的南京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自然人文内涵深厚,旅游设施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较强,可进入条件好。虽然明城墙让玄武湖不可能像西湖一样敞开式经营,但玄武湖沉淀的历史地理基础决定了它是南京城市自然人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民国时期就对民众免费开放的玄武湖景区是各种条件最接近西湖景区的景区之一。

2010年10月1日,玄武湖正式免费开放,玄武湖免费开放后收入有三:政府支付的养护经费;文化商业设施收入;水上游船收入。后两部分收入随着景区免费开放后游人的增加而大幅增长。据测算,进入免费常态后,游船一天可以创收6万元,电瓶车一天可以创收2万元,随着其他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的投入,预计免费开放两年后,玄武湖就能达到收支平衡,实现良性循环。

2011年玄武湖已完成了环湖路沿城墙段和五洲的环境综合整治,并已经免费开放。玄武湖还将增加新的景点,尤其是配套的食、娱设施。但是玄武湖景区旅游发展的关注点不只是要经营好免费后的景区,还要关注如何还湖于民,如何使玄武湖景区与南京城市共生的问题。目前,南京正在筹划以玄武湖景区和钟山风景区为核心,打造一个巨大的城市中央公园。玄武湖的免费将给南京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西湖模式待机复制型景区

待机复制型景区是指那些本身有围墙,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政府的决策、城市旅游休闲设施、市场条件以及出于文物保护措施等因素,目前还无法实施门票免费的自然人文景景区。这一类型的景区只能有选择地逐步待机免费开放。如扬州的瘦西湖。

瘦西湖是世界上第二大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新增加的5平方千米景区中,蜀冈西峰风光带、宋夹城湿地公园等4平方千米的景区已经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但真正吸引游客的扬州景区莫过于瘦西湖。瘦西湖开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扬州,延长游客在扬州的留住时间,增加扬州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目前,瘦西湖景区的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修禊片区因为安全和文物保护的原因没有免费对外开放。瘦西湖正在探讨“管理力度不减,白天免费游览,傍晚清园,晚间闭园”的运行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门票经济的冲击下很难在近阶段得以实现。

(三)西湖模式触类旁通型景区

触类旁通型景区是指那些受西湖免票经营模式的启示,景区所在城市利用原有景区的资源基础,创新扩大建设成的新景区,如已成为唐山城市品牌的南湖。

正在大规模建设和完善中的南湖生态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2005年,南湖被国家建设部批准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8年初,唐山市提出”打造南湖生态城”的战略构想,建设南湖生态城,把南湖打造成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截至2011年5月,南湖生态城已开工、竣工项目103项,总投资700多亿元。据推算,南湖生态城105平方千米土地,至少蕴含1800亿元的土地增值潜力,唐山市政府用8亿元财政支持资金进行启动,取得了1:200的收益。

“南有西湖,北有南湖”,唐山市因地制宜地借鉴西湖,把南湖作为城市的依托,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了前期的大投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这在客观上也为国内其他地区创新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西湖模式失灵型景区

近年来,国内要求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免费的呼声渐起。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的世界遗产景区,从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不适合免费,更不可能借鉴西湖景区免费模式。这些景区更适合采取类似美国黄石公园的管理模式,走国家公园的路径,由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结合特许经营收入、社会捐赠、门票和设施服务使用费的合理分配和其他收入的支持,实施景区门票的低价格,采取门票预约制度,以保证让世人共享世界遗产,实现景区的公共福利性。

以九寨沟为例。虽然九寨沟景区品位高,属于旅游资源稀缺类型,但是九寨沟所处的地区经济基础单一,经济、环境、社会承载力较差,旅游设施不完善,城镇狭窄没有聚集性,且距离客源地的交通成本高,难以发展休闲旅游。九寨沟地区对旅游收入的依赖性极强。九寨沟景区与杭州西湖的资源与市场条件有天壤之别,绝对不可能通过复制西湖免票模式获得杭州西湖的多重效益。九寨沟景区的未来发展,要么维持现状,要么走国家公园的路径。

张家界、武当山、神农架、黄山、布达拉宫、莫高窟等世界遗产都属于西湖免费模式失灵型景区。

为了进一步认识景区实施“西湖模式”的可行性,我们不能不回到旅游的“产业集群”和旅游的“人流效应”来分析,回到旅游业服务城市的功能上来分析。

就旅游目的地的引力场而言,必须认识到综合性“城市(景区)”的目的地与单一景区其引力场的不同;就游客的作用力而言,必须认识到多样性游客与单一目的游客其作用力的不同;就景区的开发空间而言,必须认识到遗产地或保护区的旅游发展与综合性城市旅游发展受制程度的不同。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出游目的的划分,观光度假及探亲访友的游客是属于“闲暇类”旅游的范畴;而商务/公务、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的交流和宗教朝觐是属于“事务类”旅游的范畴;修学、就医是属于“其他类”旅游的范畴。很显然,单一景区是难以吸引以上第二类和第三类旅游者的。然而在游客对目的地发展的贡献上,第二类旅游者却又是能动性最强的,这也就是对目的地发展推动力最大而目的地城市最盼望的“人流效应”之所在。旅游业的发展正好为到访这个城市的客人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服务,旅游业也就成了其他产业发展所需的“宾客招待所”。虽然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无限度地发展旅游业,但是在绝大多数的综合性城市,其旅游业发展空间都是相当大的,同时围绕着旅游业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也相当广阔。

所以,就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多样和文化交流的活跃中,旅游业的发展既是对积极人流的有力拉动,又是城市对外来客人服务的积极提供,当然更是城市营造宜居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远离大城市的以上景区,其面临的情况并不如此。

如果要对游客实施免费,必然需要有人来替游客“买单”。如果景区所在地围绕着旅游业的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足以能够化解景区免费所带来的“损失”,如果旅游人流对目的地的经济贡献带来的地方政府收入能够较多地超过支撑景区建设和运营的费用,亦即是如果地方政府能够从旅游产业集群上缴的税收或其他财政收入中较为宽松地划拨出一笔费用来,也许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