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教案范例6篇

过马路教案

过马路教案范文1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性,而且强调了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对话”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入联系”转变;教学方式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与意识形态领域冲突的激烈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传话”思路,引人“对话”式教学,以更有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对话”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传统思路是“传话”,即教师以课堂为载体,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师生之间是传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塑造者和被塑造者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显然,这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因此,超越传统“传话”模式的“对话”式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将其具体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共同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不只是使大学生接受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融人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信念和信仰,并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体现于行动中,也就是说要完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对话”式教学正契合了这一教学任务。

    教育视界中的“对话”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首先在谈话层次上,它追求师生间平等、自由、公正的语言交流;其次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学生精神世界与教育引导的融合,这就超过了谈话和交流的范畴;最后,“对话”揭示了一种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可见,“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赋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尤其强调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与“传话”式教学重视宣传和讲解过程相反,“对话”式教学着眼于建立一种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由“教师要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学生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只有在这一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头脑中得到确立和巩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1.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具有较高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和作用,但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却由于教学思路的不同而存在分歧。

    传统的“传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这一环节,基本理念是“要学生学”,强调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因此,在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扩展时往往通过列出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这一观点虽然看到了教师的讲解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出现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普通的知识课程进行讲授的情况。学生即使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也不能自然而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更不要说这种“要学生学”的形式往往引起学生反感,影响他们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和知识。

    “对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自我完善”上,基本理念是“学生要学”,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除了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外,还应包括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侧重点不同,面对的大学生也处于不同的年级,在促进自我完善方面必然有不同的要求。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年级、分课程制定出贴合大学生实际的完整的自我完善的目标系统。

2.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入联系”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具体课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系,但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可的基本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在教材的理论内容之外,还要关注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两者联系得当、有力,易于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有助于巩固其指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尽管不少教师能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能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尝试,但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就在于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受到“传话式”教学思路的影响,是一种“简单结合”,将“理论”简单理解为政治教育,将“实际”简单理解为结论明确的一般实例,使得二者的联系变成生硬的“两层皮”。在这样“简单结合”原则下选择安排的教学内容尽管有理论,也有实际,仍很难真正吸引学生。

    “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意义交互中的深层次沟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论和实际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应实现相应转变。

  首先,教学的理论内容要从简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向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转变。这里要澄清的是,并非“对话”式教学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相反,它主张教师应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反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于一般的人文素质课程。但由于“对话”中师生双方不是控制、操纵的关系,不是强行把一方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因此不赞成脱离知识的空洞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因为舍弃了知识教育抽象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只会出现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情况,不但不能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只有寓思想性、政治性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系统知识的普及才能达到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本着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体系和知识进行全面、客观的讲授,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的普遍原理和分析方法,也包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具体结论;既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思潮进行简单对比。在发展和对比中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心。

    其次,教学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列举一般实例向深人分析社会重大问题转变。所谓一般实例是指争议性不大、结论明确的具体事例,在教学中引用这类例子固然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但是,由于这些例子对现实的反映多是从正面直接进行的,且结论一目了然,难以触动学生深层的精神世界,也难以激发学生深人思考和讨论,仍然是徘徊在“传话”的旧思路中,只不过“传话”的内容是实例而已。如果教学中仅局限于这类例子,学生会认为教师故意片面选取那些能够解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事实,而回避了现实中的矛盾和争端,逐渐对单一的课堂内容失去兴趣,转而更加关注从其他渠道获取的负面信息。并且,由于在课堂上接受的都是用正面实例说明正面观点的教育,在遇到有争议的社会重大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会产生悲观、失望等负面消极情绪,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片面列举一般实例向深入对比分析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转变,在争议、分歧甚至是负面事例中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只有对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和实际内容都有了改进,才能在对两者关系的把握上实现从“简单结合”向“深人联系”的转变。这既要求教师能深刻领悟和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超越“传话式”的政治说教,又要求教师敢于和善于联系社会重大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大学生进行深度“对话”。

    3.教学方法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很广,有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也有国外教育方法的借鉴;有方法论上的改革,也有具体方法的创新。实践应用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案例法、专题法等具体方法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采用。但由于受到“传话”教学思路的限制,很多教学方法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常规。

过马路教案范文2

一、 “马路杀手” 的主要成因

1、 酒后驾车。驾驶员饮用含有酒精成份的饮料后,酒精的麻醉作用,使人们的大脑降低抑制功能并引起各种器官失调,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反应迟钝、判断能力差,甚至行车打盹,这样的“马路杀手”上路,增加了很大的危险性。如2003年5月份,犯罪嫌疑人舒某在“非典”期间从北京开车回到潢川后,5月11日到乡下走亲访友。晚上,舒某庆幸自己从北京安然回家,高兴之余喝了几两白酒,夜里驾车回城。当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潢川交警大队500米处时,酒兴发作,驶入公路右边将正在骑三轮车人付某(男,58岁,)撞伤,后鉴定为重伤,事发后舒某弃车逃逸。为此,舒某对此次事故负全责。

2、无证驾车。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无证驾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急剧增多,无证驾驶、不经培训、考核、便匆匆上路,这些人对驾驶技术一知半解,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遇紧急情况,就手忙脚乱,难以应付,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如犯罪嫌疑人杨某,2000年9月购买—辆农用运输车:无驾驶证、无牌照,没办任何手续,仅凭着偷学来的一点 “技术”,就开始做起了营运拉客的生意。2001年 1月1日下午3时,当他驾车从踅孜到牛岗砖瓦行驶至1 06国道牛岗派出所门前的公路时,心里惊慌,加上没有经过正常的驾驶技术培,采取措施不当,导致三轮车右前面将行人余某(女1 0岁)撞倒后死亡的重 大交通事故发生,杨某负此事故的全责。

3、疲劳驾车。司机每天驾车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从事其他体力劳动消耗过大或睡眠不足,在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极易发生事故。2001年9月11日20时40分,犯罪嫌疑人惠风安驾驶陕A北2020旅行车从西安到南京经?12国道285KM+600M处,因惠风安为了追求“效益”,已连续驾车行驶10余个小时,严重的驾车疲劳,加之过快的车速,遇到弯道时,反应力下降,采取措施不当,致使该车驶出有效面之后翻滚,造成乘车人李某(男 51岁)死亡,惠本人受伤,机动车严重受损,道路设施及路面也遭破坏,惠风安负此事故全责。

4、病车上路。制动系统和其他关键部件有严重故障的病车上路行驶,更带有严重隐患,成为公路上的—颗游动的“不定时炸弹”,随时有引发危险可能。2003年8月4日15时许,犯罪嫌疑吴志龙驾驶松花江型号的出租车,由北向南正高速行至106国道995KM+200M处时,左前轮胎突然爆裂,车如同脱僵的野马,车轮迅速向左方向偏转,正好撞在道路桥上一侧的护栏上,松花江车碰撞报废,乘车人中2人死亡,4人受伤。吴在明知车辆有故障,前轮胎非正常磨损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上路载客行使,结果导致前轮爆胎,车辆失去控制,车毁人亡的悲剧发生。吴的行为违反“机动车必须保持车况良好”的规定,负此事故的全责。

二、“马路杀手”增多的原因

1、风险意识差、安全意识差。一些车主和司机为了多挣钱、赚大钱,对行车风险和事故危害认识不足或视而不见,病车上路、违章行驶、疲劳驾驶等屡见不鲜。今年该院已批准逮捕的交通肇事犯罪嫌嫌疑人中,这些违章的行为所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基本上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反映,归根到底,还是在思想上没有树立风险意识,忽视安全行车的原因造成的。

2、道路配套设施和管理以及人们与“大交通”相适应的交通安全意识滞后。近年来,交通基础建设发展迅速,高等级公路明显增多,车速加快,车流量成倍增长,但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人们与“大交通”相适应的交通安全意识滞后。如经过该县境内的叶罗高等级公路目前尚未正式开通,路上无警示标志及相应的路牌,配套设施尚未安装,但却已有许多车辆在上面正常行驶,而公路两边的村民横穿公路等违章情形也比比皆是。仅2003年以来,发生在叶罗高等级公路上的交通肇事案件已有4起,造成6人死亡,受害人在行为上均有一定的过错。

3、对重大交通肇事人员(“马路杀手”)存在惩处不力观象。有关部门为了使案件顺利处理,对—些该追究刑事责任案件的肇事人代之以行政、经济处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惩处不力观象。大部分诉至法院的交通肇事案件,大多被判处缓刑或罚金,处实体刑的很少。缓刑的过多适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马路杀手”打击力度不大,不足以震慑“马路杀手”。

三、遏制“马路杀手”上升势头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对司机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教育。使司机们能认识到“跑马行船三分险”,他人的安危及身家性命,往往在于司机的一时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要谨慎上路,正确 把 握好思想上的方向盘,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第—的观念要牢记在心, 坚决杜绝各种违章;树立法制意识,要意识到交通肇事是危害公共 安全的一种犯罪行为,肇事逃逸是要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克服交通肇事只要赔钱就可以万事大吉的错误认识,从思想上真的 重视起来。

2、严把发证、考试程序,严查违章。虽然国家对取得驾驶资格有严格的培训、考试、考核的程序规定,但一些不法之徒,内外 勾结,致使 一些人根本没参加过培训、考核,就用钱请人替考“买”个驾 驶证;或通过人情和贿赂请求考核发证人员“高抬贵手”,马马虎虎,蒙混过关,混得一纸驾照。可以想象这样不合格的司机上路无疑就是一批隐藏的马路杀手,要杜绝和减少马路杀手,从发证考核上必须严格把关,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对司机的违章行为严查、严管、严教育,加大处罚力度,营造强大声势,对严重违章或多次违章的司机,坚决吊销驾证,严肃交通法规。

过马路教案范文3

前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文简称《原理》)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样,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通过系统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讲授,存在着政治性强、理论性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等特点,这对于追求实用、时尚、个性、新颖的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来说,难免难以接受。如何提高《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1],就成为《原理》课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自身的一些体会,认为在《原理》课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倡导,起初被应用于工商管理、法学、医学等教学领域,因其目的明确、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启发性、参与性、针对性强等优势,很快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案例教学法又叫情景教学法或实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引用已经发生的具体事例,组织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某一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情景,把真实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否选取了恰当的案例,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本文结合《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就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以及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

《原理》课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但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所选案例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检验其是否真实可信、逻辑是否严谨等等。总的说来,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犹如一整块“钢铁”,不是一个拼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自也是一个整体。因而,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突显整体性的原则,运用综合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真实性原则

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一首诗、一句名人名言等,最好是大学生所关注的事情,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一个虚构或杜撰的案例,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

3.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是指教师要紧密结合所讲授的知识和教学目标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使案例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单单流于教学形式而随意引入案例,反而会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例如,在讲授“联系的普遍性”时,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联系着”;在讲授“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时,引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通过这个典型案例,学生很容易理解火和水、水和鱼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而火和鱼之间的联系则是间接联系;在讲授“质量互变规律”时引入“舍罕王赏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事物质的起点和前提,没有定量分析就没有对事物的精确把握”。在教学中引入这些典型案例,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产生了学习兴趣。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是指教师选取的案例要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考、想象空间,学生通过此案例不仅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讲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时,可以引入“赌饼破家”的故事,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在这个故事中,“盗贼进屋”是主要矛盾,而“夫妻赌饼”是次要矛盾。进而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大学学习阶段,学习仍然是第一要务,要正确处理学习、恋爱和兼职的关系。

5.时代性原则

恩格斯曾经明确地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做出的科学判断,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着的理论,随着时代和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案例时,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又要让大学生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例如,在讲授“党的群众路线”时,可以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除了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焦裕禄、任长霞、杨善洲等同志之外,可以引导同学们联系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像好校长张伟同志、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霍清廉同志等等。

6.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教师选取的案例既要体现学科内涵,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又不能过于抽象、枯燥,要做到难易适当、简繁适宜。一方面,《原理》课程所选用的教学案例,如若理论含量不足,案例教学就难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案例也不能过于抽象、复杂,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领域,否则学生无法对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从而导致案例教学活动失败。总之,选取的案例既要符合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功能,又不能使《原理》课变得玄妙高深、枯燥乏味;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7.专业性原则

专业性是指教师选取的案例要尽量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具体的专业之中,使案例具有专业特色。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要多选取自然科学方面的案例,而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则要多选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案例。例如,在讲授“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引起量变”时,对于理工科同学,可以选用“甲醚和乙醇”、“金刚石和石墨”的案例;而对于文科同学,可以选用“田忌赛马”、“音符的排列组合”等案例。《原理》课程教学中案例与专业相结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8.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是指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资料将案例表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听资料可以使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影像,平面的视角转变成立体的界面,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

二、《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通过近几年《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整个教学中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要正确处理理论与案例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时,为了使抽象的理论更易于让学生接受,融入了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案例而忽视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案例教学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具体运用。教师应该根据理论教学的具体内容精选合适的案例,使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选取案例、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课堂总结这四个案例教学的环节。切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为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过马路教案范文4

【关 键 词】奥巴马/联邦政府/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何珊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62)

早期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作为乃是“搜集教育数据与事实,通报各州的教育状况与进展”。[1]从二战开始,联邦政府明显转向想以自己的战略需要和政策工具来改革、创造满意的美国教育。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投入资金促使美国中小学发掘、培养国家安全需要的科技天才,到1965年制定《基础教育法》,以更大的政策与经费投入,尝试打造为所有美国儿童提供优质教育,都显示了联邦政府日益增长的教育改革力度。[2]

美国教育也因此由地方教育领导和民间教育团体的自由创造为主,转向日益受控于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政策。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里根入主白宫以来,联邦政府更是试图左右整个美国的教育内容与运行机制。尽管里根本人深知,联邦政府没有能力创造大家都满意的美国教育,但各州无力负担教育发展,工商业巨头们需要“人力资源”以及民意关注教育问题等等压力却让里根无以脱身,因此即使联邦政府插手教育是“一桩收益小于投入的亏本生意”,也必须投身其中。[3]

而里根也的确善于鼓动人心,通过反复声称“国家处于危机之中”,他的联邦政府将美国教育的运行轨道引向了以“标准化的课程与考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尤其是数学、科学以及英语阅读等所谓“主科”的成绩)。此后的布什及克林顿政府加大力度在教育领域掀起“标准化运动”,特别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法案实施以来,联邦政府更是增加经费刺激,同时启动惩罚措施更加严厉的“绩效问责制”,来确保每一所学校每年都可以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进步(所谓“年度进步计划”),实现到2014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优异的数学、科学及英语成绩的目标。

联邦政府认为,这些主科成绩提高与否,不仅关系到美国是否可以建成“世界一流的教育”(world-class education),而且关系到美国能否在科技、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也使美国教育走向了日益“被考试束缚”的发展轨道,[4]进入“考试时代”。[5]广大教师陷入“为考试而教”(teach to test)的困境。[6]许多教师因为觉得教育不再需要个人的知识创造,只需围绕标准答案展开教学,纷纷辞职离开了学校。[7]那么,奥巴马可以给危机深重的美国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面对国会、各州政府的右翼政客以及金融、工商业巨头们,如何落实他的改革计划,显然远比提出更美好的教育改革方案艰难。

一、试图感动美国民众的教育改革方案

里根、布什、克林顿等最后胜出的总统候选人在教育改革上都拿出了比对手更能搏得眼球的政策,以至被誉为“教育总统”。奥巴马也是如此,他同样在竞选期间就设计好其教育改革蓝图,而且教育演讲的次数、教育改革的思路及修辞艺术都胜过竞争对手。如果说里根是以高喊“国家处于危机之中”的方式赢得了听众对其教育改革方案的注意,那么奥巴马则是反复描绘一幅十分美好的基础教育改革蓝图,试图打动美国民众,使美国民众相信在他的领导下,美国教育可以走出此前十年陷入的“黑暗时代”(吉鲁语)。

的确如此,奥巴马甚至在竞选之前就在“实验”可以感动美国的教育改革计划,让人觉得他比此前在竞选期间大打“教育牌”的里根、布什和克林顿还关心教育。2007年11月,奥巴马首次发表“重要的教育演讲”,主题是“每个人都应为全体美国儿童的成功负责”,其措辞可谓朴实、感人:

我曾和一位年轻教师交谈,我问她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她告诉我一个从未听过的答案。她说,我们的教育体系失败了,教师们常常抱怨“这些孩子不会学”,“这些孩子不愿学”,“这些孩子成绩太差了”,久而久之,这些孩子成了别人。年轻教师看着我继续说道:“我一听到这些说法就觉得心里难受。他们哪里是‘这些孩子’,他们全都是我们的孩子啊。”

接着,奥巴马进而强调“是时候了,我们应该明白,教育好他们乃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8]

竞选期间奥巴马发表了12次教育演讲,感动了无数选民。当然,奥巴马决不只是依靠修辞来打动选民,他非常清楚,如果他的教育改革计划不能给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美国民众带去希望,无论怎么修辞都不会真正赢得民心,因此奥巴马提出了一套规模十分庞大的教育重建方案,包括在各州创设高质量的幼儿园与中小学教育体系,为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提供更多的大学学费资助,同时采取措施提高数学、科学及英语等学科的成绩。[9]奥巴马希望民众理解,大规模地新建或改造各州的幼儿园和学校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为美国下一代提供就业或发展经济所必须的知识与能力。

除了打动选民,向选民许诺联邦政府将重建美国教育之外,奥巴马还向广大教师清楚公布了自己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工具来解放被“标准化考试”束缚的学校教育。而在这一点上,奥巴马同样试图给所有身陷考试煎熬的教师与学生带去感动与希望。他承诺道:

作为总统,我将各位州长和全国教师一起开发真正可以提高教育成绩的评价工具,促使学生展开科学的探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才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所必需的。[10]

应该说,奥巴马抓住了束缚美国教育的一大死结,美国学校确实需要那种可以激励学生从事探究与创造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利用“考试”(通常由多项选择题构成)来“迫使”学生掌握(背诵)“标准”的课程和知识(答案),并根据考试结果实施奖惩。小布什政府以“标准化考试”推动各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时,没有想到“标准化考试”的糟糕后果,奥巴马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11]他许诺将投入大量经费,帮助各州研发高质量的评价工具。

除试图通过改革评价来扭转教育质量外,奥巴马还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思考如何打造可以提升教育质量的优秀师资队伍。布什、克林顿政府也曾在这一点上费力甚多,但怎么也改变不了1970年代以来的优秀师资短缺局面。奥巴马的目标是让“美国的每一间教室都有一位优秀教师”。为此,政府计划每年投入10亿美元,实施免费的大学师范教育,毕业生到师资短缺的地方至少服务四年,这样联邦政府每年就可以获得40000名新的优秀教师。除此之外,奥巴马还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位晋升方面制定了许多完善及优惠措施,而这些措施同样是为了培养、留住可以实现美好联邦教育理想的优秀教师。

二、奥巴马的教育改革工具及其更新难题

对奥巴马来说,更需要应对的乃是经济危机或所谓如何“救市”。对此,奥巴马采取了大幅增加公共事业投资的方法,而教育恰好可以作为投资点。也就是说,奥巴马完全可以借助于“救市”,为其推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争取到经费。奥巴马入主白宫不久,即2009年2月,便签署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该项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将在教育领域增加一倍投入,总数超过1000亿美元,这样做不仅可以挽救或创造出数十万个教育就业机会,而且通过实施学校改造项目,额外产生数千个建筑业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奥巴马又任命邓肯出任教育部长,负责实施新一届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随后的几个月里,奥巴马与邓肯多次发表教育讲话,反复说明联邦政府将大规模地改造美国教育,打造质量世界一流的基础教育。不过,由于奥巴马的“教育新政”是借《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推出的,并没有使其宏大的教育改革计划成为独立的法案,所以新一届政府只能够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允许的政策空间里实施教育改革计划,也就是以“经费投资”来吸引各州响应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计划。2009年7月,奥巴马与邓肯推出了第一项实质性的教育改革措施,即“攀登顶峰计划”(Race to the Top)。

该计划正是以“物质刺激”的方式鼓励各州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场提高教育质量的竞赛:“1)按照联邦政府的标准,开发、实施高质量的评价工具。2)制定完善的可以激励教师的评价、薪酬及留任政策,确保将最优秀的教师分配到关键学科及最需要的地区。3)创建全州学业数据库,向所有利益相关人公布数据,提高教学质量。4)针对教学质量长期不佳的学校,各州应采取有效的革新措施,实施私有化改革计划。5)加强与商界领袖、教育家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合作,以提高学生成绩;对表现优异的特许学校,加大支持力度。”首轮计划截止日是在2010年6月,届时联邦政府将按各州的成绩分配43亿资金。[12]

仅仅依靠“物质刺激”发起教育竞赛,显然不能兑现奥巴马宏大的教育改革承诺。然而事实上奥巴马又很难甚至不可能将其改革计划上升为新的独立的教育法案,即使他想以教育立法这一政策工具加大改革力度,也只能设法延长前任政府的法案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有效期,因为该法案是美国两党经过多年政治博弈,在各自妥协的基础上达成的政策,奥巴马政府无法说服国会,接受新的法案。在此情况下,奥巴马如果想依靠立法推行改革,只能在细节方面完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而不可能有悖该法的精神。不久前随布什一同卸任的前教育部长斯佩林斯也直言:“他(指奥巴马)所说的许多事情对我来说真是太熟悉了,如教师激励工资、特许学校、提高学业标准及帮助弥合学业差距等”。有的评论家更进一步说:“在教育上,奥巴马实质上是在让布什延续他的第三个总统任期”。[13]

不能否认,奥巴马的确在细节方面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做了许多完善工作,但是完善的法案何时能获得国会的通过,到现在仍是一个未知数。目前奥巴马总算设法闯过国会两党的漫长政治博弈,签署了医疗改革法,而该法一开始实施便引发诸多反对,奥巴马的教育改革法亦难免要重复这一难局。总之,奥巴马无法推出新的教育法案,即使是退一步,通过更新前一届政府的教育法案,来推行其教育改革计划,也要经过艰难的国会政治博弈,这一点正是奥巴马政府实施宏大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政治难题。

国会政治难题难以化解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所能依靠的政策工具就只是年度教育经费,并以它来实施“攀登顶峰计划”列举的几大教育改革项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财政危机严重的州确实在积极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标准”完善课程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以便可以从联邦政府那里争取到经费“奖励”。而在联邦政府层面,教育部同样在努力研制更好的评价或考试工具——不仅能激励学生从事探究,而且能够测验出学生的努力过程与能力,[14]尽管何时可以研制出更好的评价工具,依然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当前美国中小学仍被八十年代以来的“标准化考试”束缚着,教师与学生的兴趣、潜能与自由创造仍然无法获得释放与承认。[15]

三、联邦政府教育想象力的终结与新生希望

阿普尔(Apple)、吉鲁(Giroux)等人曾反复指出,里根入主白宫以来,在美国政治领域居支配地位的一直是右翼政客及其依托的金融、工商业巨头。对此,奥巴马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在竞选期间公布其美好的教育改革构想时,便多次呼吁美国政治家应该超越党派立场差异,但仅仅依靠呼吁化解不了美国政界长期存在的势力与利益分野,更不可能改变支配政治势力的“意识形态”,奥巴马的教育改革构想即因这一点必然会陷入困境,乃至扭曲,重复过去十年的老路。

奥巴马的宏大教育改革计划在过去一年里并没有落实多少,少数得以启动的计划也往往背离了奥巴马竞选期间的承诺,以至于吉鲁公开批评,奥巴马执政以来的教育改革“背叛了美国公立教育”。[16]吉鲁的批评或许过于苛刻,没有体谅奥巴马即使奔走呼告,也没有能力左右支配政治势力的意志,而是将支配政治势力主宰的教育改革算到了奥巴马身上。奥巴马的“宏大教育计划”可以让普通教师“无法不被感动”,[17]然而他以及普通教师均取代不了支配政治势力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奥巴马的政治困境与无奈由此可见一斑,他只能延续克林顿、布什甚至里根以来的教育改革路线,以标准化考试、绩效奖惩制——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来提高学生成绩与教育质量。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入主白宫后,奥巴马会选择邓肯出任教育部长。邓肯在进入内阁之前号称芝加哥公立学校体系的CEO,他认为教育改革只有一条路是正确的,这条路便是“公司化”。所以他在掌握芝加哥教育大权期间,极力发展“特许学校”和“教育私有化”,还取消“终身教职”,严格执行克林顿、布什时期的“绩效问责及惩罚制”。2004年,为提高芝加哥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成绩,邓肯在芝加哥工商业巨头的支持下,与市长一起制定了重组芝加哥公立学校体系的“2010年复兴计划”,其基本措施包括:“使更多的特许学校合法化,实施高风险的标准化考试”,“关闭全市15%成绩不好的学校,另外兴建100所规模小、企业化运作的学校”。同时规定“这些企业化学校的教师不得加入教师工会,根据学生成绩进步与否,每年聘一次。”[18]

邓肯的思路能够赢得联邦支配政治及经济势力的欣赏,许多国会议员坚决支持邓肯担任教育部长,这些力挺邓肯的议员一直不忘推行小布什时期的教育改革路线,尤其是通过“标准化考试”和“年度绩效问责”来确保投入下去的经费可以提高学生成绩。[19]奥巴马也希望在邓肯的管理下,美国教育可以在质量上实现世界一流。而国会对于邓肯的欣赏以及奥巴马对于邓肯的任命也清楚显示,尽管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为联邦政府描绘了新的教育蓝图,但新一届政府在真正实施改革时依旧只能定格于里根以来的教育想象力。许多教师曾从奥巴马竞选期间的教育演讲中看到了新生希望,不过奥巴马上台后的措施很快就让教师失望了,乃至开始批判。“攀登顶峰计划”一公布,美国最大的教师工会即“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便发起了“猛烈攻击”,认为它“视野狭窄,依旧是布什政府由上到下的改革模式,实施之后,势必会促使各州大力推行绩效工资制,使公共经费转到私人运作的特许学校,加上其他性质相似的措施,美国教育体系必将毁于一旦。”[20]

就竞选期间发表的演讲来看,奥巴马完全理解教师需要的是什么,问题就在于满足教师的心声并不是联邦政府实施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主宰联邦政府的右翼政治及经济巨头们更不会把理解、满足教师的心声当作首要使命。进而言之,奥巴马入主白宫无以兑现其感动美国的教育改革承诺,以及“支持率”下降,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因为自里根上台开始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行动便定型了。里根的政治成就在于,正是从他开始,联邦政府确立了在各大领域追逐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途径与技术,并因此赢得了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攫取资源与市场、扩大资本积累的经济巨头们的强力支持。[21]在这种政治背景下,除非联邦政府不涉足基础教育,仍像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样,完全将基础教育领域拱手交给地方及民间教育团体负责,奥巴马十分在意、却无力关照的教师心声才可能成为教育创造与教育变革的原动力。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美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支配势力主动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与追求目标,接受民间教育界流行的“进步主义”教育理想。但这种假设到现在也不能成立,因为当前的联邦政府依然是以里根以来的战略目标和经济势力依托作为“立身之本”,而这样的联邦政府只会接受邓肯式的教育改革行动。所谓“联邦政府教育想象力的终结”正是指这种不会尝试其他行动模式的固定状态,而不是说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机器”瘫痪、崩溃或从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彻底消失了,再也不会产生影响力。相反,近十年来,就规模而言,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机器”一直在扩张,所以即使它尚未“生产”出满意的“教育产品”出来,但却一直在“生产”,美国中小学也因此日益受制于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行动。

难怪吉鲁感叹,最近十年对美国教师来说堪称“黑暗时代”。虽然如此,吉鲁仍努力在其中寻找“希望”(hope in dark times)。吉鲁分析道,从联邦政府已经实施的改革中显然看不到希望了,因为教育绝不仅仅是经济学的思维便可处理好的问题。那希望在哪呢,吉鲁将目光投向了奥巴马竞选期间的教育演讲及其在公众身上激发起来的对于变革教育的强烈期望,认为这就是当前美国教育的希望,并建议奥巴马发起“一场社会运动,从而可以为自己追求教育改革目标争取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终结邓肯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肆意执行其CEO式的“公司化”改革计划。[22]

吉鲁的分析不无道理,因为奥巴马的一系列演讲及其成功当选的确曾经给美国民众和广大教师带来无限希望,甚至连中小学生都为此兴奋不已,就像一位教师所描写的那样,学生真希望奥巴马的改革能够成功实现,在考试中挣扎的他们甚至“将教育改革看成是奥巴马的考试”,如果奥巴马考的好,“那没完没了的复习指南、多项选择以及正误判断题,就统统都会消失了。”[23]孩子们的想法固然天真,却也揭示了美国联邦政府走出教育改革泥沼的希望,这便是看淡所谓学习成绩世界一流的中小学教育,像奥巴马竞选时那样,将理解与爱护转向美国教师与学生。当然,如吉鲁所言,这一希望还需要组织起强大的社会支持,由此才可以重建被右翼政治、经济巨头们控制的联邦政府,才可以恢复美国教育原有的自由、进步精神与生动旺盛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McAnderews, L.J. The Era of Education: The Presidents and the Schools, 1965 - 2001. Urba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6. p. 2.

[2]Calzini, C. et al.. The Increase of Federal Influence on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Journal of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Vol. 2, No. 1 , May,2009. pp.1-13.

[3]Davies, G. Goverranent Grow: Education Politics from Johnson to Reagan. Lawrence: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2007.p. 246-247.

[4]Hanushek, E.A. Building on No Child Left Behind, in Science. Vol. 326, No. 5954, 11/06/2009. pp. 802-803.

[5]Stobart, G. Testing Tim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p.120.

[6]Mendoza, C. Inside today's classrooms: Teacher voices on No Child Left Behind and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in Roeper Review,Vol. 29,No.1,2006. pp.28-31.

[7]Jones, M.G. et al.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High-Stakes Testing.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3. p. 137.

[8]Obama, B. Our Kids, Our Future. usliberals. about.com/od/education/a/ObamaEdplan.htm.

[9][11]D-Hammond, L. President Obama and Education, i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 79, No. 2, Summer, 2009.pp.210-211,216.

[10]Obama, B. What's Possible for Our Children. denverpost.com/news/ci-9405199.

[12]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fact-sheet-race-top.

[13]world.jyb. cn/world/gjgc/200901/t20090120-236251.html.

[14]ed. gov/policy/gen/leg/recovery/buget/index.html.

[15]Behrent, M. Reclaiming Our Freedom to Teach: Education Reform in Obama Era, i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 79, No. 2, Summer, 2009. pp.240-241.

[16]Grioux, H. A. Obama's Betrayal of Public Education? in Cultural Studies Critical Methodologies, Vol. 9, No. 6, 2009.pp. 772-779.

[17]Brown, R. Obama's Grand Education Plan, in Atlantic, Mar.11,2009.

[18][19]Giroux, H.A. Obama's Dilemma: Postpartisan Politics and the Crisis of American Education, i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Vol. 79, No. 2, Summer, 2009. pp. 259-260.

[20]Anderson, N. NEA Attacks Administration' s Education Reform Plan, in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21,2009.

[21]Davies, G. See Government Grow: Education Politics from Johnson to Reagan [M]. Lawrence: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2007. p. 246-275.

过马路教案范文5

论文关键词 马锡五 马锡五审判模式 群众路线

一、马锡五审判模式产生背景及其特点分析

在1943年,马锡五同志在担任陇东专员时,根据边区政府的命令,自1943年3月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的庭长,亲自参加审判实践。他经常有计划的下乡,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巡回审判以及纠正了一些错案,解决了一些诉讼多年的疑难案件,使违法者受到制裁,无辜者获释放,人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把这种贯彻群众路线,实行审判和调节相结合的办案方式,亲切的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在马锡五同志审理过的众多案件中经马锡五同志判决后双方当时人都自愿服从这一现象下我们不禁要思考是否马锡五审判模式有着其自己的特点?马锡五将自己的审判模式归结为“就地审判,不拘形式,深入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结合实际,对马锡五审判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的审判作风

在审判过程中,马锡五同志曾经说过“要把案情的始末与因果得到透彻的了解,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要多方面的调查,周密思考,研究,判断,有时走弯路,白费力气的情况,常常免不了。”例如在周定邦杀人案中,尽管被告已经承认自己的杀人罪行,并把杀人的经过说的清清楚楚,但是马锡五同志仍认为如果没有拿到可靠的证据,仅仅凭这些没有查证的口供定案是不可靠的。

(二)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司法干部与群众共同断案

马锡五审判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贯彻群众路线。以封捧与张柏的婚姻上诉案为例,他在批评张金才兄弟,使他们认识到抢亲恶习的危害性,又批评了封彦贵不应该为了钱而把自己的亲身女儿当货卖,还教育了封捧与张柏,使他们认识到婚姻自主也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像政府进行登记。马锡五同志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善于依靠群众,以平等的态度,倾听群众意见,不仅仅使双方当事人易于接受,还取得了群众们的拥护。

(三)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严格依法办事,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对下级干部进行言传身教

马锡五同志在坚持原则和严格依法办事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在封捧与张柏的婚姻上诉案中,马锡五同志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抓住封捧到底愿意与谁结婚这一症结。当他得知封捧打死也不愿意与朱寿昌结婚后,且封捧与张柏也已经达到了法定的婚龄。最后判决(1)封捧与张柏双方自愿结婚,准予有效;(2)张金才等黑夜聚众抢亲,妨碍社会治安,判处为首者短期有期徒刑,以明法制;(3)封彦贵屡次高价出卖女儿,违反婚姻法令,科处劳役,“彩礼”没收。这样的判决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宣判之后,群众认为是分明,热烈拥护。

(四)实行简便利民的诉讼程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锡五同志在审判实践中,认真执行了抗日根据地的各种规定,并进一步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马锡五在实行巡回审判时,不管早晨还是晚上,地头还是田间都可以随时与群众谈话,例如封捧与张柏的婚姻上诉案,就是封捧在路上碰见马锡五同志,拉他到一棵树下告的状。马锡五同志的这种审判方式,充分体现出人民的审判员的特点。

综上所述,马锡五的审判方式所体现出的四个方面是互相依存密切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也就是革命根据地人民司法工作者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二、马锡五审判模式与当代司法的契合

马锡五审判模式中的精髓是走群众路线,判案的依据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追求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里所想,意见,实行简便利民的审判方式等,这些精神实际上是与我们目前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司法一切为群众的理念是一致。

我国某个时期的审判方式改革过于理想化、机械化,过于强调在形式上与国际接轨,照搬西方的制度和概念,搞一步到庭、当庭宣判,过度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盲目照搬照抄的结果是当事人对裁决结果不认可,社会对司法的公信力和认可度下降,上访申诉大幅上升,不信法现象普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这些问题和情况的出现迫使司法理论和实务界开始反思反省,人们逐渐认识到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司法改革的一些制度规定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国情,没有迎合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没有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所具有的人民性、民主性等优势。“在中国目前的法院审判中,对正义执著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因此,在现代要求提出弘扬马锡五精神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三、马锡五审判模式在现阶段存在的基础及其局限性

一方面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于经济落后的陕甘宁边区,是一种传统的正义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在当代的司法改革中遭到鄙弃。但我认为,因为我国目前仍然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在我国农村,马锡五审判方式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及其基础。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马锡五审判方式明显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有着其局限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过分的强调调解。在1943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民刑事件调解条例》中规定,凡民事一切纠纷均应该力行调解,凡刑事案件除少数犯罪外,多数均得调解。

2.审理案件过分的依赖群众。马锡五同志说:“当审判工作依靠与联系人民群众来进行时,也就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无论如何错综复杂的案件或纠纷,也就容易弄清案件和解决。”他甚至说:“真正群众的意见比法律还厉害。”

3.忽视诉讼效率,忽视程序法的价值。马锡五同志在办案的时候,为了求的案件实施及其群众的意见,往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往往还有数十个人一同参与案件的调查,审理,完全没有诉讼效率的概念。

四、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借鉴马锡五审判模式

要让现阶段我们的司法审判程序更好完善起来,我们各级人民法院则要充分的借鉴马锡五审判模式当中的精髓。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诉讼程序上应杜绝形式主义。在诉讼程序上避免形式主义,本着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法官定期下乡,如果农村有案件发生,随时采取就地审判的形式。

其二,在解决纠纷方式上应采取多样性。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借助道德、社会舆论、情理判断事实,说服当事人,积极发挥调解的特殊作用,追求结果的合理性,重视纠纷解决后的社会效果。

其三,充分发挥法官在诉讼中具有的主动性。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应该不仅把调查证据和对当事人的说明、解释作为办案的需要,更要将其视为自己的道德义务。

其四,法官在审判案件要特别重视乡土知识。由于在农村还残留许多封建意识,这样就使得人民法庭的工作需要大量地方性知识。所以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重视乡土知识,但同时也注重无论调解抑或判决,最终都要根据法律来依法办事。

另外马锡五审判方式之所以能从一个司法工作者的个人行为上升为一种司法制度,除了其做法符合了当时社会民众对司法的需求外,其个人清廉、公正的品格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除了要使法院借鉴马锡五审判模式的经验,我们还应该要加强教育,打造一支马锡伍式的法官队伍。

过马路教案范文6

这事说来话长。

首先,双方在宗教上有上千年之久的怨恨。天主教的母体基督教是从犹太教里分立出来的,在公元一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它转过身来迫害自己的母教犹太教。据基督教经典《新约》记载,犹太长老与罗马总督共同谋害了基督教的传教人耶稣,犹太人是叛徒犹大的后裔。因此,虔诚的基督徒历来非常仇恨犹太人。历史上,罗马教会在煽动反犹方面起了主导作用,19世纪末期的教皇庇护九世曾说过,犹太人是“游荡于罗马大街小巷中的野狗,总是在狂吠和骚扰我们”。宗教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基督教对犹太教侮辱性的街头辩论、骇人听闻的“血祭”(指控犹太人在祭祀时吸食基督徒的鲜血,尤其是孩子的血)、惩戒性的火刑和大规模地驱赶,都在梵蒂冈的主使下上演过。在中世纪罗马教皇出面公开号召的中,西欧犹太人首当其冲地受到十字军骑士的野蛮屠杀和蹂躏。

其次,以色列人谴责罗马教廷见死不救,矛头直指教皇庇护十二世。1933年这位教皇批准教会与德国纳粹党订立一个协定(德国的基督徒可去中东朝圣,教会不反对纳粹党的政治活动),据称这等于间接为法西斯主义张目。救死扶伤本是各教弘扬的宗旨,但教皇庇护十二世却对犹太人横遭纳粹屠杀一事保持出奇的沉默,这使以色列人感到极大愤怒。希特勒上台后,很快地用自己的权势和手腕彻底地征服了这位教皇,使得这位教皇在二战期间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聋子和哑巴。二战是从波兰打响的,波兰首都华沙被夷为平地和波兰天主教徒横遭屠杀一事都没有“惊动”教皇大人。事后有人分析说,庇护十二世可能是被希特勒的给吓坏了,不过,在波兰被消灭的同时,庇护十二世让柏林大主教去为希特勒举办一个盛大的生日宴会,因此知情人说,他并非是个胆小的人。在教皇大人金口难开的沉默之中,600万欧洲犹太人像尘土一样消失了。这些犹太人实际上是当着他的面被送进毒气炉的。更有甚者,二战结束后,他领导的基督教会向数以百计的纳粹战犯发放伪造的红十字证件,帮他们逃离欧洲国家。

第三,梵蒂冈长期对以色列抱着敌对的态度。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基督教的诞生地,此举大大地激怒了梵蒂冈,因为它无法跟自己的教徒交待――为什么由它守护的耶路撒冷会落到以色列人手里。在以色列进而宣布耶路撒冷为都时,梵蒂冈差点冲动地号召全世界基督徒跟它决一死战。鉴于此,梵蒂冈长期拒绝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冷战后,梵蒂冈发现,各地的基督徒去耶路撒冷朝圣没遇上什么大问题,于是它对以色列的敌对态度悄悄地缓和了,当然美国在其中做了不少工作。原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共同反对以色列对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的占领,现在梵蒂冈转身撤出这统一战线,跟以色列(犹太教)对垒的只剩一个伊斯兰教了,这对整个伊斯兰世界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2000年初,梵蒂冈发表了一份长达14页的文件,为教会在二战中的不光彩表示忏悔。同年3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历史性地访问以色列,跪倒在“哭墙”之前顶礼膜拜,祈求上帝饶恕它过去对犹太人犯下的罪孽。但是梵蒂冈没公布它二战期间的档案,并且绝口不提它把纳粹战犯藏在哪里,以及从克罗地亚抢来的价值2亿瑞士法朗黄金的去向。以色列和世界犹太组织很有耐心,它们知道事情得一步一步地来,到头来对方会像瑞士银行交出“纳粹黄金”一样乖乖地把这些秘密地交出来。

上一篇儿科学教案

下一篇装饰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