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木受绳则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故木受绳则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故木受绳则直范文1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来源:文章屋网 )

故木受绳则直范文2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故木受绳则直范文3

下午好!

我很高兴。今天这个典礼是为你们开的。这是你们人生旅途中跨过一个新的里程碑的时刻。在这里,我要代表所有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同学们,你们毕业了!

今天这个情形,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的自己。那时,我也和同学一般模样,看着朝夕相处了三年的老师和同学,回想三年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悠长的《郦歌》在心间回荡。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记得三年前自己刚进一中时的模样。怀着兴奋,怀着憧憬,在三年的磨练中你们收获了泪水与欢笑,你们稳健地迈入成年,你们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嘉中学子。

各位同学,你们将要告别自己的高中时代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送给你们几句话:

毕业意味着高考的到来,离高考只有53天了。高考是一场学识与心态的较量。三年来,大家在百年名校从严求实校风熏陶下成长,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们没有理由在高考面前畏惧与退缩。所以,面对高考,勇敢地迎上去吧!想一想李太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满满地长风破浪吧!我要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广告:我有,我可以!

我想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大家也很熟悉。在《劝学》中,荀子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下一句,同学记得吗?对了,是“君子博学而日参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想和大家说说“参市”二字。所谓“参市”,就是检查、市察。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做一定量的练习,但是,如果我们被练习压着抬不起头来,疲于应付的话,我们的复习是无效的。查漏补缺,重要的是要有自市意识。不要畏惧地仰望知识,而应该俯视知识,把知识的网张开,仔细检查每一个结点,看看它是否结实了。

有勇有谋,战无不胜。让高考来证明你吧!

可是高考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1929年在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时说了一句话,我想引过来送给大家:不要抛弃学问。这句话所说的意思和我们一中的校训“成德达才”是一致的。我希望一中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留给大家的是终生受益的求知精神。这一点,让大学证明你,让未来证明你!

故木受绳则直范文4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3)。以为轮(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不复挺(7)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9)。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0);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7);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3)。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2)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3)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4):通“А保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以:把。为:当作。(5)规:圆规,测圆的工具。(6)虽:即使。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7)挺:直。(8)受绳:用墨线量过。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9)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10)须臾:片刻,一会儿。(11):踮起脚后跟站着。博见:见得广。(12)而见者远:远处的人也能看见。(13)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彰:清楚。(14)假:借助。舆:车。利足:脚步快。致:达到。(15)水:指游泳。绝:横渡。(16)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假:借。(17)兴:起。(18)渊:深水。(19)神明:通明的思想。备:具备。(20)跬:古代的半步。(21)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功在不舍:成功在于不停止。(22)锲:用刀雕刻。(23)镂:雕刻。

解析

劝学,即鼓励学习之意。本文大意是: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且行为没有过错。我曾每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下,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感言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他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主张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矫正人性中的“恶”,故而荀子很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也是历代传颂的名篇。全文篇幅过长,本文节选了其中的三段。这部分内容围绕“学不可以已”即学无止境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三方面进行阐释。文章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且善用比喻,深入浅出,引人深思。文中的“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词成为后世妇孺皆知的成语。

文章开篇便提出“青出于蓝”。任何人通过发奋学习,都可以取得进步,今日之我可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如果要使人性弃恶从善,则更需要学习。荀子随后以“中绳”的“直木”比喻人的才能、品性,以“”比喻外在的学习,将“轮”比喻为有用之才。他通过这个比喻告诉人们,即使原本的“不善”之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变成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道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故而在学习之初,要树立精诚专一、持之以恒的人格取向。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人格而令其日趋完美,其终极目的则是成为“圣人”。

在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后,文章开始论述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即创造性地提出了“君子善假于物”的观点,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需善于借鉴前人、他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成功的经验,这好比借助骏马驰骋千里,使用舟楫横渡江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态度上,荀子强调锲而不舍的精神。如同“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一样,读书是一个长期的辛劳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只有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不间断地积累品德、修养、学识,才能达到“积善成德”、完全纯粹、超远的精神境界。

故木受绳则直范文5

【关键词】离即 有无意 形神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38-02

从艺术教育的视野来看,在教育思想上,秦汉时期,是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国家的时期。秦朝虽然"焚书坑儒",致使儒学衰落了一段时间,但是汉朝之后对儒学的重视,反而使儒学的传播成明显的上升趋势,又加之阴阳五行的盛行,以及与儒、道的融合,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对山水画理论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秦汉时期的山水画理论,有逐步形成特色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还只是探索的初期阶段。

秦代的山水画家,仅有烈裔被记载下来,说他能画五岳列国之图。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烈裔,消骞国人。秦皇二年,本国献之。口含丹墨,喷壁成龙兽。以指历地,如绳界之。转手方圆,皆如规矩。度方寸内,五岳四渎列土备焉" 。这种记载,恰恰说明此时的图,其重实用远比重欣赏,审美价值还在其次。但是,也说明了倾向山水的目的是明显的。汉代有记载的山水画家,以东汉的刘褒较为著名,"刘褒,汉桓帝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能够使人观其画,而为之有冷、热之感,则说明其为山水画家,且设色恰当,冷暖分明。试想,云汉图,当浓云密布,山石树木皆为繁茂,整体成压抑、沉闷之感,方使人感觉其热。北风图,也必定是北风萧瑟,枯木寒涩之景,才能使人感觉凄凉。

从理论上,荀子的主要理论思想,也可与烈裔相印证。

秦时期的山水画理论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以及秦时的阴阳学说中,不过,秦时的阴阳学说,附会穿凿较多,且大部多为《易》之滥觞,故在本文不加讨论,而重在对《荀子》的分析。

毋庸置疑,在《荀子》此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山水画理论思想可借鉴。

在秦朝时期,《荀子》对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影响,是极其关键的,而当前对中国绘画理论的研究,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文中的意思是说,青这种颜色,是从蓝中得之,但比蓝色更加的亮丽明媚而更显其明丽之"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要冷寒。直的木材符合木工墨线的规划,用火烘烤后则能使其弯曲为车轮,其形状符合圆规的画线,纵然经过暴晒也不能再恢复原样,这是熏烤弯曲使它变成这样的啊。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学习广泛,而又能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不会犯错误了。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的高远;不亲临深溪,就不知道大地的厚度;没有听到过前代圣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其中,所提到的"青"与"蓝"的关系,左右了中国青绿山水中对此两种颜色的偏爱,而不是简单的仅仅赋予了对人伦道义这样的诠释。首先,两者是一种层次感,其次,更是一种和谐的对比。古人说"天玄地黄",而山之"青"当近之于"天"之"青",而"蓝"则近与"玄",实为近"远"之义。自然中的"山",以雄浑、沉厚、庄重、震撼而给人以向上的雄强之美,其山尖所指,必为苍生之"天",诸自然物象之中,唯"山"靠天最近,且其色沉着、凝厚,故"蓝"为其本质深意之代表,而"山"本身是有层次感的,则"青"为其和谐色。于是,青绿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先导,必定与这种对色彩的偏爱有关。此文中又提到"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借鉴在山水画中,当理解为一种变化之美,因为"曲"之线条,无论如何,均比"直"则灵活、优美。还有,本段中"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即是说对创作山水画的一种亲身体验的过程,一种设身处地的探索过程。孔子也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居高临下,才能纳万物与胸怀,站之于山巅,则"人"之"气",迅捷的沟通了天地,悟"天、地、人"之"道"。如果想感受溪流之湍急,溪流之柔和,则需涉临溪涧,聆听、触摸、感受、心动,方能体味到溪之"深",水之"柔"。

《宥坐》篇中,"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在当前的研究中,似乎关注此专门研究水之譬喻特性的人,少之又少。其实,本段正是揭示我国山水画理论中,之所以将"水"列为单独欣赏,从而进入独特的艺术门类的原因。其文中之意是说,孔子观看向东流去的河水,子贡问孔子说,为何见到大水必定观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孔子因而谈到,流水,普遍地养育万物而无所作为,就好像德操;它流向低处,弯弯曲曲,遵循一定规律,就好像正义,它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没有穷尽,就好像道;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就随即奔腾向前,好像回声应和原来的声音一样,即使百丈深谷也不怕,就好像勇敢;它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就好像法度;注满量器,不需刮板刮平,就好像公正;它柔弱细小无微不至,就好像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淘洗,就会变得洁净鲜美,就好像善于教化,它百转千回必然向东,就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要观赏它。此短文,几乎将我国诗人画家乐水的特性,阐释的展露无遗。正是因为水的品德,它才更能承担起独特的审美品格,更能承载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操。因为水的品德是养育万物而不求回报,是其无私,如人的高尚的品德;它优美的蜿蜒环绕,率性而发,看似无形而遵循规律,是为喻"义";它无限的伸展着,运动着,以致而无穷,无穷则幽深,则归之于"道";它同时还体现了一往无前的精神,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可喻为"勇"(实为一种责任);甚至它可以净化心灵,体察细节,引人向前,百折不挠。的确,"君子"爱水,适逢其"意",无有这些品德,则山水,又何其为独立的审美呢?此足以证明,我国山水画理论中,对于"水"的内涵极度深刻的认识,是多么符合人之"性",人之"德",人之"品"。

所以说,《荀子》中关于可以借鉴的山水画理论的思想,规定了山水画的观察方法,体验方法以及山水的比德意义,是可以完整的借鉴到山水画理论思想中的。

自汉朝,则有了直接记载山水画的文字。

《汉书》中,就记载有汉帝命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从居延出发,北行三十,到浚稽山驻扎,在行程中,李陵将所经过过山川的地形全部画出来,并派部下骑将陈步乐上报朝廷的史实。那么这里所画的山川地形图,必当是与地图很相近的一种图示。然而,这确是山水画的最简洁的表达方式。还记载了少翁于未央宫中画一些有云气的车,在吉祥的日子裹驾车驱赶恶鬼.又兴建甘泉宫,中间是祭坛,刻画天地泰一各种鬼神。很显然,这种图画就很接近可以欣赏的山水画的行列,其中出现了云、气、天、地等山水因素。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的文章。其中有"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从"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之语来看,其绘画描摹的对象,是包括天地在内的诸物象,因此,不妨大胆的假设一下,其中,必有山水的众多形象,因为接下来则有了"杂物"。"连阁承宫,驰道周环。阳榭外望,高楼飞观。长途升降,轩槛曼延。渐台临池,层曲九成。屹然特立,的尔殊形。高径华盖,仰看天庭。飞陛揭孽,缘云上征。中坐垂景,视流星。千门相似,万户如一。岩突洞出,逶迤诘屈。周行数里,仰不见日",这里,出现了众多的隶属于山水画的形象,且很有山水画中的"界画"的性质,总计有:宫阙、道路、亭台、水榭、池塘、阶梯、云朵、岩石、洞穴。无论其描绘的细节是否属于很接近现实的,还是仅采用了勾勒加天色的手法(文中无详细描写,更加之"品类众生",也不可能详加描绘),但其外轮廓,必是生动感人的,这点无可非议。并且,这些形象要素的描绘,必是能直入人心,感人至深的,因为它毕竟"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本文中的描写,推断出此时的山水画,注意了构图、色彩、造型、虚实、透视等等山水画的法则,如,"高径华盖,仰看天庭。飞陛揭孽,缘云上征。中坐垂景,视流星",极言其位置在画中的高度,而"渐台临池"则谈"池"之低。"随色象类"则说色彩的配置及造型感人,"缘云上征"则定有虚实感,"周行数里,仰不见日",因为物体在视觉上有大小,远近之层次分别,方能造就"周行数里"的美感。也正由于上述分析,可以断定,鲁灵光殿中所出现的山水画形象的组合,是多维视角的灵活运用。必须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每个时代,均有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再加之在欣赏者的感受中,也还有夸张、想象的成分,甚至还有因处于画面极光且有严肃肃穆的鲁灵光殿中所造成的错觉,以及对上层统治者的阿谀赞美,其中必定有与事实不符的成分,但是,这并不能削弱鲁灵光殿中的壁画,其规模宏大、气势蓬勃的整体艺术效果。在那个时代里,当山水画理论思想还依赖于哲学思想,依赖于浑整性的思考时,则他们的审美,更看重的是震撼。

拿《汉书》的记载与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作比较,很显然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山水画,已经开始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初步有益的结合尝试,虽然还没有摆脱那种地图式的描绘,但比之与军事作战的地图,中国山水画确实是前进了,因为它正在挣脱哲学的枷锁,从实践和理论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山水画理论的语言程式。

总之,秦汉时期山水画理论范式的建构,依托于中国传统理论,反映在实践上。山水画,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符合当时所认可的山水画理论思想,故而,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与赏识。不过,从对墓室壁画以及线刻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山水画,是仅以线条勾勒,而后赋色的,是没有皴擦的。其实,这也是隋代为什么青绿设色山水能够先行的主要原因。因为秦汉时期的山水画理论思想,还处于依附哲学的"文质彬彬"的同一时期,还处于望"形"则能观"道"的直观悟道时期,处于重整体、重意会、重浑整的山水画理论探索时期。通过对秦汉时期的山水画分析,以及对此阶段山水画理论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此时的山水画,是属于初期的青绿山水时期。还可以断定,此时的青绿山水,是较为之成型的,这也符合山水画理论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秦汉时期,将山水形象付诸于艺术实践的意义,在于营造以人为主体的艺术氛围,在于比德人物之品性。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是在实现此时期山水画理论中范畴的规定性,但是,艺术潜意识的驱动,造就了对山水本身的认同感。何种艺术理论,必定指导何种艺术实践,而秦汉时期,山水画理论对哲学的倚重,促使山水画实践在探索上,是具有浑整形的。中国传统理论的浑整性与意味性,决定了秦汉山水画理论在实践上的多维度多角度性。正是如此,方促使中国山水画理论与山水画实践的不定性思维扩散与实践的多层次探索。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注释组.荀子新注[M],中华书局:北京,1979,481.

[2]北京大学注释组.荀子新注[M],中华书局:北京,1979,481.

故木受绳则直范文6

一、代入检验方法

代入检验法是首选的方法,特别对选择、判断类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且无障碍之处即为正确答案。如2010年广东省梅州中考题文言文阅读《四知》“对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中,B项“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解释为“迁徙”,根据语境照应判断应为“提拔、提升”,故选B项。

二、联系教材印证

文言文试题考查的实词,一般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词语,联系教材中与之相关的语句,对解释正确的词语可以进一步确定。如《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的“见”字就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孔雀东南飞》中“兰芝初来时,府史见叮咛”中的“见”。这两个“见”的后面接的都是动词,结构也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词用法相同,应该解释为“对自己怎么样”。

三、借助成语分析

文言实词在古文中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成语中词语的词义来推断文言实词。如苏洵的《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成语“不速之客”中的“速”是“邀请”的意思,“邀请”是“速”的“招致”这一义项的引申义,于是将“招致”一义代入上句中,我们发现句子十分通顺。又如,“危”,在成语中的意思分别为: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危险)、正襟危坐(端正)、危言危行(正直)。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一对应关系,如“拔”,“超出”:“出类拔萃”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势拔五岳掩赤城”;“薄”,“迫近”,“日薄西山”与屈原《涉江》中的“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四、研究句子结构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我们就可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幽州之地。”“固”,形容词做名词,“险固的形势”。又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坚”,形容词做名词,“坚硬的盔甲”;“锐”,形容词做名词,“锐利的武器”。

研究句子结构,注意使用结构观察法。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此类句子中,往往几个分句句式相同,词性相对,甚至词义相同、相近。利用这种关系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难,从而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比如《六国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我们可以研究句子的结构,句子结构整齐,呈现对称,“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见,“族”就是“灭族”的意思。又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处于照应的位置,应解释为“奔跑的马”。

五、根据字形推断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如荀子的《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砺”,从石厉声,“砺”就是“磨刀石”的意思。又如,梁启超的《谭嗣同传》“扶病觐”中的“觐”,是“拜见”的意思。

一些会意字也可以根据部首或偏旁推断出字义。例如,“秉”是“手”抓“禾”,有“握、持”的意思,如秉(拿)烛夜游,秉(握)笔直书,秉(把持)公处理。有如,“月”在左边或下边是肉,多与人的肢体、器官、骨骼或肉食有关。如“肱”,本义是“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肯”,本义是“着骨之肉”;还有肌、腹、脂、肢、胃、肾等。而“月”在右边是月,多与月亮、光亮、时间有关。如明、期、朗、朔、朦胧等。

例如蒲松龄的《促织》“抚军亦厚赉成名”中的“赉”与“贝”有关,是“赏赐”的意思;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方其西燕父子以组”中的“组”是“绳索”的意思;贾谊的《过秦论》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践”为“踏”的意思。

六、感知语境语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把握上下文之间解释、暗示或照应关系推断文意。一个文言实词往往会有多个义项,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因此要将实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词义推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必”的义项有:①一定,必定;②认为必定,肯定;③一定实现;④如果确实。如果上句按①来解释,则此句译成“大王一定没有人……”就使蔺相如变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这既不符合人物性格,又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按④来解释,这句译为:“大王如果确实没有人的话,我愿意带着璧到秦国去。”这才表现出蔺相如的谦虚而又勇敢的性格,也才符合语境的要求。

七、通假判断方法

通假是文言文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通假有同音和近音两种。例如,司马迁《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的意思。又如,蒲松龄《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通“翌”,“翌日”,“第二天”。

八、揣摩语法特征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