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故事范例6篇

鸿门宴的故事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1

坦白说,原本星光国际的这一桌“鸿门宴”是由陆川主厨,但因为种种原因陆川另起炉灶打造“王的盛宴”,而接手的是香港导演李仁港。

李仁港的成名作《94独臂刀之情》,以风格化的影像、叙事,独树一帜而被赞为继张彻、徐克后的“浪漫武侠第三代掌门人”,但近几年的作品并未能取得好的口碑,包括《见龙卸甲》、《锦衣卫》,赢得不错的票房但口碑一直比较差,在我们即将对他失去信心的时候,《鸿门宴》出现了。冯绍峰扮演项羽、黎明扮演刘邦,坦白说这不是一个很让人看好的组合。但在李仁港的处理下,这一桌“鸿门宴”,则是一桌丰盛而美味的盛宴。

南都娱乐 李仁港

两千年后还说项羽妇人之仁是很可悲的

南都娱乐:你将“鸿门宴”的格局甚至拉长到刘邦去世,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李仁港:以前讲鸿门宴,说项羽妇人之仁放了刘邦,我觉得是很表面的,要是两千年之后我们讲这个故事,还这么讲,就非常可悲。对鸿门宴应该有重新定义,不光是说会赴宴能不能回来,而是它的意义是什么。现在你看到,我们的鸿门宴,好像是一场脑力比赛,一帮人一开始玩游戏,离开的时候,游戏不代表完。我用下棋来做隐喻,这盘棋一直持续到张良老了之后,还可以继续。我觉得这就是人生不停下棋,一局局下下来。

南都娱乐:但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讲这样长度的内容,会在后半段造成行事匆匆,有急转直下的嫌疑?

李仁港:是的,如果要讲清楚,可能是40集电视剧的长度,电影要有我的重点,就像我把“霸王别姬”放进来,不是说因为我喜欢这段爱情,而是它可以把项羽这个下棋的人的状态呈现出来。

南都娱乐:《鸿门宴》里事关项羽的部分改动甚多,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仁港:我从来心目中的项羽就很帅,很有魅力的一个将军,他三代都是贵族。他失败是败在年轻。这部戏就是还原我心目中的项羽,看历史,作为负责任的读者,应该是活一点去看,不能盲目,要灵活,多看一些其他资料,历史很多时候还是重复的,可以想象一下。我绝对不相信项羽是很笨的人,所以在戏里我呈现的并不是正统的看法,项羽的败并不是败,而是最美丽的,天长地久了。

南都娱乐:从提前观影调查来说,针对项羽与虞姬的爱情质疑最多,一是将刘邦安来,有三角恋狗血嫌疑,二是项羽虞姬间的对白,现代感太强,与整片情绪不符?

李仁港:我想因为我是现代人,整个电影呈现的角度是现代的。男人戏部分,范增、张良他们说兵法,前后不能太现代,但男女之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是希望用比较通俗的方式去讲这个故事,我相信我现在采用的语调是最理想的了,我是想不到更好的方式去处理。至于刘邦,我并不是故意讲三角关系。这只是一种艺术手段。

不看好的演员,却相当精彩

人物的塑造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冯绍峰扮演的项羽、张涵予扮演的张良及黄秋生扮演的范增这三个人物,这也得益于演员的精彩表演。冯绍峰几乎没有一般青年偶像演员的那种稚嫩,而是展示出项羽的那份出身于豪门的霸气,开场时率领大军的运筹帷幄、沉着应战,试图实现自己天子梦的野心,还有他与虞姬之间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生死相许,通过他的眼神及细节动作传达出来;而范增与张良则是一对亦敌亦友的谋士,身在不同的阵营却又彼此惺惺相惜,也都在编导的处理、演员的演绎中,真实可信又令人唏嘘。

不看好的导演,居然交足功课

故事方面,李仁港也将项羽刘邦之间的楚汉争霸变成了一桌“鸿门宴”。传统历史演义里的鸿门宴只是一盘开胃菜,真正的大餐则在于随后多年的项羽刘邦之间的战争、韩信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良与刘邦之间的恩恩怨怨、范增的算计等,虽然说影片在后半部分处理这些情节时稍微有些流水账,但整体的处理结果还是比较可人的,特别是鸿门宴那一场戏,紧张万分、扣人心弦;又如安志杰扮演的大将韩信的个人命运,在影片中也两次通过他的台词“我要得到我应得的”而为最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另外,美术、音乐方面,李仁港也交足了功课,使得影片折射出较为厚重的历史感。

应该说,原本不被看好的李仁港,主厨而制作了一桌可口的鸿门宴!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鸿门宴;经济学解读;刘邦;成本收益;不虞效应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50-01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进驻鸿门,准备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斡旋,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并伺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以掩护刘邦。后来刘邦乘如厕之机,逃回本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的一门学问,在鸿门宴的前后过程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借助于这些原理,可清楚地看到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之所以能全身而退的原因。

一、成本收益

成本和收益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出发,总是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刘邦作为沛公,一个领导者,相当于商业经济中的大老板。如果说赴鸿门宴是一项关系生死存亡的危险性很高的的投资,那么,在去参加鸿门宴之前,刘邦的成本收益已经不知不觉的盘算好了。

(一)张良

张良是刘邦的谋士,在《史记・高祖本纪》中,高祖这样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张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刘邦非常信任张良。本来项伯夜驰沛公军营的目的是“欲呼张良与俱去”,但是张良不但没有弃主私逃,而是把项羽要“击破沛公军”的军机立即报告了刘邦,还进言刘邦借项伯向项羽转述自己虽然先入关,虽然“籍吏民,封府库”,但“日夜望将军至”的言论。刘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按照张良的话做了。在鸿门宴上,张良一眼识破“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没有张良,刘邦早已乱了阵脚,没有张良,项伯不会帮助刘邦,刘邦也就逃不了。刘邦重用张良,他所得到的收益是高效的,这正是一个公司不可缺少人才投入的原因。

(二)项伯

项伯本是项羽的叔父,当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他连夜向张良透露军情。沛公对项伯先以兄事之,然后“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最后又谎言骗之“不敢背德”。其言辞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投入“情”和“理”,就“收买”了项伯。这样一来,本为敌方将领的项伯却为刘邦谋划。回到楚营又极力为刘邦辩解,并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时,舍命“翼蔽沛公”。正因为有了项伯的保护,所以,范增的“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计划破灭,刘邦才保住性命。

从经济方面说,项伯相当于是同行老板的员工,刘邦施以“金钱+人情”投入,这是现代老板招揽人才的惯用手段,从项伯鸿门宴上的表现就可以说明,这种投入是有效的,这小小的投入也是在关键时刻救刘邦于危难的砝码!

(三)樊哙

樊哙是刘邦的老员工,《史记・樊哙列传》言:“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可见,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正是因为如此,刘邦有难,樊哙能挺身而出。在鸿门宴中,当张良告诉他军帐内情况非常紧急时,他毫不犹豫带剑拥盾入军门,打乱了军中的危急形势,分散了项羽的视线,也使得项庄的杀人计划中断,挽救了刘邦。他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短短几句话,果断坚决,虽然樊哙是个勇夫,但是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英勇之气。

能让一个员工这样为老板把命丢掉都不怕,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刘邦却做到了,可见这里面包含了许多老板对员工的利益和情义的投入,否则,员工也不会死心塌地跟着老板。

成本与收益是一个精明老板必须考虑的问题,刘邦平时的投入得人心,所以当他自己遭遇危险的时候,他的员工能鼎力相助,帮他从鸿门宴中脱险保命。

二、“不虞”效应

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不虞”是源自一个叫霍雷斯・瓦尔坡的人写的《不虞国三王记》的故事:在这个古怪的岛国,你本来不想找什么,可偏偏就会碰上什么;本来想要什么,但就是找不到;人们做的事都会事与愿违。作者根据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词:“不虞现象”或者“不虞效应”,用它来表示意外收获原来根本没有追求的结果,即是指事物的发展游离人们的主观愿望,在客观上产生出与主观愿望相异的结果。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在其《看不见的心》一书中引用“不虞效应”来描述看起来良好的经济政策带来的与预期相左的结果及损。除了经济领域,其他领域各种不虞现象也经常发生。就《鸿门宴》中的人物而言,也存在着“不虞”效应。

(一)项羽的“不虞”

刘邦赴鸿门请罪原因是这样的:刘邦和项羽都想第一个到关中称王,结果刘邦得到了,并且还派兵守着入口不让项羽进入。项羽要抢夺,所以当曹无伤向项羽说刘邦要做关中王的时候,项羽大怒,准备第二天犒赏士兵,打败刘邦的军队。项羽何以这么生气,就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关中王势在必得,结果与他的主观愿望完全背离了。

再说鸿门宴。宴会中,范增想杀刘邦,向他使眼色,他不理。派项庄舞剑刺杀,项羽并不笨,他应该早看出来了,可是他毫无动静,因为他沉浸在高兴之中,被得到“关中王”冲昏了头脑。最后刘邦逃走后,他得知消息也并没有派人追,张良送来礼物,项羽是接受了,他能将白玉壁放在桌上,而不是像范曾一样摔碎,说明他听到刘邦逃走并不生气,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了。他以为得到“关中王”,天下就是他的了,刘邦就不值一惧了。

(二)范增的“不虞”

在鸿门宴上,范增想除掉刘邦,首先是向项羽使眼色,意思是应该动手了!项羽没有理会。又设计让项庄舞剑乘机杀沛公,他以为刘邦会必死无疑,却被项伯挡住,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张良出去找帮手,樊哙闯入,使他的杀人计划彻底失败。刘邦趁乱逃走。张良送来礼物,范增把礼物丢在地上摔得粉碎。还说了一句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是刘邦逃走后的无奈感言!

范增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以为自己跟对了主,以为自己的杀人计划天衣无缝,结果大失所望。

(三)刘邦的“不虞”

刘邦知道自己赴鸿门,危险重重,所以说话很谨慎。见到项羽,他先叙“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摆明是战友加君臣关系,项羽一听,怒气消减一部分,然后刘邦又声明“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并不是来争关中王的。这样一说,更令项羽怒火消一大半,而且立马供出曹无伤。随后项羽就留刘邦饮酒。能让项羽怒火消减已是幸运。留下吃饭并设计杀他更是没有预料到。范增的一计又一计,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杀死刘邦,刘邦措手不及。也许他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宴会上,没想到项伯为他挡剑,之后又有樊哙闯进来,更让他欣喜。所以,他才能趁入厕出来,最后顺利逃回来。由此可见,刘邦能全身而退,是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鸿门宴,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只不过是一个方面。不管怎样,鸿门宴已经成为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正是历史存在的价值,鸿门宴对今天的人们仍有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3

一、利用好专业自习

在专业自习课上将导学案下发,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借助参考资料通过自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通过互学交流、质疑、解决,下课后老师将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加以批阅,掌握有关学生自学、互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将导学案发回由学生进一步完善。

二、通过展学满足学生的幸福欲

1.本次导学案共设计了五个练习,班级共分为五个学习小组,课前科代表组织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认题、领题。上课时要求各小组组长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组织组员对所认领的题进行再次的交流整理。

2.各小组推荐本组的发言人。发言人的发言结束后,本组成员可加以补充,力求答案的完整,在该小组成员发言结束后,其它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被质疑的同学要给予解答,老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追问,就在这不断的质疑和追问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得到不断的加深。

3.第一组同学采用的是实物投影展示。在不断的质疑和解疑过程中同学逐渐达成了共识:项羽的性格:冲动、无主见、不辨忠奸、易受骗、优柔寡断;刘邦的性格: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善耍手腕、笼络人心。为了让学生对对照描写可以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师适时追问:本文是否还有其它的人物对比?各组同学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明确:双方谋士的对比――张良与范增;双方将士的对比――樊哙与项庄,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第二组同学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再现了“鸿门宴之行危机处理紧急会议”的情形及会议内容。该组同学全员参与,体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合作精神,更可贵的是同学们能将平时所学的文言知识运用到表演的对话中,为知识的迁移走出了一条新路。有的组的同学在看完表演后质疑:《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否也有“不写之写”?对此我都给予了肯定,并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相关内容并明确:烛之武去秦营时郑国国君和大家的心理活动就应是不写之写。

第三组、第四组同学在展示“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后对记叙文情节的一波三折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第五组同学通过自己组员的展示,并在同学的质疑和解疑过程挖掘出了对话中的许多信息并对项王和刘邦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反思: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认真设计导学案,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自学――互学来认真完成导学案,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先学后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附《鸿门宴》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揣摩人物的对话

3.体会司马迁的“不写之写”

4.理清“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揣摩人物的对话

【学习过程】

一、自学――互学

(1)根据课文填表(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体会司马迁的“不写之写”――互学

所谓的“不写之写”是前后文互为映照,构成一种相互呼应、互为诠释的关系。例如,在刘邦听从项伯的建议,准备于次日前往鸿门谢罪时,刘邦、张良会作哪些准备?他们会制定哪些应对危机的预案?这些都是当时情形之下必有的行为。太史公却一字未提。但是,后面的文字却折射出他们事先策划的轮廓。例如,樊哙闯帐之后对项羽所说的一番话为什么与刘邦对项伯所言如出一辙?樊哙是一介武夫,他的这番言语一定经过了高人指点――这背后的设计师可能就是张良。

同学们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想一下刘邦、张良诸人召开“鸿门宴之行危机处理紧急会议”的情形及会议内容。

(3)理清“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并完成表格――互学

(4)理清“鸿门宴”五落的故事情节,并完成表格――互学

(4)刘邦不得已应项羽之约,带着随从,来到鸿门,向项羽道歉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请大家认真揣摩刘邦的这段话,体会一下刘邦至少向项羽传达出了几个方面的信息:如第一、提醒项羽: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我们是戮力功秦的战友,我们既然情同手足,就不该相互残杀,你若不顾兄弟、战友情谊,杀了我,你就会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你就会遭到天怒人怨。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展学――导学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4

首先,项伯夜奔张良,为刘邦带来了重大军事机密,让刘邦有喘息之机。项伯私见张良,虽然本意是报张良救命之恩,不想却泄露了项羽要攻打刘邦一事,项氏君臣因此得以紧急谋划,在剑拔弩张之前,想出了前去谢罪的缓兵之计。假若项伯不来,凭项羽的神勇和40万的强大兵力,要灭刘邦10万人马,可谓瓮中捉鳖矣。

其次,项伯允诺刘邦,回去劝说项羽,为刘邦前赴鸿门宴垫好了铺路石。项伯之来,可谓带来了生机;项伯允诺刘邦,可谓事情成功了一半。不管怎么说,项氏集团内有人肯帮忙,那是好事,何况还是项羽的叔父!虽然项羽在营中至高无上,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家族中的宗法等级关系,他不能不顾;再者,项伯昔日为楚左令尹,是仅次于令尹的国家军政长官,今日虽官位不在,但身份还在,项羽是不能不买账的。因此,项伯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名为劝说,实为正告,项羽不可不听。况且,项伯劝说有理有据,正中了项羽沽名钓誉的要害。因此,鸿门宴会前,项羽就打消了取刘邦性命的念头。假若没有项伯从中铺路搭桥,刘邦焉敢送肉上砧板?

再者,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舞,意在沛公”,千钧一发之际,“项伯翼蔽沛公”,救刘邦于剑下。虽然项羽已无意此时杀刘邦,但他的首席谋士范增却是看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不除掉刘邦这个逐鹿中原的心腹大患,项羽将难以称霸天下。所以,鸿门宴上,他三次举i,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可谓杀机深重,心急如焚。奈何项羽不予回应。但范增仍不放弃,急招项庄舞剑。此时此刻,刘邦命系一发,如无救援,则人头落地。项伯见此危情,立即离座,拔剑起舞,以身翼蔽刘邦,终救刘邦于剑下。

可以说,鸿门宴会,项伯既是穿针引线之人,又是护人过河之人,刘邦剑下逃生,项伯功不可没。试想,历史的这个环节,缺少这个人物,所有的一切,恐怕都得改写。

追究起来,项伯之所以这样做,决非背叛项羽,投靠刘邦。其一,还是为项氏集团着想。当年怀王与诸将有约,谁先破秦入咸阳谁称王;如今刘邦先入为主,理所当然;项羽不服,要杀刘邦,就是背信弃约,哪怕他是三军统帅,言而无信,同样威信大失,人心大失!项伯认为刘邦既已声明“不敢倍德”,又主动道歉,就不该杀他,否则,就会陷于不义之地,这对项羽将来称霸天下极为不利,故阻止项羽杀刘邦。项伯的这番见解,虽然缺乏远见,未免幼稚,但初衷是好的。在刘项以后的争战中,项羽曾以“烹太公”要挟刘邦,项伯同样阻止说:“天下事还没有定数,况且争天下的人不顾家室,即使杀了他,也无济于事,只会添乱罢了(《史记・项羽本记》)。”可见项伯处处为项氏集团着想,决非向着刘邦。其二,是性格使然。项伯为人厚道重义,夜奔张良可见一斑。如果说刘项二人引兵攻秦时是朋友,那么鸿门宴之前,刘项已是变友为敌,势不两立。项伯张良也应是各为其主,泾渭分明,这点项伯自然清楚。但项伯依然夜奔张良,就是看重张良当年在下邳的救命之恩。只不过项伯的这种重义之心,被刘氏集团利用罢了。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围绕鸿门宴前、中、后贯穿始终的对比手法运用,从战争形势、主帅用人及个性化语言三方面加以分析。由此来体现《鸿门宴》高超的文学技巧和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艺术法则。它不仅可以为作品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有力地突出主题,为主题的表现服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形体的对比;“黑云翻墨未压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是色彩的对比;“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声音的对比;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自始至终更是贯穿着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下面,笔者从对比角度对《鸿门宴》作一简要分析。

一、宴会前后战争形势的对比

文章一开始,便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曹无伤的告密,亚父范增对项羽的不断点拨,逐步导致场上形势对刘邦极为不利,火药味愈来愈重,战争一触即发。这其中,曹无伤的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是矛盾的导火索;范增分析刘邦“志不在小,急击勿失”,更是道出了项羽与刘邦水火不相容的形势,矛盾更加激化。然而,随着双方在鸿门宴上的明争暗斗,局势逐渐平缓直至风平浪静。在鸿门宴中,项羽为刘邦的假意屈从、谦卑之词及张良的巧言机辩所迷惑;为樊哙义正词严、有理有节有据,貌似训斥实则恭维的话语所蒙骗,实质上恰恰迎合了项羽居功自傲、舍我其谁的思想,使之狂妄自大心理抬头继而麻痹轻敌。通过项羽“善遇之(刘邦)、赐坐(樊哙)、受壁(张良)”等一系列语言动作,充分反映了项羽由盛怒到息怒,由击之到不击的心理变化。正是这种对比,折射出项羽由“气吞万里如虎”走向“四面楚歌”的内在必然性。

二、主帅对将士的态度对比

通过阅读《鸿门宴》,我们可以感受到刘邦知人善任的胸怀。正是这种识人善断使得集团内部能够上下一条心,生死与共;而项羽则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用人失察,这必然造成集团内部的种种矛盾。刘邦驻军霸上,忽闻项羽欲击之,大惊之下“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得谋士张良相助。后又会见项伯,功于心计,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化敌为友,为己所用。张良分析双方力量大小,权衡利弊,出谋划策。对此,刘邦言听计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表现出对部下的极大信任。在双方共宴时,张良注意到局势变幻莫测,危机四伏。于是又寻找机会,面授机宜。要刘邦当机立断,从速脱身。樊哙带剑拥盾怒闯酒宴,言语铿锵,以攻代守,配合默契。由于刘邦对将士的信任,上下团结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在鸿门宴这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险境中,通过大智大勇的较量取得了胜利。

反观项羽,他似乎也能够采纳谋士的建议,可以从“范增说项”得到证明。他听到曹无伤的密报及范增的说服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恐损其威,恐伤其信,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用人失察,朝令夕改,未能集思广益,缺乏谋略和政治远见,于是在鸿门宴上,被刘邦请罪、张良巧言所蒙蔽,完全忘掉既定之决策。面对范增“举玉玦以示者三,默然不应”,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也是熟视无睹,一意孤行,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这充分暴露出项羽头脑简单、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思想。 仅凭一己之力,逞匹夫之勇,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最终导致全盘计划落空。

三、人物语言上的对比

刘邦面对项伯的到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并约为婚姻,极尽笼络利用之能事,表现了刘邦圆滑、世故的性格。刘邦对项羽的谢罪之词,让人听起来情真意切,滴水不漏。“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寥寥数语,既隐瞒了事实真相,又尊崇了项羽;既否认欲王关中,又把不实之词推到小人身上,有力地突出了刘邦能言善辩、看风使舵的性格。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鸿门宴 遂 于是遂

《鸿门宴》一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主要讲述了项羽进入函谷关与刘邦的一场斗争故事。文中有“……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教师教学用书对此翻译为“于是﹙刘邦﹚决定赶快逃离,让张良留下辞谢”。这也符合《说文解字》对“遂”字的解释,“遂,亡也”,亡乃逃也。

但是,“遂”在古代也多用于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字。《论语》里有“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左传》里记载“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荆轲刺秦王》里也多次出现,“乃遂私见樊於期”、“遂自刎”、“遂发”等。那么当“于是”加上“遂”在一起的时候,“遂”字是什么意思呢?笔者翻阅《史记》本纪和列传,共有十处涉及“于是遂”的句子,如下: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史记·夏本纪》)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史记·殷本纪》)

于是遂得脱(《史记·项羽本纪》)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

于是遂解蒲而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史记·春申君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遂斩郅都(《史记·酷吏列传》)

可见,在“于是遂”的组合里,“遂”字皆表示“就”的意思。《史记·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当直译为“于是就离开”,并无“逃”意存在。从前后句的连贯顺承角度来看,“于是遂去”肯定说的是刘邦。但是,既然翻译成“于是就离开”了,怎么还有随后的“乃令张良留谢”和刘张的对话呢?我们可以参考《荆轲刺秦王》中的“遂发”来解释,荆轲叱责太子后,“请辞决矣”,于是就出发了,紧接着便是千古传颂的易水诀别描写。可见,“遂发”是“于是就(准备)出发”,言下之意是已经动身,“发”字的意思已经在行动上有所展现,只是程度不深、不远,如果真的出发已久,何来其后的易水送别。《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说明刘邦采纳了樊哙的建议,于是就(准备)离开,离开的行为已经做出,可以是收好行装、安排好马匹,也可以是吩咐将士做好(他)走后事宜。因此,文中自然而然出现了“乃令张良留谢”及刘张对话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