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知识范例6篇

新婚知识

新婚知识范文1

一、致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我市开展几年来,深化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为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在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市工商局和市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联合举办了此次婚育新风进万家知识竞赛。在此,我代表市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对大力支持和参与此项活动的私营企业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介绍评委:

在此次知识竞赛中与会的评委有:

1、市局副局长、市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理事

2、市局办公室副主任

三、介绍参赛队:

参加此次知识竞赛的参赛队有:1号台:2号台:3号台:4号台:5号台:6号台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预祝他们今天取得好成绩。

四、赛场规则

在正式比赛前,我先向大家宣布今天的赛场规则:

1、参赛人员及现场观众一律将手机关闭,并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2、上场不得携带任何有关资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选手回答问题时,观众不得提示,否则答对也不计分。

4、选手回答问题有争议时,由评委作出最后裁定,选手及观众不得与主持人和评委就有关问题进行争论。

5、若比赛的最终结果有并列情况,我们将以抢答方式加赛试题,产生名次。同时由评委评出此次知识竞赛的优秀选手(四名)。

希望各参赛队员和在座的观众朋友们在竞赛中不仅能赛出知识,更能赛出我们企业的风采。

五、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婚育新风进万家知识竞赛正式开始

1、现在,我们进入比赛的第一个环节:个人必答题

个人必答题的规则是这样的:1、主持人提问,由一名选手起立、主答,在答题时间内,其他选手不得提示或补充。2、选手答题确定后,要说“回答完毕”,并不得再进行补充。3、选手答题时间为30秒,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不加分,不扣分。

个人必答题

第一轮个人必答:请1号台的1号选手回答,2号台的1号选手作准备

1、离开户籍所在地人员在什么情况下需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答:①离开户籍所在地;②拟在异地居住30日以上;③年龄在18周岁—49周岁之间;④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

2、已婚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应由谁处理?(2台1号)答:现居住地和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都有权对其进行处理。

3、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女职工结婚、怀孕等做了哪些规定?(3台1号)答: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4、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4台1号)答: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5周岁。

5、避孕成功的条件是什么?(5台1号)答:①正确选择适用的避孕方法、夫妻双方共同配合;②避孕方法使用正确;③使用避孕药具要持之以恒;④避孕药具使用得当。

6、避孕要有哪些种类?(6台1号)答:①短效口服避孕药;②长效口服避孕药③长效避孕针④探亲避孕药(速效避孕药)⑤皮下埋植剂。

第二轮个人必答:7、艾滋病的潜伏期有多长?(1台2号)答:艾滋病的潜伏期,是从病人与艾滋病病人接触或其他原因感染开始计算到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1—14年。

8、我国面临的四大人口高峰是什么?(2台2号)答: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

9、《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内容包括哪些?(3台2号)答: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民身份证号码、生育状况、落实节育措施状况、计划生育奖罚落实情况等。

10、将房屋出租或借给流动人口居住的“房主”的含义是什么?(4台2号)答:所谓“房主”,包括两类:一类是单位,比如饭店、旅馆及各种机构、房产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另一类是个人。

11、什么是骗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5台2号)答: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从有关部门骗的得婚育证明的行为。

12、公民的生育权包含的内容有哪些?(6台2号)答:生殖健康(保健)权利;②男女平等权利;③知情选择权利;④健康及安全保障权利。

第三轮个人必答题:13、生殖健康包括哪些内容?(1台3号)答:安全、满意、负责任的性生活,生育调节、母婴保健、优生优育、防治性传播疾病等。

14、对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用工单位和个人应如何处理?(2台3号)答: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15、什么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3台3号)答:指通过手术、药物、工具、仪器、信息和其他手段,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育行为,并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相关的生殖保健服务。

16、对于拒绝、阻碍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应当如何处理?(4台3号)答:①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什么是艾滋病?(5台3号)答: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疾病。当病素侵入人体后,经一段潜伏期,破坏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后发病。由于身体抵抗力完全丧失,很多艾滋病人死于感染和肿瘤。

18、在什么情况下暂缓办理或者不予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6台3号)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暂缓办理或者不予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说明理由:①申请人未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②申请人计划外生育拒绝执行对其处理决定的;③申请人弄虚作假、隐瞒婚育真实情况等。

第一轮竞赛结束了,目前场上各队的得分情况:

2、我们现在进入竞赛的第二个环节:小组必答题

小组必答题的规则是:1、主持人提问,由一名选手主答,在答题时间内,其他选手可以提示或补充。2、选手答题确定后,要说“答题完毕”并不得补充。3、选手答题时间为60秒,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或超时不加分,不扣分。

小组共答题

1、什么是知情选择?

目前避孕节育方法较多,但每一种避孕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不能满足不同人的要求。因此,夫妻双方应在了解各种避孕药具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

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吗?

艾滋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脊髓液、唾液、眼泪、尿液、乳汁和阴道渗出物、分泌物中。艾滋病毒在人体有伤口时,易于侵入。但不会由空气、饮食、昆虫叮咬传播。也没有发现经由握手、公共物品、公共厕所、公共游泳池传播。

3、妇女在怀孕期间依法享受哪些特殊劳动保护?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期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止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和哺乳未满1周岁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流动人口申请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应当在哪里办理生育证明?

应在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办理生育证明材料,凭该证明材料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

5、招用流动人口务工或者经商的单位和个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负什么责任?

应当负责被招用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接受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6、如何才能实现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①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履行法定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职责;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法。

第二轮竞赛结束了,目前场上各队的得分情况:

3、我们现在要进入此次知识竞赛最紧张的一个环节:抢答题环节

抢答题的答题规则是这样的:1、抢答题分值10分,时间60秒,由每组指定选手回答,其他选手可以补充或提示。2、主持人读完题后,说开始选手才能开始抢答,否则本题作废,并扣抢答单位10分。

3、回答错误或超时,扣去相应分值,开始答题后,答题选手不得再问主持人题目,违规者视为事先抢答,扣去相应分值。

抢答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答:①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管理的原则;②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2、在处理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流动人口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答:①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②谁先发现谁处理的原则;③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3、婚姻法对于结婚年龄是怎样规定的?答: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4、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哪些疾病?答:①严重遗传性疾病②指定传染病③有关精神病。

5、什么是人口控制?答:是指全部社会力量为改变和影响人口发展速度和方向而约束人口行为的机制。

6、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现居住地为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措施服务都包括哪些方面?答:定期进行环情、孕情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疾病应予以指导治疗。

8、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应如何收费?答:可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每证最高不得超过5元。不得高收费、乱收费、搭车收费。

9、《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几年?答:3年.

10、促进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答: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

第三轮竞赛结束了,目前场上各队的得分情况:

4、我们现在进入知识竞赛的最后一轮环节:风险题

风险题的答题规则是:1、每组可分别选10分、20分、30分类型答题,主持人报题,选手经讨论后,由一名选手主答,其他选手不得补充或提示,回答正确加相应分,回答错误扣相应分。2、10分题回答时间60秒、20分题回答时间90秒、30分题回答时间120秒。

风险题30分

1、现居住地在流动人口到达后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答:应当做好查验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予以登记并告知其户籍所在地,要求《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不完备的流动人口返回其户籍所在地进行补办,的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纳入常驻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对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的流动人口出具证明,与其户籍所在地建立信息联系制度等工作。

2、如何理解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答:①夫妻双方地位平等,双方都有要求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②夫妻有同等的参与权、决定权,尤其要强调的是妻子不仅仅是处于受支配的地位;③夫妻要共同支持,平等协商,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④生育控制的责任不仅在女性,男性不仅应积极支持女性采取避孕措施,自身也应积极地承担起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责任。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如何规定生育政策的?答:①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③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④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4、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围绕生育、节育和不育为育龄群众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药具和临床技术服务;②提供咨询指导,术前宣传教育和术后随访等服务,通过面向群众,深入基层生殖健康宣传服务,帮助每一个公民安全、健康地度过育龄期,不断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5、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答:人口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一定的人口质量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的;另一方面,人口质量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当人口质量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时候可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延缓生产力的发展。

6、成年流动人口为什么要办理婚育证明?答:①为了户籍所在地掌握所辖行政区域内管理对象的外出信息,并与之建立联系;②婚育证明,是现居住地了解流动人口有关计划生育信息的客观依据。根据婚育证明,现居住地易于及时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

风险题10分

1、什么是大人口观念?答:即在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解决人口问题时,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联系起来考虑,注重其协调发展,综合治理的思维方式。

2、已婚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检查是否可以在现居住地进行?户籍所在地如何掌握这些人的避孕节育情况?答: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掌握:①现居住地可以向户籍所在地通报情况;②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可自行将避孕节育情况证明寄回户籍所在地。

3、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进行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为了掌握总人口及人口变动情况,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总人数及其婚姻状况、生育和避孕节育等情况。

4、对伪造、出卖或者骗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答:①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②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当前我国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有哪些奖励政策?答:①公民晚婚晚育的奖励;②公民生育和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的待遇和奖励③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④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以优先优惠待遇。

6、妇女在生育期间依法享受哪些特殊劳动保护?答: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风险题20分

1、验证机关查验婚育证明的职责是什么?答:①对成年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进行查验,实际查验的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②对已婚育龄人员进行登记;③已婚育龄人员到现居住地后,对其进行有关计划生育方面的权利、义务的宣传;④对婚育证明不完备的应当要求补办。

2、对于不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流动人口应如何处理?答:①对于成年流动人口无婚育证明的,应要求其限期回户籍所在地补办;②在规定期限内拒不补办或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其现居住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可给予警告,还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③继续督促其补办婚育证明。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答: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满足人民群众在避孕节育及其他生殖保健方面的需求,向群众提供的宣传教育以及与生育、不育、节育相关的咨询、医学检查、诊断、治疗、手术、随访和出具有关医学证明等活动。

4、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如何确定?答:①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②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③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5、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答:①性传播:不加防护的;②血液传播:如接触未经彻底消毒的注射器、手术器械,血液及血液制品;③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在怀孕、生产、哺乳时可将病素传给胎儿。

新婚知识范文2

一、加强领导、更新观念

认识明确,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是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要保障。我们把“婚育新风进版权所有万家”活动作为提高全民精神文明素质,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抓根治本的举措。为确保“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有序开展,办事处党工委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领导小组,党委中心组也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计生工作,每年把计生工作列入党工委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宣传活动组织网络,切实帮助协调和解决计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为改变学习环境,加强阵地建设以及自制或购买宣传品等都需大量资金,办事处党工委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挤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计生宣传,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二、宣传开路、新风入户

创新手段、创新内容是“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主题。我们注重知识普及、舆论宣传。只有将计生知识与发家致富、卫生保健等知识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普及科普知识,增加“科技含量”才能更受群众的欢迎。因此,我们做到一是办好计生宣传园地,积极营造婚育文化。打破以往固定的黑板报、墙头标语的宣传,在社区、农村繁华路段制作了价格适中、内容温馨的婚育新风宣传牌,同时在各村、社区建立完善婚育文化宣传橱窗,精心配置宣传内容,且定期更新,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宣传婚育新风尚。二是开展婚育文化到户宣传。我们每年组织印制或购买一些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针对性、吸引性的计生宣传品,发放到千家万户,在宣传方式上,由原先的计生知识集中性宣传创新为松散性、面对面宣传,突出宣传的个性化,在入户宣传品的形成和数量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三是办好咨询服务台。每年利用重大纪念日,走上街头,开展优生优育、晚婚晚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新法律法规等知识咨询服务,推进知识普及。在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的过程中注重工作方法,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宣传教育时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让每个育龄群众都能乐意地接受我们的知识普及。四是建好婚育新风宣传阵地。我们每年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计生干部、育龄群众等参加计生各类培训,每年办班不低于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达余人,让她们随时接触和了解计生新法规、新知识。为满足群众的需求,在人口学校内还配备了电视机、、碟片等,从而形成广播有声、电视有形、报刊有字、路旁有标牌、入户有宣传品的婚育新风宣传格局;五是加强基层宣传网点建设,我们对全区个中心户进行了整建。并借助中心户将婚育新风、计生知识传播,普及到每个家庭,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财政相对比较薄弱,尽管作了最大努力,但仍有部分资金缺口。为此,我们跑辖区内大型企业,用拉赞助的方法筹集了所需资金,帮助每个中心户制作了价廉物美、图文并茂的“一板三栏”,并新增了一套计生宣传资料。通过中心户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学习,交流本组计生信息,使新型的生育文化逐步形成,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生育秩序得到了规范;六是在宣传活动上,突出一个“新”字。我们先后举办多次计生百人百题知识竞赛活动,把有奖知识竞赛运用到计生宣传上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计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在计生宣传上下功夫,不断出新招、出实招,大大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七是让婚育新风融于企业文化中。向企业印发大量的计生知识折页、开展婚育健康知识培训,使企业的计生宣传教育、知识普及由无形变有形,真正实现宣传内容和手段的创新。

三、热心服务、主动渗透

注重渗透、情理结合是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手段。我们紧紧围绕了婚、孕、育、节育四个支撑点,抓好三个关键,在“新”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下功夫,在“家”字上讲实效。从提供服务,满足需求入手,帮助摆脱愚昧、无知,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例:合兴社区组曾有一位已婚育龄妇女曹美娣,年生育一女孩后,一心想再生男孩,社区计生专干得知情况后,及时反馈了信息,经我们多次上门与她进行推心置腹地交谈,耐心地宣传人口政策,讲解计生相关知识,并免费发放计生宣传资料。同时,利用他俩都是下岗职工,主动帮助联系再就业单位,使她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庭富裕了。曹美娣的思想也想通了,现他们把精力已全部放在了致富上,放弃了想生男孩的念头。社区还定期专人上门做好月随访服务工作。在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了情理兼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春风化雨把婚版权所有育新风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渗透到全区各个层面,努力提高群众生育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落实经常性工作为主。

四、融入结合、与时俱进

⒈群众参与,社会支持是“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基础。办事处党工委,注重部门协调、齐抓共管,每年年初与各村、社区及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首先,计划生育与教育部门结合,让婚育新风融于校园文化之中。结合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让“青春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校园文化的主题。随后在全区的中小学开展国情、国策系列教育活动,开办了青春期专题讲座,树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新型生育文化观念。其次,计划生育与民政部门结合,由民政部门做好新《婚姻法》、新婚育观念的宣传咨询工作。第三、计划生育与卫生部门结合。结合对育龄群众开展系列化服务,对新婚青年定期做好新婚期、孕产期等生殖保健服务。第四、计划生育与公安、工商部门结合,把流动人口纳入现居住地管理,与本地育龄群众同宣传、同服务。第五、计划生育全面融入村(居)自治功能。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我们针对不同情况,对计生贫困家庭开展了党员干部联系户,进行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宣传、自我服务,形成了一个以群教群、以群帮群、以群带群的新型宣传教育格局,不仅使广大育龄群众对计生宣教工作的看法改变了,还调动了他们自觉学习计生知识的积极性。

新婚知识范文3

问卷中提供6种婚前保健需求,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育相关疾病、性保健知识、避孕保健知识、孕前保健知识及婚姻家庭咨询,并以封闭式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调查,分别为“有需求”、“无所谓”、“没有必要”。参与婚检与未参与婚检者对婚前保健的需求情况见表1。与没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初婚人群比较,参加过婚前医学检查的初婚人群更渴望获得各种婚前保健知识。34例调查对象希望了解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婚姻家庭功能。6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与无生育计划者对婚前保健的需求情况见表2。近期有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比近期无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更希望获得医学检查,比较希望了解婚育相关疾病及孕前保健方面的知识;而暂时无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更希望了解性保健及避孕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2讨论

2.1婚前保健的重要性婚姻是男女结为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婚姻家庭的和谐关系到社会和谐,为保证婚后生活的和谐,充分的婚前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婚前医学检查是对欲婚男女双方进行体格检查的必要的辅助检查,侧重于发现影响结婚与生育的严重疾病,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疾病提出相应的医学指导意见,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疾病的一道重要防线。婚前卫生指导以生殖健康为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性保健指导、新婚节育和生育保健指导。我国人口众多,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新婚夫妇掌握满意的、合适的避孕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意外妊娠。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妇女,避孕失败的原因依次为未避孕(占57.32%)、失败(占18.29%)、安全期避孕(占10.98%)和体外排精(占9.76%)。取消强制婚检使初次产前检查孕周平均推迟两周。可见,婚前保健是围生期保健的基础。与婚前保健联系最紧密的是孕前保健。孕前保健至少应在计划受孕前4~6个月进行。许多对母婴不利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体疾病可在孕前得到识别,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或减少其不良作用,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宣传婚前保健的上述重要性与必要性。

2.2调查结果分析与没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初婚人群比较,参加过婚前医学检查的人群更渴望获得各种婚前保健知识。近期有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比近期无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更希望获得医学检查,比较希望了解婚育相关疾病及孕前保健方面的知识;而暂时无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更希望了解性保健及避孕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一部分调查对象希望了解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婚姻家庭功能。

2.3具体对策①初婚人群对婚前保健的动机不同,产生的需求不同。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宣传婚前保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利用短期培训与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婚检医生临床医学知识、营养学、心理学以及其他保健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②对于近6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初婚人群应进行孕前保健指导。

新婚知识范文4

[关键词] 新农村;婚姻文明;教育对策

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被赋予深刻的社会内涵,自然也被寓于殷切的社会期望。它是占据新农村主流文化阵地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灵魂和动力源泉。“其实,‘乡风文明’的要求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而‘婚俗’则是乡风的具体表现之一。”[1]婚姻个体是家庭的细胞,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农村婚姻文明自然顺理成章地构成乡风文明的合理内核,它也必然将在构建文明乡风的过程中厥功甚伟。因此,新农村镜像下的乡风文明建设需以家庭适婚主体的婚姻文明建设为根柢。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婚姻形势,主流是好的,但仍不容乐观,纷然淆乱的婚姻问题掣肘着婚姻文明的和谐构建。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发展经济来解决农村婚姻问题收效甚微,且只能治标。而“能否用和谐文化统领农村的发展,统领农民思想文化建设,就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2]因此,农村文化建设理应成为构建婚姻文明的关键,而文化建设需以人才为基底,以教育为依托,所以教育才是医治农村婚姻弊病的治本良方。我们要将教育寓于农村婚姻文化建设中去,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囊括全体村民的婚姻教育,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清泉来涤荡现今农村婚姻文化中的污泥浊水,引导农民渐次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文明的婚姻观,力促其朝着婚姻文明的曙光迅跑。

一、新农村建设迄今我国农村婚姻不文明现状条陈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婚姻虽朝着文明的方向迈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婚嫁陋俗新旧杂糅,表现形式呈多元化趋势等。这些婚姻问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盘根错节的复杂度,可分为如下两方面:

1.法律层面

一些地区的婚姻法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整,执法部门责权不明确;很多乡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完善,如没有红白理事会;婚姻行政管理部门流于形式,敷衍塞责,以致其在执法过程中工作实效日渐式微;在婚姻相关法律的宣传普及上,一些乡镇不够重视,宣传力度不大甚至根本未作宣传,如很多地区没有开展婚姻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发放活动、普法教育活动;村民的婚姻法律观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的村民仍大批存在;婚姻诉讼案件持续飙升;部分乡镇早婚、不领或晚领结婚证等违法行为频频出现;骗婚或借婚敛财现象时有发生;重婚、近亲结婚现象偶有抬头等等。

2.道德层面

在部分村庄,中国传统社会的婚俗流弊仍深入人心,换亲现象偶有出现;父母过多干预子女婚姻的现象有所展露;某些地方闪结闪离现象蔚然成风,不可遏抑;未婚同居,未婚先育等背德现象渐显端倪,且愈演愈烈;婚后夫妻责任感不强,矛盾不断;婚姻家庭内部财产纠纷明显增多;婆媳矛盾,老人赡养、子女抚养与教育等问题滋蔓迅猛。

城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地域环境的封闭性、文化教育的落后性、中国传统婚俗的流弊以及外来婚姻文化对农村婚姻的冲撞与交融等因素纷繁交织,合力呈现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婚姻不文明或欠文明状况。以上列的诸多婚姻问题是我国的婚姻文化竖立于农村经济基体上的时代表征,是农村物质文明渗透到婚姻家庭领域的产物。在当代农村,法律虽有强制力,但未能内化为村民的道德品性、思想观念;道德虽有感召力,也未能使村民的思想观念熔铸并提升到法律高度。若任由这两手软的局面发展下去,构建新农村婚姻文明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以教育为依托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建设便颇有必要。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摆在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以婚姻教育为主的婚姻文化建设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内化为行动上的规范性、自主性,从而自觉践行村规民约,开创婚姻文明。

二、在农村开展婚姻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婚前准备教育的性质是预防性、发展性的教育取向,其目标有:帮助适婚个体形成恰当的婚姻与角色期待以便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提升婚姻关系短期与长期的稳定性与质量等。”[3]婚姻教育是一个庞大、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其中蕴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文化改革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尽一人一家之力就能完成的。因此,新农村镜像下的婚姻文明建设需开展囊括适婚主体、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婚姻教育。全体村民既要做好打持久仗、打硬仗的准备,又要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形成社会互动,从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婚姻教育氛围。

1.主体教育――发挥其在婚姻教育中的自我主导作用

农村适婚青年是婚姻教育的主体,也是婚姻文明建设的中坚。但其中大多数人在婚姻方面都显得懵懂、盲目、主观随意性较强。他们对婚姻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并未真正地上升到理性高度,而婚姻个体内心萌发的自觉意识以及追求自我教育的精神状态直接关涉婚姻教育的成败。因此,适婚青年在婚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教育。通过对婚姻相关知识的自主学习,努力使自己“认识到爱情的本质,婚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自信心”。[4]具体方法是:(1)通过书刊、网络、影视传媒等载体或与家人、亲友交流等途径主动了解婚姻知识和生活经验;(2)参加由乡镇主办的“婚前教育学习班”抑或参加婚姻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强化教育;(3)向婚姻方面的专家请教;(4)向红白理事会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征求意见;(5)向婚姻咨询所、婚介机构电话垂询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教育,婚姻教育可自然而然地上升为适婚主体的内在精神诉求,并逐步转化为他们在行为方式上的文明性。

2.家庭教育――发挥其在婚姻教育中的亲情感召作用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开展婚姻教育大有裨益,而婚姻教育也需渗透于家庭生活当中。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婚姻观各异,因而会对适婚主体产生或直接或间接、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影响。他们在婚姻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祖辈成员可从思想感情上影响孙子、孙女,告诫他们婚后要好好过日子,夫妻间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关爱;(2)父辈成员可从婚姻观念上加以熏陶,告诉适婚主体一些处理夫妻关系的经验,如婚姻生活中蕴含着忠诚、尊重、宽容、责任、付出等社会道德要素,应时刻谨记;(3)同辈中的兄嫂、姐姐可从行为方式上感染适婚主体,利用年龄相近优势,具体告诉他们一些处理男女关系的方法,比如男孩子要大度、对待女朋友要有耐心、没事多和女朋友聊天以培养感情、多到女方家问候其父母等等。长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家庭成员对适婚主体的思想、性格、人生好恶等方面较为熟悉,兼之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也使适婚青年遇到问题时更易于向自己的家人咨询。因此,家庭成员应及时了解适婚青年在情感、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若发现其思想或行动上存在不健康因素,可通过亲情感召,多与之交流,为其释惑解疑,从而使他们在婚姻大事面前能游刃有余。

3.学校教育――发挥其在婚姻教育中的灵魂塑造作用

(1)对初中生的婚姻教育。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渐次步入青春期,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是爱慕,有不少中学生已开始谈恋爱,但这种恋爱观是主观的、朦胧的、不成熟的。他们对异往了解不多,但对性知识又充满强烈的求知欲,而我国现实生活中对“性”又避而不谈,这样容易使初中生患各种心理、生理疾病,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对初中生开展婚姻教育及时而又必要,但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具体措施如下: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学体系,在初中阶段设置性健康教育课程,把青春期生理、性心理、异往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中学生;②开设婚姻家庭品牌教育课程,增强学生对婚姻、家庭的了解,以期使中学生对婚姻和家庭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进而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③通过主题讲座、创办板报、班会讨论、播放视频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婚姻法律宣传活动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初中生塑造健全的性格、品格、人格,从而为以后的成长、学习、生活夯实思想基础。

(2)对高中生的婚姻教育。“开展婚姻家庭教育要确立与时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的内容,这是在高中阶段组织婚姻、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5]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趋于成熟,他们大多开始追求异性,谈恋爱,但他们对择偶、恋爱等知识所知甚少,择偶观、恋爱观尚处于朦胧期,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很可能诱发诸多社会问题。因此,高中婚姻教育迫切而又必需,但应侧重对学生的自主性教育,方法如下:①开设婚姻教育课程,用与社会主义主流文明价值观相适应的婚恋观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对恋爱的认知逐步上升到理性高度,从而自觉内化为行动上的文明谈恋爱;②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如运动会、读书节、异流活动等,丰富高中生的精神文化生活;③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根据高中生的性格及心理特点,采取以自我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为辅的教育方式,促进其健康成长;④高中生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抵制各种庸俗的、不健康的婚恋文化的侵蚀,做到严于律己,文明交往。

(3)对农村中老年人群的婚姻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老年人群的婚姻观大多呈现落后、保守等特点,用当代社会主流文明的婚姻价值观对其进行婚姻教育着实不易,应针对这个群体的特点灵活择取教育方法。例如:①兴建“农村中年人婚姻文化教育夜校”,延聘学有专长但未就业的大学生返村,执教于此,利用其专业知识向村民讲授国内外的婚姻现状、各地的婚俗趣闻等知识,同时对村民进行婚姻普法教育;②举办“农村老年人婚姻生活经验交流班”,利用闲暇时间,大家共聚一堂,针对本村的婚姻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通过这两种形式,既可以丰富中老年人群的文化生活,又可使大学生学有所用,得到妥善安置;而大学生又可利用其闲暇时间深入农村进行调研,考察农村的婚姻情况,挖掘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为农村婚姻文明建设出力建功。

4.社会教育――发挥其在婚姻教育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婚姻教育是社会性的,农村党组织、村委会、红白理事会等应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加入婚姻教育的队伍中。具体做法如下:①农村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凸显思想引领功效,努力引导村民高树婚姻文明之旗,力倡文明新村之风。通过宣传动员工作使村民在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为婚姻教育奠定思想基础;②村委会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宣传婚姻政策。通过广播或宣传车,定期播放国家的婚姻法律政策,进行普法教育。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村委会还可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建立“结婚英模”专栏,对文明办婚姻的家庭予以嘉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大学生当村官,使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提高,这将有力推动农村婚姻教育的有效开展;③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要照章办事,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民。如农村婚嫁服务队要做好婚姻法律知识宣传工作和婚姻主持筹备工作,力倡采用朴素、典雅而不失隆重的结婚方式,同时要狠刹奢靡之风,反对大操大办,为文明结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④乡文化馆、村文化室是村民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生活品味的中心,也是在农村进行婚姻文明创建的前沿阵地。故地方财政可拨专款统一订购婚姻家庭生活和婚姻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等,鼓励村民在闲暇时间前往阅读,扩展视野,陶冶情操;⑤乡镇可酌情利用新农村电视台,定期向村民播放有关婚姻教育方面的专题电影、知识讲座,直观展现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问题,为开展农村婚姻教育营造舆论氛围。

婚姻教育,起步于统筹规划,落脚于贯彻实施,而且其开展的广度、力度和落实的程度与实效都直接关涉农村婚姻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在宏观统筹的同时也要注重微观落实,而且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细处。要以适婚主体教育为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为辅,既有所侧重又要统筹起来。而开展婚姻教育时,可事先择取若干典型村庄作为试点,观察其实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而加以推广、普及,力争实现农村婚姻教育点、线、面式的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

面对农村地区的婚姻现状,我们要回眸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用文明的婚姻观引导村民把婚姻教育作为提升农村婚姻文化软实力的排头兵,帮助他们认清当前农村婚姻形势的严峻性和婚姻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并逐步使其内化为行动上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婚姻文明创建过程中,村民要发挥主人翁作用,结合村情,群策群力,努力打造民族的文明的大众的同时兼具地方特色的婚姻教育文化品牌新形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只要全体社会成员通力合作,众志成城,我们定能用教育奏响新农村婚姻文明的凯歌。

参考文献

[1] 陈俊秀.“乡风文明”与“理性选择”――基于对某中部农村婚姻支付的调查[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月刊,2010;(3):172

[2] 张苏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谐文化构建问题研究[N].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3):85

[3] 王晓萍.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婚姻与婚前准备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10;(4):255

新婚知识范文5

说心理准备比物质准备更重要并非言过其实。如果留心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都不难发现,许多物质准备并不充分的小夫妻婚后生活,竟比那些物质准备十分充裕的小夫妻幸福得多。究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与前者心理准备充分而后者心理准备差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婚后的夫妻生活与恋爱中的恋人相处是大不相同的,既新鲜、又陌生,既甜美、又苦涩,会感到许许多多意料不到的麻烦。所以,要求新婚夫妇在婚前就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这方面准备得不好,请千万不要匆忙结婚。婚前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

1.摆脱对新生活的幻想,期望不可过高。由于受小说、电影、电视的影响,一般青年人都对新婚生活充满幻想,认为想多好会有多好,似乎蜜月中一切都是甜的。情人眼中的爱人形象也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如果对婚后生活期望过高,而现实生活又并非如此时,就会感到大失所望,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诞生。有了家庭,负担自然会加重,诸如买米买柴买菜、烧水做饭、打扫房间,乃至刷厕所、倒垃圾等等家务劳动,都得由新人动手;婚后长期生活在一起,有可能相互吸引力减弱了,还会发现爱人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缺点甚至毛病,他(她)有自己的见解,在许多问题上会与你争论,乃至弄得面红耳赤,也会动气、发脾气,甚至出口不逊……所有这一切,在婚前就应该想到,并且思想有所准备,和自己共同生活的是一个普普通通又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天使。在与他(她)结合在一起时,不应该只想到会从他(她)身上获得幸福,而要先想到奉献,只有对爱人能无私奉献自己一切的人,才能获得爱人给自己的一切。因此,婚前每一对恋人,也应该做好为爱人甘心情愿吃苦受累做准备,对爱人的缺点毛病宽容和谅解的准备。

2.做好适应新生活的心理准备。婚后与独身生活是很不相同的,开始时新婚夫妇都会感到不适应,这是因为,结婚把两个生活经历不同的人结合成为一个小家庭,使其生活内容、方式、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这对于女方来说,更为突出,她要与许多陌生人相识和相处,如同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闯入了一个新天地。有些年轻人在婚前想得很少、很天真,认为结婚就是与自己最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会无忧无虑,幸福美满。这可错了,因为,在你心爱的人身后还有一大堆他(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哩!聪明的年轻人,在婚前就主动地创造条件去认识和熟悉那些应该认识的人,这样就会使你婚后不再感到那么突然和紧张。总之,在这方面有所准备要比毫无准备好得多。

3.对性知识和性心理知识应有所了解。过去这方面是个,因而使许多青年饱尝了苦头。可以说,性知识的无知可对夫妻关系产生破坏作用,不能回避这个重要问题。因为结婚就意味着过夫妻性生活,性生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夫妻的和谐与幸福,所以,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知识,特别要了解异性心理的一些基本常识,这对婚后性生活和谐颇有帮助。

新婚知识范文6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以德治国”的立国理念,深入宣传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建设,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增强人们的生殖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文明幸福,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活动主题

继续广泛深入地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广泛传播青春期、婚前期、新婚期、孕产期、生育后时期、中老年期生殖保健知识;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三、主要任务

1、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在城乡主要街道、交通要道、市场集市等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标语、广告牌。标牌的用语要温馨规范,讲究文化品味和质量。各镇、村(居委会)和比较大的企事业单位要设立宣传橱窗,方便群众阅读人口与计划生育报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大型广告牌、生育文化一条街等综合宣传设施,内容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丰富多彩,

形式要多种多样,具有时代特征。原创:

2、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各镇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开辟专题栏目,做好新闻报道,要做到集中宣传有高潮,经常宣传不断线。要结合社区建设,加强婚育新风的舆论宣传,形成新的社会风尚。

3、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的力度。

各镇要认真组织计划生育宣传品进入镇、村(居委会)和家庭。在“十五”期间,要为每个家庭提供一套生殖健康小折页,为每个村(居委会)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室提供一套生殖健康文图声像宣传品,为每个镇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提供一个图书角和一批声像宣传品。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向经济薄弱村捐赠计划生育宣传品。

4、发挥计划生育宣传网络作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南汇电视台、南汇人民广播电台、南汇报和计划生育协会等单位和组织,要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要加强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中心、镇人口学校、镇(村)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的建设,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服务。要不断完善和增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的服务功能,要组织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深入育龄群众家庭,上门进行随访指导,满足群众多层次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需求。

5、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各镇及有关单位要从本地和本单位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群众活动;要发挥基层有专长人员的骨干作用,发掘群众中新型生育文化的火花和亮点,编排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要善于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十五”期间,要让每一位育龄群众都能多次参加活动。

四、活动形式

1、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镇、村(居委会)两级文化站(室)、人口学校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图书角的作用,组织开展育龄群众读书读报、交流心得体会活动;结合学习、组织创建活动和各种科普宣传活动,开展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巡回展览、书画笔会等活动;在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日组织集中的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活动。

2、文艺活动。区文化部门、各文艺团体和各镇文化站可以组织创作、编排以婚育新风为题材的歌舞、小品、曲艺、地方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下乡巡回演出。要注意发现、培养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带领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自娱自乐文艺活动。

3、培训活动。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人口学校授课、专题培训、专家讲座、以活动代培训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培训活动。

4、咨询活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各种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咨询活动。要把集中咨询活动和经常性随访结合起来,讲究实效,不走过场。

5、座谈活动。抓住带有普遍性、苗头性的话题,组织开展“婆婆座谈会”、“媳妇座谈会”、“丈夫座谈会”、“人口沙龙”等座谈活动,为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相互交流、自我教育创造条件,解除群众在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中的思想顾虑。

6、讲演活动。组织群众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讲演活动,增强交流,统一认识,为树立新的婚育风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7、知识竞赛活动。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年中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竞赛活动,激发人们认识人口国情、学习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8、评选表彰活动。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群众开展“婚育新风文明户”、“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分子”等评选表彰活动,并纳入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

五、总体安排

2006年,要做好前3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工作,组织基层总结宣传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典型经验,

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本区移风易俗宣传内容和计划,做好“十五”期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总体安排。

2006年,全面贯彻落实第一次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年内选择1—2个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召开一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组织现场观摩,指导面上工作。下半年要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全国会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2006年,加大宣传力度,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向高潮。要组织群众广泛参加多种形式的活动,要利用节假日、重要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全国以婚育新风为主题的好书籍、好电影、好戏剧、好歌曲、好电视剧的推荐、展播、评选活动。年内组织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文艺会演、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各1次,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区形成声势。

2006年,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认真组织评估,把活动引向深入。要全面总结全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基本经验和做法,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好的经验材料汇编成册,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2006年,认真总结“十五”期间的活动情况,进一步推广先进经验,力争在全区形成新的婚育风尚,在群众婚育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召开第二次全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六、各部门职责分工

党委宣传部门: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协调南汇报、南汇电视台、南汇区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做好全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的宣传报道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计划,并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和评比内容,坚持文明创建评选“一票否决”的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协调党委宣传部门和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制定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计划生育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有关活动。

教育部门: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开设青春期知识普及教育课程。按照市教委规定,保证青春期教育的时间和内容,每2年组织一次检查评比。

民政部门:在婚育登记和有关工作中,普及婚前教育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宣传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

文化广播电视部门:各级文化馆(站、室)要把婚育新风题材列入文艺创作和选题计划,组织创作、编排、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组织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题材的文艺汇演。要组织制作反映人口与计划生育内容的专题片、科普片等宣传品,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栏目,并组织好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点宣传报道。组织策划好2006年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演讲比赛。

工会:积极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发挥工会宣传教育文化阵地作用,宣传新型文化,在职工中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

共青团:把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纳入共青团组织的宣传工作内容,教育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妇联: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妇联宣传工作计划,结合基层妇女工作,组织妇女积极参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区建立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响应任组长,区计生委主任严平均、区文明办主任金卫国任副组长,区教育局、区文广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6个部门的分管领导为成员。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和关于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类指导,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本系统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认真进行考核。

2、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形成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的制度,加强相互沟通和联系。有关部门要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同本部门基层工作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做到部门协作、具体指导、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上一篇商标战略

下一篇小梦想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