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和土地范例6篇

三黑和土地

三黑和土地范文1

一、根基的地域美

黑土舞蹈的地域美,以黑土文化为深厚的根基。因为黑土舞蹈属于黑土艺术范畴,而黑土艺术又属于黑土文化范畴。所以黑土文化是黑土舞蹈根基中的根基。但反过来,黑土舞蹈又是黑土文化的艺术体现与舞蹈呈现。

关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已被许多人所关注,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早就指出:“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鲁迅全集》第12卷)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黑龙江大学张葆成教授也指出:“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集合体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鲜明。”(《黑土戏剧论》)著名戏剧理论家孙天彪先生认为:“从理论上看,文艺的地域特色,可以从时代标准和美学标准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意义。从时代标准上看,国内外的时代文化走向,使文艺的地域特色具有应运而生的可能……从美学标准上看,地域特色是艺术回归本体、形成风格、满足观众审美心理的重要艺术手段。”(《北疆戏剧论集》)

事实的确如此,黑土舞蹈的粗犷、豪放、热烈、火爆、率真、清晰的美学品格,正是以黑土文化的自由、开放、博大、兼容、壮阔、雄伟作为坚实的根基的。

二、内容的地域美

黑土舞蹈的地域美,首先体现在它内容的地域美上面。

内容是构成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一般而言,内容是决定性因素,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首先从内容开始。

黑土舞蹈的地域美,具体体现在它的题材、主题、形象(人物形象与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等等)、情节、情感、意境等各要素的美。也就是蛮荒雄浑的风物景观,自然放达的地域情感。用黑龙江地方语言来表述,就是“黑土人儿,黑土事儿;黑土情,黑土趣儿;黑土神儿,黑土味儿。”

黑土地上的大平原、大草原、大森林、大煤矿、大油田,铸就了黑土文化“大”的美学底蕴,形成傻、大、黑、粗的美学品格。然而,这些傻、大、黑、粗,并不是浅层次、单一化的,而是深层次、多元化的,即“傻中求俏,大中见小,黑里透红,粗中有细。”(王肯:《土野的美学》)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著名舞蹈家王举创编的舞蹈《黑土地・红高粱》,就大力彰显了黑土舞蹈内容的地域美,真正在“黑里透红”上做大文章,受到广大观众与舞蹈专家的一致赞赏。

三、形式的地域美

黑土舞蹈的地域美,同时体现在它形式的地域美上面。

形式与内容是辩证地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尽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但形式同时又反作用于内容。

同样,黑土舞蹈形式的地域美,既与其内容的地域美相辅相成、相映生辉,又有助于内容地域美的凸显。

黑土舞蹈形式的地域美,具体体现在它的结构、舞蹈语言、艺术风格、艺术手段诸方面。

三黑和土地范文2

【关键词】粮食生产;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47-01

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粮食总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区。2007年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05638.4千公顷,仅黑龙江一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就达10820.5千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0.24%,居全国第一;同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总产量为3,462.9千公顷,位于全国第三。

成因分析:

1.地形与耕地资源: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农用地多,耕地资源多。

黑龙江土地面积为4526.5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6%。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7%。农用地面积为3792.4万公顷,占全国农用地面积的5.77%。耕地面积11830.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72%。

2.气候: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一5℃~5℃之间,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

3.水资源: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

黑龙江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主要有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另有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4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沼泽。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

4.土壤: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面积广阔,土壤有机质高,土壤肥沃。

黑龙江省的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二)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低

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单产每公顷产量仅3200千克,位于全国第三十位,落后于全国绝大数省市区粮食单产。

成因分析:

1.气候:黑龙江纬度位置偏高,热量条件较全国其他省区较差。

2.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靠扩大耕作面积来增加产量,对于提高单产的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3.作物品种较差,不适用黑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利用到黑龙江自然地理的优势条件。

(三)粮食作物以豆类主,其次为玉米和稻谷

2007年,黑龙江省豆类、玉米、稻谷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全省的37.89%、35.89%、20.82%,三者几乎占到了全省粮食作物的95%左右。

成因分析:

1.历史:长期以来黑龙江都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种植面积居高不下。

2.政策: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政策倾向,刺激了当地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

3.作物特性:大豆、玉米、稻谷适宜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4.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豆类和饲料粮的需求增大。粮食生产结构随之发生一些相应的调整。

(四)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大、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从全国来看,豆类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4,099.4千公顷和3,883.6千公顷,分别占全国的34.80%和13.17%,种植规模均位于全国第一,稻谷播种面积也达2253.2千公顷,种植规模位于全国第四。但豆类、玉米和稻谷单位面积的产量都位于全国较落后的水平。

成因分析:

1.气候:黑龙江纬度位置偏高,热量条件较全国其他省区较差。

2.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靠扩大耕作面积来增加产量,对于提高单产的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3.作物品种较差,不适用黑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利用到黑龙江自然地理的优势条件。

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主要问题:

1.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下。

2.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减少,使黑龙江生态环境脆弱。

3.靠扩大耕作面积的增产方式,加重了资源消耗和生态消耗。

解决对策:

1.设立粮食生产多目标取向。

改变以总产量为单一目标取向,加入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目标、单位面积产量目标等。

2.积极提高单产。

利用农业部高产创建重要平台和黑龙江垦区场县共建模式,推挤和采用新技术,特别强调规模化经营条件下的达机械作业、标准化作业,促进农村土地大面积均衡增产。

3.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

逐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积极扩大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

4.发展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积极发展精确农业、设施农业,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型机械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等高新科技在粮食作物的种植领域的应用。

5.保护粮食生产的依赖资源,提升农田生产能力。

重点开展土地平整,提升农田的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保护好现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恢复原植被、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三黑和土地范文3

关键词: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黑土素有“土中之王”的美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我国东北部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具备肥力高、性状好的特点。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是数以百万人们的民生之本,人们习惯用一两土二两油来表现黑土的珍贵。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加上水土流失对土壤的侵蚀,黑土层逐渐变薄,土壤肥力急剧下降,粮食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效治理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从而保障粮食产量,对本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受到破坏的损失现象。黑土区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受水土流失的破坏,土壤破坏严重。据统计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区总面积的1/3。黑土区每年流失的黑土表层达0.3-1.0cm厚度,黑土中的有机质每年以1/1000的速度减少。受水土流失的破坏,曾经较深厚的黑土层目前厚度仅为20-30cm,部分地区已显露黄土母质,丧失了生产能力。根据土壤调查数据估算,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高达70%,这表示倘若我们再不认识黑土流失的现状,在不久的将来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二、黑土区水土流失危害

1.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会将土壤中的表层土壤带走,造成黑土层变薄,风灾严重的地区被刮走的土壤表层每年达1-2厘米,据相关土壤调查数据显示土壤流失速度是土壤形成速度的25-250倍。土壤的表土每年被剥蚀的厚度达0.4-0.6厘米,每年侵蚀总量高达45-75吨。黑土耕地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走了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板结,可耕性越来越差。

2.破坏土地资源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造成地形破碎,基岩。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土壤会受到严重的侵蚀,这会使得土壤的保肥、保水、透气性能均下降。与未被侵蚀的土壤相比较,侵蚀土壤的地表径流多了25%~35%,这造成土壤在雨量丰裕年间仍会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缺乏地区的供需矛盾。地表径流导致土壤中养分流失,同时其分割地面,蚕食耕地,对土地资源产生巨大的破坏。

3.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会带走大量的泥沙,造成下游河道堵塞,河床抬高,容易形成地上河,流域内水库淤积较重,给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防洪工作带来阻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丧失严重,从而加剧森林砍伐的数量,据统计每年被砍伐的森林中3/5用于弥补被毁坏的农业用地。砍伐森林造成燃料供应减少,这使得部分农民为得到燃料而依赖农业废屑和肥料,农作物废屑的转化对土地侵蚀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加剧土壤侵蚀的发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三、黑土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第一,气候因素。黑龙江省夏秋季高温多雨,雨量集中,暴雨对土壤有严重的冲刷作用。春季刮风天数较多,风蚀对土壤的破坏较大,加重了水土流失程度。第二,地形因素。山区占黑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山区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土壤受侵蚀程度深。第三,黑土区土壤的腐殖质含量高,土壤孔隙较大,土壤被侵蚀机率大。第四,植被因素。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较严重。

2.人为因素

第一,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燃料的需求上升,毁草毁林现象严重。森林覆盖率由半世纪前的70%下降到30%。森林被砍伐的结果导致农田失去屏障,降低了对风蚀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第二,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程度加深,过度放养、超载放牧、耕地占用,严重破坏了植被生长。第三,生态知识的缺乏。部分人们急于追求现实利益只知一味向自然索取,而不顾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需得到部级政府的重视。国家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表明其治理保护黑土耕地的决心。其次,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履行黑土保护的职责,将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加大执法力度,对毁林毁草开荒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再次,明确耕作者保护耕地的义务。

2.改变耕地经营方式

改变耕地经营方式首先应对粗犷经营技术进行改良,发展轮作、轮耕的种植制度。第一,每年对土壤实行交替翻耕从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第二,采用轮作、间作、混作、套作等方式调整农业结构,从而改善土壤条件。其次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正确利用秸秆还田对农田的作用。再次,正确使用农药化肥,防止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

3.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改善应着力对土壤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一方面对已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性建设,适量种植树、草等资源。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的林地、草地、湿地等资源实行严密的保护,防止进一步破坏侵蚀。此外,改善生态环境还应加强生态工程方面建设,这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坚决抵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灌输农民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05).

[2]李景玉.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及水土流失研究现状[J].水土保持研究,2009(03).

三黑和土地范文4

关键词:黑土地 文化 经济 发展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

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1)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18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3幅作品被总理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3)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连续5年组织8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8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4)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5)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高纬度、高寒黑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黑土文化,在大家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时候,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高寒“热土”定会不负重望,头顶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桂冠勇立潮头,大生态、纯绿色的物产和旅游将为该地区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史志,2006.8

2.新华文摘,1984.7

3.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食品与健康,2000.6

5.理论与观察,2005.

三黑和土地范文5

关键词:黑土地 文化 经济 发展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

[1] [2] 

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幅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年代初,自年至年连续年组织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团体奖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解放军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三黑和土地范文6

1、选地与选茬,合理轮作

黑豆忌涝喜干爽、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旱地或水田种植。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为主,不重茬,不迎茬。

2、伏秋整地,最好秋起垄 采取三垄模式的耕地播种技术,可分为一次性的和两次性的,一次性的由整地、起垄、深松、分层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联合复式作业完成;两次性的是由两次作业完成。伏秋起垄或秋施肥,可充分积蓄秋季雨水,并达到待播状态,来年春季在垄上播种。两次性作业的优点多,如垄台成形高,土温上升快,有利于保苗和发苗,幼苗茁壮。 在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耙、耢、压连续作业。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起垄并镇压。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并将茬坑耢平,达到待播状态。

3、选用优良品种及处理

3.1、选用良种

在高产黑豆生产上,应该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应用种子部门新繁育的良种。农户在选用黑豆品种时,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我县应选用的优质高产品种有:鄂伦春小黑豆、黑珍珠等品种。

3.2、种子处理

3.2.1、种子精选:待播的种子要进行精选,选后的种子要求大小整齐一致,无病粒,净度98%以上,芽率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力求播一粒,出一棵苗。

3.2.2、晒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应将种子晒2-3天。晒种时应薄铺勤翻,防止中午强光曝晒,造成种皮破裂而导致病菌浸染。

3.2.3、拌种:为防治黑豆根腐病、霜霉病等,用福美双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4%进行药剂拌种,防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用大豆专用种衣剂包衣,防治黑豆病虫害。

当土壤有效钼含量小于0.15ppm时,可选用钼酸铵、硼钼微复肥等进行拌种。

4、依据地力,合理配方,分层施肥

施肥是保证黑豆高产的关键性措施,目前生产上均以化肥增产为主,长期以来,造成土壤腐殖质不断下降,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板结,不利于黑豆生长和发育。为了长期高产必须结合耕翻土地大量施入有机肥,培肥土壤,恢复地力,做到有机肥和化肥配施。

4.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分解缓慢,肥效持久,能充分满足黑豆全生育期,特别是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是黑豆高产的基础。

施肥方法:秋季翻地前每亩施腐熟好的人畜类粪便2吨以上, 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4.2、化肥:测土平衡施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种肥。化肥做种肥,每公顷施肥量按纯氮18~27公斤、五氧化二磷46-69公斤、氧化钾20~30公斤,施于种下4~5厘米处,或分层施于种下7~14厘米处。追肥。根际追肥。在黑豆生长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追施尿素45~75公斤,追肥后立即培土。叶面追肥。黑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黑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5-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并根据需要加入微量元素肥料。

5、精量播种

5.1、 播种期:

黑豆播种时期早晚与产量有很大关系。播种过早,由于土壤温度低对出苗不利,会造成烂种而缺苗;播种过晚,虽然出苗快,但幼苗和根系生长都快,苗不壮,易造成徒长。黑豆最适播种期应根据当时温度、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以土壤5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8-10℃,土壤含水量在20-22%时为适宜播种期。据此,我县黑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

5.2、 种植密度

黑豆合理密植总的原则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种宜稀,株型收敛分枝少的早熟品种宜密的原则。因地力、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一般亩保苗1.2~1.8万株。

5.3、 播种方法:

采用垄三耕播机或2BT-2播种机播种,小行距10~12厘米。播种的技术要点是:秋季或春季起垄时,垄底、垄沟各深松一次,松土深度为26.5厘米,犁底层6.5厘米,松土带宽8厘米。垄体分层深施肥,底肥深度8-16厘米,起垄深松的同时施入;种肥深度为5-7厘米,播种同时施入,种子位于垄体两侧,双条间距12厘米,播深3-5厘米。用小型精量点播机垄上双条捌子苗点种,垄上双条间距12厘米,种肥播于双条种子之间,垄距70厘米。也可人工等距精量点播。

“垄三”栽培的优点是:第一、垄体、垄沟间隔深松可打破犁底层,解决地块板结问题。第二、垄下分层深施肥,避免了同位烧苗,又可延缓化肥转化速度,显著地提高化肥利用率,一般可提高5-10%。第三、垄上精量点播双行拐子苗解决了黑豆缺苗、断条、稀密不均的问题。第四、大垄便于管理,双行使植株在垄上合理布置,能增加黑豆产量。应用这种技术一般可增产15%。

6、防治草害

杂草是黑豆的天敌,如不及时消灭杂草可使黑豆严重减产。田间除草的方法有:

第一合理轮作可减少杂草危害和病虫害蔓延。

第二中耕培土是常规除草方法,可结合铲地、施药、追肥进行复式作业。第一次中耕应在大豆出苗前至第一片复叶展开期间进行;第二次中耕可结合第二遍铲草在第三片复叶出现时进行;第三次中耕应在大豆开花前结束。 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拔净大草。

第三 化学除草。根据杂草种类采用播后苗前施药或茎叶处理。秋施药,应在秋季温度稳定在10℃以下,土壤湿度适宜(以翻地先翻耙平地后,边喷药,边用机车牵引圆盘耙耙一次,耙深10~15厘米,待全田施完药,再与第一次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耙地一次。禁用长残效除草剂。

7、化学调控

黑豆采用化控栽培,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增花保荚,提高产量。许多种植物激素都有在不同浓度下对植物生理调节的不同影响,使用不当,有时会事得其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浓度的配比。严格按照说明配制药液,不可以擅自提高药液浓度。把配好的药剂均匀地喷洒在上部叶片上,喷时不重喷不漏喷,弱苗避喷。药液随配随用,不能久存,也不能与农药、化肥混用,以防失效。喷药后4个小时遇雨重喷,重喷时药量减半。

8、综合防治病虫害:

8.1、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8.2、黑豆种子药剂处理和选用无病种子。

8.3、栽培技术防治。做好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增施P、K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8.4、田间化学药剂防治。 做好虫情预报,注意田间病虫发生,及时防治黑豆蚜虫、菌核病等病虫害。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