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意思范例6篇

终极的意思范文1

关键词:体育终极关怀 再认识

1 问题的提出。随着对体育功能和当今体育现象的研究和反思,特别是竞技体育引发的各种问题,人们提出体育应该关注人文精神这一观点,强烈要求体育运动回归其本质,进而描绘出体育发展的美好蓝图――-通过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实现体育自身的价值。研究者认为终极关怀这一概念的提出解决了体育对人的异化问题,把体育纳入了一个完美的发展轨道。但终极关怀这一概念自身就存在局限,在体育领域应用这一概念时应赋予它准确的含义和切实可行的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对“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概念进行剖析。

2 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2.1 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最初属于哲学命题,研究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类。“终极”一词有“最终”、“最后”、“顶点”、“极点”等意思,因此,“终极关怀”就应指最终的或最高的关怀,关怀之极点或顶点等。黑格尔为人类建树起“整体主义”的终极关怀,却剥夺了现实的人的历史活动与现实活动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在终极关怀的主体观上,以“现实个人本身”取代了黑格尔的“源于绝对精神的人类集体”;在终极关怀的实现问题上,以“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否定了黑格尔的“个人对国家的无条件服从”。这样,马克思把终极关怀的目光投在了现实的人身上。自此,终极关怀就被广泛使用在与人相关的很多概念中。

2.2 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含义。源于竞技运动对人造成的各种问题的思考,人们提出了回归体育本质、实现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命题。对“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概念的解释通常是植根于马克思对终极关怀主体和实现问题的研究上,即体育关注的是现实个人本身,可以实现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据此提出体育的发展方向应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改革提出“健康第一”体现的是以人为木,社会体育领域号召大家要增强个人体质和增进健康,竞技体育领域呼吁关注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发展等就是体育对人终极关怀的体现。

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不应仅仅是一个概念,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体育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体育对人终极关怀含义的丰富性。体育对人终极关怀的对象应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关怀的内容宏观上应该有两个方面:一、终极关怀应该关怀现实中人的需要,并充分发挥体育自身功能帮助个人实现需要,体现终极关怀的现实性;二、终极关怀不应仅停留在满足个人需要方面,而应从整个社会需要出发,帮助人实现人之为人的意义,体现终极关怀的超现实性。

目前,我们关注最多的是终极关怀第一方面的内容,只是强调体育应该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愉悦身心的工具,失去了更高层次需要的指导。个人的惰性很难依靠个人来超越,只要体育中的艰苦项目在学生看来是有害身心的,在中学体育中就一概删除,只要是孩子不喜欢就没有了开设的理由。一味迁就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能培养出肯为社会谋福利的人才?对此我们并不乐观,不考虑人将来需要的关怀不是真正的关怀,而是溺爱,在这样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人终将被社会淘汰。

其实,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应该更多地考虑第二方面的内容,从超越现实方面关怀现实中的人,具体来讲就是从未来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关怀现实中的人。譬如说人生活于世需要竞争力,体育就应该从人们的将来需要出发,培养人的竞争能力。此外,社会需要具有公平竞争意识的人,体育也应顺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发挥自己的功能将人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人。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下的,若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就会被社会淘汰,从根本上讲体育还是在关怀“人”。

3 体育终极关怀这一概念的自身局限。曹永国在《教育终极关怀:一个需待批判的话语》中指出了教育终极关怀自身的种种局限:虚空的完美性、缺乏理性的浪漫化倾向、人道化中的反人道化等。我们认为体育终极关怀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局限。

3.1 体育终极关怀“完美性”的局限。这个社会存在很多异化我们的东西,像各种制度、规范、在厌恶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等,体育也是如此。正是意识到了体育对我们的异化作用,人们才提出了体育终极关怀,其本意是要排除体育对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不幸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梦想会在终极关怀的指引下消除体育对人的异化作用,把体育变成完全听命于我们的忠实仆人。这一目标太完美以至成了虚幻的楼阁。首先,人的发展是对自己的扬弃,若无法从对自己的反省中发现前进的路标,只能借助外在的帮助,而这其实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异化,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异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无异化亦无发展。其次,外界加诸我们身上的种种限制(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明,否定了这些世界将是一片混乱,人也谈不上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把异化过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

体育终极关怀的本意是要关怀现实中的人,但完美性使这一目的失去了落脚点,现实中的人永远是有各种各样“缺陷”的。大家为生存扮演着各种角色,追逐自己想要的。但体育终极关怀却是要关怀人的全面发展,要把人培养成完人,又赋予全面发展以现实中人无法实现的意义。因此,关怀的目标就由现实中的人转向了理想中的人。体育终极关怀的目的虽然很美,但最终只能投向虚无。

3.2 体育终极关怀中的人道化危机。体育终极关怀要求体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要求通过体育培养能够幸福生活的人,但它极易成为“只有在终极关怀的指引下人才能实现自我,成为本真的人,获得最大自由、幸福与尊重”,体育终极关怀中潜隐着人道化的危机。终极关怀本是要关注个人未来,充分尊重并实现个人的需要,最终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在这一理念中,人们忽视了尊重个人需要,只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且所谓的“全面”也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全面发展就是人所最终要达到的?它的具体内容又有哪些?人一生的追求一定是要实现全面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过是某些人提出来的目标而已,而现在却加在了所有人的头上。这样,理论上的人道化却归于反人道化。

4 体育终极关怀理念在实现过程中的误区。马克思对“终极关怀”问题的研究指出,终极关怀应该关怀现实中的人。我们在体育领域借鉴哲学领域这一概念并积极实施时却走上了一条歧路。将学生的需要、感受奉为上帝,学生不喜欢的教学项目就不开,学生不乐意上课肯定是老师教得不好:在理解“关怀现实中人”问题时又走上了另一极端,认为让孩子快乐就是关怀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美其名日“快乐体育”。这种情况下,体育关怀的最多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好像是体育唯一的追求。其实,这弱化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使命。体育能够给予孩子的并不仅

仅是一个好身体,还担负着人格、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塑造任务。

在实现“以人为本”这一体育终极关怀理念时,人们走到了一个误区,导致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上帝,项目开展与设置完全根据他们的需要,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开心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意愿就是老师、学校的工作。养成了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集体意识,而且剥夺了体育活动中必要的艰苦锻炼,也就无法通过体育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

关怀现实中的人,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关怀人们的基本需要,但这并不是一味迁就。真正的关怀首先是培养他们立足社会的能力,其次应是能在社会中越活越好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首先需要的是竞争力,从整个社会需要来讲是需要公平的竞争力。体育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首先应该发挥其公平竞争的特性,培养人们良好的竞争习惯和能力,这既是关怀个人,也是关怀社会。

人存在于社会是需要竞争力的,因此,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不该回避体育的竞争性。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中,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人们提出的“快乐体育”被解读为完全按学生的爱好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欢笑中体验运动的快乐,认为这样的愉悦身心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体育关怀学生的体现,几乎所有艰苦的运动项目均受到质疑与指责,认为它们无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味迁就学生的感受与要求是对他们的关怀吗?不是,是溺爱!难道这就是我们对他们的终极关怀?

5 体育终极关怀的超现实性。终极关怀立足现实,指向未来,关怀的含义中有“终极”的意义。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一方面要关怀现实中人的需求,帮助其实现需求;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味迁就个人需求,还要考虑社会需要。因此,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又具有超越现实的特性。

竞争力是人生存于世的基本保证之一,但体育若一味强化竞争,则会走入极端,培养出的人才可能极富攻击性,对社会具有很大危害性。因此。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必须考虑社会的需要,帮助人成为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并有益于这个社会的人。竞争力是个人的需要,体育应该对人的这一需要予以关怀,但人之为人,又必须有超越竞争、关怀他人与社会的一面。对于这样的需求,体育同样也要予以关怀,这才是体育对人应该体现出的终极关怀。

健康是人们的需要,体育对人的关怀应该体现出对人们健康的关注,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好,还包含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在体现体育对人的健康关怀时更多的是指向人们的身体,忽视了更重要的两方面。我们知道,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仅是指一个人从幼儿长大为成人,而是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人们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在特定时期或在特定情境中为某种理想舍弃自己的健康,这既是人成为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因此,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不应仅仅局限在现实人的物质层面上,应该更全面些,帮助人成为社会中真正的人,这就是终极关怀超现实性的另一方面意义。

总之,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中,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其特定的追求。关怀历史中的人,就要在其生存的过程中,帮助其实现特定的追求。终极关怀一方面要帮助人实现追求、满足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其超越个人追求,实现人之为人的意义,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应立足现实,思索体育对人生的意义。不关注入基本需求的终极关怀没有意义,也不是对人完整的关怀,同样,不帮助人实现人之为人的关怀也不是终极关怀。

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具有历史性,不应成为一成不变的本本,其具体含义应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应立足实际,从终极关怀的现实性和超现实性特点出发,赋予体育当前力所能及的具体任务,用超现实性来统率和引导现实性,立足未来,关怀现实中具体的人。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赵庆杰,塑造人文精神提供终极关怀,世界宗教文化,2001.3

2 胡建,终极关怀观的启迪与超越――试析马克思对黑格尔“整体主义”价值观的扬弃,浙江社会科学,1999.6

终极的意思范文2

关键词:人文关怀;个性发展;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49-0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塑造的有效手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讲,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人自身,使人类获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始至终都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1]。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何谓“人文”?“文”,古代意指玉之纹理,引申而言,“人文”即人之纹理,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文”通“纹”即文饰,是一种价值赋予,它是主体超脱于自然实存之上,对其进行抽象反思并赋予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而使包括自身肉体和外在的物体现出我的精神痕迹。简言之,“人文”是人以“文”即以意义和价值,驾驭和超越现实世界的独特生存和生活方式。在此,我们突出“文”的动词意义,“人文”就是对处于概念阶段的人包括原初混沌状态的自在人和片面主观的自为人,以文――意义和价值,文饰和转化人,促使个体由“文”而“化”,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即分享类的意义世界,建构起个体的意义世界,获得真正人的生命秩序[3]。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成功完成这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其中“人”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是工作的主要形式,“关怀”是工作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文”来“关怀”教育中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人的发展是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感受到了自己无限创造的能动性,唤起了人们情感和认识相统一的审美愉快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哲学的宗旨则是追求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人类精神,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人的个性的发展,二是社会关系的发展,三是人的本质的发展。用这些观点来考察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难发现,我们的工作重视集体能力而轻视个体能力;重视政治力、思想力而轻视知识力、情感力;重视现实力、调控力而轻视开发潜力[4]。这些不足的存在对我国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思政工作者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对“人”的理解和尊重,逐步完善内容体系,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错位,重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注重个性教育和过程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凸显它的个性价值,要具有人性化色彩,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引入现代的教学手段,活跃晦涩的政治课堂,讨论学生当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开通微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课下互动,帮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以和谐心理教育为基点,开展心理健康,生命科学教育;已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当今大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他们心理较为脆弱,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采用适当方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建立流畅的沟通机制,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一味“灌输”的方法,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注重隐性教育,由单一的灌输走向双向交流,由传统的批评体罚式教育转向关怀激励法教育。尊重和理解学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尽量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为思政工作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思政工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创设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人际环境。高校的思政工作必须重视人文关怀,要认识到其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做到上述要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提升受教者的精神品味

现实的人有多种需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弄清楚受教育者的需求。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并不排斥人的物质需求。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是精神需要满足的重要保障。这两者并不矛盾,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也会追求精神的满足,精神世界的发展与丰富也会对物质的追求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人的基本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其他需求产生和满足的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了不断满足,需要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转变日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这一现实的变化,要关注人们对物质追求同时,也要重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教育激发人追求高层次精神,摆脱低级趣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二、加强受教育者的能动意识

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其对于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自我全面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个主体意识越强的人,就越具有价值选择的能力。他能通过自己对人性、人的尊严、人的道德义务、人的价值和人的幸福深刻理解来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这些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依据。其二,获得主体意识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能通过对自身实践生活的反省,达到对主客观世界的深刻把握和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的崇高人生追求。只有具备了这种追求的人,才会始终具有一种不断要求超越自身和超越现实的强烈愿望。其三,一个人的主体意识愈清醒,对自身的认识愈深刻,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就愈自觉,也就愈能体现出主体崇高的人格境界。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能自觉主宰自己的行为,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注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自觉地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应该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或将一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强加给教育对象。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与塑造人的独立人格是紧密相联的。强调独立人格的塑造,目的是要使人能够真正获得高度的主体自觉,获得独立人格的确立,焕发出人生的创造激情,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人生精神与勇气。因此,从实践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于塑造独立人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建构受教育者的精神家园

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使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人重要的精神世界包括人生的精神信仰与精神归宿。一个缺乏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人,常常只能受本能驱使,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一个心中有理想、有信仰,精神家园完整的人,则会感到充实有力,心有所依,面对人生的任何境遇都能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并能真正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从人的精神内核来看,建构精神家园的具体表现就是建构人生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从而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所谓终极关怀,就是人类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追求无限,并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目标,同时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人们渴望重建精神家园,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对终极关怀的需要。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在面临社会变革的一系列挑战的情况下,对于精神家园建构和完善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

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角来看,终极关怀有几层含义:首先,终极关怀实质上是人的一种信仰、信念,是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希望之光,更是人的生活实践的前导。其次,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依托,是对人生价值和最高意义的探索和寻求。它不仅为人的全部活动提供深层的合理性基础,更在于为人性的高贵性及其不断发展性提供了一种解释。人作为一种有意识、有思想的物质性存在,终极关怀是他的内在的需要。再次,终极关怀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对当下现实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力求改变现实的一种“超前反映”。终极关怀所张扬的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终极理想,通过多样的方式蕴含着对未来的寄托、憧憬,为人的生命潜能的开发和生命力量的发挥而启蒙和指出路径。

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人文关怀的培养,思政教育将会具有更加丰富的形式,也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对人性认识的不足,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常常忽略人文关怀的存在,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刻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积极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最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为伟大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斗志昂扬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终极的意思范文3

[论文摘 要]孔子是从终极关怀的角度阐发他的死亡意识的,人的道德及其提高是他的终极关怀的基本内涵。所以孔子的死亡意识始终以“仁德”为中心,带有鲜明的道德特征。孔子的死亡意识的实质是为了“生”,是为了人生更具有道德价值。因此,人生道德价值的实现是解决死亡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对死亡超越的最基本途径。

终极关怀的概念是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来的,但终极关怀之意却存在于一切文化系统中。张岱年先生把古今中外关于终极关怀的思想划分三种类型: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1]无论何种类型的终极关怀都与关注人的具体和直接利益的初级关怀不同,它指向人的生存之根本和最高意义,是人的精神归宿。故此,终极关怀使人安心地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它,甚至情愿为之献身。在这层意义上讲,终极关怀与人的死亡有着天然的勾连。

孔子思想说到底是教人成君子、做圣人,成就个人道德。这是孔子从人之为人处对人基本特质的规定,也是他认定和倡导的人生之道,是他所主张的终极关怀,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仁德”。这实际上是从人生 哲学 的意义上确定了“仁德”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终极本体”,即是人的存在和意义的终极源头。而求仁立德也就成为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表达出以人自己的行为构造人自己的生命的原则,彰显了人对仁德的终极性关系。正唯如此,孔子谈及生命活动之终结的死亡总是与仁德相联,是以道德为中心,阐发了对社会各种死亡现象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带有鲜明的道德色彩。

在孔子思想中具有中心意义的仁,孔子谈论最多,却没有作概念性说明,针对不同情况,仁的解释各有不同。但视孝为仁之本则是确定的,有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的主张完全符合或代表孔子的思想。儒家对孝的内容有许多规定,其中最具概括性的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礼和仁都是古己有之,把二者联系起来却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孔子意识到仁与礼在道德实践中互为手段、互相促进,礼是个人实现仁德所必需的外在途径。就是个人要获得仁德,必须接受礼的约束和监督,一方面由礼约制个人私欲,另一方面在按礼之规定行事过程中,礼所蕴涵的仁道就会逐渐深入人心,内化为仁德。实际经验证实持久的“他律”,有助于人们较普遍地形成道德觉悟,促成自觉的自我约束。

孔子认为,临丧必哀,是丧礼的最本质的内容,“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对临丧不哀表示很大的气愤。《论语》阳货篇有段孔子与弟子关于“三年之丧”的对话,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孔子的观点与主张孝不只在物质上的“能养”一样,所看重的是人类所特有的超生物的道德情感。孔子把临丧而哀这种具有本能性的 自然 心理,赋予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内容时,是希望临丧而哀由一种本然的心理状态,升华为充分自觉的道德观,转化为主动的道德行为,是以道德改造和转变人的自然本性。此外,对死者的丧礼做得尽善尽美,是强化了亲子相爱之情;祭祀先祖的祭礼竭尽尊敬、真诚去做,是以超越时空方式来维系和扩大亲子相爱关系。可见,“慎终,追远”(《学而》)之教,具有使人心趋于仁的教化功效。儒家注重丧祭之礼,另一个原因是丧祭活动可以体现和维护社会等级。儒家坚信社会等级的存在天经地义,如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符合自己身份的礼,则无论贫富贵贱皆能各守其份而不淆乱,自然会相安无事,从而社会自然会井然有序了。因之,孔子容忍不得违礼的行为,孔子知道违礼就是违背仁德。“仁”从其爱人的表现形式看,似乎是一个情感问题,其本质则充分展示着理性的光辉。孔子在论述“仁”显然对情感有清楚的意识,他所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虽然是心理性的情感,但不是自然情感,而是对理性价值认同所产生的情感,具有精神性。现实生活中人的本体境界,总是与现象世界有所关联,总要与表象存在相沟通。于是,人就离不开能够在实际层面起指导作用的理性意识形式对情感予以的整治和提升。这样,孔子的立论就具有了合理性和普遍意义。

尤有可言者,孔子维护社会等级以及差等之爱等主张,只是在强度上或顺序上,而不是在根本上高于仁爱的基本精神。“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表明孔子把人作为一个类同其它物类区别开来,更表达出无论在什么意义上人与物相比都是最宝贵的普遍仁爱的思想,这是非常伟大的人类之爱,是对人类生命无条件的肯定。春秋后期,统治者仍在任意摧残杀戮人命。孔子从其仁爱精神出发,也基于实际施政方面的考虑,坚决反对草菅人命,就是对以俑殉代替人殉也是怒不可遏,为改变对人任意宰割的概念作出了贡献。

能够思考终极关怀的人认识到死对生一定是相干的,它不仅是生命过程不可逾越的界限,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构成生命内在的张力,压迫人们以构成方式思索生命价值和意义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在现实生命活动中这一问题外化为强烈的人生紧迫感。这种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促成孔子关注人生时,充满了“忧患意识”。孔子忧患意识的实质是生命主体面对生命有限性自己应尽责任的觉悟,其内涵可概括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讲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忧贫”意指世俗的初级关怀,“忧道”则表达出儒家的终极关怀。具体说来,孔子是围绕“仁德”这一人生之道,提出了一系“忧患”。正因为孔子之忧患所指是忧“德”,从而避免和消除忧患之道就是修德进业,成为仁者,所谓是“仁者不忧”。(《子罕》)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的死而后已的“君子有终身之忧”(《孟子·离娄下》)的观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即便是已意识到“道之不行”的时候也还坚持继续为弘道行仁奋争不止,尽力而为,反映出孔子所为已突破现实因果限制,看重的是符合“仁德”的理性要求。特别是在实行仁德与求生发生矛盾二中必取其一时可以牺牲性命去成全仁道,而不能因求生而损害仁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一生死选择凸现仁德价值高于生命,并明示生命的最高价值在其道德意涵。在现实情境中,这种为“仁”而死的“死”负载了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人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德行,与仁德完全融为一体,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所以要远远高于仅仅是肉体的生命存在。这也表明孔子在倡导承担死亡的同时,也主张积极选择死亡的方式。从世代传承的角度看,人之如何死亡的方式,就是人如何参与后来的方式。“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孔子以强烈情绪化方式传达,人死不是像动物的死是一个终结,从社会 历史 延续存在的意义上它恰恰是一个起点,故人要对死后的“未来”负责,就是把“好名声”留存于后世。这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战胜死亡恐惧的积极方式。对死的恐惧主要来自于死亡意味着虚无或不存在,即死是生的全部毁灭的观念。人类历史上超越死亡的尝试证明,企图从物理的角度使人的活性肉体长存是完全不可行的,而只有人的各种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物,即孔子所言的“好名声”,是真正具有超越性的东西,可永存于世。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把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同一个永恒的存在整体(仁道)连接在一起,为人的有限存在找到了一个稳定的根基。人生的有限性,总是针对生命个体而言主,现实中的死亡就是具体某个人的逝去。如果仅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解读个体的生存,结果只能是分外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短暂性的痛苦。孔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把人从感性个体层面的存在,提升为体现理性无限的仁德性的存在,造成人的感觉和思考的重点都发生了转向。人在这样高远的位置上思考个人的存在就与无限性的仁道融为一体,由此完成了终极关怀所追求的对生存问题的终极解决。孔子的死亡意识的实质是讲“生”,正视死亡、研究死亡、借助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意识旨在服务于现实人生,或者干脆说是为“现时”服务。故此渴望现实生命,对死亡进行不息的抗争、推延死亡时间是孔子死亡意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孔子老年特别希望生命的延长。不过孔子不是单一地为长寿而“畏死”,而是他的社会使命感使然。孔子大半生为实行仁道奔走四方,到了老年发现自己的“仁”、“义”等主张,都能在《周易》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支持,于是孔子感叹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以求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穷尽自己的生命能量,在生命中穷尽生命。

孔子的死亡意识通过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立法与创造,高扬人的生命强力,以抵抗和战胜死亡带来的虚无和无意义,打造人生自立自足的品性,具有很多深刻的思想,值得去学习和探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应该清醒注意到的与 现代 社会不相容乃至对立的思想和倾向。比如缺乏个体性原则,存在着对感性存在的个体生命的轻视倾向。要记住把孔子学说及其后学变成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专制杀人的利器的 历史 ,警觉孔子死亡意识中某些倾向在现今社会的任何的异化。最后以孔子的学生评价孔子的话来结束本文,“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子张》)

[参 考 文 献]

(1)张岱年. 中国 哲学 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j).社会 科学 战线,1993(1).

终极的意思范文4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存在问题 意义 途径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以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有利于达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可使初中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仍能主动积极的参加身体锻炼,继续从各方面接受健身的指导及教育。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等方面的探讨,阐述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性。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陡增,营养过剩及运动量不足等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健康问题已不只是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而且是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呼唤教育改革,而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自然而然的演化为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伴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特殊时期,随着终身教育思想而出现的,当下,以终身体育为目标而实施的中学体育教学已势在必行。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应顺应教育改革大潮,落实终身体育思想,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运动技术,还要积极寻求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帮其树立终身体育观,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认识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的英文是“Life―LongIntegratedSport”,指的是人将所学到的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主动并科学地运用到体育锻炼的实践,并把通过体育学习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的锻炼身体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并一直延续、伴随至终身,达到终身维护健康和娱乐身心的目的。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该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初中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特殊的作用,随着他们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并稳固,而终身体育的提出则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认识。首先,在初中阶段传授一些锻炼身体的内容与方法,培养其浓厚的体育兴趣,帮其养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中学毕业后,有部分学生会直接步入社会,那是再培养其自觉主动的体育兴趣则非常困难,而若在中学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成为真正的终身体育者,以健康的体魄,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因此,没有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基础则很难落实终身体育思想。

四、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模糊

思想指导行动,因此教育思想左右着教育工作的方向及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第一”、“快乐体育”及“以人为本”等多元的体育教育思想进入课堂,给体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使得教学随意性加大,过分淡化了体育运动技能,致使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不扎实,同时造成体育教学思想零散混乱及主线不清。

2、教学内容欠合理

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究竟什么项目更适合社会的发展,致使一些内容脱离校园环境,便无法得以开展,选择教学内容及项目时过多依据表现性而忽略实效性。

五、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促使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的功能,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思想和行为于国于民的重大意义,通过有形培养与无形的感染,帮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从而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模式

明确终身体育作为人类生存的健身终极目标,学校体育应该为终身体育提供支持,运用融入终身体育思想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能掌握运动技术,提升运动技能,并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培养其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能力与习惯,能够自觉进行体育活动,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教学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因此,成绩考核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其运动技术、技能的考察,更要考察学生健康知识的运用,尤其要注重其运动参与程度,关注其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努力程度及进步幅度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就感,进而可以促进其体育锻炼的持久性。

4、课内外有机结合

终极的意思范文5

[关键词]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意识培养 大学体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实现这一要求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终身体育的意识,怎样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终身体育的意识概念及其构成

1.终身体育的意识概念

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指人们对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认知、习惯和能力的总称。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内隐性。尽管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内隐的。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终身体育的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终身体育的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终身体育的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第四,能动性。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

2.终身体育的意识概念构成

终身体育的意识包括健康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三个方面。

(1)健康意识。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总称”。有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并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确立适合自己锻炼身体的项目,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体育知识包括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体育锻炼常识三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初步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能够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体育锻炼;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人文知识;具备对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等。

(3)体育技能是指学生应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的体育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二、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1.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有过重要影响的思想主要有:(1)增强学生体质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打破了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确立了以技能教学为体育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2)技术教学的思想。有些学者认为,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思想,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思想之一。(3)快乐体育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否定体质锻炼和技能学习的枯燥乏味的基础上流行起来的。快乐体育在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兴趣方面是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相通的,但是否应该使体质和技能的目标由显性转为隐性是值得讨论的。(4)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终身体育思想是把人一生的身体锻炼问题看成一个系统,把学校体育看成人一生身体发展的子系统。它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甚至终生。它也体现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5)综合性学校体育思想。由于体育多功能的特性,也由于上述学校体育思想存在的问题,有不少中国学者产生了综合性学校体育思想。综合性学校体育思想引出了学校体育多目标的问题。虽然在体育目标关注问题上有一个两难问题,检查与评定无现存的模式,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它。只有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才能形成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新要求

(1)大学生个体主观需求

从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稳定,他们对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认知、目的和意义有了一定的水准。在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更热衷于追求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

(2)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健壮的体魄应当是体质良好、体能全面、自理健康、道德高尚。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进入社会后,终生从事体育锻炼才能维持机体健康。所以,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只有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意识,才会在校外、在进入社会后终生从事体育锻炼。

转贴于 三、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对策

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所谓运动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或参与体育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的行为都是有诱因的,任何行为同时又是有目的的。人的兴趣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这种后天形成的倾向是可以培养的。就学生运动兴趣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有运动本身所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运动目的和任务所引起的间接兴趣;有产生于活动过程,有在活动结束后即时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又是密切联系、相互转化的。在体育教学中缺乏直接兴趣,会使教学枯燥无味,没有间接兴趣学生会丧失学习的毅力。例如,学生练习800m跑,比较单调枯燥,缺乏自然的直接兴趣,但这是耐力素质项目之一,必须达标才行。基于此,学生就会自觉地把注意力控制在这上面。所以,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现代学校体育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相揖别。在学校学习到的很多运动技术、方法,在一个人的体育生涯中仅仅是匆匆过客。为什么学了几年体育,一出校门便与体育无关了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所学的内容繁杂而不实用,二是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为此,新一轮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在教学思想上改强制性为自主性,从强调学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性效益跃升为追求阶段性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放在首要位置,不应要求学生样样运动项目都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方法的多少的辩证表述是:“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实践证明,学生对运动项目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难以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难以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应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形成自己的专长。有了专长,他们才能在专长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提高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3.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纲要》规定,每学期安排10%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体育知识面。理论课应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逍。“通过体育理论课的讲授,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体育保健与卫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竞技运动知识;不但要教给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信息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对体育的欣赏和评价的方法”。另外,体育教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也要注意渗透相关体育人文知识。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体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思想认识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4.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能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比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教育、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组织好课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上好体育课,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技能的学习,介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内容,从而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培养大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

终极的意思范文6

一、思想进步,政治合格

该同志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够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积极领会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科学内涵。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同志能够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整改提高,能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认真细致,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党性。该同志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在坚持学习党的各项基本理论、方针、政策,领悟党的各项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尤其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做到的“六个坚持”,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是一名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刻苦专研,素质过硬

该同志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专研业务知识,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学习中,该同志能够做到认真刻苦、积极主动,在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大量的阅读了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书籍材料,并能够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多动脑、勤动笔,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工作中,主动积极自学,不偷工减料,增加自己知识面;生活中,挤出时间抽空学,多方面提高自己。一方面,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养。该同志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财政的工作性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学习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注重对时政的掌握,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洞察力,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三、工作勤恳,作风扎实

上一篇感恩母亲的话

下一篇热爱劳动